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概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07:55:09

管理概论论文

管理概论论文范文第1篇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界定与认识过程

“企业文化”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我们先从文化和企业的定义谈起。

文化——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如,南齐王融《曲水诗序》称:“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它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社会政治与经济。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我国有时称企业精神,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其内容大体分为:①劳动文化(主体是劳动者);②生产文化(主体是管理人员);③经营文化(主体是决策层)。它是企业领导倡导、培植并身体力行的结果,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去,日积月累地逐步形成。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既使领导人更换,也会代代相传。如大庆油田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

如何正确认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溶于企业管理之中,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人们对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认识的深化,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以经济力量的竞争、抗衡、较量的变化为背景。然而,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从唯理性定义向非理性定义发展的产物。所以说,对“企业文化”定义的表述就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也各式各样。有人认为,企业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包括一整套象征、仪式和神话,它们把公司的价值观和信念传输给雇员。有人认为,所谓企业文化包含为数不多的几个基本原则,它代表着公司存在的意识。而普遍的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等内容的复合体,是一种精神力量,用于调动、激发目标对象作出贡献。

在我国,许多学者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异。一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个复合概念,由“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两个部分组成。“外显”指的是文化设施、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和文娱活动等;“内隐”是总目标的倡导,要求遵循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观念,或指这些内容融汇而成的风貌或企业精神。第二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精神风格;第三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属于“经济文化”,反映的是企业这个经济组织的价值观、目的、行为准则和习惯。企业文化不是一个纯粹的企业性概念,更多的是体现它的“社会性”,不仅包括传统观念和积淀,也包括现代概念的冲击影响。当然,也有人从“广义”与“狭义”两种形式来分别定义,认为企业文化由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行为文化三部分组成,这和把企业文化分为“硬件”和“软件”或“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区分法没有太大的差别。可见,“企业文化”概念具有很大的弹性,其内涵与外延有时可以非常广泛,大到无所不包,有时又可以十分具体,细致到某个事物。

上述“企业文化”的概念几乎都是从表象特征性出发来定义,回答的是“这是什么?”而运用主义者却认为,这还不够,必须回答“它做什么用?”和“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两个课题,笔者完全支持这一立场。因为任何理论只有回到社会实践中去,才有实际指导意义,才得以检验是否具有科学性。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把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描述如下: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观念的产物,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理性上的认知是件普通的平常事。但对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要有刻骨铭心的认识,倒是非经历实践和品味它的历史总结不可。“文化”在战争中具有摧枯拉朽之功能。《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粮食局尽,汉军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楚歌,项王乃大惊日:‘汉军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他中了刘邦的谋士之计。,多声鹤泪兵败如山倒,抗战时期,日寇以强大的攻势掠我中华,一曲“《义勇军进行曲》激发了数以万计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小米加步枪终于击败武装到牙齿的顽敌。作为民族文化的雷锋精神培育了新中国几代新人。作为创业文化的铁人王进喜,应当是新中国艰苦创业的典范和化身。作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重要体现形式,中国和外国,近代或将来,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非凡作用。如哈佛大学、斯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一批经营管理咨询公司等研究机构都对此进行了专项研究,特别是针对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的日本公司和面临激烈竞争的美国公司,以及一些困难重重的公司,分成三种类型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和企业经营业绩产生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当市场竞争激烈的时候更是如此,这种文化的影响甚至大于企业管理研究和经营策略研究的文献中经常出现的那些作用因素——经营策略、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体制、企业财务分析手段以及企业管理领导艺术等。美国、日本企业界的最优秀的总经理们总是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营造、维护自己的优秀企业文化。他们从企业文化的实践中捞到不少好处,对企业文化情有独钟。如日立公司奉行的哲学“和,诚,开拓”精神。“和”即强调全体员工以和为贵,心心相印,主张开展非正式讨论在内部形成风气,公司一年内收到建议421万条;“诚”则批对用户的态度,以诚相待、诚实信用;“开拓”则要求勇于创新,争取更大成果的一种旺盛的斗志,以“向新领域挑战,百折不挠”的精神调动员工的感情。美国的惠普公司则以“自己就是企业”作为精神支柱。传颂甚广的有一则故事:参观者看到该企业员工江满头大汗,而把电风扇直吹机器,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员工回答很干脆:“要保持公司机器的洁。”这种爱护设备,保证工作而不顾自己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成优秀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优秀企业必定有自己的优秀文化,它们与普通企业公一线之隔。普通企业的文化处于一般或低水平状态,员工们编造借口、推委责任、鱼目混珠而不知所措。优秀企业的员工实事求是,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投入工作实践,勇于解决问题。他们的领导千方百计调动员工的劳动热情和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服务,又让员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世界知名有优秀企业家都不约而同地有这种体会。英国福特汽车总裁认为,没有任何一种企业可以归结于某一个人,企业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就是群体,健全而稳固的组织结构要比实施的经营法则重要的多。英国原子能管理局局长约翰.鲍尔认为,只有幕僚和职工之间能够心心相印精成和作,企业才能发挥高效益。企业的生产与绩效完全系于全体作业人员,秉头着忠诚做事和只着眼于薪金口袋的心态实在有着天壤之别。团队精神在实现企业管理中已占据重要位置,这也是企业文化必不可缺的主要内容。真正的团队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必须能够创造出共同的“产品”,有共同的目标;二是全体成员为共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三是团队成员之间建立或形成互相认可、互相负责、共同遵守的契约。

四、中国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

“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指的是“人文化成”和“以事教化”,似乎是以“文”为形式,以“教”为手段,达到“化”的目的。这与今天西方语言的“文化”一词所指的培养、教育、改变、发展的意思大致相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性十分明确,那就是文治教化。

纵观企业文化,概括起来说,除一般文化所共同的特点外,还有其个性:

1.区间性。

文化活跃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针对的是文化的创造者和被实施者,文化的使用范围指的是该种文化的“区间性”。例如,西夏文化,以历史时空为界定;民族文化以种族不同为界定;企业文化,则有自己的专指性,即那种产生于企业,与企业相互依存,虽然与社会有广泛联系但仅能生存和使用于企业这个活动区间的文化。企业文化所包含的所有内容都离不开企业这个主体。反之,在企业之外的文化,它可以与企业生存发展有密切联系,甚至对企业文化产生很大影响,但它不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

2.依附性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人为本,认为“人者,五行之秀气也”(《小戴礼记.礼运》),有“人为万物之灵”(《苟子.解蔽》)的记载,说的是尊重人性,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西方古典学派的人本管理理论相比更为深刻,有独到之处。企业文化产生所需要的条件具有共通性。企业成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相互间交往,并且无论从事哪些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均可获得一定的成就。在人际关系中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相联系,不断发生矛盾和碰撞,又不断地得到调和、妥协,达到统一。企业文化就是这样通过人和人之间的行为活动,不断进化集聚而成。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依附于企业,最活跃的因素是人。离开人去谈企业文化,就是无源之水。

3.目的性

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紧紧围绕企业自身为其终极目标服务。惟此,别无其他选择。这是因为,其一,企业文化与该企业生存发展同生死、共存亡;其二,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实践的主体是该企业的员工,其中决策者的主导性意见占有很高的地位,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盈利性程度息息相关,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文化在企业无立椎之地,纵使外来文化的干扰影响,也没有太多的市场。当然,当具体的某个企业目的与社会发展目标相悖时,企业的目的性必须作出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例如,企业文化必须适应环境文化,企业分配制度要适应于现行国家推行的分配体制的总格局等。

3.社会性。

企业植根于社会,属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细胞。细胞依附肌体而生存。企业文化属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联,它们之间相互产生影响。企业文化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在社会大文化背景下,处于绝对的从属地位,重脱离社会文化的企业文化没有生存的可能,与社会文化背道而驰的企业文化必然遭到取缔。

5.普遍性与差异性。

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企业作为法人,就具有拟人性,不仅表现在承担民事权利义务与责任这个主要方面,还表现在自己的经营思想、经营理念、组织形式、管理制度、经营目标等。企业文化的这些内容对于企业都具有运用的普遍性,但对具体的企业之间来说,企业文化具有差异,甚至千差万别。差别在于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凝聚企业的全力;差别在于针对各自存在的不同的薄弱五一节;差别在于企业都有处于不同行业、生产不同产品、不同服务对象、经济效益处于不同阶段等。

6.可塑性。

企业文化既是长期传统的遗存产物,又是现代文明影响的产物。它不是企业纯自然产生的,而是继承上的扬弃,是在一定基础上的不断挖掘、改进、整理和概括。企业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在社会运行机制没有发生重大变革和企业自身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阶段,总是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但从总体来看,企业文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生产关系调整变化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在企业改革、兼并、重组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优化组合,其企业文化虽然有所差异,但完全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摩合,达到相互融洽或者兼容并蓄,形成新的企业文化。

五、企业文化的组织实践

企业文化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复杂工程,不是一时的经验总结或靠几个文字人员编写出来的,而是企业经过长期的实践提炼而成。从我国目前企业的现实出发,要想使企业文化产生更大更好的效益,在企业文化的组织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文化建设应与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相适应,不能脱离实际乱提口号。

企业生存于社会大环境之中,承接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积极影响。任何企业经营理念、发展目标、保障体系都不能超越大环境而独立生存。企业文化只能在独立给定的表演舞台中显示自己的才华。非此,绝无企业文化生存的土壤。

2.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群众性,吸引广大员工参与,决不是少数人的事。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与导致的统一行为,因此它的成果必须是全体员工在实践中共同创造。它来自员工群体,普遍受这个群体的欢迎和接纳,即常说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只有得人心的企业文化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3.抓住企业文化的核心,处理好国家、企业、员工的利益关系,任何唯精神或物质刺激的倾向都有缺陷。

企业与企业员工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于说理工式的正确引导,决不是简单说教而能奏效。员工思想水平、价值观念随着个人文化素质、经历阅历、社会影响的不同,存在明显的层次差导性。因此,不同层次的价值观在企业内客观存在。有的员工能够充分认识到没有国家的富强就没有企业的生存,离开企业发展,员工收益就是一句空话。但有的员工则急功近利,利自主义、金钱至上的观念较为深厚。当前,我国以近劳分配为主体的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但均贫富、吃大锅饭的思想与习俗仍困扰着企业,企业文化必须用周边典型的案例来引导员工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亡的观念。

4.企业文化必须倡导团队精神,凝聚合力,共同为总目标服务。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推行生产的总体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家是自己指挥自己的手,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367页)。企业文化具有为企业总目标服务的特性。总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来构成,因而企业文化必须为优良的管理提供舆论支持,形成良好氛围,使各项管理得以顺利实施。更主要的是协同企业组织系统内的各子系统以至员工每个人、每个岗位都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5.企业文化的实施,方法上要采取树立榜样、典型引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优秀企业文化一般都较注意发现和推崇身边的典型、树立榜样。这是因为,这样做可以集中体现企业文化的魅力,使企业文化人格化、模特化,使员工能看得见,学有榜样,比得上,效仿有型;另一个关健在于,所确立的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如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信守的诺言、制定的制度,领导者必须带头严格遵守,身教胜于言教,“桃李不言,下自为蹊”。如此才能得到员工的敬佩和支持,才使企业文化的推行得以顺利进行。

6.企业文化的组织实施,需要一定的形式来体现,也需要一定的物力财力加以保障,仅高喊口号是无济于事的。

企业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彩球,也不是哗众取宠的装饰。它扎根于企业员工,溶于全体员工的思、言、果之中。然而它又带有灌输性,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体现,如企业形象策划CI导入;各种有意义的庆典活动。如厂庆、升旗等;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如球赛、文艺汇演、邮展书画展等等。活动必不可少,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必不可少,至于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则是需要提倡的,勤俭节约本身也属于企业文化提倡的内容。

7.企业文化的组织实施,关键在于组织领导,在于实施过程中,重点不在于研究部署,而在于具体去做和不时检查督促。

考察现有企业文化活动,成功的例子不少,他们事先有计划(主要是具体方案)、有部署,按计划进行活动,更重要的是督察活动的全过程,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总结提高。也有相当部分企业,其效果不明显。问题不在于他们有没有研究和部署,关键恰恰在于领导把这方面工作的精力仅仅放在研究和部署上,到此结束而没有下文。看上去像抓,其实并没有抓,或者抓而不紧。久而久之,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就这样流于形式,以到尘封日久而失去它应有的光辉。

8.企业文化的组织实施,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和必不可少的激励机制。

管理概论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国是世界上稻作农业最早的发生地。根据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和对古代植物遗存的分析鉴定成果,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大约始于公元前10000年前后,整个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栽培稻的起源

栽培稻的起源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从理论上讲,栽培稻的起源,是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野生稻分布区域内。

关于稻作的起源,曾流行过农学方面的、民族学方面的和考古学方面的多种看法。

我曾提出栽培稻起源于中国南方腹心地带,主要是根据近十年来的两项考古发现提出的。

一项是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发现。

另一项是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发现。

这两项重要发现及初步研究成果,已告诉我们中国栽培稻起源的时间与区域。

中国栽培稻起源时间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中国栽培稻发生的区域可初步圈定在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至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范围内。

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至道县玉蟾岩遗址的这一区域,从水系上分析,属长江流域;从地形和气候上分析,属华南亚热带;而从整个中国的地形分析,它处于中国南方的腹心地带,即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腹心地区。

该区域的东部为武夷山,西部为中国地形上的第二级阶梯的前沿——雪峰山,北部为南丘岭与幕阜山,南部为南岭。其中,东北部可包括浙江西部仙霞岭与千里岗之间的衢州一带。从平面上看,这一地区似呈不规则四边部,又似呈斜目形。从整个中国南方的地形来看,这一地区位于第三级阶梯的西部,属中国南方的腹心地带。据此可以认为中国栽培稻是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起源于中国南方腹心地区,包括其四周的山问谷地。

2.史前稻作农业的兴起

目前考古发现的史前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文化遗存,主要有分布在两湖平原西部地区的彭头山文化和分布在淮河上游支流沙河、汝河、洪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此外,钱塘江流域也有了新的发现。

彭头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北部的环洞庭湖西北至南部的平原地区及湖北西部枝城至秭归的长江沿岸地带,其年代约公元前6500~前5500年。表明其稻作农业兴起的关键性证据,是发现了大量的栽培稻遗存。

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分布在河南省中、东部平原地区,年代在公元前6800~前5800年。目前发现的稻作遗存,主要见于舞阳贾湖遗址。

钱塘江流域的新发现,是近年来在浙江中部盆地的浦江县上山遗址发现了约公元前7000年前后的稻作遗存。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偏晚阶段,原始稻作农业除了在洞庭湖区域与鄂西长江沿岸地区、钱塘江流域及淮河上游地区发展外,还扩展至陕南汉水谷地。

3.史前稻作农业的初步发展

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前,原始稻作农业文化已发展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赣江流域、闽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黄河中下游的部分区域。已发现稻作遗存的有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北阴阳营文化,长江中游的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薛家岗文化、赣江流域的拾年山一、二期文化、江淮东部的龙虬庄文化、淮河中游地区的侯家寨文化等,在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中亦有一些遗址出土了稻作遗存。其中以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龙虬庄文化、大溪文化的稻作遗存最为丰富,并做了鉴定分析。

这时期稻作农业向北方的发展,已超越了前一时期,到达北纬35°左右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如在江苏连云港二涧村、河南郑州大河村、洛阳西高崖等遗址都发现了稻壳印痕。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发现了可能是稻谷的痕迹。黄淮地区是当时的稻粟混作区。

4.史前稻作农业的成熟发展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至公元前2000年前,是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成熟发展时期,有的地区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前后就开始进入原始农业的成熟发展期。

成熟发展阶段的原始稻作农业文化,其分布范围大体与初步发展阶段的分布范围相同,南起岭南,北至山东栖霞、河南汝州、陕西扶风一带,西到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东临海滨。已发现稻作遗存的有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与石家河文化、赣江流域的樊城堆文化、岭南的石峡文化、海岱与皖北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晚期与山东龙山文化、中原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渭河流域的扶风案板三期文化遗存,以及台北、台中、屏东等地。其中以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与石家河文化、樊城堆文化的稻作遗存最为丰富。黄淮地区仍然是稻粟混作区。而岭南与台湾等自然食物来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在这时期已确立了稻作的种植。

二、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各发展阶段的主要文化特征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文化特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是有区别的。

1.栽培稻起源阶段的主要的文化特征

在栽培稻起源阶段,与栽培稻发生有关的工具等文化面貌的变化,亦有反映。如玉蟾岩遗址新出现了锄形石器、骨铲,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中出现了磨制石器,穿孔蚌器的数量增加、个体较大、穿孔孔径小而圆滑,出现双孔蚌器,或可称为蚌耜等。这些新颖的工具是否就是与稻的栽培和收割有关,目前尚不能确定,但应与栽培稻出现的经济生活有关。

至于与饮食活动有关的陶器,在栽培稻发生之前就已经起源,中国陶器的起源在距今15000年前(1);至栽培稻起源阶段,陶器的制作有了改进。如玉蟾岩陶泥(片)中有意识地拌入搀和料;在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发现的陶片,还有绳纹、条纹与素面之分,器型有罐、钵两种,制法除贴片外,还有泥条叠筑法。陶器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因栽培作物的产生而逐步显得重要了。

2.史前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主要的文化特征

表明彭头山文化原始农业兴起的主要标志还有聚落址的出现。目前已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的聚落址有近20处,以八十垱与彭头山遗址的规模较大。八十垱遗址属低岗遗址,由围壕和围墙圈围,平面呈长方形,近南北向,现存部分南北长约110米,东西宽约70~80米,环绕面积近8000平方米。围墙顶宽约3米,围壕在围墙外侧,底宽约3.5米,沟底距墙顶高2米。在围墙以内已发现多座成排布置的房基及一座海星状高台建筑址。彭头山聚落址亦为低岗遗址,位于八十垱遗址东北25公里,已发现房址、灰坑、墓葬等。房址为平面近方形、面积约30多平方米的地面建筑址和平面呈不规则圆形的小型半地穴式建筑址,保存较差。墓葬18座,为二次葬,每墓都有1至4件陶器随葬(2)。这种具有固定居住条件、规模较大的聚落址,尤其是带有防护屏障的聚落址的出现,无疑是以原始农业兴起为依托的,而这种聚落址的出现也促进了原始农业的发展。

表明彭头山文化原始农业兴起的工具方面的证据还不多,也许是竹、木质工具已腐朽而没有保存下来。在八十垱遗址曾发现木铲与木耒(3)。就已发现的石器而言,打制石器、细小燧石器等是前期文化的延续外,出现了少量磨制石器,如小型石斧等,但不能确定其为农业生产工具。没有形成专门的石质农业生产工具可能是中国南方地区史前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特征。

与贾湖原始稻作农业大致同步兴起的是贾湖聚落址的出现。

贾湖聚落址位于沙河与澧河之间,比河堤低3米左右,面积较大,达55000平方米。在已发掘的2350多平方米内发现房址45座、灰坑370座、陶窑9座、墓葬349座、瓮棺32座、埋狗坑1O座,以及数千件陶、石、骨器等。这些都表明当时的聚落规模较大,人口已达到一定的数量。墓葬中出土的5、6、7、8孔笛形骨管乐器、龟甲响器及龟甲上的契刻符号等,反映出当时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伴随着原始农业的兴起而开始发展起来。

贾湖聚落址出土的工具种类较彭头山文化的为多,有石、骨角、牙器等,以石工具为主,琢、磨制石工具开始大量出现。可确定为农业工具的有石铲、石镰、石刀、石磨盘、石磨棒及骨耜等。磨制石农具的出现是原始农业兴起的重要特征。

从聚落址规模及其房址、墓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内涵分析,贾湖聚落址的原始稻作农业的发展水平似高于彭头山文化的原始稻作农业的发展水平,但此时的原始稻作农业都处于兴起阶段。据对贾湖聚落址出土的农业工具、狩猎工具、捕捞工具的数量比例分析,其原始农业经济比重约占当时整个社会经济的四分之一以上,狩猎、捕捞、采集经济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史前稻作农业初步发展阶段的主要的文化特征

这时期的稻作遗存充分表明,稻作农业在公元前5000~前3000多年间得到了明显的发展。稻作农业的覆盖面达到中国第三级阶地南方地区的主要区域,稻作农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品种也在逐渐优化,产量逐渐提高。尤其是有田埂、配有灌溉设施的稻田的发现,发明这时期的稻作种植进入了小田块管理的阶段,人工对稻谷栽培的农事活动十分明显。小田块管理应是原始稻作农业初步发展阶段的一项重要特征。

稻作农业生产工具在这一阶段有着明显的发展,磨光石器如铲、斧、刀等开始较多的使用。最为突出的是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170多件骨耜,有双齿刃骨耜、斜刃骨耜、平刃骨耜等几种,还有骨平田器等。在鲞架山遗址出有木耜、角质鹤嘴锄,慈湖遗址出有木锄与木平田器,在草鞋山遗址、青墩遗址、罗家角遗址都出有骨耜,等等。大量骨耜、木耜,以及石铲的发现,是当时处于耜耕农业阶段的重要证据。

在原始稻作农业初步发展阶段,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也都有了明显的发展。其中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出现了玉器、漆器、刻纹白陶的制作与蚕丝编织等。如河姆渡文化中的玉块、玉璜、漆碗、象牙雕刻、织布机工具与腹刻蚕纹的牙雕小盅等,大溪文化中的刻纹白陶盘等。饲养的家畜除猪、狗外,可能还有牛、羊等(4)

原始稻作农业文化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此时开始丰富起来。如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的大溪文化的祭坛、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出土的马家浜文化的男性塑像、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品等。

这时期的聚落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聚落址密度和单个聚落址面积的增加和聚落功能的完善。其中尤以太湖与杭州湾地区及两湖平原地区的发展较快。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杆栏式房屋是当时最为进步的木构建筑,澧县城头山城址为中国最早的城濠聚落址。这种文化现象与这两地的稻作种植业发展较快密切相关。

4.史前稻作农业成熟发展阶段的主要的文化特征

这时期,在各个区域内反映稻作农业发达程度的农业生产工具,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尤以良渚文化的最为进步。主要是形成了种类较多的成套的农业工具。良渚文化的石质农业工具有犁、斜柄破土器、耜、铲、耘田器、镰、侄等,大都制作精细,另有角锄、木平田器等。石犁、斜柄破土器和耘田器的出现,表明当时耕作技术的提高。石犁用于翻土,虽然对其是借助人力翻土还是牲畜拉犁翻土尚不能确定,但据其形制呈三角形,可确认当时出现了原始犁。耘田器可能是中耕的工具。也可能是用于平田的。农业生产工具表明,良渚文化的稻作农业可能是当时最发达的。

原始稻作农业成熟发展的另一项特征,是家畜的饲养有了明显的发展,在一些区域,饲养的家畜已成为当时人们肉食的主要来源。(5)

表明原始稻作农业成熟发展的另一方面的重要现象,是原始手工业的兴盛。因为只有农业的发展,粮食剩余,才能允许一批人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这时期,原始手工业开始兴盛起来,如制陶、制玉、纺织、髹漆、竹木制做、象雅雕刻和镶嵌等获得空前的发展,尤以玉器的制作最为显著。在太湖及杭州湾地区的良渚文化、巢湖地区的含山凌家滩文化遗存、江汉地区的石家河文化中玉器制作品成为时代的特征。而最为重要的是铸造铜器的出现,如湖北京山石家河罗家柏岭遗址石家河文化层中发现了铜器残片和铜绿石与铜渣等(6)。酿酒业也可能在这时期出现,良渚文化中的双鼻壶、带流宽鋬杯、屈家岭文化中的壶形器、薄胎陶杯等,制作精致,可能是酒器,酿酒是粮食剩余现象的副产品。

原始稻作农业成熟发展的最突出的表现,还有建立在原始农业基础之上的社会形态的发展。如太湖与杭州湾地区、江汉平原地区的中心聚落群址的出现和原始城址的发展,大型宗教建筑及原始宗教活动遗存、大型祭坛墓地、原始文字的产生,拥有王权与神权人物的诞生等,表明这两个地区的社会走近了文明社会。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迈进,无疑是原始农业成熟发展的结果。

三、中国史前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若干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1.农业起源的概念

以往,通常将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就作为农业的起源。

其实,根据现在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来看,农业起源应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兴起。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农作物栽培的起源是指野植物经人工干预后转变成栽培作物,也就是人类栽培作物这种食物生产的最初产生。在栽培作物起源阶段,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并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与此相联系的文化上的变化亦是十分微弱的。

原始农业的兴起是指农作物的种植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成为当时居民的一种重要的生计从业活动。农业经济成为当时社会经济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推进作用。与此相联系的是文化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农作物栽培的起源与原始农业的兴起,在考古学文化上的反映有着很大的区别,其发生的时间亦有先后之分。栽培作物起源在前,原始农业兴起在后。农业起源研究主要是指这两项内容的研究。

2.原始农业兴起阶段的主要特征

从史前稻作农业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的文化特征可以看出,原始农业的兴起与聚落址的出现密切相关,原始农业的兴起又使生产王具出现变化,原始农业的兴起还使饲养家畜成为可能。

前述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表明,在原始农业兴起阶段,农作物遗存、聚落址、农业生产工具、家畜饲养等都已出现。而在农作物栽培起源阶段,聚落址、农业生产工具、家畜饲养等特征尚未形成。所以,除了农作物外,聚落址、农业生产工具、饲养家畜等都是说明原始农业兴起的重要特征。

据此,应将农作物遗存、聚落址、农业生产工具(尤其是磨制的石质农业生产工具)、家畜饲养作为原始农业兴起的四大标志。此外,因原始农业的兴起,人们的活动内容开始丰富起来,精神文化生活内容自然也就丰富起来,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原始宗教意识也开始兴盛起来。

3.稻作农业起源的形式

关于稻作农业起源的形式,1998年我曾提出:“中心起源、边缘发展”的看法。即:

大约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在包括野生稻在内的自然食物来源充足的中国南方腹心地带内,长期过着稳定的狩猎与采集生活的人们,逐渐认识到野生稻的食用价值,并经过长期的观察,初步掌握了野生稻的生长特征,产生了对野生稻的试种兴趣。伴随着首批试种稻的成功,试种稻规模逐年扩大,稻的野生特征逐渐向栽培特征转化。其结果,试种稻逐步成为人们稳定的食物来源之一,野生稻变成了古栽培稻。

栽培稻在中国南方腹心地带起源之后,并未在这自然食物来源充足的区域内直接得到成规模的发展,而是在中国南方腹心地带西北侧的两湖平原西部地区和可能在其东北侧的钱塘江流域率先得到发展。这两个地区紧挨着中国南方腹心地带,处于“富裕的食物采集文化区”的边缘,自然食物来源不如腹心地带的充足,但是具备发展稻作生产所需的各种条件。当那里的人们掌握了稻作栽培技术,或是带着稻作栽培技术的人们来到这里之后,发展稻作农业以解决食物来源问题,便成为当时迫切的社会需求。于是稻作农业率先在这两个地区得到发展,并以其显著的社会效益影响着周边地区。伴随着全新世暖湿气候效应逐渐北进,稻作农业也逐步向纬度较高、适于稻作生产的淮河流域推进。

“中心起源、边缘发展”的这一看法,可简明如下:

栽培稻大约在公元前10000年起源于自然食物来源充足的中国南方腹心地带,于公元前7000年后发展于“富裕的食物采集文化区”边缘的两湖平原西部地区和钱塘江流域,并逐步向淮河流域推进,即“中心起源、边缘发展”。(7)

现在我仍维持这一看法,并做一点补证。

1998年我提出稻作农业起源的形式是:“中心起源、边缘发展”时,钱塘江流域还未发现原始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文化遗存,我只是从宏观上根据一些现象推测钱塘江流域应有公元前5000年前至公元前7000年前后的原始稻作农业文化遗存。后来,在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确认了公元前5000~公元前6000年的稻作农业文化遗存;近年来又发现了公元前7000年前后的浦江县上山遗址,为“中心起源、边缘发展”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上山遗址位于浙江中部盆地,这一带是连接杭州湾地区和衢州通道的主要地区。

在上山遗址的发现,主要有以下几项(8)。

(1)发现了可能是干栏式的建筑址,表明当时处于定居。

(2)发现了大量的稻作遗存,主要是陶片中夹有稻谷壳。经初步观察是一些经人类选择的早期栽培稻。这种将稻谷壳作为制作陶器的陶泥渗和料,在彭头山文化中也有发现。是表明稻作农业已经形成的重要证据。

(3)发现的工具有石磨盘、磨棒、石球、穿孔器、砺石,还发现了通体磨制及局部磨制的斧形、锛形石器等。表现出进步的特征。

(4)陶器器形有多种,以盆形器为主,另有釜、罐,还出现了圈足和假圈足器。这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圈足陶器。

以上这些现象都表现出上山文化遗存的进步特征,表明当时的稻作农业已经兴起。

同时,我们也看到,上山文化遗存的文化面貌虽然十分独特,但也存在着与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等文化遗存的联系。

如上山遗址的穿孔石器,见于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从华南地区穿孔石器的发现情况分析,穿孔石器是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在特定的生存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工具。

上山遗址发现有这种工具,表明浙江中部盆地的公元前7000年前后的稻作农业文化遗存,与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栽培稻起源阶段的文化遗存有关。证实了我们对钱塘江流域原始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看法和原始稻作农业起源的形式为“中心起源、边缘发展”的观点。

现在,根据上山遗址的发现,还可进一步推测,杭州湾地区及钱塘江下游的跨湖桥文化遗存、河姆渡文化,也许还包括马家浜文化的稻作文化遗存,可能是由浙中盆地上山这类稻作文化遗存发展而来的。这有待于今后的发展与研究来证实。

4.原始稻作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文明起源的作用

我准备从两个地区,即环太湖地区和两湖平原地区,来谈这个问题。

在环太湖地区,原始稻作农业大约是在公元前4700年以后才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相应的是,那里的社会也是从那时开始快速发展的。如聚落增多,家畜饲养发展,手工业制品种类丰富。

而原始稻作农业在当时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则是在公元前4000年以后,即进入崧泽文化时期才开始逐渐发生的。如崧泽文化进期的采集、狩猎经济的比重,较前一阶段有了显著的下降。这主要表现在文化遗存中的动物骨骼的种类与数量,以及狩猎工具的种类与数量,在崧泽文化时期明显减少。这说明崧泽文化时期的食物生产(主要是稻作农业生产)的比重较马家浜文化时期有了显著的提高。相应的是,崧泽文化的社会又有了明显的发展。如出现用家猪下颚骨随葬,反映了开始将家猪作为财富之一,同时也表明家猪饲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一些文明因素相继在崧泽文化时期出现,如土墩墓地、墓地中的燎祭现象,出现小玉璧、玉琀等。

良渚文化时期,原始稻作农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最主要的证据稻作农业工具方面出现了用于犁耕、中耕、收割等种类较多的成套农具,出现了酿酒。与此相应的是,良渚文化时期聚落址猛增,出现聚落群,反映了人口增加;家畜饲养发展,肉食家畜比重显著增加,原始手工业兴盛。更为重要的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环太湖地区,大约在公元前3000~公元前2800年前,社会逐渐步入“古国”发展阶段。主要证据是莫角山中心聚落群的出现,瑶山、反山等祭坛墓地等的形成。

两湖平原地区的原始稻作农业大约是在公元前4500年前后的汤家岗文化时期开始得到快速发展的,出现了水田稻。

至大溪文化时期,原始稻作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加大,出现了可能是贮藏粮食的大型陶器。相应的是大溪文化时期的聚落增多。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出现城墙圈围的中心聚落,制陶业发展,出现祭坛等。

至大溪文化晚期,社会分化逐渐明显,出现石钺。

至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屈家岭文化时期,原始稻作农业进入成熟发展时期,可能已有酿酒。相应的是,社会发展可能进入“古国阶段”,主要证据是中心聚落群出现,如石家河聚落群,城成批出现,已发现9座城址,还出现了大型宗教活动场所等。

环太湖和两湖平原地区原始稻作农业的发展过程及其对文明起源的作用,以及良渚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的文明化过程是在原始稻作农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实例,充分说明了农业是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注释:

(1)朱乃诚:《中国新石器吋代几种主要特征的起源——兼论中国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中国礼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朱乃诚:《中国陶器的起源》,《考古》2004年第6期。

(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澧县彭头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8期。

(3)裴安平:《澧县八十垱遗址出土大量珍贵文物》,《中国文物报》1998年2月8日。

(4)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博物馆:《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0年第5期。

(5)袁靖:《论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考古学报》1999午第1期。

(6)湖北行文物号占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石家河罗家柏岭新石器石代遗址》,《考古学报》1994年第2期。

(7)朱乃诚:《中国新石器吋代早期文化遗存的新发现和新思考》,《东南文化》1999年第3期。

管理概论论文范文第3篇

对此,必需采取全局性调整、改善和充实、提高,才能促进机体恢复新陈代谢——机体的阴、阳、五行(肝、心、脾、肺、肾)、气、血、营卫综合性的动态平衡,并把它提高到新的、高一级的水平之上;那么,强身祛疲——健体强身、祛除疲劳、过度疲劳和过度训练,以及机体机能恢复与提高的问题,便迅速地迎刃而解了。这早已为多年来众多的治疗实践有力地证实。

关键词强身祛疲阴、阳、五行、气、血、营卫综合性动态平衡

前言

当今世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健康而强壮的身体,并且在进行各种工作、劳动,特别是体育运动之后,既能够胜任,又能够迅速祛除由于工作、劳动和体育运动而产生的疲劳。因此,强健身体,祛除疲劳(即强身祛疲)这个问题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

现在,由于许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发生健康状况恶化和身体衰弱的人确实为数众多,到处都有。所以,有效地增进健康和强壮身体祛除疲劳便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长期以来,探索这个问题的解决一直是世界上康复医学与运动医学的重大课题。

“生命在于运动”。有运动,就一定促成机体新陈代谢性状的动盪;有动盪,就必然加速细胞组织的分解代谢与机体内环境的演变,并进行新陈代谢同、异化作用对立统一关系的重新组合——综合。在这种重新组合——综合尚未达到完善——综合性动态平衡之前,势必出现原有的新陈代谢同、异化作用对立统一关系——综合平衡能力与水平的下降、失调以至紊乱,发生机体能力与工作能力的暂时下降,于是便不可避免地出现疲劳。这就表明,疲劳是生命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由于机体运动而产生生理性改变的客观存在。当然,亦由此可知,没有疲劳就没有机体能力与工作能力的真正体现。所以,在运动医学上就有“没有(过度性)疲劳就没有训练”之说,这是因为(过度性)疲劳乃是机体能力达到超量恢复必不可少的激发前提;而机体若“没有超量恢复就没有机能能力的提高”,这就表明超量恢复与疲劳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相关,亦即疲劳对于超量恢复有着特定的积极意义。然而,疲劳却阻碍着人们机能能力与工作能力的发挥和延续,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由于机体生理负担过重,则可能导致工作能力的严重衰退,甚至能危及健康以至生命,“积劳成疾”这个成语便是对此生动的写照。因此,我们对强身祛疲的研究籍以推迟疲劳的发生,降低疲劳的程度和迅速地祛除疲劳,从而增进机体康复、强壮和提高机体能力便具有现实的生物学和社会学的意义。特别在体育运动中强身祛疲问题的意义则更为重大,长期以来一直是运动医学的重大课题。

《强身祛疲》口服液乃是国家体委委管课题《强身祛疲丸》的第三代产品,它较之第一代的丸剂与第二代的冲剂更为广大的运动员与各界人士乐于接受,美味可口,携带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其成分有了更进一步的改善与提高,在疗效上更上一层楼,它能够相当迅速地促进体弱者、劳动者,特别是运动员祛除疲劳、康复强壮,提高机能与工作能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运动成绩。本文的目的,主要就强身祛疲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讨论。

2强身祛疲的辩证法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乃生命活动同、异化作用对立统一的整体,人体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就是新陈代谢同、异化作用综合性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的好坏与否,乃是我们是否健康、强壮,是否发生病变的根本性制约和依据的所在。因此,要使我们的身体健康、强壮,就必须对新陈代谢是否综合平衡这个生命活动的根本性问题予以充分的关注。紧张的工作、劳动,特别是运动训练、比赛经常对人体的机能潜力进行生理极限和超生理极限的动员,便给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造成强烈的冲击,并引起极大的波动极易破坏新陈代谢同、异化作用综合性的动态平衡,使之发生下降、失调、紊乱以至衰竭。此时,仅仅依靠机体本身的代偿恢复和康复能力,常常不能济事,若长此以往,必将积劳成疾,导致各种运动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必须借助药物——补剂等各手段来促进机体的代偿恢复与康复(注意,此中不含兴奋剂)。因此,密切地关注机体新陈代谢同、异化作用综合性的动态平衡乃是增进健康、强壮身体、祛除疲劳,提高工作能力的根本关键所在。

如前所述,疲劳的标志是机体工作能力的下降,而工作能力则是人体各器系代谢机能综合平衡总和水平的表现,它是由以下因素构成。

(1)神经——体液——反馈调节的能力。

(2)各种酶体系的活动。

(3)内环境的稳定性。

(4)各种能量物质的相互转化与供能水平。

(5)细胞的代谢能力,特别是线粒体能量代谢能力与钠——钾泵功能。

(6)各器系机能能力的共济作用的水平等等。

所以,机体工作能力的下降——疲劳,也就是机体各器系机能能力综合平衡总和水平的下降,是上述诸因素的全局性机能减退,是新陈代谢同、异化作用综性动态平衡水平的下降是同、异化作用相互关系发生下降、失调紊乱,以至衰竭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把疲劳、特别是过度疲劳与过度训练视为新陈代谢机能综合症是恰如其分的。这个论断要比关于过度疲劳是:1.体内能源物质耗尽的“衰竭”学说;2.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造成堆积的“堵塞”学说;3.血液PH值下降、细胞外液水分及离子浓度发生改变、渗透压改变的“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4.按照巴甫洛夫学派的意见,当工作时大量的神经冲动传至皮层相应细胞,神经细胞长期兴奋导致“消耗”增多,为了避免进一步消耗,当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保护性抑制”的学说,以及疲劳使心肺功能下降的“心肺官能症”;超限负荷造成内环境急剧改变致使体液调节发生紊乱的“内分泌官能症”等学说,都来得更为全面和唯物辩证,更能够最本质地揭示疲劳、特别是过度疲劳和过度训练的机制。所谓机制,就是生物体发生的某种生命现象,在形态机能上本质的制约和依据。所以,要解决疲劳、特别是过度疲劳和过度训练问题,就必须从新陈代谢同、异化作用综合性的动态平衡这个生命的根本问题上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才是阳光大道,若试图以“头痛医学,足痛医足”的办法来解决疲劳、特别是过度疲劳和过度训练则是“羊肠小道”。于是,就产生了两种显然不同的效果,用“头痛医生,足痛医足”的常规临床法来治疗运动员的过度疲劳与过度训练则需要3——6个月以上;而我用《强身祛疲液》来治疗过度训练只要十天左右便可解决问题。例如,八六年江苏省全运会期间,省田径队一个队员发生过度训练,他的800米和1500米成绩分别是2’2”2与4’2”8,服《强身祛疲液》三天后赴郑州比赛就提高到1’57”和3’58”的超(原最高)水平发挥,教练员和运动员都非常高兴、深表感谢,在江苏省十一届运动会和86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凡服用者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中国矿院田径队服用后,在省大学生运动会上曾打破约二十项省大学生田径记录。——当然,不能抹煞教练和运动员的努力,但《强身祛疲液》确实大大地促进了成绩的提高,使运动员达到了空前的竞技状况;而且,仅在几天之内,实属难能可贵,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在服液后均有极显著性意义的改善和提高。

《强身祛疲》口服液这种综合治疗和调理的中医学实质就在于使人体的阴阳、五行,气血营卫获得新的生机与综合平衡,从而振兴人身正气——肾气、脾气和肺气等人身元气,肾乃先天之本、脾乃后天之本、肺主一身之气,这三气俱兴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强身祛疲》口服液作为一种普遍运用的广谱保健滋补饮料,是依据机体各器官在体弱和疲劳的状态下可能出现的机能变化与机转,以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来选择许多种不含兴奋剂的保健、滋补及调理性的果品与良效中药进行相须相使的连环配伍,形成食补食调与药补药调相结合的多元性复方。这种多元性复方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它既能够适应机体新陈代谢局部失调的矛盾的特殊性,更能够适应机体新陈代谢发生全局性下降、失调、紊乱以至衰竭的矛盾的普遍性。例如,在八六年“10月19日徐州——青岛313次列车上动人的一幕,在列车将要到终点站徐州车站时,有一位旅客忽然昏倒,在我们的列车广播呼救的情况下,……周春同志及时赶到,协助我们救护病人,……他拿出他新研制的药品《强身祛疲》口服液使这位病人在昏迷的情况下很快地醒过来,得到了急时治疗,脱离了危险。”(节录徐青线第二包乘组体给徐州师范学院党委的信)该液销售以来,各方面人士、男女老少,各种体质的人一致赞扬该液是延年益寿、充沛体力精力、健康成长的佳美补剂,并且更对慢性肝炎等慢性病有明显的疗效,深受广大服用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这就表明《强身祛疲》充分做到,通观全局、统筹兼顾、积极主动、扶正祛邪;阴阳五行、气血营卫、综合平衡、生机蓬勃(这是因为在体弱和疲劳、特别是过度疲劳的状态下,新陈代谢经常是发生全局性下降、失调、紊乱以至衰竭)。所以,这使《强身祛疲液》具有广泛而可靠的疗效(特别是年老体弱者服后都明显感到精神焕发、体力充沛、食欲旺盛、睡眠香甜,凡练气功者服后10分钟便可感到大小周天全身气血贯通等等),它可以增进健康、强壮身体、祛除疲劳、提高机能和工作能力。

3《强身祛疲液》配方机理

3.1补气:用以防治因体弱、疲劳而发生气虚乏力等症侯。

3.2理气:用以防治因体弱、疲劳而易发生气滞,亦乃补气之需;补气应理气才能补而不滞。

3.3养血:用以防治因体弱、疲劳而易发生血虚晕眩等症侯。

3.4活血:用以防治因体弱、疲劳易发生血瘀,亦乃养血之需;养血应活血,才能养而不瘀。

气为血帅,血为气根,气血相互依存,以气血双补,并辅以理气、活血,既可以使气血旺盛,又可使气血畅通。这样便可以防治体弱、疲劳者易发生气虚血虚与气滞血瘀。补气、养血又理气、活血,同时进行则可以大大加强肺气的功能;肺主一身之气,从而推动全身气血运化,激发正气旺盛。

3.5补阳:用以防治因体弱、疲劳而易发生阳虚火衰,使机体运动功能下降;同时亦防治过劳伤阳和劳伤筋骨等症侯。

3.6滋阴:用以防治因体弱、疲劳而易发生阴虚火旺,使机体内脏受到损害等症侯。

临床实践表明,凡气虚者常兼阳虚,因气属阳;凡血虚者常兼阴虚,因血属阴,故补阳、滋阴乃势在必行。更重要的是因为“肾乃先天之本”,体弱与疲劳者,很易发生肾虚、肾亏,或是阳虚、或是阴虚,或阳虚阴虚兼而有之。阴阳互根、相生相长,补阳、滋阴同时进行便可以确保阴阳——内脏与躯体的综合平衡,从而确保肾这个先天之本。

3.7温里回阳:温里回阳是作为一个保险安全系数而安排的,用以防治体弱、疲劳而较易发生命门火衰(如虚脱、休克等)用以确保命门,确保生命安然无恙。

3.8收敛固脱:用以防治因体弱、疲劳而易发生汗淋滑脱与大汗伤阴等症侯。

3.9利水渗湿:用以防治因体弱、疲劳而易发生肾水不利和脾虚湿困等症侯。

温里回阳、收敛固晚脱利水渗湿是为了辅助补阳和滋阴,以进一步解决肾(气)的问题,籍以加强肾这个先天之本。

3.10消导化滞,用以防治因体弱、疲劳而易发生脾、胃不振、食欲不佳与消化不良等,此举是为了解决好脾、(胃气)——后天之本的问题。

至此,人身三元气——肾气、肺气、脾胃气均获得改善、加强,从而振兴人身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对体弱、疲劳者便起到实实在在的强身祛疲问题。此乃是“通观全局扶正气,扶正同时又祛邪”;阴阳、五行、气血营卫便得以统筹兼顾、综合平衡。

3.11宁心安神:用以防治体弱、疲劳而易发生心神不宁、睡眠不良等症侯。

3.12清热解毒:用以防治因体弱、疲劳而易发生风热、肝火等症侯。

3.13调和诸经与药性:用以调和十二经并使之顺利通达,并使各种药味药性调和。

当然,这样划分只能是大概的,因为中药都是一药多用途,这许多种药味结合起来又形成了多元的交叉相关,从而达到对机体阴阳、五行,气血营卫得以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目的。这是因为各种细胞可以根据自己的性状对复合性药味进行选择性吸收,各取所需,各自满足。这样,《强身祛疲液》就能够对综合平衡已经发生下降、失调、紊乱以至衰竭的新陈代谢进行全面的调整、改善与充实、提高,不仅使新陈代谢恢复综合性的动态平衡,而且把它提高到新的、高一级的水平之上。从而,相当迅速地达到增进健康、强身祛疲、提高机体和工作能力的目的;运动员则可以创造新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现将有关问题阐述如下:

(1)关于阴阳、五行,气血营卫的综合平衡

①阴阳平衡:是通过同时加强阴阳的双方来达到:阴:是以养血、活血(血属阴)、滋阴、利水渗湿(津液属阴)、收剑固晚(可防治津液耗损)等方面来予以加强。

阳:是以补气、理气(气属阳)、补阳、温里回阳、消导化滞(加强胃气、胃属阳)等方面来予以加强。

②五行平衡:这可以从药味归经上反映出来,以达到五行相生。

a肝经:液中有六味药味入肝经。

B心经:液中有六味药味入心经。

c脾经:液中有十二味药味入肝经。

d肺经:液中有九味药味入肺经。

e肾经:液中有七味药味入肾经。

(注:该液共由二十味药味组成)

③气血营卫平衡、通过同时加强气血营卫各个方面来达到。

a气:主要以补气、理气等方面来予以加强。

b血:主要以养血、活血等方面来予以加强。

c营:主要以利水渗湿和消导化滞等方面来予以加强。

d卫:主要以补气、理气、补阳、温里回阳等方面来予以加强。

一般体弱、疲劳者必为正气不足、阴阳失调、五行紊乱、气血营卫失常,对之采取阴阳、五行、气血营卫综合平衡的措施,便可达到强身祛疲的目的。

(2)关于《强身祛疲液》对脏腑的作用

①对心、小肠有:益心气、温心阳、补心血(阴)、安心神、清心热、温小肠等作用。

②对肝、胆有:清肝热、湿肝寒、利胆等作用。

③对脾、胃有:补脾气、湿脾阳、理中气、祛脾湿、散胃寒、消食积等作用。

④对肺、大肠有:补肺气、养肺阴、湿肺寒、涩肠止泄等作用。

⑤对肾、膀胱有:温肾阳、利水等作用。

(3)关于《强身祛疲液》对各系统的作用

①对呼息系统有:祛痰、平喘等作用。

②对循环系统有:强心、扩张冠脉、降低血糖等作用。

③对消化系统有:助消化促进肠喂蠕动等作用。

④对肝、胆有:保护肝脏、利退黄胆、抗脂肪肝等作用。

⑤对血液有: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等作用。

⑥对泌尿系统有:利尿、祛结石等作用。

⑦对神经、内心泌系统有:镇静安神、综合平衡等作用。

(4)关于《强身祛疲口服液》所含营养物质成份

①糖类:有葡萄糖、蔗糖、β——聚糖、淀粉、淀粉酶、糊精等。

②脂类:有脂肪油、亚油酸、镟磷脂、麦角甾醇、β——谷甾醇等。

③蛋白质:有精氨酸、组氨酸等多种氨基酸。

④有机酸:有构橼酸、柠檬酸、苹果酸、茯苓酸、酒石酸等。

⑤维生素:有维生素A、B1、B2、C、PP等。

⑥生物碱:有生物碱、胆碱、生物醇、水苏碱等。

⑦电解质:有钙、钾、铁、磷等。

⑧微量元素:碘等。

⑨甙类:有强心甙、甘草甙、黄酮甙、菊甙、腺嘌呤等。

⑩粘液质、鞣质、挥发油等。

4讨论

4.1《强身祛疲》口服液的今后展望

该液的今后展望在于它的群众性和广谱性,物美价廉(有益无害)、男女老少、四时皆宜。实践证明,该液尤对体育运动、体力脑力劳动、文艺活动、体弱与疲劳和旅游者均有迅速地增进健康、强壮身体、祛除疲劳、提高机能与工作能力和延年益寿的作用,是有速效、高效、长效三性,无任何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进入市场之后深受欢迎,推广之后必将产生现实的生物学与社会学意义。

4.2《强身祛疲》口服液研究工作价值

该项研究工作的价值在于我们把强身与祛疲辩证地结合统一起来,运用“综合平衡”的理论,有力地证明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和标本共治疗效更佳,这是对“固体治标”理论的一个推动。同时,我们把疲劳、特别过度疲劳和过度训练视为“新陈代谢机能综合症”,这是正本清源,是对疲劳机理客观的洞察,对疲劳的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

4.3本研究提醒人们注意强身、祛疲、康复融为一体是人类生命科学重要后一课。

管理概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0084-03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设立的课程,也是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层次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将其设为该专业的必修课或限选课。由于这门课程是我国高校独有的,没有国外的教学经验可以借鉴,其教学改革得到了国内很多高校的重视。

1“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以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实践为研究对象,具有宏观性、政策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也就是说,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相符。“入世”之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增加了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难度。如果教师遵循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教材的滞后性就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传统上以教材为重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必须加以改变。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传统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在教学实践中,单一地使用“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不理想。一方面,讲授法这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中国对外贸易已处于发展的快车道,如果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即使此门课的课程内容能跟上外贸发展的节奏,学生掌握的也只是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当他们毕业后,真正从事相关工作时,会发现从前课堂学习的内容已滞后,对现实的贸易世界不知从何入手。因此,“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教学方法也必须加以改革。

在考核方式方面,这门课的传统考核方式是考试和提交小论文。这种考核方式容易给学生留下“死记硬背就能通过”的印象,难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可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考核手段作为配套也必须加以改变。

2“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改革的实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大连民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方向限选课。近年来,大连民族学院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此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均进行了教学改革。这三方面的改革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2.1“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教学内容改革

传统的“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导论、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中国对外贸易的经营管理体制、中国对外贸易促进制度以及中国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中国对外贸易关系等。这种传统的框架体系涵盖了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依然有一定的科学性。因此大连民族学院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依然以原有教学框架为基础,力争融入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热点问题,例如中国制造业的走向、人民币国际化、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和奢侈品贸易等。分析这些热点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了解中国经贸发展的最新动态。为了将热点问题有效融入原有教学框架,教师们在教学时力争将经贸热点问题与本章的知识点相结合。如在讲授中国对外贸易管理的经济手段时,可以由汇率引申出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再如在介绍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时,可以由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引出中国制造业走势的问题。对于一些无法融入原有教学框架的热点问题,如奢侈品贸易和中小外贸企业发展等问题,教师们则采取设立独立的专题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专题背后的问题。

2.2“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教学方法改革

大连民族学院在此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在原有“讲授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自主学习法的教学方法,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让学生自学或独立学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本人对自己的学习负更多的责任。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虽好,但如果运用不当的话,学生不仅不会获益,还可能影响课内学习的效果。在运用这种方法之前,教师们先与学生进行座谈,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以此为基础,设计了讨论、辩论以及小组论文展示等课堂环节,以增强自主学习方法的应用效果。

开放式讨论是教师们开展最多的教学活动,讨论的频率约为每两次课讨论一次。在学期初老师组织学生分成若干讨论小组,一般情况下小组成员在整个学期都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在选择讨论主题时,主要选择与本节课联系密切的问题,或者是最新发生的经贸事件。例如在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这一章,教师在讲授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的定义和内容后,安排一次关于两种战略优劣势的讨论。由于有前几个学期的专业课学习基础,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去,甚至能提出一些报刊书籍中从未出现过的观点。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对外贸易战略”这一正确结论。这种讨论的方式让师生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有些学生的性格偏内向,对于这类学生,教师须鼓励他们积极融入课堂讨论中。在大连民族学院此门课的授课班型约为60人,在每学期课程结束时,教师们基本能保证所有的同学都至少为本组“总结陈词”一次。通过开放式讨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学习,这个环节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环节。

辩论式教学由来已久,在很多人文学科里被普遍运用。辩论具有自主性、研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在辩论之前,学生需要对辩题做深层次的研究,同时要考虑支持双方观点的素材。既然参与了辩论,就必然面临输赢,学生往往都会主动做充分的准备工作。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还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临场发挥能力等,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辩论式教学虽好,但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无法作为辩手加入辩论活动中。因此,教师们每学期只组织1~2次辩论活动,由学生自由报名。辩论的学生在台上唇枪舌剑,台下的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活动结束后,学生的反响都不错。这种辩论活动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辩题和学生:辩题的选择必须与课程相关,同时必须具备可辨性和可听性的特点;辩论的主角――学生也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辩论技巧。只有具备了上述两个条件,辩论活动才能组织成功。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学期末教师们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论文展示。学生可以自由组成小组,每组成员为4~6人,以组为单位进行论文的写作和展示。学生在论文成稿之后须交给任课老师批阅,任课老师通常会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在修改合格之后,才可以为全班同学做论文展示。学生要将论文浓缩成课件,在6~7分钟时间里向听众介绍论文的基本内容,而且在讲演结束后接受老师和其他学生的提问。论文展示环节的设置,使得学生必须就某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否则无法完成一篇合格的学术论。这对学生搜集与整理资料、逻辑思维、写作以及表达能力等方面均是很好的锻炼。

增加上述三种课堂教学环节之后,学生们提高了对此门课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自主学习方法不仅改善了此门课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并由此获得经济信号的能力,同时为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打下基础,学生将终身受益。

2.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考核方式改革

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考核方式改革上,大连民族学院的教师们将改革的方向定位于“关注过程”。“关注过程”与传统的考核方式大相径庭,传统的考核方式更强调的是期末考试,平时成绩仅占20%左右的比例,有些学生在期末进行突击学习后,也可能获得较高的分数,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使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平时的学习过程,教师们将最终成绩的评定分成四部分――平时成绩、分组讨论成绩、小组论文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这四部分所占的权重分别为20%、15%、15%和50%。需要特殊说明的是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在题型分布方面,客观题占卷面成绩的20%~30%,主观题则占70%~80%,主观题以分析现实问题的材料分析题为主。这样安排期末考试,重在考核学生对经贸事件的关注度和基本判断能力。学生要想在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也主要靠平时的积累。此门课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后,学生的课堂出勤率显著提高,学生对各教学环节的参与热情也明显增强。

大连民族学院在对“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之后,此门课的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在对2009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87%的学生对课程整体设计的评价为优,有85%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92%的学生认为考核方式改革的效果好。可见,学生对此门课程教学改革的评价较高。

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改革必需的条件“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改革的成功,需要相关条件的支持:

其一,学校的政策支持。“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发展性的特点,决定了本课程诸多章节的课时弹性很大,因此其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无法细化。而现在很多高校在教学上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如果上述的要求不变,“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无法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另外,前文所提到的考核方式改革,在有些高校也受限制,这需要学校的相关政策调整。

其二,教师需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教学及科研方面的双重能力。教师若只具备教学能力,很难紧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无法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全局展现给学生;教师若只具备科研能力,则难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学生所接触的依然是“死气沉沉”的中国对外贸易,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其三,小班授课。与大班授课相比,小班授课更易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利于实施多种教学手段。如前所述,此门课使用了开放式讨论、论文展示等教学方法,因此授课班型应为少于60人的小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而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年招生规模都在100人以上,受师生比例等因素的制约,小班授课在一些高校实现的难度较大。

总之,“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必须在拓展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改变单一“讲授法”的教学方法,同时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以更好地实现其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绍熙.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学科的教学改革[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3(5):1-5,18.

[2] 陈坤华.构建高校学生自主学习体系的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6-69.

[3]任京民,刘兆宇.试论自主学习的高校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6(17):135-136.

[4]李辉,专题式教学模式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中的运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2):167-168.

管理概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

作者简介:王素芳(1977-),女,山西黎城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太华(1963-),男,贵州仁怀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 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电力学院教改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141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079-02

上海电力学院目前共有两个工程管理类专业,即工程管理专业和电力工程管理专业,在两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均涉及土木工程相关知识的认知性教育,且均以“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为载体,具有内容宽泛、信息量大的特点。而两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在对土木工程认知教育的定位与教学目标上也有所不同。对于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是学生入学以后接触到的第一门土木类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1]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土木工程素养,使学生对土木工程知识从概念、原理、过程、技术等各环节有初步的认识,[2]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尤其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肩负着把这些完全外行的学生引入土木工程行业大门,使他们了解并热爱本专业的重要使命。对于电力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作为专业类课程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是学生专业知识的必要补充,学生关于电力工程建设中土建工程方面的知识将主要来源于本课程,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的基本知识,具备建筑识图的能力,熟悉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和建筑材料等关于建筑工程的基本内容,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鉴于此,本文旨在探索针对两专业的土木工程认知教学模式,力求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对土木工程知识的最大认知度。

一、课程的特点

鉴于两专业课程目标的不同定位,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选择了不同的教材。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侧重于全面介绍土木工程的基本情况,即大土木的知识,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建筑工程、基础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排水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管理等基本知识;[3]而电力工程管理专业在认知教育上侧重于建筑工程的相关知识,包括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等,[4]针对专业特色还适当补充了电力建筑的知识。

虽然授课内容有较大不同,但是作为概论类课程,两门课程有以下共同特点。

1.课程内容广泛而不深入

对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范围涵盖本专业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全貌以及部分核心的管理类专业课程,涉及本专业许多相关课程的内容,对于电力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范围也基本涵盖了所有主要的建筑工程类课程内容。每一章的内容就是一门课程甚至一门学科,如桥梁工程这一章涉及桥梁学科的内容,而建筑施工这一章涉及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学两门课程的内容,教材在编著时考虑覆盖的内容广泛而不深入,因此在深度上都是点到为止。[2]

2.课程教学理论多而实践少

课程内容大都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对于某些内容虽然也会列举工程实例,但只是进行理论性地阐述和介绍,没有实践内容或者实践课程来支撑。有些章节虽然也涉及一些具体的专业知识(如电力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建筑识图知识、建筑构造知识和电力建筑知识等),但没有安排相应的实践课程。

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土木工程类课程中,“土木工程概论”是一门较新的课程,相对于其他已经讲授多年的课程而言,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都不是很成熟,[5]而且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研究多数是面向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和电力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内容多而学时少

鉴于本课程的特点,教材涵盖内容非常广泛,而课时只有32个,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将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情。

2.学生缺乏相关基础知识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即学习本课程,而电力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虽然在大三第一学期才接触本课程,但是前期几乎没有任何先修的相关课程,也就是说,两专业的学生都是在不具备任何专业基础的情况下来学习本门课程,而课程内容多学时少,使得讲课进度较快,学生对部分内容理解困难,进而影响学习兴趣。

三、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1.根据专业特点,对授课内容进行取舍

由于课时较少,没有条件详尽介绍教材各章节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再根据各专业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在尽可能反映课程全貌的基础上,利用有限的课时抓住重点及难点,其他内容则简单带过留给学生自行阅读。[2,6]比如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土木工程材料、建筑工程、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和建设项目管理等。结合学校电力特色的教育,在特种工程中可以重点介绍火电厂的冷却塔、输变电工程中的输电塔,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可以重点介绍水电站厂房及各种坝体,而对于交通工程、桥梁工程和港口工程等内容可以简单介绍。对于电力工程管理专业,重点是使学生具备建筑识图的能力,熟悉建筑物的构造和建筑结构特点,熟悉各种建筑材料,尤其是与电力建筑关系较密切的钢材和混凝土等材料,了解建筑施工技术;而建筑设备中应重点讲解建筑电气的知识,其他内容可以简略。现有教材均没有专门介绍电力建筑的章节,教师在教学中还需搜集资料,补充发电厂建筑、输变电建筑和变电站建筑等电力建筑的基本知识。

任课教师应在确定了全部教学内容并确定了章节学时后,再开始准备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必须明确每堂课的内容重点和难点,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领会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和案例教学

土木工程和人们的生活相关,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举出很多鲜活的例子,尽管学生尚不具备专业基础知识,但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较高的思维活动能力。教师在讲授具体的专业知识时,可以以学生熟悉的工程建筑为切入点,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讲解,这样就容易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接受枯燥的专业知识。比如在讲授地基沉降时,可以将比萨斜塔作为一个重点案例来介绍,通过比萨斜塔的建造过程使学生理解地基沉降的知识,围绕比萨斜塔展开的纠偏大讨论又可以使学生了解很多关于建筑纠偏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利用丰富的案例,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各种各样的启发或暗示来引导学生,通过营造互动的教学环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充满乐趣的情景中进行教学,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2,5]如在讲授房屋基本构件梁、板、柱时,可启发学生在教室里观察,根据自己感官认识和课堂讲授内容来理解各种构件的特点及其在建筑物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介绍更多不同截面形式与材料的基本构件。在介绍建筑结构实例时,可以以学生熟悉的教学楼或图书馆为例,事先拍摄相关图片,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或给出正确答案。还可以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来讲授有关内容,然后由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这样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丰富教学手段

目前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在课堂讲授中主要采用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所展现的图片和视频,可以弥补实践环节的不足,[6]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工程建筑的各方面知识。但是单纯按课件内容来讲,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影响听课效果,因此,除了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入案例和增加师生互动之外,教师还应注意及时更新自身储备的知识,随时搜集身边有用的信息并将其带入到课堂中,增强讲课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时效性。比如在讲到超高层建筑时,可以讲在建的上海中心;在讲高速铁路时,可以讲我国高铁建设的历程及其中的一些重要事件。结合这些热点事件去讲,会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另外还可以适时引入一些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这都需要教师平时的积累。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与学生的沟通,注重学生的反馈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及时了解学生的接受知识的程度,课外通过作业、答疑和小测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学生聊天、发邮件和发放调查问卷可以全方位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看法和意见,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及时引入解决办法,提高教学水平。

本课程课时较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除了在授课过程中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以外,可以采用布置课程论文和布置课程调研的方法,调动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弥补课时的不足。比如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完成一篇与土木工程内容相关的课程论文,教师给出参考题目和科技论文范文,学生可以灵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最终论文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作为总评成绩的一部分。实践证明,这一方法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搜集素材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拓宽了学生视野,使其学到了一些较为前沿的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而对于电力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则根据其学习内容安排了课程调研,在学习完建筑构造和建筑结构的知识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对一个独立建筑物的构造和结构情况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巩固了课堂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但通过学生反馈也发现,每一调查小组人数(5~6个)偏多,限制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这在今后教学中可以改进。

4.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土木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实践经验常先行于理论知识,[7]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实践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的组合:播放工程录像,了解工程建设的内容;安排学生参观校内实验室,一方面参观实验室的建筑结构和构成,一方面参观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通过教师的讲解,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布置课程调研,通过学生自主地观察和实践,了解身边建筑物的构造和组成;安排学生参观已建成的典型工程和有代表性的在建工程,使学生对土木工程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5.引入灵活多样的考核模式

由于本课程知识覆盖面大而内容不够深入,如果采用传统的单一理论考试方式,则缺乏灵活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带来较大负担,也违背了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采用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比较灵活,但无法杜绝学生的抄袭现象,在成绩评价时难以解决公平的问题,还可能导致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的现象。

为了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考核应包括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小测验、课程论文或课程调研成绩组成,目前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为30%,有条件时应适当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在平时成绩中,课程论文或课程调研的成绩应至少占到总评成绩的15%。期末成绩可采用开卷或闭卷考试。总之,考核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习兴趣,理解了所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本课程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大土木的各个领域和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每一章的内容就是一门课程甚至是一门学科。因此,本课程的教与学都有一定的难度。[8]要想每一章都讲得非常精彩,最好分别由不同专业方向的老师来讲授,但只有土木学科比较齐全的高校才具备这样的条件。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建立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鼓励教师到国内外优秀高等院校进修深造,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科技论文的写作,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从事教学改革的探讨,到生产第一线锻炼,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素质。

四、结论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内容广泛,教与学都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总结了该课程的特点,根据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反馈,立足两专业不同的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考核模式的确定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顺利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为电力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补充扎实而必要的土木工程知识。

参考文献:

[1]杨柯.“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与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10-14.

[2]佘睿,巩学梅.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20(2):87-90.

[3]叶志明.土木工程概论[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白丽华,王俊安.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2.

[5]冯晓彤,倪红.“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实践与探讨[J].科教文汇,

2010,(12).

[6]龚昕,杜晟连,王玉娥.“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才智,2010,(5):242-243.

[7]肖祯雁,赫中营,高超杰.《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探索性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20):127-128.

管理概论论文范文第6篇

1.1传统和文献研究结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将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公共管理、物流专业共56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同步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在传统教学进行同时实施文献教学法,在文献教学法实施之前,向学生开设文献研究方法讲座,学生根据自我兴趣选择与中医基础理论相关文献进行网上检索,收集文献并整理,之后撰写论文。完成传统教学法内容和文献研究结合教学法内容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理论考试。两组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试验组最后成绩以理论考试成绩与论文成绩作为评价指标,理论考试和论文成绩各按照70%和30%计入总成绩。两组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的平均成绩是86.54,对照组的成绩是77.26,统计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叭)。

1.2传统和自主授课结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将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信息、英语专业共54名学生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方法,试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同时,实施学生自主授课方法。学生自主授课方法主要在传统教学进度的前1/3后进行,此时教师限定一定课时数,由试验组学生自主选择讲授内容,自主选择授课方式,每位试验组学生都要参与授课,进度和时间由教师全程控制,教师在学生自主授课结束后,总结和梳理知识体系,并对授课的学生进行点评和打分。试验组最后成绩以理论考试成绩和自主授课打分作为评价指标,理论考试和自主授课成绩各按照70%和30%计入总成绩。两组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结果证明,试验组的平均成绩是88.23,对照组的成绩是75.31,试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有明显差异。

2对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法改革的认识

2.1培养成就意识促进知识掌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情境的创新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对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法改革,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2010级公共管理、物流专业的学生教学法的改革试验充分证明,传统教学和文献研究结合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提高对中医学基础内容的认识,勤加思考,激发学生探索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求知欲望,同时促进学生利用学校网卜图书馆资源拓展知识广度和深度,通过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尝试撰写论文,最终获得中医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享受成功的喜悦。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法的改革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成就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达到学生主动要求学习中医知识,主动探求中医知1识的目的。

2.2提高学习兴趣加强表达能力

管理概论论文范文第7篇

1.1传统和文献研究结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将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公共管理、物流专业共56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同步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在传统教学进行同时实施文献教学法,在文献教学法实施之前,向学生开设文献研究方法讲座,学生根据自我兴趣选择与中医基础理论相关文献进行网上检索,收集文献并整理,之后撰写论文。完成传统教学法内容和文献研究结合教学法内容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理论考试。两组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试验组最后成绩以理论考试成绩与论文成绩作为评价指标,理论考试和论文成绩各按照70%和30%计入总成绩。两组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的平均成绩是86.54,对照组的成绩是77.26,统计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1.2传统和自主授课结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将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信息、英语专业共54名学生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方法,试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同时,实施学生自主授课方法。学生自主授课方法主要在传统教学进度的前1/3后进行,此时教师限定一定课时数,由试验组学生自主选择讲授内容,自主选择授课方式,每位试验组学生都要参与授课,进度和时间由教师全程控制,教师在学生自主授课结束后,总结和梳理知识体系,并对授课的学生进行点评和打分。试验组最后成绩以理论考试成绩和自主授课打分作为评价指标,理论考试和自主授课成绩各按照70%和30%计入总成绩。两组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结果证明,试验组的平均成绩是88.23,对照组的成绩是75.31,试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明显差异。

2对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法改革的认识

2.1培养成就意识促进知识掌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情境的创新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1]。通过对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法改革,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2010级公共管理、物流专业的学生教学法的改革试验充分证明,传统教学和文献研究结合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提高对中医学基础内容的认识,勤加思考,激发学生探索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求知欲望,同时促进学生利用学校网上图书馆资源拓展知识广度和深度,通过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尝试撰写论文,最终获得中医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享受成功的喜悦。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法的改革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成就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达到学生主动要求学习中医知识,主动探求中医知识的目的。

2.2提高学习兴趣加强表达能力

管理概论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非社会学专业 社会学概论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4.065

A Research on How to Teach Non-sociology Majors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A Case Study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General Education at F University

YANG Zhanyi

(Foshan University, Foshan, Guangdong 528000)

Abstract With increasing promotion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within Chinese colleges,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is offered to many college students whose majors are not related to sociology. While the value and benefit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sociology courses are noticeable,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Therefore, the delivery of such courses is in need of reform through three aspects: 1.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ontents need to be more inclusive for students whose majors are not sociology related. 2.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involve more interaction. 3. Assessment methods need to be more practical.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non-sociology majors;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educational reform

“通识教育”是一种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识教育渐渐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中。新世纪以来,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深入,以及社会对综合性复合人才的需求剧增,国内一些高校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并逐步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一些人文、艺术、社会学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许多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

社会学是一门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的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的一个特点是它研究别的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问题”,①它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都有交叉之处。因此,近年来,在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不少高校在一些非社会学专业设置了社会学概论课程。

1 社会学概论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社会学概论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引起对社会民生的关注。通过学习社会学概论,能引起大学生对社会民生的关注。社会学是一门始终关注社会运行、社会现象、社会人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社会学的学习,学生能更系统地了解我们的社会,分析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从而激发大学生探索社会的热情,培养公民责任意识。(2)形成社会调研思维与技能。无论是经济、管理、教育、文化等领域,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社会调研思维,掌握基本的调研技能。这样才可以深入把握现象背后的规律与特点,才可以进一步地指引我们的行为与决策。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社会调研。通过对社会调研方法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调研思维,掌握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的开展方式、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从而触类旁通指引各学科的学习与研究。(3)开辟本专业学科创新的新路径。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与方法。社会学对宏观的社会运行、社会结构以及对微观的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分层等的研究方向,都可以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新的视角、新的素材、新的方法。当与本专业学科交叉结合时,就能为本学科的研究创新开辟新的路径。

2 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全面专业。以F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社会学概论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共40课时,选用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教材。从课时上来说,似乎相对充足,但相对教材十六个专题的内容,课时就十分紧张。虽说教材本身已经考虑到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情况,但这十六个专题仍然几乎涵盖了所有社会学的基本知识,语言使用仍然相对专业,趣味性与实用性相对欠缺,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来说,存在着知识理解与掌握的难度。

(2)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当前,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法一般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单一乏味。部分社会学教师,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对其他专业、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把握不准,没有找到讲授此门课程的方法与技巧,简单套用社会学专业的教学方式。本来非社会学专业学生对非专业课的热情已经相对较低,加上社会学的一些理论知识也艰涩难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让课堂气氛更显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难以提振。

(3)考核方式重知识轻应用。在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考核方式上,较多采用课程论文和试卷考试的形式。课程论文的考核形式着重于“学术研究”;试卷考试的考核形式着重于“知识掌握”。两者都有可取之处。但对于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来说,只需要对社会学知识有基本的掌握,对社会学的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即可。如果为了通过考试,花过多的时间在知识点的背诵上,或者为了通过论文考核,囫囵吞枣抄袭文章,那都不可能达到真正的考核目的。

3 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的“通”,包含融会贯通的意思。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社会学概论,应当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式上体现融合性、互动性、实践性。

3.1 教学内容体现融合性

(1)融汇原专业知识。在依据原教材的知识框架展开的基础上,应当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性格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编。首先是选取重点章节重点讲授,不求全,不求深入。第二是结合专业知识与社会学知识进行讲授。例如,给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授课时,可用商务沟通、商界合作与竞争等的例子来阐释“社会互动”的相关理论;可用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知识来帮助理解“社会组织”的相关概念。这样能引起经管专业学生的兴趣,并快速地借助经济管理知识进行学习。(2)融合新近案例。在讲授中应更多地使用贴近现实的案例,丰富教学内容。生活在网络发达、信息爆炸时代的90后大学生,每天都在获取最新的社会信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新近发生的关注点高的社会事件作为教学案例,有助于学生使用社会学思维分析社会现象。再者,可以用同学们身边发生的常见的事件作为教学案例,不仅亲切易懂,还能让学生学习使用社会学理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

3.2 教学过程增强互动性

针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不足,对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课堂教学过程应更丰富活泼,增强互动。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表演法。运用情境表演法,能让学生在角色模拟中,对社会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讲到“社会角色”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演绎熟悉的生活场景,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责任以及他人对自己扮演角色的期望,从而明白角色协调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2)讨论分析法。运用讨论分析法,能让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观点或案例。例如,在讲授“初级群体”的正负功能时,可让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也能在观点碰撞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视频教学法。运用视频教学法,能更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一些新闻专题、纪录片、采访等的视频素材,由于其选题合适、制作精良、人物事件真实呈现,能达到口头讲授所不能比拟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时,让学生看一部跨越48年的真人纪录片《人生七年》,比生硬的数据和理论更具说服力,也更有趣味性。

(4)实地观摩法。运用实地观摩法,能让学生在实地观察、实际参与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例如,在讲授“社会工作”内容后,可让社会工作者带领学生观摩或参与一次社会服务或社区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能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的内容、社会服务的现状、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等。

3.3 考核方式注重实践性

在考核方式上,应当以社会调研实践为主要形式。这是因为,着重于“学术研究”的课程论文考核形式,过专过深;着重于“知识掌握”的试卷考试形式,容易考完就忘,而社会调研实践是最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的最佳方式。并且,社会调研技能的锻炼同样适用于各专业的学习与研究。

一方面,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学生需要运用包括调查问卷设计、数据分析工具使用、社会学理论分析以及社会调研报告撰写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对某一社会问题的调查和关注,能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当今社会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在研究对策的过程中,促进更深层次的思考,获得思想与知识的共同提升。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调查问卷、调研报告的查阅,更能客观、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更容易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同时,也能把握每一届学生的关注点与兴趣点,为非专业学生社会学概论的教学工作的改革提供参考。

注释

①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

参考文献

[1] 余瑞君.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探索:困境与对策[D].重庆大学,2014.

[2] 张英.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研究[D]. 安徽大学,2013.

[3] 傅钱余.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改探索[J].华中人文论丛,2014.1:167-170.

管理概论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方法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国贸专业的学生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理论、方针、政策及最新发展动向的一门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课程的系统学习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国际贸易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分析解决贸易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为学生正确确定未来的就业方向提供信息,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因此,积极探索《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教学体系改革,将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融入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以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实践为研究对象,该特点决定了此课程宏观性、政策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因此,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相符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严格遵循教材内容,教材的滞后性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内容模式必须加以改变。

2.改变传统的“讲授法”。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课程一般开设在第六或第七学期,此时学生通过学习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相关课程已具备较为系统的经济学思维,能够对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及对外贸易实践进行分析和判断,而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法”无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发表观点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易导致课堂枯燥,缺乏生机和活力。因此,传统的“讲授法”必须进行改变。

3.改变考核方式。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考核方法通常是以期末考试与提交小论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该种考核方法留给学生的印象就是考前看看书,网上搜一篇论文交给老师就能轻松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难以调动学生在整个学期中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因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配合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

二、《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1.拓展学生的课前阅读。

课前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上课前,老师可结合课堂所讲授的知识点搜集相关文献和案例,通过电子邮箱或QQ等方式发给学生,由学生课下提前阅读。但是学生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加上知识基础的千差万别,因此老师需要把好第一关“合理设计阅读材料和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可以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分小组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

2.系统讲解《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基本知识点。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中国对外贸易战略、中国对外贸易的管制制度、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律制度、中国的关税制度、中国的海关管理制度、中国的对外贸易促进制度及中国的对外贸易关系等。这些基本的知识点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系统讲授,可根据学生前期对相关问题的掌握程度,适当增加或减少一些章节的课时安排,做到详略得当。

3.及时补充并更新中国对外贸易领域的热点问题,启发专题研究。

在系统讲授基本知识点的同时,适时引入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并启发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比如授课过程中可引入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比如:香港“反水客”示威活动、Made In China背后的含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中韩自由贸易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一带一路战略”、“跨境电商”等专题,由学生课下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和数据,形成PPT文档,下一节上课时预留出一部分时间向学生进行专题展示并展开讨论。

三、《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课程教学除了可以使用课堂板书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平台等多种新型方式。

1.教师讲授法。

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一些较为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讲授,但时间应适当减少,大约占据整个教学时间的60%。

2.学生课堂自主讨论法。

教师结合所讲内容适时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自主讨论,积极发言。对学生的讨论,教师应给出点评,学生课堂自主讨论时间占据整个教学时间的15%。

3.专题演讲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老师所提供的热点及专题在课下准备资料并进行课堂展示,该部分大概占据整个教学时间的25%。

4.微信平台互动。

借助于微信平台,老师与学生可以就该课程的学习体会、教学体会、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交流沟通及改进。此方法在课余时间运用。

四、《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考核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考试模式、评价体系是以考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的纸笔考试形式,只能在认知方面考查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而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缺乏对学生的多元化、人性化和动态化的评价。《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应该注重整个教学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自主讨论成绩占比10%,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进行记录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2)专题演讲成绩占比20%,对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专题展示,教师应从展示的内容、展示的手段、课件的质量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并就小组内每个学生所承担的任务进行考核并打分。(3)论文成绩占比30%,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完成两篇论文,题目由学生在对外贸易领域中自主选择,格式规范由教师给定,学生应按照教师规定完成论文,论文应该有学生自己的观点,教师对每一篇论文进行认真评阅并当面指导学生,并由学生进一步修改。(4)期末考试成绩占比40%,期末考试试题尽量避免客观性题目,主观性题目所占比重应达到80%,重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对外贸易现象的理解和认识,避免死记硬背。

五、总结与启示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需要国家、学校和教师等各方面的配合才能够实现。国家教育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编写较为全面的教材并及时更新;学校应该在班级规模方面予以配合,本文所提出的教学方法改革适合于小班授课,如果班级规模过大则会影响授课质量;教师应综合提升自身素质,同时注重教学和科研,适时将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引入课堂,只有这样,《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的改革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代中强.《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9).

[2]李丽.《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3).

上一篇:监所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流程管理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