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皆父母皆 害?害?

时间:2022-07-03 04:18:29

父母皆父母皆 害?害?

安徽芜湖的李杨说:前阵子有同事突然辞职,理由是父母让她必须回老家相亲,最好立即结婚。事实上,她才24岁。问是否老家给安排好了工作,答案是否定的;问老家是否有心仪的约会对象了,答案是否定的;问是否想好了人生未来的走向,答案是否定的……永远回答的只有一句:没办法,是父母这样安排的……我百思不得其解,看了这篇文章我才知道,原来面对如是境遇的,不止她一人。

我同事说她一个朋友,毕业后两年一直在复习考研,一直没考上。到今年毕业第三年,一天也没工作过。她妈妈一直觉得,自己的女儿不能就这么进社会,太危险,不放心。前一阵子,她自己跑去人才市场兜了一圈,结论是自己啥也干不了。于是回家老老实实听她妈妈的话,开始复习准备考公务员。

我跟同事说,她毕业三年不工作,还不是最惨的。更惨的是可能她以后在婚姻问题上也会放弃选择权,和妈妈看中的人结婚。同事说没错,她和前任已经被妈妈拆散了。我接着说,最最惨的,是她大抵以后也会这样管制自己的小孩,纵使她没有去争取自己喜欢的工作和喜欢的人,可她在妈妈的眼里,一定也过上了寻常的安稳日子,虽波澜不惊却平安喜乐,所以她想当然地认为“妈妈是对的”,想当然地也要做这样一个“对”的妈妈。

这样的人,你身边也有吧?

十几二十几岁的时候,我们每每面对一个重大的选择,都有两条出路:一是交给个人的自由意志,即follow your heart;二是遵从父母的意见。豆瓣那个很火的“父母皆祸害”小组,讨论的就是这回事,大家抱团在一起“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

我有一个朋友,从小被父母安排着长大,上哪个学校,学什么专业,留学去哪个国家,回来做什么工作,跟什么样的人结婚,父母一条龙服务得很好。难得的是,我的朋友特别喜欢这种“被安排”的生活,她深信她父母的选择一定比自己的选择好。“我从来不企望靠自己的打拼,能过上比父母为我创造的还要好的生活。”十几岁的时候她就这样对我说。十几岁的我,很不理解这种人生态度,觉得人生怎么能就这么“被安排了”?前几日见她,她说过两年回国会去青岛一所大学做行政,她爸爸打算好了。我说你在国外读了6年精算和统计,如果去大学干吗不教书,扔掉多可惜?她说倒也是,考虑下看看。见多了那些一边服从父母一边抱怨父母的人,现在的我觉得,像她这样毫无怨言地“被安排”,其实是一种福气。

我有一个同事,青岛人,三十几岁,读书工作都没有离开过青岛,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她的一个朋友曾指责她说:“像你这样的人,永远也不会知道被房东扫地出门,无家可归的滋味。”她很有底气地反驳道:“没错。你离开家出来打拼是你的选择,被房东赶出来是你的选择为你带来的。我离不开老妈,不出去闯荡,也注定我不会有大出息。咱俩只是选择不一样,你不能因为被房东赶出去过,就觉得高我一等。”彼时刚工作的我,正租住在一个时常有蟑螂出没的小破房里。但那会儿我觉得她说得对极了,在心里为她拍案叫好。承担自己的选择为自己带来的一切,本是理所应当的事,有什么好炫耀的?

我的这个朋友和这个同事,是我身边选择听父母话的人中,心态最健康的。不健康的,随手一抓一大把。

大三下大四上的时候,室友L参加了所有能参加的考试:研究生、公务员、教师证……她并不是每个考试都想参加,是父母的主意。她对此多少有些耿耿于怀。这种心情,在她父母让她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时,达到了顶峰。有天我俩一起在沃尔玛闲逛,我听到她和家里通电话,态度恶劣。扣上电话,她心情很差地跟我说,她不想考教师证。我说那就别考啊。她说她父母非让她考。我说那就好好沟通一下。她没再吱声。后来回宿舍,她说她决定参加考试,虽然自己不想考,然后抱怨了一通父母。我一下子很火大,声音很大地说:“是你在‘听父母的话’和‘做自己想做的事’之间选择了前者,这是你掂量权衡后自己做出的选择,你没有权利指责你的父母!”我当时的心情,是一种强烈的“恨铁不成钢”。今年“五•一”的时候又见了L,她说等硕士毕业想去北京或者青岛找工作,我说别了,你还是老老实实在济南当个老师什么的吧,待在父母身边,那更适合你。她想了想说:嗯。这时候我已经对她没了当初的脾气,只希望她能明白她到底适合过哪种生活,而不是单纯地和父母赌气。

毕业前我跟外教S聊天,她说她发现好多中国学生做了父母安排的工作之后,都反过来说自己“没得选”,其实是他们不承认自己的选择,不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就全推给父母。这样的人,假如和父母选择的人结婚,要是过得不幸福,一样会去指责父母。

我是我的同学朋友圈子里活得比较随性的一个,基本没有在任何选择上放弃过自由意志。是我父母开明到对我大撒把吗?当然不。

考大学时,我妈和千千万万老妈一样,想让我学医。我对医生的印象是4个字:挖心掏肺。他们说那是外科,其他科不,而且医生越老越值钱,永不失业。我依然无法扭转这种恐怖的印象,果断拒绝。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就选了不讨厌的英语。大四时,我妈和千千万万老妈一样,想让我考研。我倒是认真地准备了一阵子,越准备越难受,觉得还是工作更适合我,果断放弃。找工作时,我妈和千千万万老妈一样,想让我当公务员,或者当老师。我十二万分地知道自己不适合这两个职业,外贸、媒体、广告试了一圈,选了觉得最合适自己的。工作后,我妈和千千万万老妈一样,想让我回家,动不动就说家里哪家哪家企业在招人。我无意说起其实我挺想去超市工作时,老妈反应很快地说,家里要新开一家大润发!她说这些的时候,我都装没听懂。

我最近一次涨薪水之后,老妈再也没说过那些话,可能觉得我这丫头把自己选的路走顺了,也可能是真的死心了。这会儿我常跟老妈说:“下月我要去哪哪干什么,明年我想到哪哪干什么,三年后我必须在哪哪干什么。”都是些遥远的地方,都是些不靠谱的事儿,可老妈听了只有一句话:“你自己看着去做吧。”

我觉得,这句话是我赚来的。真的,用永不妥协的坚持,用拼命折腾的成绩赚来的。

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挺狠心的,比如装作听不懂她想让我回家的那些个暗示时。高木直子说她从老家三重县回东京,每每在车站挥别开车送她的老爸时,都有种“我是不是很不孝顺”的感慨。这种心情,我也是有的。可是孝顺到底是陪在父母身边听父母的话,还是尽力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幸福快乐,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没办法,像我这种热血死小孩,对“自由意志”实在宝贝得要命。记得大学时老师问大家的梦想,我说的是“在喜欢的地方生活,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几件事对我来说如此重要,我不能把选择它们的权利交给任何一个人,老爸老妈也不行。

央视主播张泉灵在北大毕业典礼上说:“常有人说,做喜欢的事并成为事业是奢侈,没几个人这么幸运。如果,你考大学时选的专业不是你喜欢的,而是你父母喜欢的;你的选修课不是你喜欢的,而是拿证多、学分好的;你求职不是挑你喜欢的,而是待遇好的,请问,你选择时从未拿喜欢当事,凭什么你会从事喜欢的职业呢?”

台湾作家李欣频说:“如果想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就是把自己现在活得好不好的责任,从他人、父母、家庭、学校、工作环境、社会环境中拿回自己的命运决定权,不要再把自己幸福快乐自由与否归咎给他人,没有人需要对你的命运负责任,只有你自己可以!”

理论依据神马的,一找一大堆。反方向也是如此,所以还是得拿自己做实验。

只有选择,没有对错。听父母的话or走自己的路,工作or考研,体制内or体制外,富二代or凤凰男,北上广or咱家乡……重要的不是选了什么,而是选了自己想选的那个,在自己选的路上好好走下去,一路吃喝玩乐勤劳勇敢,走出幸福快乐来,That’s all。

・课本没教的事・

【建立人脉15提示】1.学会换位思考;2.学会适应环境;3.学会大方;4.学会低调;5.嘴要甜;6.有礼貌;7.言多必失;8.学会感恩;9.遵守时间;10.信守诺言;11.学会忍耐;12.有一颗平常心;13.学会赞扬别人;14.待上以敬,待下以宽;15.经常检讨自己。

【10个强大的心理暗示】1.无论做什么,记得是为自己而做;2.面对困境不悲观厌世;3.任何时候都不怕重来;4.让自己平和豁达;5.女孩要先经济独立再谈别的;6.常读书,让自己有内涵;7.不要忘记进修学问,拓宽胸襟;8.潇洒一点,失去的东西并未属于自己;9.要保持少女般的浪漫情怀;10.生命的乐趣自己寻找,没义务讨好别人。

【充实生活的黄金定律】1.思考你想要的生活;2.明白你为谁工作;3.找到“忙”与“闲”的平衡;4.你必须积累财富;5.适时地控制欲望;6.清晰的人生规划;7.持久的耐力;8.良好的人际关系;9.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

【保持这些优点】1.面带微笑;2.气质纯朴;3.不随便向朋友借钱;4.听到某人说别人坏话时只微笑;5.过去的事不全让人知道;6.尊敬不喜欢你的人;7.对事无情,对人有情;8.多做自我批评;9.为别人喝彩;10.知道感恩;11.学会聆听;12.说话常用“我们”。

上一篇:找个合适的位置等三则 下一篇:小时候我妈不让我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