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17:07:18

电商专业论文

电商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基于上述思路和方法,本文设计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结构框架,如表1所示。具体来说,主要由四个层次构成,即目标层、系统层、准则层、方案层。其中,目标层是最终结果,它反映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水平;系统层是对目标层的系统化分解,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创新创业管理体制、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六大子系统,以全面体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六大关键环节的成效;准则层是对系统层指标的模块化分解,包括创新创业目标定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构、管理制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15个三级指标;方案层则是对准则层各模块化指标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使其可以进行具体的打分评价,具体包括目标定位的合理性、双创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操作性、创新创业类课程开设是否体系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操作性等48个四级指标。

2设置并确定指标权重(tinganddeterminingtheindexweight)

各个指标因素的确立只是在空间维度上确立了对象的评价主体,而指标权重的确定则是对各个指标因素在评价过程中重要程度的一种综合度量[5]。指标权重确定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此,通过对目前国内外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常用设置方法的优劣特点比较,本文采取专家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权重设置方法来依次确定各层指标因素的权重值。

2.1同层次指标重要性比较标度的确定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次对位于同层次上的指标进行两两重要性的比较,并确定标度值。具体标度的设置如表2所示。

2.2构造判断矩阵,求解各层指标权重指标权重的基本思路与计算方法:首先通过构造判断矩阵A=(αij)max,聘请教育评估专家对同层次指标两两进行重要性比较并对αij赋值1—9(值越大越重要)或1/9-1(值越小表示越不重要);然后用和积法AW=λmaxW求权重Wi,其中λmax为最大特征根,W为λmax对应的特征向量;最后计算CR(CR=CI/RI,其中CI=(λmax-n)/(n-1),RI为平均一致性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当CR≤0.1,认为Wi权重有效,当CR>0.1时,要求指标再进行重新比较。由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评价指标体系层次较多,依次要建立的判断矩阵多达25个(系统层对目标层的1个、准则层对系统层的6个及方案层对准则层的18个),因此,限于篇幅,本文在此仅对系统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及其权重的计算过程进行描述,其他判断矩阵的权重计算不再赘述,具体权值见表1。

3创新创业教育的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

由于在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中,很多指标存在着模糊性的不确定因素,需要有相应专家进行定性的判断,基于此本文采用了模糊数学的理论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创新创业教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步骤如下:首先建立评价结果集V={V1,V2,V3,V4,V5},将每一指标区间平均分为五级,从高到低分别优、良、中、及格、不及,依次对应评分值为1、4/5、3/5、2/5、1/5。其次,采用专家评价法,聘请10名左右专家对方案层48个四级指标进行“优、良、中、及格、不及”五级定性评价,利用公式Mi/N(Mi代表选择某一等级的专家人数,N为专家总人数)依次求出每个四级指标中五个等级所对应的Mi/N值,进而构建起方案层评价结果矩阵F。第三,利用公式Fi×Wi(Wi为方案层指标权重矩阵)并作归一化处理得到准则层每一个三级指标向量Rj,进而构建起准则层评价结果矩阵T。第四,利用公式Rj×Wj(Wj为准则层指标权重矩阵)并作归一化处理得到系统层每一个二级指标向量Tk,进而构建起系统层评价结果矩阵T。最后,利用公式Tk×Wk(Wk为准则层指标权重矩阵)并作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层指标(综合水平指标)向量S,并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最终确定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等级。本研究运用上述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及其他四个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的过程与结果取得了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和相关专业教师的认可,证明本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是有效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4结论(Conclusion)

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可以有助于高职院校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到本校相关专业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总体情况,并能根据评价结果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进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成效。然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多个环节和因素的相互制约,因此,创新创业指标体系和其评价方法还应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

电商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产教融合 实训课程

一、研究背景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办学情况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近年来广州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大部分学生并没有选择从事电商领域的相关工作。现实的矛盾是,广州及周边电商行业人才稀缺,而中职电子商务的毕业生不能实现对口就业。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源于行业和学校没有形成有效对接,校企合作脱节,带来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的困境,同时造成校企资源浪费和双方效益的下降。要解决这个矛盾,突破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面临的困境,需要探索各种有效的途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特色实训课程开发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下的一项课题研究。

二、研究概述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目标

(1)理论依据:①《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原则,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②徐国庆教授的职业教育课程论。徐教授认为,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以通过对工作体系的系统化分析所获得的工作项目为单位设置课程,并组织课程内容。该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以工作项目为参照点设置课程;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基本顺序编排课程;按照工作逻辑,以任务为参照点设计每门课程的学习项目;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2)研究目标:①促进电子商务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本课题研究,带动一批专业教师参与到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实训课程开发研究中,促使教师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②探索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共赢的局面:企业可以利用学校资源获取效益;学校可以建立实训基地,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累积实践经验,提高实训教学有效性;学生可以到企业实习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为毕业直接上岗打下良好基础。③开发“产教融合”特色的中职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基于产教融合和工作过程导向模式,研究开发一门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的特色课程。课程立足于工作岗位(群)需求,既强调对电子商务基本理论的掌握,更强调对电子商务各专项能力和综合运营能力的应用,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重点聚焦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二)研究基本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校企合作新模式研究:研究校企合作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环境建设、实训课程开发、教师学生顶岗实践、参观实习及就业推荐等方面的新模式,实现深层次合作,体现产教融合特色,创造企业、学校和学生共赢的局面。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综合实训典型工作任务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实践专家研讨法等,从行业情况分析和工作分析入手,邀请电子商务行业实践专家和部分教师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进行电子商务典型工作任务的调查和确定。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研究:依据电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开发适合中职学生进行电商岗位实训的特色课程。该课程实现以岗位划分模块,以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划分项目和任务,培养学生电子商务的基本应用能力、企业电子商务的执行运作能力以及个人网络创业能力。课程开发包括制定新的课程大纲,教学实训项目,学生活动手册及教学课件等。

(2)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采用访谈调查法和叙事研究法,调查行业、企业对电子商务特定岗位的需求,为岗位分析奠定基础。

实践专家研讨法:根据“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通过寻找电商网络推广、网店运营、网店客服等对应岗位的优秀实践专家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典型工作任务来描述职业工作,为课程体系设计提供实证基础。

个案跟踪法:针对本专业毕业学生入职电子商务相关岗位的的典型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反思课程的设计,保证课程成果的实用性。

行动研究法:在真实的特定的工作环境中,以实践经验为基础,以解决职业活动中某一实际问题为导向,教师参与行动,学生在行动中探究、发展,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职业行为。

(三)研究措施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产教融合”特色的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研究,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主要包括八个步骤: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从行业情况分析和工作分析入手,邀请电子商务行业实践专家和部分教师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进行电子商务典型工作任务的调查和确定,进一步划分课程模块、M行项目设计,形成课程方案,然后实施课程并进行课程评价,通过教师、学生、课程专家等各方的评价,反思、调整、修正课程模块和项目设计,完善课程方案,再进行新一轮的课程实施与评价。通过头脑风暴、分析开发、研讨确认、决策计划等四个环节实现把开发的理念转化为课程实体过程的三个转换,包括从工作任务到职业行动领域的转换;从职业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从学习领域到具体课程学习情景的转换。

四、研究主要过程

(1)第一阶段:2013.5―2013.9。组织教师分别进入不同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员工的需求;对相关企业员工进行访谈,了解岗位工作内容;跟踪回访毕业生。

(2)第二阶段:2013.10―2013.11。组织实践专家研讨会,探讨联合办学合作方式;进行典型工作任务调查与确定,形成职业能力分析表。

(3)第三阶段:2013.12―2014.8。完善课程建设论证说明、课程建设方案;形成课程标准;安排课题组成员3人下企业顶岗实践;设计课程实训项目书;在相关课程进行第一轮教学实验;参观财经学校校企合作园区――外贸电商孵化基地。

(4)第四阶段:2014.9―2015.8。筹建电子商务工作室;安排课题组成员下企业顶岗实践;在相关课程进行第二轮教学实验,并收集相关教学资源;撰写论文;开展校企合作,开设培训课程;开展校园微店实训。

(5)第五阶段:2015.9―2015.10。形成课题结题报告;整理课题研究成果。

五、研究成效

(一)推动本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

进行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特色实训课程开发研究,首先需要对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定位进行调研分析。课题研究初期,课题组成员通过对企业、电商专业毕业生等开展调研和召开电商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形式,对目前电商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梳理出企业对电商专业中职学生的需求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并编制了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岗位(群)分析表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表。这些研究成果使得学校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清晰,实现了以课题研究推动电商专业建设的目标。

(二)新校企合作模式

本校电子商务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以来没有持续有效的校企合作,学生对口就业率低,学校和企业处于供需脱轨局面。课题研究初期,课题组尝试引企入校,争取与家商城合作开办“校中厂”,合作共建培训课程,共同培养电商专业人才。虽然因各种原因合作延期,但企业还是帮助我们完成了职业能力分析表,并接收课题组成员到公司顶岗实习,打开了我们校企合作开展的思路。此后,课题组成员借鉴了省外贸、市商贸、市财经和番禺新造等职业学校的电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先后与广州品奴服饰有限公司、川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探索出由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和设备,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授课,企业安排教师学生顶岗实践,企业专家指导学生开展校园创业等适合本校电商专业的合作模式。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题组多次安排成员到兄弟学校和电商企业参观学习,了解同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情况,了解电商企业的经营模式、岗位需求及职业能力要求,开拓视野,累积经验;同时,安排徐小玲、谭洁明、赖雪标、冯欣等4位课题组成员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践,深入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学习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及职业素养能力要求。通过实践,课题组成员对自己的专业定位更加清晰,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和开展实训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在课题研究期间,徐小玲老师撰写论文《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企合作教研模式探析》,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门店运营实务》;黄婷老师撰写论文《“理实一体化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在网络营销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电子商务应用》。

(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课题研究希望针对性解决学生实训难、对口就业难的问题。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先后安排电商专业学生到广州邮政小包中心、深圳华网云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品奴服饰有限公司、广州勤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川力网络有限公司等参观学习或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对口实践的平台。另外,在校内实训方面,筹建本校电子商务工作室、开办校园创业公司等,为学生提供淘宝店、微店和川力网店等真实的实训平台;在培训课程方面,为学生开设川力校企合作培训课程,网店运营、微店运营等培训课程。学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中,习得专业技能,养成职业素养,进入对口就业的通道口。

(五)取得课程开发的阶段性成果,累积了一批课程资源

在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产教融合”特色的中职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开发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包括完成课程论证说明、课程建设方案,编制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分析表、《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实训手册(部分)等。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累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具体包括:校园微店实训资料,校园创业公司制度及方案,校园创业公司期末考核方案及学生考核表,网络营销实训资源,网店运营实训资源,校企合作授课安排及课件,学生网店作品等。

六、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本课题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由于学校搬迁渔沙坦校区计划搁浅,受学校现有条件所限,原设想与家商城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在校内开设“校中厂”的计划只能取消。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产教融合”特色课程开发的难度,没有了企业的直接支援,只能依靠课题组成员摸索前进,后来虽然安排了课题组成员到企业顶岗实践,并尝试与品奴服饰、九鸣教育科技、贝顿五金级川力科技等多家企业开展合作,但合作的规模和深度尚达不到理想程度。今后还需继续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争取共建课程,共建师资队伍,共同培养电商专业人才,更大程度实现以课程建设推动学校电商专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办学情况调查报告[R].广州:广州市教育局,2012.

[3]黄为平.电子商务岗位综合实训[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王靓.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设计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2,(08).

[5]宋沛军.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设计探讨[J].电子商务, 2009,(02) .

[6]刘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16).

[7]陈月媚.弱势到优势:中职电子商务实训教学创新[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4 ,(5).

电商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应该说,这些伦理守则为协助台湾辅导专业人员辨别自己的专业责任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提供了依据,并在辅导与咨商实务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南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台湾学校辅导专业人员道德与伦理守则的内涵、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论文关键词:专业伦理 专业人员 伦理问题 当事人权益 辅导员 守则 专业地位 伦理规范 台湾 道德

一、道德和伦理守则的内涵

在辅导实务工作中把从事专业心理辅导的人员称为谘商员或心理治疗师,其应遵守的辅导专业伦理,又称为谘商专业伦理或谘商伦理。伦理(ethic)是规范行为的原则,据以检定行为的对错,是属于群体规范的实践历程;道德(moral)偏重解释行为本身的好、坏、善、恶,属于个人追求意义和实现价值传统的历程与结果。二者并不相同,却常相互为用,在谘商辅导领域中以专业伦理概称(刘昆辉,2004)。

俗话说:“家有家规,行有行规”。任何一门专业都要有其专业的伦理规范。所谓专业伦理就是指专业人员从事专业工作时,在道德和伦理方面,对自己行为的期望及与当事人一起处理问题时应有的抉择和限制。由于谘商工作的专业特质,谘商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谘商虽对当事人、当事人的关系人、服务机构及社会都负有伦理责任,自己也应有适当的专业修养、专业准备及专业造诣。谘商伦理就建基在这一特殊关系之上(牛格正,1991)。因此,在有别于一般人际关系的特殊的专业谘商关系上,谘商伦理是谘商专业与社会大众互动的行为规范,也是维持专业生存的重要基础(王智弘,1999)。简而言之,谘商专业伦理即是谘商专业人员与谘商当事人、与其他谘商专业人员以及与社会大众之间互动关系的规范。

伦理守则代表的是一种专业的价值与专业存在的形式,它被转换成专业成员的行为标准,提供从业人员执行工作的指引,同时提供民众在与其互动时有所期待(黄月霞,1995L可见专业伦理守则的目的是协助谘商人员遇到两难问题时,以维护当事人权益和社会责任,并不致危及谘商员和专业本身。它既不是命令,也不是知识,更不是法律,只是—种道德约束力,其性质常因社会情境、专业人员价值观而作某种幅度的改变(陈正恩,1987)。

二、学校辅导专业人员道德与伦理守则的目的和意义

谘商是一门专业,谘商专业伦理守则为专业的重要条件。反观台湾的辅导谘商工作,真正具备专业资格的谘商人员明显不足,不论是学校辅导系统或社区辅导机构,大多是半专业的义工或非专业的人员。纵使是专业辅导老师,在谘商过程中也可能涉及复杂的伦理问题。

专业伦理守则是一种一般性的指引,提供专业人员一个实施专业行为和专业责任的基本架构,具有以下六个功能(Mappes,Robb&Engels,1985):(1)保护案主;(2)提供专业人员的引导;(3)保证专业人员的自主性;(4)增加此专业的威信;(5)增加案主对此专业的信任与信心;(6)详细说明专业人员的适切行为。因此,专业伦理守则的制订与实施,对谘商伦理的内涵,写下了最具体的操作型定义。制订谘商专业伦理守则的目的在于使整体专业人员敏觉其伦理行为,并能藉此提供一个结构的引导和警告机制,以协助专业人员去面对各种伦理问题和两难困境(Keith-Spiegel&Koocher,1985),以作出合理的实务判断,避免不合伦理行为的发生。

进一步而言,专业伦理守则的专业功能与角色具体反映出了专业伦理的重要性(王智弘,民2004;陈文玲,1991;Mappes,Robb&Engels,1985),表现在四大重要层面上:(1)提供规范:规范谘商员的专业能力、资格及行为;(2)提供指导:提供谘商员从事实务工作行为时的参考;(3)提供保护:首先保护当事人的权益,其次保护社会大众的权益,再则保护谘商整体专业的权益,最后是保护谘商员的权益;(4)提供信任:当事人信任谘商员,社会大众信任谘商专业,谘商员专业服务的自主性得到尊重,整体谘商专业的专业性得到认可。

因此,心理谘商师或辅导工作人员,需要加强专业伦理教育。专业伦理是规范人类行为的高标准,法律是规范人类行为的低标准。为了保护个案权益以及增进谘商助人的效果,谘商师一定要熟悉谘商专业伦理守则,并且在从事辅导工作时,确实遵守伦理守则,以免在不自觉中,违背专业守则,导致个案权益受损、谘商失败,甚至影响整个谘商界的团体信誉。

三、台湾学校辅导专业人员道德与伦理守则的主要内容

纵观台湾这十几年来的伦理守则,“中国辅导学会”先后订定并修订了辅导专业人员的伦理守则,对辅导人员的伦理规范作了具体的规定。

(一)“中国辅导学会”对辅导教师提出的道德守则

1.对学生的责任对所辅导的学生的最终责任是尽其一切努力保护和促进其最大发展。

2.对家长的责任在道德与法律上,家长对其子女有相当大的责任和权利,辅导教师在采取重大措施时应尊重家长的意见,取得其同意。

3.对学校的责任忠于所服务的学校,不应任意批评或中伤学校的政策或决定,必要时还有责任以公允的态度向有关人士解释学校的政策。

4.对同事的责任尊重同事的专业地位,避免在公众面前对同事作人身攻击或专业性批评,并有义务在不违背对学生的道德责任原则下,适当地将学生资料提供给教师及行政人员。

5.对专业工作的责任了解辅导专业能力标准与道德标准,向同行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意见,并多方进修与进行研究。

6.对社会的责任对社会应尽的最大的义务是协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以服务社会。

(二)“中国辅导学会”对辅导专汪人员提出的伦理守则

“中国辅导学会”初次订定并于1988年12月全体会员大会通过了辅导专业人员的伦理守则。该守则的内容包括十二项:1.前言;2.总则;3.辅导人员的专业责任;4.当事人的基本权益;5.咨询关系;6.咨询机密;7.团体辅导;8.测验与评量;9.研究与出版;10.咨询服务;11.青少年辅导;12.辅导员教育与督导等。

另外,该辅导学会提出的辅导人员的专业伦理责任包括:

1.应重视个人的专业辅导工作,不断充实辅导专业知能,以促进其专业成长,提升服务品质,发挥辅导功能;从事专业辅导实务的会员,应接受适当的辅导专业教育或训练,并取得正式的专业资格;

2.辅导员的首要责任,在于协助当事人学习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巧,并提供完整的、客观的及正确的信息;

3.实施辅导或谘商服务时,应知悉个人对当事人生活的影响及对社会的责任,应谨言慎行,以免贻害社会及当事人; 4.辅导未成年的当事人时,宜事先征得其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以示对其合法监护权的尊重;

5.专业辅导人员应觉知自己对国家、社会及第三者的责任,若当事人的行为对上述团体或个人有安全顾虑时,应立即提出预警;

6.辅导人员有责任向当事人说明自己的专业伦理资格、辅导或谘商过程、目标、和技术的运用等,以利当事人自由决定是否接受辅导;

7.保守谘商机密是辅导员的责任,未征得当事人的同意,不得对外泄漏任何晤谈内容或其他谘商资料;

8.运用测验结果来解释行为,或用以协助当事人做抉择,或提供做政策性决定时,应先对测验的性质、目的、评量信度和效度以及研究方法等,具有适当的了解;

9.做研究时,不得任意曲解、妄用或删除研究的资料,以保障研究结果的完整、客观及正确。

2002年,鉴于社会环境的转变及谘商师实际的需要,“中国辅导学会”对原伦理守则进行了修订。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其一,把主题改为“中国辅导学会谘商专业伦理守则”,并将“会员”改为“谘商师”,以便非会员谘商师也可参考,而“谘商师”一词也用以泛称包含谘商心理师、辅导教师及其他以谘商的专业技术来从事助人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二,把原伦理守则中许多重复之处删除或归类,并将所有条文重新作了调整,使其更有组织也更有系统。其三,为便利谘商师查阅,进行了分类编码,并在各条文前加注小标题,使守则更简明、完整并有系统。最后,为了顺应网络谘商的发展趋势,内容中修订并新增“网络谘商”一章,对本领域发展中的谘商服务型态加以规范。修订后的内容共包括八章:

1.总则

2.谘商关系

3.谘商心理师的专业责任

4.咨询

5.测验与评量

6.研究与出版

7.教学与督导

8.网络谘商

以谘商心理师的专业责任为甜;在第三章中明确规定的谘商师的伦理及社会责任主要有:(1)谘商师应培养自己的伦理意识,提升伦理警觉,并重视个人的专业操守,尽好自己的伦理及社会责任。(2)谘商师的首要伦理责任,即在维护当事人的基本权益,并促进其福利。(3)谘商师在公开陈述其专业资格与服务时应符合本伦理守则的要求。(4)发表谘商工作报告时,谘商师应力求具体、客观及正确,给人真实的印象。(5)谘商师不得假借任何借口歧视当事人、学生或被督导者。(6)谘商师不可对当事人做语言或行为的性骚扰,应切记自己的专业角色及身为谘商师的专业身份。(7)谘商师透过媒体演说、示范、广播、电视、录像带、印刷晶、邮件、网络或其他媒体以提供正确之讯息,媒体从事谘商咨询、辅导或教育推广工作时,应注意理论与实务的根据符合谘商专业伦理规范,并慎防听众与观众可能产生的误解。(8)谘商师不得利用其专业地位,图谋私利。(9)谘商师应尊重同事的不同理念和立场,不得冒充其他同事的代言人。(10)谘商师应与其他助人者及专业人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表现高度的合作精神,尊重各人应遵循的专业伦理守则。(11)服务于机构的谘商师,对雇主可能不利于谘商师伦理责任的言行、态度,或阻碍谘商效果的措施,提高警觉。

谘商专业伦理的核心概念是一组相对的伦理元素,即当事人的权利与谘商员的责任(王智弘,2004),这也是制订谘商专业伦理守则的核心架构。谘商员有三大责任,其中之一就是谘商员的伦理责任,包括:(1)谘商员应提供合格专业服务。(2)谘商员应维护当事人的基本权益。(3)谘商员应致力于增进整体专业的公共信任(牛格正,1991;王智弘,1999)。

另外,谘商伦理守则通常反对谘商师与个案发展辅导关系以外的关系,例如和个案发展友谊、参与个案的社交活动、接受个案的赠礼与邀宴、让个案用劳务代替付费、或者辅导自己的亲友等。谘商伦理守则尤其反对谘商师与个案谈恋爱、发展男女感情、与个案有任何的性关系,或与个案合伙做生意。与个案形成多重关系、利用个案的弱点来满足谘商师的需要与欲望,是明显违背专业伦理的行为。

(三)《心理师法》订定的专业伦理守则

2001年10月31日由台湾“立法院”第四届第六会期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心理师法》,使台湾的谘商与辅导工作进人了所谓的“后心理师法时代”,也就是正式进入了专业执照的时代。证照制度的认定是实现伦理制度过程中具有重要性与关键性的一环。从专业伦理与当事人权益的角度来看,《心理师法》在条文上强调了专业伦理的重要性,并明令相关团体须载明并遵守专业伦理规范(第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条),同时明订了保护当事人福祉与权益的相关条文规定(第十七、十九、二十五、二十八条),这使台湾辅导专业人员遵循伦理守则做到了“有法可依”。

电商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趋势分析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以“电子技术”为手段,以“商务应用”为核心的,跨计算机、管理、贸易、信息、物流、法律等众多学科的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因此,在专业建设中,不能简单的将商务与技术方面的课程堆砌罗列在一起,尤其在高职人才培养方面,更是要注重学生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不能理论至上,而是要打破学科界限,突出实践性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电商专业实践能力。尤其是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岗位,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更好的结合与协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1 国内研究现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齐向明提出电子商务专业“五三一”实践教学模式:五个实践教学环节、三个实践教学层次,一个实践教学宗旨(理论与技能相长),通过五三一动态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应用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质量。

南京邮电大学徐润森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同时,设计相应的学习问题(任务)、情景创设、学习资源(相关实例和信息资源)、认知工具、自主建构等,使学生投入到真实情境中,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亲身经历知识发生过程,让他们通过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成都信息学院熊小元提出了CDIO电子商务创新式实践教学模式,将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nplement实施、operate运作这种国际知名工程教育模式运用到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中来,形成“观摩认知、实验体验、课题参与、社会实践 ”四位一体的电子商务实践体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按目标有序安排电子商务的实践认知环节、课程实践环节、应用实践环节和社会实践环节 ,使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及定位目标从认知开始 ,在一系列的实践体验、课题参与、社会实践环节后 ,更加明确自己的专业定位和职业取向 ,培养贯穿学生大学阶段全过程的实践培养体验过程。

盐城工学院原娟娟经过多年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实践研究,提出了由课内到课外,由模拟到创新,由基础到内核,由共性到个性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其中教学模拟类实验主要是通过实务模拟的形式将抽象的、形式化的理论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形象化的感性认知,为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和可操作的知识内化途径。电子商务实践与创新平台则以自由开放的课外教学形式鼓励学生的创业与创新意识,在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知识专长和个性潜力的基础上,使其科学研究与创新精神以及身心发展均逐步趋于完备。

2 国外研究现状

2.1 美国

美国多所大学较早就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和相关电子商务研究所,如澳斯坦汀得克萨斯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坦普商学院等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情况看:美国的计算机学院和商学院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占绝大多数。

对于专业实践教学来说,美国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大多数具备经济、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等丰富的专业北京,同时美国高校经常聘请一些电子商务研究机构、公司的知名人士到学校来兼职从事教学工作,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很强的事务处理能力。

在实践教学手段上,美国高校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的作用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他们还重视实验室的建设,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很先进,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美国高校尤其注重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通过自建或与电子商务企业联建等方式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电子商务的实际活动,体会电子商务的运营情况,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2.2 欧洲

欧洲电子商务教育起步也相对较早,各大著名院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研究课题,联合计算机方面和管理类师资力量共同主办课程。

欧洲很多高校更多研究的是如何更加高效的研究电子商务管理和运营的新模式,所以大多数学院将电子商务专业开设在了管理学院,同时与一般专业相比电子商务学时较短,主要集中在一年到两年之间,剩余时间则是让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走出课程,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能力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去感知社会对于电子商务的运用。

3 山东省研究现状

山东省有多所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学院等为首,通过各种调研、校企合作等渠道研究与探索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模式,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形成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却停留在自身阶段,尤其是山东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较南方学院差距很大,电商专业毕业生在动手能力、创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明显落后。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注重电商专业学生技能竞赛实践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电子商务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增强学生沙盘运营能力,同时借助国家农产品物流中心,进行某些网站的维护与推广;潍坊职业学院提出“2+0.5+0.5”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保证电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顺利推行。

电商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自1947年建校、1987年升为专科学校以来,贵州商专始终坚持“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的办学定位,紧扣区域发展脉搏,不断拓展和优化专业设置;坚持校企深度融合,积极面向市场和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持续推进政产学研互动合作……已然成为贵州乃至全国地方特色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一面旗帜。

紧扣市场办学:

专业建设应时应势应需

2013年6月,贵州商专会展专业第一届68名毕业学生尚未走出校门,就被前来招聘的会展公司及其他相关企业“一抢而空”,实现100%就业。

“会展专业毕业生之所以如此‘抢手’,离不开学校多年来在专业建设上的‘敏锐’与‘坚守’。”贵州商专党委书记涂小亭说,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立足区域、社会、行业和企业人才需求设置专业,既为区域发展提供有效人才支撑,也实现学校自身的良性持续发展。

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工业强省,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有力支撑。”对此,贵州商专主动作为,对已有物流专业的师资队伍、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进行全方位、深层次优化提升,以更具深度、更为精准的专业水准深度服务全省现代物流业发展。

2013年贵州“两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5个100工程”。对此,贵州商专果断响应,“第一时间”加大专业建设和调整力度,对全面对接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旅游、连锁经营、艺术设计、电子商务等构建更为扎实的专业体系。

贵州商专校长武鸣表示,高校的专业设置,决定培养人才的类别和专业面向,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培养应时、应势、应需的专业人才,是商专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提高学校生命力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条件。

经过多年努力,贵州商专紧紧围绕城镇化的推进和现代商贸流通与服务业的发展,精心打造四大专业群:以会计、金融等为核心,服务于金融发展和企业投融资的专业群;以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为核心,服务于现代商贸流通快速发展的专业群;以会展管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等为核心,服务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专业群;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为核心,服务于商贸流通信息化、现代化的专业群。其中8个专业被纳入国家和省级重点、示范或特色专业建设范畴,得到国家和省级层面的充分肯定与重点扶持。

不久前,省委、省政府提出着力打造大数据产业,贵州商专再次“闻风而动”,依托自身专业优势,主动承接了省发改委的电子商务云服务平台建设任务,这一平台建成后,将对全省电子商务大发展产生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校企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求实求用求新

2013年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在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普遍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贵州商专却“逆流而上”――全校2753名毕业生中,2714人实现就业,就业率高达98.58%。

“商专学生不愁就业,因为自踏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的多种育人模式就会让他们在毕业时成为准员工。”涂小亭告诉记者。

多年来,贵州商专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先后与省内外100多家大中型企业在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学生就业等各个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

早在2002年,贵州商专就引进全国零售商业巨头北京华联集团入驻贵阳,共建当时省内最大的连锁超市――北京华联宅吉店,并将其作为学校实训基地,打造前店后校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引领全省大型连锁业态的转型升级,也使学校所在的盐务社区成为第一批全国商业示范社区之一,获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高度评价。

2012年3月,贵州商专成立“习酒商学院”,通过“订单模式”为贵州茅台集团习酒公司培养并输送专门的营销人才;2013年10月15日,“贵州商专百灵管理学院”揭牌,该院是贵州商专与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合作举办“百灵市场营销班”4年来的升级版。

在贵州商专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双方通过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编写特色教材、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等,使课程设置紧跟企业生产过程,教学设计紧跟企业岗位能力,教材选配紧跟企业任务项目,最终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零距离”。

如今,贵州盐业的骨干人才均为商专毕业生,贵州百灵集团等龙头药企的大区经理中有1/3都是商专毕业生。同样,贵州特色食品、酒业、茶业、旅游、零售业等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商专力量”源源不断地注入。

涂小亭表示,走校企深度融合办学的路子,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专业实践教学与企业员工培训结合在一起,既有利于商专更好地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又为广大企业及时提供了各类急需人才,切实发挥了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

在充分整合校企资源,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岗位工作能力的同时,贵州商专更时刻不忘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学生在做人、处世、学习、创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商专学生心态良好、作风过硬、专业扎实、忠诚企业,很多都已成长为我们企业的骨干。”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这些年来他们都只到贵州商专招人,因为这里的学生不但专业技能扎实,而且综合素质很高。

在全国性的技术技能大赛中,商专学生就算与国内一流高校本科生同台竞技也毫不逊色,近三年已先后获得部级、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228人次,表现出优异的综合竞争能力。

正是源于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近年来在国内高校招生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贵州商专仍呈现出招生就业“两头吃香”的良好局面――全校近5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平均高于省内高职高专最低投档线100分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政产学研互动:

服务社会有力有效有为

2012年,贵州商专承担的《贵阳市导游职业的现状及对策》课题获贵阳市有关单位高度肯定,认为该课题在规范贵阳市导游管理、稳定贵阳市导游队伍、提升贵阳市导游服务质量和推动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013年,贵州商专承担的《贵州习酒北方市场重点终端推进行动(2013年第二季度)营销实战任务演练及实践》课题在贵州白酒业界备受赞誉:“不仅对习酒公司2013年全国营销战略转移起到了根本性推动作用,而且对贵州白酒全面走向全国市场具有尤为重大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武鸣认为,高校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就必须始终有力、有为、有效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而加强政产学研互动结合,无疑是一条很好的路径。

近年来,贵州商专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充分整合学校、政府、园区、企业等资源,构建协同创新团队,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商贸流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推进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走出了一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的科研服务地方新路。

该校先后承担了《“十二五”贵州重大生产力战略布局研究》、《贵州省“十二五”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贵州省“十二五”工业布局及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等179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重点课题研究任务,对全省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发展商贸流通、现代服务业等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同时,学校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鼓励教师开展应用科学研究,注重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将科研工作转化为社会服务工作。近5年来,学校教师共完成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06项;出版专著、教材27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贵州商专学报》成为全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正日益成为贵州商业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孵化地。

电商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企业真实项目;校企合作

电子商务这些年来发展很快,同时随着政府的重视,大家观念的提高,整个社会对电商专业的认可度也在加强。这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电商专业的学生在增多,不管是专科还是本科,电商专业的学生人数都比以前有所上升。但是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的电商教育是不是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了呢?答案并不是太理想。所以我认为电商专业发展应该区别于其他学科,让学生在校时就能够接触到企业真实项目,至少是企业真实情境,只有这样他才能尽快地适应社会发展。

1电商专业特色

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叉性的学科,它是由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学、经济学等学科共同融合、渗透而成的具有高度综合和高度跨学科性质的科学。电子商务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商务管理与实践相互交融发展而来的,它的专业特色就在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许多课程包含大量的实践内容,要求实践和创新,而且要和电子商务创业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创新创业人才。所以在电子商务教学中不能只讲理论知识,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同时在教学方法上面要不断地追求创新,通过项目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各个内在学科的融合。正因为如此把企业真实情景引入电商教学才是当务之急。

2企业真实情境下教学的优势

(1)电子商务实践应用性比较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电商专业的发展,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目前,一方面各个高校的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很难找到真实的电商体验情景,另一方面,高等院校没有真实的电商项目,学生在电商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他们就会感到很抽象,不好理解。因此,依托企业的真实项目来开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真实的电商项目下去进行电商专业学习,是电商专业教学的一个重大尝试。(2)企业项目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正因为电子商务专业实操性,商业性比较强,只靠一些虚拟的电商教学软件或者仅仅依靠校内的实训,学生是无法了解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工作流程的。如果不及时改革,可能会出现以下的结果:①学生会大大降低学习的兴趣,因为他们感到他们并没有掌握真实的技能;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无法马上上岗,学校教学与社会脱轨,会使用人单位质疑学生的专业水平,也会滋生“大学无论用”。因此把真实的电商项目引入到电商课堂中,让学生参与真实的电商项目电就显得尤为必要。(3)企业项目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应用的优势①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以在企业的真实项目当中得到提高。目前各高校的大部分专业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偏多,但是缺乏企业真实经验,实操动手能力差,更多地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如果有真实企业的介入,让老师们能够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的真实电商项目,并且有企业导师来进行指导,和企业建立长期、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老师们为了教学必须了解整个项目的操作技巧和运行流程教。再加上可以和企业导师们经常交流、切磋教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能学到很多实操技能,并且使自己在教学生的同时具备真实项目运营的能力。②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教学也是顺应企业的需求。很多企业希望校企合作,就是因为学校人力资源丰富。但是企业更希望他们招聘到的人才能够直接上岗操作,这样才能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在学校阶段就把真实的电商项目引入到校园,等于在给企业培养优秀的员工,这也是企业所需要的。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共赢。③校、企、学生三方受益。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校园进行运作,企业可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场地优势,实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的运营效果;学校通过引入企业项目,最大程度上做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提升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学生在锻炼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可带来一定的收益。因此,基于企业真实项目运作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实现了三方受益,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支持。

3企业真实情境下电商教学如何开展

将真实企业项目引入实践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目前各大高校都有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学生可以在创业中心开展电商实践教学。让有想法、有愿望有一定技能的学生在创业中心申请场地。电商专业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创业的专业,老师就可以带领学生组成团队来从企业接来一些真实的电商项目老,然后让学生去分工完成。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能够自发地学习、快速地成长。能够了解企业的一些真实的项目流程和技巧,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从而使自己专业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大增,在这个过程中很快地掌握专业技能。(2)与企业建立订单班,是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必经之路。与企业建立订单班是一个把真实项目带到校园的快速途径。在电商教学中如果没有真实的电商项目做支撑,大多数老师的教学就会停留在纯理论阶段。课堂就会空洞无味。长此以往,效果不佳。学生学不到什么实用的技能,到企业还得需要人家企业给培训。而企业也同样找不到技能过硬的学生。但订单班的出现,会使企业提早介入到电商教学中,及早培养自己的员工,而学生也及早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让企业导师和学校共同培养人才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举措。(3)通过老师设置电商工作室或者名师工作室的方式对外承接一些电商业务。这些业务由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但是前提是能进入名师工作室的学生都掌握了一些电商技能或者经历过企业真实电商项目的历练。

4电子商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

科学合理的各阶段教学安排以“真实企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实施,首先要遵循相关的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其中学习的技能关系,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以此使得学生在应用能力方面有阶梯式的提升(见表1)。如表1在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课程体系中学生在学校的第一个学期的时候,就把学生们纳入到这个实践体系当中去,主要的方式是开展淘宝实战。淘宝实战和其他课程一样要记学分,学生必须完成。利用这个实践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让他们初步具备商业思维;在第三个学期开始鼓励学生进行店铺专修和店铺推广的实践,通过一定的技能实践和培养,由学校出面把学生按其特长组成不同的项目小组,给他们承接社会项目来完成。完成结果有一定的考核标准。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网店装修和网络推广技能技能。到了第四、五学期,学生开始做一些电商服务类的项目,这类项目包括网站运营规划、网络推广、客户服务、以及微信公众号建设及推广等移动电子商务方面的业务。这类综合的电商项目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项目方案设计与实施的能力、还有团队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抗压能力等,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心理及技能基础。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既充当引领者,又充当评估者。在项目开始前作为引领者,而项目结束后变为评估者。同样学生通在对项目的实施中,角色也转变为社会人,在项目结束时,学生的角色又从社会实践着转变回来。通过这种灵活的方式,实现对学生在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

5总结

总之,电子商务专业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应该区别于传统专业,在电商的课堂上引入一些真实的项目,让电商教学可以在真实项目情境下去开展。既有利于学生尽快地掌握专业技能也有利于电商专业教师早日成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人才。课题项目:本论文依托肖丽平主持的高等学校重点调研项目课题“河南省生鲜农产品“O2O+反向C2B”模式研究(17A630056)。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韩国文.创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郁义鸿.创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樊一阳,叶春明,吴满琳.大学生创业学导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商玮.基于企业真实项目运作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3(12).

[6]王鑫.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以真实企业项目为载体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3).

[7]蒋元芳.基于真实项目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电子商务,2013,3.

电商专业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字 :英语教学; 教学交流系统; 多媒体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 and closed form of education has been a huge impact.

This paper analyzed Vocational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Guizhou Commercial College, based on the existing network and multi-media classroom, the writer wants to design a new English teach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networks . It would like to tak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and most preferred communication tools for students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secondary practice, making student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from daily life , making English teaching become a happy stuff for students.

Keywords:English teaching communication ;

Teaching communication system;multi - media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教学也不例外,尤其是外语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英语互动学习活动能够提供真实交流和真正交互的情境,也为教师个别辅导,因材施教拓宽了途径[1]。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年《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着力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能力应该讲求实用性[2],具体地说应该具备一定的口语能力,能够进行一般的技术交流;应该对自己的专业英语相当熟悉,能读懂相应的技术说明书;应该对外国文化有所了解,能够结合地域文化特点来理解相关听力材料。作为一个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师,作者也经常在思考如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 研究意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网络应用需求急剧增加,在教育领域,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改变着教与学的关系。笔者经过查阅网站,浏览国内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时,发现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平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问题,要么缺乏交互性,纯属教学资源网,要么不能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不能从听、说、读、写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3]。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是1987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由贵州省商业学校升格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现有统招专科全日制在校生5207人。在英语教学上,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低。教师的课时少教学任务重,而面临的又是60人的大班教学,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基础不同学习需求不同的问题也给教师带来了教学上的很多困难。

本论文的目标是解决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局限性,设计建立一个操作简便的远程教学平台,可以通过网络途径访问,最终实现课件与信息的和管理,以及课件点播、信息交流功能。

三 现状分析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终重视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和利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校园网建设发展迅速,利用率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打造特色的建设原则,重点建设校园网、专业实验室、校内实训中心(室)等教学设施,保障了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120万元,生均教学仪器值4070元。

2002年学校投资768万元,建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校园网网络通讯平台,网络设备达到电信级。2006年又投入100万元实施校园网二期建设,全面提升了校园网络应用的整体基础环境,教学行政、后勤及学生宿舍等楼宇全部接入校园网。目前,盐务街校区校园网主干传输速率为1Gbps,二级节点间1000Mbps互连,校园网出口带宽达到100Mbps,100M交换到桌面。建成和预备了2000个信息点,宽带骨干网楼宇联网覆盖率达到100%;宽带接入学生宿舍的比例达到100%,接入教室的比例达到90%以上,每百名师生网络通讯端口数占有率36个。校园网系统平台运行稳定可靠,满足了学校教学和科研日益增长的需要。

图2-1:校园网物理连接示意图

3.1商专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贵州商专有四个专业系部开设英语专业课,分别是贸易经济系的商务英语专业、旅游管理系的旅游英语,饭店英语,工商系的秘书英语及计算机系的科技英语。其中旅游系和贸经系学生英文水平相对较高,课程设计上也有针对性的对其专业英语有偏重教育。但多数学生仍反映实际运用能力不高,缺乏交流环境与锻炼平台。

英语作为公共课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一上学期进行必修,实行分层教学。学校在英语教学上着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别,制定和实施了英语A、B分层教学方案。新生进校后进行水平测试,按成绩分为A、B班,实行不同的教学进度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大一下学期及大二上学期进行选修,选用不同教材。必修一周4课时,选修一周3课时。所有学生英语课均在多媒体语音教室进行。

学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激情不高,再加之英语作为必修课的时间只有一学期,好多学生对于此课程的学习都采取消极的态度。在课时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学生普遍反映英语课程的学习难于消化,单调枯燥。

怎样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学校现有的状况改善英语教学。作者注意到一个明显的现象,虽然商专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农村,学生寝室不一定有电脑,但拥有手机的学生却占大多数。在作者进行此项系统研究前,对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100名一年级学生作出调查。

其中72%的学生拥有手机,在未用手机的学生中,有85%的学生表示即将购买手机。

针对72%拥有手机的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起结果显示:

92%的学生喜爱用短信形式进行交流;50%的学生经常用手机上QQ,进行聊天,编写日志和心情。

能否根据这一特点,创建一个基于无线网络英语教学交流平台。让学生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及自身的不同情况随时自主地学习英语。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主,网络多媒体为辅的现代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手段相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形成合力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将语言、声音、文字、图画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4]。

信息化社会,人们最需要的是方便快捷的信息生活,随着四大运营商的整合重组及各项新增移动业务的推出,可以预见新型英语教学交流系统必然将成为新型教学模式出现在校园中,受到学生的欢迎。

3.2商专学生学习英语特征分析及策略

(1).学习动机不同导致学习内容需求的差异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实现平均目标而设计,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目的,也不可能兼顾所有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至于学生选择性的学习更是不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过级考试来束缚学习的方式在逐渐走出神会的舞台,学生对英语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表现得更加的明显。

对策:在新型的教学交流系统中,学生可以学则不同体裁和风格的学习材料,同时仍能获得各项能力的专项练习或过级考试的联系,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选择更深层次的资料进行学习。

(2).学习能力差异和不平衡导致对传统教学模式需求的差异性

网络教育不可能代替面授,也不一定适应所有的教育层次和课程。所以通过网络学习语言,要求学生要达到一定的自学能力[5]。学生基础差,自觉性弱,自学能力也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面授有较强的依赖性。

对策:教学设计不能呆板编排,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些选择。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在网上再次学习课文内容,学习单词,查阅课后练习的答案。对于其他同学,则可以选择合适自己水平的材料进行学习,或是直接进入聊天室,练习自己的口语表达。

(3).网络技术和设备的依赖引发的学习时间和地域需求差异性

网络英语教学具有双向互动,实时劝交互的优点:对知识和信息的选择和利用时全方位的、能动式的实时互动,即主动、可控交流[6]。学习者可以从任意章节开始,而学习更具有可重复性。但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学生对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掌握程度差别很大,在进行网络教学前应该集体进行培训。其次,很多学会在寝室并没有电脑,学习时间仅限于在学校网络电教中心的工作时间。

对策:基于无线移动网络的教学系统充分弥补了以上不足,手机界面操作简单,运用方便。而大多数学生也有手机这样的基本交流工具,在电教中心工作时间以外,在没有电脑的寝室,在路上,在车上,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短信息,即时通,或小游戏等功能模块进行英语学习,查询及娱乐。

四总结

远程教学这种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比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交流更为密切,而且还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均可通过访问教学网站来进行学习、在线考试提问并寻求答案,教师也可在教室之外传授知识或答疑,即方便了学生和教师,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职工学效率。同时,这种无形的网上教学也大大地缓解了学校公共教室紧张的局面,减轻了公共实验设备的负担,也为学校节省了一笔无形的开支。

本文针对网络远程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欲设计一种新型教学平台,即基于有线和无线网络综合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功能强大,不乏教师的指导,更可以自由交流。是集教学娱乐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3.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4.

[3].cn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4]陈燕,陈超,基于互联网的英语学习环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3): 21—22.

[5]Benson,P.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M].Beijing, 26、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电商专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定位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企业要求精细化、专业化的电商人才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国网民人数迅猛增长,截至2013年6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伴随网民人数增长的是网络企业数的扩大,短短几年,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迅速,电商人才的需求提上了日程,国内各大高校纷纷反应,在短短几年,培养出大批电商“人才”。但电商企业仍处于粗放竞争的阶段,对员工的学历要求不高,超过75.93%的企业只要求大专学历。电商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比如,在淘宝大学的电商人才调查中发现,24.86%的企业最缺美工,24.29%最缺运营,22.6%的企业最缺推广,而网店客服至少存在600000个工作岗位缺口。淘宝大学负责人倪亮也透露,中国电商人才缺口还会继续增加,未来三年人才缺口将达到445.7万。

当批量产出遇上精细化的需求时,高校的决策者懵了,一边是市场亟需电商人才,一边是高校大批的电商毕业生就业难,为什么?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却容不下我们的“专业人才”?

2 定位模糊,是造成电商人才供需脱节的根源

面对迅猛发展的电商市场,高校电商人才的培养规模也在快速扩张,已有超过300所普通高等学校和职校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学生达数十万人,其中,每年有十万学生毕业。从理论上看,仍然难以缓解市场对电商人才的需求。但电子商务在我国已经推广了十年之余,而毕业生就业成功率一直在20%上下徘徊,远远落后于普通高校70%的就业率,相对几百万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缺口这样一个事实,实在是国内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一个尴尬局面。

2.1 高校对电商专业定位的认知错位,导致定位模糊

目前,我国高校更注重的是所谓高层次人才,盲目追求研究型教学模式,追求综合型、复合型人才,而无视市场对电商人才层次的实际需求。由此,培养出的都是理论上不去,实践做不来的“半吊子”人才,在学生培养的定位、专业方向及课程设置等问题上,更多的是闭门造车,没有了解企业的需求。近几年,许多高校开始考虑企业需求,但自身资源有限,也很难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在格局上,拼命上本科、研究生等,追求研究性,理论性;在课程构架上,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方式上,沿袭填鸭式,再加上教学体系模糊,课程设置混乱。由此,培养出的所谓电商人才,做研究,缺乏理论水平,做管理,没有实践经验,做基础,不懂技术。

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几点:首先,网络的产生,不管是形式还是实质上,都带给人们太大的冲击,面对绚丽而神秘的网络,人们自然而然地把依托网络而展开的电子商务活动蒙上了高端、神秘的色彩;其次,初始阶段,企业都是在摸索着开展电子商务活动,高校对电商的专业构想及课程体系设置亦不成熟,很多想法浮于表面;再次,实践环节的缺失,使我们把重点完全放到理论教学的环节,一味地追求高层次。

这样教育的结果是,现在的电子商务专业其实就是一个大杂烩,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精。我们的学生经过四年本科学习,最后大多数进入企业,高不成低不就,成为用人单位的鸡肋。

2.2 课程设置混乱,缺乏系统性

我国大多数开设电商专业的高校,其课程构架基本为三部分,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内容包括两个模块,即管理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具体课程主要参照营销及国贸、计算机等专业的课程设置组合而来,缺乏层次性和融合性,课程也没有专业特色,同时,实践教学模块的缺失或不规范,更无法适应市场对电商人才的要求。

3 把握市场需求脉搏,精准定位,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合理路径

3.1 通过分层次的定位来满足电商企业对人才的多元化、精细化需求

我们的培养方案不能再一味强调高层次、复合型,而是把重点放在培养既掌握专业技能水平,又能动手(下转第73页)(上接第48页)操作的精细化人才上,而且调整定位的内容,力争培养我们的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尽可能地适应市场需求。

在现有本科教学的体制下,要在统一的教学模式中,培养出不同方向和不同层次的人才,可以采用中期论文和分组学习的方式。在教学中,由本专业的所有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按照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结合实情,给出论文题目,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几个学期下来,每个同学几乎可以把本专业涉及的几个方向都接触到;另外,由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模拟不同行业的企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不同的行业电子商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同时,利用实验平台,让学生熟悉各种平台的操作原理及流程,掌握每一个环节。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把电子商务与其它各行各业融合起来,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在哪里,对未来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企业都有所准备。

3.2 科学而人性化的课程设置,拓展学生知识层面

现代高校的教学,应该改变以往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除了必要的必修课外,增加选修课的份额,扩大选修课的覆盖范围,不要局限在本学科,甚至是本专业。

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分三个层次,核心层是电子商务的基本专业课程,如,网络营销、电商物流、电子支付、网站建设技术等等课程;相关的课程,如,房地产营销、项目策划与管理、网上创业、客户关系管理等;拓展课程包括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建设与维护方面的课程,图形图像处理、动画的设计与创作方面的课程,网络广告的创意、设计与和营销方面的课程,办公自动化、文秘与礼仪方面的课程,等等。

这样的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学生在拥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长,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向,拥有自己独特的能力,给企业输送精细化人才。

3.3 以实践教学为桥梁,打造实用型人才

目前的教育模式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调查显示,电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中,实际工作能力不足,能直接上岗的人还不到2%,5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需要花费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进行培训适应。企业需要的是有经验的人才,总是期望高校的学生一出来就非常能干,不需要上岗培训就能派上用场。本科层次的教育却更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和基本理论培养,这样,完全不能满足电商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如何使高校的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对接起来呢?实践教学是很好的桥梁。

高校实践教学可以多条腿走路,第一步,通过学校提供的虚拟实验环境,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接触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增强对电商企业的感性认识;第二步,通过网络平台,比如淘宝实验室,让学生进驻网络平台,尝试网上的运营,在实践中学习,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比如我们创建淘宝实验室的五年时间,开班10期,每期50人次,共培训学员300人,给有意学习网上开店,接触网络运营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空间,第三步,利用课程实践和毕业实习,与企业合作,利用他们的培训资源,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真实的体验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比如,我们与阿里巴巴等企业合作,选择部分有兴趣且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学生,送到阿里巴巴,分配到不同的岗位进行实习,且定期轮岗,经过培训,阿里巴巴在此基础上,择优录用,既解决了高校的实践难题,又缩短甚至省却了企业培训新员工的时间,为他们输送了适用的人才。

因此,本科这一层次的目标就是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职业精神和独立学习能力,能拿来就用的实用人才。

电商专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教学体系;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4.072

1温州跨境电商行业状况

作为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较早的城市之一,温州有着做跨境电商的天然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的历史机遇,不断完善跨境电商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打造跨境电商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促进B2C、B2B、B2B2C(海外仓)三者跨境电商融合快速发展,扎实有效地推进国家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创建,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今年5月,省商务厅公布《浙江省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试点县(市、区)》名单,我市鹿城鞋类、瓯海眼镜、瑞安汽摩配、永嘉教玩具等名列其中,为我市跨境商发展带来新机遇。根据浙江温州市商务局建立的全市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数据库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7月9日,全市从事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企业为187家,1至5月份实现出口6084.8万美元,同比增长15%。这意味着跨境电商正成为该市外贸增长的新引擎。但是,跨境电商的相关从业人员,特别是跨境电商商务外语人才的短缺却严重制约了温州跨境电商的发展。

2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需求理论中从理论上将“需求”分成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两类。其中社会需求分为政府外交需求和社会机构需求。通过社会需求分析可以了解社会需要的跨境电商人才类型、跨境电商人才现状和外语水平要求,可以给具体的外语教学活动和外语人才的培养带来启示。本文主要探讨用人单位的需求,通过用人单位来了解目前温州跨境电商务外语人才的需求特点,从而明确商务外语人才的目标定位。

笔者对温州三十家左右的跨境电商的企业通过问卷调查,和对企业经营者访谈的方式。根据调研结发现目前的温州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呈现以下特点:(1)复合型商务外语人才需求加大。具有海外电子商务平台操作经验,跨境物流,海外营销、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具有较好的外语基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背景的复合型商务外语人才在就业市场上颇受外贸企业的青睐。(2)小语种人才的需求日趋显著。目前温州出境邮件主要寄往俄罗斯、巴西、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地,这就加大了除英语外,俄语和葡萄牙语等小语种专业的外语人才需求。(3)轻工行业外语人才需求显著。温州的轻工产品结构适合发展跨境电商。从出口产品来看,温州跨境电商涵盖箱包、电子电气、汽配、眼镜、礼品文具、服装等。因此,温州的跨境电商需要熟悉这些轻工业行业的外语人才。

同时根据对目前温州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调查来看,这些高校都尚未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商方面的人才培养主要依托于国贸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由此可以,对于跨境电商这一新兴的业态,高校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改革还处在探索阶段,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正处于“饥渴”状态。

3温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教学体系建设

面对温州地区外贸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特殊需求,当地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需要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5F0F进行调整、并通过新型校企合作的形式来打造跨境电商的核心教学体系、建设跨境电商实习基地和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

3.1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

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是教学建设改革的第一步。原来的经贸英语都是以培养传统的外贸人才为主,其培养目标是会英语懂外贸。但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传统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已经不足以适应跨境电商的发展对新型外语人才的要求,高校要以培养海外电子商务平台操作经验,跨境物流,海外营销、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商务外语人才为目标,重点培养侧重培养跨境电子商务销售和客服等岗位的人员。另外,由于温州跨境电商企业也急需俄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的外语人才,商务英语专业要增加具有俄语、葡萄牙语等第二外语方向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3.2专业群整合的教学模式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也要做相应调整。由于跨境电子商务具有较强的跨界性和实践性,商务英语专业的跨境电商课程体系建设要摒弃以往走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走专业群整合的道路,整合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的课程、师资、实训基地,实施课程团队制度,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建构实训体系;共享商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方案、产学合作、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和社会服务等。构建以商务英语专业为核心,整合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专业,建立合作共享的实训平台,进行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在专业群整合的基础上,跨境电商的核心课程体系的打造要以跨境电商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牵引,选择,组织课程内容,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注重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相互渗透。这一复杂的课程体系建设,需要以校企合作的形式邀请教跨境电商的学科骨干,跨境电商的企业讲师,跨境电商的创业者,对跨境电商工作过程和工作岗位技能与知识关联性分析,遵循“跨境电商岗位的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设计课程”的逻辑顺序,根据“宽基础―精技能―可转型―利拓展”的综合培养原则,进行职业能力的分解、组合,最后对课程进行定位,明确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评估体系,把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课程教学训练中的知识和技能训练项目,以此重新构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另外,在商务英语专业的跨境电商课程体系的建设上要突出温州跨境电商的行业特色。根据对温州跨境电商行业的需求分析,温州跨境电商主要集中在箱包、汽配、眼镜、礼品文具、服装等轻工业。因此,要重点突出这些行业的跨境电商的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岗位技能与知识关联性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3.3新型的跨境电商专业实习基地的创建

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过程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很强,而目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运用的模拟教学软件进行实训实操的方式已远远无法满足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需要。现在,要大力拓展实践教学来加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在跨境电商这一领域的技能培训。目前最有效的实践教学的培养方式是通过“校企合作”共建跨境电商专业实习基地。但是目前,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校企合作总体来说开展得并不顺利,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学校相关部门由于缺乏资金支持,没有出台对校企合作中对企业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而大多数企业也认为接收学生的实习是一种负担,不仅企业不能从校企合作中获利,另一方面接收学生会对企业的生产和日常管理带来干扰。除此之外,用人企业对聘用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异议。

因此,许多大型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兴趣。针对这种校企合作困难重重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的方式来实现新型的校企合作,共建跨境电商专业实习基地。

(1)通过项目合作的形式与温州大型企业合作。高校可以利用“双十一”等机会,与温州本地的大型企业红蜻蜓,康奈合作开展“双十一”客服活动。高校可以组织这批学生到服务企业参观,加深对企业的认识,并通过为期两天的岗前培训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2)通过企业进驻方式与小微跨境电商企业合作。高校通过一系列优惠激励政策,吸引微小型跨境电商企业,由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企业提供外贸出口流程服务,成立跨境电商工作室,利用企业的资源,运营真实项目,与企业无缝对接。这不仅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也为学校解决了校外实训的难题。

(3)通过建立高校自营性混合股企业实现校企合作通过高校,老师,学生三方入股的混合股形式创办跨境电商企业,通过营业利润分成的形式,激励在校实训老师和学生的创业积极性。由实训老师组织商务英语专业和国贸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依托阿里巴巴的全球速卖通平台,创办跨境电商工作室,组成运营团队,各专业发挥其专业优势,利用真实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外贸接单等综合项目实践,让学生融会贯通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有效掌握相关技能,提高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毕业顶岗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三种方式实现校企合作,共建跨境电商专业实习基地,开展真实环境下的教学实践,最后形成“理论教学+项目任务实训+顶岗实习+就业创业”的人才培养方式。

3.4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组建

跨境电商的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商务英语教师要精通于商务英语教学,还要求他们能够投入实践学习,这就对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目前温州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老师普遍缺乏企业实践锻炼,理论有余实践不足。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业务骨干又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无法进行有效的课程教学和管理等问题,因此,双师型教师缺乏成为制约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商务英语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高校可采取以下措施。

3.4.1高校商务英语教师走进企业

高校与温州跨境电商协会合作,通过建立教师定期到温州跨境电商协会下的合作企业进行轮训制度,支持教师通过到企业进行工作实践来把握企业跨境电商方面的用人标准,并反思教学环节,从而对教学薄弱环节进行及时的调整,并相对应的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外出参加跨境电子商务的学习及培训,返校后再通过讲座的方式进行交流。

3.4.2聘请企业专家走进学校

高校还应引进或聘请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来担任跨境电商方面的兼职或专任教师,承担部分跨境电商方面教材开发以及课程的讲授等工作;和在校老师共同合作,定期开展实践教学方面的交流和研讨活动;和在校老师一起共同参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答辩工作;并对在校老师进行培训,从而打造一支过硬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总之,高校聘请企业专家走进学校,并通过交流沟通互助与协作等方式拉近校企的距离,一方面对在校老师进行专业实践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让企业也能享受校企合作带来的成果和利益,增加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

4结论

总之,温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改革,要顺应温州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并为温州跨境电商的后续发展提供后备人才。温州高校要根据当地外贸企业对跨境电商的人才特殊需求,以培养外贸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打造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跨境电商课程体系为核心,以创新型的校企合作建立的专业实习平台为载体,通过专业群整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双师型专业团队来为满足温州外贸所需求跨境电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锦阳.基于专业群的高职商务英语改革[J].职教论坛,2015,(23).

[2]刘杰英,商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商务英语课程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9).

[3]马明蓉,田国民,吕丽贤.需求分析理论名下的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建设[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2.(30).

[4]彭茜茜.后金融危机下温州外贸人才培养途径与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3,(25).

电商专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改革措施;项目教学法

1.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现状

2012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2.4万亿元,网上购物人数达到6329万人,网上支付人数达到5697万人。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前景十分乐观。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300多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每年本科毕业生多达1万人以上。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需求量至少在3万以上,并且已经有1/3中小企业正在应用电子商务。

所谓电子商务人才是指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掌握现代商贸理论与实践,能通过电子方式进行商务活动的一种复合型人才。

由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的脱轨,使得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低。一方面企业对电商人才的需求量大,而学生就业率却很低,这无疑是一对突出的矛盾,那么问题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2.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定位不准确、方向不清晰

电子商务是一个包含多学科、多理论又相互交叉的专业,既有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又包括经济商务活动中的采购、生产、销售、物流配送、资金支付、客户服务等环节。其诞生至今仅有十几年的时间,所以没有建立相应健全完善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从理论研究到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许多学校对该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不清晰;课程开设没有特色,学生学到的技能宽而不精,这就造成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后到底从事什么样工作并不明确,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找准自己的定位。

2.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师资力量是电商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因素。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取途径基本通过老师讲授,但是大部分电商专业的教师,主要是从事计算机或经济管理类等相关专业的教学,老教师以前很少接触到电子商务,而年轻的老师可能刚从电子商务相关的专业毕业,显然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相对有限,教师通常通过自学或者参加有关的研讨会或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总体教学水平不高,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2.3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电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一特色决定了电商课程体系的设置。这要求学校开设的课程中既有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又要有经济商务相关课程,并且两者能够无缝连接。但目前的情况是,这两者是分离的,要么是信息技术类课程过多,没有掌握好营销的理论;要么是商务类课程过多,只会传统的营销理论,不能很好的应用信息技术。这两种课程体系设置都是不合理的。

2.4实践条件欠缺

当前采用最多的实践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建立电子商务实验室,学生在实验室通过专门的软件来模拟操作,这样可以丰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但是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是由于电子商务技术更新较快,而很多模拟软件不能及时升级更新,所以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电商环境要比模拟环境复杂得多,所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二种方式是通过校外实习,学校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或者与相关的电商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但是受客观因素的限制,学校联系实习基地是相对困难的,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场地和管理等诸方面原因,他们也不大愿意接收实习生。

2.5教材建设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不能与时俱进

目前国内电子商务相关的教材版本较多,教材编写较为杂乱,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很多教材抄袭严重,而且教材没有创新,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较快,老版本的教材很难适应社会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电子商务学科体系还没有健全,教材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并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

3.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问题的实证调研

对江西某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我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来获得相关的数据。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的主要观点如下:

大部分学生对电商专业知识基本上能够了解,但是有小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好专业知识。学生选择电商专业是基于个人兴趣爱好和职业前景的考虑为主,很多同学一开始很有兴趣,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不能持久。

大部分学生对该专业的实践操作和实习安排不满意

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并不是非常对口。学生认为自主创业潜力还有待开发。大多学生认为本专业课程中电子商务案例、网上支付、电子商务物流和网络营销等应用型课程较为重要。而企业比较看重的是学生素质以及创新研发能力、市场推广能力、组织沟通和协作能力。

通过对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教师的主要观点如下:

多数老师认为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结构应该商务与技术并重。教师认为社会需要在线销售、推广、服务等营销类岗位、商务的网页设计、平台建设、网站内容管理等技术类职位、电子商务规划与管理、电子商务运营策划等管理策划类岗位。

教师认为本专业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计划不合理、缺乏案例教学、缺乏电子商务实验所需的科研设备。本专业应届毕业生在企业中可能欠缺知识和技能主要有: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电子交易与支付、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策划和管理等;最欠缺的职业技能和素质主要有:市场推广开拓能力、学习能力、创新研发能力、策划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沟通能力。

4.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措施

4.1根据岗位需求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第一,电子商务专业的本质是“商务”,而“电子”只是其中的应用的技术和手段,电子商务是“电子”平台上进行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宗旨是商务活动,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商务能力进行培养。第二,学生需要掌握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电子网站的操作和维护等实践能力,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第三,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包括信息技术、网络、经济、管理等学科。所以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一定要慎重,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参与,尤其是长期任教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参与,也可以邀请企业电子商务相关人员参加,因为他们最了解自己需要什么能力和素质的员工。

4.2 搞好专业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学校还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专业课教师的培养力度。可以引进较高层次特别是有经验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也可以定期选派本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中实践锻炼,以此来提高老师的业务能力,另一种途径是通过聘请优秀电商企业中的高水平人员担任本校的兼职教师,可以提高实践性环节,缩短教学与工作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

学校也要培养大批“双师型”教师。学校应该重点培养和引进“双师型”人才,通过社会实践考察、与实习单位广泛交流、以多种形式参与实习单位的工作、开展应用型研究等途径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积极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实践,努力建设“双师型”人才队伍。

4.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

实践性教学是电子商务教学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个途径:

第一,学校要建立电子商务实验室,而且对电子商务实验室应该定期进行软硬件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第二,鼓励学生在网上开店。例如浙江工业学院的电子商务学院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第三,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或相关活动,通过比赛,了解到别的学校和学生的长处,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比赛还可以培养团队精神;第四,学校可以联系企业,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在暑期到企业实习;第五,在教学中还应该增加大型企业的真实案例教学。教师收集整理一些现实的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企业电子商务成败的原因,以此来获取经验教训。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存在的弊端,我校电商专业进行了改革和实践,通过几年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方法是通过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改革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提升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质量。

项目驱动教学法,又称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开发一个项目,并最终完成这个项目,进行自我评价,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

将项目教学方法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项目选择期:精心设计项目任务和项目内容。项目内容可以参考全国电子商务大赛的项目,也可以借鉴知名企业做过的项目。学生自由分组,选举项目组长,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

教师引导期:学生接触到大量新的应用模式时,经常会产生新的想法。教师在本阶段主要是方法上的指导,还可结合实际应用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应用期:学生在学习各专业课程时均带着特定的项目需求,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充足的时间尝试各种方案,领悟其中的差异,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可以统一示范。带着问题的学习会迫使学生主动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交流讨论期:本阶段主要是对不同的项目,不同方案,开展以学生自由交流为主,教师总结引导为辅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开拓项目思路,根据对他人项目和方案的查缺补漏来启发和完善自己的项目。

总结期:此阶段是根据项目开发过程中各种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分析,对项目小组内产生问题与对应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使学生能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顾,全面掌握课程内容。

4.4 重视教材的编写和选择

一套电子商务教材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决定教学效果。应加大投入,组织电子商务方面和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编写一套体系完整、内容详实和实用的电子商务系列教材,教材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可以多加入一些与时展相适宜的知识和技能。

5.结论

文章针对电子商务人才“找技术类工作不如IT类专业,找商务类工作又不如管理类专业”的实际情况,就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电子商务人才就业率低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当前电子商务人才必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

[1]陈晓东,林凤.农业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思考[J].电子商务,2011(5):63-64.

[2]孟洁.探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农业网络信息,2008(2):147-149.

[3]朱克炜.电子商务专业的模块化教学与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1).

[4]李琪,彭丽芳等.普通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M].职业教育出版社,2007:61-63

[5]张佩.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D].合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9月.

作者简介:

李娟:(1971-),女,湖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与数据库应用。

明德廷:(1972-),男,湖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本文通讯作者。

课题项目:

上一篇:电商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电商本科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