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答题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02:12:19

高中语文答题总结

高中语文答题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09

高中语文是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的进一步发展。学生在经历了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之后,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阅读对学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高中语文阅读要求的提高,使许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找不到正确学习高中语文阅读的方式,导致学生一看到语文阅读就愁眉苦脸。本文主要从平时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古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不同中,对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了分析,下面就来详细的讲述一下。

一、从平时的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分析

(一)从老师的教学方面来说

一是老师要注重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的传授。在平时的做题和考试中,学生所做的语文阅读的文章是不同,但是只要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阅读答题技巧,就可以应对不同的阅读题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平常的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只是重视对语文阅读内容的教学,而忽略了对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的学习,导致学生遇到不同的阅读时,不知道从何下手,没有抓住文章的重点,答题时乱答一气,导致阅读的得分不高。例如,语文阅读中常有赏析句子的题目,赏析句子主要是从句子的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在教学中,高中语文老师就首先从这两方面下手。文章的结构一个方面是看文章是否用了排比、顶真这样的手法,让句式显得十分整齐;第二个方面是看文章的句子是否长短错落有致。文章的内容主要是考是否用了比喻、拟人等这些修辞手法,能够让句子显得更加生动。老师在教W生赏析句子的时候,把答题技巧交给学生,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是高中语文老师要降低学生对阅读的恐惧心理。现在很多高中学生是谈阅读“色”变,学生从内心就抵触语文阅读,一到语文阅读课,学生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注意力不集中,长期这样下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相反,在做阅读题时学生总是找不到答题的感觉,会导致会对阅读生出厌恶感,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可能会下降。

(二)从学生的学习方面来说

一是学生要多做练习题,多总结做题经验。语文老师在阅读课上讲的大多是理论性的东西,而具体的将老师讲的理论落实到题目上还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做。学生通过做题可以将理论落实成实际的做题经验,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学生可以将老师讲的阅读知识渐渐的转化为自己的阅读技巧,语文阅读能力也就提高了。例如,语文阅读中对作者的写作主旨和写作意图的分析题目。高中语文老师会在课上给学生讲解这样的题目如何解答,并举一两个例子,让学生能够有更直观的印象。学生在课下就需要对这一类题目进行强化练习,将老师讲的技巧运用到答题中,在大量的练习中,总结一下自己的做题经验,在之后的练习和考试中,再回答这类的问题,学生就可以得心应手的做好。

二是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学生在实际的阅读学习时会遇到一些难题,遇到难题时要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通过老师和同学对具体阅读不懂点的讲解,学生可以及时的解决自己在阅读上遇到的不懂的地方,久而久之,通过这样的积累,学生就会慢慢的积累语文阅读的经验,语文阅读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二、从古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不同中分析

(一)古文阅读

古文阅读顾名思义是让学生阅读古文,对古文进行理解,然后再进行答题。古文阅读的重点是对一些字、词和句子的理解,主要是古语与今语差别大的地方。古文的文章简洁,词语的意思多变,让拥有现代思维的高中学生来理解古文,还是有很大的困难的。古文阅读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句子翻译,下面就从题型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是古文阅读中的选择题是对个别字词的理解,像是通假字、古今异义、实词虚词等的方面。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像是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倒装句等句子结构的变化。经过漫长的历史之后,很多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学习古文的字词句时需要老师多给学生总结。例如,在学习古代词时。虽然有的词在古代的意思多,但是终究是有一定数量的,所以高中语文老师通过对一些词的总结,让学生记住,在答题中就会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二是古文阅读中对句子的翻译。古文阅读中的对古文句子的翻译是对古文阅读理解综合性的考察,对句子进行翻译时,一是要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变换的句子结构,二是要对个别字词进行理解,找到这个字在这个位置最合适的意思。学习古文句子翻译需要老师总结古文阅读的技巧和学生对进行练习,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对现代作者写的文章进行分析,相对于古文阅读来说,古文阅读只需要对古文的表面意思进行理解。现代文阅读不仅局限于对文章表面意思的理解,还要对文章的主旨内涵进行理解,进一步挖掘文章中更深层次的东西。下面就具体进行分析。

一是现代文阅读中也有对文章表面意思进行理解的题目,像是寻找文章的时间线、对文章的个别句子进行理解。学生只需在阅读时对文章的表面意思理解好,就可以顺利的做好题目。

二是现代文阅读中对文章深层次方面的理解,像是对一语双关句子的理解,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回答这类题目时就需要学生在理解好文章表面意思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思考。针对这类问题,老师在教学时需要着重启发学生的对文章思考,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联系生活实际,对文章进行思考。例如,语文老师在阅读课讲找文章主旨时,要启发学生去找关键的句子,像是每段的开头、结束段这样关键的位置。通过这些关键的句子再进一步去思考作者写作的意图就会更加容易,阅读水平就会更快的提高。

三、结束语

高中语文答题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 教学方式

在高中教学中,每一年都会有一些关于教学方面的改革,特别是针对语文教学的改革逐年增多,从对历年的高考试题中不难看出现代文阅读已经慢慢的渗入了语文学习中,每年的高考试题都会有一段现代文阅读,有一段三四百字的文章,文章涉及的方面很广,让人摸不着头脑,由于文章命题的理论部了解,就使学生对文章有一定的发蒙的感觉,这样这段现代文阅读就成了丢分点,五个选择题,共十分。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得分,所以这就成了语文丢分点。

一、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高中现代文阅读发展状况。随着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考察能力不断凸显,引起了广大语文老师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就使高中语文教学发生了改变,以往的语文教学就是书本,老师讲学生记,考试的时候只注重书本的知识,更不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而现在的语文考试已经打破了以往的考试方式,注重的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这一方面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就成了素质培养的一个重点,随着广大授课教师的不断改进授课方式,一定能慢慢解决现代文阅读丢分率高的这种状况。

2.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学生误区。

第一点,学生总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审题,造成审题的意思不能准确把握,答非所问。这种情况是很容易出现的,答题的原则是回归原文,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不能主观臆断。另外要认真审题,不能犯低级错误。要弄清有些题目问的是怎样写,还是问为什么要这样写,题目主要问的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还是要求推导出事情的必然结果,回答的方向是不一样。因此要认真的读题目的题干,这样就能明确解答的内容。

第二点,有些学生在读题的时候总是只看到了题目的表面,题目的内涵还没有看清楚就答题造成之只回答出了表面的意思,深层次的意思没有回答到,这样得分点就低了。所以学生在答题的时候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不能只关注文章的某一个语句,要整体把握思路,进行前后对照分析,有的时候还需要学生对文章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把握到全文。

第三点,学生在做现代文阅读的时候总是会丢三落四,这样就不能把握住文章的主题,每个题目的答题方向其实不止一个,要坚持对文章字字理解的习惯,一般的主观性试题都具有一定的突出特点就是容量特别大、概括性很强、内容非常丰富、知识点很复杂,每个知识点之间联系都很紧密,因此,答题要灵活、全面。当题目要求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时就应该从三方面考虑: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方面、强调感情方面等;答题结构方面要求文字要能够过渡、前后呼应(照应),语言要生动活泼,有一定的吸引力等。

第四点,一般的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总会照抄原文的一些文字,自己不能概括,反复的重复一些话,不能综合的说明问题,这样就造成了阅卷老师有一种厌倦感。这就要求学生在答题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或相关句子,例如文章每段中心句、每段关键句、承接上文过渡句、发表议论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中心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但并不是意味着直接摘抄就可以,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总结或摘取词语,或提取句子主干,或抽取文章的要点,或重新组织成连贯的语句来答题。有时要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自己进行改变,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自己总结。

3.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方式。首先,要求学生要仔细的阅读文章,把握到文章的主题思想。在这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要整体的阅读文章,要读懂文章的关键词,一般的要求学生要能够抓住文章中的一些抒情的句子,其实这些就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要让学生记住要先读懂文章在做题。其次,要求学生要认真读懂每一个问题的题干。这是做题的关键,一般的时候在设置题目的时候,有些题目会暗示出一些答题的答案位置,只有读懂了题干才能更准确的做好题目。最后在做现代文阅读题的时候,一定要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读书观点,鼓励学生自己阅读,然后确立自己观点,老师在这个其中起到一个帮助纠正有偏差观点的作用,要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筛选其中主要内容的方法。

总之,在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现代文阅读的范围很广,要鼓励学生多读一些课外的刊物,在读刊物的同时学会思考文章的主题,另外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选取先进的教学方法,老师要设计出良好的教学过程,增加教学活力,既注意教学目标的层次性.突出训练的重点,培养现代文阅读能是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余晓钉.新课改中的高中现代文阅读尝试[J].新课程学习(中).2012(01).

[2]王祖玲.高中现代文阅读解题要求及技巧浅析[J].大江周刊(论坛).2012(10).

高中语文答题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知识面 思想

一、做好高中语文考试的专项题型复习

对于学生来说,高考将是其一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影响今后整个人生规划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要给予充分的重视。高考是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一次全面考查,所以,高考语文的命题所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尤其是近几年所出的题目都比较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性的题目一般都是以一个知识点为载体,辐射很多其他的知识点,所以要想把这种综合性的题目做好,首先必须要对各个分知识点进行强化,也就是我们通常第二轮复习时所进行的专项复习。只有把各个分知识点都理解透彻,掌握牢固了,才可以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看清看透,从而更好地掌握综合性题目的解答方法。比如,阅读理解的题目,它所考查的就不仅仅是学生读的能力,还涉及字词、语句、描写方式、修辞手法等很多的知识面。在进行专项题型的复习时,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高考的思想,抓住高考出题的命脉,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例题,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比如,每年高考阅读理解题目中选取的都是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者作文所设计的体裁以及社会上出现的热点内容等,并且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述,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解答题目的方法和思路。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利于学生探索解题规律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求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掌握知识。总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能够在做好各专项题型复习的同时,更进一步地顺应高考出题的大潮。

二、保证突出主要的知识点,并尽可能地扩展知识面

高中语文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科目,而高考更是对学生综合性能力的一个全面考查,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多让学生练习一些综合性题目。比如,阅读理解、作文就是综合性较高的题目类型。这种命题范围的广泛性就决定了要想取得高分,就必须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复习,不能只复习考点,而对一些在考试中所占分值不高的知识点忽略掉了。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整个高中阶段的所有知识点面面俱到地进行整理,以考查知识重点为主干,其余知识点为枝干,不仅侧重单个知识点的复习,更要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综合性的复习材料,在有限的时间内力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题目处理能力,为学生的高考复习保驾护航。

三、对待模拟试题要有正确合适的认识

为了能够在高考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很多学生都会选择题海战术,但是,题海战术对于高中语文这门科目来说,并不是一种合适的方法。因为模拟试题并不是真题,对所学知识的涉猎有时候会有所偏颇,而且高中语文的综合性决定了仅仅依靠做题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的。所以在做这些模拟试题时,首先,如果选择大量的模拟试题进行解答,势必需要很多的时间,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对课文重点段落的阅读上。其次,要弄明白题型以及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和经过解答题目所要达到的训练目的。总之,与其去大量地解答模拟试题,不如选择几套典型的真题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利用其他时间对整个高中阶段的考点进行系统的复习。

四、要教会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改进

要想在高考中有所突破,就必须对自己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状况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因此,高中语文的高考复习的整个过程就是反思与改正的过程。学生经过反思与改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了,掌握的知识点更全面了,学生的整个综合素质提高了,这样我们复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反思一般来说主要分为四种:一是概括性的反思。主要是说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要取得应对这一题型的正确方法。二是经验型的反思。主要是说在解答题目之后,要弄明白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自己掌握了多少,还有多少是混沌不清的,为以后的题目解答积累丰富的经验。三是错误性的反思。主要是说对于自己出现错误的题目,要进行深刻而透彻的分析,找到出现错误的原因所在,并且能够探索出一条正确解答题目的道路。四是创造性地反思。主要是说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多运用对比、联系等方法对所解答的题目进行扩展,以求自己能够因此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学生在复习高中语文知识时,只要能够做好反思,并且相应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就能在高考时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讲评的重要性

要想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单纯地依靠学生自己做题是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关键还是要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这样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讲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对试卷进行讲评之前,教师首先要自己先把试卷做一遍,力争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错误,教师要进行详细而准确的评议。教师精准的讲评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对学生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始终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

六、总结

总之,做好高考语文科目复习的方式和方法还有很多,但这需要我们广大教师锲而不舍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断地进行归纳和总结。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兢兢业业地为教学付出不懈的努力,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在语文科目的高考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吴晓辉.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 田海英.高考复习经验浅谈[J].华章 2009年13期

高中语文答题总结范文第4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导入时,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时间,拉近教师、学生、教材的心理距离,尽快调整学生学习状态。在教学导入时,教师要结合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与学生认知水平、学生兴趣吻合的情境,引导学生随情入境,将情感融入课堂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主要有语言引入法、视觉引入法、联想启发法和实验法。如《荆轲刺秦王》教学前,教师以视觉引入法创设视频和问题情境,为学生播放《荆轲刺秦王》电影片段,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荆轲是什么人物形象?太子丹是什么人物形象?面对荆轲刺秦王失败的事实,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沉浸在视频片段和问题情境中,迈出学习第一步。

二、先学后教,学案引导,师生互动

先学后教,学案引导是指学生在课前明确教学目标,结合教师的预设问题、自学提纲、导学案等预习课文,把握课文结构,自主完成课文预习内容,记录学习疑惑,初步掌握课文内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高中语文“三环五步”教学的大环节,也是课堂一大亮点。在教师的调控下,学生对预设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落实学习情况,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通过交流、探究、质疑,列出课文学习问题清单,整合学习知识。

如《鸿门宴》预习目标: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史记》故事发生的背景及有关知识;归纳特殊句式的方法,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辨析词义;通过梳理冲突矛盾,体会对比手法和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和思想性格。在学生预习中,提出问题:“鸿门宴”是一次怎样的宴会?刘邦和项羽在宴会中各自显示出怎样的英雄本色?教师指导学生预习时,使用导学案,突出预习重难点,让学生在预习时置身在课文的内容中,了解作者基本情况,在问题的引导下和文本生成对话。

三、精讲点拨,指点迷津

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讨论学习,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不足,及时给予精讲点拨。在精讲过程中,教师要对疑难问题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答题规律、答题规范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延伸拓展,旨在引导学生自主、深度思考,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分析解决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有争议、疑惑的学习内容进行正确规范和引导,聚焦语文知识生成的合理化和准确性,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学习的知识网。

如《荆轲刺秦王》教学中,学生经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文本内容的逻辑思路,多形式朗读课文,并以小剧场形式呈现课文内容, 在听读后按照课文结构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四、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在合作交流基础上, 学生要生成一定的学习目标,归纳整理所学知识,串点成网,形成课堂知识整体结构,全面、完整、系统地把握所学

知识。知识体系是高中语文课堂的延伸,落实重点知识,形成知识网构。如《荆轲刺秦王》知识体系如下:

中心思想:本文通^叙述“荆轲刺秦王”一事,赞扬了荆轲反抗、扶弱救困、机智勇敢,表达了作者反抗统治的思想。

小结人物形象:荆轲人物形象为果敢机智、刚烈忠义、视死如归、有勇有谋的侠义之士;樊於期人物形象为义勇刚烈、豪爽慷慨;太子丹人物形象为谋事不周、浮躁多疑;秦王人物形象为贪婪怯弱;秦武阳人物形象为外用内怯。

主要艺术特点:写人善于描写人物的神态、对话、动作;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写事善于描写场景,渲染气氛;叙事有张有弛,波澜起伏,有详有略。

五、练习巩固,堂堂落实

教师为学生呈现多样化课堂练习,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水平和学习兴趣,设置相应的练习题,在当堂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落实语文课堂教学目的。如《荆轲刺秦王》课堂练习中

文言知识的梳理(学生整理展示):(1)通假字;(2)一词多义;(3)古今异义现象;(4)词类活用现象;(5)自主归纳文言特殊句式;(6)成语典故。

基于新课改背景,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构建“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经过“预学―激学―促学”三环,践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先学后教、学案引导、师生互动;精讲点拨、指点迷津;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练习巩固、堂堂落实”五步模式,落实“学、研、展、评、练”,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高中语文答题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审美教育 情感

审美教育的实质是用艺术的眼光与角度,引领学生去观察世界,体会生活;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懂得发现美,善于创造美的人。美的定义范畴很广,它包括良好的道德理念,如高尚的品格;它也包括对社会生活真挚的体悟,如对父母的孝意。在完整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审美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所涉及的内容与范围是有限的。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审美教育却是涉及了大部分的学科领域。它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与精神世界中,所有一切美的形式,帮助人们更好地认知、理解客观世界,完善自我。但在高中语文教育过程中,许多人不能准确理解教育的最终目的与意义,以至于审美教育这一部分内容经常被忽视,不能很好的发展。想要完成新课改的素质要求,审美教育是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与对待的重要内容。

一、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但在高中阶段,为了迎接高考,绝大多数的教师更加侧重培养学生们的应试能力,所以无论在课程时间安排还是教学内容方面,都很大程度的忽视了审美教育。

1.课程时间

高中的课程时间安排十分紧张,除了正常的教学内容,学生们其余的时间还要在大量的试卷与参考书中度过。相较日常授课与试卷讲解两者而言,老师们更相信实践出真知。所以高中语文课程中,教授文章自身涵义的时间只占了极少部分。大部分时间仍然侧重于试卷讲解、总结答题技巧、归纳答题思路等等,根本没有相应的时间进行审美教育。

这种课程安排与教学方法,更类似饮鸩止渴,盲目而无知。虽然短时间内会获得不错的成绩,但以更高更远的角度来看,却是会对学生造成长久的负面影响。高中语文教育是一门对于社会生活,有着重要认知影响的学科,应该是全面而深刻的,如果所学知识不能对社会生活产生有效认知,那么无疑,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失败的。

2.课堂内容

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缺乏审美情趣。在正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运用有效的教学语言或其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深层涵义,并帮助学生从根本上形成这种自主的理解欣赏能力。由于受到利益因素和不准确教学观念影响,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通常被教师直接简化为相关知识点的重点讲解。一些关于文章理解的部分,也由教师以固化的答题模式、答题规律所概括,学生很少有机会真正去体会文章带给自己的“美”的享受。

例如一篇赞扬父爱的文章,简单的只为答题,教师可以仅从文章的表现手法、文章主旨、文章结构等类似的方面,来为学生讲解,让其重复记忆。但对于文章本身赞扬的伟大父爱,学生却可能始终无法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自然也不能很好的感恩,慰藉自己的父亲。

美学教育关乎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例如在品读与理解一篇文章时,如果与文章产生共鸣,也许就可以引导人们形成高尚的人格、拥有感恩的心,所以忽视美学教育,实质上也就是在忽视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

二、高中语文课堂应该重视审美教育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在高中语文的教学生活中,学校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审美教育,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调整课程侧重点

在上文中提到过,高中语文的教学生活中,课程时间安排与课程内容重点分配极其不平衡,单纯以应对高考,提升学校升学率的目的,并不能使得学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反而死板僵硬的应试教育会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缺少理解与创新,这对未来的发展都埋藏着很大隐患。

事实上,重视美学教育理念与高中语文正常的授课是不发生冲突的,反而,两者之间会产生相互促进的积极影响。美学教育是以艺术的角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探寻文章中深含的高尚精神与思想境界,这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品读文章,发现深层含义的能力。一味的死记硬背,靠规律来答题,只是最肤浅的答题技巧,只有真正理解文章或词语内容才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同样,当学生拥有自己发现“美”的能力,对于美学教育才会接受的更全面,更有效。

2.重视运用有效的教学语言与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备受学生喜爱,课堂趣味横生的老师。这些老师的讲课效果无疑都是极好的,学生们聚精会神,积极主动与其沟通,深入地理解文章内涵,并且常常可以举一反三,将思想精华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这就是有效运用教学语言与技巧的结果。

通过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们以一种主动的状态进行思考与学习。当讲到某一首诗词时,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极富渲染力的意象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词作中最为经典的意象组合,当学生们在脑海中形成这些意象画面,自然也就完全的感受到词人当时的感受。

结语

高中语文答题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生 阅读能力 教学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142

高中生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都是渐趋成熟的,因此其独立性、主见性都非常强,其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自身独特的想法,而这需要教师对其加以正确的指导。此外,阅读能力牵涉到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新课改实施以后,高中语文教学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教师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要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此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呢?

一、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的阅读篇章在立意上从不同角度为学生展现了各种情感,向学生传达了各种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教材的学习中能够深切感受到语文文字的魅力,因此,高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材有些文本是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精读并进行详细讲解的,对于这样的篇章,教师要从知识的掌握入手,从教学要求着眼,在充分备好课的前提下向学生补充基本的阅读理解知识。比如说,通过对文章重要字句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作者情感态度,通过对文章篇章结构的分析帮助学生把握作者行文脉络,抓住文章重要段落进行精细加工,以此从众多角度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文本的精髓。此外,高中语文教材中某些篇章是不需要教师进行精细讲解的,只需要学生在泛读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即可,因此,对于这样的文章,教师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并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文字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高中生在语文教材的学习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因此,其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大多依赖语文课文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对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让学生在教材的学习中培养起基本的阅读能力。

二、通过习题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以升学为目的的,因此,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阅读理解习题的训练是重中之重,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那么,高中教师如何利用阅读习题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呢?阅读习题的显著特点是其对学生信息提取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了直接明显的考查,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做练习题的时候应该对典型例题做典型分析,并在以后的习题的训练中将典型习题拿出来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经验。此外,阅读训练题的问法以及答题方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在平常的训练中教师要依据题型与学生一起多做总结,找出切合学生自己的答题规律和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阅读理解题目的正确率。最后,为进一步方便学生对阅读题型进行总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常答不到要点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整理一段时间后,让学生对自己整理的题目进行总结和分析,让学生在自我的反思中明白问题所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自己的答题问题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三、拓展课外阅读,丰富阅读量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用在阅读上亦是可以的。学生通过大量优秀文选的阅读,其文化素养和文字感悟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和改善,因此,写作水平会得到大幅度的上升。一个写作能力不断提高的人其在阅读上的造诣也会不断得到提升,因此,大量的阅读课外书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高中生课外阅读量的扩充是其提高阅读水平,提高思想境界,进行优秀文化熏陶的重要途径。在课外阅读中,高中生能够与优秀的作家、思想家进行间接对话,从而提高其对生活的感受力和感知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需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首先,教师依据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对高中生应读课外书列出书目,并对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给出科学的建议。其次,孔子曾说教育要因人而异,要因材施教,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把握,对学生的性格和兴趣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依据学生阅读兴趣和爱好为学生推荐书目以激发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阅读兴趣的感召下进行阅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是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外书的阅读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能量。最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之后写读书笔记或是观后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同时对书中所反映的现实或表现的思想进行自我的思考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以及组织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四、传授良好的阅读方法

方法是指导,良好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学习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通过教材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理解能力后需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方法上的指导。高考语文对于阅读理解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只有帮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学生才会在议论文、说明文、散文或是小说等众多文体的考查中做到游刃有余。比如说,面对一篇现代文,学生需要知道具体的攻破此篇文章的小方法和小策略。首先,面对一篇文章能够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体裁及大体内容。其次,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以及作者材料的选择及组织。最后是依据习题进行答案的锁定,对答案所在文段进行详细的分析。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必须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循序渐进,在循序渐进中实现大进步。

高中语文答题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目的性阅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进一步推行,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得到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教学方法转变滞后,导致高中语文教学与高考语文考试要求存在一定偏差,导致教考不够统一的现象。特别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目的性阅读方面做的不够,其二,又注重对目的性阅读的考察。

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几个误区

1.1教学目标偏离,即忽视、轻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这种主体性。

1.2 教学过程简化,即教师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的个体化的认知过程。

1.3教学教法单一,即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文、局限于课堂、偏重于考试,未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失误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与《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相背离,影响着语文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高考语文阅读体的考试成绩。

2 高中语文新课标和高考语文考试对阅读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即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目的性阅读。

2.1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特点

2.2阅读的面宽了,阅读能力覆盖广了。

2.3着眼于通过阅读实践来提高语文整体素养。

2.4体现了全新的阅读价值观。①树立新的学习观,建立主人翁意识。②注重个性化阅读,发展独立的阅读能力。③注重审美体验,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④注重积累,注重文化积淀。

现在高考语文考试则注重对科技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实用文体阅读的考察,侧重对目的性阅读的考察。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目的性阅读训练。

3 如何把目的性阅读引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目的性阅读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要从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发展到目的性阅读。

3.1 个性化阅读

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强调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主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进行放开,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阅读对象。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的阅读。会边读边想的学生,比起那些不会迅速阅读的人来,处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顺利些。”

3.2 探究性阅读

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将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经历阅读探究过程,从而有效地改变纯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性阅读,在阅读活动中,解放学生的童真个性,张扬学生的生命活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3 目的性阅读

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目的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当然,后两学年也并不排除个性兴趣阅读,最好是能把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就目的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其基本流程可分四个步骤:①明确问题,确立阅读目标。用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为阅读定向,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目标;②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③讨论交流,提高阅读效率。分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加以启发引导;④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会很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老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教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再讨论。

高中语文答题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方法 模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036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已经处于一个比较全面的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既广泛又深入,面对如此庞大的语文学习系统,很多学生会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他们很想学好语文,也非常的努力,但总是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付出的努力好似难以与学习效果成正比,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语文学习感到迷茫,甚至是会产生放弃的念头。面对学生出现的这种学习状态,笔者认真分析了高中语文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当前所面临的学习问题,通过分析笔者得知,学生语文学习成绩难以提高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面临着学而不精的问题,高考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学生在初中阶段又没有如此高强度的语文学习,因此,在高中阶段很难一下啃动语文这块“大骨头”。在明确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后,笔者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问题选择了模块教学法,将语文这一庞大的知识系统分割成独立的小模块,每个模块都进行单独的强化训练,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慢慢啃动并吸收理解语文这个“大骨头”。

一、字词强化训练

如果说语文学习是一个建筑城堡的过程,那么字词学习就是筑造语文这座城堡的一砖一瓦,没有字词,想要学好语文就仿佛是空中楼阁,只能是一场空谈,字词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看似不起眼,高考所占的固定分也不是很高,但却与语文的各个模块都有紧密的联系,学生对字词掌握得越多越熟练,语文这座城堡才有可能垒筑的更高,更坚实。对字词进行强化训练一方面是对高考选择题中的字词题进行训练,其主要包含了易混字词、词意辨析、成语解释、字~注音这几类题型,老师可以通过导学案的方式,单独设立一个字词的模块,让学生每天花一点时间进行练习,逐渐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老师要引领学生进行梳理和归纳,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系统。另一方面,老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善于从生活中进行语文学习的习惯,许多学生在做题时会发现某个字词自己曾在哪里看到过,但却没留意,考到了又不会,不禁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有益的图书,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者是不会读的字词及时查资料并整理下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字词学习没有捷径可走,是一个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过程,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完整的教学计划,不能半途而废。

二、阅读强化训练

(一)诗词阅读赏析

诗词的阅读赏析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诗词是蕴含着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底蕴,是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的体现,因此,诗词赏析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是由于学生知识储备的欠缺,在进行诗词阅读赏析时,他们往往读不懂诗词的深刻含义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是高中语文诗词赏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老师要充分重视诗词赏析的教学,加大学生诗词的阅读量,老师可以在班级里展开每天一首诗的活动,每天安排一名学生准备一首课外古诗词,在课堂上朗诵并做简单的讲解,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另外,老师也要进行诗词模块的专门训练,可以将诗词分成不同的类型,比如送别诗、抒情诗、田园诗等,也可以分为不同的流派,比如婉约派、豪放派等等将古诗词进行分类,避免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本就不是非常理解诗词的含义,又因不同类型的诗词混在一起而无法总结出答题规律。将诗词进行分类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每一类型诗词的理解,并且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文言文阅读赏析

文言文赏析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文言文学习的问题在于学生对文言文中的一些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和含义的不理解,导致在阅读过程中因意义不同而影响全文大意的掌握,因此,在进行文言文训练时,老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归纳和总结,如文言文中的“恶”可以做名词、形容词、动词和代词,分别有坏事、坏人;丑陋、难看;憎恶、厌恶;哪里、怎么等不同的含义,在教学时,老师要将这个实词的不同含义分别举例来进行讲解,当学生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中遇到这个字时,便能够选择符合上下文语意的正确含义。

(三)现代文阅读赏析

现代文阅读看似五花八门,但是阅读题的答题思路基本是一致的,只要学生多做练习,总结每个题型的答题方法,形成一定的答题模板,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摸清作者的写作意图,便能够轻松自如的应对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题。在平日的训练中,老师要帮助学生总结阅读题的答题技巧,比如写作手法、修辞类型、写作技巧等,在答题时能够做到语言简洁明了,一针见血不拖泥带水。

三、写作强化训练

(一)语言表达题训练

语言表达题旨在训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说话,如何表达,高中的语言表达类题型主要有看图说话题、概括大意题、写新闻播报题等题型,要想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就需要老师在平日的生活中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每天看新闻或报纸,了解当下的事实新闻,并坚持每天记录一条新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发现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做语言表达题时不再是空喊口号,而是真正的有感而发。

(二)写作训练

写作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头戏,高中阶段的写作训练以议论文和记叙文为主,老师要保证学生每周进行一次写作训练,写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高考时间,帮助学生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的习惯,让学生拿到一个作文素材后能够迅速的构思。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也不是单纯的多写作文就能实现的,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并且大脑中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实现前两者的前提下,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才能呈现出一篇精彩的文章。

高中语文答题总结范文第9篇

一、保证突出主要的知识点,并尽可能地扩展知识面

对于学生来说,高考将是其一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今后整个人生规划的重要奠基,因此,我们要给予充分的重视。高考是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三年学习情况的一次全面考查,所以,高考语文的命题所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宽泛的,并且所出的题目比较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阅读理解、作文就更是综合性较高的题目类型了。这种命题范围的广泛性就决定了要想取得高分,就必须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复习,不能只复习考点,而对一些在考试中所占分值不高的知识点就给予忽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整个高中阶段的所有知识点面面俱到地进行整理,以重点考查知识为主干,其余知识点为枝干,不仅侧重单个知识点的复习,更要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综合性的复习材料,在有限的时间内力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并且提高学生的综合题目处理能力,为学生的高考复习保驾护航。

二、深刻领会高考的思想,做好高中语文考试的专项题型复习

高中语文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科目,而高考更是对学生综合性能力的一个全面考查,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多让学生练习一些综合性题目。综合性的题目一般都是以一个知识点为载体,辐射很多的分知识点,所以要想把这种综合性的题目做好,首先必须要对各个分知识点进行强化,也就是我们通常第二轮复习时所进行的专项复习。只有把各个分知识点都理解透彻,掌握牢固了,才可以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看清看透,从而更好地掌握综合性题目的解答方法。比如,阅读理解的题目,它所考查的就不仅仅是学生读的能力,还涉及字词、语句、描写方式、修辞手法等很多的知识面。

在进行专项题型的复习时,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高考的思想,抓住高考出题的命脉,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例题,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往年高考阅读理解题目中选取的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者作文所设计的体裁以及社会上出现的热点内容等,并且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述,让学生掌握解答题目的方法和思路。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利于学生探索解题规律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够更加深刻。总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就要想尽一些办法,让学生能够在做好各专项题型复习的同时,更进一步地顺应高考出题的大潮。

三、对待模拟试题要有正确合适的认识

为了能够在高考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很多学生都会选择题海战术,但是,题海战术对待高中语文这门科目考说,并不是一种合适的方法。首先,模拟试题并不是真题,对所学知识的涉猎有时候会有所偏颇,而且高中语文的综合性决定了仅仅依靠做题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做这些模拟题时,首先,要弄明白题型以及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和经过解答题目所要达到的训练目的。其次,如果选择大量的模拟试题进行解答,势必需要很多的时间,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对课文重点段落的阅读。总之,与其去大量地解答模拟试题,不如选择几套典型的真题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利用其他时间对整个高中阶段的考点进行系统的复习。

四、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讲评的重要性

要想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单纯地依靠学生自己做题是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关键还是要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讲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对试卷进行讲评之前,教师首先要自己先把试卷做一遍,力争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错误,教师要进行详细而准确的评议。教师精准的讲评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对学生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讲评能保证学生始终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

五、要教会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改进

要想在高考中有所突破,就必须对自己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状况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因此,高中语文的高考复习的整个过程就是反思与改正的过程。学生经过反思与改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了,掌握的知识点更全面了,学生的整个综合素质提高了,我们复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反思一般来说主要分为四种:一是经验型的反思。主要是说在解答题目之后,要弄明白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自己掌握了多少,还有多少是混沌不清的,为以后的题目解答积累丰富的经验。二是概括性的反思。主要是说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要取得应对这一题型的正确方法。三是创造性地反思。主要是说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多运用对比、联系等方法对所解答的题目进行扩展,以求自己能够因此掌握更多的知识。四是错误性的反思。主要是说对于自己出现错误的题目,要进行深刻而透彻的分析,找到出现错误的原因所在,并且能够探索出一条正确解答题目的道路。因此,学生在复习高中语文知识时,只要能够做好反思,并且相应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就能在高考时取得优异的成绩。

总之,做好高考语文科目复习的方式和方法还有很多,但这需要我们广大教师锲而不舍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断地进行归纳和总结。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兢兢业业地为教学付出不懈的努力,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在语文科目的高考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高中语文答题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字】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审美教育

诗歌是一种高度概括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载体。我国现代诗人何其芳曾经说过,诗歌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诗歌鉴赏能力方面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在高考中也经常会涉及到诗歌鉴赏的题目,很多学生平时因为积累不够,鉴赏能力不足,往往出现丢分的现象。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实现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突破。

一、提倡反复诵读,增强情景想象

反复的诵读诗歌是学习诗歌的基础,诵读诗歌是培养诗歌语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老师可以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中的韵味以及意境,诗歌写作的情景才能被学生所模拟出来。在进行诵读的时候,学生也会不经意间展开对诗歌的想象,还原出诗歌中所描绘的场面和情景,不断体会作者写作的心境。大量的诵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加学生对于诗歌本身意境美的理解。如在杜甫《登高》一文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泛读,语调中可以带着一些苍凉与沉闷,让学生感受到杜甫当时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苍凉。然后在乐曲的伴奏中让学生集体诵读诗歌全文,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写作心情。

二、注重日常积累,培养审美情趣

高中阶段诗歌鉴赏知识的学习要注重日常积累。首先,要注重要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派有相当清晰的认识,其次要注重对格律知识的学习,如词牌、曲牌等。同时,还要高度地概括和学习诗歌的特点,对诗歌高度的概括性、抒情性与形象性要有所认知。同时要掌握不同类型诗歌的基本特点。比如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切景语皆情语。咏物诗的特点是以物言志。边塞诗的特点主要是与当时时代的背景关系较大,展现着时代的风貌,所在边塞诗歌的理解上要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比如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戍边将士的思念之情。咏怀诗的特点就是记事抒怀。咏史诗的特点就是作者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感叹,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时,阅读诗歌也是精神上的一种愉悦。对于诗歌美的欣赏在于对美的感受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审美,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欣赏诗歌上得到提高。如在李清照的 《一剪梅》中,诗词通过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典型意象来传达了词人比较细腻的心理情感。老师可以先把一些相关的文化常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 “回文织锦”“雁足传书”,一直就是寄托思念、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词中的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与锦书无有,怎能不引发词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呢?“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情感难以排解的表现。

三、强化书面表达,灵活运用答题技巧

学生进行诗歌赏析答题的时候,老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诗歌的题目、作者的风格以及注释等,这些往往暗示了诗歌的主要基调和大致内容,要让学生学会利用这些潜在或者已知的知识进行答题。所以抓住以上三点,诗歌鉴赏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于一首诗歌也大致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是很多学生却很难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从以往阅卷的情况来看,老师也比较喜欢那些逻辑清楚、条理明显的答卷,所以书面表达的训练非常重要。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翻译等,让学生更加清楚文章的内涵和结构。在进行具体答题的时候,则需要训练学生抓住关键,注意其表达的语境,根据题干进行综合思考以防止片面化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总结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技巧。

高中语文应该将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纳入重点教学内容,诗歌鉴赏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高中阶段语文的必备素质,而且是学生日后走向更高阶段学习的重要能力。诗歌作为文学的经典形式,学习好诗歌,也有利于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作为老师,应该在学生诵读诗歌、诗歌审美方面以及书面表达和日常积累方面给予指导,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诗歌朗诵会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主办班级文学期刊,让学生进行诗歌投稿,对于优秀作品向一些专业诗歌期刊进行推荐,鼓励学生热爱诗歌,学习诗歌。只有这样,才能超越高中诗歌教学的层次,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诗歌素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惠民.创造自己的优质教学经验――研辩式教学:一项教学经验[J].新课程(综合版).2009(05).

[2]田云春.教师同“教学经验之树”共成长[J].四川教育.2010(12).

[3]刘明昭. 浅谈如何积累教学经验[J].成才之路.2010(28).

[4]刘仕忠.采撷客家诗篇,品鉴乡土华章――高中语文诗歌选修教材之活动设计[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05).

[5]张春杰.自主、合作、探究――高中语文选修课诗歌模块教学方法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0(02).

上一篇:高中语文复习总结范文 下一篇:初三语文期末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