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风控管理范文

时间:2023-07-10 10:58:41

合同风控管理

合同风控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合同,风险,防控管理

Abstract:enterprise contracts conclud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nd can fully perform, relates directly to the enterprise behavior legal evaluation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of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Strengthening the enterprise contract risk control management, help enterprises to enter into and execute the contract, to improve the rate of contract performance, reduce and avoid the contract dispute. This article from the enterprise contract risk's manifestation, enterprise contract risk and strengthening contract risk control main measures of management in three aspects of enterprise contract manage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re discussed.

Key words:contract,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合同风险是指在合同订立、生效、履行、变更、终止及违约责任的确定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利益损害或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加强合同风险防控管理,建立并完善合同风险管理机制,有助于企业依法管理、依法经营,有助于提高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为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一、企业合同风险的表现形式

企业合同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同主体风险。我国法律对不同行业的企业主体资格有不同的要求,对大多数普通行业企业来说,除了要求取得营业执照外并无其他特殊规定;但对从事金融、保险、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各种特殊行业的企业,则要求企业在取得营业执照之前或经营相关业务之前,取得特殊行业批准证书或资质证书。合同主体合法是企业签订合同的前提条件,否则会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企业势必会因此遭受一定的损失。

(二)合同程序风险。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对某些特殊类型的合同规定了较为严格的审批程序,例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必须经审批部门批准方能生效,建设工程合同必须办理了规划审批并取得规划许可证等。如果没有办理批准或审批手续,将会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可能还会因此受到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

(三)合同内容风险。合同内容应做到完备,否则会出现某些条款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导致双方发生分歧而影响合同的正常履行。合同条款之间应彼此协调一致,如果合同中各个条款相互之间的存在矛盾和逻辑错误,会导致双方对合同条款的认识发生争议,影响合同的顺利履行。

(四)合同履行风险。合同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但合同在履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合同的正常履行,有时需要对合同进行修改或变更。修改或变更合同必须经过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否则可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

二、企业合同风险的主要成因

(一)企业合同风险意识不强。企业通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磨炼,虽然对合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得到提高,对合同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仍然不足,缺乏合同签订、履行监管的机制和手段,使合同难以有效发挥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作用。

(二)合同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企业在经营范围、经济实力、发展理念、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合同管理水平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的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较高而规模较小的企业相对较低。不少企业管理人员多数集中在工程技术等领域,专业合同管理人员所占的比重较低,合同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三)合同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合同风险管理工作环节多、参与的机构和人员广,需要建立一个全面、完善、严谨的合同风险管理制度。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之间职责划分不清,缺少相应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得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难以有效进行合同风险管理。

(四)合同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企业内部普遍存在各个职能部门信息交流不够,合同风险管理机制运转不通畅,风险管理措施难以有效落实等问题。在风险管理环节上往往侧重于履行后的管理,缺乏对合同履行前和合同履行中的风险防范,管理手段上大多是静态管理,对合同风险缺乏动态管控。

三、加强企业合同风险防控管理的主要措施

合同风险防控管理的目标就是按照合同内容的约定,实时监控合同完成情况和纠正合同执行中的偏差,最终实现合同目的。为实现上述目标,企业应采取多种方式防控合同风险,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合同风险防控机构。

企业合同风险防范机构是指对企业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和纠纷的处理全过程的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的组织,目的是通过识别、分析、评价法律风险,确定法律风险应对策略,对风险进行防范、控制和化解,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合同风险防范机构人员素质的高低及组织功能发挥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企业风险防范的成败。因此,在构筑风险防范机构时,应不拘一格选拔精通法律、熟悉经营的人才,设立合理科学的工作流程,使该机构成为企业防范合同风险的铜墙铁壁。

(二)加强重点领域和环节的合同管理。

一般来讲,企业应加强以下重点领域和环节的合同管理:对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重点审查施工单位的主体资格、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要求;对于大宗原燃材料采购合同,重点关注供货方的产品质量、供货能力和企业信誉;对于产品销售合同重在加大直销力度,减少中间环节以取得利润最大化;对于融资担保合同,要着力化解法律风险,依法完善决策程序;对于劳务派遣合同,重在规范用工秩序,直接与劳务输出公司签订合同,避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和费用;对于投资合同,重在考察、分析投资项目的合法合规性、可行性、合作方的资信;对于技术合同,重在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对于涉外合同,重点考察海外客户的履约能力和诚信度,依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纠纷等。

(三)建立企业重大合同管理制度。

企业重大合同主要有:一定标的额以上(具体额度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的重大采购、销售合同、重大建设合同,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企业并购合同,知识产权合同,重大融资、担保合同等。企业要把这些对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存在较大风险的合同作为重大合同管理。严格管理和履行监督,从合同的项目论证、对方资信调查、合同谈判、文本起草、修改、签约、履行或变更解除、纠纷处理的全过程,都要有企业法律部门参与,有效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四)做好合同履行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的风险防控。

事前风险防范方面,企业在合同签订前要对合同进行策划。合同策划需考虑的主要问题有:合同形式选择、合同中一些重要条件、条款的确定、合同相关条款之间的协调、各相关合同之间的协调等;必要时选择运用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等合同担保措施,防范合同风险。事中风险防范方面,企业设立专门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的签订、履行进行管理,制定合同管理工作程序,使合同管理行为有章可循;合同在实际履行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使合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企业应最大限度地行使合同赋予的权利,对合同相对方的履约行为进行监督,避免损失的扩大,同时设法留存有关书面资料,为日后解决合同纠纷做好准备。事后风险防范方面,合同履行完毕后,要做好合同资料的整理保管、合同的总结评价、合同纠纷的依法处理等工作。

企业合同风险管理是一种全过程、多角度的综合性管理,企业只要按照依法治企的理念,构建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纳入法治化轨道,就一定能够有效地预防、减少企业经营中合同风险的发生,保障企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宵冰.企业合同风险管理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年3月(中旬刊)

合同风控管理范文第2篇

风险存在于企业内控的各个环节,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好坏已成为其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评判标准。我公司是国内民用建筑设计企业中最早采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设计产品质量的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又大力推进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本文结合我公司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一些做法,对建筑设计企业如何有效构建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课题进行探讨。

1健全内部控制管理机构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机构是做好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的保证。根据公司章程规定及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的需要,公司内控管理机构包括内控与风险管理决策机构、实施机构和评价机构。内控与风险管理决策机构为公司董事会。内控与风险管理实施机构包括董事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审监部、公司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单位。审监部是公司内控与风险管理归口管理部门。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严谨规范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是做好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基础。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风险的环节,往往是该环节无相关制度进行规范与防范,或者有制度但制度内容不严谨,或者有严谨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未得到有效执行。为规范公司内控管理,近年来公司制定(或修订)各类内控管理制度90多项,内容涉及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经营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投资管理、人事管理、信息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等,并将各类内控管理制度整理印制成《制度汇编》,发放给员工作为管理工具书。一系列内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使公司从法人治理到经营管理,从宏观战略管理到微观业务管理,从对内业务管理到对外信息管理等,都有了制度规范。

3编制内控业务流程

内控业务流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租赁管理、研发管理、财务报告管理、合同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内部信息传递管理、内部审计管理等。企业内控业务流程编制主要按以下程序进行。

3.1梳理内部控制现状

对内控现状进行梳理主要包括3个环节:首先,梳理确定公司内控业务主要业务流程。我公司经过梳理,确定14个主要业务流程,包括: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设计与咨询管理、房屋租赁管理、研究与开发、业务分包、财务报告管理、全面预算、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内部审计。其次,对各业务流程按管理活动环节进行流程分解。为便于管理控制,流程分解的环节不宜过长,一般分解到2级或3级,见表1。最后,确定流程环节的工作内容、责任部门(或岗位)、流程生成的工作记录及文档资料。以合同管理为例,表2为“合同订立”流程环节的工作内容、责任部门(或岗位)及流程文档。

3.2编制风险控制矩阵

风险控制矩阵就是以表格化形式将企业内控相关流转环节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点及其应对措施列示出来。编制风险控制矩阵有利于相关流转环节责任人简洁直观地了解面临的重点风险点,熟悉如何防范和控制重大风险,了解该环节风险管理的制度依据。以合同管理为例,表3为“合同订立”流程环节的风险控制矩阵。

3.3内控缺陷诊断与完善

内控缺陷是指公司内控的设计或运行无法合理保证内控目标的实现。一般可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设计缺陷是指企业缺少为实现控制目标的必须控制,或现存的控制并不合理及未能满足控制目标。运行缺陷是指设计合理及有效的内控,但在运作上没有被正确地执行,包括不恰当的人员执行,未按设计的方式运行,如频率不当等。内控缺陷诊断就是对流程管理的必需的控制制度是否制定,制度控制规定是否合理、是否满足控制目标,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正确有效地执行等环节进行检查,并标识和记录存在缺陷的控制点(或控制环节),以利于进行补充或纠正,从而完善内控程序。以“合同管理流程”内控缺陷诊断为例(见图1),本次诊断发现3个缺陷,其中2个设计缺陷(即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备、合同管理部门不明确),1个运行缺陷(即合同经办部门进行谈判时未形成“合同谈判记录”)。缺陷完善措施:1)制定《合同管理办法》。2)明确“经营管理部”为合同管理部门。3)合同谈判过程与成果要形成《合同谈判记录》,并由合同谈判人员签字确认。

3.4绘制流程图

通过绘制流程图可以将内控流程各环节直观地描述出来,使内控执行者对控制流程、责任部门、流程涉及部门及领导、重大风险点、流程输出文档等控制信息一目了然。绘制流程图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内控各流程环节的差错,从而降低管理风险。以“合同管理流程”为例,图2为“合同履行、变更与纠纷处理流程图”(倒三角标识的是“重大风险点”代码)。

4编制《内控管理手册》

4.1编制《内控管理手册》的必要性

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广泛、流程环节复杂,编制《内控管理手册》可以优化流程管控、为推进标准化管理提供依据,为公司开展内控工作提供可遵循的标准,同时有效满足外部监管机构要求。《内控管理手册》是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成果记载,有利于建立健全内控管理体系,为合规经营、资产安全和信息真实提供合理保证;可以固化形成内控工作机制,为公司管理规范化和决策科学化提供参照和支持;有利于规范加强内控评价工作,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

4.2《内控管理手册》主要内容

公司《内控管理手册》主要包括5部分内容:1)总则。主要介绍《内控管理手册》编制的目的、原则、依据、手册执行与更新、适用范围与生效。2)组织架构与职责。主要介绍内控管理组织架构体系建设及各职能部门(或岗位)的内控职责。3)内控基本架构。主要介绍公司内控环境、内控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内控信息与沟通及内控监督。4)内控评价。主要介绍内控评价适用范围、内控评价组织职责、内控自评价方法、内控评价程序及内控缺陷认定标准。5)业务流程文档。主要包括公司主要内控管理环节的流程分解、流程描述、流程责任管理、流程制度适用及流程图等。

4.3《内控管理手册》的维护与更新

公司《内控管理手册》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公司不断壮大,外部经营环境和外部机构监管要求不断调整变化,公司内部管控模式、组织架构、业务管控活动及工作流程也将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公司内控经验不断累积,信息化水平提升等等。这些因素变化都要求公司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因此,公司应适时改进和完善《内控管理手册》的具体内容。审监部作为《内控管理手册》管理与维护的归口部门,原则上根据年度内控实际情况,每年开展一次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更新。更新资料主要来源于:公司决策层、管理层及各部门对内控的要求及建议、公司及下属公司的管理实践、年度内控评价结果。持续修订、完善和更新后的《内控手册》作为公司沉淀优秀管理经验,创新标准化管理和实现管理样板性目标的重要工具之一。《内控管理手册》维护与更新工作步骤:1)进行内控自评价。2)发现设计缺陷和执行缺陷。3)修订制度完善流程。4)更新内控管理手册。

5组织内控评价

首先,公司职能部门和下属单位进行内控自评价。各职能部门和下属单位对各业务流程进行穿行测试,对业务流程的内控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填写《穿行测试底稿》。在穿行测试中发现业务流程存在运行缺陷,且属于风险控制点的,评价人员则需对该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扩充样本测试并填写《风险控制措施测试底稿》。其次,评价工作小组通过询问、抽查样本、重新测试等方法,检查各部门自评价过程以及结果,对各部门自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作出独立性评价结论;并对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的内控有效性进行评价;整理汇总自评价过程以及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现的公司内控缺陷,并明确缺陷整改责任部门、整改计划等。最后,评价工作小组根据内控自评价的实际范围、评价方法、评价程序以及评价结果等,编写《内控评价报告》,并报董事会批准。

6重视内控环境建设

6.1进行全方位内控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全员参加的内控基本知识和针对各层级管理人员及内控人员的内控专题培训。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辅导,可以解决“为什么企业要进行内控体系建设”“哪些人员需要参加内控体系建设”“如何进行内控体系建设”问题,提高各层级管理人员和基础员工对内控工作的认识,营造有利的内控工作开展的文化环境。

6.2建立内控工作沟通机制

为了保证内控工作的有效推进,公司建立了内控工作沟通机制,实现了内控工作信息的实时传递。首先,建立内控与风险管理例会制度。内控领导小组每季度组织召开内控工作例会,公司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单位在会上汇报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遇到的困难以及需要公司协助解决的事项,内控领导小组负责人对相关的具体问题提出意见和工作指导,会后审监部跟踪所有问题和困难的落实情况。其次,公司建立内控体系的半年工作总结。每半年公司内控管理部门对内控开展情况进行工作总结,并通报给各职能部门和下属单位负责人。第三,建立重大风险项目即时汇报机制。对于公司内控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求及时向内控领导小组和审监部进行汇报,以实时处理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

6.3将内控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为有效发挥各职能部门和下属单位管理者在内控管理工作中的推动作用和积极性,公司将各部门、各单位的年度内控评价结果纳入其年度绩效考核的指标中,并与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年度绩效薪酬挂钩,从而激励管理层切实关注和推动内控管理工作。

6.4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协助内控体系建设

为了提高内控体系建设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建议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协助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工作。中介机构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协助公司建立一个内容完整、程序规范、控制有力的内控体系;可以对公司人员进行内控培训,提高公司人员内控理念和工作技能。中介机构还具有独立性方面优势,有利于突破公司内部管理的固有局限对内控体系建设的影响。

合同风控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油田 合同 风险管理 探索与实践

为使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的目的有效实现,实践中,我们在合同风险防范方面采取了抓住关键环节,强化薄弱环节、兼顾一般环节的这种较为有效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合同风险跟踪控制与防范管理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一、建立与完善合同风险防控专业化管理机构与配套制度

首先,为加强合同风险防控管理,我们建立了合同风险防控专业化管理组织机构,即在机关设立合同主管部门,并且配备具有经济法律专业背景的专职合同管理员,进行合同的风险防控管理。同时,在基层单位也相应配备经过基本合同承办专业培训,又具备相关理工或管理类专业背景的兼职合同承办员,配合合同承办单位和合同主管部门,具体履行合同实施过程中的风险防控职责,形成了梯次配备较为合理的合同风险防控管理组织机构和专业化风险防控人员网络。

其次,根据合同风险防控实际,制订了如《合同(信用)管理实施办法》、《物资采购管理办法》、《设备、软件资产管理办法》、《合同项目责任跟踪卡》等一系列合同风险防控配套管理制度,使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控管理有了明确的制度依据。

二、根据不同类型合同的特点,分别进行专业化风险防控

基于对合同风险以预防控制为主,最大限度减少风险产生的指导思想,实践中,我们分别根据不同类型合同的不同特点,对其签订履行过程中的主要风险环节分类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1. 风险防范管理前移,强化合同签约的前期风险论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特别注意合同风险防控管理中的源头风险防控,即根据不同类型合同的不同特点,分类进行重点内容不同的风险前期论证,加强合同签约前期的风险防范力度。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合同项目专业化论证组,旨在通过论证组内多部门、多学科专业化人员在签约前期,对对方资信、技术实力、产品或施工质量、履约能力等进行前期的综合分析与评价论证,把合同项目在签约前期的可能风险就尽可能地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如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对采购合同项目全过程潜在风险环节的分析,确定其风险前期论证的重点内容为三个主要环节,即:(1)对方经营资信;(2)其产品质量;(3)交货能力。最终优选出信誉好、产品质量优、交货能力强的多个厂商作为备选供应厂商,以备将来从中进一步优选。

又如,通过对技术合同项目全过程中风险控制环节的分析,我们确定其风险前期论证的重点包括:(1)对方资信,其技术是否为其合法所有;(2)拟引进技术的适用可行性、先进完整性。最终选择数家作为技术转让的备选方。

再如,通过对工程合同项目全过程风险控制环节的分析,我们确定其风险前期论证的主要内容为:(1)对方施工资质;(2)对方技术人员素质和质量管理体系;(3)已竣工和在建工程项目质量情况。最终经综合分析与评价论证后,选择若干合格的备选施工单位。

2. 针对不同合同的履行特点,分类分别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不同类型合同,其履行中的风险防控环节不同,采取的针对性防控措施亦有所不同。

如在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我们重点对物资验收环节进行风险防控管理。为此,我们规定必须由专业技术、质量监督、物资使用等部门组成的验收小组,才能进行物资的中间和最终验收,必要时还可随机抽样送检,防止不合格乃至假冒伪劣产品的流入,造成隐患和经济损失甚至事故的发生。

又如在技术合同履行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引进的技术能否达到约定质量技术指标这一关键环节进行风险防控管理,做到凡是正式引进的技术,均需先行安装试运行,对于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经对方作相应改进后仍达不到约定主要质量技术指标的,不予出具验收通过报告,严把引进技术验收结算关。

再如在施工合同履行中,我们通过对施工中的主要风险环节,即:施工及建材质量、工程量大小、工程中间和最终验收环节加以严格的跟踪控制,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控制风险的发生或扩大,做到最大限度地维护我方合法权益。

3. 加大合同结算前审查力度,控制资金流出最后一关的潜在风险

不同类别的合同,其结算的依据不同,结算前的审查内容与防控环节也有所差异。

如在施工合同结算前审查所采取的具体风险防控措施为:结算前,为防止施工方虚报或重复计算工作量,先由专业技术部门会同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对拟结算的工程量进行核定、确认后,再由合同管理部门对照合同约定进行结算前的法律审查后,方可交由主管领导进行结算前审批,并办理相应的付款结算手续。

同样,我们在采购合同、技术合同结算前,为防止存在质量、技术问题而产生结算风险,亦需在专业技术、计划财务、合同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的结算前审查确认,经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办理付款结算手续。未经结算前审查,或不符合规定的审查程序,财务部门不予办理付款或结算手续,使资金流出最后一关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三、结束语

合同风控管理范文第4篇

目前,我国企业在内部投资管理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不高的,企业还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投资管理政策,因此在进行内部项目评定的时候是不利的,而且企业也没有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没有找到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企业内部投资管理,增大了企业内部的投资风险。另外,企业没有积极主动的进行财务预算和财务审计,企业的内部监管力度是非常弱的,所获取的财务信息也是不准确的,因此降低了内部风险的控制能力,无法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优化。

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加大资金管理力度,强化内部采购工作

要想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加大资金管理力度,要保证企业内部资金充足性,加大资金存量,保持企业内部收支平衡,便于各种业务的正常开展,因此,要在保证企业内部资金存量充足性的基础上避免闲置资金无法增值等问题出现,提高企业的潜在效益。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资金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内部资金收支活动,加大企业内部存款和现金等管理力度,相关人员要定期进行现金盘点,一旦发现账面和实际资金量不等同的问题,就要及时找到原因,严厉处罚相关责任人。另外,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采购方案,及时填写物资采购单,做好合同保管工作,避免不必要损失。

(二)优化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环境

在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中,只有优化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环境,为管理人员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提高内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的内控管理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的权利管理和企业的组织管理等,要想增强管理人员的内控信念,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强化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环境。

(三)增强内部财务审计

在企业内部经营中,只有增强内部财务审计,才能有效落实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做好审计和监督工作,要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制度,审计人员要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审计计划,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提高企业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要规范内部审计的工作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规范化。

(四)降低企业财务内控管理风险

在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当中,外部投资控制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外部投资控制和管理当中要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原则、互利原则和合法性原则进行管理,要防止外部资金流失,降低管理风险。在外部投资之前要详细了解对应方的信誉度和经济运营情况,调查结束之后要制定出调查报告,让企业董事会讨论分析对应投资方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应当投资。要聘请一些专业风险评估人员仔细分析该投资的具体内容,评估投资风险,要在审议结束之后发表意见,降低企业外部投资风险。企业要注意观察核查投资内容,一旦发现问题,制定出异常报告交给董事会,要把那些有潜在风险的资料整理好,认真核对各项投资信息。在签订投资合同的时候,要检查合同审批和签订程序的合法性,在确定投资之后,要认真调研对应方的财务状况,制定出最新的财务报告,评估出对应方的债务偿还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加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是比较重要的,只有找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当中的主要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完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内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合同风控管理范文第5篇

一、加强法律风险规章制度建设,健全内部监控机制,为依法治企提供制度保障

为满足依法治企、规范管理的需要,公司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006年以来,以加强制度建设和程序控制为着力点,制定和完善了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劳动人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钢铁主业生产经营为主线,结合卓越绩效管理、莱钢QES管理、六西格玛等运行情况,形成莱钢规章制度整合后统一的框架体系;同时,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三会一层”关系,健全内部议事规则和程序,积极探索以资产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制度,实现了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在加强法律风险事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公司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保持原有规章制度的有效性、适用性。公司对合同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办法、纠纷处理管理办法、工商登记事务管理办法、注册商标和名称字号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使其合法合规并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公司发展的现实需要。

2.确保重大和重要事项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法规和省国资委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情况,适时出台了一批法律事务管理制度:制定公司法律意见书制度,全面实施对重大经营决策等重大事项出具法律意见书,加强对公司重大事项法律论证,确保其合法性;制定公司进一步加强重大合同管理若干规定,完善重大合同的会签和审批手续,对重大合同的签订、履行进行全过程监管,防控重大合同法律风险;制定公司对出资企业重大事项审批程序的规定,规范出资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审批程序以及公司产权代表、派驻董事的权利行使,确保出资企业重大事项决策规范及维护国有权益;制定公司债权清收管理办法,加强债权清收管理,及时清收到期债权,减少和避免呆坏账发生;制定公司授权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公司法定代表人授权及其他职务行为授权程序,防范授权法律风险;制定公司重大法律事务考核办法,责任、风险与激励相结合,保障相关法律事务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制定公司法律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增强公司法律风险管理能力,有效防控公司法律风险,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二、健全法律风险防控管理机制,不断深化依法治企,为依法经营保驾护航

莱钢根据法律和市场环境变化,结合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健全法律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管理,推动依法治企工作不断深化,提升了法律风险防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健全法律风险防控管理组织体系。公司由董事会、法律风险管理委员会、总法律顾问、法律事务部门、业务部门及全体员工组成的完整的法律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同时专门成立公司法律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公司法律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法律风险防控办公室,设在法律事务部,保障组织体系的健康高效运转。

2.明确法律风险防控管理的目标:以制度建设、流程规范为重点,系统识别和分析公司面临的法律风险,将法律风险防控延伸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将法律风险防控职责落实到公司的各部门、各岗位,逐步建立一个动态优化、无缝覆盖的法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达到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平衡。

3.实行法律风险防控管理责任制。根据公司各单位的法律风险特点和业务实际,公司与各单位签订《依法治企责任状》,明确依法治企责任及目标,全面防范法律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落实法律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例会制度。在明确法律风险防控管理主要方面及环节、防控目标的基础上,公司各单位按照规定,将发生的法律风险信息以及相关建议及时报送法律风险防控办公室,法律风险防控办公室对相关法律风险信息进行全面分析、评估确认,组织相关单位论证并拟订风险解决方案。法律风险防控管理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通报法律风险防控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确定新的风险源,总结法律风险防控经验,研究确定对各单位的考核意见,部署下一步的法律风险防控工作,批准实施一般性法律风险解决方案,制定重大法律风险解决方案,对于可能导致损失数额巨大或可能影响公司全局性的重大法律风险解决方案经公司总经理审核后报公司法定代表人批准实施。

5.严格法律风险防控监督检查和考核。按照法律风险防控工作例会的要求,公司有关单位和部门具体落实防范措施和整改方案,法律风险防控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法律风险解决方案的实施及其他法律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监督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向领导小组提出考核意见。

三、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法律风险防控管理,突出防控实效

1.落实法律意见书制度,防控公司重大事项法律风险。企业法律顾问全面参与公司重大经营活动,对公司投资、担保、融资、技术转让等重大经营决策活动和重大事项出具法律意见书,研究论证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及时、主动、准确地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为公司领导的决策活动和职能管理部门的实施行为提供法律支持。自2006年实施法律意见书制度以来,法律事务部对公司重大事项共出具法律意见书350余份,有效防控了重大事项法律风险,其中通过采取对不符合规定的公司对外担保事项出具否定意见以及落实被担保人提供反担保等措施,有效降低担保风险30余亿元。

2.创新合同管理思路,防控合同法律风险。2006年以来,法律事务部先后对公司建设工程、采购、销售、融资担保等重点领域合同及授权管理进行专项调研,对存在法律风险的环节进行梳理和整改规范;对重大合同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完善重大合同的会签、审批、履行监管措施,有效防控重大合同法律风险;加强对合同管理的检查监督,形成了主管部门检查监督、绩效审计检查监督、纪检监察效能监督三位一体的检查监督体系,确保公司合同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最大限度减少合同纠纷。2001年以来,公司连续保持“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称号。

3.加强依法经营监督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法律事务部对公司依法经营进行调研,全面规范、监督集团单位企业工商登记、年检和特殊行业许可证照管理,确保合法经营;加强商标注册保护,莱钢国内国际注册商标共计85件,注意规范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管理;利用行政与诉讼手段,查处侵犯莱钢注册商标及字号专用权等各类侵权行为,进一步提高了莱钢的产品声誉和品牌信誉;积极应对印度、印尼对莱钢热轧钢、H型钢提起的反倾销调查应诉,取得良好的效果;严厉进行打假维权工作,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监部门先后处理了山东、江苏、陕西等地的假冒莱钢产品的侵权行为,查获假冒钢材1万余吨,有力打击了侵权行为,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4.加大债权清收力度,灵活妥善处理各类纠纷。由于历史的原因,莱钢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应收债权,且大部分债权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此具有形成时间早、缺乏证据、超过时效等特点,清收难度较大。法律事务部在搞好对债务单位基本信息、诉讼时效中断、债权资料的收集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与债务单位沟通交流、核对账务、中断诉讼时效,加大债权清收力度。对于对方承认债权,具有一定偿债能力的债务单位,力求双方协商解决;对于“赖账”单位,在收集好证据的基础上,果断采取仲裁、诉讼手段予以清收。同时,注意强化对公司债权债务的动态管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新的呆坏账的发生。对于公司与职工之间的民事纠纷,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做到了合法、和情、合理,既解决了纠纷,又保持了稳定。通过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债权清收及其他各类案件处理工作,均取得了较好地效果。2006年以来,法律事务部累计处理各类案件721起,标的额14.40亿元,为公司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4.68万元,有力维护了公司的合法权益。目前,因违法经营发生的新的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基本杜绝,历史遗留的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基本解决,没有因案件处理造成上访事件发生。

合同风控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服务管理 企业内控 决策能力等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需要针对业务和管理流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高速公路服务区要重新梳理了内部控制制度,把内控制度嵌入到业务流程的具体业务活动中,融合到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中。

一、高速公路服务区企业内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在内控,强化公司印章的保管、使用审批及监督检查存在漏洞。合同章的保管、使用由部门掌控,公司下设多个贸易业务部门,贸易分公司作为中间管理层,对贸易部门的管理未形成有效制约机制。部门负责人又是业务员身份,不相容职务的重叠也给其舞弊提供了方便。

公司缺乏专业人才,在市场行情分析机制、市场大幅波动决策机制等方面缺乏完善的业务经验,信息掌握、风险分析和评估能力、决策能力不强,制约和退出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控管理应按照“试点先行、分批推进”的原则,开展内控建设,提炼形成专业内控流程标准公司未对甲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组织机构、资信情况、资产实力状况进行全面充分的了解,导致损失后追偿的可能性较小。

二、高速公路服务区企业内控管理的治理结构

结合领导班子每位成员的从业经验和专业所长,管理层成员之间进行明确分工。管理层每位成员必须重视内部控制并且对其所负责的业务领域具有较高的识别风险和把控风险的能力,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重大决策实行可追溯的个人责任制度,无论是个人决策还是集体决策,均实行谁审批谁负责,完善决策失误纠正和责任追究机制。

内部组织机构调整,缩短管理层次。提高公司全员风险意识,形成企业风险文化。经营管理层形成安全―效益―规模的经营理念,强调在风险可转移、可化解和可承受的前提下,进一步追求效益,然后争取扩大规模,稳健的经营理念和决策环境成为公司风险文化的基石。加强业务培训和经验传授,具体业务流程中,从业务的谈判、签约到执行的过程中,每个环节所涉及到的相关人员识别风险能力较强,态度上主动愿意接受公司内控的制约,防范风险的执行力较好。

人力资源方面,完善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和调查考察制度,引进人才时,公司更加注意人员引进环境的任职调查,更加注重德才兼备,更加注重员工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的培训。

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参与公司重大经营决策,为企业营造安全的法律环境。上述措施解决了公司内控主体的问题,保障以各层管理者为主,所有员工均构成内部控制主体;高层管理层履行例外、非程序性的控制活动,中、低层执行常规性、程序性的内控。

三、高速公路服务区企业内控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设置目标

根据公司可容忍风险度,确定贸易部门流动资金占用上限为2000万元人民币,授信额度是资金定额按1:1配套,如出现特殊行情等情况另行申请,将风险锁定在限额内。

(二)风险识别

执行合同之前以传签、会签和专题会的形式对意向项目进行合同评审,对新业务、新模式、新客户、新产品等以专题会形式进行风险评估。

(三)风险评估

评审过程中,贸易部要对业务内容、贸易模式、客商资信情况、经济效益可行性等方面作综合的阐释和判断,其中经办人员要对市场进行调研和了解,进行贸易品种分析和业务市场判断等;法律室关注其合同条款的合法性、规范性和适用性,财务部则关注其商务条款及经济效益预测等,综合相关部门评估意见后交由相应级别的决策者决定执行与否。

(四)风险应对

采取措施转移风险至第三方,采取措施规避和化解风险,再衡量项目还需承担的风险量,结合公司可容忍风险度进行决策。

(五)控制活动

贸易业务执行过程中,及时、动态的掌握业务情况,对评估的风险采取手段应对,随时根据不同情况做出反应。高速公路服务区坚持稳健原则,并在日常业务中进行总量控制,同时注意加速持货周转速度,缩短存货期。

四、高速公路服务区企业财务方面的具体措施

(1)建立辅助台帐,记录开证授信额度,并与财务帐内的资金占用总额累计,控制在4000万元以内,动态进行跟踪并预警。

(2)对每一笔出货单均要核实回款情况,严格执行款项未收回之前不签字不放货的刚性原则。

(3)考核办法中增加对潜亏存货的减值准备提取,杜绝业务部门操纵部门业绩和赌市场的“”做法,保证存货的良性、均衡周转。

五、高速公路服务区企业内控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1)完善印章和资质证书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检查和监督力度。

(2)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度,完善合同审核会签管理制度,确保公司所有合同的100%审核率;建立合同集中归口管理制度;定期对合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常态机制,加强合同考核管理及指导。

(3)加强公司内部审计对项目执行的检查和监督作用。

高速公路服务区所反映的只是不完善的内部控制所引起的问题之一,我们应认真思考如何应对目前企业所存在的各项问题,切实依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从内部控制的各个要素入手,全面建立起适合自己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以达到防范风险,促进企业发展。

六、结束语

合同风控管理范文第7篇

一、财务内控管理内容

1.健全内控组织构架内控管理首先是要建立和完善组织构架,明确运行机制,并对组织人员进行权利和责任的划分,科学合理的权责分配,避免出现岗位职能之间有交叉、空缺或权力和职责过于集中的问题,要形成相互配合、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同时应当制定符合本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合理的业务流程图、准确且全面的岗(职)位说明书等内部管理制度或相关指导性文件,使每位员工熟知自己的岗位职责,以及了解自己在组织关系中的位置,确保在合理的授权范围内从事工作,正确履行职责。2.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内控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财经制度为基础,根据企业自身经营范围、经营特点和经营模式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公司管理层为更好地管理企业而制定的基础性文件,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涵盖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主要包含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资产的管理和处置、资金的使用和分配,票据的管理、筹资投资的管理、税务的筹划与管理、成本费用的管理、薪酬福利的管理等。如果企业缺失管理制度,很可能会导致缺失管理的部分出现漏洞、潜在经营风险,从而会严重影响管理成果,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导致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判断。3.实施程序刚性约束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每个岗位及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有制约作用。梳理出内控制度的重要岗位,对其职能进行合理划分,对关键岗位的职责与其他岗位的职责进行有效分离,分离的措施主要体现在授权与执行,执行与审查,执行与记录,保管与记录,保管与使用,执行与监督等方面。为了能更有效实施内控管理,财务人员应熟悉本岗位以及企业整体的管理制度,认真学习和落实对本岗位的职责要求,互相监督配合。对于违反财务纪律,违背管理制度,违反法律规定的事项,必须坚决拒绝执行,并有责任和义务向相关部门和领导反映,发挥实施措施及执行程序的刚性约束作用。4.推进授权审批管理授权审批管理要求本岗位的人员熟悉自己的办事权限范围,掌握审批的流程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所有的授权权利人行使职权必须经过合法、合理的授权,只有在有效的权限内才能执行审批流程,没有授权、超越授权的审批都是无效的。单位的任何授权都应以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的相关制度为基础,进行书面阐述,下发通知到涉及流程的每个岗位。相关人员行使职权应当在授权的范围内进行,对于超越授权范围的审批事项,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如实向上级授权部门反映。5.强化内控监督管理内控的监督管理是内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积极推进内控监督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事前预判和防范,事中加强过程处置及纠正偏差的能力,事后加强免疫和管理能力的建设。同时注重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监督检查是监督管理的必要手段,可以在日常进行常规性检查,也可以每年进行一次或两次的专项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内容应从内控制度的完整性、有效性,岗位职责的可操作性,相关管理流程的完整和合规性,票据和附件等资料的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有根据的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事后根据反馈的整改结果进行验收,以改促进、形成闭环管理。

二、内控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内控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梳理,然后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和预防措施,使企业少走弯路。现列举本企业内控检查出的重点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1.管理制度漏洞财务、会计、利润分配及劳动用工、低值易耗品、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资金票据管理、招标比价管理等与企业日常核算息息相关的一些管理制度是企业容易产生管理漏洞的地方,企业应该重点关注。解决措施:为了预防此问题的出现,应定期对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并完善,时刻关注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变化,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及时更新相关制度,保持制度的适用性与活力。2.债权资产长期挂账无法收回由于历史原因及其他原因形成的超过五年及预计无法收回的外部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长期在账上挂账,造成资金流紧张。解决措施:成立清欠小组,整理债权原始形成资料,对于尚能联系到的单位组织欠款催收,同时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加大追索债务的力度,对于穷尽手段无法联系且债权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经公司集体决策批准后做核销处理,并登备查簿备查。3.固定资产管理漏洞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漏洞主要有:部分固定资产已处置、已报废或已无使用价值但是账上仍然存在,固定资产有账无实物,纸质固定资产盘点表与实物未能实现一一对应,部分固定资产存在未贴标识信息等。解决措施:扎实开展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对于已处理、报废或已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应及时清理变现,考虑固定资产减值情况,按照规定程序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及时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落实经济责任,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损失,同时财务部门积极参与固定资产监盘工作,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和财务核算准确。此外,还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4.合同管理问题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主要有:合同签订在前,审批在后,合同流转程序不符合规定;未按合同收款,履约条款发生变化,未签订补充协议;合同主要条款中未注明税率、税额;有的单位销售合同是采用对方提供的格式版本,合同后附约定条款是限定供方的。解决措施:一是,企业应当加强合同管理,确定合同归口管理部门,明确合同拟定、审批、执行等关键环节的程序和要求,未经审批的合同不得签字盖章,定期检查和评价合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建立合同相关归档制度,及时进行合同流转,同时财务部门应建立合同台账,定期与业务部门对账。二是,及时关注合同的到期日,强化履约条款的执行,加强合同的结算管理。三是,在签订购销合同时注意分别标明不含税金额和增值税金额,这样可以避免税负的增加。四是,按要求制定甲方销售合同,除采购方必须沿用采购制式合同的,均使用我方制定的销售合同。

三、结语

企业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力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优化财务的审核程序,强化财务的刚性约束,提升财务的服务质量,健全财务内控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储势赋能。

合同风控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举措;建设

目前,加快建立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企业在实际财务内控管理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较高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避免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

一、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与完善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对企业的稳定发展影响极其深远。而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保证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较高的工作质量。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全面掌握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规定的管理模式来进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监督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明确自身的权责关系,避免、现象的发生。

(二)维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与稳定

企业管理者在该制度的实施下可以全面掌握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情况,不断调整企业资产保护措施,确保企业资产的高价值。而且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避免经营风险的发生,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正确统计和核算财务管理信息,实现企业资金的优化利用与配置,避免企业资产损失严重现象的发生,实现企业最大化经济利益的目标。企业资产数据比较庞大,如果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1],很难有效保管企业的现有资产。

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缺少较强的内控观念

现阶段,企业在管理运行中,一些企业管理者存在着认为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只会增加企业内控环节的心理误区,很难保证企业业务活动的顺利实施,无法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并不重视企业财务内控的设置与建设。与此同时,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在建立与完善中,良好的内控观念严重缺失,员工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不利于内控设计的进行,严重阻碍着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进而使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二)内控管理执行力度不够深入

1,在存货管理和合同管理环节

存货管理主要是指计划、采购与生产、发出以及盘点等方面,一些企业并没有建立不相容的岗位分离机制,尤其在存货的采购、验收和存货的保管、清查等方面的内容。而且企业采购部门、仓储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缺少明确的权责观念,没有及时对存货进行会计记录,使存货管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更重要的是,在存货验收保管环节中,存货积压过于严重,再加上受到资金短缺和保管欠妥的影响,造成了存货损毁过期的现象。同时,一些合同的管理较为松散,合同要素较为单一、片面,合同过期也没有及时进行补签,甚至一些业务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先开展业务、后补签合同的行为。

2.在物资管理和销售管理环节

一些物资在急需物资采购中,“先采后申”现象非常严重[2],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廉政风险的发生,与企业相关制度的要求严重不符。而且一些物资在年度指标考核情况下,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收货、发货,进而引发了物资管理风险。在企业的销售管理过程中,相关的销售授权审批制度并不完善,很难控制企业的销售成本,相关的发货、退货流程也较不规范,应收账款管理中也出现了较多问题。而且一些销售预算的审批较不完善,没有进行逐层分解与细化,造成了大量销售成本被浪费与流失。企业的销售部门也没有充分利用赊销、折扣等销售优惠政策。客户信用评价体系较为缺失,管理力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资金回笼不力,“呆账“现象”比较明显。

三、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与完善的相关举措

(一)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

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中,要制定出完善的风险与内控管理委员会,重点包括内控办公室和内控专业小组等,制定出完善的组织机构,明确自身管理职责,提升内部控制工作质量和水平。

1.内控办公室

内控办公室主要负责内控日常组织和协调工作的有序进行,为企业内控工作编制更为合理的编制计划,确保企业项目正常的实施进度,对项目前期业务开展一系列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及时调整和改进内控建设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还要及时向风控委员会汇报内控工作。此外,可以聘请专业的外部咨询机构来予以一定的扶持。

2,内控专业小组

必须要充分掌握业务实际情况,将日常管理组、财务管理组、人力资源管理组以及科研管理组等一并纳入进内控业务小组范畴中,共同致力于内控工作的建设,加快“一流企业”的发展进程,在内控运营、管控以及执行过程中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良。要建立起一定的例会机制,处理内控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全面落实风险评估工作

企业相关部门要善于总结企业以往比较成功的管理经验,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进行风险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具备高度的风险预测与识别能力,积极召开会议讨论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中风险点。与此同时,要聘请专业机构来参与到风险评估工作中,准确判断关键控制点,合理编制风险清单,风险责任部门要明确自身的权责范围,有重点性的开展内控工作,加大对财务内控流程中的存货管理、项目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实施力度。此外,企业要积极理顺财务工作中影响管理目标实现的风险点[3],及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财务风险的蔓延。

(三)提升企业财务预算与核算管理水平

企业财务预算工作在内控制度体系中的地位不可估量,财务预算工作是指企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针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全面规划,而在企业特定时间内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工作就是核算管理工作。二者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影响极其深远,可以实现企业资金的优化利用与合理配置。其中,在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要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现状,制定出企业配套可行的预算方案,明确资金支出范畴,严格监督预算执行情况,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在核算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完善会计核算机制,合理划分核算范围,将完善的规划方案纳入进企业核算管理范畴中,进一步规范企业的核算工作,确保核算工作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四)制定完善的财务监督与管理机制

要想更好地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必须要做到内部监督与管理工作,强化对内部审计的控制。一般来说,企业要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制定完善的财务计划,定期展开相应的检查工作,规范资金使用流向。除此之外,企业要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的交流与协作,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在一起,保证企业资金的高效利用,进而推动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构建一批高质量的财务内控管理人才团队

要想不断完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就必须要组织成立一批高精尖的财务内控管理人才队伍,选出最具代表的内控联络人[4],专攻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加强资料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保持财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的交流与协作,形成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势在必行,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保证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因此,企业必须要提高对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保证较高的内控管理观念,全面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避免由于财务风险的发生而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要深入分析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来予以应对,进而为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谢如元 单位: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宋云芬.浅析行政单位在规范财务运行中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136+138.

合同风控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港口建设项目;风险预控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明确港口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的意义

1、明确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的重要地位。

开展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发展,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011年,国务院颁布下发了《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企业要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分析”。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预评估是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是一种基于超前预防和本质管理理念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重视安全管理对象固有安全能力的保持和提升,着眼于提升企业事故预防能力建设,强调对事故的根源控制和超前预防。这一管理体系实现了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监管机制、监管手段的创新和发展 ,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由被动接受安全监管向主动开展风险预控管理转变 ,由治标的物的不安全因素排查向治本的人的风险预控转变。因此,企业只有引进和采用这种管理方法,才能把握防控事故的主动权,才能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才能有效化解风险,防范事故,实现长治久安。

2、明确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领导责任。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也是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最终责任人,要高度重视,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提供组织保障,要亲自参与安排部署,各企业都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抽调不同层次、具有相关技术知识的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合理分工,专门负责评估体系、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评估工作全过程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并要制定一名负责人专门负责组织实施。要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安全文化保障、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保障、生产要素管理保障等各种保障机制,要突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估管理;要搞好风险评估知识培训,企业要通过聘请专家现场授课、为员工教程序、教方法,确保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3、明确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奋斗目标。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目标就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通过开展持续、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和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 , 做到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 ,使企业的安全管理由经验管理提升为风险管理 ,提前发现和消除引发事故的因素 ,从而杜绝事故 ,实现企业本质安全。

二、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安全风险预控评估着眼于安全生产管理中“人、机、环、管”四大要素,是依照法规、制度、标准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制定各类防范措施的管理模式,是现代安全管理中最为先进的管理模式。

(一)制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企业安全风险预控评估是一项自成体系的管理方式,其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管理方针、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要素管理、综合管理、检查审核与评审等内容。具体实施起来,工作量大面广,技术性很强。各企业在推广过程中首先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吃透《规范》的实质,结合实际,对企业生产系统要素进行合理划分,参照《规范》逐项制定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管理体系,用以指导风险预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认真做好风险源辨识评估。 风险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源辨识和评估是做好风险预控的关键环节。各企业要在制定方案的基础上,组织专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科学的方法从“人、机、环、管”等各个方面对企业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在辨识的基础上,实行风险评估。通过评估,确定风险管理对象,并对风险实行分级分类,并按照全面性、可操作性、全过程性的原则,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企业要按照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完善控制措施,加强监控。同时,对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新设备、设施、工艺和技术应用前或者有重大改变时,要进行持续风险评估。要认真组织开展全员安全评估。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是一项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方法,企业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必须保证职工参与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评审,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管理标准、措施的制定。在生产过程中,要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风险评估、班后和作业后评估。以便随时发现风险、化解风险、总结经验教训,推动风险管理实现持续改进。

(三)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 完备的制度既是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也是巩固预控管理成果的重要保障。各企业在风险源辨识和评估的基础上,要针对评估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预控评估责任制、奖惩、举报、投入保障、风险控制、员工行为管理、安全文化建设、安全会议、教育培训、安全监测、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应急救援、监督检查、考核评审、灾害预防、跟班带班、班组建设、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且要加强职工全员培训,确保各项制度能够真正贯彻到全体员工,用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确保风险预控管理取得实效。

(四)加强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加强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是实行风险预控管理及其重要的环节。企业在实施风险预控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要求,根据岗位、工艺划分生产要素,从“人、机、环、管”各个方面辨识风险,开展风险评估。要通过制订详实的岗位危险源安全风险辨析和控制表,明确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分析的原则、范围、方法和内容,对职工从事的岗位和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因素进行客观全面地辨析。特别要对设备故障和人为误操作等不可控状态下带来的连锁反应进行分析。要以部门为单位,全面查找制度、设备、工艺、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周边环境和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列出危险源和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要在辨析的基础上,分析评价现有的工艺可靠性、自动化控制水平、事故预防措施、应急处能力和操作规程的可靠性,找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定消除隐患、控制风险的方法,调整和更新安全管理制度,补充和完善操作规程。在评估中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落实整改,做到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三、建设项目安全风险防范与控制的策略

建设项目安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无法完全消除的。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实在,而且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没有的。这些说明为什么虽然人类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第二,某一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任一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这就使人们有可能用概率统计方法及其他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去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同时也导致风险管理的迅猛发展。第三,风险的可变性。这是指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会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尤其是大型项目中,由于风险因素众多,风险的可变性更加明显。作为建设单位,应正视风险,把握其规律,采取相应的防和处理措施,避开或减轻风险。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很多,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1.加强各方面协调,牢固提高风险意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面对复杂多变的建筑市场形势,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可能产生的方方面面的风险,超前分析透彻,做好风险预测。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建筑法律法规,认真研读相关条款;分析具体合同文本,通过合同谈判的方式,对条款进行拾遗补缺,避免损害自身利益的条款存在。同时项目安全风险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人的管理。所以,加强各方面的联系和协调,有助于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避免许多不应有的麻烦,从而也有利于工程进度。

2.强化项目管理,降低管理风险

风险控制能力,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不仅能够有效地抵御风险,还能最大限度减小风险造成的损失。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应放在项目的前期。坚持“慢决策,快实施”的方针,努力减少以至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发生偏离,实现建设项目投资目标控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成本控制,低价中标是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3.以科学态度对待风险,以法律手段规避风险

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是大量存在的,但其产生和消除也是有规律的。虽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风险只要预防得力,一般都能化解或规避,即使出现也能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分散和转移风险,在消除和规避某些风险时,只要方法正确、策略对路、技巧得当,善于以法律手段实施防范措施,保护自身利益,就可以防范风险,减少损失。 合同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工具,合同的基本作用是管理和分配风险。合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识别出的风险因素的后果。工程风险与工程合同不严密、不完备、不规范密切相关,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提高合同管理质量,是符合我国国情、切实可行的建设项目风险预防机制中的一个主要的防范措施。 同时建设单位应重视国家土地利用政策,规划要求,回避政策风险。

4.密切联系市场、加快信息化进程

港口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准确的市场信息,建设工程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走以信息化方式运作、规模化集团推进、专业队伍为主的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只有形成信息、资产、人力、物力的规模效应,发展才会实现质的飞跃。建筑企业要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并根据建筑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有选择地进行经营活动.

5、加强建设项目过程管理

港口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水平是控制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其他重复性运行或操作的工作不同,项目管理具有一次性、独特性、目标的确定性、活动的整体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等属性,因此,要确保项目的成功,获得让所有项目相关者满意的效果,项目经理除了需要清晰地把握项目流程外,更要具备优秀的信息管理、沟通管理、冲突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和集成管理等能力。 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团队是一个项目成败与否的关键,所以企业应加强人才的培养建设,择优选择优秀人才,广纳贤良,同时做好人才的“传帮带”工作,做好管理人员的梯队建设,要求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还要积极推行经理负责制,给项目经理足够的管理指挥权和聘任、解雇权,实行权、责、利三者的有效统一;要充分的调动其积极性与能动性,比如对员工予以认同、支持,从而让员工感受到一种归属感;在对材料进行管理是,要特别注意凡是运至施工现场的材料、构件、成品以及半成品,都应当事先向监理工程师上交报验表、产品出厂合格证以及相关技术说明书等,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审查完毕后,方可准于其进入施工现场。

总之,港口建设项目管理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有严格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及建设企业自身的实施情况,科学分析建设项目管理中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灵活掌握和运用各种策略和技巧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以减少或避免可能产生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洪一民.港口建设工程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8)

[2]陈刚.浅谈施工合同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山西建筑,2006,32(1).

[3]叶钜蓬.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作用与实施[J].山西建筑,2006,32(5).

[4]高存胜.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与成本控制,苏盐科技,2006,3.

[5]邱苑华.现代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3.

合同风控管理范文第10篇

自2000年总行开展内部控制综合评价以来,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我行十分重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把内控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严格执行上级行制度、办法的前提下,针对××支行实际,努力完善、细化内控管理制度,做精做细各项内控管理,为了实现经营目标,维护财产完整,保证会计及其他资料正确和财务收支合法,决策层的经营方针、经营决策能得以顺利贯彻执行,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能得以提高,我行坚持业务发展与内控管理并举的经营策略,在规范操作程序、降低金融风险中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现将全行内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内部控制管理的基本情况

支行本职设置办公室、人事监察部、计划信贷部、市场客户部、财务会计部、国际业务部、合规部七个职能部室,一个工会办公室、一个党委办公室。辖属营业部、××支行、××支行、××分理处、××分理处、××分理处、××分理处、××分理处、××分理处、××*分理处、××分理处十一个营业机构,另设××、××、××、××、××、××6个储蓄所。到10月末全行员工××人,其中长期合同工××人,短期合同工××人。在机构上设置上做到职能部门横向平行制约,前后台业务分离;在岗位配置上做到人员落实、职责明确;在制度建设上做到文件传递上及时,贯彻学习到位;在制度执行上严格要求规范操作,努力降低操作风险;在制度保障上坚持加强自律监管和再监督力度,为内控管理保驾护航。总体上讲,我行内控管理工作是领导重视、组织落实、职责明确、三道防线环环相扣、风险防范能力日益提高。

二、当年内控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效果和成绩

为确保全行内控管理的良好态势,今年以来我行在内控管理工作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1、领导重视,组织落实,2006年以来,我行领导班子始终高度重视支行的内控工作,把加强内控工作作为提高全行管理水平,规范业务经营,提高全行员工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来抓,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组织体系健全,处罚整改加强。我行单独设立审计办公室,内控工作由审计办牵头抓,今年共组织现场审计*次,参加人员××人次,今年以来,根据行长室要求制订了工作计划,完成了××主任××*、××分理处主任××任期内的责任审计;××储畜所、××储蓄所、××储蓄所、××分理处业务审计工作;重要岗位责任移交*个人次;支持分行审计处人员调用;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延伸检查;建立了问题整改台账;督导了内控评价自查自纠工作。

2、及时传达银监会、人民银行、上级行新政策、新制度、新办法。据统计,到9月底共向支行本级转发内外部上级行业务性文件十多只,向营业机构转发内外部上级行业务性文件××多只,收文后及时组织了员工学习,强化了全行员工熟练掌握国家金融政策、制度、办法,规范了员工业务操作程序。

3、针对本行实际,不断完善行之有效的各种规章制度。根据上级行的文件精神,我行为进一步贯穿到具体业务发展和内控管理上,支行今年来出台了各类制度保障性及业务性文件,新成立了××××××、××××*、××××委员会,调整了××审查委员会、××××*委员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出台了××年度经营目标考核办法、经营单位主责任人内部综合管理考核内法、工资分配办法、××*工作质量考核办法;修订了支行职能部门岗位职责。制度、办法出台使全行在组织上、职责上为内控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4、高度重视存在问题,明确落实整改责任,扎实抓好整改工作。整改工作由支行合规部门牵头,各业务主管部门督办,问题存在单位落实整改。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合规部门建立全行性整改台账,对今年来上级行各种内外部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整改结果逐一登记,并对业务主管部门发送《××通知书》,全程监控各单位的整改情况;业务主管部门对上级行各种内外部检查及季度自律监管中存在问题建立系统整改台账,并根据《××通知书》深入基层抓整改落实;问题存在单位重点落实整改责任人,坚持“谁经办,谁整改,谁不整改处理谁”原则。通过责任到位,纵横结合措施,除客观原因确难整改外,做到整改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5、自律监管程序逐步规范,处罚力度明显提高。*月,支行对违所会计基本业务操作和制度的有关人员,按照××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和审计处理处罚办法进行了严肃处罚,共处罚××人次,金额××元。

6、积极组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规范操作意识。今年来支行组织了远程培训系统推广、经济资本管理、考核系统推广应用、个人网银业务、保险等十余次业务培训班,培训人员××多人次,并积极组织、督导全行员工参加总行××培训。通过培训,全行员工基本掌握了新业务知识,适应了业务电子化操作,提高了员工规范操作意识。

通过内控管理上的一系列措施,反映在制度建设上是全行员工认真学习新政策、新制度、新办法,使会议学习制度、文件收发制度、议事决策制度等得到进一步健全;反映在制度执行上是员工操作风险意识进一步加强,业务操作程序上进一步规范,内控管理促进业务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树立;反映在制度保障上是监管、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无重大违规违纪、无重大结算事故、无重大安保事故、无刑事案件。内控管理促进了业务发展,今年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会计结算业务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绝对额、增长率再创新高。

三、内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行内外部监管中发现问题看,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员工对内控制度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有的把内部控制简单地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装订、汇总,认为做了整章建制方面的工作,就等于建立了内控机制;有的在把握内控与管理、内控与风险、内控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上,认识有偏差,把加强内控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在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的抉择中,侧重于抓规模、抓效益,不切实际地求得资产规模的扩张,造成违规违章现象发生,以致资产质量低下,并且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违规操作时有发生,屡查屡整屡犯情况存在。如信贷业务方面借款人资料不全、合同文本文书填写不规范、贷后检查报告质量、贷后账户监管等问题。会计业务方面如登记簿记载不规范、会计凭证要素不全、科目使用不当等问题。

2、有些业务领域还存在管理上薄弱环节。如非信贷资产管理、自助银行管理、网银业务管理、委托贷款业务管理、国际业务管理等由于历年来内外部监管较少,内控评价未列入风险点,由于这些业务客观上较新、较少,主观上对这些业务在检查监管上也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存在一定的欠缺。

3、由于其它因素,有些问题难在近期整改。如××*原××万元以上贷款存在错用合同现象,一般消费合同代替住房贷款合同已无法整改,只能加强风险防范,到合同履行完毕才能结束

四、对以前评价和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年以来,我行共迎接××年操作风险大检查(含法人客户)、××内控评价、“××检查”后续跟踪检查、××年个人贷款专项检查、××年贷款风险分类、××年非信贷资产专项审计、*年银行卡自律监管共八个项目的内外部检查,根据分行传送的整改台账统计,共发现问题××个,经整改落实,已整改××个,整改率××%,部分整改××个,部分整改率××%,未整改*个,未整改率××%。

五、辖区评价期内发生案件、违章违纪和责任事故的情况

今年以来,我行未发生案件、违章违纪和责任事故。

六、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的措施和安排

1、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抓好内控管理工作为全行第一要务的共识。一是提高内控管理在金融业务中的促进推动作用认识,理顺业务发展与内控管理关系;二是提高内控管理对防范金融风险认识,努力杜绝违规操作而引起的金融风险;三是提高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认识,在整改中规范操作行为;四是提高对制度建设、制度执行认识,在制度建设上完善自我,在制度执行中制约自我。

2、严抓制度落实到位,堵塞管理漏洞,有章有循,有法不依,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是内控机制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把落实各项内控制度摆上议事日程,一是要落实责任使内控制度的每条每款都有责任人、实施人,确保制度落实不留空白,责任明确不模糊。二是要加强考核评价,落实审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整改,奖优罚劣,大力力营造执行规章制度光荣,违反规章制度可耻的良好氛围,并通过考核评价意见反馈等方式落实整改意见,使之整改一次,提高一次。

3、抓好监督检查到位,促进内控机制不断完善。一是要加强审核监督,尤其是要加强对权力的审核监督。完善主责任人审计制度和评价考核机制,二是加强会计检查辅导工作,促进会计基本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三是实行干部交流和重要岗位轮换制度,在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强对干部和重要岗位的横向交流,按照中层干部和重要岗位的任职期限,进行这期交流和岗位轮换。四是实行强制休假和临时换班实现相互监督,进行账账、账表,账实、账款、内外账的核对,达到及时发现问题的目的。五是完善职工代表大会等各种民主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4、充分发挥合规部门再监督作用。合规部门对监管中存在问题抓好职能部门督办工作,对已整改的问题进行不定期再监督,并统一登记问题台账,真正把整改工作落实到位。合规部门不定期对营业机构和职能部门内控管理工作组织检查督导,保障全行内控管理工作健康运转。

5、通过分行内控综合评价,正视内控管理中存在问题,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员工规章制度学习,加大员工业务操作方面培训力度,强化内控制度贯彻执行,不断提高全行员工综合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员工对操作风险的防范意识。对存在问题在整改的前提下举一反三,引以为鉴,在学习上教育员工,在制度上制约员工,进一步提高我行整体内控管理水平,把操作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

上一篇:财政统计学范文 下一篇:劳动安全教育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