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1 23:55:18

幽径悲剧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 牵一情 牵一理 牵一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96-01

常言道:语文难学,须日积月累,无法立竿见影。教师云:语文难教,教无定法,难以即见成效。的确如此,语文教学讲求的是积累、熏陶、体验、意会、感悟,都是潜移默化才可形成。训练的内容难以量化,训练的次序不便统一。如今教学语文,已不能再用老套的方法,至少不能生搬硬套,如果教师还是照教参宣科,那么学生是可以在课堂睡觉,回家写作业抄答案了。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打瞌睡,不出现休眠状态,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变。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方法的常式和变式都是为了达到语文教学目的,为此,教师对教学最基本的方法以及由基本方法演绎而出的各种方式方法,就要有一定的使用能力。笔者认为每一课的教授都应该找到教学方法中的破发点,教师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让学生有所得,并愿意在广阔的课外去打精神的底子和文化的根基。

1.牵一“情”,以情感人。

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感情真挚自然见长。“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常规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先抓“背影”,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接着分析流泪,是什么原因使得朱自清先生数次泪流满面呢?从这一角度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使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对文本的解读。解决这两大问题,文章的主旨就基本把握了,教学目标也基本实现了。这样的教授方法和思路中规中矩,条线也清晰,只是多年不变,学生手中的教参早已罗列,学习态度稍有欠缺的学生上课就容易走神了。

于是尝试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赏读文章,把整堂课的目标只锁定在主题的探究——父子深情上,牵住了这一“情”,其它的问题就好解决了,课文重点放在通过人物言行来表现父爱。而儿子对父爱的感受和理解是常常忽略的,所以把本课的难点放在从朴实自然的语言中探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儿子对父爱的感受和理解的渐变过程。第一块让学生读父亲印象。“文中的父亲给你们怎样的印象?”学生只要读了书,都能说出一二,上课有了劲头。然后小结父亲对儿子的感情,简单得就一个字“爱”。第二块让学生读父子深情。从父亲的点滴言行,我们能读到满纸父爱。第三块是儿子对父爱的感受和理解。儿子对父爱的感受前后不一样,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理解,甚至简单评析,体会父爱的特点——平常、琐碎、辛酸、沉重。水到渠成,由儿子的感受再次反观之前的父爱,父爱如山。第四块,安排学生自读,让他们通过读,再深入文本,把死死的文字读成鲜活的画面,这是再创作的一种形式。相信一堂课后,学生也会不经意间把生活中忽略的情感体验重拾,像朱自清自己说的:《背影》是写实,来源于生活,现在又回归生活中去体验和感悟。

2.牵一“理”,以理服人。

拿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为例,遵照课文的顺序一开始着力写了幽径的美,幽径的美体现在它的不平凡,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红楼梦》这一伟大作品联系着;幽径的美还体现在四季,体现在湖山间。写幽径之美,运用了层层铺垫,突显古藤萝之美,幽径的这一棵古藤萝最让作者难忘和留恋。接着,作者去描摹那棵古藤萝被毁的惨状,让人同情让人怜。紧接着抛出问题:是谁酿造了这样的悲剧呢?学生展开讨论,在课文中找答案,进而痛斥愚氓,揭示文章的主题:竭力维护真、善、美。契合课文的顺序,章法清晰,学生的感情通过老师的讲解也能慢慢进入状态。

殊途同归,同样是围绕痛斥愚氓,颂扬季老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这一“理”,但不走常规思路,先抛出一个很浅层,却也能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问题,即“幽径悲剧”是一出怎样的悲剧?是一棵藤萝被毁。被毁的藤萝是如何以笑示人?“以乐写悲悲更悲”,不禁引起学生无限同情和感伤。为何大家看到这都很难过,因为生前的藤萝很美,美在它有形有色有声,可观可闻可嗅,不仅如此它生存的环境很美,再回头去把幽径的美,其它藤萝的美极力渲染,把这棵作者情有独衷的藤萝之美推到了金字塔间。把一样如此美的东西,当面摔碎了给人看,那就是悲剧。当学生的阅读感情逐渐升温,再抛出一个重磅的问题:只是一棵植物被毁,季老至于这么伤心吗?这棵藤萝与老人一定有不同寻常的渊源。不用再多赘述,学生自然会去找寻社会的因素、历史的因素,入木三分直达主题,学生自己悟了,也深刻了。

3.牵一“趣”,兴趣导航。

在教授契诃夫的《变色龙》时,大多数教师是从课题入手,“变色龙“到底是什么东西?在课文中有什么特指?进而把主人公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推到台前。接着按照小说的三要素,让学生列举文中的人物,介绍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最后根据小说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角色朗读,从读和听中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去揭露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去揭示小市民阶层麻木、庸俗、愚昧的社会病苦。

每一课都需要有所选择地讲,而像《变色龙》这样的小说,趣味性强,嬉笑怒骂中众生百态都呈现出来,所以抓住文中的“趣”,也就牢牢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告诉学生本课有着神秘的数字密码(6、5、4、3、2、1),只要破译了这些数字密码,不用老师多说,自己就能读懂了。学生一听这话,表现欲即刻膨胀,既符合课改后老师少讲的原则,又让学生自觉自愿地研读课文。解决了这六个数字的巧设,学生已经能完全读懂课文。教学的目标、重难点都蕴含其中,也都一一实现,整堂课趣味横生,还用担心学生会走神吗?

将已有知识或技能传授给学生,离不开一种在教学意图和最终结果之间起中介、联系作用的手段,即适当的教学方法。不难设想,在语文教学中,再好的教案设计、施教意图,如果缺少使之具体化、可操作的方法,也只能是徒具形式的空想。因此,只要多花点时间和心思去琢磨,找到解读每篇课文、每类文章的正确方法,教好语文恐怕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学好语文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2001.4,第4期,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社

幽径悲剧教案范文第2篇

一、课前备课有效预设

从语文教学的层面来说,“预设”一般是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对学生可能经历的过程和自己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预测和假定。没有“预设”的课堂绝不是一堂好的课堂,但如果过分依赖预设的程序,也会让语文课堂失去灵动的魅力。课前备课要从大处入手,粗线勾勒。我以为,教案应该粗线勾勒,不应事无巨细。教师预设的教案,在深度考虑教材、全面考虑学生的前提下,应大开大合放手设计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

(1)清晰的教学思路。清晰的教学思路,可以帮助学生走捷径,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从什么地方开讲,什么地方打开切口,设计怎样的问题,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到什么地方及时收住……教学思路的设计,决定了课堂的走向,可以说,教学思路的设计凸显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脉络。

(2)挖掘有价值的问题。语文的解读是多元的,教师要善于多角度挖掘出有价值的、能给人以启迪的、促进学生智慧生成的语文化问题。如老舍小说《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师除了关注环境描写,其实还应更多地关注两个人物:一个是祥子,一个是“坐车的”。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既然如此,环境描写其实也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我们在探讨祥子悲惨命运的同时,是不是还可以探讨一下那个“坐车人”?正是有这样的人存在,才会让“祥子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的存在甚至比恶劣的天气更可怕!如能围绕人物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预想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并具有深度的。

(3)突出能力的训练。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本色,要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尤其要重视语文能力的训练,既要求教师讲得透彻,又要求学生训练投入,训练的形式可以依据需要,课堂的活跃指数也完全取决于文章的需要。

二、课中备课有效生成

语文教学过程的动态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意外”,因为有“意外”,所以无法预设精确。因此课堂的教学机智即随机备课非常重要。叶圣陶先生说“相机诱导”,就是要求教者在教学中处处留一个心眼,当一个“意外”出现时,教师要善于根据当时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并运用自己的语文功底,帮助学生一起理解,调控好学生的观点、思考的倾向,真正起到导向作用。课中的备课是需要智慧和底蕴的,需要语文教师果断而正确地处置好课中的二次备课,才能有效生成而不致狼狈。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学机智的二次备课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化整为零。将一个大问题转化为几个小问题。如《最后一课》教学,教师在预学案设计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弗朗士是个怎样的人?学生通过预习,解答了这个问题,但是非常片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教师在课中可以作出相应的调整:平时小弗朗士怎样?最后一课时小弗朗士怎样?当韩麦尔先生宣布下课时,小弗朗士又怎样?化整为零后,学生很快有切入口,思维也活跃起来,最后综合概括,达到课堂生成的目的。

(2)化难为简。有些文章,带着浓厚的时代特征,现在的学生理解起来确有难度,如《学问和智慧》《敬业与乐业》《幽径悲剧》,这样的课文教学,必须考虑学情,备课的时候更要掌握好分寸。以《幽径悲剧》为例,我注意到学生有些茫然,在教学时迅速作如下调整:一是反复读文章,二是找出文中的悲剧所指,三是找出文中由物及人的文句,这样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把难懂的问题化为较为简单的小问题,最终也能较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课后备课有效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即便是自以为成功的一节课,也会多少留下一点遗憾,再成功的课,都会有不完美的地方,这时,需要教师静下心来课后备课,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课后反思性备课可以不断解决在教学过程中的难题,不断破解教学瓶颈,不断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课后反思备课的形式是多样化的,究竟如何反思,重要的是教师在实践中要了解反思的面与撰写的切入点,明确撰写的重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质量。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有效备课需要教师做好三个环节,即课前、课中和课后,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实践好三者并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

幽径悲剧教案范文第3篇

正是在叶老这种教学理念的支撑下,一种全新的备课模式应运而生,这就是导学案。这种导学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案,相对于“备教”而言,它更侧重于“备学”。它不仅是为教师“好教”而写;更主要是为学生“会学”而设。但教学实践中,不少语文教师对导学案仍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备出的仍然是教案,导出的“学”说到底还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学”。平等交流完全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并没有还学生真正的主人的地位。

导学案到底因何而“导”呢?笔者结合自身语文教学的实践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导学案,应从以下几个环节上为“学”而“导”,凸显出“学”的特征。

一、为学生创设情境而“导”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到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时,十分反感夸夸其谈的“抽象演说”,认为这是地地道道的浪费时间,是对学生的犯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些著名的论述无一不充分强调了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的作用,以期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创造一次由形象感知到抽象认知的顿悟,让学生伴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而激发浓厚的学习情绪,饱含激情地踏好课堂教学的节拍,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个人的自觉行为。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食物从何处来》这篇说明文时,并没有直接解题,开门见山,而是让学生说一说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食物,再想一想这些食物是怎么来的。乍一看上去,钱老师似乎在引导学生谈生活感受,但随着教学环节的逐步深入,学生逐渐理解了“自养”、“异养”的抽象概念。教师营造的这种适宜学生探索知识的学习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而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为训练学生思维而“导”

叶圣陶先生说过:“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训练。”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只有当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高涨起来,他们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因为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是靠思维训练来支持的。能力的提升与否是由思维质量的高低决定的。思维训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素质,更关系到学生思想品质和人生发展。

阅读教学设计哪些问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这是每一位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需要精心策划的。但有一条原则不能违背,那就是:问题的设计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这个核心。教学目标和训练思维应该是一脉相承的,训练思维不仅是为了教师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更是为了学生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幽径悲剧》之前精心设计了四个问题:1.幽径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2.藤萝的美表现在哪里?3.悲剧指的什么?4.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悲剧?这四个问题基本涵盖了这篇文章的内容,解决了这四个问题,学生也就基本完成了这篇课文的学习任务:课文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三、为提升学生的能力而“导”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维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该着眼于提升学生的这些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导学案的设计要从生字词的检测,关键文本的诵读,学生与文本碰撞,写作手法的运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具有导“学”功能的学案就要在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凸显“导”的功能。

笔者在设计《岳阳楼记》的导学案时,紧扣文言文阅读这一主线,按初读悟情——细读融情——再读拓展的思路来展开。在初读阶段,通过“三读”,即自读——读流畅;听读——知节奏;点读——明语气。“三读”的落实不仅是在引导学生学会怎样阅读文言文,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说明了什么?2.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3.朗读3、4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写了什么内容?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表现了怎样的心情?和上文有什么联系?4.“古仁人之心”与一般“迁客骚人”异在何处?5.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在现代社会中还有什么借鉴和教育意义?这些问题的提出对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为唤起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而“导”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这样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个性化阅读的第一要义是自主阅读,自主阅读是学生获得独特体验的前提。没有学生的自主,个性化也就无从谈起。自主阅读的核心是创造性阅读,只有富有创造性的阅读理解,才是真正意义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经历、生活经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导学案在引导和唤起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上应注意一定的导向性、开放性、拓展性。比如在教《故乡》一文时,在如何看待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上,学生可能会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乐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以体会和感受。以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他们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再如,在教《成功》一文时,围绕季羡林先生的成功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实际写出自己成功公式。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写出了不少令人叫绝的成功公式。比如,成功=信心+细心+恒心;成功=压力+定力+毅力;成功=爱心+刻苦+感恩;成功=目标+方法+拼搏。

由此可见,导学案设计时一定要预留学生深入文本,充分感受和交流体验的时间,这不仅可以唤起他们独特的阅读体验,而且为他们搭建一个合作、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作者单位:海安县曲塘镇

幽径悲剧教案范文第4篇

首先,学生原有的知识有限,在他们的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有不足时,教师的“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识,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例如,初一的学生刚开始接触文言文,可以说,对文言文完全是陌生的,他们不熟悉文言词汇、文言句式等等,如果这个时候教师不讲或者少讲,那学习的效果绝对是事倍功半。

其次,学生的阅历有限,很多观念还是不成熟的,而这又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对问题的思考很容易停留在表面,很少或者很难向深层次挖掘。例如,在学习《捕蛇者说》一文时,学生对于末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所体现的阶级局限性就较难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如果不做必要的讲解,学生是很难透彻地理解这一点的,更谈不上在其他的文本阅读中能做到举一反三了。同时,每一个阅读文本都有它特定的社会背景,而了解社会背景对理解文本又是至关重要的。

再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被其他方面的内容误导而难以理解一篇文章的主旨所在。例如季羡林的《幽径悲剧》一文,有的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词语的理解上,有的花大把的时间去分析作者笔下的那条“幽径”,而忽视了本文的重点是“悲剧”。再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很多学生就把重点放在十幅浮雕的内容上,重在学习历史知识,而忘记了编者的目的是以此文为例教学说明文。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一定要讲,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怎样抓住理解文本的主干。

不过,教师的“讲”做到位了,并不等于学生就能消化好所学内容并学以致用,要将所学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离不开“练”。叶圣陶先生认为,讲是教师将难懂的书面语转化为好懂的口语的过程;训练是学生将课本上的客观知识内化的过程。

第一,要注意练的内容。教师讲了,学生就一定要练,练什么呢?有部分初中学生不能流利地读完一篇文章,更有甚者,支支吾吾,断断续续,还有的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所以训练时,口、耳、眼、手都要在大脑的指挥下一起动起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第二,要讲究练的形式。语文课堂,训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以练习题为主,其他方式为辅,进行多样化的训练,让学生真正做到消化知识,而不是机械地记住知识。例如,学习记叙文,可以让学生临场发挥,编排课本剧;对于说明文,可以让学生对说明对象进行解说;学完议论文,可让学生组织一场辩论赛。当然,这也不是说就排斥做习题这种训练方式,而是要多种方法相结合,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三,要控制练的容量。教师如果无法自己精心编写习题,一定要在训练的时候奉行“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心选题。此外,在布置训练任务时,也要顾及学生的感受。有的教师在节假日布置训练任务时,作业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学生,可谓是“民怨沸腾”,所以,学生在做的时候,也抱着“糊差事”的态度,不能认真对待,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这样的练习不如不做。故而,教师既要精心选好练习,也要因人而异布置好任务。

课堂教学中的讲和练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正如特级教师程翔所说:没有教师的讲,学生的练就是盲目的;没有学生的练,教师的讲就不能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让其成为相交线,而不是平行线。

幽径悲剧教案范文第5篇

一、课前预习――务必注意有效时间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经常在中小学和各种教学评比活动中观摩语文公开课。那些“成功”的语文课,听课者不得不为一些学生(往往不是大多数)超乎想象的接受能力所惊叹,一经打听,则是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而那些不甚“成功”的语文课,授课教师常常归因于学生未曾好好预习。据笔者所知,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花在面面俱到的预习上的时间绝对不少于一课时。试想,每堂课一个课时的预习,再一个课时的复习,在如今每日语文课都要上到两节左右的情况下,如此重负,学生如何承受?如果常态授课也如此操作,现实吗?教师、学生能不累吗?

我们提倡当堂预习。据笔者调查,由于学业负担沉重加上天生的惰性,一般情况下,能按教师的要求完成预习作业者不超过五分之一。另有五分之一学生以“抄”的形式敷衍了事,而超过60%的学生无动于衷。如果有重大的公开教学任务,三种学生各占三分之一。总之,课前预习所起的作用颇为有限,常态课堂教学更是如此。笔者当年在中学任教时,基本不布置课前预习;如今,因工作需要偶尔也到中学借班上课,总是上课铃响后挤出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做当堂预习。可以这么说,授课之前,学生基本不知道教学内容。当然,预习要求必须简明扼要,只要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可,千万不能面面俱到。如此,一来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二来学生在教师的眼皮下预习,难以偷工减料,基本都能达到要求;另外,也顾及了心理学上的“遗忘曲线”,当场预习当场巩固,效果特别好。

二、教学环节――力求达到返璞归真

见到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给教师的教案范本,基本都有硬性的规定,尤其是教学环节,硬性地分为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等;而在“研习新课”这一环节中,又分为整体感知、情境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等等,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如此纷繁复杂的刻板规定,新教师望而生畏,无法适从;同时,也完全限制了成熟教师的个性展示和才智发挥。

之所以如此,与部分学者的片面言论有关。这些学者,有了设想,搞了科研,当然必须到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作实践的检验。但是,很少有专家学者能到中小学语文课堂中亲自授课诠释自己的理论。交由一线教师实践,这是最基本的途径。由于理解上的差距,他人的操作与最初的设想往往有一定的距离,以讹传讹,很可能失之千里,却仍被视为金科玉律。

其次,还是理解上的差距,不同的专家学者的科研基本都从“本位”出发,相互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是必然;但推广者却搞起了“拉郎配”,将之强扭在一起,美其名曰“优质资源整合”。岂不知,如此“多角色化”的举措却害苦了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他们疲于应付,语文教学的效率低下就成了必然。

我们认为必须简化课堂教学的环节,达到返璞归真。最简单的做法是,将每个课时中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整体感知、情境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纷繁复杂的预设规定简化为四五个环节。每个环节的目标必须清楚。实际上,这些小目标就是达到课堂教学总目标的阶段目标。

如在高一年级用一个课时教授鲁迅的《药》,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文本分析深入掌握本文双线并行的结构”以及“体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脱离群众”。其教学环节可安排如下:第一环节的目标是分析文章的主线,即针对“文中的华家有怎样的悲剧”进行分析;当然,其间也可有情境创设,之前可以设置导入语。第二环节的目标就是分析文章的副线,即针对“文中的夏家有怎样的悲剧”进行分析,其间可对比分析主、副两条线索之间的不同。第三环节的目标是分析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针对“两家的悲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何时悲剧汇聚”进行分析,其间细读文本,也可找来其他双线并行的文本作拓展延伸;也可复习旧课,或对比,或类比。第四环节的目标为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针对“华”“夏”两家的悲剧的含义进行分析,也可拓展延伸到鲁迅的其他文章以作类比。这四个环节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直至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如果把课堂教学过程比作为“织布”,这四个环节就是预先确定的“经线”。在“经线”的指领下,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文本个性和课堂实际,灵活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作具体的“生成”,从而产生了“纬线”:或复习旧课,或创设情境,甚至拓展延伸。如此经纬交错,最终成“网”。当然,必要时也可以突破这四条“经线”的限制,这就是宏观上的“课堂生成”了。

三、拓展深挖――尊重文本和学生实际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拓展延伸”成了香饽饽,几乎所有的贴上“新课程”标签的语文课都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实际也是,有了拓展延伸这一环节,语文课往往就有了高潮;但是,一些“成功”的语文课的拓展延伸却过了头,更何况仅从“道”的角度展开。某教师教学《斑羚飞渡》,在挖掘文本资源时,为了探究面临危险境遇时刻的人类表现和道德层次,依次引入了日本和我国古代的“弃老”、克拉玛依大火等递增性质的几个故事,深入到人性的高度来探讨危难,研究真知,激发起了学生对于“规则、文明与野蛮”“个体生命尊严”“敬畏生命”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于是,该课被誉为“立足于人文素养的提升,体现出的是大语文教学对学生人生发展的一种终极关怀,是将养成健康向上、符合社会道德主流文化的人生观、价值观放到了阅读实践中。这就既避免了说教带来的肤浅,更激发了学生主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做人良知,而这,正是语文学习的要旨所在”。[1]如果这种指向“终极关怀”的拓展延伸是语文学习的“要旨”所在,那么,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又应该放到什么地位呢?如此南辕北辙,可谓悲哉。

文本需要细读和深挖,这是语文教学的要点,也是专家学者们评价语文课的主要切入口。但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深挖也被烙上了违背规律的印记,其标志就是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深挖。某资深教师教授苏教版初中语文八(上)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要求学生通过几个关键的词语,探讨悲剧效果之何以体现,探讨悲剧出现的深层原因。由于当今的初二学生对“”根本不可能有深刻的了解,故一堂课下来,听课教师如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而全班学生究竟得到些什么,实在不敢想象。

所以,我们提倡拓展延伸的返璞归真。这种返璞归真,一指拓展延伸必须是语文的拓展延伸,也就是说,拓展延伸尽量从“文”的教学目标(即“工具性”的角度)展开,就如上文所说的教授《药》,可拓展到其他“双线并行”的文本。二指借拓展延伸进行语文复习,此点下文将作专门阐述。

另外,我们认为文本深挖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指出:“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它能激发和引起处于最近发展区中成熟阶段的一系列功能。”[2]如果教师不切实际,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那么,教学的成功就是一句空话。在八年级教授《幽径悲剧》这篇内涵深刻的文章,就“道”的内涵而言,一般初二的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深挖;学生只要能理解“美好的事物被破坏”即可。换一个角度思维,如果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该文的对比手法或写景的不同角度,从写作训练的角度化解阅读难度,学生定能有所得。当然,如果在高二年级教授这篇课文,就可以做进一步的深挖工作。

四、语文复习――何不借拓展延伸的机会

语文复习中最典型的是“炒冷饭”现象,即教师在语文复习过程中反复强调早已教授过的知识点,将语文知识以静态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走进中学语文复习课堂,可以发现,教师在考试的指挥棒之下,为了寻求考试的“万无一失”,复习非常“细致”:全面涉及已经学过的知识点,从简单的汉语拼音到死记硬背的课文默写,从文言文的字词解释到每篇课文的中心意思,内容非常丰富。

不幸的是,很多学生似乎并不愿意吃这样的“冷饭”,面对着那些似曾相识却不甚了了的东西,老师越是强调,学生越是听不进去,导致语文复习陷入了一个怪圈,师生配合出现漏洞,部分学生在复习期间语文成绩不升反降。就高中而言,由于第三年复习任务繁重、时间紧迫,于是,三年的新课教授计划就被要求在前两年完成,不少内容只能草草了事,甚至煮成“夹生饭”。这样的教法显然违反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往往适得其反。

我们提倡教学中的“语文”的拓展延伸,但拓展延伸有文本难寻的苦衷。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建构符合自己教学特点的“板块”,将课文资源重新优化组合,也就是说,将表达方式相同相近的文本组合成弹性的板块。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七颗钻石》《天上的街市》《蔚蓝的王国》《繁星》《幼时记趣》《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以及泰戈尔诗都有联想与想象的特点。教授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将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反复朗读,深入理解想象的表达方式”,授课中,借拓展延伸的机会复习苏轼的《水调歌头》和沈复的《幼学记趣》等等,由此,学生对想象有了深刻的难以忘怀的理解,岂不妙哉!

更为重要的是,组成弹性板块时必须考虑对本册课本的突破。也就是说,在初二教学时,可借拓展延伸的机会复习初一的旧课;在初三教学时,可借拓展延伸的机会复习初一、初二的旧课。高中亦然,甚至可以借拓展延伸复习初中的旧课。如此螺旋上升,层层递进,就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语文。如,八年级(上)教授《背影》,可向七年级(上)的《安恩和奶牛》《往事依依》《伟人细胞》《二则》《皇帝的新装》《端午日》《社戏》等文本拓展延伸,组成“人物刻画板块”。同理,最后的总复习,也可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进行,最后一个学期边授新课边复习旧知,以消除学生的“审美疲劳”。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语文教学必须回归本真。

参考文献:

[1]刘祥.主体实践性阅读条件下文本资源的开发[J].中学语文,2004(21).

[2]维果茨基.思维与言语[A].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C].余震球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59.

幽径悲剧教案范文第6篇

前言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整体语文教学来看还存在着一大弊端:课堂上教师牵着走,大部分问题都是教师提,教师问,学生答,一问到底,问的问题烦琐,学生回答常常不加思考,关键性问题议的也少。本学期开学前,我参加了聊城市教育局举办的新课标教材备课会,听了两节省级优质课。我有幸听了与会的江苏省教育局语文教研室两位专家的点评其中一位的讲话我记忆犹新,他是这样说的:“我在下面数了一下这位老师这节课一共提问了32位同学,从时间上看,三分之二的时间属于学生,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节课学生只是疲于完成老师提的每个问题,现在课堂上虽然没有了老师的满堂灌,但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形式实际上是借学生之口完成了教师的满堂灌!教师就像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地雷让学生挖,挖出来一个继续挖下一个,挖不出来大家继续挖!”回来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面对新课标下的新教材,我大胆的设想既然教师能设计问题让学生答,为什么不能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回答呢?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与同行们共同交流。

关于合作探究

> 所谓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概括起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拓展。具体说来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质疑问题、讨论感受、表达想法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执教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幽径悲剧》一课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出了“本文作者用‘幽径悲剧’做题目有何用意?”“文章第五自然段能否去掉?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写藤萝毁与愚氓之手的内在含义是什么?”等问题,然后通过各小组间交叉回答其他小组的问题,用合作探究的形式由记录员记下大家的答案,小组中心发言人公布答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对课文内容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反思拓展,让他们依托文本内容,“由内及外”的展开讨论,通过每个小组发言人的发言,最终实现对文本的超越。例如:我在执教八年级上册《明天不封阳台》一课时,一个小组代表作了这样发言:“保护一只鸽子,可以不封阳台,可以用布条帮鸽子做窝,但是人类给大自然带来的伤害还可以用布条包扎一下就行的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也为经济的飞速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我们把最后一棵树砍掉,当我们把最后一条鱼吃掉,当我们把最后一只藏羚羊的皮剥掉时,人类还剩下什么?醒悟吧,人类!”像这样学生抑或振臂高呼抑或黯然泪下的场面几乎每节课都会出现。由此可见,学生作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人,学生身心得到足够的放松,责任心得到增强,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否取得成效归根结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教师不要设置框框,先把学生的手脚绑起来,而每一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把学生推向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进入理想的境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于模式

这种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虽然已在教学中应用并初见成效,尽管语文教学应该有模式,但是又不能止于模式,限于模式。

> 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由于它有着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特别是相对教学论中有关过程或“本质”的一般阐释而言,教学模式更易于理解、把握和运用,因而对于推广和普及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经验具有重要的价值。就像练习武术,首先得熟悉武术的套路,从一招一式开始,当对这些招式掌握得十分娴熟以后,才会有个性化的东西,渐渐地才能达到出神入化、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境界。因此,开发和推广各种各样的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仍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教学模式也是有缺陷的。教学所依存的条件是十分多样和微妙的,因而具体的教学情境千差万别。正如我们经常说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节课。尽管任何教学模式都有明确的应用目的或中心领域,而且有具体的应用条件和范围,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模式”只能是“模式”,它有着天然的局限性。

> 教学模式的天然的局限性依靠什么来超越呢?我们的答案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凝聚、融会了教育机智在内的、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的运用,是教师高度驾驭纷繁复杂的教学“变数”的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确证,没有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教师的上课就容易成为“教教案”、“教教材”,而不是“教学生”,教学就难以避免封闭性、机械性、刻板与程式化,就难以避免教师唱独角戏和教师中心,就不可能顾及到学生独特的生命表现和学生提出的非常个性化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丰富的精神生活、自主交往和个性展示就都受到很大的局限。

幽径悲剧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问题;探究;模式;语文;课堂;改革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整体语文教学来看还存在着一大弊端:课堂上教师牵着走,大部分问题都是教师提,教师问,学生答,一问到底,问的问题烦琐,学生回答常常不加思考,关键性问题议的也少。现在课堂上虽然没有了老师的满堂灌,但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形式实际上是借学生之口完成了教师的满堂灌!教师就像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地雷让学生挖,挖出来一个继续挖下一个,挖不出来大家继续挖!面对新课标下的新教材,我大胆的设想既然教师能设计问题让学生答,为什么不能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回答呢?

所谓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概括起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拓展。具体说来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质疑问题、讨论感受、表达想法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执教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幽径悲剧》一课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出了“本文作者用‘幽径悲剧’做题目有何用意?”“文章第五自然段能否去掉?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写藤萝毁与愚氓之手的内在含义是什么?”等问题,然后通过各小组间交叉回答其他小组的问题,用合作探究的形式由记录员记下大家的答案,小组中心发言人公布答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对课文内容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反思拓展,让他们依托文本内容,“由内及外”的展开讨论,通过每个小组发言人的发言,最终实现对文本的超越。例如:我在执教八年级上册《明天不封阳台》一课时,一个小组代表作了这样发言:“保护一只鸽子,可以不封阳台,可以用布条帮鸽子做窝,但是人类给大自然带来的伤害还可以用布条包扎一下就行的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也为经济的飞速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我们把最后一棵树砍掉,当我们把最后一条鱼吃掉,当我们把最后一只藏羚羊的皮剥掉时,人类还剩下什么?醒悟吧,人类!”像这样学生抑或振臂高呼抑或黯然泪下的场面几乎每节课都会出现。由此可见,学生作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人,学生身心得到足够的放松,责任心得到增强,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否取得成效归根结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教师不要设置框框,先把学生的手脚绑起来,而每一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把学生推向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进入理想的境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种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虽然已在教学中应用并初见成效,尽管语文教学应该有模式,但是又不能止于模式,限于模式。

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由于它有着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特别是相对教学论中有关过程或“本质”的一般阐释而言,教学模式更易于理解、把握和运用,因而对于推广和普及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经验具有重要的价值。就像练习武术,首先得熟悉武术的套路,从一招一式开始,当对这些招式掌握得十分娴熟以后,才会有个性化的东西,渐渐地才能达到出神入化、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境界。因此,开发和推广各种各样的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仍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教学模式也是有缺陷的。教学所依存的条件是十分多样和微妙的,因而具体的教学情境千差万别。正如我们经常说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节课。尽管任何教学模式都有明确的应用目的或中心领域,而且有具体的应用条件和范围,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模式”只能是“模式”,它有着天然的局限性。

教学模式的天然的局限性依靠什么来超越呢?我们的答案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凝聚、融会了教育机智在内的、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的运用,是教师高度驾驭纷繁复杂的教学“变数”的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确证,没有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教师的上课就容易成为“教教案”、“教教材”,而不是“教学生”,教学就难以避免封闭性、机械性、刻板与程式化,就难以避免教师唱独角戏和教师中心,就不可能顾及到学生独特的生命表现和学生提出的非常个性化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丰富的精神生活、自主交往和个性展示就都受到很大的局限。

幽径悲剧教案范文第8篇

一、以“精”制胜,备好教学案

备课应力求做到精心、精准、精一。

精心就是在备课时应地毯式地准备,不但备教材、备大纲、备学生,还应备习题、备教室中现有的设备、备授课的方式、方法等。比如《阿里山纪行》是一篇游记散文,介绍阿里山的风光。文章开始和结尾都写到《高山青》和《大海啊,故乡》这两首歌。这时,如果教室有音响设备,在授课时播放这两首歌,将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没有音响设备,在上课时还想运用这两首歌,那么我们就应去学唱,高歌《高山青》导入新课,这样的气氛也许更好。所以说精心就是在备课时事事俱细,力求备课价值的最大化。

精准就是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所备内容的准确性,不能对所备内容似是而非,教学目标和所备内容不一致,等等。在备课时一定要根据三维目标,准确到位地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的学情设定重难点。有时教参所设的难点对于学生已然没有任何难度可言,而学生真正感到难的问题却未涉及。这时,老师在备课时,就应适时调整。所以精准的内容、条理清晰的内容、难易适中的内容是一堂课富有实效的关键。

精一是很多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在备课中不能达到的。因为不少语文老师在备课时总是想面面俱到,总怕挂一漏十,总在责备求全,恨不得每个字、每句话都备到自己的交流案中去。试想课堂时间就45分钟,我们要在这45分钟中做到面面俱细,且要达到有效,谈何容易。所以在备课时,我们可根据文章的体裁、内容、所要折射的思想和知识点,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在备字、词、句、篇、章的时候大刀阔斧,留下最言简意赅的内容。而对于一篇文章一个知识点,从大局出发,同样可以做到精一。如《我的母亲》,我们可把重头戏就放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上,这样老师备得精一,学生学得也专一,达到有效课堂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要注意的是,这样精简内容的备课,一定要做到统筹安排,精心策划。要做到对初中三年甚至小学和高中的语文教材内容都了如指掌,还要对其考查的内容熟知,这样才能确定每篇文章的精一内容。

二、“活”字当先,讲好交流案

要想花样迭出,讲好教学案,并不是易事。一是备课要精心,二是要善于驾驭课堂,了解自己的学生。只有根据精心备好的交流案,结合学生学情,不断变化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每节课都处在新的教学模式中,不断提升课堂的新鲜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自主、自发学习。如《幽径悲剧》这篇文章内容对学生来说较难,我就侧重让学生多读课文,每次阅读时都根据交流案设定具体问题。一遍、二遍、三遍……终于学生在自读和我的引导中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想感情、了解了“悲剧”的涵义,从而真正体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在教授较简单的篇章《送你一束转基因花》时,我在授课前再次根据交流案,由一位语文功底较好的学生去教学,那节课学生学得极其认真,原来他们喜欢这样的“小老师”。又如《司马光砸缸》一文,传统的课堂是教师牵引着学生得出这样一个道理: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并要求学生向他学习。如果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教师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而“活”的课堂,教师会根据课文情景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小朋友。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唤起创新的冲动。接着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比较:这些方法中谁的方法最好,为什么?这样的课堂不仅气氛活跃,而且能丰富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的课堂时而让学生闭眼想象,想象文章中美妙的画面,让他们身临其境;时而让他们歌唱,歌唱亲情的浓烈,感悟亲情的真挚;时而限时背诵,背诵千古绝唱,训练他们的背诵能力;时而激情昂扬的演讲,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激烈的争辩……为使学生学得不枯燥、学得有效,我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更新授课方式。

三、正确引导,用好交流案

1.通读全文,做交流案。通读全文,即预习课文。预习课文中的字、词、句、段、内容、思想、构思、语言修辞等信息。首先,通读课文,解决带拼音的字、易读错的字、易写错的字及自己不认识的字,标注段落,划分层次。其次,快读课文,总结文章内容和提炼思想情感。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还可让他们三读文章,了解文章的构思、语言、修辞、表现手法等。在结束预习后,细读交流案,做交流案。这里不是全做,交流案中的自主学习必做,而对于合作探究内容可选做自己会做的内容,或可做自我喜欢探究的内容。

2.认真听讲,改交流案。在正式讲授新课时,我要求学生准备两支笔,一支蓝笔,一支红笔。在听讲的同时,拿红笔对已经做过的内容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改正。而对于没做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认真聆听后或共同合作后进行认真填写。

3.课后,写好学后收获。教学在激烈紧张却又轻松愉悦的气象中结束了,我会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学后收获。学后收获一般从文章内容、所学到的知识点和方法、文章对自己的启示等方面着手进行编写。

幽径悲剧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智慧;课堂;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从教育的主流价值和核心价值来说,学生永远是主体,永远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这其中,教师要当好引路人,不要充当第三者,要努力实践把课堂还于学生,充分体现课堂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真正智慧的课堂,就要去找寻课堂当中的种种不确定因素,预设要藏在生成的背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激活课堂,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笔者于去年进行《枣核》一文公开课教学展示时,请学生找一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思乡爱国之情的?学生讨论归纳如下:“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在指导学生诵读时突然一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说:“老师,由这些句子的诵读,我想起了余光中先生《乡愁》中的一句诗‘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随即意识到这篇课文已激起了这位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我当下结合自己十四五岁就离开父母出外求学的经历很动情地吟诵到: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故乡村东头那棵歪脖子的老槐树

乡愁是故乡院子里的那张缺角的乒乓球台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的久久伫望

乡愁是离别时妈妈的千嘱咐万叮咛

乡愁是雕刻在老师记忆中的童年歌谣

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该同学和老师示例概括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出并有感情地朗诵:

乡愁是故乡东城区商业繁华的隆福寺

乡愁是故乡每逢春节十分热闹的厂甸

乡愁是故乡总布胡同院里的那棵枣树

乡愁是故乡北海公园里的小凉亭

乡愁是故乡那一株株婀娜多姿的垂杨柳

乡愁是故乡开放着清香荷花的睡莲池

乡愁是故乡那座顶上还有尊白塔的红庙

由此得出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的不是模仿,要的不是一味地去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而是学习时生成的智慧。真正智慧的课堂,是生成的,是灵动的,是迸发出师生智慧火花的,是要去找寻课堂当中种种不确定因素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预设要藏在生成的背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激活课堂,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此时教学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预设,要充分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机会,机会稍纵即逝,所有的机会都是隐性的存在,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机遇所在,这也是课堂的精彩和成功所在。《枣核》一文公开课教学时教学重点相机确定为:理解思乡之情的具体化,培养学生爱民族爱家乡爱班级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密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内在联系。紧接着我又吟诵着:

有人说 乡愁看不见,摸不着

而我说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有人说 乡愁剪不断,理还乱

而我说 乡愁是故乡村东头那棵歪脖子的老槐树

有人说 乡愁是他乡遇故人,两眼泪汪汪

而我说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的久久伫望

有人说 乡愁是月光下举杯浇愁愁更愁

而我说 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家园

此时学生学习创作的欲望被充分激活。笔者认为所谓课堂智慧就是:师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规律之把握,创新之驾驭,及时的观察和灵活的应变,并且取得显著效益的课堂。当然这需要教师平时多学习多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深入研究教材,尽可能多地占有把握教材,教学设计时须多预设,以便教学生时应付自如灵动。为迎接教学动情点、着重点的到来,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常搜集到的表情达意形象具体的语段或句子。据平时积累搜集展示如下:

(1)诚信是什么?

农民说,诚信是一粒种子,为了大地的丰收,就要在烈日下成长;

工人说,诚信是一座熔炉,为了祖国的建设,就要把生铁炼成好钢;

军人说,诚信是一个哨位,为了人民的重托,就要守住边疆;

学生说,诚信是一棵小树,为了园丁的哺育,就要成为栋梁;

(2)——14岁的我爱读书。不知何时,儿时的嬉笑已成了回忆。当有些人沉溺于网吧,有些人热衷于神聊,日暮灯下,我却端坐捧读,为屈原壮志难酬扼腕不平,为朱自清的朴实自然感动不已,驻足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跟着三毛迷路在撒哈拉沙漠,听张爱玲讲那30年代的旧上海的往事,我总会有陶醉之情,久久不愿暂别,直至夜阑人静。

——在那里,我倾听“旷野的呼声”、“喧哗与骚动”,看见“伊豆的”,感受“百年孤独”。

再接着相机进行写作训练

风烛残年的美籍华人要了几颗枣核,想把它们种在自己的花园里,以解思乡爱国之情。我们相信它们一定会不断地成长。而这些情感是通过人物实实在在的行动和语言表现出来的。请也用这种方法以“我家充满爱,我爱我家” “我班充满爱,我爱我班”为中心句写一段文字。

学生习作摘要的一个片段如下:我家充满爱,我爱我家。因为爱爸爸扛着那么很重的钢瓶吃力地爬上五楼脸上依然笑容灿烂;因为爱,妈妈可以忍受腰酸背痛的折磨为我们烧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因为爱,我可以奋战到深夜还在用心学习,我为“成为父母的骄傲”而努力着……

笔者认为教学智慧是教育的原点探求。教育是灵性的启发,不是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传递。教育不同其他任何领域的工作,旨在学生潜能的开发,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基础。但教育又是育人的事业,理解教育智慧必须明白,只有人能唤醒人,人能支撑人,人能提升人,教师必须有对学生人生方向、知识能力的期待与追求。应该说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都在积极追求智慧课堂的教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不少语文课堂,对智慧课堂存在着两种危险的误解,造成了“课堂教学智慧”的虚假表象,结果没有开启学生的智慧,反而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系列反面效应。

著名教育专家叶澜先生说:“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成熟水平的标志。”对教育智慧的追求应该是每个教师的理想,也应该成为每个教师教育生活的特质。但是教育智慧,是以智慧启迪智慧的宏大境界,不是一招两式的花拳绣腿。作为教育智慧的重要部分,智慧课堂追寻的也应是超越功利的教育情怀和圆融和谐的本真状态。

下面再以笔者与学生学习《幽径悲剧》时,献给北大燕园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悼词评说:

你是北大燕园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

你有盘曲而上的外形

你有蓦地闯入鼻官的一股淡淡的幽香

你有袭入耳内的嗡嗡的蜜蜂声

你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

你与大树和睦相处

你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

你是多么美丽,多么纯真,多么善良

可恶可恨的愚氓却砍断你生命的根

不知真相的你还在绿叶丛中微笑

只为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

见你悬在空中的上段,在风中摇曳

听你细如蚊蝇依稀可辨的哭泣声

让先生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

而且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

已震撼了千千万万、万万千千的有识之士

尽管先生已离我们而去

但你的悲剧将不会永不会上演,我们坚信

因为敬畏生命,关爱生命,是我们的责任

愿你在天堂得到一些慰藉

愿你永远安息!

面对学生情感被深深感染震撼激愤时我又来了一段教师寄语:

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

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

当它们被杀害将尽时,

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

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拯救自然环境,实际是拯救人类自己!

幽径悲剧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智慧;课堂;预设;生成

课堂教学从教育的主流价值和核心价值来说,学生永远是主体,永远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这其中,教师要当好引路人,不要充当第三者,要努力实践把课堂还于学生,充分体现课堂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真正智慧的课堂,就要去找寻课堂当中的种种不确定因素,预设要藏在生成的背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激活课堂,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笔者于去年进行《枣核》一文县公开课教学展示时,请学生找一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思乡爱国之情的?学生讨论归纳如下:“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在指导学生诵读时突然一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说:“老师,由这些句子的诵读,我想起了余光中先生《乡愁》中的一句诗‘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随即意识到这篇课文已激起了这位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我当下结合自己十四五岁就离开父母出外求学的经历很动情地吟诵到: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故乡村东头那棵歪脖子的老槐树

乡愁是故乡院子里的那张缺角的乒乓球台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的久久伫望

乡愁是离别时妈妈的千嘱咐万叮咛

乡愁是雕刻在老师记忆中的童年歌谣

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该同学和老师示例概括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出并有感情地朗诵:

乡愁是故乡东城区商业繁华的隆福寺

乡愁是故乡每逢春节十分热闹的厂甸

乡愁是故乡总布胡同院里的那棵枣树

乡愁是故乡北海公园里的小凉亭

乡愁是故乡那一株株婀娜多姿的垂杨柳

乡愁是故乡开放着清香荷花的睡莲池

乡愁是故乡那座顶上还有尊白塔的红庙

由此得出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的不是模仿,要的不是一味地去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而是学习时生成的智慧。真正智慧的课堂,是生成的,是灵动的,是迸发出师生智慧火花的,是要去找寻课堂当中种种不确定因素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预设要藏在生成的背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激活课堂,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此时教学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预设,要充分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机会,机会稍纵即逝,所有的机会都是隐性的存在,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机遇所在,这也是课堂的精彩和成功所在。《枣核》一文县公开课教学时教学重点相机确定为:理解思乡之情的具体化,培养学生爱民族爱家乡爱班级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密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内在联系。紧接着我又吟诵着:

有人说 乡愁看不见,摸不着

而我说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有人说 乡愁剪不断,理还乱

而我说 乡愁是故乡村东头那棵歪脖子的老槐树

有人说 乡愁是他乡遇故人,两眼泪汪汪

而我说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的久久伫望

有人说 乡愁是月光下举杯浇愁愁更愁

而我说 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家园

此时学生学习创作的欲望被充分激活。笔者认为所谓课堂智慧就是:师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规律之把握,创新之驾驭,及时的观察和灵活的应变,并且取得显著效益的课堂。当然这需要教师平时多学习多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深入研究教材,尽可能多地占有把握教材,教学设计时须多预设,以便教学生成时应付自如灵动。为迎接教学动情点、着重点的到来,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常搜集到的表情达意形象具体的语段或句子。

再接着相机进行写作训练

风烛残年的美籍华人要了几颗枣核,想把它们种在自己的花园里,以解思乡爱国之情。我们相信它们一定会不断地成长。而这些情感是通过人物实实在在的行动和语言表现出来的。请也用这种方法以“我家充满爱,我爱我家” “我班充满爱,我爱我班”为中心句写一段文字。

学生习作摘要的一个片段如下:我家充满爱,我爱我家。因为爱爸爸扛着那么很重的钢瓶吃力地爬上五楼脸上依然笑容灿烂;因为爱,妈妈可以忍受腰酸背痛的折磨为我们烧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因为爱,我可以奋战到深夜还在用心学习,我为“成为父母的骄傲”而努力着……

笔者认为教学智慧是教育的原点探求。教育是灵性的启发,不是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传递。教育不同其他任何领域的工作,旨在学生潜能的开发,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基础。但教育又是育人的事业,理解教育智慧必须明白,只有人能唤醒人,人能支撑人,人能提升人,教师必须有对学生人生方向、知识能力的期待与追求。应该说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都在积极追求智慧课堂的教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不少语文课堂,对智慧课堂存在着两种危险的误解,造成了“课堂教学智慧”的虚假表象,结果没有开启学生的智慧,反而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系列反面效应。

著名教育专家叶澜先生说:“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成熟水平的标志。”对教育智慧的追求应该是每个教师的理想,也应该成为每个教师教育生活的特质。但是教育智慧,是以智慧启迪智慧的宏大境界,不是一招两式的花拳绣腿。作为教育智慧的重要部分,智慧课堂追寻的也应是超越功利的教育情怀和圆融和谐的本真状态。

下面再以笔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幽径悲剧》时,献给北大燕园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悼词评说:

你是北大燕园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

你有盘曲而上的外形

你有蓦地闯入鼻官的一股淡淡的幽香

你有袭入耳内的嗡嗡的密蜂声

你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

你与大树和睦相处

你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

你是多么美丽,多么纯真,多么善良

可恶可恨的愚氓却砍断你生命的根

不知真相的你还在绿叶丛中微笑

只为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

见你悬在空中的上段,在风中摇曳

听你细如蚊蝇依稀可辨的哭泣声

让先生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

而且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

已震撼了千千万万、万万千千的有识之士

尽管先生已离我们而去

但你的悲剧将不会永不会上演,我们坚信

因为敬畏生命,关爱生命,是我们的责任

愿你在天堂得到一些慰藉

愿你永远安息!

面对学生情感被深深感染震撼激愤时我又来了一段教师寄语:

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

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

当它们被杀害将尽时,

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

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拯救自然环境,实际是拯救人类自己!

上一篇:孤独之旅教案范文 下一篇:初中作文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