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案例教学范文

时间:2023-02-26 00:18:12

管理学案例教学

管理学案例教学范文第1篇

1、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发展进程及必要性

在我国,管理学案例教学有着一定的发展历史。亨利•艾伯斯指出,案例讨论能弥补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脱节。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引进美国哈佛大学案例教学法。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国家教育的革新,亲临美国并与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达成并签署了关于成立“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用美国的案例教学法来培训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合作协议。然而,虽然这个合作能够让中国企业管理层了解到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但是由于案例都来源于美国本土,有着浓厚的美国国彩,并不能直接用于我国,所以,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发展初期比较缓慢。十年之后,我国管理学教育发展迅速,普及率很高,由此使得我国管理学案例库得到丰富和发展。虽然如此,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所采用的案例仍然是来自美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案例,没有与我国现有的实际相结合,效果欠佳,我国管理学人才培养的局面堪忧。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逐渐意识到案例本土化的重要作用,先后进行了多次研究和改制。在国家领导人成思危、许嘉璐和管理界前辈费孝通、袁宝华、田夫等对中国管理本土化案例库建设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国开创了一条高校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新路。社会越发展,竞争就越激烈。如今,在竞争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对有创新精神的有创造力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激发人的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方法还是通过研究型的而不是“满堂灌”的灌输式学习,使自己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开阔,从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管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自八十年代从美国引进案例教学法以来,我国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不断完善,也逐渐培养出一些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功不可没。

2、管理学案例教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及基础

管理学案例教学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开枝散叶,是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发展基础的。首先,管理学案例教学在中国产生和发展是时展的必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急需要一批善于经营管理的人才来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然而人才培养主要通过高等教育来实现,所以,管理学案例教学应运而生。其次,国家领导人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有了政策的鼓励和支持,案例教学法的发展较快,不论是邓小平同志的引进,还是成思危、许嘉璐等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与推动,均使管理学案例教学得到发展。再者,是广大教师的善于探索和总结,使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实践出真知,理论再完善,没有实践,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应用和提升。广大教师接受认可案例教学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把它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最后,管理学案例教学法一改之前传统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到现在的主动探索知识,理论实践相结合,这种管理学案例教学法也深受学生的欢迎和接纳。

二、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存在一定的漏洞,影响着这个教学方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使得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陷入停滞不前的困境,其预期的效果很难得到实现。本文针对目前的方法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弥补漏洞,得出新的更好更完善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关注和研究,才能使整个方法体系发挥作用。

1、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目的不明晰

每一种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都是有明确目标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研究的。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在实施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过程之中,它的目的就不够明确。大多数老师用案例来教学都是把管理学案例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在课堂上讲解例子来实现所谓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法。使用案例法的目的不在于案例本身,而是把案例当做一个解释理论的跳板,最终目的还是管理学的理论知识,通过老师给出案例分析的答案,学生记忆的形式来完成学习。然而,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

2、管理学案例的选择不合理

明确了实施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目的之后,选择合适的案例成为又一个关键点。在旧的案例教学体系中,很多老师对案例的选择存在误区,对案例的甄选不够合理。首先,追求国外的经典案例。诚然,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发源于美国,借鉴国外的管理学经典案例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当今社会,我国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更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结合教学目标,恰当地选择案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国外的案例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发展现状,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适合于解决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更何况国外一些案例均是较长较复杂的,没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学生很难理清思路和理解情境,也谈不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老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多考虑案例的实用度、难度、篇幅、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案例来达到最好的效果。

3、缺乏必要的教学设施和条件

然而,有了明确的目的和适合的案例,在实际操作之中还存在着达不到理想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困惑。首先,是课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传统的课时有硬性的规定,一般是40分钟计一个课时,课程时间的安排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更改。这给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实施造成困扰,因为案例教学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比较集中,这往往又会影响到教学的整体进度。受到课时的限制,使得完整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很难得到有效的实践。其次,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小班化、精英式教育没能得到实施。虽然案例教学是一种自主开放的教学方法,但也需要老师的指导,然而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大,高校扩招的效果已经呈现出来,一个专业或班级的人数都较多,学生能力参差不齐,老师难以控制,无法进行逐一点评指导,也难以把握学生案例学习的进度和效果。再者,受到教学设施的局限,缺乏一些必要的多媒体教室、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管理模拟实验室等,所以很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企业的运营情况,体会到实际问题的存在以及解决方法的棘手。加上讲台的设置“高高在上”,过于疏远学生,以及固定的桌椅难以移动不便于分组讨论等,都对案例教学的实施造成困难,影响整个案例教学体系的高效运行。

4、学生适应能力不强

在整个案例分析方法体系中,存在重要的一环是学生的学习领悟能力,教学的客体是学生,教学的目的也是教会学生。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学生方面也存在问题。第一,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中,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不够主动,被动接受老师的指挥,没有很乐意很尽力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没有积极地发言,对案例分析有畏难情绪,参与性不高。第二,当代学生受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大多都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课本知识,知识面很狭窄,老师用案例分析法教学让学生很难适应,特别是分析一些比较大的企业的案例,难度更大。第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欠缺,而且缺乏自信,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不够流畅,比较被动,影响到整个氛围。

三、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存在较多的问题,要使这些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需要深究其原因。

1、老师对案例法体系中教学目标的理解存在误区

案例教学法之所以使用案例来实现教学,不是为了通过教师对某个案例的讲解和分析这个跳板,来达到介绍课本理论知识的效果,而是通过让同学们自主地分析案例,通过对一个企业实体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讨论,使同学宛如置身于真实企业之中,扮演管理者的角色,身临其境地考虑问题,思考原因和解决方法,从而达到真正理解管理学的目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之中,不少老师对使用案例的目的还是存在误区。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不是辅助材料。也不是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而是管理学教学中的灵魂和核心。管理学是一门开放性的不断向前发展的学科,传统的管理学案例教学体系中老师讲解案例是为了传授前人的研究成果,而在如今的社会中,更需要得出新的结论来指导解决多变复杂的管理任务,管理学的案例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老师不需要给学生正确答案,答案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得出,而且是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结论。

2、我国案例教学体系中的原有案例素材不足

在我国,案例素材库的建设起步较晚,所以在实际的管理学案例教学之中采用的大多都是国外的案例。然而这样就造成了许多不适。首先,国外的案例数据库或者案例书籍是有明显的西方文化色彩的,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企业制度和环境使得案例教学的实用性不能得到体现,学生不能通过对国外案例的学习来达到实现管理我国企业的目的,文化差异太大。其次,部分国内的管理学案例产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间比较长,体现不了时代性,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节奏,解决不了如今企业的实际问题。再者,与教学课程联系比较大的案例少,与课程目标联系不紧密。因此,抓紧编写具有中国特色、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的教学案例,弥补旧的管理学案例教学体系中的案例素材库是我国案例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3、学校对管理学案例教学体系的支持力度不高

在旧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之中,参与体系的只有学生和授课教师。学校的管理层对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关心度不高。首先,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力军,肩负着提高教学水平、建设和完善现有教学方法体系的重大责任。然而,学校的不重视造成教师探索和运用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的积极性不高,研究案例耗时费力,而且对于教师没有比较直接的帮助,更何况如今的价值取向也都是朝着传统的讲解经典的教学模式,很多老师不愿尝试案例教学。其次,学校对于管理学案例教学实施的必备教学设施的资金投入也比较欠缺,没有适合的教室、桌椅、多媒体设备、管理学案例素材库等,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也难以实现。再者,学校没有积极组织教师的培训,没有对案例教学网络平台等投入经费,也使得如今的案例教学体系停滞不前。

四、建立新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的对策探析

面对现有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顾建平(2007)曾提出过和谐互动的案例教学模式,和谐互动的案例教学模式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在案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变教为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我们要在此理念上探索出一种新的全方位的管理学案例教学体系,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来促进我国新一代管理学人才的形成。

1、重新定位管理学教育目标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高质量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很大,这对管理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管理学的教育目标应该重新定位,现在需要的人才,不再是以前那样效仿先进的管理经验来实现对企业公司管理的管理者,而是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领导者。不管是管理学研究咨询工作、企业管理实务工作、还是管理培训岗位,均要求具备创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正确认识案例教学的真正意义

案例教学法的真正含义在于,通过向学生提供一个包含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待决策的特定企业管理情景,让学生组成团队去诊断、分析问题和作出决策;其主要目的不是在于知识与理论的简单式的传授。而是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从整个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上来看,这是体验性的、启发式的,是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而获取的管理学知识和管理能力。

3、建立鼓励案例教学的有效激励机制

由于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通常会费力不讨好,所以教师们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因此,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非常必要,新的体系要注重鼓励和调动教师在增强管理实践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和设计新型的案例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进行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如在教学酬金以及提职等方面予以倾斜。客观、公平地计算参加案例教学课程教师的工作量,把从事案例教学课程教师的评定标准与其它老师的标准加以区分。

4、加强对采用案例教学教师的培训工作

由于教师的能力限制,可能会使案例教学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加强对采用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的教师培训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在旧的体系中,这个环节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培训首先可以通过由有经验的教师一对一、手把手地传授经验给有需要的老师,其次可以通过优秀教师公开课的方式向更多的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再者通过组织综合性的案例课程,由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在一门课程中分别主持不同案例的学习,提供借鉴不同教学风格的机会,对已经具有相当的案例教学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也非常有益。最后也可以鼓励教师通过编写案例提高案例教学的能力,进一步理解案例教学的真谛,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5、促进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

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应的课程目标,管理学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最终也要达到让学生真正理解管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促进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是有必要的。首先,教师们要先对课程整体的案例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考虑一下案例选择是否与理论相匹配,课时安排是否合理等。其次,教师要写出针对理论教学的每个案例的教案,并帮助分析其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于新开案例课程的教师,还应该提供试讲的机会,请有经验的教师提出改进意见。课后评估工作是教师发现不足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问卷或座谈等方式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

6、在案例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科技发达,在教学方式上也深有体现。在新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中,要适当地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到达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创新案例教学方法,首先可以通过构建基于WEB的管理学案例教学,使学生可以分享教学资源,进行在线案例讨论,教师可以教学资源、布置在线案例讨论、参与引导互动交流等;其次可以通过管理情景的模拟、管理游戏的参与方式进行创新;再者也可以运用网络技术,开展数字化管理案例教学的探索。以此来适应数字化环境下管理人才的培养。

五、结语

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体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教学体系,中间有不少的环节,环环相扣,每个细节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它依赖于多方面的支持。教师和学生需要意识到管理学案例教学在管理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积极主动转变思维和方法,认真组织和参与,才有可能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才,为我国国家管理和企业发展作出贡献。

管理学案例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学;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管理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课程。在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对管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也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管理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逐步去完善。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起源于古希腊时代的“问答式”教学法,被称作是案例教学法的雏形。而案例教学出现在高等教育中,始自20世纪初的美国哈佛大学,从最初的本科教学到后来的工商管理硕士教学,其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即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教学案例为媒介,以个案分析为切入口,以学生共同研究和观点碰撞为主要施教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是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起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方法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判断,最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获取新的知识。

二、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意义

1、管理学案例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管理学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和运用,学生在学习管理学的过程中扮演了积极主动的角色。在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讨论可以大胆假设,畅所欲言,可以从各个方面寻找答案,这便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任课教师在布置案例讨论的内容后,学生普遍就立刻认真阅读案例的背景资料,小心求证。学生由过去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对知识的主动探索,成为教学环节中的主角。可以说,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管理学的积极性。

2、管理学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中,案例讨论的情况直接关系到最后的教学效果,而讨论实际上也是人与人沟通的过程,这就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在案例讨论之前,学生们需要做准备工作,列出发言提纲;在讨论结束后,学生做出案例分析报告,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而案例教学被公认为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既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老师按部就班的讲解。学生,只能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可见,管理学案例教学为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终,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管理学案例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演绎推理法,以概念、理论作为逻辑起点,后通过实例和问题来进行论证。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记,学生以应付考试为目的,是无法牢固地掌握知识的,更不要说活学活用了。而案例多描述的是实际发生的实例,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诊断,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把学到的管理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分析案例材料中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这些理论,加深了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提高了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摒弃了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方式,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比传统的教学法更加有效。

4、管理学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着教学环节的设计者与组织者、引导者与激励者、参与者和支持者、观点提炼者和课堂教学总结者等角色。所谓教学环节设计者和组织者是指教师既要依据教学大纲选择和编写适当的管理案例,还要对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过程进行周密的整体设计。所谓引导者和激励者是指教师一方面要在学生分析、讨论之前进行恰当的引导,使学生的讨论能够快速、准确地进入主题;另一方面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激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讨论。所谓参与者和支持者是指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其中,对学生们合理的观点给予肯定,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支持。所谓观点提炼者和课堂教学总结者是指在案例讨论过程,教师要不断地提炼出学员们提出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引导其深入讨论,并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做出恰当的总结。可见,管理学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而古人所说的教学相长,用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这里,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三、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明确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我们之所以采用案例教学,是为了避免出现传统教学方法中对学生单纯的知识灌输,而应对学生进行思维教育;避免出现在教学过程中简单的知识讲解,而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对知识的简单理解和记忆,而是学习、锻炼和提高他们利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这一指导思想将从根本上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同时也促进了管理学教学的发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滔滔不绝的演说家,而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培养学生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能力。学生逐渐改变应试教育的学习思维与学习习惯,便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变单一学习为全面能力的培养。这有这样,学生学习了管理学才能够学有所获。

2、明确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和增强学生分析、思考、沟通、表达等能力,案例的教学与讨论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着教学环节的设计者与组织者、引导者与激励者、参与者和支持者、观点提炼者和课堂教学总结者等角色。而传统教学中教师居于主体地位,教学内容模式化,教师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处于支配地位,形成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在管理学教学中采取案例式教学,就是要打破这种常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内容具有灵活多变性,课堂以讨论为基础,形成知识与观点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多向流动。教师一定要对两者在课堂教学中应处的地位有正确的认识,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3、认真筛选适合管理学教学的案例。管理学案例教学,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但是不能一味地拿来就用,案例的选择应从一下几个方面注意。首先,选择的案例要内容恰当。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要围绕教学目的、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在选择国外管理案例时,要注重与我国国情的适应性,选择不易过多。选择国内的案例,给学生更强的真实感。第二,选择的案例要有价值。案例教学中必须选择既能体现管理学的理论价值、又具有管理实践意义的典型案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管理理论知识,同时能使学生把管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最终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第三,要注重案例的搭配组合。在选择案例时,既要有考察几个知识点的案例,也要有综合性较强的案例;难度较小和较大的案例要协调使用;以简短的案例为主、长案例尽量少用等等。总之,管理学案例教学要注重质而非量。

4、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我国的管理学教师基本上都是科班出身,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但同时缺乏一线的工商管理经历和经验。因此,管理学教师应主动多与企业接触,熟悉企业的经营环境,了解企业的运行程序,使管理学相关理论可以得到实践的检验。以便于管理学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可以做到得心应手。另一方面,也可以邀请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参与到案例的制定与教学中来,以他们的实践经验辅助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此外,如果从学校层面可以建立起具有激励机制(鼓励案例教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则对于管理学案例教学将会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管理学案例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案例教学;药事管理;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是以典型事例为核心的理论教学模式,通过对事例的分析、解读、讨论和拓展,使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辩证、客观的认识,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课堂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本质上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中心的继承型教育观念,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启迪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近年来,培养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经营工作需求,具备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药学技术人才已渐渐成为许多高等院校对于药学类专业的办学定位。在此背景下,不少医药院校开展了药事管理等课程的案例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但因缺乏经验、不注重联系学科特点等原因,大部分院校仍旧案例教学方法往往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为目标,论述了在药事管理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深入分析在当前药事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案例选取、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入手,通过加强案例教学的主、客体资源建设来提高药事管理学教育质量的教学改革建议。

一、在药事管理学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的意义

根据能否将知识进行清晰的表述和有效转移,教育心理学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显性知识也称编码知识,是指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传播、传授和学习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需要通过个人的实践经验和亲身体会来感受和得到的经验性知识。传统的课堂教学凭借其严格、系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在显性知识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能够取得教学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在隐形知识的教学中却无处施展,当前多数隐性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式开展的,然而其对于客观教学条件的苛刻要求却使得应用范围大大受限。应用型药学专业技术人才是指具备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满足从事药品研发、生产、经营、临床使用和监督管理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尤其需要注重隐性知识的学习,因此,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增加实验课程、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在药学类核心课程中的比例势在必行。药事管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兴起的边缘学科,其目标是对药品在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过程进行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以合理的资源投入获得限制条件下达到最佳的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由此可见,药事管理学十分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包括药品注册管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等都要求学生一定的操作能力,并且对于还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药事管理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药品的研发、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全过程,通过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比较深入的了解医药相关领域,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当前药事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对案例教学内涵的正确认识

在我国开设药学类专业的院校中,多数任课教师缺乏对案例教学内涵的正确认识,仅仅依靠个人的教学经验开展所谓的“案例教学”,如部分教师将案例(case)与示例(story)混淆,认为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用“实践”来验证课堂所授的“规律”或用理论对“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和点评,这些示例不乏新颖生动、引人入胜的情节,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这种“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只能认为是借助案例进行的传统课堂教学的演变,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此外,大多数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仍习惯使用驾轻就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主导和控制着从案例背景介绍到提出问题、展开分析、得出结论等案例讨论的各个环节,学生只能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内被动地参与案例讨论。教师沿袭传统教育方式进行案例教学,犹如旧瓶装新酒,这种重灌输轻启发、重智商轻情商、重管制轻激励、重结果轻过程的所谓“案例教学”,有违案例教学的本质。部分院校在进行药事管理学案例教学实践过程中,过分强调案例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所占比重过大,挤占了基础理论讲授的学时。由于案例教学法的知识基础和分析能力,案例难度不宜过大,涉及情况不宜过于复杂,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认真的分析思考给出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法,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药事管理学案例资源匮乏

充足的案例储备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然而,当前我国的药事管理学优质案例非常贫乏,部分案例过分简化、缺乏深度,严重的限制了案例教学的效果,一些学校甚至采用来自《中国医药报》《医药经理人》《中国药店》等报刊、杂志甚至文学作品中的内容。这样编写的案例,通常偏重故事性和新闻性,然而由于缺乏基本理论支撑和科学性,容易受到文章作者的观点和视角的影响,并不适宜作为案例向学生介绍。此外,由于药事管理学建立发展至今仅有30年的时间,期间我国在医药卫生领域里出现了许多典型的案例素材,然而,这些案例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要想收集到能够反映我国医药产业具有典型意义的药事管理学案例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我国药事管理学教学中使用的大量案例,多是各个学校教师自发收集整理,缺乏符合我国药事管理学教学特点、既有我国特色又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反映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现实问题的案例。

(三)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程度不高

在开展药事管理学案例教学和分组讨论时,实际制作演示文稿、汇报演讲,其他多数同学的参与程度不高,“搭便车”现象极为常见。或者指定的小组负责在课堂上演示一个案例的分析报告,其他各组的成员对该案例事先未做任何准备,使得在不同组之间的案例讨论难以展开,即便存在讨论也多为现场随机提问,大多没有经过认真思考,讨论很难深入进行下去。对于药学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药事管理学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本科二、三年级,进行案例分析的经验不够丰富,对案例学习方法理解不够深刻,且药事管理案例存在诸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抽象性。药事管理学涉及到诸多医药领域里的法律、法规,如《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具有很强的抽象特点,这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二是主观性。由于每个学生在知识基础、思想观念、文化素养、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判断,分析也会有差别和歧见。因此,案例学习会因学习主体的不同而带有相当的主观性,对于习惯于用理性思维来分析问题的药学专业学生来说,案例讨论常常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使得他们对讨论内容的科学性存在质疑。三是实践性。药事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项活动,部分案例要求学生对相关行业和工作有一定的和知识基础感性认识,而学生恰好缺乏实践经验,经常出现分析脱离实际的情况。

三、完善药事管理学案例教学法的对策与思考

(一)转变案例教学观念

在现行药事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中,任课教师则普遍倾向于“更好的讲故事”和“讲更好的故事”。然而,站在学生的视角上来看,真正的案例教学过程绝非被动地接受信息,一定要形成师生双向互动的沟通氛围,师生通过讨论形成共识。学生能够自己得出结论,完成对于新知识结构的拼接,并且反作用于教师,实现“教学相长”的反馈式教学效果。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理论知识的理解力和管理实践能力等。改善案例教学实施的环境条件,也能有效促进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值得注意的是案例教学法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法旨在建立系统的药事管理理论体系,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药事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好案例分析。

(二)精选高质量的教学案例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效果的成败。总体而言,适合用于管理学科教学的案例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主题一致。即要求所选择的案例能够覆盖当前需要讨论的主要理论知识点,对学生深化对相关药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理解有较大的帮助,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思考与共鸣。其次,事件典型。教学案例涉及的药事管理事件应具备典型性,能够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效果。第三,矛盾冲突。好的教学案例一定会面临着矛盾冲突、难以取舍的现实情境,这也是案例示例与最本质的区别。教学案例必须用中立客观的语言描绘出相对复杂的现实情境,避免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做出各种诱导性很强的主观评价,破坏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讨论的基础。

(三)改革案例教学的考核机制

以往的药事管理考核体系中,案例教学的成绩权重通常只占到10%左右,学生对案例分析与讨论的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积极性不高。对于开展案例教学的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师应适当提高案例分析和讨论考核所占权重到30%左右。此外,考核过程也应适当优化,对评分项目赋予科学的权重,避免部分学生在考核过程中“搭便车”。对学生的考核应细化到人,根据学生参与课堂案例讨论的参与情况、所提交的案例演示文本及课堂案例演示的质量,包括问题把握是否准确、问题分析是否有深度、对策建议是否具有针对性、表达是否清楚和明确等,给出相应的评分,并对所有的评分进行汇总。

作者:洪亮 刘丹丹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涛,等.专业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1):91-93.

管理学案例教学范文第4篇

(1)缺乏配套设施。管理学的案例教学不同于其他的课程,上课前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预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目前还缺乏较好的软硬件环境。我们现有的案例教学只是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进行,虽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缺少相应的设备和场地的限制,尽管学生们克服困难,配合教师进行案例的重现、推演和分析,很好地完成了案例教学的初期教学目的。但由于上述原因,案例教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大打折扣。

(2)缺乏规范的案例。案例教学是按照教学进度适时组织学生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案例的选择不仅要有新颖性、典型性、创新性,而且要有针对性、关联性、启发性。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多数教师在案例选择中存在随意性,所选案例与教学内容关联性不大。这样一来,不但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更加违背了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知识体系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因此教师除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需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才能带领学生在案例当中进行认真详细的分析,在案例之外进行全面把握和总结。但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够很好地完成案例教学任务的教师较少,并且多数教师欠缺一定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得案例教学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部分教师不愿意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这也是,目前管理学案例教学继续发展和推广的主要瓶颈。

2管理学案例教学发展对策

(1)加大案例教学设施建设。首先,积极取得学校的支持,加大对案例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建设一批适合案例教学的综合性、多功能性的案例教室。同时,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将企业员工的适合案例教学的培训等教学活动安排在案例教室,这样可以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充实教学内容,还可以将筹得的资金继续投入到案例教学的设施建设中。其次,进一步完善学校现有的软硬件设施,为案例教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加大案例选择的规范化建设。首先,根据管理学每一章节的理论,选取典型案例。针对每部分理论知识,可以选择多个案例,要注意由小到大、由难到易、先具体后笼统的原则。案例教学的程序应规范化,小组规模为六到七人;小组发言控制在五分钟内;分析报告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报告中要说明成员的分工情况以及最终讨论结果或启发。其次,要全面推进案例教学,加强管理学案例库建设,它是教学的基础。案例库建设要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和综合性原则。最后,要不断规范案例获取途径。途径可选择在国内外有影响并且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的案例,也可以走进身边企业,将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选作案例,但是实际的案例往往不能直接作为管理案例,因此我们要组织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对其进行编写、整理。通过以上方法逐步提高案例质量,使案例选用逐步规范化。

(3)加大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客观需要。首先,从学校层面要持续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以保证实践教学开展。学校必须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紧密联系,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以此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其次,有目的地组织教师进行社会实践,让教师能够参与到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企业经营环境和运作程序,从管理的实践中收集典型案例以丰富管理案例教学内容,提高案例教学质量。

总之,管理学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如何提高其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教学形式更加丰富,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丰富了教学经验。因此,案例教学设施的建设,案例的规范使用,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案例教学的推广和应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管理学案例教学范文第5篇

论文提要:案例教学模式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管理学中普遍推崇和倡导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受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还存在一些阻碍与问题,使其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本文针对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

管理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素质,能有效、高效地进行管理活动的管理人才。因此,其教学模式重在实际操作能力,与一般的理论教育是有区别的。

管理学最重要的教学模式是案例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模式起源于1908年建院的美国哈佛商学院,最初用于工商管理,现已扩展到管理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管理教育的重要方式。它借助管理实践中的案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景之中,给予恰当的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与“实战”极其相近的实习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其相互交流与沟通,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真正接近甚至融入真实的管理世界。大量的实践已证明,案例教学对于确保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的主要阻碍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本科生管理课程教学中已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我国管理学起步较晚,管理案例教学相对落后,因此我们在案例教学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阻碍与问题,有待于理论研究和在实践中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师的实践和教学能力不足。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大多数教师是“校门”到“校门”,没有实践经验,教师又不能长期深入企业,各商学院又缺乏对教师实践方面的培训,因而无法有效地对案例进行研究、判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在此情况下实施案例教学,只不过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某些案例作为教学的补充和说明,案例启发角度比较单一,案例点评不够深入、全面,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

2、学生的知识面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案例教学是具有较高难度的教学模式,在对教师要求较高的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案例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效果,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广泛的背景和较丰富的社会阅历,从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开拓思路。但管理学课程的开设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此阶段的大学生仅仅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尚未涉及,社会阅历较少。此外,对于长期接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影响很深的大学生来说,尽管对案例教学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对待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束手无策、答非所问,不能利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学生参与较少,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3、选择管理案例质量不高。目前,管理教学案例主要来自于一些著名大企业发展的得失成败中提炼出来的经典案例,经典案例往往篇幅过长、背景过于复杂、问题的难度过大,而教学对象是没有工作经历和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因其知识储备不足可能会无从下手,丧失参与的兴趣,因而难以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另外,管理案例有的来自新闻报道、报纸、杂志改写的实例。此种案例内容较新,学生感兴趣。但这些新闻、报道的材料,由于缺少加工,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且带有偶然性,很难用正常的理论分析出来。

4、案例教学时间比例把握不好。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类课程中,大多数课程都采用案例教学方式,而且案例教学课时数所占计划课时数的比例较高,有的课程高达90%以上。而在我国的管理学教学中,由于把握不好运用案例教学的时间比例,总感觉理论讲授的时间不够;同时,案例教学也未能深入开展,以致运用案例教学时好似蜻蜓点水,针对案例往往只能一带而过。

5、基础设施薄弱。管理学案例教学不等同于课堂上的案例讨论,而是一种模拟式的教学实习,因而需要一定的教学投入并建立专用的教学设施,才能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然而,现行的管理案例教学中,除少数高校的案例教学设施比较先进以外,大多数高校至今仍缺乏专门的案例教学教室、缺乏足够的信息资料、缺乏多媒体教学工具和高质量的课件等。不仅教学经费投入少,而且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不可能达到案例教学的质量和要求。

三、跨越案例教学模式阻碍的对策建议

1、采取多种途径,发展师资力量。案例教学是一种技巧性、难度性较高的教学方法。教师既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具备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的能力,要能引导学生对案例的理论提升,能使其对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获得更透彻的理解。教师应加强培训,尽快更新观念,并掌握从事案例教学所必需的各种专门技能与技巧。为此,学校应有计划地选派任课教师接受系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培训与学习;亲自参与企业管理活动,熟悉企业经营环境,了解企业运作程序,在管理的实践中收集典型案例以丰富管理案例教学内容,提高案例教学质量;组织教师开展“产、学、研”活动,使教师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达到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双向沟通、优势互补,以丰富教学经验。

2、引导学生改变学习习惯,更新学习观念。为了改变学生总是习惯于教师单方面在台上讲,学生被动地听,希望教师能够为每个案例提供一个唯一的绝对准确的答案,对管理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无法理解的现象。因此,在管理学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就必须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改变他们老套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在教学前,必须进行积极准备。学生应大量储备案例分析所需的理论知识,认真阅读或倾听案例的背景材料及相关内容,要善于从错综复杂的案例情境中寻找问题,再从不同角度,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案例教学当中,学生应以案例中“扮演者的角色”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锻炼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能够通过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讨论,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再次,要求学生认真总结,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必须总结自己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对案例理解和理论上的收获,并形成书面解决方案。最后,把案例教学中的学生表现情况纳入最终成绩,并占较大的比重。

3、重视案例的选择。一是教学案例的内容应尽可能涉及所授的理论知识,达到管理学的课程目标;二是确保所选案例应该是真实的,是管理实践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是现实工作中常见的、复杂的问题,这样的案例才有研讨价值。否则,就会降低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也不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三是问题的难度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到小、中、大型案例循序渐进,尽量使难度呈梯度增加,使学生由简入手,在逐步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四是多选择贴近生活和我国企业实际的案例,尤其是那些身边的案例,如本单位、本地企业,越是学生熟悉的案例越具有感染力,这样既可以使案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4、合理分配案例教学的课堂时间。原则上,确定并掌握合理的时间比例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考虑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差异。案例教学模式的发展是有其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首先,它的发展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的出现是对教育领域形式主义学习方法的反叛。其次,案例模式在管理教学培训上的应用,主要基于这样的一种逻辑:管理的成果靠正确的决策,正确的决策靠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靠正确的生产,所以学习应以实践为基础。正是基于这种以实践、经验的方式和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案例教学模式在西方的管理学中被广泛地使用,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案例模式的使用往往是有限的,体现在效果上也是有差异的。二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案例教学并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学方式。管理学教学中,讲授、演讲、实践教学等都可以综合安排使用,尤其对于刚从中学升入大学的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而言,还有一个转换思维方式的适应过程,因而采用案例教学计划数的50%左右,高年级学生可适当提高比例,研究生的案例教学比例可以达到90%以上,甚至完全的案例教学。

5、配备好必要的教学场地与设施等物质条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而又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教学场地与设施等物质条件的安排。

教学场地条件主要是指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室条件方面。对于大型案例讨论,如果具备一些单独、小间的案例研讨室,案例研讨的效果会更好些。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一间大的教室也足够进行分组案例研讨;不过,需要给每个小组配备必要的课桌椅,等等。另外,每个小组或者课堂的课桌椅的排列也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秧田”式讲课桌椅排列适合于开办讲座,沟通方式主要是单向的,讲台上的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难以充分地参与。而案例的讨论主要是进行双向交流,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这种传统的讲课桌椅排列方式是不利于案例教学的。案例教学场地的常用排列类型有“圆桌形”、“方形”、“矩形”、“六边形”,等等。这些排列类型能够保证所有参与者都是平等的,都有机会参与研讨活动,并且彼此可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并能让教师清楚地看到和听到学生的反应。要的设施条件包括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到的讲台、板书、软板、投影、麦克风、幻灯机、活动挂布等各种辅助设施。与教学场地设施条件有关的一个问题就是案例教学班级和研讨小组的规模问题。什么样的班级规模和案例研讨小组规模较为适宜呢?不同的老师可能对“理想”的案例教学班级规模有不同的判断。根据我们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实际,班级人数尽可能控制在40人以内。案例研讨小组的规模则定在4~8个之间比较合适。这个规模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充分地交换意见,有利于对需要共同努力以提出解决案例问题的方案进行充分地讨论交流。

参考文献:

[1]欧阳桃花.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J].南开管理评论,2004,(2).

[2]马新建.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与学习指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叶祥凤.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八种误区[J].经济管理教育教学研究,2007,(4).

[4]杨进一.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12).

管理学案例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管理学;阻碍;对策

本文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基金成果(课题编号:ZHJY08-59)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一、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

管理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素质,能有效、高效地进行管理活动的管理人才。因此,其教学模式重在实际操作能力,与一般的理论教育是有区别的。

管理学最重要的教学模式是案例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模式起源于1908年建院的美国哈佛商学院,最初用于工商管理,现已扩展到管理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管理教育的重要方式。它借助管理实践中的案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景之中,给予恰当的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与“实战”极其相近的实习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其相互交流与沟通,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真正接近甚至融入真实的管理世界。大量的实践已证明,案例教学对于确保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的主要阻碍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本科生管理课程教学中已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我国管理学起步较晚,管理案例教学相对落后,因此我们在案例教学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阻碍与问题,有待于理论研究和在实践中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师的实践和教学能力不足。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大多数教师是“校门”到“校门”,没有实践经验,教师又不能长期深入企业,各商学院又缺乏对教师实践方面的培训,因而无法有效地对案例进行研究、判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在此情况下实施案例教学,只不过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某些案例作为教学的补充和说明,案例启发角度比较单一,案例点评不够深入、全面,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

2、学生的知识面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案例教学是具有较高难度的教学模式,在对教师要求较高的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案例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效果,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广泛的背景和较丰富的社会阅历,从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开拓思路。但管理学课程的开设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此阶段的大学生仅仅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尚未涉及,社会阅历较少。此外,对于长期接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影响很深的大学生来说,尽管对案例教学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对待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束手无策、答非所问,不能利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学生参与较少,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3、选择管理案例质量不高。目前,管理教学案例主要来自于一些著名大企业发展的得失成败中提炼出来的经典案例,经典案例往往篇幅过长、背景过于复杂、问题的难度过大,而教学对象是没有工作经历和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因其知识储备不足可能会无从下手,丧失参与的兴趣,因而难以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另外,管理案例有的来自新闻报道、报纸、杂志改写的实例。此种案例内容较新,学生感兴趣。但这些新闻、报道的材料,由于缺少加工,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且带有偶然性,很难用正常的理论分析出来。

4、案例教学时间比例把握不好。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类课程中,大多数课程都采用案例教学方式,而且案例教学课时数所占计划课时数的比例较高,有的课程高达90%以上。而在我国的管理学教学中,由于把握不好运用案例教学的时间比例,总感觉理论讲授的时间不够;同时,案例教学也未能深入开展,以致运用案例教学时好似蜻蜓点水,针对案例往往只能一带而过。

5、基础设施薄弱。管理学案例教学不等同于课堂上的案例讨论,而是一种模拟式的教学实习,因而需要一定的教学投入并建立专用的教学设施,才能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然而,现行的管理案例教学中,除少数高校的案例教学设施比较先进以外,大多数高校至今仍缺乏专门的案例教学教室、缺乏足够的信息资料、缺乏多媒体教学工具和高质量的课件等。不仅教学经费投入少,而且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不可能达到案例教学的质量和要求。

三、跨越案例教学模式阻碍的对策建议

1、采取多种途径,发展师资力量。案例教学是一种技巧性、难度性较高的教学方法。教师既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具备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的能力,要能引导学生对案例的理论提升,能使其对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获得更透彻的理解。教师应加强培训,尽快更新观念,并掌握从事案例教学所必需的各种专门技能与技巧。为此,学校应有计划地选派任课教师接受系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培训与学习;亲自参与企业管理活动,熟悉企业经营环境,了解企业运作程序,在管理的实践中收集典型案例以丰富管理案例教学内容,提高案例教学质量;组织教师开展“产、学、研”活动,使教师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达到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双向沟通、优势互补,以丰富教学经验。

2、引导学生改变学习习惯,更新学习观念。为了改变学生总是习惯于教师单方面在台上讲,学生被动地听,希望教师能够为每个案例提供一个唯一的绝对准确的答案,对管理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无法理解的现象。因此,在管理学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就必须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改变他们老套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在教学前,必须进行积极准备。学生应大量储备案例分析所需的理论知识,认真阅读或倾听案例的背景材料及相关内容,要善于从错综复杂的案例情境中寻找问题,再从不同角度,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案例教学当中,学生应以案例中“扮演者的角色”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锻炼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能够通过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讨论,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再次,要求学生认真总结,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必须总结自己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对案例理解和理论上的收获,并形成书面解决方案。最后,把案例教学中的学生表现情况纳入最终成绩,并占较大的比重。

3、重视案例的选择。一是教学案例的内容应尽可能涉及所授的理论知识,达到管理学的课程目标;二是确保所选案例应该是真实的,是管理实践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是现实工作中常见的、复杂的问题,这样的案例才有研讨价值。否则,就会降低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也不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三是问题的难度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到小、中、大型案例循序渐进,尽量使难度呈梯度增加,使学生由简入手,在逐步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四是多选择贴近生活和我国企业实际的案例,尤其是那些身边的案例,如本单位、本地企业,越是学生熟悉的案例越具有感染力,这样既可以使案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4、合理分配案例教学的课堂时间。原则上,确定并掌握合理的时间比例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考虑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差异。案例教学模式的发展是有其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首先,它的发展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的出现是对教育领域形式主义学习方法的反叛。其次,案例模式在管理教学培训上的应用,主要基于这样的一种逻辑:管理的成果靠正确的决策,正确的决策靠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靠正确的生产,所以学习应以实践为基础。正是基于这种以实践、经验的方式和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案例教学模式在西方的管理学中被广泛地使用,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案例模式的使用往往是有限的,体现在效果上也是有差异的。二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案例教学并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学方式。管理学教学中,讲授、演讲、实践教学等都可以综合安排使用,尤其对于刚从中学升入大学的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而言,还有一个转换思维方式的适应过程,因而采用案例教学计划数的50%左右,高年级学生可适当提高比例,研究生的案例教学比例可以达到90%以上,甚至完全的案例教学。

5、配备好必要的教学场地与设施等物质条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而又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教学场地与设施等物质条件的安排。

教学场地条件主要是指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室条件方面。对于大型案例讨论,如果具备一些单独、小间的案例研讨室,案例研讨的效果会更好些。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一间大的教室也足够进行分组案例研讨;不过,需要给每个小组配备必要的课桌椅,等等。另外,每个小组或者课堂的课桌椅的排列也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秧田”式讲课桌椅排列适合于开办讲座,沟通方式主要是单向的,讲台上的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难以充分地参与。而案例的讨论主要是进行双向交流,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这种传统的讲课桌椅排列方式是不利于案例教学的。案例教学场地的常用排列类型有“圆桌形”、“方形”、“矩形”、“六边形”,等等。这些排列类型能够保证所有参与者都是平等的,都有机会参与研讨活动,并且彼此可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并能让教师清楚地看到和听到学生的反应。

必要的设施条件包括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到的讲台、板书、软板、投影、麦克风、幻灯机、活动挂布等各种辅助设施。与教学场地设施条件有关的一个问题就是案例教学班级和研讨小组的规模问题。什么样的班级规模和案例研讨小组规模较为适宜呢?不同的老师可能对“理想”的案例教学班级规模有不同的判断。根据我们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实际,班级人数尽可能控制在40人以内。案例研讨小组的规模则定在4~8个之间比较合适。这个规模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充分地交换意见,有利于对需要共同努力以提出解决案例问题的方案进行充分地讨论交流。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欧阳桃花.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J].南开管理评论,2004,(2).

[2]马新建.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与学习指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叶祥凤.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八种误区[J].经济管理教育教学研究,2007,(4).

[4]杨进一.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12).

管理学案例教学范文第7篇

(一)教学案例的特征成功的案例是搞好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应按教学目标的要求而选择或编写。但它又是对事实和环境的客观描述,应具有典型性、客观生动性、真实性,等基本特征。同时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案例的获得渠道

1.从现有出版物中选择相应案例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不同,从现有出版物中选择相应案例。如果某次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就应选择现状评审型案例。学员在分析这些案例并进行决断时,就会搜索头脑中储存的知识,把知识与现实联结起来,这时也就悟出了知识的真实涵义。笔者在第四章《计划工作》之后,就选择了案例《北京松下的事业计划》让学员来分析。通过分析这个案例,学员对计划工作的含义及特征、计划的类型、计划工作的作用等知识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如果某次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锻炼学员的实践能力,就应选择问题分析型案例。实行案例教学的意义,在于给学员提供典型的实例,让学员通过思维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调动起来,通过与实践的化合积累自己的结构概念。案例教学是从这一意义上起到培养学员实践能力的作用。笔者在第八章《组织结构设计》之后,选择了案例《萨拉授权了吗?》通过分析和讨论这个案例,学员们就可知道为什么这个公司的某个部门的主管与下属会产生矛盾,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和自己的工作经验,思考怎样才能改进他们的关系,解决矛盾。这样就可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由任课教师组织编写的案例(1)由教师亲自进行专门调查而编写的案例这种案例获得方式是在先确定教学目标后,再进行调查,难度是最大的。不过,这样的案例在教学应用中很容易产生效果。笔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编写了案例《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是在高层领导的积极倡导下建立的——北京西南物流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2)通过资料摘编形成的案例由于资料提供的素材不是为案例教学服务的,直接用于教学显得不够完整,因而还需要进一步加工,使其符合案例教学的需要。笔者就利用榆树庄投资总公司的2006年的工作总结编写了案例《以经营为龙头,带动企业发展——榆树桩的经营方针》。(3)案例教学引伸出来的案例在成人学员中开展案例讨论,他们不会停留在现有案例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总会要联想起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通过与学员的频繁接触,了解到可以形成重要案例的线索,之后在学员的协助下进一步进行调查,获得所需材料,编写成案例。笔者曾利用学员提供的线索,根据调查和文字资料,编写出案例《以质量和科技创新打造榆树桩品牌》。(4)以学员为主体进行调查编写的案例成人管理教学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十分熟悉所在单位的情况,发动他们去进行案例调查,能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让学员参与案例调查,应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进行。先由教师向学员讲解编写案例的基本知识,提出调查和编写案例的主要要求,然后让学员分组或自由组合去进行调查。笔者在《管理学》课程的最后阶段给学员们留了一项作业:结合工作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写一个500~1000字的管理学案例。每个教学班都有几名学员的案例编写得相当不错,几年积累起来,笔者已收集整理了几十篇学员编写的管理学案例。

二、案例教学的形式及过程控制

(一)案例教学的几种形式

案例教学的形式主要是设计在教学中什么时候用案例,应当用什么样的案例,应当怎样应用案例。总结教学经验,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一章内容结束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案例分析讨论。这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有助于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学员实践能力的提高。笔者在重点章节后面都设计了案例讲解或案例分析讨论。

2.在课堂教学中随时用具体实例说明问题。管理学所涉及的概念多,且抽象,难理解,在讲到主要的概念时,举一两个实例,有利于学员对概念的理解消化。

3.在某些篇章结束后,发一些案例让学员去阅读。因为成人业余学员的课程时间有限,不能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案例分析与讨论,而有些新的管理思想与管理经验对学员又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就只好采取让学员自己去课下阅读的办法来吸收知识。

4.把案例分析布置为课后作业。在进行了几次课堂案例分析讨论后,学员对案例分析对教学的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就可以留这样的课后作业。这是对课堂案例分析讨论的一个补充和深化。作业式的分析可弥补课堂讨论在时间、语言表达、发言机会等方面的不足,让学员有充足的时间消化理解所学知识,全面表达对案例的意见,使教师能了解全体学员的情况。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控制

选择和编写案例仅是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实现案例教学还要安排好教学程序,控制和引导好教学过程。

1.阅读案例有些学员不重视阅读案例这一环节,认为读懂案例是很容易的事。其实,有的案例乍一看较为简单,但品味起来内涵很深,不认真阅读就会使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流于简单化,以后的发言就没有深度。教师应认真组织学员阅读案例,一是反复读,二是有指导地进行阅读。如果案例后附有思考题或教师已给出讨论的问题,那么,就要围绕思考题或问题进行反复阅读。阅读案例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2.分析问题学员所学的理论知识主要是应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分析问题考查学员的决断能力,也主要看其在分析问题时的见解是否深刻。在问题确定之后,就要寻找问题的原因。寻找原因不能仅凭猜测,而应进行分析,应当采用不断排除假设,逐渐缩小原因范围、减化条件的办法,这样分析出的原因才有说服力。

3.讨论决策最后进入讨论阶段,要求学员进入角色,假设自己就是经理应怎样决策。应当给学员较充分的时间陈述决策的理由,但也要有时间限制。学员的发言过程一定不要被打断,在发言之后再展开讨论。讨论中欢迎不同的见解,展开争论也是必要的,但态度一定要友善。应特别鼓励在别人发言的基础上,丰富新的见解。讨论会结束,教师要进行小结。小结只是对讨论的成功之处给予肯定,而不是对大家的发言作结论,案例并没有标准答案,案例讨论只要达到锻炼人的创造力的效果就是达到了案例教学的目的。

案例教学法自从本世纪初被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用于管理教育以来,已为愈来愈多国家的管理学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具有特殊效果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成人高校《管理学》课程的任课教师,我把积极探索适合成人学员特点的案例教学方式,开发适合中国成人教育的案例,提高成人教育教学水平,当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管理学案例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管理学 案例教学 教学模式

现代管理学是对组织的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进行研究的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组织进行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的一般规律,为组织的经营提供一种指导框架。现代管理学的课程主要是由低向高从三个层次来阐述:第一,层次是管理的内涵,包括管理活动、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第二,层次是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人力资源、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等管理的职能活动;第三,层次是管理的改进与创新。

管理学中每个案例都能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各类管理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它源于社会上的大部分案例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管理活动实录,它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乃至戏剧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反映社会管理实践中的人和人之间角色的变化,揭示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并引人思考。通过阅读和学习案例,广大教师可以分享别人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由学习和分析别人的案例到加强学习、解剖自己,不断积累反思的素材,自觉改进自己的教学。由于案例本身的可操作性,学习管理案例,可以直接推动教师在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一、什么是案例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师生围绕某个特定的案例事实展开相互作用,共同对案例情境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研讨与分析,以求解决疑难问题,做出相应决策的过程。简单地讲,案例教学包含三个逻辑要素。

1.“对象”要素:案例是关于真实生活情境的一种描述与记录,它不是虚构的事例,案例所描述的情境通常是学生日后工作情境中肯定会遇到的、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工作情境,案例通常包含决策者必须面对和加以解决的疑难问题,案例不同于一般形式的故事,它不含对问题情境的分析与结论,仅包含对案例事件或事实的描述。

2.“目的”要素:案例教学首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判断力,这涉及知识的运用;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技能,尤其是“分析技能”与“决策技能”;其次才是学习和了解特定领域里的具体知识。

3.“过程与方法”要素:案例教学通常包括三个教学环节,即“课前的案例学习准备”、“课堂上的案例讨论与分析”和“课后完成案例作业报告”。

二、现代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模式

在现代管理学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必须选择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1.案例的呈现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案例的呈现可以以不同的媒介进行演示,比如简短的可以采用板书、口头表达、文摘卡片等;如要体现案例生动,可采用投影仪、电视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呈现;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发掘学生身边有意义的事件,编成案例进行讨论。各种方式灵活应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2.案例教学过程中可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老师提前一星期负责将案例提供给学生,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或者学生自由组合,选出组长和书记员,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沟通和协调,书记员的任务是将讨论中小组成员的观点如实记录下来,并加工整理,本组在课堂上发言。教师留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阅读案例。第二阶段,课堂讨论,这也是案例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组织工作最关键的地方。虽然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独立、自学和互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无足轻重,相反,在协调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地组织课堂讨论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自己对案例心中有数,熟悉案例中的问题,并要对案例有个人的分析和见解。否则课堂讨论要么太乱,要么就会冷场,所以老师在讨论中应起到“桥梁”作用,穿针引线,承上启下地引导同学从案例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假设下分析,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

3.总结。每完成一个案例教学,都要进行总结。总结主要抓住三个方面:一是基本原理方面的理解水平和深度,语言表达方面的完善和技巧;二是各学生的得分,评选出最佳综合和最佳单项方案;三是分析不足之处,并研究出对策和改进方案。总结应先由学生自己总结,然后由教师对涉及知识加以总结概括。

三、现代管理学案例教学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教改中一直是推广的热点。近几年来,我们在学生的管理课程教学中已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为了深化管理学科的教学改革,坚定搞好案例教学的信心,真正使老师感到教有所责、学生学有所获,笔者提出以下措施:

1.积极组织选编管理安全教材。在现有条件下,选编管理案例教材务必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广泛收集管理案例。二是合理选择管理案例。三是精心编写管理案例教材。

2.加大案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鉴于当前一般高校中管理案例教学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案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创建“管理模拟实验室”。管理模拟实验室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依据经济学、管理学和相关动态分析方法,对现实经济管理活动进行仿真模拟及“网上决策”、“虚拟交易”等,使管理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社会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成为可能,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二是重视“管理案例库”的建设工作。案例是根据事实做出的客观描述,案例教学重在研讨,妙在“引发思索、集思广益”,巧在学生现身说法,亲历现场,进入角色,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努力提升学生适应案例教学的能力。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提升学生适应管理案例教学的能力,关键在于两条:一是少讲多学重在讨论,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即教师上课时少讲书本上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外多自学,上课则主要是讨论案例,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案例分析及课程研究项目。二是高强度的自学及练习,以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大多数课程都要有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研究课题,课题完成后由小组部分或全部人员演讲,个人为主所做的案例分析或作业,由个人演讲。通过这种演讲的训练过程,提高学生的能说善讲的能力。

四、结论

在学习现代管理学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案例教学,就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现代管理学理论的知识体系,更难于掌握和运用现代管理学理论知识。而通过现代管理学案例的分析,可以把现代管理学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工作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现代管理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劲,熊学萍.管理学.案例教学中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J].

[2]李铭波.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11).

管理学案例教学范文第9篇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案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将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案例课堂中,教师应定位于课堂规则的制定者、案例讨论的引导者,案例分析的组织者和课堂进度的掌控者。教师把填鸭式的单向教学转变为参与式的互动教学,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具体生动的事例,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这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求教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把相关知识让学生浅显易懂地接受,同时又要关注社会变革和发展现状,对现实问题保持高度敏感,在与学生互动讨论中能从容解答各类问题,并调节好讨论气氛。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教师在选择案例后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概括,学生的反应和答案随时要求教师给予引导,这些都会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不断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二、管理学基础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导入案例。案例作为教学的主线,是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是案例教学模式的载体,所以要求精挑细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生动性、能说明问题的案例。选编案例一般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第一,目的性原则。教学案例的选取必须符合教学要求,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典型性原则。也就是教学案例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作用。第三,多样性原则。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选择多个案例就同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以反映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管理艺术,以便让不同经历、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管理的真谛。第四,难易和篇幅要适中,素材应有一定的趣味性。

(二)课前准备阶段。在讨论课之前,教师应将打印好的案例发到学生手中,并将与案例及其相关的材料传到网页上,推荐一些相关的网站,便于学生在网上搜集资料,让学生了解案例的背景及情节,分析案例并写好发言提纲。

(三)案例讨论。案例讨论可分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组由3~6人组成。小组讨论中每位小组成员都要简述自己的观点及对问题的看法,组内互相启发,补充,分工协作,寻求最佳的解决对策及方案。全班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作用发挥最完整的阶段。在案例讨论中可以采取以下形式:一是“辩论会式”,教师担任主持人,不参与讨论,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相互间进行反驳或辩解。二是“情境体验式”,教师选出一些学生,分别扮演各角色,然后要求他们站在不同的立场彼此交锋辩论,通过换位思考,提高学生全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三是“师生较量式”,教师就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一一提出,由某个学生回答,在多轮的问答中,教师逐步深入地引导案例讨论的开展,由学生发现案例的关键问题并找到解决的策略。

(四)总结阶段。这是案例教学法面授阶段的最后环节。在总结阶段,主要是由学生总结和教师总结两部分组成的,但总结的重点不应是对案例分析所做的结论性意见。学生总结主要是让学生自己总结有哪些收获和进步,还有哪些不足,以及如何克服,等等。教师总结应就整个讨论情况做出总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对学生提出的新颖独到的见解多肯定,还应指明正确的分析方法、思路,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案例有全面深入的认识,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还可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做出总结,这样学生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对案例及案例所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为了激励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为学生在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中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三、当前在管理学基础的案例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要与其他教学法整合运用,优势互补。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案例教学应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有效辅助手段进行。另外,案例教学法要与体教学法、自学辅导法、互动教学法、分组分享教学法等整合运用,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每一个学习环节都能有尽可能大的收获。

(二)案例库资源不足,质量欠佳,缺乏共享。储备丰富的案例库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也是促使教师专业化,了解更多实务的平台。目前管理学案例库的建设和共享缺乏一个长期规范有效的机制,而这本身也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增强学生沟通和辩论能力。管理学中的案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但许多学生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不适应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接受管理中的解决之道是“道并行而不悖”的,减少对标准答案的依赖。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礼之用,和为贵”,中国人不习惯当面质疑别人的观点并进行辩论,所以教师要多鼓励,多引导,善于发现学生讨论中的亮点。

管理学案例教学范文第10篇

1.1案例选择缺乏系统性

传统的案例教学虽然也关注案例选择,但是没有从案例组合的角度来选择案例。学生不能系统认识和把握,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注重单个案例的选择,但是对课程案例缺乏系统思考,不能将单个的案例有机地组合起来。在有的教材虽然考虑了案例的组合问题,但是各个案例之间、案例与理论知识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性。所以呈现给学生的是单个的、分散的几乎没有关联的案例。

1.2案例选择脱离实际

常见的案例教学容易脱离实际,既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缺乏实践经验,也没有联系我国实际国情,有的与教学知识也没有紧密联系。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引用现成的西方案例,脱离了国情、文化、法律及制度环境。有的教师引用经典大型综合案例,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学生不知所措,根本不可能思考讨论,导致案例教学困难重重。

1.3案例选择过于陈旧

在案例教学中还有一个常见现象就是选择的案例过于成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教学效果。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有的教材还在使用上个世纪的案例,虽然说有些知识点原理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案例不新颖难有吸引力,学生看到过时的案例会觉得索然无味,同时,案例所处的时代环境特征不同,根本就无法实现案例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1.4案例选择数量不足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符合标准的案例数量不够。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保证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既要考虑教学的整体进度安排,还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得兼顾案例自身实用性。考虑到众多的影响因素,可供选择使用的案例就会受到限制,导致案例选择数量严重不足。

2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标准

案例选择的标准决定了案例的质量,关于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标准,国内外不同学者看法不尽相同。在罗伯特•T•戈伦比威斯基(Robert.T.Golembiewski)看来,案例选择有四条标准:案例的现实性、案例的可操作性、案例的典型性、案例的实践性。国内管理案例库专家张丽华从单个案例的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符合教学目标、难易适中、适用。这些观点所讨论的案例选择原则对案例教学中单个案例的选择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是,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重点关注案例的组合问题。总的来说,案例选择的标准应该包括:目标性、现实性、典型性、可操作性、新颖性、关联性。

2.1案例的目标性

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管理素质的培养。因此管理学案例的选择应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围绕相关管理知识,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滥竽充数。每个章节所选择的案例,必须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直接相关,以利于学生对每一章节的难点和重点的理解。

2.2案例的现实性

案例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仅要真实可靠,而且要贴近生活。管理学案例的选择,要接近现实生活,有血有肉,真实可靠,不能胡编乱造,同时案例要尽量从本地出发,贴近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对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学生觉得更可信、容易理解。

2.3案例的典型性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选择的案例必须典型,具有代表性。案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让案例很好地体现相关知识,必要的加工处理也是允许的。案例内容结合教学知识,提炼加工,做成经典案例。管理学经典案例,对学生来说能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有利于管理素质的提升

2.4案例的操作性

管理学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复杂的案例、西化的案例很容易让学生无所适从。管理学案例必须考虑学生没有经验的现实情况,选择一些简洁、条理分明、事件清晰的、贴近现实的、与理论知识直接相联系的小难度案例的案例。学生易于学习讨论,有利于提升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5案例的新颖性

陈旧的案例让人索然无味,新颖的案例让人兴趣盎然。所以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必须选择反映社会热点焦点的全新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当然,管理领域也不乏经久不衰经典案例,但是选择经典案例时也要新的内涵,符合时代特色。一句话,管理学案例要与时俱进。

2.6案例的关联性

案例的关联性不仅是指案例与知识的关联,也指案例之间组合逻辑。在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将多个案例依据内在的逻辑关系组合成几个专题,案例之间内在的理论联系能够激发学生对案例学习的兴趣,比传统的单个分散案例教学更有说服力,教学效果更好。

3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方法

3.1总体教学规划

在管理学教学实践中,要找到现成的管理学教学案例并不是很难,但是对于教师来说,要保证管理学的教学实效性,需进行总体教学规划。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对教学的内容安排、重点难点的确立进行总体设计。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安排,最终也是为了服务于教学目标。案例的总体教学规划,不仅要考虑案例的位置、多少、大小、难易程度,还需从案例组合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管理学案例教学,根据教材内容体系(总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可以分为六个专题,每个专题下的案例与所涉及的理论直接相关,每个专题之下的案例赋予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去琢磨案例之间的内在关联,给了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在具体案例安排上,每章每节应该有一个难易适中的开篇案例,学习之中,结合简洁的案例进行理论学习,经过理论学习之后,应该有一个相对难一些的案例强化理论的学习。虑到管理学教学对象都是没有实践经验的低年级大学生,每个专题、每个章节的案例都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循序渐进的原则,案例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3.2单个案例的选择

按照总体教学规划,教师需要针对具体内容单个案例的选择,教师首先要清楚通过该案例的讨论让学生学习或掌握什么等,然后再来具体筛选单个案例。单个案例的选择必须遵循现实、典型、新颖、可操作的原则,结合具体理论知识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案例后面的问题,则应该围绕主要知识点,以便于学生分析思考。单个案例的选择,不经要考虑具体内容结合简洁案例,而且每章每篇之后则需引入综合案例。简洁案例围绕具体的知识点,综合案例则要体现章节的主要知识,使抽象的理论寓于具体的案例之中。简洁案例应该源自生活、离大学生很近,而综合案例则应该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通过简洁案例的讨论学习,使大学生掌握具体的理论知识。通过综合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大学生有一个自主思考的空间,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强化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强化大学生管理素质。

4结论

综上所述,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案例的位置、多少、大小、难易程度,还需从案例组合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案例选择必须遵循目标性、现实性、典型性、可操作性、新颖性、关联性六个基本原则,能有效避免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相对于传统的简单案例教学有更好的效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强化大学生管理素质。

上一篇:电子档案范文 下一篇:人事档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