护理新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08:05:22

护理新技术论文

护理新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1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中年龄最大90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55岁,女性占47%。100例病人均表现有恐惧、焦虑心理,其中66例感觉异常,89例有睡眠紊乱,68例表现有个性丧失,76例有强迫,83例有压迫感。

2床旁技术所致的心理损害及护理

2.1恐惧和焦虑病人一进入ICU就感到精神紧张,他们将ICU的环境和复杂的仪器设备视为一种威胁,感到不知所措。如气管切开术后采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既影响了病人语言交流能力,同时机械呼吸器的应用又加重了病人焦虑、孤独和疲劳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感。有一位病人曾说过“我刚进入ICU时,好像是走在通向死亡的走廊。”这种心理上的刺激,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于此类病人医护人员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所用仪器、设备的目的、功能,并鼓励病人和家属提出问题,给予尽可能详细和满意的回答。每天定时给予家属探视时间,以减轻病人的焦虑和孤独感。

2.2压迫感ICU病房挤满了各种各样的仪器和设备,许多仪器病人并不熟悉,且噪声令人惧怕,这种过度的拥挤导致病人个人空间被侵占,产生一种压力感。因此,医护人员应满足病人对空间的需求,尽量减少房间的仪器和设备,暂时不需要的应搬走,让病人和探视的亲属有一个活动空间。此外,向病人说明不同仪器、管道、线路的作用,有助于减轻病人的压力和紧张感。

2.3个性丧失病人认为医护人员更关心他们身旁的仪器,失去仪器便会无法了解其病情变化。ICU的护理人员往往被监护仪所指导,很少与病人交谈,他们关注的是疾病和损伤,而对病人的其它状态无暇顾及。同时护理人员进行某些操作,如:导尿、擦浴、备皮等不加任何掩挡,病人有一种自我消失、个性丧失的感觉。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应主动地与病人进行语言和非语言性的交谈,对监护器上出现的信息应尽可能向病人做一解释,使病人有一种自身与仪器连于一体,关心仪器就是关心本人的感觉。当警报声响起时要反应迅速,切忌慌张,避免给病人带来不安。

3床旁技术对身体功能的损害及护理

3.1强迫病人全身多部位被连接于监护仪上,使病人有一种强迫和捆绑感,如:使用呼吸机、心导管、深静脉导管、有创血压监测及心电监护等都会使病人处于不舒适的,动弹不得,有时还要约束病人,以防管道及联线脱落,这些都会影响病人的心身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应向病人解释不同线路及仪器作用及必要性。此外,经常变更病人的,有效固定插入病人体内的各种导管和医疗仪器上的绝缘电线,有助于减少因监护仪器带给病人的不适感。当病情稳定后,应尽早拆除。

3.2噪声有人调查过ICU病室噪声平均为63dB~92dB。病人在生病时对噪声的忍耐性减弱,噪声可以刺激交感神经,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压力感和焦虑感加重、疼痛感加剧,严重影响病人的睡眠和休息。

3.3感觉超负荷和感觉异常监护器、各种治疗仪器、警报及抽吸设备以及昼夜不熄的灯和护理人员不分白天黑夜的操作和谈话,持续地给病人异常的刺激,这些声音的重复导致病人感官接受单一刺激,以致不能区分白天和黑夜,不能确定时间。另一方面,这些刺激从病房消失又会导致感觉剥夺,往往伴随对病人其它感官刺激的减少,例如:视觉、听觉、嗅觉。感觉超负荷和异常可产生许多生理和心理效应,导致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一位转出ICU病房的病人说道:“在ICU期间我根本分不清白天和晚上,嗅觉失灵,看到的都是一个面孔,就连家人说话的声音和长相也变了样。”为此,护理人员应尽量减少噪声和防止感觉超负荷,解决影响病人的环境刺激,以减轻其恐惧及焦虑心理。操作仪器时动作应轻巧,仪器放置位置尽量避免靠近病人头部,暂时不用的设备应关掉,监护仪及报警器的音量应放小。定时给予家属探视时间,带一些病人熟悉的物品,听听家人的录音等,可帮助病人避免感觉剥夺。

3.4睡眠紊乱人体每晚需要4个~5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因ICU的特殊环境和持续的监测和监护所致频繁的睡眠干扰使病人感到紧张,致使夜间不能入睡,没有完整的睡眠周期。因此,应尽量使医疗护理工作的时间安排紧凑些,尽量放在白天,夜间让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

护理新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对护理科研的促进作用。方法改进护理科研绩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全院护理人员科研培训,比较管理措施改进前(2013年)后(2016年)护理科研质量变化。结果经过连续3年持续改进,护理论文由2013年的269篇升至2016年的386篇,专利由14项升至127项,新技术由4项升至88项,学术交流由3人次升至94人次,学术任职由22人次升至77人次;专著及科研成果由2013年的3部及1项升到2015年的4部及2项,但2016年无。结论实施科研绩效管理及持续改进对护理科研有较强的提升作用;科研成果及专著是护理人员科研中的短板,需全体护理科研人员攻艰克难来弥补。

关键词:

护理人员;科学研究;护理科研;绩效管理;管理机制

随着护理事业的飞速发展,护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已与医学同属一级学科,护理实践和护理研究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1]。精准医学的发展,也对护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与医学相比,护理科研还比较薄弱,这主要体现在护理科研起步晚、水平低、发展慢,护理人员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能力不够[3-4]。护理科研和临床护理相长,护理事业要保持快速发展,必须要以临床护理为基础,以护理科研作支撑,采取多维的研究策略[5],并在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关护理理论。为提高医院护理科研水平,我院从2014年开始实行护理科研绩效管理,取得一定的效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开放床位2860张,设有临床科室27个。全院共有护士1730人,男102人、女1628人,年龄19~63(29.40±2.97)岁。学历:硕士8人,本科968人,大专742人,中专12人。职称:护士913人,护师663人,主管护师126人,副主任护师26人,主任护师2人。

1.2方法

1.2.1制定并改进科研绩效管理制度

2013年,我院的护理科研管理还是粗放的目标管理,即根据每个科室的护士人数、学历、工作年限等因素设定论文投稿数量和发表数量的最低值。2014年开始按照科研绩效管理规定进行护理科研管理,科研绩效计分项目共7项,包括论文、课题、专著、新技术、专利、学术交流、学术任职,每个项目按照具体的评分标准对分数进行累加,如课题计分方法为省部级(军队、重庆市)立项计15分/项,校级立项计10分/项,院级立项计5分/项。科室最后的护理科研绩效分数为上述7个项目得分之和除以科室注册护士人数。经2年运行后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有些比较重要的项目如成果奖并未纳入科研绩效分数的计算,有些项目如非统计源期刊论文、实用新型专利可能不再适合计算绩效分或计分过多。针对这些问题护理部组织了部分骨干护士长进行了专题讨论并将讨论初稿发给全院护士长公开征求修改意见,最后确定了改进的绩效管理规定,以前的7项增加至9项,包括论文、课题、专著、成果、新技术、专利、小发明与小革新、学术交流、学术任职。新技术、小发明与小革新的解释:新技术,分为诊疗新技术和护理新技术两大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率先开展的,以临床应用为基本前提,以技术创新为突出特征,以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和医护服务质量为根本目的,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标准和新规范。小发明和小革新是指为了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供舒适照护对临床用物的形状、构造、用途、使用方法等提出适用于临床的新创意和改变。改进后的绩效管理规定具体调整如下: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CSCD)期刊杂志系统评价论文和论著计10分/篇,其他论文计5分/篇;统计源期刊杂志系统评价论文和论著计8分/篇,其他论文计3分/篇。发表的论文如发现有抄袭、弄虚作假等情况则按同等论文加分分值的2倍进行减分。课题,中期检查评价为中或差或不能按时结题则按相应级别课题的加分分值进行减分。新技术类,获得医院护理新技术准入立项计1分/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计10分/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计1分/项。学术交流,参加境外或国外护理学术会议并大会发言计10分/人次,进行壁报交流计5分/人次;参加市级以上授课得分每个护理单元每年最多可计20分。

1.2.2加强科研培训,提高科研能力

2014年,医院成立了科研学组,结合医院护理人员的需求和学校统计学教研室老师的建议,制定了2014~2015年科研基础知识连续培训计划,共计40个学时,每年20个学时。每次培训保证科研学组成员78人全部参加,其他感兴趣的护理人员亦可根据自身需要参加。培训需签到,培训后计院内学分。培训内容包括临床科研课题设计的基本原则、现况调查课题研究方案设计与论文撰写要点、病例对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设计与论文撰写要点、临床对照试验课题研究方案设计与论文撰写要点、疾病预后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设计与论文撰写要点、专利及新技术准入评定、护理课题和成果奖申报、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与软件使用、计数资料与等级资料的统计分析与软件使用、系统评价及软件使用、新技术经验交流会。2016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循证护理科研,特别邀请台湾实证护理师资团队5人来院对45名护理科研骨干进行为期1周的系统培训。

1.2.3评价方法

每年12月各科室针对科研绩效项目数及具体细项进行数据收集和自行按照标准计算科室科研绩效分数,护理部对科室收集统计的项目和佐证材料及分数进行最后核准。统计时间从上一年12月1日至当年11月30日。统计源期刊论文根据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确认。CSCD期刊论文根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列表核准。护理组最后科研绩效得分为护理组科研绩效管理所涉及项目分数之和除以注册护士人数。医院对科研绩效分数排在前5名的科室年终按规定发放一定数量的奖金。

1.2.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Excel工作表进行汇总统计,行统计描述分析。

2结果

全院护理人员2013~2016年度科研成效,见表1。

3讨论

3.1科研绩效是护理人员科研工作的方向性指引绩效管理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绩效管理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来提高组织或者团队的绩效。绩效管理对于组织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早已取得共识,而将绩效管理与战略相联系,则是近年来绩效管理的显著特点。绩效管理通过设定绩效标准,为员工的认识和行为方式提供统一的方向和标准,并向员工发出行为导向的信号。我院的护理科研绩效管理规定明确各个项目的计分标准和方法,为护理人员指明了科研工作的努力方向。虽然我院的科研绩效计分项目包括9项,但因为专著较难,学术任职受诸多因素影响,真正具有普遍指引作用的项目有6项(见表1),最普遍的项目是护理论文,几乎每个护理单元都会涉及。从表1可以看到,实行科研绩效管理后,论文、专利、新技术和学术交流数量与质量均有很大提高。2016年成功获批1项发明专利,这在我院的护理人员所获专利中也是零的突破。另外,论文总数从2013年的269篇增加到了2015年的625篇,非统计源期刊的论文增加最为明显。2014年和2015年还有SCI论文1~2篇。2016年修改绩效管理规定后,统计源期刊论文数量有很大的提升。实行绩效管理后,外出进行学术交流(本文中的学术交流是指论文投稿后被选中参加壁报交流或大会发言)的人次也明显增多。在2016年,外出进行学术交流达到94人次,分别在全国、全军和重庆市的护理专业或各专科学术会上进行大会、分会场发言或壁报交流。11月,还有4名护士赴台湾参加了第四届提升照护品质实证竞赛,并在两岸交流会场进行了系统评价论文报告。这充分说明了科研绩效管理对护理人员科研工作的方向性指引和激励作用。3.2及时发现和改进绩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避免绩效管理偏离组织目标从表1可以看到,有几项数据快速攀升。这让我们高兴的同时,也引发了思考。一是非统计源期刊论文数量,从2013年到2015年,每年均比上年度增加150余篇,而这三年间统计源期刊论文每年增量最多也仅30余篇,最少时只有15篇。实用新型专利每年比上一年度增加30余项或40余项,但没有一项专利转化。2016年新技术的申报项数达到178项,最终通过院内准入评审的项目为88项,通过率不到50%。另外,有科室反映,非统计源期刊论文虽容易发表,但版面费贵。按照我们最初的计分标准,1篇统计源期刊论文计5分,1篇非统计源期刊论文计1分。即使如此,非统计源期刊论文还是占了较大比例。非统计源期刊论文年增量是统计源期刊论文年增量的5~10倍。从论文数量和专利数量以及新技术申报的数量和质量看,一些人有为了分数而论文、为了分数而专利、为了分数而新技术之嫌。在申报课题时大家比较积极,可是在课题研究方面,不论是在中期检查还是课题结题时都有些项目完成得不太好。这种重数量轻质量、重分数轻实效的结果与我院的组织目标和创新发展理念相悖,同时也表现出对绩效管理目的认识不够清晰,从而产生了绩效管理终极性与手段性的冲突,把绩效管理手段当成了目标,片面重视绩效结果的达成,以致目标与手段脱节。借鉴国外的理念[6-7]并结合我们的实际,2016年我们修订了科研绩效管理规定。非统计源期刊论文不再计分,实用新型专利每项计分从2分变为1分,新技术准入每项计分也从2分减为1分。课题中期检查评价为中或差或不能按时结题则按相应级别课题的加分分值进行减分,而且对院级课题的申报设置了一定的限制。未来专利的绩效计分还需修改,并且应注重专利的质量,更多强调专利的转化[8]。只有不断发现和改进绩效管理中的问题,才能保证管理的方向性和有效性。

4小结

在科研管理实践中,通过科研绩效手段,论文质、量均有了较大提升,专利项目也有较大增长。同时,科研绩效还很好地调动了全院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新技术和广泛进行学术交流的积极性,激发了护理人员勇于担当学术职务的勇气。但因为我国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9],难免出现重分数而轻实效的现象。在以后的科研管理中,还需要加强科研方法培训,拓宽护理科研范围,探索成果转化路径,进一步探索如何应用绩效手段促进护理科研发展[10],避免绩效管理偏离组织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颜巧元.精准医疗背景下护理学科面临的挑战[J].护理研究,2016,30(30):3713-3716.

[2]崔长钉,颜琬华.试论转化医学在护理学发展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7):86-88.

[3]高祖梅,张龙.荆州市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5,30(4):75-77.

[4]张庆玲.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培训见闻与思考[J].护理研究,2016,30(27):380-381.

[5]胡静超,章雅青.美国护理研究领域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5,30(3):85-88.

[6]来欣,刘晓英,桑美丽,等.山西省护理专利转化现状及障碍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5,30(17):42-45.

[7]彭俊秋,姜广荣,石燕.设置护理科研专职管理人员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6,31(11):80-82.

护理新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护理论文;撰写;质量管理

护理科研是用科学的方法反复的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问题,直接或间接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护理科研作为护理学科发展的基础,是护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重要体现,其水平代表了护理学科的发展水平,几年来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在基层,护士大多感觉撰写护理论文难,能够刊出的有水平的护理论文极少。为了了解我院护士论文撰写情况,我院在2011年56篇,其中护理论文16篇,与医疗论文比较,尚有较大差距。护理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一个医院综合技术水平的高低。护士大多感觉撰写论文难,能够刊出有水平的护理论文极少。笔者就基层护士护理论文书写困难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笔者就这一现象的原因情况分析与讨论。

1 基层护士率的原因

1.1受学历的限制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在基层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中,中专者占95.9%,而起点大专者4.1%[1],有2/3的护士只接受中等专业教育,因此,临床护士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普遍较低,实际工作中理论依据存在障碍。

1.2不能从护理期刊中寻找写作灵感 在阅读护理期刊时,因工作需要往往只注意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学术信息,而不太关注论文写作信息。虽然阅读了护理期刊,写作时仍不知写什么。

1.3论文书写基本要求知识的缺乏 调查结果显示:护士普遍缺乏论文书写格式及技巧,对论文的书写要求只是模糊的感性认知。因此不能能主动地、只觉地书写论文。

1.4受传统护理模式的限制 护士处于临床第一线,在传统护理模式下,护士主要的工作是执行医嘱,机械劳动占了主要成分。护士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病房的具体工作上,很少会进行经验总结。

1.5受护理技术更新慢的限制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和学习的机会较少,用于技术更新的经费更是有限,致使护理人员墨守成规,不思创新,也就不能在新技术上获得很好写作思路和机会。

1.6护士自身因素 受以前国家教育体制所限,基层护理人员大多只受过中等护理教育,书写能力相对较差,工作中思维方式和观察病情的角度比较单一,认为不出差错就很不错,没有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41.5%的护士认为未写论文是因为写作水平差没人指导。在临床,大部分护士认为论文写作是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的事,有的护士工作数年无一篇论文[2],总是对自己的写作能力缺乏信心。论文是对自己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科研论文对指导临床服务和提高护理质量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一个优秀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临床操作技能,而且还要善于总结和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但调查显示经常订阅学术杂志的仅占15.4%,有借阅习惯的只占4.6%。护理期刊作为护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推动护理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护理人员对护理动态了解不够,写出来的文章没有新意或难写论文也就不意外。在基层不乏存在"学术交流热",一些护士对护理动态不了解,不在乎是否重复了前人的内容,也不了解自己的文章是否具实用性、创新性和科学性;有的人可以对自己从未亲历过的或未曾实施过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总结(综述除外),更有甚者将前人的文章照搬过来。调查显示,有17.7%的护士写论文是为了晋级,27.7%的人是为了完成任务,说明此部分护士将论文的作用歪曲了。

2 针对以上原因,可采取相应对策

2.1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自学或成人高考,完成本科教育。加强临床护士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将充实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

2.2加强护理人员信息教,育提高信息意识 从期刊目录中寻找写作灵感仔细阅读期刊的目录,可以看出当前护理论文的写作热点。把当前的写作热点与自身的工作经验相结合,找到当前护理研究的热点。

2.3加强论文书写知识的培养 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网络自学或医院定期组织专业的讲座,使护理人员切实掌握书写基础和选题技巧。

2.4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工作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增加护理教学,让护理人员不仅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善于总结经验、积累数据,为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2.5针对医疗技术的革新,增加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及学习机会,提高外出学习人员所学技术的开展和推广,让更多护理人员接触和使用能让新技术。

2.6设立院级护理继续教育科研基金,激活护理科研论文管理组织,充分发挥组织应有的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继续教育方案,加强护士学术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低年资护士读书报告会、护师论文报告会、讲课比赛、疑难病例讨论、新技术的应用、主管护师沙龙、院内外专家讲座及学术会议传达、进修等形式拓宽护士知识面,提高护士书写能力以及操作技能。为护士建立和造就一个能够促进知识的学习、积累、再生和共享的良好环境。争取人人参与,学习机会人人平等,使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制订激励措施鼓励护士书写和,发挥高年资护士及科研组织的传、帮、带作用,鼓励护士书写论文,对论文的质量给予评价和反馈,同时鼓励向正规刊物投稿,使护士的自信心得到提升,潜力得到发挥。将文章的影响因子作为晋升职称中的重要条件加以考虑[1]。引进与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指导护士快捷获取护理信息,开拓思路,尽快提高基层医院的论文质量、数量和学术水平。

2.7加强跨学科合作,创造良好工作氛围一种安全、舒畅、充满民主气氛、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是提高全体绩效的前提。由于目前我国本科以上学历的护士仅占临床护士猿豫耀缘豫,科研力量严重不足,一个人在科研过程中无法克服困难的挫折感可能会影响护理人员开展科研的主动性,故应该鼓励护士间团结协作,以保证每项科研课题的顺利进行。可开展多科室、多医院间合作,或医护合作,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各种课题组的工作,请有经验的主任、教授给予指导、帮助,开展多渠道、多途径的科研方式,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保护护理人员参加科研工作地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严婧,李守国,姚飞,等.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12.

[2]佟建华,聂良军,王鹏.浅谈护理科技论文的评价与管理[J].护理杂志,2002,19(6):17.

护理新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一 、理论上的创新性

科学发展的事实表明:学科发展只有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其学术水平才能相应得到提高。护理学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其学术水平的提高,理论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学术性或学术价值。当前,护士偏重于研究各种具体的护理技术及其操作规程。这些研究当然重要,但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从目前护理学所处的科学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对其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把护理的理论现状同社会对护理学的要求及护理学所要实现的目的联系起来,在护理学研究领域,提出新观点,或把已有的理论系统化、完善化。总之,对理论上的创新我们必须从当代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认识。

理论上的创新需要理论思维方法参与,掌握理论思维方法,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是成功的关键。所谓护理理论思维是护理工作者运用理论和智力对护理学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理性结论的过程。理论的基础是概念,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护理学概念的变化影响着护理工作者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学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由于科学的日益综合化,护理工作者在理论思维方法中应用的理论还应当包括一些其它自然科学,可以开辟护理工作者认识的新思路,建立新学说,获得护理学理论上的新发现。比如心理学理论对于认识心理因素的致病和治病机理,护士掌握心身护理也是必要的;行为科学理论用于研究人类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进行行为疗法研究,对卫生、科普、提高遵护行为,对护理工作也是必要的;逻辑学运用于护理学,对护理这既成的事实和材料,形成概作者单位:266300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念,进而构成判断和推理,实现护理学理性认识的思维阶段;伦理学运用于护理学,建立了护理伦理学,也开拓了护理学的视野;哲学理论或方法运用于护理学,能使现代护理学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性

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应用性和使用价值。从护理学的发展来看,护理学虽然是研究理论的人少,实践者多,但护理技术或方法上的熟能生巧者并非很多,其原因可能与护理学的思维方式有关。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理论指导下形成的静止的、主观的、片面的护理思维,是一种依赖性的思维方式,束缚着护理技术或方法的创新。护理技术、方法和与之有关的理论相结合,正在形成护理学本身的学说与观点,也就是说,护理学是既包括护理理论,同时也包括实践这种理论的各种技术的一门科学。若满足于现有的技术和方法,护理论文也不会有什么创新。

随着健康概念的提出,整体的、系统的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法代替传统的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法,都要求护理工作者运用新的护理思维方法,新的护理方法和新技术,或对原有技术、方法加以引进和改善,或把已有的技术、方法引进到护理工作的新领域。还要注意博览群书,触类旁通,多方位思考问题;熟练掌握技术操作,从机械性的操作中悟出与众不同的技巧、方法;善于怀疑,针对难点,寻找思维的特性。针对当前护理方法中最困难的问题进行思考,把手头的材料进行大胆的建构,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使新技术新方法得以创见,也可把边缘科学的新技术融会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得以体现。

三、社会效益上的创新性

社会效益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护理论文一方面来自护理实践,为社会而写,有较强的社会性;一方面要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验证,有较强的实践性,也就是说,护理论文是体现作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的工具,能够准确、客观、科学而具体地反映出作者的观点、方法和效果,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性主要反映在社会实践的效益上。

护理道德的效益原则植根于经济关系和社会实践中,它与商品经济和各种经济形式相联系。护理道德效益原则集中体现在病人利益和公益问题上,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是要增进人民的健康和长寿,要有利于社会公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富强。经济效益是指护理社会卫生保健康复活动的耗费和成果的比较。要在护理服务过程中,降低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扩大服务范围和方式,发掘潜力,提高效率,增加合理收入。个体效益包括患者和护理人员两大方面。前者从病人的生命价值和健康价值、护理质量来衡量。后者以护理、保健、康复工作效益,个人的各种收入以及素质的提高为尺度。各种效益都要从整体全面综合考虑,使其协调发展。要避免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个人效益,过分着眼经济利益而忽视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基本职责。

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上的创新表现在护理科研和实际工作中的扩大实验和观察范围,或大样本统计报告,或降低成本、缩短疗程等方法。因此,进一步完善护理理论体系,为护理专业的创新与发展带来生机,使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科技含金量提高。

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护理论文的创新性实质是要求护理论文传达作者亲自创造的原生信息和次生信息。护理论文直接来自信息源,其传达出原生信息的可能性越大,论文所载的原生信息越多,其创新性也越强。“创新性”也可称为“信息性”,是量变到质变的一次飞跃。

参考文献

护理新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一、理论上的创新性

科学发展的事实表明:学科发展只有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其学术水平才能相应得到提高。护理学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其学术水平的提高,理论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学术性或学术价值。当前,护士偏重于研究各种具体的护理技术及其操作规程。这些研究当然重要,但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从目前护理学所处的科学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对其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把护理的理论现状同社会对护理学的要求及护理学所要实现的目的联系起来,在护理学研究领域,提出新观点,或把已有的理论系统化、完善化。总之,对理论上的创新我们必须从当代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认识。

理论上的创新需要理论思维方法参与,掌握理论思维方法,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是成功的关键。所谓护理理论思维是护理工作者运用理论和智力对护理学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理性结论的过程。理论的基础是概念,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护理学概念的变化影响着护理工作者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学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由于科学的日益综合化,护理工作者在理论思维方法中应用的理论还应当包括一些其它自然科学,可以开辟护理工作者认识的新思路,建立新学说,获得护理学理论上的新发现。比如心理学理论对于认识心理因素的致病和治病机理,护士掌握心身护理也是必要的;行为科学理论用于研究人类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进行行为疗法研究,对卫生、科普、提高遵护行为,对护理工作也是必要的;逻辑学运用于护理学,对护理这既成的事实和材料,形成概作者单位:266300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念,进而构成判断和推理,实现护理学理性认识的思维阶段;伦理学运用于护理学,建立了护理伦理学,也开拓了护理学的视野;哲学理论或方法运用于护理学,能使现代护理学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性

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应用性和使用价值。从护理学的发展来看,护理学虽然是研究理论的人少,实践者多,但护理技术或方法上的熟能生巧者并非很多,其原因可能与护理学的思维方式有关。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理论指导下形成的静止的、主观的、片面的护理思维,是一种依赖性的思维方式,束缚着护理技术或方法的创新。护理技术、方法和与之有关的理论相结合,正在形成护理学本身的学说与观点,也就是说,护理学是既包括护理理论,同时也包括实践这种理论的各种技术的一门科学。若满足于现有的技术和方法,护理论文也不会有什么创新。

随着健康概念的提出,整体的、系统的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法代替传统的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法,都要求护理工作者运用新的护理思维方法,新的护理方法和新技术,或对原有技术、方法加以引进和改善,或把已有的技术、方法引进到护理工作的新领域。还要注意博览群书,触类旁通,多方位思考问题;熟练掌握技术操作,从机械性的操作中悟出与众不同的技巧、方法;善于怀疑,针对难点,寻找思维的特性。针对当前护理方法中最困难的问题进行思考,把手头的材料进行大胆的建构,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使新技术新方法得以创见,也可把边缘科学的新技术融会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得以体现。

三、社会效益上的创新性

社会效益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护理论文一方面来自护理实践,为社会而写,有较强的社会性;一方面要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验证,有较强的实践性,也就是说,护理论文是体现作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的工具,能够准确、客观、科学而具体地反映出作者的观点、方法和效果,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性主要反映在社会实践的效益上。

护理道德的效益原则植根于经济关系和社会实践中,它与商品经济和各种经济形式相联系。护理道德效益原则集中体现在病人利益和公益问题上,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是要增进人民的健康和长寿,要有利于社会公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富强。经济效益是指护理社会卫生保健康复活动的耗费和成果的比较。要在护理服务过程中,降低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扩大服务范围和方式,发掘潜力,提高效率,增加合理收入。个体效益包括患者和护理人员两大方面。前者从病人的生命价值和健康价值、护理质量来衡量。后者以护理、保健、康复工作效益,个人的各种收入以及素质的提高为尺度。各种效益都要从整体全面综合考虑,使其协调发展。要避免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个人效益,过分着眼经济利益而忽视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基本职责。

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上的创新表现在护理科研和实际工作中的扩大实验和观察范围,或大样本统计报告,或降低成本、缩短疗程等方法。因此,进一步完善护理理论体系,为护理专业的创新与发展带来生机,使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科技含金量提高。

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护理论文的创新性实质是要求护理论文传达作者亲自创造的原生信息和次生信息。护理论文直接来自信息源,其传达出原生信息的可能性越大,论文所载的原生信息越多,其创新性也越强。“创新性”也可称为“信息性”,是量变到质变的一次飞跃。

参考文献

护理新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一 、理论上的创新性

科学发展的事实表明:学科发展只有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其学术水平才能相应得到提高。护理学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其学术水平的提高,理论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学术性或学术价值。当前,护士偏重于研究各种具体的护理技术及其操作规程。这些研究当然重要,但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从目前护理学所处的科学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对其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把护理的理论现状同社会对护理学的要求及护理学所要实现的目的联系起来,在护理学研究领域,提出新观点,或把已有的理论系统化、完善化。总之,对理论上的创新我们必须从当代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认识。

理论上的创新需要理论思维方法参与,掌握理论思维方法,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是成功的关键。所谓护理理论思维是护理工作者运用理论和智力对护理学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理性结论的过程。理论的基础是概念,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护理学概念的变化影响着护理工作者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学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由于科学的日益综合化,护理工作者在理论思维方法中应用的理论还应当包括一些其它自然科学,可以开辟护理工作者认识的新思路,建立新学说,获得护理学理论上的新发现。比如心理学理论对于认识心理因素的致病和治病机理,护士掌握心身护理也是必要的;行为科学理论用于研究人类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进行行为疗法研究,对卫生、科普、提高遵护行为,对护理工作也是必要的;逻辑学运用于护理学,对护理这既成的事实和材料,形成概作者单位:266300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念,进而构成判断和推理,实现护理学理性认识的思维阶段;伦理学运用于护理学,建立了护理伦理学,也开拓了护理学的视野;哲学理论或方法运用于护理学,能使现代护理学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性

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应用性和使用价值。从护理学的发展来看,护理学虽然是研究理论的人少,实践者多,但护理技术或方法上的熟能生巧者并非很多,其原因可能与护理学的思维方式有关。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理论指导下形成的静止的、主观的、片面的护理思维,是一种依赖性的思维方式,束缚着护理技术或方法的创新。护理技术、方法和与之有关的理论相结合,正在形成护理学本身的学说与观点,也就是说,护理学是既包括护理理论,同时也包括实践这种理论的各种技术的一门科学。若满足于现有的技术和方法,护理论文也不会有什么创新。

随着健康概念的提出,整体的、系统的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法代替传统的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法,都要求护理工作者运用新的护理思维方法,新的护理方法和新技术,或对原有技术、方法加以引进和改善,或把已有的技术、方法引进到护理工作的新领域。还要注意博览群书,触类旁通,多方位思考问题;熟练掌握技术操作,从机械性的操作中悟出与众不同的技巧、方法;善于怀疑,针对难点,寻找思维的特性。针对当前护理方法中最困难的问题进行思考,把手头的材料进行大胆的建构,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使新技术新方法得以创见,也可把边缘科学的新技术融会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得以体现。

三、社会效益上的创新性

社会效益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护理论文一方面来自护理实践,为社会而写,有较强的社会性;一方面要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验证,有较强的实践性,也就是说,护理论文是体现作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的工具,能够准确、客观、科学而具体地反映出作者的观点、方法和效果,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性主要反映在社会实践的效益上。

护理道德的效益原则植根于经济关系和社会实践中,它与商品经济和各种经济形式相联系。护理道德效益原则集中体现在病人利益和公益问题上,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是要增进人民的健康和长寿,要有利于社会公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富强。经济效益是指护理社会卫生保健康复活动的耗费和成果的比较。要在护理服务过程中,降低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扩大服务范围和方式,发掘潜力,提高效率,增加合理收入。个体效益包括患者和护理人员两大方面。前者从病人的生命价值和健康价值、护理质量来衡量。后者以护理、保健、康复工作效益,个人的各种收入以及素质的提高为尺度。各种效益都要从整体全面综合考虑,使其协调发展。要避免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个人效益,过分着眼经济利益而忽视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基本职责。

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上的创新表现在护理科研和实际工作中的扩大实验和观察范围,或大样本统计报告,或降低成本、缩短疗程等方法。因此,进一步完善护理理论体系,为护理专业的创新与发展带来生机,使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科技含金量提高。

护理新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一、认真抓好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培养教育和考核

专业技术人员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低和熟练程度是医院水平的体现,医务部、护理部及各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抓好日常技能培养,并且于每年6月和12月底分别组织开展全院性技能考核评比,医院对优秀个人和科室给予一定奖励,同时将考核成绩纳入科室年终优秀评比条件之一。

二、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根据《四川省继续教育条例》和《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等规定,继续医学教育是所有医、技、护理人员学校毕业后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必要途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是所有医、技、护理人员职称考试、聘任,执业资格考试、注册,年度考核等的必备条件。

1、医院定期不定期组织本院专家或外出进修学习、短期培训回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术讲座。主要介绍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新检查、新诊断、新治疗以及疑难危重病案讨论等,原则上每月组织一次。

2、临床医技科室应定期不定期组织本科人员进行学术小讲课,新技术、新方法讨论以及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等,每月不得少于一次。

3、根据需要定期不定期邀请外地专家、教授来院讲学。

4、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总结临床经验、推广使用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并撰写论文,但所有对外交流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经医务部、护理部审核签字并交科教科登记、盖章后方能交流发表,交流发表后持刊物原件再次到科教科登记。否则不报销发表费用,不评选优秀论文以及计算继续教育学分。

5、所有医、技、护理人员每年必须要有继续医学教育学分25分,且初级职称每年必须至少要有I类学分5分;中级职称每年必须至少要有I类学分10分;高级职称每年必须至少要有I类学分15分。

6、无论是全院性或是科室学术讲座、讨论医技小讲课等均应有记录、参加人员签字、教案等备查。

三、严格外出培训进修学习监督管理

1、医务部、护理部及科教科应严格审核监督管理外出进修学习、培训及学术论文交流、发表。结合医学科学发展和医院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学习、培训及学术技术交流等,努力培养医疗护理高新技术人才和实用型人才。

2、外出参加学术论文交流、专委会会议、短期培训,原则上一年内不得重复参加,外出进修学习原则上三年内不得重复参加,若因病、因事临时不能参加者,未经院领导同意不得随意转让参会资格。

3、凡外出参加学术论文交流、专委会会议、参观学习短期培训学习结束后,由参加者持院领导审批同意书、到财务科填报差旅费审批单,经院领导审批报销差旅费。

凡外出进修学习、短期培训超过一月,脱产、半脱产“专业证书”学习以及读研者学习期间生活费领发、路途车费报销按财政部门及医院有关规定进行。

财务科在审核填报差旅费前务必认真审核是否有领导审批及医务部、护理部及科教科审核签字。凡不按规定程序外出者,医院不报销任何费用,并按旷工等有关规定追究不假外出责任。

4、凡外出进修学习、短期培训、专业证书学习及读研者不遵守进修学习医院或主办单位规章制度,无故终止学习或被退回单位者,其进修学习费用概由本人负责。情节严重者医院将追究其责任,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5、凡外出进修学习、脱产、半脱产获取“专业证书”学习及读研结束后五年内不得调动、辞职、或无故调离本专业,否则按有关规定或协议赔付医院在其学习期间所支付所有费用的5-10倍,若因此造成重大仪器设备无法使用也应进行一定赔付。

护理新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护理论文是对护理实践中存在的某种护理问题或研究进行分析、讨论和说明的一种论述性文章[1]。

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护理论文,既是对所从事工作经验的总结,更是传播知识、开展护理科研、发展护理学科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本文拟结合本人的写作实践,就临床护理论文撰写存在的难点和对策作一简要介绍。

1撰写护理论文存在的难点

起点低、累积少:尽管近十年普及不同形式的护理大专及以上教育,但目前我国护理队伍仍以中专学历为主体,即使在比较发达的上海市,在职护士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3.1%[2,3],造成文化水平的局限;目前,临床护士在业时间短,流失多,尤其是现在聘用合同制人数日趋增多,人员年轻、流动快、文化素质不高,使临床护士整体的知识、经验累积少,难以在理论上进行总结。

提高慢、更新难:护理学科的相对弱势和对工作“简单重复性”的误解,护士外派学习机会相对较少,且自身也满足于简单重复性工作,因而获取知识的途径、能力受限,知识难以更新。

主动性差、创新难: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平凡、琐碎,多呈被动性,限制了自我发展的空间和创新意识的发挥。

缺乏写作技巧:对初学者来说,由于缺乏写作经验,第一道难关便是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其次是有了素材,又找不到写作的灵感、方法和技巧。尽管不同论文的撰写有其相对固定的格式,但面对不同的写作方法、形式,写作者的写作水平、经验也各不相同,有好的素材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

2提高撰写质量的对策

2.1改善自身薄弱的知识基础

2.1.1加强“三基” 学习、强化“三新”:“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完成医疗、护理任务的前提,也是写好护理论文的基础。如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三新)层出不穷,要把“三新”学习融入到工作中,带着问题学、向专家请教,勤看书、多动脑;同时,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了解专科发展前沿,获得新信息,掌握新方法,有利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和确定写作主攻方向。

2.1.2立足本职、深入实践:实践是获取知识、发现问题、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文章素材来源的基础。立足本职、深入实践,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难点的过程中找到写作题目和素材。例如,1名膀胱肿瘤女病人因尿流改道手术后产生了轻生念头,作者在为其实施心理疏导时萌生了研究并制定可控膀胱病人心身护理模式,其经验总结发表在中华护理杂志,并获全国护理科技进步奖。立足本职还意味着护理人员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资历对待护理论文写作。如低年资护士主要抓好“三基”,积累必要的知识和经验;高年资护士可进行“个案病例的护理分析”写作,积累必要的写作技巧和经验;主管护士应进行护理方法、器具的改进或创新方面的实践和写作;高级职称护士可对护理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完成有创意的、高质量的护理论文。

2.1.3勤于思考、促发“灵感”:灵感来自于对从事工作的投入和追求,当自己置身于复杂的矛盾中,勤于思考常会有解决方法的“一闪念”出现。这种“一闪念”常包含有创新内涵,应抓紧相关资料的检索、查新,在此基础上付诸实施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新”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不断发现问题并改进,总结出的文章才有特点和新意,并争取早日成文和获得首先发表的机会。例如尿道下裂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分泌物排泄不畅导致的尿瘘,解决分泌物引流的关键是做好管道护理。作者通过设计与众不同的冲洗、抽吸、挤压三步清理法,有效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总结的2篇文章顺利发表并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2.2增强知识累积技能

2.2.1个案病例的护理分析:主要针对某些特殊、复杂、意外、重大抢救等少见或罕见病例,当前又缺乏有效的系统治疗和护理经验,及时报道这类病例诊疗或护理的经验、教训,分析病因、机理,提出注意事项等。这种回顾性总结是护理论文撰写的初级阶段,但个案护理所积累的经验,不仅丰富了护理理论和实践,也可促进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

2.2.2护理方法、器具的改进或创新: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新的护理问题或科室开展新技术等医疗性问题,需进行方法改进或器具创新。在护理实践中,面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去引发对解决问题的联想和切入点。对于医疗所带来的护理问题,可以通过参加病历讨论、医疗查房,了解和查找解决医疗工作中面临的护理配合问题。例如,小口径引流管的连接问题,由于引流管口径小、引流袋连接头大导致衔接费力、不易套牢,在连接时造成漏液、污染。对此,作者选择一次性输血器上的连接头作为桥梁,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总结的“一次性输血器的妙用”已在杂志上发表。对新的护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介绍,可达到知识共享,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2.2.3护理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前瞻性研究指的是某些尚未发生但可预见存在问题的探索性立题研究。它既可以通过工作调研,找出对严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实际护理问题,也可以依托医疗进展、尤其是专科特色技术和主攻方向所带来的护理问题而确立护理研究方向与课题。例如尿道下裂的处理是我院泌尿科的特色技术,由于新尿道分泌物的淤积,手术的一期成功率低,因而,它是值得研究的护理课题,作者根据此进行了前瞻性立题、研究,取得了显着成效并完成系列护理论文。

2.3强化护理论文撰写技巧

2.3.1临摹法:有了素材以后,走捷径的方法可以是在护理杂志上找一篇类似的文章格式作参照,把自己收集的资料“按葫芦画瓢”完成。这种模仿他人文章格式的写作既容易掌握写作的方法,又是及时了解杂志对书写格式、表达方式要求的途径。

2.3.2经验法:当有一定写作经验,作者可针对不同内容和题材,选择不同的写作方法,在遵循不同论文撰写的相对固定格式的前提下,自成一派。这类文章主要来自临床工作的新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体会等,是有一定写作经验的临床护士常采用的写作方法。

2.3.3选题法:它是护理问题的前瞻性研究,通过选题、立题论证、方案 设计、工作实施、资料整理和总结后所发表的论文形式。虽然这种论文形式较单一,但由于着重创新或新理论探讨,论文内容和格式有严格要求,这类文章写作难度相对大,对作者综合能力要求高,为护理论文的高级阶段。

2.3.4“点、线”结合法:论文写作应在“点”上作文章,也就是选题要小、叙事要深。是指对所描述的护理问题就其存在原因、解决方法、临床效果等详细分析,使写出的文章有深度、易理解、可借鉴。同时,论文写作应在“线”上找突破,通过相关的论文“点”形成“线”。它将一个专题的多个方面分类研究、总结,形成高质量、系列化的,进而就可申报和形成科研成果。

护理新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1撰写护理论文存在的难点

起点低、累积少:尽管近十年普及不同形式的护理大专及以上教育,但目前我国护理队伍仍以中专学历为主体,即使在比较发达的上海市,在职护士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3.1%[2,3],造成文化水平的局限;目前,临床护士在业时间短,流失多,尤其是现在聘用合同制人数日趋增多,人员年轻、流动快、文化素质不高,使临床护士整体的知识、经验累积少,难以在理论上进行总结。

提高慢、更新难:护理学科的相对弱势和对工作“简单重复性”的误解,护士外派学习机会相对较少,且自身也满足于简单重复性工作,因而获取知识的途径、能力受限,知识难以更新。

主动性差、创新难: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平凡、琐碎,多呈被动性,限制了自我发展的空间和创新意识的发挥。

缺乏写作技巧:对初学者来说,由于缺乏写作经验,第一道难关便是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其次是有了素材,又找不到写作的灵感、方法和技巧。尽管不同论文的撰写有其相对固定的格式,但面对不同的写作方法、形式,写作者的写作水平、经验也各不相同,有好的素材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

2提高撰写质量的对策

2.1改善自身薄弱的知识基础

2.1.1加强“三基”学习、强化“三新”:“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完成医疗、护理任务的前提,也是写好护理论文的基础。如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三新)层出不穷,要把“三新”学习融入到工作中,带着问题学、向专家请教,勤看书、多动脑;同时,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了解专科发展前沿,获得新信息,掌握新方法,有利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和确定写作主攻方向。

2.1.2立足本职、深入实践:实践是获取知识、发现问题、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文章素材来源的基础。立足本职、深入实践,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难点的过程中找到写作题目和素材。例如,1名膀胱肿瘤女病人因尿流改道手术后产生了轻生念头,作者在为其实施心理疏导时萌生了研究并制定可控膀胱病人心身护理模式,其经验总结发表在中华护理杂志,并获全国护理科技进步奖。立足本职还意味着护理人员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资历对待护理论文写作。如低年资护士主要抓好“三基”,积累必要的知识和经验;高年资护士可进行“个案病例的护理分析”写作,积累必要的写作技巧和经验;主管护士应进行护理方法、器具的改进或创新方面的实践和写作;高级职称护士可对护理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完成有创意的、高质量的护理论文。

2.1.3勤于思考、促发“灵感”:灵感来自于对从事工作的投入和追求,当自己置身于复杂的矛盾中,勤于思考常会有解决方法的“一闪念”出现。这种“一闪念”常包含有创新内涵,应抓紧相关资料的检索、查新,在此基础上付诸实施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新”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不断发现问题并改进,总结出的文章才有特点和新意,并争取早日成文和获得首先发表的机会。例如尿道下裂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分泌物排泄不畅导致的尿瘘,解决分泌物引流的关键是做好管道护理。作者通过设计与众不同的冲洗、抽吸、挤压三步清理法,有效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总结的2篇文章顺利发表并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2.2增强知识累积技能

2.2.1个案病例的护理分析:主要针对某些特殊、复杂、意外、重大抢救等少见或罕见病例,当前又缺乏有效的系统治疗和护理经验,及时报道这类病例诊疗或护理的经验、教训,分析病因、机理,提出注意事项等。这种回顾性总结是护理论文撰写的初级阶段,但个案护理所积累的经验,不仅丰富了护理理论和实践,也可促进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

2.2.2护理方法、器具的改进或创新: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新的护理问题或科室开展新技术等医疗性问题,需进行方法改进或器具创新。在护理实践中,面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去引发对解决问题的联想和切入点。对于医疗所带来的护理问题,可以通过参加病历讨论、医疗查房,了解和查找解决医疗工作中面临的护理配合问题。例如,小口径引流管的连接问题,由于引流管口径小、引流袋连接头大导致衔接费力、不易套牢,在连接时造成漏液、污染。对此,作者选择一次性输血器上的连接头作为桥梁,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总结的“一次性输血器的妙用”已在杂志上发表。对新的护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介绍,可达到知识共享,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2.2.3护理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前瞻性研究指的是某些尚未发生但可预见存在问题的探索性立题研究。它既可以通过工作调研,找出对严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实际护理问题,也可以依托医疗进展、尤其是专科特色技术和主攻方向所带来的护理问题而确立护理研究方向与课题。例如尿道下裂的处理是我院泌尿科的特色技术,由于新尿道分泌物的淤积,手术的一期成功率低,因而,它是值得研究的护理课题,作者根据此进行了前瞻性立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完成系列护理论文。

2.3强化护理论文撰写技巧

2.3.1临摹法:有了素材以后,走捷径的方法可以是在护理杂志上找一篇类似的文章格式作参照,把自己收集的资料“按葫芦画瓢”完成。这种模仿他人文章格式的写作既容易掌握写作的方法,又是及时了解杂志对书写格式、表达方式要求的途径。

2.3.2经验法:当有一定写作经验,作者可针对不同内容和题材,选择不同的写作方法,在遵循不同论文撰写的相对固定格式的前提下,自成一派。这类文章主要来自临床工作的新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体会等,是有一定写作经验的临床护士常采用的写作方法。

2.3.3选题法:它是护理问题的前瞻性研究,通过选题、立题论证、方案设计、工作实施、资料整理和总结后所发表的论文形式。虽然这种论文形式较单一,但由于着重创新或新理论探讨,论文内容和格式有严格要求,这类文章写作难度相对大,对作者综合能力要求高,为护理论文的高级阶段。

2.3.4“点、线”结合法:论文写作应在“点”上作文章,也就是选题要小、叙事要深。是指对所描述的护理问题就其存在原因、解决方法、临床效果等详细分析,使写出的文章有深度、易理解、可借鉴。同时,论文写作应在“线”上找突破,通过相关的论文“点”形成“线”。它将一个专题的多个方面分类研究、总结,形成高质量、系列化的,进而就可申报和形成科研成果。

护理新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1撰写护理论文存在的难点

起点低、累积少:尽管近十年普及不同形式的护理大专及以上教育,但目前我国护理队伍仍以中专学历为主体,即使在比较发达的上海市,在职护士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3.1%[2,3],造成文化水平的局限;目前,临床护士在业时间短,流失多,尤其是现在聘用合同制人数日趋增多,人员年轻、流动快、文化素质不高,使临床护士整体的知识、经验累积少,难以在理论上进行总结。

提高慢、更新难:护理学科的相对弱势和对工作“简单重复性”的误解,护士外派学习机会相对较少,且自身也满足于简单重复性工作,因而获取知识的途径、能力受限,知识难以更新。

主动性差、创新难: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平凡、琐碎,多呈被动性,限制了自我发展的空间和创新意识的发挥。

缺乏写作技巧:对初学者来说,由于缺乏写作经验,第一道难关便是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其次是有了素材,又找不到写作的灵感、方法和技巧。尽管不同论文的撰写有其相对固定的格式,但面对不同的写作方法、形式,写作者的写作水平、经验也各不相同,有好的素材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

2提高撰写质量的对策

2.1改善自身薄弱的知识基础

2.1.1加强“三基”学习、强化“三新”:“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完成医疗、护理任务的前提,也是写好护理论文的基础。如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三新)层出不穷,要把“三新”学习融入到工作中,带着问题学、向专家请教,勤看书、多动脑;同时,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了解专科发展前沿,获得新信息,掌握新方法,有利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和确定写作主攻方向。

2.1.2立足本职、深入实践:实践是获取知识、发现问题、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文章素材来源的基础。立足本职、深入实践,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难点的过程中找到写作题目和素材。例如,1名膀胱肿瘤女病人因尿流改道手术后产生了轻生念头,作者在为其实施心理疏导时萌生了研究并制定可控膀胱病人心身护理模式,其经验总结发表在中华护理杂志,并获全国护理科技进步奖。立足本职还意味着护理人员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资历对待护理论文写作。如低年资护士主要抓好“三基”,积累必要的知识和经验;高年资护士可进行“个案病例的护理分析”写作,积累必要的写作技巧和经验;主管护士应进行护理方法、器具的改进或创新方面的实践和写作;高级职称护士可对护理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完成有创意的、高质量的护理论文。

2.1.3勤于思考、促发“灵感”:灵感来自于对从事工作的投入和追求,当自己置身于复杂的矛盾中,勤于思考常会有解决方法的“一闪念”出现。这种“一闪念”常包含有创新内涵,应抓紧相关资料的检索、查新,在此基础上付诸实施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新”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不断发现问题并改进,总结出的文章才有特点和新意,并争取早日成文和获得首先发表的机会。例如尿道下裂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分泌物排泄不畅导致的尿瘘,解决分泌物引流的关键是做好管道护理。作者通过设计与众不同的冲洗、抽吸、挤压三步清理法,有效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总结的2篇文章顺利发表并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2.2增强知识累积技能

2.2.1个案病例的护理分析:主要针对某些特殊、复杂、意外、重大抢救等少见或罕见病例,当前又缺乏有效的系统治疗和护理经验,及时报道这类病例诊疗或护理的经验、教训,分析病因、机理,提出注意事项等。这种回顾性总结是护理论文撰写的初级阶段,但个案护理所积累的经验,不仅丰富了护理理论和实践,也可促进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

2.2.2护理方法、器具的改进或创新: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新的护理问题或科室开展新技术等医疗性问题,需进行方法改进或器具创新。在护理实践中,面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去引发对解决问题的联想和切入点。对于医疗所带来的护理问题,可以通过参加病历讨论、医疗查房,了解和查找解决医疗工作中面临的护理配合问题。例如,小口径引流管的连接问题,由于引流管口径小、引流袋连接头大导致衔接费力、不易套牢,在连接时造成漏液、污染。对此,作者选择一次性输血器上的连接头作为桥梁,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总结的“一次性输血器的妙用”已在杂志上发表。对新的护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介绍,可达到知识共享,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2.2.3护理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前瞻性研究指的是某些尚未发生但可预见存在问题的探索性立题研究。它既可以通过工作调研,找出对严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实际护理问题,也可以依托医疗进展、尤其是专科特色技术和主攻方向所带来的护理问题而确立护理研究方向与课题。例如尿道下裂的处理是我院泌尿科的特色技术,由于新尿道分泌物的淤积,手术的一期成功率低,因而,它是值得研究的护理课题,作者根据此进行了前瞻性立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完成系列护理论文。

2.3强化护理论文撰写技巧

2.3.1临摹法:有了素材以后,走捷径的方法可以是在护理杂志上找一篇类似的文章格式作参照,把自己收集的资料“按葫芦画瓢”完成。这种模仿他人文章格式的写作既容易掌握写作的方法,又是及时了解杂志对书写格式、表达方式要求的途径。

2.3.2经验法:当有一定写作经验,作者可针对不同内容和题材,选择不同的写作方法,在遵循不同论文撰写的相对固定格式的前提下,自成一派。这类文章主要来自临床工作的新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体会等,是有一定写作经验的临床护士常采用的写作方法。新晨

2.3.3选题法:它是护理问题的前瞻性研究,通过选题、立题论证、方案设计、工作实施、资料整理和总结后所发表的论文形式。虽然这种论文形式较单一,但由于着重创新或新理论探讨,论文内容和格式有严格要求,这类文章写作难度相对大,对作者综合能力要求高,为护理论文的高级阶段。

2.3.4“点、线”结合法:论文写作应在“点”上作文章,也就是选题要小、叙事要深。是指对所描述的护理问题就其存在原因、解决方法、临床效果等详细分析,使写出的文章有深度、易理解、可借鉴。同时,论文写作应在“线”上找突破,通过相关的论文“点”形成“线”。它将一个专题的多个方面分类研究、总结,形成高质量、系列化的,进而就可申报和形成科研成果。

上一篇:心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人性化护理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