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

时间:2023-02-22 18:50:54

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第1篇

张小华和老公一起来城市打工已有8年了,每年春节前正是找工作、跳槽的好空当,为了多赚些钱,两人已经3年没有回老家了。夫妻俩也想孩子,两个孩子都失望好多回了,可没办法,只好给他们买些新衣服寄过去,“可他们长成什么样都不知道,衣服大小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小华伤感地说。

礼物,对于成人来说是一个象征。朋友帮了忙,送礼;孝敬父母,送礼:追女朋友,送礼。当你说不出情意、谢意、爱意的时候,礼物似乎成了把成人从言语表达的枷锁中解脱出来的信鸽。而对于孩子呢?绑在信鸽脚上的信只有识字的人才能看出内涵来,孩子从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是礼物,到后来渐渐发现礼物的好处,而到很久以后才能明白礼物的含义。而在这个过渡的过程中,或许有些敏感的孩子还会误解:父母就是用一个礼物打发我。在对一些留守孩子的访问中,绝大多数孩子希望自己的新年礼物就是爸爸妈妈能回家。

记得有一部日本电视剧,主角是一位高中女生,是个问题学生,她的父母是当地非常杰出的人物,但是经常不在家。父母表示关爱的方式就是每天买最昂贵的寿司饭盒给她。而她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个饭盒扔掉。后来,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她甚至不惜找别人绑架自己来勒索父母。所以,对孩子来说,只有父母实实在在的爱才是孩子最需要的,给孩子的礼物就应该是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我孩子太冷漠?

去年夏天,一名安徽籍的打工者,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身亡。十几年来,夫妻二人在城里打工,儿子一直在老家。父亲死后,孩子从老家被领来,其母亲哭得死去活来,水米不进,可孩子照样吃、喝、睡。他的叔叔伤心地说:哥哥嫂子辛苦赚钱,都是为了孩子,却不想这孩子比一个陌生人还冷漠。

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几年不在孩子身边,孩子变得很生疏,已经成了很多在外务工者的心头痛。一方面,为了照顾家庭,不得不外出打工;而另一方面,用心呵护着的孩子却不愿意走近这颗心,相互取暖!打电话回家,孩子却躲在爷爷奶奶背后不愿意接听;询问孩子近况,只是简单地回答“还可以”;风尘仆仆地回到家,孩子却不愿意挨近……为人父母的心,难免会痛。

是孩子太冷淡?还是孩子在遭遇了几年的分离之后,也在害怕再次分离?或者有的孩子已经开始为再次的分离在做准备:也许,让爸爸妈妈继续留在梦里更安全,因为那样我就可以留住他们,不被他们抛开,不再经历分开的苦楚。也许,我应该只要拥有梦中的爸爸妈妈?

打电话该怎么说?

因为小强不愿去学校报名,家长来咨询。细问起来,原来小强的父母一直在外务工,虽然经常打电话回家,但是每次都是问小强:成绩怎么样?小强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父母不免要说:我们在外面打工可都是为了你,你再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我们一片苦心?

孩子不喜欢接爸爸妈妈的电话,可能有很多原因,其中一部分孩子就是害怕爸爸妈妈总是告诉他,让他该做什么,不要做什么,整天只关注学习成绩。在外的父母,很容易在电话中,将内心殷切的关怀转化为控制。很多父母告诉过孩子,一定要听爷爷奶奶和老师的话,每天放学准时回家,不要贪玩,游戏要少玩,多看书……却很少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其实很想他,很爱他,很希望在他身边,过些时候就会回来……

爱要怎么说出口?

有一名13岁的精神分裂症少年,他的症状是老出现幻听,老听见爸爸妈妈在跟他说话,而实际上,这个可怜的留守孩子父母远在新疆,他已经8年未见爸爸,7年未见妈妈!这个病例让心理医生都倍感心酸。

是什么在呵护孩子成长?是什么让孩子觉得安全?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来自父母的爱。而父母怎么把浓烈的爱意传递给孩子呢?

有些父母工作繁忙,即便是过年也没有时间回到家里看看孩子,怎么办呢?

善用言语。对于在外务工的父母,无法接触到孩子,无法拥抱孩子、孩子时,可以发挥言语的作用。比如说,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非常想念你,不是不喜欢你,只是因为生活的原因没有办法陪在你身边,爸爸妈妈也不想和你分开。也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想抱抱你,看你长高了没有,变重了没有。

宽容地看待孩子的行为。请把教养的棒子结结实实地交给孩子身边的大人,远离孩子的父母要做的是多给孩子心理支持。具体来说,首先要多问原因。当知道了孩子的一些行为之后,不要马上责骂孩子,而要询问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其次要多原谅。有些事情,孩子也已经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也很内疚自责,这个时候爸爸妈妈的一句原谅,也许能让他放下思想包袱,活得快乐;再者要多鼓励孩子,对孩子做得好的方面要殷切鼓励,告诉孩子自己为他骄傲的心情。

尽量回家看看孩子,或者将孩子接到身边过个节。一次心灵的慰藉也许比几千元钱更能影响孩子的成长。亲子相聚,怎么做才能克服一年未见的陌生感呢?您可以多带孩子参与亲子活动,比如全家出游、唱歌、一起包饺子等。

另外,一定要多注意肢体的亲近,打开触觉的情感通道。对孩子来说,接触是更加直观,能够把握的方式,电是我们交流情感的重要通道。把胸怀打开,让拥抱变成自然!

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第2篇

牛牛的父母分隔两地,妈妈每个月末都会去和爸爸小聚。每次回家,妈妈总给牛牛带回来各种新奇高档的玩具,平日里自己却一分钱都舍不得花。妈妈总是对牛牛说:“宝宝可是我们全家的希望呢,妈妈再苦再累也要让你幸福。”渐渐地,牛牛也觉得爸爸妈妈对自己好是天经地义的了。

案例二:喝奶的权利

恒恒爸爸来帮我重装电脑系统,看着满头大汗的他,我忙拿出一罐牛奶递给他,自己也顺便打开一罐猛喝起来。“你还可以喝牛奶啊!我们家早就不许喝了。”恒恒爸爸说:“在我们家,只有恒恒才有喝奶的权利。”回想起恒恒平日里的骄纵霸道,我似乎找到了他性格缺陷的源头。

随着儿子的出生,我渐渐深刻地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儿子成了我们整个家庭的核心,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假时,我和周围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总是不自觉地聚在一起,谈论的主题永远都是――孩子,以上两个案例就来自于我暑假期间和其他家长朋友们聊天时的所见所闻。可随着谈论的深入,我的心反而沉重了起来。作为家长,我们似乎只记得爱孩子,反而忘记去思考这种爱是否适合孩子的成长――

父母和孩子都要从属于自己

父母是谁的,父母是孩子的,同时更是自己的;反过来说,孩子是谁的,孩子是父母的,但却更是自己的。父母和孩子之间谁都不从属于谁,谁都不是谁的工具。父母的人生价值要通过他们自己去实现,不能寄希望于孩子;孩子的人生价值也要通过自己去实现,不能过于依靠父母。案例一中牛牛的妈妈显然已经把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工具。因此,父母属于孩子的同时更属于他们自己,孩子在属于父母的同时更属于孩子自己。

父母要爱孩子也要爱自己

我们的父母已习惯了无限地照顾孩子:从孩子出生到孩子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包办孩子的学业、工作、房子、婚姻以及他们的下一代。当父母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做得心甘情愿,他们一辈子的希望就是孩子能有个好前途、好发展。可父母爱孩子的同时却忘记了爱自己,牛牛妈妈舍不得买衣服,恒恒家人不许喝牛奶,还有很多家长为孩子牺牲自己的兴趣、工作、理想等,殊不知,这种爱只会害孩子,自私、冷漠、无能、骄纵都是由于父母“愚昧”的爱。所以,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更要爱自己。

父母对孩子的爱要理性

父母爱孩子是一份自然的感情,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已经越过了分寸,无限扩大,成了“溺爱”、“滥爱”。如案例二中的恒恒父母,全家人都不喝奶,把牛奶让孩子一人喝,结果助长了恒恒自私狭隘的坏脾气。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爱要受理性的驾驭,受到理性的驾驭,才能把握爱的“尺度”。

父母要给孩子自由空间

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第3篇

可是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好多被忽略的小细节,孩子对父母的爱,其实很多时候也并不比父母对孩子的爱少多少!

小臭喜欢吃寿司,再加上小兔崽子一直比较挑食,所以自己就会隔三差五的带她去吃寿司,寿司店里就是配有小袋的芥末,因为孩子还小,所以是不喜欢吃芥末的!

但是在第一次小臭吃寿司带回来两次芥末之后,某人就无意间提出说她喜欢吃芥末,其实也就说了一次,小臭也就记在了心上。所以每一次去吃寿司的时候,在走的时候总会带上两小包芥末,因为本来就是寿司店里派送的,所以就是说店里的老板也不会介意!

孩子也不会多拿,每次只拿送给他的俩小包,回到家之后就放起来,说是要给爸爸吃!

于是作为一个大人来说,所有的关注点大概只是在孩子有没有吃饱?如果孩子吃饱了,也就匆匆走了,但是每次回到家的时候,小车总会特别开心的说,他没有忘掉拿上店员给他派送的芥末,因为爸爸喜欢吃芥末,所以他就记得了!

这个时候自己就忍不住在想,我们经常想到的都是父母对孩子有多大的爱,有多少的关怀?其实孩子小小的心里也装有对父母很多很多的爱,哪怕是父母无意间的一句话,他也会牢记在心上,他会牢牢记住父母的喜好,并且也会尽自己的努力来做出他以为对父母好的事情!

所以其实在这个世界上,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孩子对父母的爱是同样多的,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爱真的是没有任何条件的,真的是无怨无悔的那种!

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第4篇

“人世间没有爱,太阳也会死。”

――法国大作家雨果

没有爱就没有世界。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享受到真正的父母之爱;尽管天下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不是每个父母都会爱自己的孩子;而得到过父母真诚之爱的孩子又不是都能珍惜这份爱。

一位母亲曾流着泪说:“我很爱我的女儿,工作那么忙,起早贪黑地为她做了许多事,可她却认为这些都是应该的,一点也不领情。一次,我生病了,早上她上学时明明看见了,可放学回到家,看我还躺在床上,就生气地把书包往床上一摔,冷冷地说:‘还不起来做饭,懒猪!’当时,我的心都碎了……”

出于爱心的关怀,未必带给孩子真正的爱;出于爱的帮助,未必是给孩子真正的帮助。爱的沐浴未必让孩子感受到了爱的滋润;爱的浇灌并不必然结出爱的果实。

一、理解是最大的爱

有这样一首小诗,《一个孩子的心声》:

妈妈,还给我吧

我的小说,我的诗集

我的歌本,我的画笔

不要再把它们锁进抽屉

妈妈,还给我吧

我的那半个世界――

歌和舞的权利

诗和梦的交替……

这首诗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心声。现在不少父母爱的目标都集中到让孩子考高分上,也有父母硬把自己的愿望和爱好强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结果是好心的大人剥夺了孩子欢乐的童年,使孩子难以理解你的这份爱。因此,要让孩子珍惜父母的这份爱,父母首先应该给予孩子一种理解的爱。

二、尊重是爱的表现

新型的父母与孩子的基本关系应该是一种互相尊重的关系。彼此要尊重对方的劳动、对方的爱好、对方的性格、对方的需要等等。缺少尊重的爱是一种形式上的不牢固的爱。在家庭中,要多一点商量,少一点命令,多一点每个人的自由空间和时间,少一点统一的要求,让孩子在得到尊重中学会尊重他人。

三、交流是爱的需要

爱既是一种情感体验,更是一种行为表现。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爱的需求和满足爱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例如,0~2岁的孩子更多地依恋母亲,2~5岁的幼儿开始关注从父亲那里获得的力量与安全感,6~10岁的儿童要在友情中注重性别角色的培养;对11~15岁的孩子,更应给他们留出情感的空间,让孩子在集体中得到更多朋友的爱、集体的爱。父母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行为,认真及时地发现和解答孩子的困惑,倾听孩子的心声;另一方面,也应适时主动地把自己欢乐和烦恼告诉孩子。只有这种互相的交流才能更深刻地让双方体验到真正的爱;使孩子从行动上学会珍惜父母的爱。我还记得有一次半夜里我从“五七干校”回家,下了车,我不认道了,焦急中我身边那5岁多的小女儿竟对我说:“妈妈,别着急,我认得路。”孩子虽小,也能体谅大人的心情,问题是父母是不是能把自己的酸甜苦辣向孩子敞开,平等交流。

四、分享是爱的成分

培养孩子关心、帮助别人的品质并不难,只是一定要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境开始。例如,妈妈蹲着洗菜,爸爸就可以引导孩子去送小板凳;奶奶生病卧床,妈妈可以让孩子给递水、送药;走在路上,看到老人手中的报纸或其他较小的东西掉在地上,让孩子帮助拾起。孩子的行动往往带有情感色彩,父母在让孩子做某件事情时,也应从情感启发入手。

五、宽容是爱的深化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包含着人们对人对事的宽大的胸怀。宽容的前提是应该容忍别人的喜怒哀乐与自己有所不同,不把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每个孩子学走路,总是从跌跌撞撞、歪歪扭扭而逐渐走稳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

谅人之过比帮人之难要难得多,但这确实是一个成熟父母的标志。让孩子在你的宽容之下学会宽容他人,这是更深刻的爱。

六、自爱是爱的基础

不自爱的人,很难相信他能爱别人。要让孩子懂得爱,珍惜爱,首先要让孩子学会欣赏自己。那么父母要先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总把别的孩子的优点和你自己孩子的缺点去比,是最伤孩子的心的。也有些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表现总也不知足。有一位刚上任的中队长说:“我当上中队长,心里特高兴,回家就跟妈妈说,我妈当时就问:‘大队长的候选人有你吗?’我妈多不知足呀!”

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第5篇

我们今天看到的一些孩子指向自我的自伤或态度,比如过度焦虑、抑郁、辍学、离家出走、吸毒等自暴自弃、自轻自贱,甚至自残、自杀等行为,以及指向他人与环境的自恋式或自我中心的行为与态度,比如自私、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冷漠、敌视、攻击他人、报复社会等,甚至伤人、杀人等违法犯罪行为,都和缺乏自尊有密切关系。既然自尊对一个人如此重要,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自尊呢?

孩子的自尊首先来自于父母对他的尊重。孩子受制于自身认知和思维能力,往往缺乏自我评价的能力,会把父母对他的评价视为自我评价,会以父母对待他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他人和世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不听话时就恐吓、威胁再不爱他了;孩子构建自我、寻求独立时就批评他们任性、不懂事;孩子勇于尝试,失败了却被讽刺和羞辱;孩子犯错时非打即骂;为了彰显自己教子有方,逼着孩子打招呼、表演节目、当众训斥和宣扬孩子的过错……诸如此类的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都会让孩子失去自尊,丧失维护自尊的动力。孩子的逻辑是:“我爱,因为我被爱;我尊重,因为我被尊重。”没有被爱滋养过的心灵,是没有能力爱别人的;没有被真正尊重过的孩子,也不会懂得去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所以,父母尊重孩子,是让孩子学会尊重、接纳、喜欢自己,构建起自己的价值观和尊严的基础。

孩子的自尊来自父母无条件的接纳和爱。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会不珍视自己的荣誉、尊严甚至生命?因为,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爱,没有价值。父母从小就不停地告诫他们:“再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看你考的成绩,真不争气,你看看别人的孩子……”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只爱自己的表现,而不是爱自己这个人。自己生存的意义就是为了符合父母的预期,完成父母未完成的心愿,这样又如何能建立起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尊严呢?唯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爱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他的表现,爱的是现实中而不是期望中的那个孩子,才会让他确信自己时刻有被爱的把握,并且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本色,而不是因为符合他人的预期,从而确认自己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孩子的自尊来自于对自己生活的主导。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指向分离的,无论我们多爱孩子,都无法陪他走完他人生的下半程。所以,父母真的爱孩子,就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最终帮他建立起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尽力让他自己去做,多给孩子尝试和体验的机会,包容孩子的失败和错误,不断增加孩子的选择,让他对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负责,不仅能发展出孩子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也是培养孩子自尊的重要方法。因为这会帮孩子确信自己的命运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来负责,从而建立起做人的独立性和尊严感,去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

多关注和确认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盯着和批评孩子的不足和短处,也是孩子自尊的重要来源。好的教育是给孩子更多的启示、出路和可能性,用正向的、肯定的、积极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信心、勇气和力量,激励孩子会成为那个好的,而不是去用那些负面的、否定的、消极的方式,去束缚孩子,告诉孩子这是错的,那是不可能的,堵住孩子的出路,减少孩子的选择,削弱孩子的力量,暗示孩子会成为那个坏的。当我们习惯了多确认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会让孩子更加珍视自己的荣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对自己要求也就更严格。

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第6篇

但现实中,相当多的孩子只知道接受父母、长辈的爱,而不懂得对父母也应关爱、感恩。探究孩子不懂得爱与感恩的源头与家庭教育存在的失误密不可分。在家庭中如何有针对地引导孩子学会爱、学会感恩,我认为,必须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通过多种有效的形式,言传身教,并持之以恒。

一、打造孩子的爱心世界

父母一味地凡事包办,有求必应的溺爱,使孩子们有一种总吃蜂蜜不觉甜的感觉。由于引导上的失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私、狭隘与麻木也随之滋生,面对任何事情,他们都不再有心灵的感动。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打造孩子的爱心世界,让她们学会感动、学会感恩。父母应经常向孩子灌输:“不论父母还是别人,为你做一些事情都不是应该的,而是相互的,你不要心安理得,而要感激他们,并尽可能帮助他们。”“自私、冷酷,没有爱心的孩子是可耻的。”“老师教给你文化知识,你要感激,同学为你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你也要感谢。”当父母把“鱼头、鱼尾巴”留给自己,把“鲜美的鱼肉”让给孩子的同时,一定要告诉孩子:“妈妈也爱吃鱼肉,但妈妈爱你,为了让你多吃点儿,把它让给你吃。”

二、让孩子理解、感受父母的艰辛

不少孩子聚在一起,往往吹嘘自己的父母地位怎么显赫、怎么日进斗金,却不愿讲起父母真实的工作状况。事实上,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从事着怎样的工作,更不知道父母的钱来之不易。因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来之不易。父母可以把孩子带到工作现场,让其亲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艰辛,还可以让孩子适当地参与父母的劳动,以加深体会。休假日,父母和孩子还可以角色互换,让孩子当一天家,为家尽一份力,如买菜、做家务等,感受做父母的辛苦。这样,孩子理解了父母的艰辛、感受了父母的艰辛,他会开始懂得要关爱父母、懂得对父母感恩。

三、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有爱心的行为习惯

《新三字经》里说:“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汉朝因孝敬父母而闻名的孩子黄香表达对父亲的爱心,体现在“温席”等小事上。在日常生活中,小事最能表达孝心、爱心。因此,对孩子爱心的培养也应从细微处入手。父母可以要求孩子每天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给父母捶一次背;当父母生病时,孩子应主动照顾,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父母生日或节日时,为父母献上一首歌,或是亲自制作一件小礼物;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摆碗筷……其实,只有让小孩子更多地参与家庭事务的机会,久而久之,才可能培养出孩子的爱和感恩之情,才能使爱和感恩之情在孩子身上扎根。

四、父母要言传身教熏陶孩子

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相信大家都看过,当一位母亲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为妈妈洗完脚,疲惫地回到房间时,他的儿子正端了一脸盆水来为自己洗脚,这位母亲会心地笑了。

反之,父母对孩子、祖辈不尊重、不感激、不孝敬,乃至逃避赡养义务、虐待及遗弃老人,也会扭曲孩子的心灵,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事例证明,一个生活在不懂得爱与感恩的家庭里的孩子,无法

自觉养成爱与感恩之心。因此,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渐养成关爱父母、感激父母、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五、让孩子感到爱和感恩的幸福

爱和感恩只有在融洽的氛围中,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在爱心的驱使下,才会慢慢地养成。因此,一旦孩子表达了爱和感恩之情,父母应该及时表现出欣慰和满足,必要时还要给予必要地鼓励,让孩子觉得爱和感恩的表达非常值得、非常快乐、非常幸福。

一位老师在母亲节那天教育孩子要爱自己的妈妈,要学会感恩,并给孩子布置了一项作业:对妈妈说一句“母亲节快乐”的祝福,并为妈妈做件事。一个孩子回到家鼓足勇气对妈妈说:“妈妈,母亲节快乐!”可是这位妈妈愣了一下,居然说:“快去写作业!”可想而知,孩子爱的表达没有得到肯定,这个孩子的爱心就这样被扼杀了。而另一位妈妈听了孩子的祝福,立即露出幸福的笑容,

说:“谢谢你的祝福,妈妈真高兴!”孩子听了同样也很高兴,立刻端了洗脚水为妈妈洗脚,妈妈满脸幸福地说:“我的女儿长大了,懂事了!”孩子听了妈妈的表扬,觉得自己的所做非常值得、非常快乐,并表示还要为妈妈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呀,孩子若能怀着满腔幸福一次次地表达爱和感恩,那么离这种情感的最终形成也就为期不远了。

爱与感恩的教育,不但能令孩子感受到被人爱所带来的温暖和快乐,更有助于使孩子通过爱别人,感恩父母形成健康的人格。从小培养孩子懂得爱与感恩,对于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大意义。

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第7篇

家庭教育是让孩子学钢琴、解奥数,还是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选秀,博一夜成名?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看来,家庭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孩子如何去爱,“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人获得幸福,获得发展,而不是所谓的成功。”

正确理解“爱”

记者(以下简称记):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家庭的重中之重。我们普遍看到家长们为了孩子物质上倾尽所有,精神上呕心沥血,但是孩子成才了吗?有些孩子非但没有成才,反而出现一些极端的恶,比如药家鑫杀人、留日学生刺母等。这些恶性事件不仅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目前中国家庭教育的反思。有人说,家庭教育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剧痛。对此,您怎么看?

孙云晓(以下简称孙):在我看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公共教育,家庭教育是私人教育。学校教育由国家培养的教师执行,有统一的教材,体现国家的意志与方针;而家庭教育是由父母主导的个性化教育,是千差万别的。总的来说,学校教育侧重知识教育,而家庭教育侧重情感教育,包括道德教育、生活教育、人格教育,如果把家庭教育浓缩成一个字,那就是“爱”。

记: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爱”字?

孙:家庭由爱而生,孩子是父母相爱的结晶。人类社会要发展,就需要爱的传承,爱是教育的最大秘密。

如何理解“爱”,有两个层次:首先,父母要给孩子真正的爱,让孩子感受到爱。一个人最难忘的记忆不是父母教给他的道理,而是自己与父母间的感情,这种亲密的生活体验,也是最容易被孩子理解的感情。其次,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爱,由爱自己、爱他人,到爱集体、爱社会、爱国家。

然而,爱也是很容易失控的。每种动物都会出于本能地疼爱后代,人类也不例外。若我们对孩子的爱只停留在动物对后代的爱上,就极易失去节制,陷入爱的误区。现在很多父母口口声声地说爱孩子,却不知如何去爱,也就是说他们陷入了爱的最大误区——没有给孩子真正的爱。

卢梭曾说,要让孩子像孩子一样生活。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假如你让孩子过得像个君王,就不正常了。人在成长的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需要。比如,到了一定的年龄,孩子会说“这个我来”,这说明他有了独立的需要。如果你不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还是一味地溺爱,事事包办代替,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权利。这样的爱,只能爱出一个废物。

我一直认为,一个家庭不论多么富有,都不该对孩子过度满足。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节制能力,要敢于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这一点在孩子2~4岁时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他开始在头脑中建立规则意识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有一些不好的举动,比如打人、骂人、睡觉前非要吃糖等,任凭孩子哭闹,做父母的都要果断拒绝。慢慢地,孩子就会知道,原来这么做是不可以的。

记:很多父母以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孙:父母认为,只要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孩子就幸福了。其实不然。一个被过度满足的孩子不一定快乐,因为快乐来得太容易了,他觉得理所当然。

澳大利亚有位心理学博士做过一个“糖果实验”。他从澳大利亚和中国分别随机抽选几十个四五岁的孩子,在每个孩子的面前放两份糖果,一份多,一份少。然后,他给孩子们两个选择:如果你想马上吃糖果,就吃掉少的那份;如果你能够等待15分钟,就可以吃掉多的那份。结果,70%的中国孩子等不到15分钟就提前吃起了糖果;而66%以上的澳大利亚孩子能够等到15分钟以后,吃到了更多的糖果。

这种差异反映出当今中国孩子,特别是受父母溺爱的独生子女的潜在危机。有相关研究证明,那些经得起诱惑的孩子往往比没有自制力的孩子更有忍耐力、更独立,将来也更有作为。而被溺爱的孩子难以抵御诱惑、克制欲望,他小时候不能抗拒糖果的诱惑,长大后就可能无法抵御其他的诱惑。

“爱”不能简单化、形式化

记:现在的父母似乎更关心对孩子应试能力、才艺技能的训练。

孙:是的。有研究发现,80%以上的中小学生父母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摆在第一位,而把道德品质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你只要学习好,别的都不用管”,被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大多变成了不懂情感的考试机器,药家鑫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他的家庭教育表面上看是挺成功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对人也比较有礼貌,但是父母没有培养出孩子的健康人格,而这是一个人最关键的。这种缺陷平常看不出来,但在关键时刻就会暴露无遗。开车撞人后,具有正常人格的孩子本能、明智的反应就是马上把被撞者送到医院,但药家鑫首先想到的却是“农村人难缠”,他不知道尊重、爱护别人,甚至认为可以为了保全自己去伤害别人。所以我说,这是个“丢了魂的孩子”。

或许父母有苦衷:如今社会竞争激烈、残酷,孩子面临各种压力,父母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学一点,多会一点,比别人强一点。我能理解这种期望和无奈,但是提升竞争力不能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真心爱孩子的父母,怎能不关心孩子的心理、人格发展是否完善呢?

现在,小学教育中学化,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把早期教育变成了“早期摧残”。很多父母跟我说,自家的孩子智力超常,是“神童”。即使孩子的智力并不超常,他们也要送孩子去接受训练,深信“神童是可以培养的”。其实,有研究表明,天才儿童的比例一般是1%~3%,也就是说,神童是后天无法培训出来的。孩子在学前阶段,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游戏和运动,过早地让孩子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一方面孩子学得吃力,另一方面你会发现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这些知识、技能自然就掌握了。

如果父母违反了儿童的成长规律,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厌学孩子当中,学前儿童占30%以上。知识教育的提前介入,可能造成孩子智力的偏瘫。为什么会这样?这源自一种错误的逻辑。这种逻辑认为,孩子童年快乐了,成年后就一定不幸福。因此,为了今后的幸福,只好让孩子童年受点苦,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事实上,这句话需要正确解读。

童年的快乐是一个人一生快乐的源头。一个幸福的人,童年一定是充满爱的。而童年的不幸则是一生不幸的开端,很多有问题的成人追根溯源,大多能发现在童年时其身心曾遭受到巨大的伤害。大量事实也表明,学业的成功不能决定人生的幸福,而心理健康、人格完善,才是决定一个人幸福的主要因素。

记:在母亲节,一些学校组织学生们给父母下跪、洗脚,引发了不同的声音。对此,您怎么看?

孙:我理解活动组织者的良好愿望,但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妥当。孝敬父母是应该的,但“跪文化”是一种奴性文化,是一种有伤人格的不平等关系。我曾经呼吁社会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家长”的含义是什么?一家之长,是家庭的统治者,是孩子命运的掌管者。这样一个充满封建专制意味的称谓,与爱无缘,与现代教育相悖,我们怎么能容忍它四处泛滥?让孩子给父母下跪,意味着父母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而孩子必须对父母俯首帖耳,这样的导向是有问题的。

记:那么,您认为正确的导向应该是什么?

孙:我们提倡孩子“孝敬”父母,而不是一味地“孝顺”父母。对父母、长辈,孩子理应尊重、敬重,但不该完全顺从,不是父母说什么都对,父母有时候也会犯错。孩子既要尊重父母,但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声音,与父母有分歧时可以保留意见,这是人的权利。给父母下跪,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见到权威就要屈服的错觉,从而扭曲孩子的人格。

什么是“孝”?子夏问于孔子,孔子说了两个字:“色难。”孔子的理解是,对父母保持一种愉悦的脸色和态度是最难的。不要以为给父母吃饱饭就是孝了,假如把饭“啪”地放在父母面前,像喂猫喂狗似的,这是孝吗?想让孩子孝敬父母,应该引导他们学会关心父母的需求,观察父母需要什么帮助。父母累了,可以给父母洗脚;碰到别的情况,则要以别的方式让父母感到愉快。

学校教育引导孩子爱父母、孝敬父母,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但在方式方法上应该注意不能过于简单、形式化。“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孩子或许还不能理解太抽象的事情,但是我们要教孩子学会爱,从爱父母做起,懂得观察他人的需求,关心他人、爱护他人。

做人要严,学习要宽

记:作为父亲,您是怎样要求自己女儿的?

孙:我对她的要求就8个字:做人要严,学习要宽。

在学习上,我对她的要求比较宽松。一次,我在外地出差,晚上接到女儿的电话。她沮丧地说:“老爸,这次考试我有一门功课不及格,你要有点心理准备啊!”我当即回答:“就是两门功课不及格也没关系,考不好一定有原因。咱找高手帮忙分析分析,以后改正不就行了?”看我说得轻松,女儿也就不那么焦虑了。其实,我也希望女儿考出好成绩,可是如果这时我责备她,除了给她增加紧张不安外,还能有什么?再说,女儿已经尽力了。回家后,我和女儿一起仔细分析了她试卷上的错误,帮助她掌握了正确的解法。从那以后,女儿的成绩有了明显提升。我一直不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名次,女儿在考上复旦大学前,也从来没有上过重点学校。

记:那您看重什么?

孙:我看重她的快乐成长,并且有自己的兴趣。高二那年,马上要面临高考了,学业多紧张啊,她竟然还在做“中日中小学生勤苦状况对比调查”。我十多年前曾写过一篇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我女儿不完全同意我文中的观点,她觉得中国学生也有不少地方比日本孩子强。我说,不服气没关系,只要你拿证据说服我。结果,她就利用去日本交流的机会,自己做了一项调查,中日文问卷、访谈提纲,都是她自己设计的。最后,她得出结论:中国孩子在学习上比日本孩子刻苦。比如,学业上遇到了难题,多数中国孩子倾向于自己思考,而日本孩子则倾向于求助别人。但是她也承认,在运动和家务劳动方面,日本孩子比中国孩子更胜一筹。我觉得这个结论是比较客观的。

她花了大概一年时间做这个研究,完全是个人兴趣使然。我觉得挺好,不但没阻止,还很支持。结果,她在高考前最紧张的阶段把这个研究报告写出来了,很不容易。

记:对女儿的教育,您是否也有遗憾?

孙:有的。女儿半岁的时候,我因为工作忙,曾把她送回老家,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带了一年。对此,我一直很后悔,觉得这是自己的失职。

虽说,如今城里“独二代”由祖辈抚养的情况很常见,但是有资料显示,隔代教育的成功率不会超过30%,因为隔代教育会带来很多问题。如,由祖辈抚养或没有稳定监护人的孩子,很难建立安全感和幸福感,长大后他们容易在人际关系上出现问题。另外,由祖辈照顾的孩子肥胖率较高。我个人认为,孩子在12岁之前不宜长期离开父母,小孩子最好由父母带。

记:您能否给“独一代”的父母们支支招?

孙:北京有三个独生子女家庭主动联合起来,三个家庭的父母们利用双休日,轮流带孩子走进博物馆,走进农村,走进大自然,变独养为群养,变小家为大家。这不失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新思路,这种模式给了孩子们莫大的惊喜和满足,也解放了家长自己。

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第8篇

亲子之间也不例外,爱也是从类似这些关键词开始发展的,孩子从在母亲的子宫中用脐带相连,出生后用和温暖的怀抱让孩子和母亲相依相偎,再后来是手挽着手,是在父母的肩头熟睡的感觉,这些都是一幕幕美好的亲子相爱的场景。不难发现,亲子之爱的发展的方向是逐步分离,或者说是彼此的相互独立,使孩子与父母与家庭之间越来越能够拉开距离。正常的爱是孩子越来越独立,这是家庭中给孩子爱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爱的终点。一个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不是正确,最终考察的结果是他的孩子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独立,能够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独立生存,独立决定,独立经营自己的生活,能够学会独立地控制自己人生。

爱从依恋开始,最终导向独立。这是父母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也是考量自己爱孩子是不是合理的标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应该感到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强,也就是孩子越大,父母应该越轻松才对,这才是培养孩子应该努力的方向。父母的教育艺术集中表现在鼓励孩子独立上。父母每天和孩子在一起,表达对孩子的爱,除了让孩子产生安全感,更多的应该基于孩子的独立能力来考量我们的爱是不是恰当。

父母教育艺术的集中体现不是孩子有多听话,孩子在父母的安排下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是父母对孩子的教导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孩子一点点独立,是不是能够逐步脱离父母而自我成长。

孩子的优秀不是他们在父母的设计下获得了多大的成功,而是父母多大程度上鼓励孩子拥有了多少次的失败。家庭教育的成功不是父母总结了多少育儿经验,而是孩子拥有了多少成长的体验。独立的孩子生活是自己的,而不独立的孩子一切都是父母的。我们需要努力让孩子收获自信,而不是对父母的“他信”。

因此,我认为父母正确的爱是始终促进孩子独立的爱。

因为我们的爱,孩子每天的自我服务能力是不是在增强?

因为我们的爱,孩子是不是能够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事情?

因为我们的爱,孩子是不是能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

因为我们的爱,孩子是不是能够进行自我选择?

因为我们的爱,孩子是不是能够很好地面对孤独,学会打发时间?

因为我们的爱,孩子是不是越来越向往远方,探索未来?

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第9篇

有一份问卷让孩子们写出“爱爸爸妈妈的 100个理由”。竟然有一半以上的孩子给出的答案是与物质紧密相关的,以孩子的答案为例,“给我买手机”“给我买玩具”“给我买名牌衣服”“给我买藏獒”“让我看手机”“让我看电视”“给我买电话手表、买新车”“给我办生日聚会”……我看到后感到非常不安,孩子眼中的爱只是和“买、买、买”有关,而看不到其他内容。

孩子填写的问卷一方面说明孩子的物质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另一方面,孩子感受到的爱不是以情感为基础了,而是以物质为基础。为什么孩子眼里的爱是这样的,我们明明不想给孩子这样的爱。孩子感受到的以物质为基础的爱说明父母在向孩子表达爱的时候多以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为主,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要。 特别是在物质化丰富的今天,父母给予孩子物质的满足要适度。当一个家庭越是富裕,能够很容易满足孩子的各类物质需要时,如何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才是考验父母的,需要给孩子有一种感觉“我不是什么都能得到的”。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感觉到我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孩子会产生出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会有一种被扭曲的权利感。

而且以物质为基础培养的爱,让孩子错以为爱就是给予物质,孩子会陷入对物质的不断追求中,而且并不是物质满足了,孩子就满足了,相反,孩子会有很深的匮乏感。孩子会对父母提出越来越多的物质要求。当父母一旦满足不了自己的物质欲望,孩子就会感到无比痛苦,而且会将这种痛苦转化为对父母的憎恨。以物质为基础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在表达爱的方面就会非常有问题。曾有一则报道:一个男大学生为向心仪的女生表达爱意,给了对方2000块钱,遭到女生拒绝。如果钱能衡量爱,多少钱才是真爱呢?如果物质能表达爱,什么样的物质才能表达爱?物质能满足一时的愉悦,却不能让人得到长久的心安。

给予孩子丰富物质的家长往往忽略的是孩子的情感需要。相比起情感需要,物质来得比较容易,而情感需要到底如何给到孩子,却是很多家长不知道的。一个孩子情感的被满足是需要家长看到孩子自身的价值,能得到父母的肯定。肯定分为两种:一种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玩耍、一起做些事情,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情绪会让孩子记忆很久,这会让孩子感觉父母是喜欢和自己在一起的;第二种肯定是父母看到孩子身上的能力、品质、正向动机,给予孩子口头上的赞扬,让孩子能从父母眼中看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这些都会让孩子感到很安心。

爱,其实是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带给孩子的感动。正如有的孩子说,爱就是爸爸很困了,依然在睡觉前给我讲故事。我们期待孩子获得这样的爱的体验。这是理解了孩子的内心的情感需要,给予孩子以需要的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孩子;爱;名义;伤害

世上很少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孩子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操劳之余,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我这全都是为了你”。初听起来,该为家长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所感动。但是,理性思考,却觉得这种爱并不值得提倡,因为这种爱带有残缺,缺少理性,它不但无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更在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其不良后果如下:

(1)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从表面上看“孩子,我这全都是为了你”是对孩子需求的一种满足,而且这种满足还是无条件、不计任何代价的。实质上,过度的满足恰恰就是一种剥夺,因为它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使孩子丧失了锻炼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孩子很难离开父母这根拐棍。

儿童时代是处于刚刚面世又无法独立处世的时期,是正规教育的预备阶段,对儿童,做家长的应该给予一定的保护和关怀,爱对于孩子身体、精神、健康心灵和情感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和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也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可是爱一旦过度也会成为一种伤害。尤其是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今天,更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他们和父母一样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的,应该从小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处处依赖别人。

家长的责任不仅要“养”孩子,还要“教”孩子。照顾好孩子的生活,仅仅是爱的“一度空间”,真正的爱应该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教孩子学会生存,具备生活、学习、自我服务等技能,教给孩子在实际锻炼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处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增强他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与能力等等都是成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衡量是否爱孩子,不仅看为孩子做了多少,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多少,看为孩子成长搭建了什么样的平台。我们必须在照顾和放手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所以,为了孩子的未来,成人必须学会为爱放手,不要打着爱孩子的幌子,在做伤害孩子的事。

(2)助长孩子的依赖心理。与剥夺相伴随的是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助长。比如自立、自理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不知体贴关爱他人等等。许多做父母的沉迷于盲目宠爱,认为孩子小,处处不放心,帮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衣,帮孩子洗脸,什么都不让孩子动手,孰不知这种痴情的爱子方式,会使孩子养成依赖性的心理,甚至成为滋生四体不勤的祸根。

据上海队宝山区对500名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低年级27%学生不会洗脸,37%的不会穿衣服,30%的不会扫地,97%的不会整理书包;中年级学生57%的不洗碗,60%的不整理房间;高年级学生63%的不会烧饭。孩子的这些不良习惯的养成与孩子的依赖心理有直接的关联,因为在成人过度关照下,在无微不至爱的包围下,他们失去了动手的机会,习惯了被人关照,习惯了接受他人的服务,甚至在他们看来,家长或他人一切为我服务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高尔基曾说:“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学会有智慧的爱并不是简单的事情,那种“承包一切”的爱,虽然充分表达了父母们的慈心善意,但缺少智慧,并不值得提倡。

所以,为了能让孩子尽快学会独立,留点空间,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关爱自己吧!

(4)催逼。之所以说这是对孩子的一种催逼,是因为它的潜台词是这样的:“孩子,我这全都是为了你,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可要努力,可要争口气呀,否则,你怎么对得起我呢?”在父母看来,我付出这么多,而且是全都为了你!你必须要回报,而且回报必须要与我的付出相称,如果不相称,父母就觉得委屈,就会心理不平衡,抱怨就会随之而来。这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有的孩子甚至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势:“如果学习不好,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就对不起父母的心血,就是罪人”。有的父母把这种对孩子的压力扩大到极致,甚至这样对孩子说:“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咱家今后就靠你了。碎了心,全都是为了你,你要是考不上大学,我们可真的没希望了。”这实质上是一种压力转移。家长将全家的重担与希望转嫁到一个孩子的身上,让孩子稚嫩的肩膀担负如此重负,其实质就是催逼。孩子天天生活在战战兢兢之中,整天被内疚感、负罪感和焦虑感缠绕着,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精神折磨;是一种在高物质利益的满足、高期待回报背后的一种变相折磨;是一种物质上的优待,精神上的催逼和虐待。应当说,儿童的成长应当有压力,因为压力有时能够产生动力,进而挖掘潜力;压力也会增强孩子情感的共感性,使孩子能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加深孩子的体验。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体验能够帮助孩子体味到做父母的不易,加深对父母的沟通与理解。但压力应当维持在一个适度水平上,如果压力过大,超出了孩子的心理承受度,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心理学家认为,现代社会中存在一种行为叫“非爱行为”———即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掠夺。这种行为多在最亲近的人之间发生。像“为了你,我放弃了什么什么;为了你,我才怎样怎样;自从有了你,我工作也落后了,人也累老了,一切都牺牲掉了。”等等,诸如此类都属于非爱行为,因为它是一种以爱的名义所进行的强制性控制,以爱的名义让别人按照他的意愿去做。“孩子,我这全都是为了你”,就属于“非爱掠夺”,爱的背后是孩子心灵沉重的翅膀和无形的枷锁。

无疑,孩子是家庭最大的希望工程,承载着家庭未来的希望。父母爱孩子的心可以理解,为孩子操劳也是应当的。特别是有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但这种爱应该是理智的,不要“爱”得太盲目,不要“爱”的太露骨,不要“爱”得“水深火热”,不要爱得“无微不至”,更不能以“孩子,我这全都是为了你”为借口,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作者简介:

上一篇:随笔范文 下一篇:趵突泉课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