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投资决策范文

时间:2023-10-08 11:24:43

短期投资决策

短期投资决策范文第1篇

一、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原则

企业实行责任会计,实行分权管理,这种分权管理可能付出最大的代价是决策机能失调。各责任中心可能只围绕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来决策,会出现一个责任中心的效益大过其它责任单位支付的代价或失去的效益的决策。缺失公平竞争的环境,影响各责任中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消除上述因素,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1.内部虚拟市场交易原则。企业无论是成本中心还是利润和投资中心,在企业内部产品的互相转移均作为买卖关系,各责任中心均为公平交易的主体。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与外部同样环境的市场竞争机制,形成一个与外部市场同等机能的虚拟市场,促进相互的竞争,提升各自的效能,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与生存能力。

2.参与外部市场循环原则。在企业内部形成内部市场,但不能防止企业内部垄断。要消除内部垄断,必须使各责任中心参与企业外部市场循环竞争,促使他们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高效益。因此,在企业制定内部转移价格之时,要为这一原则实施提供保证、创造条件,以便使企业依据内部转移价格做出各自的科学的、符合企业总目标的决策。

3.目标一致原则。内部转移价格是调节企业内部各单位经济利益的杠杆。它影响着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着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决策。每一责任中心、责任部门根据制订的内部转移价格进行决策时,所做出的决策总是与企业的总的目标是一致的、或者企业的总产出最大化,而不需要管理层的行政性约束来实现。

4.激励原则。激励是达到目标和目标一致的一种动力。缺少这种动力或动力不强就会使企业的总目标难以完成,企业内部各责任部门难以协调。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要考虑到对各责任中心都有强有力的激励作用,而且激励的客观程度应是相同的。否则,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的矛盾会增加,挫伤某一部分的经理人员及员工的热情和积极性;而另一些部门却减少了激励的动力,最终是目的难以达到。

5.公平、可比性原则。除遵守上述原则之外,在制定转移价格时还必须考虑公平、可比性这一原则,这一原则即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与考核能建立在客观、公平、可比的基础上,对各责任中心的奖惩也应反映其客观的努力程度,以起到激励之作用。

以上原则可以为企业在实施责任制时形成一个有效的、公平的竞争机制,各竞争主体会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以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分析

为了让各中心能自由地参与企业内外部市场的竞争,应最大限度地以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即内部单位的任何交易都可以按市场价格来记账。如果一个责任部门或单位没有能力用市场价格在市场上购买它所需要的东西,它就不应该得到保护,也就不应该用比市价低的价格在企业内部购买。如果一个责任部门能按市场价格在市场上销售它的产品,就不应该按低于市场价格的内部价格来对内销售。

在以市场价格为墓础来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为实现公允、合理公平竞争原则,应必须遵守以下三项规则。1.如果内部责任部门(责任中心)的卖方愿意对内销售,且产品的质量合格、售价与市价相符时,买方有购买的义务,不得拒绝。2.若内部责任单位卖方售价高于市价,则买方有改向外界市场购入的自由。3.若卖方宁可对外界销售自己的产品,则应有不对内销售的权利(垄断产品则不宜)。

以上三规则并不是限制而是保护内部各单位参与对内、外部市场的竞争。第一规则中买方是愿意购买的,可以维护“目标一致原则。第二规则可以保护买方,而制约卖方的不规行为。符合“公平竞争”原则,第三规责符合“公允合理原则”。在遵守以上三规则的基础上以市场价格为基础来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可以使企业内部各责任部门在内外市场能自由竞争,促使他们改善自己的工作,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上述以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时,常常会使我们遇到如下一些问题:部门之间提供的中间产品常很难确定它的市价,因为这些中间产品市场上可能很少见,或者成交数量少,不足以确定他们的市价或者由于市场上出卖的产品往往是不相同的。另外,以业绩评价来说,则对销售产品的部门有利,因为产品在企业内部销售,销售费用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

基于上述所碰到的问题,内部结转价格在市价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才能符合“公允合理原则”,价格调低部分应反映销售部门由于在企业内部供应它的产品可以多得到的利益,这样结转价格才能比较正确地反映企业内部的供求状况。这种方法可称为协商价格,通过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协商来制定出来的以市价为基础的公允市价。但这种公允市价由于销售部门的固定成本被看作买方部门的变动成本,在这一点上限制了内部单位用结转价格进行短期决策的行为,是此法的缺陷。

三、内部转移价格对短期决策的影响

责任中心之间以产品成本作为结转价格的制定基础,但是有许多种不同的成本概念,各种不同的成本观点对存货估计、决策、业绩评价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采用哪一种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正是我们要研究的。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是制造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的(或称之为完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变动性和固定性制造费用。这种成本资料主要是依据财务报告的要求,由成本财务制度来规定所产生的。用制造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不需要为制定结转价格增加任何费用,而且这种方法在产品估价上与会计制度是一致的。可以根据账面核算的资料直接编制报表,无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部门之间的盈利进行调整。

但是以制造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误区之一是:销售部门(单位)可以不考虑他们的成本管理与规划,来努力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把工作成就的好坏直接带给购买单位,不符合上述制定转移价格的几原则;其误区之二,企业内部责任中心在用来进行短期决策时,其结果对本部门是最佳决策方案,而对企业全局利益不是最优的方案,不符合目标一致原则。因为销售部门的固定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在购入部门被当作是变动成本。如果最后产品在对外出售之前,中间产品要在企业内好几个部门之间转移,使问题就更加复杂化。

假如一个企业有四个部门用制造成本法结转它们的中间产品,假定部门D需要进行短期决策,而D部门的所有的变动成本都是与决策有关的成本,但变动成本究竟是多少?从D部门的经管人员来看,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84元(64+4+4+12),但是,整个企业所属的变动成本为66元,等于四个部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之和。但是在D部门进行决策时,往往可能是考虑D部门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从全企业的角度来考虑变动成本。

以变动成本作为结转移价格符合目标一致原则。但对购买部门的利益过高,而对销售部门来说则是无利益可言,所以它不适应于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之间的结转价格,只可作为成本中心之结转价格。但为了符合财务报表的要求,必须进行调整,才能反映存货的价值。

上面已做出了用变动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时可以使内部各责任部门做出即符合全局又兼顾自身利润的结论。但是它不适应于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结转价格,因为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卖方无利润可得。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以采用双重内部转移价格。即他们的买方按变动成本计价,而卖方则按市价(或按设定价格)进行计价。这样各部门在短期决策时采用变动成本来决策,可使企业目标一致,而在考核业绩时卖方则可按市价来计算内部收益。当然这时企业的总收益并非各责任部门收益之和,而要进行调整,企业的存货价值在会计报表上也要进行调整。

A分部固定性制造费用400000元,预计年产量100000件,每件“制造成本”为10元,其中变动成本6元,固定成本4元(400000/100000),A、B分部现有剩余生产能力,B分部正考虑是否向A分部购买部件10000件继续加工,然后以17元的价格出售。

上例中,企业如以A分部的制造成本10元(6+4)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来计价,那么B分部的加工费和销售费为8元,B分部的变动成本为18元,无任何边际贡献,对外单价比变动成本还低1元,故B分部在决策时就不会考虑购买A分部的部件继续加工。但这一决策对企业全局利益不利。因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AB两分部均有生产能力剩余,故在继续加工10000件时,AB分部都不需要增加固定成本,而变动成本则为14元(A部的变动成本加B分部的变动成本),进一步加工出售可得到3元的边际贡献,整个企业可增加利益10000× 3=30000元。因此应以变动成本6元作为内部转移价格,这样B分部的决策符合目标一致原则。但以6元来计量A分部的业绩,就对A分部是一个重大损失,因为会损失(15-6)× 10000=90000元的内部利润,显然A分部是不乐意的。为此,A分部应仍以15元来作为业绩计量。即A分部价格为15元,B分部购价为6元的双重内部转移价格。但企业在汇总利润之时,应将虚设的利润扣除,企业实际增加的利润为30000元,而从企业角度来看B分部继续加工的产品的存货价格按制造成本法计算的制造成本应为(14+1)=15元。这样调整以后企业汇总的结果才能正确。以双重价格制定转移价格能以市场手段调整内部各责任中心的利益。

在无任何市场价格的参考下可采用成本加成方法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在标准成本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定的合理利润率作为计价的基础。它的优点是能分清卖方单位与买方单位的经济责任。另外如果是跨国企业,在国外有分公司或分部,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上还要考虑不同国家的税制进行国际避税,以及外汇汇率的变动风险等因素,以使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

上述从不同的方面阐明企业在实行责任制中内部转移价格问题以及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这些方法各自有不同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没有某一种方法能够完全套用于企业结转价格的制定,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之特点来研究和制定结转价格,以确保企业责任制的完善,发挥责任会计的应有作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短期投资决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防御;投资短视;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信号博弈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5.01.29

中图分类号:F272.3;F2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5)01-0135-04

Game Researching of the Investment Behavior of Managers

Under the Hypothesis of Managerial Entrenchment

LI Bing-xiang, WANG Meng-ze, YAO Bing-sh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710054)

Abstract:This paper application of game theory to analysi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managers investment decisions, discus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ing managers choose the long-term investment or short-term investments, using complete information game and incomplete information game two elaborate on the managers choice of investment behavior and using the method of game analysis of subsidies size and scope.The results show that moderate subsidies can make managers give up short-term investment and choose the better long-term investment for shareholders

Key words:managerial entrenchment;investment myopia;dynamic game of complete information;signaling game

引言

企业的投资行为是否具有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价值是否最大化,然而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企业经理人存在着管理防御的现象,会导致经理人进行非效率的投资,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而导致低效率投资。管理防御( managerial entrenchment)又称职位固守,是指经理人在公司内、外部控制机制下,选择有利于维护自身职位并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1]。管理防御作为一种假说,起源于有关内部人所有权与公司业绩之间关系的研究。最早由Morck、Shleifer 和Vishny 提出[2]。袁春生、杨淑娥两位学者认为经理人因为要巩固自身在企业中的地位而产生的管理防御行为是导致企业发生非效率投资的主要原因[3]。由于在企业中经理人管理防御行为的存在导致经理人会采取一些有利于提高个人声誉、巩固个人职位、获取私人收益最大化的投资决策倾向,甚至不惜损害公司的整体价值;现代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则认为,在现实决策中不存在完全理性的经理人,经理人具有与最优决策相偏离的心理特征,如嫉妒心理、过度自信、规避个人损失、规避个人风险等,这些都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不良因素。同时短视倾向、模仿倾向、敲竹杠倾向、建造个人帝国倾向和投资多元化倾向也会导致经理人做出不能使企业利益达到最大化的投资选择[4]。本文以如何避免短视倾向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经理管理防御行为对经理人投资行为的影响。

投资短视倾向:经理人通过进行短期过度投资可以使得经理人市场对自身能力的评价最大化,但经理人获得的这种收益是以损害股东长期利益为代价的[4]。工资扭曲理论表明在投资项目的业绩作为股东判断经理工作成绩的情况下,经理人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快速取得投资回报而不是能给公司带来最大收益的项目[5]。因为通过迅速的投资回报能够引起股东的关注,从而经理人能够建立良好的个人声誉。国外学者Browning T R指出,当经理人需要进行选择长期与短期两个互斥的投资决策时,由于企业所进行的投资不容易被股东所观察,所以任职时间较短、能力尚未获得认可的经理人自然会偏好选择盈利较快的短期项目,而放弃从长远来说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长期项目[6]。但是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经理人的激励机制来改变经理人的投资行为。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经理人所选择的投资行为与经理人的防御程度有关。由于经理人存在职位固守动机,在投资中必然会选择对自己较为有利的投资方式。国内外学者对投资短视有大量的研究,但是从数理模型角度分析如何减少因为管理防御因素而产生的投资短视行为的较少。其主要原因是经理管理防御属于经理人的内心变化,从直观数据上不好判断。博弈模型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本文通过使用应用博弈论的方法对经理人的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进行理论分析,从数理模型的角度说明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减少投资过程中经理人的管理防御程度,从而使经理人能选择对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投资方式。

1 模型构建

1.1 经理人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地位

经理人存在的管理防御行为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现代经理人在企业的投资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股东数量众多,所以股东将大部分权利授予董事会,而董事会又将对企业的日常管理权授予给经理人,经理人向董事会负责。股东实质上只保留了控制权,所以经理人就拥有了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和决策权。同时随着管理的专业化和企业组织形式的不断完善,经理层变成了公司最有影响力的决策层。企业的投资选择基本上是由经理人把控,经理人的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投资选择。

根据博弈论揭示的个体理性与团体理性之间的矛盾――从个体利益出发的行为往往不能实现团体的最大利益。同时也揭示了个体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从个体利益出发的行为最终也不一定能真正实现个体的最大利益,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果[7]。所以只要企业能够对经理人实施一定的激励措施,就能有效地减少经理人在企业投资中的管理防御程度。这样就会改变经理人对投资决策的选择,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总而言之,企业可以通过对经理人施加影响来改变经理人的选择,从而实现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1.2 管理防御行为与投资决策的关系

在李秉祥等人[8]的研究中发现,经理管理防御行为虽然会损害企业的长期价值但也会利于经理人的短期利益,而投资决策的经理管理防御是经理人进行非效率投资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现有研究中经理人管理防御行为对经理人投资决策的影响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分别为:年龄、学历、任期、预期转换工作成本、专业和职业经历。并且通过研究发现:经理人的能力和转换工作成本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最大。以下重点讨论学历和预期转换工作成本这两个指标对投资决策的影响[9]。

学历(能力):虽然高学历不能代表高能力,但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高学历的求职者更容易获得新的职位,管理防御程度较低。而且高学历的经理人通过良好的职业教育也更容易偏向于长期投资。而低学历的经理人为了保住现有职位,享受职位上带来的待遇必然会选择回报较快的短期投资。

转换工作成本:对于有低转换工作成本的经理人来说其存在的管理防御程度较低,也更倾向于长期投资,而转换工作成本高的经理人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必然会采取投资回报较快的短期投资。

1.3 模型的建立

为了更明确地阐述博弈模型,本文分别运用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博弈两种模型进行阐述分析。对完全信息博弈下的投资行为决策模型条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股东对经理人的个人能力和转换工作所需的成本有充分的了解,同时经理人和股东也都对所进行的投资项目信息有着充分的了解。

假设2:经理人对股东希望进行的投资选择完全了解,并且经理人完全了解所选择投资决策的产出结果。

假设3:由于受到企业现金流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企业所进行的投资项目分为长期和短期投资两种类型。长期投资项目的投资周期要远大于短期项目的周期,长期项目的成功概率要低于短期项目的成功概率。同时两个投资项目相比较,长期投资项目所获得的收益远大于短期投资项目所获得的收益。并且无论什么类型的经理人都比较擅长经营短期项目,即短期项目成功的可能性较高。但是在长期投资方面来说高能力的经理人比低能力的经理人更容易成功。

假设4:转换工作成本高的经理人和转换工作成本低的经理人都有高低能力之分。即经理人具体分为四种类型。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低能力且转化工作成本低的经理人非常少,几乎不存在,所以本文中不进行讨论[10]。

假设5:经理人为企业所创造的收益可以被股东直接观察,股东仅根据经理人所创造的收益值来判断经理人的工作能力程度,对企业收益贡献大的经理人发放高薪并且选择留任,对企业收益贡献小的经理人发放较低的薪酬并且解雇。其次进行长期投资项目的时间要远大于短期项目,在投资收益方面长期项目不能随时变现,必须要等到投资结束后,而短期投资在当期就能得到投资回报。

假设6:所有的经理人都是风险中性的理性人。

根据以上假设条件对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参数构建如下:

(1)长期投资的收益为Fc,短期投资的收益为Fd 且 Fc>>Fd。

(2)经理人的报酬由给企业带来的收益而定,带来高收益的经理人发放高薪酬Wh,带来低收益的经理人发放低薪酬Wl。同类型的经理人进行一个长期项目的收益要远大于进行两个短期项目的收益。即Wh>2Wl。若经理人经营短期投资项目失败则没有收益。

(3)Pl和Ql分别表示高低能力的经理人选择长期投资成功的概率,并且 Pl>Ql。Ps和Qs分别表示高低能力的经理人选择短期投资成功的概率,并且Ps>Qs。同时每种经理人短期投资的成功率都会远大于长期投资的成功率,并且对于低能力的经理人来说进行短期投资成功的概率要远大于进行长期投资的成功概率,而高能力的经理人两者概率相差不大即Pl≤Ps,Ql<

(4)股东对于选择长期投资的经理人发放补贴V。并且假设补贴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即只要经理人选择进行长期投资就会发放补贴。

(5)经理人转换工作需要高成本的用H表示,转换工作需要低成本的用L表示,因为对于经理人转换工作的成本很多不能够进行测量(如经理人的在职消费等)。本文认为H>>L。并且转换工作低成本的经理人与高成本转换工作的经理人所需要的成本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计。

2 模型分析

2.1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

短期投资决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投资结构;财务状况;优化改进

一、引言

对于现代化企业而言,其不单单需要关注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还需要关注在企业资金获得和保值增值过程中所进行的活动。投资行为作为企业促进发展、改变现有生产结构和保持资本价值的重要方式,为企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简单来说,投资结构主要反映的是在投资过程中包括不同投资项目比例、投资所有权控制、投资时长等差异形成的不同构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发现自身在投资结构方面出现的问题,并不断优化企业的投资结构,实现良好的投资目标,最终帮助企业实现自身价值。

二、当前我国部分企业投资结构现状

(一)当前我国部分企业的投资决策没有规划性,使得投资时长偏向短期

虽然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也逐步通过进行投资决策分析进行投资,但是当前在我国部分企业中,仍然存在投资决策较为随意,缺乏规划性,这造成了投资决策多在短期内依据经济短期状况,投资时长较短,投机现象严重。首先,由于我国当前很多公司的控制主体多元化,导致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同控制主体之间意见存在差异,最终迫使企业的投资决策向不同方面分散。这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风险,但是却也使得投资收益难以获得有效评估和预测。其次,我国部分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经常出现跟风现象,大多数投资决策缺乏规划性,这种跟风现象的发生造成企业实质上追求的是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却没有通过投资决策的方式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资金使用途径等。从这种角度上来看,企业的投资决策盲目性较大,对于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不够高。除此之外,由于企业的投资时长偏向短期,在证券股票等方面的投资收益可能无法享受免税待遇,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必然降低了企业投资利润水平。

(二)当前我国部分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有限,影响投资决策的有效性

当前,我国部分企业虽然已经逐步建立了内部控制管理体制,但是由于内部控制管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还不是特别重大。而正因为当前我国部分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有限,因此这使得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有效性不足。首先,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无论其从事哪种投资,其都面临着需要有强大的内部管理团队对该项投资情况进行监控,包括前期投资项目的评估预测、中期投资收益的收回和最后投资完成撤回资金等,如果不对不同的投资项目进行分别管理,融资导致投资项目混乱,也会使得投资结构无法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发生。其次,内部控制管理体制不单单包括对于企业投资结构的管理,还包括对于企业收入、利润、现金流、资金额等内容的管理。而投资作为企业的资金净流出,如果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可能会造成企业虽然实现了投资目标,但是却因为大额资金净流出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了风险,企业在现金流紧缺的情况下不得不举债经营,而举债的成本甚至超过了自身进行投资获得的收益。从这一角度可以认为,企业投资决策不单单是管理投资行为的问题,还涉及企业在生产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

(三)当前我国企业投资组合的选择趋同,难以发挥产业优势

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主要考虑了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或者债券的方式进行投资,且持有股票或者债券的目的并非为了改变企业的生产流程或者模式,多是为了在短期内售卖赚取差价或者持有债券至到期,获得高于银行同期存款的利息收入。但是这种投资方式虽然对于企业而言也有利可图,但是仅仅只能获得类似于利息收入的资金收入,而无法获得因投资带来了产业结构变化,企业生产模式的优化和整合。而这正是当前我国企业投资结构的重要特点,企业在进行投资组合的选择过程中趋同度较高。对于不同企业而言,其都一般只熟悉一个或者几个行业,在这个行业中有着其他企业无法拥有的优势,而如果不结合行业特点进行投融资决策,就无法发挥该企业在某一行业中的优势,难以在行业竞争中崭露头角。除此之外,当前我国企业也很少利用投资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资源整合,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而服务。企业的投资组合多样化缺乏也造成了投资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都难有突破,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阻力。例如,某企业属于纺织品生产企业,企业虽然近几年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规模仍然不大,因此难以寻找到企业投资机会。该企业只能通过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债券和股票的方式进行投资,但是这一投资方式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期性。投资回报率难以预测,给企业的投资带来了较大风险。

三、改变当前我国部分企业投资结构不合理的举措

(一)提高我国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规划性,长期短期投资相结合

当前,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投资过程的盲目性造成企业难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也使得企业的投资结构不合理现象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改变当前我国企业投资结构不合理的情况,首先需要提高我国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规划性,将长期、短期投资,债权、股权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进行组合,促进投资结构的优化。想要规划企业的投资决策,需要企业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确立投资管理团队,对于投资项目进行有效评估和预测,不可跟风投资。其次,在企业进行投资的过程中,还需要发挥多种投资项目的不同优势,将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项结合,且不可将风险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企业采用长期投资时主要需要考虑是否可以改善生产经营状况或者提供企业发展动力,而不单单是投资的短期收益率。企业进行短期投资时主要需要考虑是否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和较低的投资风险,并要考察其流动性水平。除此之外,我国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的规划时,还需要考虑债权和股权投资的结合,债权投资需要考虑是否持有债券到期,而股权投资主要需要考虑是从二级市场上购入股票还是通过直接购买的方式获得其他企业的股权。这些投资决策的规划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

(二)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提高投资决策的有效性

随着我国企业逐步由粗放型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于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而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管理不单单是对成本费用的把控,还需要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有效监控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优化企业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决策的有效性。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制定可实施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在建立内部控制管理系统时,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不单单是通过借鉴其他行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符合自身发展需求,才能在企业内部稳定高效的运营。其次,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需要对于投资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引进有投资管理经验的高精尖人才从事投资决策分析和预测,进行投资收益的评估和规划,能够在决策层面上提高投资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投资不单单是一个决策过程,还涉及到资金的后续管理等多个方面。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需要适时提出有关投资决策的意见,对于企业在进行某项投资后可能出现的资金链、现金流状况进行预估和分析,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不出现因投资活动的发生产生的大笔资金流出给企业带来的巨大风险。企业只有多部门联动,才能最终完成某一项投资活动,同时良好的投资活动也会给企业各个部门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动力。

(三)提高投资组合的多样性,发挥企业在行业中的优势

多样化的投资组合既可以规避风险,也可以稳定收益,同时也会对企业现金流、资金状况带来有利的影响。因此,想要改善企业投资结构,需要提高企业在进行投资时选择的组合的多样性。同时,由于企业在所在行业具有信息优势,因此只有发挥其在本行业中的优势地位,才能促进投资的有效进行。想要提高投资组合的多样性,首先企业需要加强对自身资产尤其是对非现金流动性资产的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企业如何利用现有资产进行投资。同时,对非现金流动性资产进行对外投资既可以保障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又可以提高对外投资的多样性。其次,企业可以利用自有无形资产或者土地使用权等进行对外投资,并通过此种投资方式达到控制或者对其他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最终实现整合生产的目标。当前,在任何一个行业中,其都存在上下游生产关系,如何整合上下游的生产关系有效地将一些外部成本内部化,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利润水平,也实现了投资的非资金目的。而这一过程就需要企业发挥其在该行业中的信息优势,通过掌握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促进投资决策的有效进行。

四、结语

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限于生产经营方面,还需要考虑企业资金的再利用。因此投资结构是否合理,投资渠道是否畅通都将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规划投资决策、改善内部管理状况、发挥产业优势的方式进行投资结构的优化,必然可以促进企业价值的不断提高,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文林,赵永辉.税收激励、现金流与企业投资结构偏向[J].经济研究,2014(05).

[2]王岩,高鹤,洪诗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探析[J].税务与经济,2014(03).

短期投资决策范文第4篇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资金问题是头等大事。要想企业长久发展,就必须确保资金有所保障,谨慎处理企业的财务问题。对于资金不仅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还要考虑其风险、报酬、利息率、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因素。一个企业的运作从资金投入开始,进入资金的循环,最后资金的输出,每一个细节都得考虑周到。资金投放前期,对于项目开发的可行性做出决策,在看到预期的回报时,不能忽视风险的存在。一般而言,回报越大,风险越大,回报越小,风险越小,不能只顾结果,不计风险。同时还要考虑到资金的利息率、利息等问题,合理地安排资金,达到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目的。企业的资金可以投资于不同的项目,而不同的项目又会得到不同的报酬,同时伴随着不同的风险。资金的使用效率不同,需求的程度也不同。资金会从报酬低的项目转移到报酬高的项目,从而达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此期间要弄清楚资金的发生时间与发生的方向,什么时候投入,什么时候收回,资金是投放了还是收回了,进而计算出资金的时间价值,合理地使用资金,以获得更高的回报,如果处理不当,就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如果资金是贷款而来的,还要意识到利息的问题,利息是在信用基础上产生的,是资金使用者为从资金所有者手中得到资金暂时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利息是资金使用的价格。利率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做好对利息的处理问题,了解利率的概念和其决定因素,进而做好财务决策。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尤为重要,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分配决策。一个企业的运营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当资金不足时,企业就得进行资金的筹集。筹集资金的来源、方式不同,则筹集成本也就不同,从而伴随的风险也就不同。成本较低的筹资方式会增加企业的风险,风险小的筹资方式又会有比较高的资金成本。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正确判断风险与资金成本的问题,权衡二者,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企业将筹集的资金投放到项目中去,从而产生了企业的投资决策。其中,投资决策分为短期投资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两种。短期投资主要是指流动资产的投资,如现金、短期有价证券、存货等。短期投资流动性强,收益小,风险也小。所以,当企业对某一具体项目投资时,应考虑报酬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长期投资主要指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同时也要考虑风险。当企业盈利了,利润怎样分配,这便产生了股票分配决策。在进行股利分配时,要考虑股东的利益,还要兼顾企业的发展,合理进行分配是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做到的。企业的财务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要把三个内容联系起来,统筹安排,合理调度,进而处理好企业的财务问题。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组织

财务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建立企业财务管理法律法规,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企业财务管理机构,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健全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是企业处理企业财务问题的基本保障。按照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企业的管理办法,调节企业财务管理的秩序,避免出现财务问题,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保持企业的活力。根据企业的规模不同,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同。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办法。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应逐渐完善起来。大型企业一般都设有财务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注意企业的筹集资金、收回应收账款、投资决策等问题,协调各部门,从而促进企业长远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明确原始记录管理及填报要求,建立先进合理的定额管理制度,建立计量验收制度,建立财产物资的清查与盘点制度,建立场内计划价格制度,明确编制财务预算的要求,建立财务分析制度,建立内部核算制度。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正确处理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短期投资决策范文第5篇

在巴菲特的投资名言中,最著名的无疑是这一条:“成功的秘诀有三条: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第二条。”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巴菲特在市场最亢奋,投资人最贪婪的时刻始终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激流勇退。1968年5月,当美国股市一片狂热的时候,巴菲特却认为已再也找不到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了,他由此卖出了几乎所有的股票并解散了公司。结果在1969年6月,股市大跌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比上年初下降了50%甚至更多。

巴菲特的稳健投资,绝不干“没有把握的事情”的策略使巴菲特逃避了一次次股灾,也使得机会来临时资本迅速增值。但很多投资者却在不清楚风险或自己没有足够的风险控制能力下贸然投资,又或者由于过于贪婪的缘故而失去了风险控制意识。在作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我们都应把风险因素放在第一位,并考虑一旦出现风险时我们的承受能力有多强,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攻略二:作一个长期投资者,而不是短期投资者或投机者

巴菲特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他是一个长期投资者,而不是短期投资者或投机者。巴菲特从不追逐市场的短期利益,不因为一个企业的股票在短期内会大涨就去跟进,他会竭力避免被市场高估价值的企业。一旦决定投资,他基本上会长期持有。所以,即使他错过了20世纪90年代末的网络热潮,但他也避免了网络泡沫破裂给无数投资者带来的巨额损失。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资者必须在设想他一生中的决策卡片仅能打20个孔的前提下行动。每当他做出一个新的投资决策时,他一生中能作的决策就少了一个。”在一个相对短的时期内,巴菲特也许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从长期看没有谁能像巴菲特一样一直保持良好的市场收益。在巴菲特的赢利记录中可以发现,他的资产总是呈现平稳增长而甚少出现暴涨的情况。1968年巴菲特创下了58.9%年收益率的最高纪录,也是在这一年,巴菲特感到极为不安而解散公司隐退了。

从1959年的40万美元到2004年的429亿美元的这45年中,可以算出巴菲特的年均收益率为26%。从某一单个年度来看,很多投资者对此也许会不以为然。但没有谁可以在这么长的时期内保持这样的收益率。这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被贪婪、浮躁或恐惧等人性弱点所左右,成了一个投机客或短期投资者,而并非像巴菲特一样是一个真正的长期投资者。

攻略三: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

究竟应把鸡蛋集中放在一个篮子内还是分散放在多个篮子内,这种争论从来就没停止过也不会停止。这不过是两种不同的投资策略。从成本的角度来看,集中看管一个篮子总比看管多个篮子要容易,成本更低。但问题的关键是能否看管住唯一的一个篮子。巴菲特之所以有信心,是因为在作出投资决策前,他总是花上数个月,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去考虑投资的合理性,他会长时间地翻看和跟踪投资对象的财务报表和有关资料。对于一些复杂的难以弄明白的公司他总是避而远之。只有在透彻了解所有细节后巴菲特才作出投资决定。

由此可见,成功的因素关键在于在投资前必须有详细周密的分析。相比之下,很多投资者喜欢道听途说小道消息或只是凭感觉进行投资,完全没有进行独立的分析,没有赢利的可靠依据,这样投资难免招致失败。

短期投资决策范文第6篇

一、美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决策,以确定投资所使用的核算方法(假定甲公司购入乙公司的股票):第一,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证券是否为了对其实施重大影响?如果是,则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否,则考虑此证券是否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吗?第二,如果没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考虑购入的证券是否可以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和交易性证券?第三,如果能够划分,则采用公允价值法;如果不能划分,则需要对证券重新分类后采用公允价值核算。以举例的形式阐述上述投资决策中所使用的核算方法:

例:甲公司2002年1月5日以现金50万元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总股份的20%.乙公司2002年初的净资产200万元,乙公司2002年净收益40万元,2002年12月31日支付现金股利60万元(每股1.2元)。2002年——2003年累计净收益150万元。

1、公允价值法

(1)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交易性证券,则使用公允价值法。一般说来,证券划分为交易性证券的前提是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因而假定2002年12月31日、200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价分别是每股8元、6元。2004年1月20日出售此证券,收到现金60万元。则账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12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5)=300000元。账务处理为: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30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6)=200000元。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账户是虚账户,其余额反映在损益表中。

⑤2004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100000.

(2)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甲公司使用公允价值法

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会计分录同②。

⑥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200000.

(3)若美国公司购买证券后未进行分类,SFASNO.115规定每期末需对投资证券重新分类。若交易行证券转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损益表中已确认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不再调整,只是变更年度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化时变换账户名称。

⑨记录变更当年公允价值变化时,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⑩若可供销售证券划为交易性证券,则在变更年度应将已记录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通过下列分录转记到损益表中,并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300000,贷记:重新划分权益性证券已实现利得300000.

2、若美国公司运用成本法,则对投资的核算如下: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因为2001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股利收入为400000×20%=80000元,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8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40000.

2003年乙公司未分配股利,甲公司不做帐务处理。

3、若美国公司选用权益法,则进行如下的投资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实现投资收益,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借记:现金2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120000.

期末,由于取得投资的成本高于在乙公司净资产中所占份额,应将此差额(50万-200万×20%=10万)分配给资产及商誉。假定8万分配给未记录商誉,摊销期限20年;2万元分配给低估的固定资产,摊销期限5年,会计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8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

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

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二、中国上市公司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对购入的权益性证券,按照下列投资决策选择投资核算方法:第一,投资权益性证券是否作为剩余资金存放形式,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如果是,则按短期投资核算,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如果否,则考虑投资是否是为了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第二,如果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权益法;如果不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成本法核算。

1、购入的证券作为短期投资时,初始价值按成本计价,每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短期投资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1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短期投资120000.2002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8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2003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6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③2004年处置此投资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短期投资38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2、若选用成本法,则进行下列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2002年12月31日,因为2002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00000×20%=80000元,收到的股利小于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差额(120000-80000=40000)冲减甲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账务处理为:借记:现金12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0000.

3、若选用权益法,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月5日记录股权投资差额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10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每年摊销100000/10=10000元,借记: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1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

⑤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三、中美对权益性证券会计处理的异同

从以上实例分析中可得出:除了所使用的账户名称不同外,美国和中国运用成本法和权益法对于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的会计处理相同,并且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也相同。下面比较两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差异:

1、美国和中国对权益性投资的分类不同。我国将普通股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投资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若不存在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美国未进行长短期投资分类,而将权益证券分为交易性证券和可供销售的证券。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购入证券的公允价值很难确定,采用成本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容易确定,采用公允价值法。

2、权益性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不同。我国将短期投资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中,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列入利润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投资中列示。美国将交易性证券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在损益表中列示;若可供销售的证券期望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期内变现,则将其列入流动资产,否则列入非流动资产,可供销售证券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中列示。

3、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不同。对长期股权投资变更为短期投资或短期投资变更为长期股权投资,我国会计制度没有规定。而美国SFASNO.115要求在每期末对投资进行重新分类,可供销售的证券可变更为交易性证券或相反,并规定了相应会计处理。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不同。在使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我国对低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或未计的商以及高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采用统一的摊销期限摊销于每期的投资收益账户。而美国将股权投资差额分配于资产和商誉或都分配商誉中。

5、非现金方式取得权益性投资,其初始成本确定不同。我国对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或以应收账款换入长期股权投资以及以非货币易换入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以账面价值作为计价基础。而美国对非现金补偿方式取得投资,投资成本的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

四、结论

虽然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对投资运用公允价值会计处理,但在实施中仍然

短期投资决策范文第7篇

一、美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决策,以确定投资所使用的核算方法(假定甲公司购入乙公司的股票):第一,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证券是否为了对其实施重大影响?如果是,则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否,则考虑此证券是否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吗?第二,如果没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考虑购入的证券是否可以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和交易性证券?第三,如果能够划分,则采用公允价值法;如果不能划分,则需要对证券重新分类后采用公允价值核算。以举例的形式阐述上述投资决策中所使用的核算方法:

例:甲公司2002年1月5日以现金50万元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总股份的20%.乙公司2002年初的净资产200万元,乙公司2002年净收益40万元,2002年12月31日支付现金股利60万元(每股1.2元)。2002年——2003年累计净收益150万元。

1、公允价值法

(1)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交易性证券,则使用公允价值法。一般说来,证券划分为交易性证券的前提是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因而假定2002年12月31日、200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价分别是每股8元、6元。2004年1月20日出售此证券,收到现金60万元。则账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12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5)=300000元。账务处理为: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30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6)=200000元。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账户是虚账户,其余额反映在损益表中。

⑤2004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100000.

(2)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甲公司使用公允价值法

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会计分录同②。

⑥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200000.

(3)若美国公司购买证券后未进行分类,SFASNO.115规定每期末需对投资证券重新分类。若交易行证券转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损益表中已确认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不再调整,只是变更年度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化时变换账户名称。

⑨记录变更当年公允价值变化时,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⑩若可供销售证券划为交易性证券,则在变更年度应将已记录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通过下列分录转记到损益表中,并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300000,贷记:重新划分权益性证券已实现利得300000.

2、若美国公司运用成本法,则对投资的核算如下: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因为2001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股利收入为400000×20%=80000元,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8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40000.

2003年乙公司未分配股利,甲公司不做帐务处理。

3、若美国公司选用权益法,则进行如下的投资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实现投资收益,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借记:现金2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120000.

期末,由于取得投资的成本高于在乙公司净资产中所占份额,应将此差额(50万-200万×20%=10万)分配给资产及商誉。假定8万分配给未记录商誉,摊销期限20年;2万元分配给低估的固定资产,摊销期限5年,会计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8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

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

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二、中国上市公司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对购入的权益性证券,按照下列投资决策选择投资核算方法:第一,投资权益性证券是否作为剩余资金存放形式,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如果是,则按短期投资核算,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如果否,则考虑投资是否是为了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第二,如果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权益法;如果不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成本法核算。

1、购入的证券作为短期投资时,初始价值按成本计价,每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短期投资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1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短期投资120000.2002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8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2003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6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③2004年处置此投资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短期投资38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2、若选用成本法,则进行下列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2002年12月31日,因为2002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00000×20%=80000元,收到的股利小于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差额(120000-80000=40000)冲减甲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账务处理为:借记:现金12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0000.

3、若选用权益法,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月5日记录股权投资差额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10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每年摊销100000/10=10000元,借记: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1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

⑤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三、中美对权益性证券会计处理的异同

从以上实例分析中可得出:除了所使用的账户名称不同外,美国和中国运用成本法和权益法对于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的会计处理相同,并且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也相同。下面比较两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差异:

1、美国和中国对权益性投资的分类不同。我国将普通股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投资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若不存在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美国未进行长短期投资分类,而将权益证券分为交易性证券和可供销售的证券。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购入证券的公允价值很难确定,采用成本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容易确定,采用公允价值法。

2、权益性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不同。我国将短期投资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中,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列入利润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投资中列示。美国将交易性证券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在损益表中列示;若可供销售的证券期望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期内变现,则将其列入流动资产,否则列入非流动资产,可供销售证券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中列示。

3、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不同。对长期股权投资变更为短期投资或短期投资变更为长期股权投资,我国会计制度没有规定。而美国SFASNO.115要求在每期末对投资进行重新分类,可供销售的证券可变更为交易性证券或相反,并规定了相应会计处理。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不同。在使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我国对低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或未计的商以及高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采用统一的摊销期限摊销于每期的投资收益账户。而美国将股权投资差额分配于资产和商誉或都分配商誉中。

5、非现金方式取得权益性投资,其初始成本确定不同。我国对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或以应收账款换入长期股权投资以及以非货币易换入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以账面价值作为计价基础。而美国对非现金补偿方式取得投资,投资成本的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

四、结论

短期投资决策范文第8篇

一、美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决策,以确定投资所使用的核算方法(假定甲公司购入乙公司的股票):第一,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证券是否为了对其实施重大影响?如果是,则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否,则考虑此证券是否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吗?第二,如果没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考虑购入的证券是否可以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和交易性证券?第三,如果能够划分,则采用公允价值法;如果不能划分,则需要对证券重新分类后采用公允价值核算。以举例的形式阐述上述投资决策中所使用的核算方法:

例:甲公司2002年1月5日以现金50万元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总股份的20%.乙公司2002年初的净资产200万元,乙公司2002年净收益40万元,2002年12月31日支付现金股利60万元(每股1.2元)。2002年——2003年累计净收益150万元。

1、公允价值法

(1)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交易性证券,则使用公允价值法。一般说来,证券划分为交易性证券的前提是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因而假定2002年12月31日、200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价分别是每股8元、6元。2004年1月20日出售此证券,收到现金60万元。则账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12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5)=300000元。账务处理为: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30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6)=200000元。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账户是虚账户,其余额反映在损益表中。

⑤2004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100000.

(2)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甲公司使用公允价值法

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会计分录同②。

⑥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200000.

(3)若美国公司购买证券后未进行分类,SFASNO.115规定每期末需对投资证券重新分类。若交易行证券转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损益表中已确认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不再调整,只是变更年度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化时变换账户名称。

⑨记录变更当年公允价值变化时,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⑩若可供销售证券划为交易性证券,则在变更年度应将已记录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通过下列分录转记到损益表中,并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300000,贷记:重新划分权益性证券已实现利得300000.

2、若美国公司运用成本法,则对投资的核算如下: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因为2001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股利收入为400000×20%=80000元,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8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40000.

2003年乙公司未分配股利,甲公司不做帐务处理。

3、若美国公司选用权益法,则进行如下的投资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实现投资收益,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借记:现金2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120000.

期末,由于取得投资的成本高于在乙公司净资产中所占份额,应将此差额(50万-200万×20%=10万)分配给资产及商誉。假定8万分配给未记录商誉,摊销期限20年;2万元分配给低估的固定资产,摊销期限5年,会计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8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

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

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二、中国上市公司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对购入的权益性证券,按照下列投资决策选择投资核算方法:第一,投资权益性证券是否作为剩余资金存放形式,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如果是,则按短期投资核算,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如果否,则考虑投资是否是为了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第二,如果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权益法;如果不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成本法核算。

1、购入的证券作为短期投资时,初始价值按成本计价,每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短期投资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1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短期投资120000.2002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8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2003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6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③2004年处置此投资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短期投资38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2、若选用成本法,则进行下列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2002年12月31日,因为2002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00000×20%=80000元,收到的股利小于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差额(120000-80000=40000)冲减甲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账务处理为:借记:现金12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0000.

3、若选用权益法,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月5日记录股权投资差额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10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每年摊销100000/10=10000元,借记: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1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

⑤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三、中美对权益性证券会计处理的异同

从以上实例分析中可得出:除了所使用的账户名称不同外,美国和中国运用成本法和权益法对于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的会计处理相同,并且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也相同。下面比较两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差异:

1、美国和中国对权益性投资的分类不同。我国将普通股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投资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若不存在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美国未进行长短期投资分类,而将权益证券分为交易性证券和可供销售的证券。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购入证券的公允价值很难确定,采用成本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容易确定,采用公允价值法。

2、权益性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不同。我国将短期投资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中,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列入利润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投资中列示。美国将交易性证券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在损益表中列示;若可供销售的证券期望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期内变现,则将其列入流动资产,否则列入非流动资产,可供销售证券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中列示。

3、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不同。对长期股权投资变更为短期投资或短期投资变更为长期股权投资,我国会计制度没有规定。而美国SFASNO.115要求在每期末对投资进行重新分类,可供销售的证券可变更为交易性证券或相反,并规定了相应会计处理。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不同。在使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我国对低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或未计的商以及高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采用统一的摊销期限摊销于每期的投资收益账户。而美国将股权投资差额分配于资产和商誉或都分配商誉中。

5、非现金方式取得权益性投资,其初始成本确定不同。我国对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或以应收账款换入长期股权投资以及以非货币易换入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以账面价值作为计价基础。而美国对非现金补偿方式取得投资,投资成本的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

四、结论

短期投资决策范文第9篇

一、美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决策,以确定投资所使用的核算方法(假定甲公司购入乙公司的股票):第一,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证券是否为了对其实施重大影响?如果是,则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否,则考虑此证券是否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吗?第二,如果没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考虑购入的证券是否可以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和交易性证券?第三,如果能够划分,则采用公允价值法;如果不能划分,则需要对证券重新分类后采用公允价值核算。以举例的形式阐述上述投资决策中所使用的核算方法:

例:甲公司2002年1月5日以现金50万元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总股份的20%.乙公司2002年初的净资产200万元,乙公司2002年净收益40万元,2002年12月31日支付现金股利60万元(每股1.2元)。2002年——2003年累计净收益150万元。

1、公允价值法

(1)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交易性证券,则使用公允价值法。一般说来,证券划分为交易性证券的前提是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因而假定2002年12月31日、200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价分别是每股8元、6元。2004年1月20日出售此证券,收到现金60万元。则账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12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5)=300000元。账务处理为: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30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6)=200000元。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账户是虚账户,其余额反映在损益表中。

⑤2004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100000.

(2)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甲公司使用公允价值法

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会计分录同②。

⑥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200000.

(3)若美国公司购买证券后未进行分类,SFASNO.115规定每期末需对投资证券重新分类。若交易行证券转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损益表中已确认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不再调整,只是变更年度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化时变换账户名称。

⑨记录变更当年公允价值变化时,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⑩若可供销售证券划为交易性证券,则在变更年度应将已记录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通过下列分录转记到损益表中,并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300000,贷记:重新划分权益性证券已实现利得300000.

2、若美国公司运用成本法,则对投资的核算如下: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因为2001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股利收入为400000×20%=80000元,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8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40000.

2003年乙公司未分配股利,甲公司不做帐务处理。

3、若美国公司选用权益法,则进行如下的投资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实现投资收益,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借记:现金2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120000.

期末,由于取得投资的成本高于在乙公司净资产中所占份额,应将此差额(50万-200万×20%=10万)分配给资产及商誉。假定8万分配给未记录商誉,摊销期限20年;2万元分配给低估的固定资产,摊销期限5年,会计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8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

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

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二、中国上市公司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对购入的权益性证券,按照下列投资决策选择投资核算方法:第一,投资权益性证券是否作为剩余资金存放形式,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如果是,则按短期投资核算,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如果否,则考虑投资是否是为了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第二,如果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权益法;如果不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成本法核算。

1、购入的证券作为短期投资时,初始价值按成本计价,每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短期投资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1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短期投资120000.2002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8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2003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6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③2004年处置此投资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短期投资38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2、若选用成本法,则进行下列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2002年12月31日,因为2002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00000×20%=80000元,收到的股利小于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差额(120000-80000=40000)冲减甲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账务处理为:借记:现金12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0000.

3、若选用权益法,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月5日记录股权投资差额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10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每年摊销100000/10=10000元,借记: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1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

⑤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三、中美对权益性证券会计处理的异同

从以上实例分析中可得出:除了所使用的账户名称不同外,美国和中国运用成本法和权益法对于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的会计处理相同,并且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也相同。下面比较两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差异:

1、美国和中国对权益性投资的分类不同。我国将普通股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投资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若不存在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美国未进行长短期投资分类,而将权益证券分为交易性证券和可供销售的证券。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购入证券的公允价值很难确定,采用成本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容易确定,采用公允价值法。

2、权益性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不同。我国将短期投资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中,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列入利润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投资中列示。美国将交易性证券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在损益表中列示;若可供销售的证券期望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期内变现,则将其列入流动资产,否则列入非流动资产,可供销售证券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中列示。

3、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不同。对长期股权投资变更为短期投资或短期投资变更为长期股权投资,我国会计制度没有规定。而美国SFASNO.115要求在每期末对投资进行重新分类,可供销售的证券可变更为交易性证券或相反,并规定了相应会计处理。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不同。在使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我国对低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或未计的商以及高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采用统一的摊销期限摊销于每期的投资收益账户。而美国将股权投资差额分配于资产和商誉或都分配商誉中。

5、非现金方式取得权益性投资,其初始成本确定不同。我国对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或以应收账款换入长期股权投资以及以非货币易换入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以账面价值作为计价基础。而美国对非现金补偿方式取得投资,投资成本的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

四、结论

短期投资决策范文第10篇

一、美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决策,以确定投资所使用的核算方法(假定甲公司购入乙公司的股票):第一,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证券是否为了对其实施重大影响?如果是,则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否,则考虑此证券是否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吗?第二,如果没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考虑购入的证券是否可以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和交易性证券?第三,如果能够划分,则采用公允价值法;如果不能划分,则需要对证券重新分类后采用公允价值核算。以举例的形式阐述上述投资决策中所使用的核算方法:

例:甲公司2002年1月5日以现金50万元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总股份的20%.乙公司2002年初的净资产200万元,乙公司2002年净收益40万元,2002年12月31日支付现金股利60万元(每股1.2元)。2002年——2003年累计净收益150万元。

1、公允价值法

(1)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交易性证券,则使用公允价值法。一般说来,证券划分为交易性证券的前提是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因而假定2002年12月31日、200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价分别是每股8元、6元。2004年1月20日出售此证券,收到现金60万元。则账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12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5)=300000元。账务处理为: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30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6)=200000元。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账户是虚账户,其余额反映在损益表中。

⑤2004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100000.

(2)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甲公司使用公允价值法

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会计分录同②。

⑥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200000.

(3)若美国公司购买证券后未进行分类,SFASNO.115规定每期末需对投资证券重新分类。若交易行证券转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损益表中已确认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不再调整,只是变更年度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化时变换账户名称。

⑨记录变更当年公允价值变化时,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⑩若可供销售证券划为交易性证券,则在变更年度应将已记录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通过下列分录转记到损益表中,并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300000,贷记:重新划分权益性证券已实现利得300000.

2、若美国公司运用成本法,则对投资的核算如下: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因为2001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股利收入为400000×20%=80000元,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8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40000.

2003年乙公司未分配股利,甲公司不做帐务处理。

3、若美国公司选用权益法,则进行如下的投资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实现投资收益,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借记:现金2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120000.

期末,由于取得投资的成本高于在乙公司净资产中所占份额,应将此差额(50万-200万×20%=10万)分配给资产及商誉。假定8万分配给未记录商誉,摊销期限20年;2万元分配给低估的固定资产,摊销期限5年,会计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8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

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

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二、中国上市公司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对购入的权益性证券,按照下列投资决策选择投资核算方法:第一,投资权益性证券是否作为剩余资金存放形式,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如果是,则按短期投资核算,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如果否,则考虑投资是否是为了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第二,如果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权益法;如果不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成本法核算。

1、购入的证券作为短期投资时,初始价值按成本计价,每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美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比较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短期投资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1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短期投资120000.2002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8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2003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6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③2004年处置此投资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短期投资38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2、若选用成本法,则进行下列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2002年12月31日,因为2002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00000×20%=80000元,收到的股利小于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差额(120000-80000=40000)冲减甲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账务处理为:借记:现金12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0000.

3、若选用权益法,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月5日记录股权投资差额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10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每年摊销100000/10=10000元,借记: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1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

⑤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三、中美对权益性证券会计处理的异同

从以上实例分析中可得出:除了所使用的账户名称不同外,美国和中国运用成本法和权益法对于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的会计处理相同,并且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也相同。下面比较两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差异:

1、美国和中国对权益性投资的分类不同。我国将普通股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投资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若不存在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美国未进行长短期投资分类,而将权益证券分为交易性证券和可供销售的证券。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购入证券的公允价值很难确定,采用成本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容易确定,采用公允价值法。

2、权益性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不同。我国将短期投资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中,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列入利润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投资中列示。美国将交易性证券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在损益表中列示;若可供销售的证券期望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期内变现,则将其列入流动资产,否则列入非流动资产,可供销售证券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中列示。

3、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不同。对长期股权投资变更为短期投资或短期投资变更为长期股权投资,我国会计制度没有规定。而美国SFASNO.115要求在每期末对投资进行重新分类,可供销售的证券可变更为交易性证券或相反,并规定了相应会计处理。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不同。在使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我国对低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或未计的商以及高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采用统一的摊销期限摊销于每期的投资收益账户。而美国将股权投资差额分配于资产和商誉或都分配商誉中。

5、非现金方式取得权益性投资,其初始成本确定不同。我国对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或以应收账款换入长期股权投资以及以非货币易换入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以账面价值作为计价基础。而美国对非现金补偿方式取得投资,投资成本的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

四、结论

上一篇:建筑企业诚信管理范文 下一篇:工会财务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