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硕士范文

时间:2023-03-11 22:44:09

工程管理硕士

工程管理硕士范文第1篇

我国硕士学位分为学术型学位(AcademicDegree)和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两种。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我国博士、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干领域[2]。根据“十二五”规划以及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精神,我国研究生教育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大硕士研究生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到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整个硕士生招生比例提高到50%以上,并进一步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培养模式、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紧密衔接等方面的改革,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对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国际上工程管理专业队伍的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从大学本科或大专毕业生中挑选优秀人才以短期管理培训的方式培养;二是从工科大学毕业、有3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中招收研究生,类似MBA或MEM方式培养。据统计,前者主要担任现场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而工程项目经理人员则主要由后者承担,后者已成为国际上培养高层次项目管理人员的主要渠道。这是因为,本科层次的毕业生在技术方面或者管理方面基础不够扎实,尤其是缺乏实践经验,不能立即胜任重要的管理工作。我国的情况也很类似,本应属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岗位却被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占据。以建设领域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为例,据调查,工程管理队伍中,工程技术专业占72.46%,管理类专业占17.39%,经济类专业占5.8%,行政类占4.35%。可见,大部分工程管理人员出身于技术专业。这些工程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管理和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其管理能力基本上来自于经验,这样形成的管理能力显然有限,且很难得到提高,亟需补上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学历方面,62.79%为大学本科学历,29.21%是大学专科学历,中专学历占7%,另外有1%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职称方面,9.68%具有高级职称,77.42%具有中级职称,12.9%具有初级职称[3],如图1所示。高学历和高职称的工程管理人才较少,无法满足工程实际需求,需要通过专业学位教育提高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的比重。放大到广义的工程和工程管理方面,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总量约为1600万人,按10%估算管理人员应有160万人。全国高校工科在校生共有803万人,其10%约为80万人。由此可见我国工程管理队伍之庞大,提高工程管理队伍水平的任务十分艰巨。为在职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再学习的机会和途径,帮助他们掌握管理和经济类专业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工程管理实践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决定在我国设置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学位,旨在通过以在职教育为主的针对性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能够推动工程领域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使其在掌握先进技术的同时,获得推动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所必需的管理能力和出色的协调能力,能够有效管理和组织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能够进行重大工程决策、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完成重大工程项目管理。当前,工程技术各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有一定实践经验后攻读管理硕士研究生比较受欢迎,需求不断扩大。设置MEM专业学位,将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工程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对于加速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我国工程领域的投资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

工程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实现特定的目的,运用科学和技术,有组织地利用资源,所进行的造物或改变事物性状的集成性活动。工程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资产品、物资设施,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工程的成功离不开高水平的工程管理。我国对工程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工程管理主要指建设行业的工程管理;广义的工程管理则取大工程的概念,既包括重大工程建设实施的管理,也包括重要和复杂的新型产品的开发管理、制造管理和生产管理,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管理、企业转型发展的管理,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战略发展的研究与管理等都是工程管理工作的基本领域范围[4]。MEM专业学位教育着眼于广义的工程管理,旨在为各工程领域培养工程管理人才。MEM专业学位与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以及工商管理硕士(MBA)在培养目标、层次类型、服务的行业领域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别,其学科覆盖面更广。

工程管理是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型学科,工程管理人才必须具备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与工程管理学术型硕士相比,MEM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1]。工程管理硕士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定位为: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管理者;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者;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者;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者。这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工程管理交叉学科的特性,仅靠工程技术或管理单一学科的力量难以实现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高校发挥工程技术和管理学科的优势,共同参与MEM人才培养。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可分为全日制学习和在职学习两大类。由于对报考者有工作经历的要求,大部分生源为在职学习。其优势在于工作岗位为其学习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可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且无需考虑毕业后的就业去向问题。而劣势在于学生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认真地完成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任务,“工学矛盾”较为突出,人才培养质量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培养质量的监控。#p#分页标题#e#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总和。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教育使研究生达到应有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它决定了入学要求、培养方案、教学方法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确定了MEM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的总体目标。在此总体目标的指引下,各高校应结合主客观情况、生源情况合理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由于工程管理涉及诸多行业领域,各高校行业背景及优势各不相同,宜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各自的行业优势及行业的国内外发展趋势,量力而行、有所侧重,合理确定专业方向及培养目标[5]。同时,培养目标的确定还应考虑学生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等因素,甚至可由导师或指导小组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制订各自不同的、更加具体的培养目标,应明确人才培养在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层次标准,差异化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

国际工程管理认证(EMCI)项目是在对世界一万多名工程师进行工程管理知识调查的基础上,对工程管理内容进行了全面分析,代表工程管理最佳实践的系列知识体系,是首次在全球推出的专门面向工程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工程管理师的资质认证项目。国际工程管理认证(EMCI)考核的知识体系如表1所示。我国工程管理硕士生源主要是有若干年工程领域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他们不仅在各自工程领域有一定的技术专长,而且对工程经济、管理、法规等各方面都有所接触,有的甚至就是管理者。但由于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方面的局限,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往往不够系统,作为高层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未得到全面锻炼和提升。因此,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内容应该基于此背景合理安排。EMCI为合理组织我国培养MEM知识结构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向,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数学、统计学、系统论等是基础。在合理组织知识结构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工程管理硕士的能力训练,包括思维能力、技艺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强化工程职业道德的培养;注重科学发展观、工程伦理观等理念的灌输。课程设置宜采用模块式体系,即按照培养目标及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知识、能力要求,将应开设的课程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模块[6]。所有模块按照一定的形式组合成一个系统。模块课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减,以不断引入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由于培养目标的差异化、个性化,要求每一模块的课程覆盖面较大,以供学生选择。例如,某些学生本科毕业于技术类专业,目前在管理岗位。他们擅长技术,但对于如何管理好团队缺乏系统知识,则其可以通过更多地选择管理类课程加以弥补。这种弹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有利于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MEM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其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突出应用、突出实践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多学科优势确保教学质量。(1)以案例为平台组织教学。按照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构建并完善MEM教学案例库,基于案例组织教学活动和考核活动。案例应有时效性和针对性,横向上与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相结合,纵向上具有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逻辑线索。利用情景教学、模拟课堂、软件仿真等经验学习方式,使课堂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互衔接,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相互补充,专业基础训练和管理综合训练相互结合。课程的考核方式应以学生完成具体工程项目相应管理活动的绩效为主要着眼点。(2)以实践环节统领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安排相应的实践环节。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建设学生实践平台。学生所学的核心知识体系,都应在实践平台上亲自动手实践,且将实践效果作为学生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3)以课程设计为手段深化教学。课程设计可以促进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课程设计按工程管理全过程进行有序安排,以工程经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风险管理、工程投资与融资、工程安全管理、工程管理信息化等课程设计为主线,使学生随着课程的进行,对工程管理的认知逐渐深入,最后实现知识的全面融合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4)以多学科优势确保教学质量。工程管理属于交叉型学科,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必然离不开相关学科的参与。从国外情况来看,多数MEM专业学位由工程学院开办,但教育过程由多个学院共同完成。如美国杜克大学MEM由普拉特工程学院开办,商学院、法学院、环境学院等都为MEM提供课程。我国的MEM专业学位也有相当一部分依托技术学科设置在工程学院。MEM专业学位要培养既懂得工程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需要相关技术学科和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参与。因此,应发挥高校多学科优势,由工程学院与商学院联合开展MEM教育,发挥商学院在MBA教育及经济、管理理论教学方面的特长,提高学生管理方面的“软技巧”,促进MEM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学管理与评估制度是保障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过程顺利进行、确保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一环。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虽然已有20余年的历史,但各高校的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这与教学管理和评估制度是否健全直接相关。由于专业学位生源多为在职攻读,且多为单位的业务骨干,用于课程学习、论文写作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无法保证,甚至少数学生攻读专业学位就是为了“混个学位”,对学习过程不够重视。如果缺乏严格的培养质量管控评估制度,则人才培养质量势必无法保证。在这方面,美国的专业学位课程考核制度值得我们学习。美国课程考核制度非常严格,课程成绩一般由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各占1/3。有的课程每周都进行考试,最后汇总;有的学校课程考核没有补考或重修。如果期末成绩低于一定水平,则该生将被认为没有培养前途而被淘汰。我国的MEM专业学位要实现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必须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评估制度。培养单位层面,应建立符合MEM特点的导师遴选、课程考核、学位论文评审、培养过程质量自评估等制度。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家性组织,MEM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应从课程设置、学位论文、办学模式等多方面对各培养单位进行规范化管理,强化监督和评估作用。#p#分页标题#e#

结语

工程管理硕士范文第2篇

(一)培养目标存在差异

目前,国内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主要依托土木工程背景院校,在工程技术基础上,培养是具有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导致不同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缺乏知识结构缺乏统一性,一些土木类背景的院校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专业技能课,而忽视了人文社科类和哲学类课程的设置,导致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不够突出;在专业技能方面,重教学轻实践,从而导致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

(二)缺乏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经验

我国的工程管理专业是1992年基于“工业工程”的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7年,“工程管理”专业学科才得到我国学委员会的确定,并正式增加进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宄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当中。在2010年以前,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生源仅限于在职人员进行在职学习培养。2011年起,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开始招收应届毕业生,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大部分院校缺乏对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的培养经验,参照工学类硕士,管理类硕士和国外高校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缺乏培养经验。

(三)培养体制尚未理顺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制主要以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应得到均衡发展。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制比较混乱,大部分学生对工程管理硕士培养目的的了解不足、对培养目标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对学校教育教学方式满意度不高。一些培养院校出于利益考虑,在未达标准时盲目增设工程管理专业进行招生,导致工程管理硕士就业难和社会认同度底等问题。

(四)培养模式未突出工程管理专业性特点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够使用工程相关的技术手段和途径去解决管理相关问题的工程师,要求学生应具备实践操作技能,对企业、市场和社会的需求有充足的认识,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应加强工程相关的实践经验方面的内容。

二、提升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对策研究

(一)提升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认识

工程管理作为一门跨管理科学和技术技能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工程管理学科最显著的特点。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应在工程技术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进行专业性教育和培养,以培养高层次管理型人才为目标。但是,在具体细化的培养目标方案中有一定的差异。

(二)构建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标准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是基于工程技术基础上,培养具有现代化管理能力和工程法律为基础,并且能够推动工程领域的发展、技术创新,正确进行工程决策,有效地完成组织、管理、实施等工程项目活动的复合型高层次管理人才。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需掌握牢固的技术知识,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能、并且能够推动工程领域的发展、技术创新,并能进行有效地完成组织、管理、实施等工程项目活动,并培养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三)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监管机制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综合指导对培养学员的质量的影响具有直接性。因此,工程管理硕士导师的整体品质在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上至关重要。因此,根据导师的职务、指导能力、科研方向以及对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对导师进行考核。实施“双导师”制对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重视工程管理硕士与企业的合作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专业的知识,还能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专业实践技能及整体的综合技能。在“双导师”制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强导师对学生具体的实践工作管理、工程项目的探索研究及论文选题等方面的指导和管理。

(四)宽口径培养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与普通的技术、管理人员有所不同,结合财经类高校专业优势和特点,体现出财经类工程管理硕士培养的特色,以宽口径的方式进行课程和培养方案设置,掌握建筑领域相关知识同时,还需掌握广范围的理论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类和社科人文类的相关知识,促进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模式的实践性。

三、结束语

工程管理专业属于交叉学科,在我国发展的起步较晚。依托财经类高校背景,突出财经类高校学科特色培养“经济+管理”特色突出的工程管理高级人才,从培养目标、培养经验、培养体制和培养特点,破解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对于完善东北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我校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推动我校各学科协调发展,对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突出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而为与我校背景相同的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工程管理硕士范文第3篇

通知规定,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自发文之日起撤销学位授权;评估结果为“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即日起要进行为期2年的整改。

据悉,今年1月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评估结果,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强调,要健全授权审核机制,实现常态化授权审核,健全授权点动态调整和强制退出机制。

根据通知,评估结果为“不合格”、被撤销学位授权的学位授权点,5年之内不得重新申请。2016年招生工作结束后不得招生,在学研究生按原渠道培养、授予学位。评估结果为“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自发文之日起进行为期2年的整改,2016年招生工作结束后暂停招生。整改结束后将接受复评,复评结果为“合格”的恢复招生,复评结果达不到“合格”的撤销学位授权。限期整改和撤销授权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其同一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继续行使硕士学位授权并招收硕士研究生。

2014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制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要求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是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6年进行一轮,获得学位授权满6年的学术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均须进行合格评估。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分为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和教育行政部门随机抽评两个阶段,以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为主。每一轮评估的前5年为自我评估阶段,最后1年为随机抽评阶段。随机抽评的学位授权点按专家评议意见认定,即:1/3(含1/3)至1/2(不含1/2)的参评专家认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1/2(含1/2)以上的参评专家认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不合格学位授权点。未抽评的学位授权点按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结果认定。自我评估为“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合格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

教育部表示,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是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对保证学位授权点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该专项评估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委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主要检查学位授权点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备性,包括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质量保证等。

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不合格名单):

一、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东北大学:统计学;同济大学:法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管理;华南理工大学:法学。

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首都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黑龙江科技大学:数学;聊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西安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三、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北京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博士(领域:电子与信息);河北农业大学:工程硕士(领域:项目管理)、公共管理硕士;河北医科大学:护理硕士;辽宁大学:工程硕士(领域:计算机技术);辽宁医学院:口腔医学硕士;辽宁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领域:化学工程);大连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吉林大学:教育硕士;北华大学:翻译硕士;佳木斯大学:工程硕士(领域:材料工程)、口腔医学硕士;哈尔滨商业大学:工程硕士(领域:计算机技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河海大学:法律硕士;厦门大学:教育硕士;福建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农业硕士;江西农业大学:工程硕士(领域:计算机技术);济南大学:临床医学硕士;山东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曲阜师范大学:农业硕士;山东财经大学:工程硕士(领域:项目管理);烟台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河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河南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信阳师范学院:工程硕士(领域:化学工程);武汉纺织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工程硕士(领域:项目管理)、工商管理硕士;华南理工大学:艺术硕士;四川大学:教育硕士;成都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贵州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昆明理工大学:农业硕士;云南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化学工程);西北大学:教育硕士;长安大学:旅游管理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主动提出放弃授权的学位授权点名单:

一、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中国地质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新疆大学:光学工程。

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北京大学:资产评估硕士、出版硕士、图书情报硕士;清华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保险硕士;北京理工大学:国际商务硕士;北京工商大学:旅游管理硕士;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南开大学:资产评估硕士;天津大学:应用统计硕士、保险硕士;河北工业大学:国际商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河北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材料工程);山西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材料工程);大连理工大学:会计硕士;吉林大学:资产评估硕士、审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东北师范大学:风景园林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管理硕士;东北林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硕士;华东理工大学:中药学硕士;第二军医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浙江大学:旅游管理硕士;中国地质大学: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材料工程)、工程硕士(领域:项目管理)、工程硕士(领域:物流工程);中南大学:国际商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工程硕士(领域:工业工程);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西南交通大学:资产评估硕士;西北大学:旅游管理硕士。

注:学位授予单位主动提出放弃授权的学位授权点,自发文之日起撤销学位授权。2016年招生工作结束后不得招生,在学研究生按原渠道培养、授予学位。撤销的学位授权点数,优先用于放弃授权点的学位授予单位进行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

工程管理硕士范文第4篇

一则疑问

小编:

您好!我如果喜欢某个人的作品或者某本杂志,会全部收集过来,2011年和2012年的《求学·考研》全年杂志我都买了。我之所以喜欢《求学·考研》,并不是因为我以前考过研究生,而是它能够为我的职业规划指明方向,使我能够找到自信,充实自己,并且最终完善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我还想知道各位编辑的联系方式,以方便沟通、交流。此外,你们有没有杂志的电子版?我能通过什么方式获得?

Re: 你好,感谢你对我们杂志的喜欢和支持。在杂志每一个栏目的最后一页的页脚有相应责编的邮箱,此外,《求学·考研》杂志有官方微博,每一位编辑也都有自己的微博,可以通过微博了解各位编辑,很便捷地进行交流。我们杂志正在进行电子APP项目的准备工作,相信不久就可通过这个项目看到《求学·考研》的电子版。

1. 任何专业都能相互调剂吗?

Re: 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的考生可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第一志愿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2. 推荐免试考生已经确定被高校录取,还可以参加统考吗?

Re: 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及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其他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

3.什么是单独考试?

Re: 单独考试是为用人单位定向培养业务骨干而设置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本科毕业生在申请的专业或相关专业连续工作4年、已经发表过论文或成为业务骨干的,才可以申请单独考试。单独考试的科目设置与全国统考一致,公共课试题难易程度也与统考水平相当。但考试的命题权属报考院校,一般不转户口及档案关系,具体报考资格须向相关单位咨询。

此外,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城市规划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林业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类别可设置单独考试。

工程管理硕士范文第5篇

1.理解意图

领导是谁?学位办、教指委、学校、学院、系设置如何?不同高校其培养单位设置不同,有的在系这级,有的是属院直管。面对拥有不同的“物理知识”、一定任期的领导时,不妨通过对学院的长期规划进行分析。理解领导意图的办法之一是从已经制定了的愿景、目标和目的进行分析。

2.制定培养体系目标,也是容易出现分歧的地方。

与管理相近的一个词语是领导,结合工程特点,工程领导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提升抽象的领导力,而是培养实实在在的领导者。

3.调查分析。

对国内外现行的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国际上工程管理硕士专业最为成熟和成功的也是在美国,特别是几所著名的高校组成了工程管理教育联盟。在国内,工程管理专业也经过若干年在清华、西交大等院校试点,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也值得借鉴。另外,专业型管理类的MBA和MPM也成为制定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的横向标杆。

(1)国外(美国)。

工程教育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初期的德法工程教育认为工程就是技术,把工程教育牢牢束缚在技术教育的范围之内;发展阶段的工程教育则以为工程只是应用科学的分支;工程管理脱胎于工程教育出现在20世纪初美国的工商业发展需求,人文内容也作为工程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胡佛(HerbertHoover)是一位非常成功的采矿工程师和管理者,在他当选为美国总统的那一年对工程师们的一次演讲中,他指出了美国工程管理者的重要性来自西部采矿、冶金和运输的急剧发展需求,已经从单纯的技术职业需求增加一种管理职业导向,即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商业经理。1979年美国工程管理协会(ASEM)成立,1997年,美国国家工程技术课程认可机构ABET,正式将工程管理列为一个可独立授予学位的学科。同时工程界的发展也渴望更高级管理人才———硕士层次的培养,由西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等六所大学组成工程管理联盟专门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硕士。专业设在工学院,但由工学院和商学院一起合作开始课程。他们的课程设计中,如果是在职学习的,一般只学习管理类知识。如果是应届毕业生,要求选修一定量的工程学科。管理类课程(包括核心课程)有30学分。

(2)国内(其他高校)。

通过各高校网络搜索,可以考察到国内高校在培养单位设置上不同,主要在工学院和管理学院,这也与美国高校相似。大部分传统的工科院校,如清华大学,设置在工业工程系;上海交通大学设置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设置在土木与交通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设置在土木与力学学院,另有北京大学设置在工学院(50名)。而一部分学校,特别是综合型大学中,由于历史的缘故和学科归并,具有“管理”的学科一般都设置在管理学院内,如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还有西安交通大学也设置在管理学院。在国内应用性研究生学位中,MBA和MPM有比较接近之处,商学院/管理学院早早将触角伸近工程管理,开设了技术管理或者运作管理模块,通过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系统运作,加强对工商企业家在科学决策、统筹规划能力的培养。项目管理的精髓来自于工程实践,培养目标和模式当然更贴近工程领域的应用。

4.构造策略:

形成初步思路之后,调研用人单位和潜在学员的看法。

5.选择方案:

从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各自学科优势及生源特点选择培养模式,例如是否从区域、行业方面采取细分的策略,或者采用综合加上模块化的方案。

6.实现方案:

寻找师资,建立课程体系。在课程实现方案,根据所选择进行工程技术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组合,尽量以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出发点。在考虑课程体系的同时也考虑授课方式。就在职教育方案中,为解决“工学”矛盾,有些学校采用集中方式,每过一段时间集中授课。而有些则根据学校制度,利用周末或晚上正常工作时间之余进行授课。

7.协调关系:

工程管理专业的潜在学员大多经过在职培训,熟悉喜欢培训教师的轻松学习氛围,愿望当然多学点经济管理类、故事性的课程。学院派教师和教育机构却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严密性,如果学生请假误过几次课程后就难以学好后续内容。课程组织者必须要协调好双方的目标,让学生端正学位课程学习的态度,同时激励课程的组织和讲授方式的转变。

二、厦门大学MEM的培养体系设计

1.学院使命

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管理文化,致力社会进步。学院愿景:成为中国商学院中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最具特色的南方之强。学院已提出MBA是培养商界领导者。新设立的工程管理硕士专业也要朝着把握工程建设、成为工程企业领军型人才的培养方向。

2.实实在在体现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必须坚持“立地”,树立工程观或工程哲学的理念

建立以系统工程及其他工程科学为基础的“物”理学科。

3.本学院的MBA从1987年设立以来,培养方位已经多样化,声誉很高,在全国排名前列。

后设的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挑战。这同时也给工程管理的培养奠定了一根坚实的桩基。因此,在MEM的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也瞄准国内一流的,利用学院财会优势,侧重对工程财务和资金优化、效用最大化。

4.针对2010年招生情况及市场反馈意见制定了初步思路。

(1)全日制改为在职。

(2)知识+能力。

(3)国际+广义。

5.根据地方的企业分布情况

没有哪个行业独占鳌头,而且也没有一家专业性极强的大型企业,开展单一方向的培养体系是不现实的。通用型的工程管理横跨诸多专业与行业,与所在学院是相容的。

6.部分课程由“企业实践教授”担任。

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管理经验,同时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企业高管担任“企业实践教授”。同时也聘请企业讲座教授与学院教师共同合作,为学生开设“企业实践”讲座课程,共同授课和指导学生。入学考试的复试以工程管理经历为主。教学标准,严格按照教指委的方针,参照工程硕士和MBA的执行,包括评价体系的实施。教学内容参照国际认证,如IPMA项目经理认证。内容体系遵循EMCI,准备将来可以参加相关认证。

7.确立沟通行动体。

完善的教学管理构架和负责人员,使学生有反馈渠道,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内容和方法,提高质量。负责人承担长传下达和协调角色,积极参与学院活动和教指委的各种会议,领会领导精神,做好与学院的协调,并与校友会、各班委会定期沟通。依据物理、事理和人理分为三个模块,具体科目有些与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交叉。课程设计中,暂时参照工程管理教指委的课程体系指导意见中,要求的学分为30学分。然而公共基础课较多,有8个学分,管理类的课程大于18个学分。我国工程领域管理人员大部分成长于工程技术背景,在各自工程领域有一定的技术专长,而且对工程经济、管理、法规等各方面都有所接触。但由于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方面的局限,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往往不够系统,与高层次管理人员的要求相比,知识、素质和能力未得到全面锻炼和提升。因此,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内容应该侧重事理进行合理安排。这种安排也符合国际工程管理认证的知识框架,如在该知识指南中明确表示,作为工程管理者都同样承担三大基本的职能和任务:(1)应用坚实的工程管理知识、技能和工具来设计和制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2)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工程方案并进行系统整合;(3)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来实现项目。与第一批学生入学谈话中,我们也了解到工程管理人员在人才市场上的分布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低层的工程管理侧重技术素质,中层、高层工程管理工作需要积累了相当的工作经历后才能真正胜任。对于公司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具有从理论到实际的人才,能用理论解决工程管理中复杂问题的人才。不同于本科,在专业硕士层面上,课程体系以管理知识为中心,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结论与讨论

工程活动跨越物性和人性两大维度。工程产品和构建过程涉及方方面面,不仅包括科学的、技术的要素,自然的、生态的要素,经济的、社会的要素,还有人为的、伦理的和管理的要素。工程技术以及相关人员不断地游走于自然物质技术和社会组织技术两大领域,肩负科学技术研究及设计和组织管理三大重任。培养工程管理人才,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效率和效益。在美国,工程师于20世纪初首创大型公司的体制,至今仍有不少名列企业总裁或首席执行官,国家领导人中理工出身的也不在少数,这现象绝非偶然。MBA和工程硕士等成熟的学科对在职的工程管理教育形成了偌大的压力。与其他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区别开来,形成自己独特的地位和范畴,需要各个培养单位进一步深入研究。从体系上来看,基于工程活动的管理脱离不了系统思想,因此,从物理、事理和人理为出发点,能够为学科体系的设计奠定基础。同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专业硕士教育的经验,能够给予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建立完善的教学培养方案良好的借鉴。如学习MBA的案例教学方法,教师不能再一味灌输理论知识,而是学生旁边的指导者和纠错者。教学方式从课堂内教学向实验室演练、案例学习、技能培训等多样化转变,充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上,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课程可以参照职业资格(IMPM)认证的培训方法,制定一个结合实践问题的综合性训练,特点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问题的选择主要直接来自学生所在组织的现实问题或者来自对其现实问题的加工提炼,例如我们通过学生自己提出一个典型的项目,提出者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充分案例背景介绍,然后通过小组讨论,重新认识该项目风险管理的策略、风险识别、评价和应对的技术方法的应用。这样,团队的、沙盘式的研究和操作训练,使得学生面对复杂的、未知、技术性很强的环境,能够结合不同行业、不同组织、不同部门、不同专业之间互相交流、补充,促进问题解决思路与方法的形成。最后,对工程管理招生条件提出异议。工程管理领导者的不能只拘于理工教育背景的学生。社会化的大融合,职业的转变,还有工程复杂性导致管理上的再分工,敦促所有涉及工程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工程管理教育。工程管理的系统思想在其他的人文管理或者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上是独特的。有一名学员本科为英文专业,入职岗位为FluorDiannel在中国某工程的翻译,下一份岗位为设备制造厂的采购师,目前负责公司的厂房和设备建设工作,对工程管理知识的急切需求成为该生进入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习的动力。在2012年北京召开的全国项目管理大会,陈育芳就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国际工程项目中,项目经理的来源于多个渠道,包括本科来源于小语种、国际贸易等文科性的背景。补充应有的物理和事理知识,使得他们也能胜任工程项目经理的职务。职业生涯的多渠道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趋势,工程管理应顺应社会发展需求,视学生的工作经历和经验,不能形而上学地局限规定理工科教育背景。中国工程教育的全球战略应该采取一种全新的战略———“包融”战略,其含义是:构建中国模式,“包融”世界体系,加入全球互认。美国工程管理ACME推出知识体系(类似于PMI),并实施全美高校的认证,获得其承认的高校89所(2013年的数据)呼吁我国的工程/技术管理相关的学会/协会,如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联合起来,如果不能将工程管理纳入到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专业目录中,也希望能够如美国ASEM一样,建立资质认证体系,共同促进工程管理的发展。

工程管理硕士范文第6篇

纺机本科专业亟需重设

1998年,我国纺织类高校取消了纺织机械专业,只保留了纺织机械方向的选课模块。受就业导向影响,学生选修纺织机械类课程的积极性不高,纺织机械类课程的课时也很有限,现行的课程体系已经不适应当前纺织机械行业的新需求。2013年,新一届教育部纺织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了纺织装备分委会,旨在加强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人才培养的工作。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通过教学改革,探索出具有纺织机械特色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使培养出的学生既符合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又能掌握纺织机械的基本原理和关键共性技术。

在课程设置方面,门类繁多的纺织机械为机械类专业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素材。课程学习主要分为专业认知学习阶段,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专业课学习阶段和实验及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四个阶段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纺织机械有一个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并实现知识系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教材建设方面,东华大学编写《机械专业导论》、《纺织机械概论》、《纺织机械设计》等教材,为学生提供从概论到基本工艺原理,再到关键系统综合设计等相关知识。

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纺织机械与纺织工艺等相关学科结合紧密,且学科交叉融合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纺织机械行业的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应体现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高层次创新人才主要包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三个层次。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通过联系实际的工程课题,进行相应的科学试验、研究和开发工作,使学生在理论基础、科研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等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成为胜任较高层次科技工程的高级技术人才。博士研究生则要求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组织科学研究、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并取得具有学科特色或科技创造的成果。在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上,纺织机械企业的博士后工作站应与纺织类高校的博士后流动站加强合作。

目前,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与东飞马佐里纺机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已开展博士后联合培养工作,博士后课题来源于企业,企业和高校各选派一名博士后导师,以博士后项目为纽带,优势互补,推动校企产学研合作。

建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纺织机械企业现有的博士后工作站、纺织类高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推动校企联合的博士后培养机制。国家人事部设有中国博士后基金,部分省市也设有博士后基金,企业和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博士后资助政策。另外,要使纺织机械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进入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工作,除了培养其对纺织机械行业的关注与兴趣以外,还需要纺织机械企业提供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为在职人员提供进修机会

在职人员的进修是当前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因为针对在职人员的培养方案具有很强的实效性,课程设置充分考虑行业或企业集团的需求,研究课题主要来源于企业,可以促进强产学研合作。目前,在职人员的学位进修主要有工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两类,此外,还可以开设非学历培养的研究生课程班。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以“进校不离岗位、教学方式灵活、培养方案具有针对性”的特点,适合我纺织机械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工程管理硕士旨在培养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能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此外,高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开设研究生课程班,制定的课程方案应体现企业需求、行业最新理论和技术、行业发展动态等内容,由高校学者、行业专家、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授课。

人才培养需产学研合作

教育部推出的本科层次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研究生层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已明确规定学生要有足够的时间到企业实习。因此,需要高校联合企业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研究生实习基地,形成具有纺织机械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使学生通过到企业工程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积累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技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指向性。

当前,我国高校的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普遍薄弱,工程实践基地也是培养青年教师工程能力的平台。青年教师可以作为带队教师,协助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实习,其自身也得到锻炼;青年教师还可以到企业的具体岗位挂职锻炼,既为企业服务,也锻炼了自身的工程能力。

对企业来说,建立工程实践基地有以下好处:一是体现了社会责任,提高了社会影响力;二是增加了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的机会;三是为企业的人才遴选和招聘拓展途径。

当前,东华大学还联合全国相关纺织类高校和骨干企业建设了“纺织产业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为我国纺织产业创新人才的集聚和培养搭建了全新的开放式平台。

工程管理硕士范文第7篇

在燕山大学,最喜欢世纪楼后面那条悠长的林阴小道,两旁的法国梧桐枝桠层叠交错,合欢花开得香气弥漫,朦朦胧胧的宛若童话故事里一簇簇小白云……

所谓燕大 在水一方

云起潮生,山海燕鸣;巍巍学府,秉新图宏。燕山大学坐落于燕山山脉的最东端,这里是渤海湾的西海岸;向南8公里,是有“夏都”之称的北戴河;向北25公里,是“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山海关;这里与有“秦皇岛绿肺”之称的国家海滨森林公园咫尺相望……很多人第一次见到燕山大学都会不约而同地赞叹:在这么一所小城市里竟然会有如此现代、如此亮丽的建筑。远远看去,燕山大学白色的教学楼群仿佛是无数翔集的海鸥点缀在渤海岸边,优雅地张开丰满的羽翼,在阳光下,扑打着闪闪发亮的翅膀。

燕山大学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系及相关专业成建制迁至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组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1960年独立办学,定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5年至1997年学校整体南迁秦皇岛市。1997年1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燕山大学。1998年,由原机械工业部划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2006年,国防科工委和河北省共建燕山大学。2009年,工信部、国家国防科工局和河北省共建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作为一所曾隶属原国家机械工业部的重点院校,秉承着先辈们不畏艰辛的开拓精神,在岁月历练中,不断的升华。现在的燕山大学是一所理科基础扎实,工科实力雄厚,经管学科独具特色,人文学科发展迅猛的全国重点大学。现已被教育部首批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南有厦大 北有燕大

南有厦大,北有燕大。燕山大学是为数不多的临海而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海滨城市独有的清新与洁净,在燕大的校园里充分地展现出来。校园以现代建筑为基调,建筑风格简洁流畅,每一栋房子,都是直尺和圆规最简洁的组合。

晴天时,抬头仰望燕大21层的世纪楼,纯净的蓝色与简洁的白色产生强烈对比,美得那么的不真实,仿佛是置身于童话世界。勤奋而又睿智的燕大学子,在这里享受着他们花一样的年华岁月。

校区内绿树成阴,风景秀美清雅;迎春、丁香、月季、玉兰、榕树、蔷薇、梧桐,不同的季节可以看到不同的鲜花绽放。西校区,建筑风格在保持原有基调的同时又多了几分活泼,色彩更为明亮。

燕山大学现设有9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和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翻译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有61个本科专业,已呈现出以工为主,文、理、经、管、法、教等多学科共同发展的学科格局。

学校现设有研究生院和20个学院,即: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理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车辆与能源学院、体育学院、国防科技学院、里仁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

燕山大学现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防重点学科和13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极端条件下机械结构和材料科学”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秦皇岛燕山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2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燕山大学出版社。

目前,燕山大学是全国设立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高校之一,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是特色鲜明、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教学型大学。与此同时,燕大位居中国高等教育的“国家队”,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科技工业的主力军,在装备制造业等多个领域享有相当程度的“话语权”。

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到国防重点实验室,从国家工信部共建到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燕大给整个河北带来的第一,不仅仅是行业内获得的荣耀,虽然没有北大、清华头顶上那么多的光环与国家投入,虽然不是植根于河北,而她却实实在在地利用着有限的资源,奋战在强校之林,默默地负重前行,不断地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科研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为国家各行各业培养了一批批栋梁之才。

燕山燕鸣 名师云集

燕山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不仅有高层次的科研专家学者,还拥有一批精英教学名师团队。在注重研产互动,为国家建设服务的同时,更注重高等学府的育人功能,以其卓越的科研实力和优质的教学质量雄起于百舸争流的高校之林。

目前,燕大拥有教职工逾3000人,其中专职教师2000人,教授356人,副教授471人,博士生导师147 人,硕士生导师70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1个,德国洪堡学者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88人。

2008年燕大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单位。2010年燕大成为首批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作为全国重点大学,燕山大学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一直面向全国招生并且历年在各省份均位列本科一批,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39000人。

工程管理硕士范文第8篇

关键词:“985”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041-02

我国从1990年开始设置第一个硕士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以来,经过25年的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增加到了40个,几乎覆盖了学科目录的全部门类,并且有了工程博士、教育博士、临床医学博士等博士专业学位。学习时间也从非全日制为主演变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作为代表我国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985”高校,多年来一直以学术型研究生、博士生培养为主。但自从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规模迅速扩张之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在“985”高校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本文从对“985”高校从2009年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变化情况入手,分析其专业学位授权点分布和招生变化趋势,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些许建议。

一、我国现有的专业学位类别发展过程

我国1990年开始设置第1个专业学位类别工商管理硕士;1992年设置建筑学硕士;随后设置了教育、工程、临床医学、农业推广、公共管理、兽医、口腔医学、公共卫生、军事、会计、艺术、风景园林、体育、汉语国际教育、翻译、社会工作硕士;在2010年,迅速扩大了专业学位类别的种类,设置了应用心理、应用统计、中药学、文物与博物馆、工程管理、金融、林业、保险、国际商务、新闻与传播、图书情报、护理、警铡⒊霭妗⑺拔瘛⒙糜喂芾怼⒊鞘泄婊、资产评估、药学19种类别;2011年增设审计;2015年增设中医;现有专业学位类别40种。1990―2008年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数量为缓慢增长,2010年经过一个大扩张后,基本趋于稳定。有若干专业学位类型下又设置了领域,例如工程博士下设4个领域,工程硕士下设40个领域,农业硕士下设15个领域,艺术硕士下设8个领域,工商管理硕士把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单列。审核学位授权时按照领域进行审核,因此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种类为99类。

二、“985”高校专业学位授权点情况

我国“985”高校一共有39所,既有综合性院校,又有行业特点非常明显的院校,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分布和类别都不尽相同。“985”高校的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面比较广,在99种授权点类别中涵盖了其中的93类,共有156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硕士由于其内涵比较广,又有非常好的人才培养需求,因此所有的“985”高校都有该专业学位授权点;其次为工商管理硕士;近年来应用面广、社会需求旺盛的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工科专业也大部分“985”学校都有。而专业性特别强的,例如工程硕士(兵器工程)、工程硕士(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林业、中医学4种专业学位授权点都只有1所“985”学校有。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是从学术型学位授权点学科发展过来的,在2013年之前的审核增列中,要求必须有相对应的一级学科点或者二级学科点授权,因此,每一种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对应着不同的门类,包括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在“985”高校中,在每个门类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差异很大。有授权点数量最多的是工学,最少的是历史学。与我国现在还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需要最多的是工程技术人才有很大的关系。

不同“985”学校的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和分布也不相同。如下页表1,数量最多的是浙江大学,其次是四川大学、吉林大学,这三所学校在学校规模上整体处于国内前列;较少的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这与其学校性质、现有专业学位类别有很大关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国防院校,本身学科覆盖面窄;北京师范大学是以师范类、理科为主的学校,而理科没有专业学位,师范类也只有一个教育硕博士,因此其数量少;中央民族大学本身体量就小,因此数量也少。

不同学校在不同门类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差异更大。以工学对应学位授权点数量最多,所有“985”高校都有工学类专业学位授权点,而历史学最少,只有一些综合类院校有少部分。在10个门类都有专业授权点的学校共有4所,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大部分“985”高校在专业学位授权点门类覆盖面还是比较宽的。

三、“985”学校2009年以来的招生情况分析

1.全国2009年以来研究生招生变化情况。2009年之前,我国没有全日制专业学位,所招收的全日制研究生均为学术型学位研究生。2009年,研究生招生已经进入到录取阶段时,为了引导专业学位的发展,教育部额外增加了5万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名额。2010年、2011年,教育部下达研究生招生指标时,按照博士生、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三大类给每个单位下达指标。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了25家单位可以授予工程博士,在2012年教育部下达招生指标时,大类又进行了调整,按照学位博士、专业学位博士、学术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四大类下达的招生指标。从2009年之后,学术学位硕士生的数量不断下降,专业学位硕士生的数量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专业学位博士生的数量几乎保持不断,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2.“985”高校2009年以来研究生招生情况。“985”学校总体招生情况与全国的招生情况趋势基本相同,专业学位博士生2012年以来基本不变,略有下降趋势;学术学位硕士生的数量下降,与2010年相比,“985”高校学术学位硕士生减少了12.5%,同期全国减少了11%;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数量上升非常明显,但上升幅度低于当年全国水平,与2010年相比,“985”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增加了66.7%,同期全国增加了132%。

四、问题与思考

2009年以来,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快速增长,“985”高校的专业学位硕士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达到了44%。对于“985”高校来说,基本都是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任务非常重。而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年限一般情况下是2年,其中1年为课程学习,1年为实习、写论文和找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生能够参与科学研究的时间有限。如何定位“985”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值得思考?是和普通院校一样,重点培养实践性强的专业硕士,还是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研究水平但又能实践训练的专业硕士?还是像现在的有些院校,基本不区分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培养?

培养目标的确定,就决定了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和学位授予标准。对于“985”高校来说,所培养的专业学术硕士生,应当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这样才能发挥“985”高校的研究优势;同时,可以适当地增加实践环节,在专业实践方面给予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多的培养和机会,做到学术和专业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Z].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口余勇,李久东.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演进[N].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6.

[3]刘立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J].职业教育,2013,(12).

工程管理硕士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工程管理;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094-02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以及科学研究于一体,在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1]。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既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兼具企业运营、商业运作能力以及具备全局观、协调性的管理型复合人才。然而,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的脱节。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实施研究生教育过程中逐渐凝练而成的成熟范式和标准样式,它指导整个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运作,整合各项教育资源,是实现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有效而成熟的途径。本文通过研究校企合作模式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及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从而创新性地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推进“让专业更专业”的教育理念。

二、工程管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定位

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完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我国工程管理的人才质量,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于2010年开设工程管理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简称MEM)专业学位,着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管理是针对工程实践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决策、协调与控制工作。随着当前工程项目在规模上的不断扩大、组织结构越来越庞大、决策流程愈加复杂、涉及技术繁多、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冗长、项目参与人员众多等方面的发展趋势,管理工作在当前工程中的重要性使得工程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管理和实践中占据愈加重要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定位: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管理者;开发、制造、生产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等过程中的管理者;技术改造或创新、与国际接轨、技术转型过程中的管理者;科技、工程、产业等的发展战略决策者及管理者。

三、国内外工程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综述

美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入学考核、培养方式、导师分配到毕业考核,都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存在相当大的区别。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工程管理系为例,紧密结合当前工程界的实际需求,设定相应的研究生培养项目,并为每一个培养项目量身定制研究生培养计划,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工程界输送管理人才。此外,从研究生选题开始,为每一位研究生分配特定的导师小组。导师小组由来自于本校不同专业的导师组成,从而为研究生在工程技术、管理理论、数理统计及信息技术等方面提供综合性的教育培养工作,有效实现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该系充分发挥毕业校友资源,不定期以各种校友活动、讲座、参观等形式,搭建该专业研究生与企业家沟通交流的良好平台,为研究生提供充分的社会实践机会,并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关学者对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耶鲁大学在内的美国若干所知名大学的调研发现,各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条件的要求不尽相同,相同的是所有这些高校都有对推荐信的要求[2]。此外,调研中的各高校一般不会在研究生一入学就为其确定导师,研究生在开学后的半年或一年时间里,主要任务是相关课程的学习,一旦研究生确定将来的选题方向后,再为其分派由相应的若干教师组成的指导委员会。相比于国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课程内容设置难以反映科学前沿;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忽视跨学科课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强;培养模式单一,部分高校仍未能充分调动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校企合作缺乏相应的机制等。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能够实现高校、企业、社会合作共赢,是一种有效提高研究生专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国内高校诸如清华大学,国外大学诸如麻省理工学院等,通过社会实践、项目合作、校外导师、参观学习等方式,为在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充足的与企业沟通交流的机会,扩展其社会认知视野,增强其工作实践经验,使得研究生毕业后能更快的适应到工程管理工作中。此外,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鼓励支持下,我国国内已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联合培养工作,在联合培养的管理机制创新和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目前,此类合作包括教育部专项计划、国际企业合作、多样化合作等模式,强化以学生为本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自主性培养并加强学生实践训练,开设具有特色及多学科交叉的课程模块,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现校方和合作方导师、项目等资源的共享,建立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共同搭建起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平台以及创新教育基地[3]。

四、工程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搭建

结合系统论视角及现实的角度,本文将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划分为四部分: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考核,质量评价及保障。

1.培养目标:结合工程管理硕士的专业特色及当前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工程管理理论,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计划、组、指挥、协调和决策能力,能够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

2.培养方式: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建立包括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学位论文在内的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方式体系。其中通过课程学习,使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包括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工程管理理论知识、工具性知识(信息技术、数理统计、外语等)、政治理论职业伦理在内的兼具完备性与前沿性的综合知识体系;采取工地参观、企业调研、名家讲坛、案例分析、社会实践、校外合作导师等多种形式的实践训练,实现对工程管理知识理解的深化与升华,并熟练地将其应用于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达到知行合一;学位论文应以实践性论文为主,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案例分析、工程管理模型与方法、工程管理方案设计、管理诊断、调研报告等。

3.培养考核: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特点,相应的考核内容应包括对课程学习所修学分、学位论文及毕业答辩的综合考核。

4.质量评价及保障:基于工程界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建立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及培养考核等方面进行定期评价及自我审视,从而动态调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保障工程管理专业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输出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岗位需求同步。

综上所述,本文建立如下图所示的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

五、结束语

结合相关研究工作,本文探索了工程管理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定位,结合国内外高校已有的培养模式分析,通过动态的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搭建,以期促进工程管理专业学位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谢维和,王孙禺,袁本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略与规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工程管理硕士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现状;定位;发展

一、工程管理学科的教育现状

我国开设有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大学共121所,颇具办学规模,而承担教学的单位则主要分为两类:其一为经济类或管理类学院;其二则为土木工程类或建筑类教学单位;另外也有个别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成立了独立的院系。[1]我国各类121院校中所创办的工程管理专业包括的内容非常多,有综合性、财经系、师范类、农林类等高校,并且在所有高校中,理工类则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力量,因此,高校所开办的工程管理类专业具有比较强的行业背景,而建筑行业则是这些学校的主要依托行业。

从本学层次角度而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教育体系所涉及到的范围有专科、本科、研究生、在职培训。其中主要的教育内容为:在本科招生中,将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作为培养的重点,并且设置相应的项目管理、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等课程;在研究生范围之内,主要包括的人员是工程一级招生中的硕士与博士,在学习期间以工程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开办具有特色MBA,实现与国外优秀高校的合作,形成项目管理硕士班。[2]此外,也有部分大学会面向社会进行提供培训,部分大学还开办了研修班形式的培训。

从课程教育体系来讲,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方案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实现经济、管理、法律、技术课程的设置,而在工程管理专业中,所采用的方案包括5个方面,分别是房地产的经营与开发,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物业管理、透析管理。[3]

二、工程管理的学科定位

在20世界60年代工程管理专业出现,部分留美人士以及工程经济专家在我国开办了技术经济学科,在开办该学科的同时,将技术活动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4]在1963年到1998年间,我国高校本科先后经历了四次修订,不仅将原先的基本建设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建筑管理工程进行整合,并且还使原先的学科内容进行创新改革。[5]本科与专科的工程管理学生需要具备对投资经济理论与知识有所掌握的能力,对工程管理理论方法掌握的能力,对各种项目建设政策、法规有所了解的能力,对国内外工程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发展现象了解的能力;具备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能力等。因此,可以将工程管理学科进行准确定位,使其在研究中能够涉及到计划、组织以及指挥、控制等管理问题。

三、对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的分析

(一)工程管理学科教育发展的主线

1、学校教育

达瓦・纽曼教授曾说过,社会在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非常多,如果仅需要社会科学或者工科,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本质上而言,在工程管理教育出现在高校之后,世界各个地区的大学先后对工程管理学科进行设立。

2、培训

现如今,校外培训是当前最为主要的教育方式,它是集现代教育与终身教育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当工程师离开学校踏入社会之后,单位没有办法对工程师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了解,并且企业在发展中没有特定的管理场所对员工进行培训与教育。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各类培训机构出现。

(二)在工程管理学科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管理学科教育中,其存在的问题非常多,比如像工程管理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工程管理学科的教育方法如何,工程管理学科的侧重点是什么,工程管理学科教育中如何形成统一、协调。[6]

问题一

需求是工程管理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在国外诸多教授的研究中,可以得知,需求主要是指市场需求与城府研究需求,是根据相关需求所制定的,每一位教授在进行研究中都认为需求的原则不会发生改变,并且问题的本质藏于深层次之中,其教育的发展速度远远追不上需求的发展变化。

问题二

工程管理学科教育四平台:

法律平台:工程发生当地或关联地的风俗习惯、法律法规。

经济平台:主要包括了经济学、工程经济学、会计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公司理财以及保险等。

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了管理学、市场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合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以及运筹学等。

技术平台:主要是指在某一个专业范围内工程师所具有的基础结构,这个专业领域的范围比较大们可以是电力,也可以是化工。

问题三

在我国这个问题极为突出。大学各相关专业课程间的课时安排比例不尽合理,文科类课程课时较多,而专业课课时比例则偏低。在我国各大高校之中,周学时数与年学实数相较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的差异,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忙则应付考试这,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管理是当前新兴的学科,在可持续发展中,该学科的体系不够完善,并且在建设中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对其进行解决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工程学科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工程管理人才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而工程管理学科教育必须克服学术氛围和品质等问题,这样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岳亚锋.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山西建筑,2009,15:180-181.

[2]陆洋. 浅析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及科学发展对策[J]. 经营管理者,2009,13:204.

[3]曹明江. 浅议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四川建筑,2009,05:228-229+231.

[4]尹贻林,刘一格. 应用型本科专业能力测评的探索与研究――以工程管理类专业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3,11:119-123+89.

上一篇:旅游管理系统范文 下一篇:工程管理专业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