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专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1 17:44:44

电商专科论文

电商专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字 :英语教学; 教学交流系统; 多媒体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 and closed form of education has been a huge impact.

This paper analyzed Vocational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Guizhou Commercial College, based on the existing network and multi-media classroom, the writer wants to design a new English teach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networks . It would like to tak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and most preferred communication tools for students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secondary practice, making student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from daily life , making English teaching become a happy stuff for students.

Keywords:English teaching communication ;

Teaching communication system;multi - media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教学也不例外,尤其是外语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英语互动学习活动能够提供真实交流和真正交互的情境,也为教师个别辅导,因材施教拓宽了途径[1]。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年《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着力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能力应该讲求实用性[2],具体地说应该具备一定的口语能力,能够进行一般的技术交流;应该对自己的专业英语相当熟悉,能读懂相应的技术说明书;应该对外国文化有所了解,能够结合地域文化特点来理解相关听力材料。作为一个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师,作者也经常在思考如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 研究意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网络应用需求急剧增加,在教育领域,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改变着教与学的关系。笔者经过查阅网站,浏览国内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时,发现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平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问题,要么缺乏交互性,纯属教学资源网,要么不能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不能从听、说、读、写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3]。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是1987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由贵州省商业学校升格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现有统招专科全日制在校生5207人。在英语教学上,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低。教师的课时少教学任务重,而面临的又是60人的大班教学,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基础不同学习需求不同的问题也给教师带来了教学上的很多困难。

本论文的目标是解决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局限性,设计建立一个操作简便的远程教学平台,可以通过网络途径访问,最终实现课件与信息的和管理,以及课件点播、信息交流功能。

三 现状分析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终重视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和利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校园网建设发展迅速,利用率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打造特色的建设原则,重点建设校园网、专业实验室、校内实训中心(室)等教学设施,保障了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120万元,生均教学仪器值4070元。

2002年学校投资768万元,建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校园网网络通讯平台,网络设备达到电信级。2006年又投入100万元实施校园网二期建设,全面提升了校园网络应用的整体基础环境,教学行政、后勤及学生宿舍等楼宇全部接入校园网。目前,盐务街校区校园网主干传输速率为1Gbps,二级节点间1000Mbps互连,校园网出口带宽达到100Mbps,100M交换到桌面。建成和预备了2000个信息点,宽带骨干网楼宇联网覆盖率达到100%;宽带接入学生宿舍的比例达到100%,接入教室的比例达到90%以上,每百名师生网络通讯端口数占有率36个。校园网系统平台运行稳定可靠,满足了学校教学和科研日益增长的需要。

图2-1:校园网物理连接示意图

3.1商专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贵州商专有四个专业系部开设英语专业课,分别是贸易经济系的商务英语专业、旅游管理系的旅游英语,饭店英语,工商系的秘书英语及计算机系的科技英语。其中旅游系和贸经系学生英文水平相对较高,课程设计上也有针对性的对其专业英语有偏重教育。但多数学生仍反映实际运用能力不高,缺乏交流环境与锻炼平台。

英语作为公共课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一上学期进行必修,实行分层教学。学校在英语教学上着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别,制定和实施了英语A、B分层教学方案。新生进校后进行水平测试,按成绩分为A、B班,实行不同的教学进度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大一下学期及大二上学期进行选修,选用不同教材。必修一周4课时,选修一周3课时。所有学生英语课均在多媒体语音教室进行。

学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激情不高,再加之英语作为必修课的时间只有一学期,好多学生对于此课程的学习都采取消极的态度。在课时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学生普遍反映英语课程的学习难于消化,单调枯燥。

怎样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学校现有的状况改善英语教学。作者注意到一个明显的现象,虽然商专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农村,学生寝室不一定有电脑,但拥有手机的学生却占大多数。在作者进行此项系统研究前,对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100名一年级学生作出调查。

其中72%的学生拥有手机,在未用手机的学生中,有85%的学生表示即将购买手机。

针对72%拥有手机的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起结果显示:

92%的学生喜爱用短信形式进行交流;50%的学生经常用手机上QQ,进行聊天,编写日志和心情。

能否根据这一特点,创建一个基于无线网络英语教学交流平台。让学生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及自身的不同情况随时自主地学习英语。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主,网络多媒体为辅的现代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手段相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形成合力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将语言、声音、文字、图画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4]。

信息化社会,人们最需要的是方便快捷的信息生活,随着四大运营商的整合重组及各项新增移动业务的推出,可以预见新型英语教学交流系统必然将成为新型教学模式出现在校园中,受到学生的欢迎。

3.2商专学生学习英语特征分析及策略

(1).学习动机不同导致学习内容需求的差异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实现平均目标而设计,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目的,也不可能兼顾所有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至于学生选择性的学习更是不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过级考试来束缚学习的方式在逐渐走出神会的舞台,学生对英语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表现得更加的明显。

对策:在新型的教学交流系统中,学生可以学则不同体裁和风格的学习材料,同时仍能获得各项能力的专项练习或过级考试的联系,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选择更深层次的资料进行学习。

(2).学习能力差异和不平衡导致对传统教学模式需求的差异性

网络教育不可能代替面授,也不一定适应所有的教育层次和课程。所以通过网络学习语言,要求学生要达到一定的自学能力[5]。学生基础差,自觉性弱,自学能力也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面授有较强的依赖性。

对策:教学设计不能呆板编排,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些选择。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在网上再次学习课文内容,学习单词,查阅课后练习的答案。对于其他同学,则可以选择合适自己水平的材料进行学习,或是直接进入聊天室,练习自己的口语表达。

(3).网络技术和设备的依赖引发的学习时间和地域需求差异性

网络英语教学具有双向互动,实时劝交互的优点:对知识和信息的选择和利用时全方位的、能动式的实时互动,即主动、可控交流[6]。学习者可以从任意章节开始,而学习更具有可重复性。但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学生对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掌握程度差别很大,在进行网络教学前应该集体进行培训。其次,很多学会在寝室并没有电脑,学习时间仅限于在学校网络电教中心的工作时间。

对策:基于无线移动网络的教学系统充分弥补了以上不足,手机界面操作简单,运用方便。而大多数学生也有手机这样的基本交流工具,在电教中心工作时间以外,在没有电脑的寝室,在路上,在车上,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短信息,即时通,或小游戏等功能模块进行英语学习,查询及娱乐。

四总结

远程教学这种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比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交流更为密切,而且还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均可通过访问教学网站来进行学习、在线考试提问并寻求答案,教师也可在教室之外传授知识或答疑,即方便了学生和教师,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职工学效率。同时,这种无形的网上教学也大大地缓解了学校公共教室紧张的局面,减轻了公共实验设备的负担,也为学校节省了一笔无形的开支。

本文针对网络远程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欲设计一种新型教学平台,即基于有线和无线网络综合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功能强大,不乏教师的指导,更可以自由交流。是集教学娱乐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3.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4.

[3].cn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4]陈燕,陈超,基于互联网的英语学习环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3): 21—22.

[5]Benson,P.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M].Beijing, 26、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电商专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企业真实项目;校企合作

电子商务这些年来发展很快,同时随着政府的重视,大家观念的提高,整个社会对电商专业的认可度也在加强。这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电商专业的学生在增多,不管是专科还是本科,电商专业的学生人数都比以前有所上升。但是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的电商教育是不是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了呢?答案并不是太理想。所以我认为电商专业发展应该区别于其他学科,让学生在校时就能够接触到企业真实项目,至少是企业真实情境,只有这样他才能尽快地适应社会发展。

1电商专业特色

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叉性的学科,它是由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学、经济学等学科共同融合、渗透而成的具有高度综合和高度跨学科性质的科学。电子商务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商务管理与实践相互交融发展而来的,它的专业特色就在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许多课程包含大量的实践内容,要求实践和创新,而且要和电子商务创业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创新创业人才。所以在电子商务教学中不能只讲理论知识,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同时在教学方法上面要不断地追求创新,通过项目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各个内在学科的融合。正因为如此把企业真实情景引入电商教学才是当务之急。

2企业真实情境下教学的优势

(1)电子商务实践应用性比较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电商专业的发展,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目前,一方面各个高校的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很难找到真实的电商体验情景,另一方面,高等院校没有真实的电商项目,学生在电商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他们就会感到很抽象,不好理解。因此,依托企业的真实项目来开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真实的电商项目下去进行电商专业学习,是电商专业教学的一个重大尝试。(2)企业项目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正因为电子商务专业实操性,商业性比较强,只靠一些虚拟的电商教学软件或者仅仅依靠校内的实训,学生是无法了解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工作流程的。如果不及时改革,可能会出现以下的结果:①学生会大大降低学习的兴趣,因为他们感到他们并没有掌握真实的技能;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无法马上上岗,学校教学与社会脱轨,会使用人单位质疑学生的专业水平,也会滋生“大学无论用”。因此把真实的电商项目引入到电商课堂中,让学生参与真实的电商项目电就显得尤为必要。(3)企业项目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应用的优势①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以在企业的真实项目当中得到提高。目前各高校的大部分专业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偏多,但是缺乏企业真实经验,实操动手能力差,更多地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如果有真实企业的介入,让老师们能够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的真实电商项目,并且有企业导师来进行指导,和企业建立长期、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老师们为了教学必须了解整个项目的操作技巧和运行流程教。再加上可以和企业导师们经常交流、切磋教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能学到很多实操技能,并且使自己在教学生的同时具备真实项目运营的能力。②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教学也是顺应企业的需求。很多企业希望校企合作,就是因为学校人力资源丰富。但是企业更希望他们招聘到的人才能够直接上岗操作,这样才能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在学校阶段就把真实的电商项目引入到校园,等于在给企业培养优秀的员工,这也是企业所需要的。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共赢。③校、企、学生三方受益。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校园进行运作,企业可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场地优势,实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的运营效果;学校通过引入企业项目,最大程度上做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提升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学生在锻炼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可带来一定的收益。因此,基于企业真实项目运作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实现了三方受益,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支持。

3企业真实情境下电商教学如何开展

将真实企业项目引入实践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目前各大高校都有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学生可以在创业中心开展电商实践教学。让有想法、有愿望有一定技能的学生在创业中心申请场地。电商专业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创业的专业,老师就可以带领学生组成团队来从企业接来一些真实的电商项目老,然后让学生去分工完成。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能够自发地学习、快速地成长。能够了解企业的一些真实的项目流程和技巧,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从而使自己专业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大增,在这个过程中很快地掌握专业技能。(2)与企业建立订单班,是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必经之路。与企业建立订单班是一个把真实项目带到校园的快速途径。在电商教学中如果没有真实的电商项目做支撑,大多数老师的教学就会停留在纯理论阶段。课堂就会空洞无味。长此以往,效果不佳。学生学不到什么实用的技能,到企业还得需要人家企业给培训。而企业也同样找不到技能过硬的学生。但订单班的出现,会使企业提早介入到电商教学中,及早培养自己的员工,而学生也及早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让企业导师和学校共同培养人才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举措。(3)通过老师设置电商工作室或者名师工作室的方式对外承接一些电商业务。这些业务由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但是前提是能进入名师工作室的学生都掌握了一些电商技能或者经历过企业真实电商项目的历练。

4电子商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

科学合理的各阶段教学安排以“真实企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实施,首先要遵循相关的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其中学习的技能关系,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以此使得学生在应用能力方面有阶梯式的提升(见表1)。如表1在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课程体系中学生在学校的第一个学期的时候,就把学生们纳入到这个实践体系当中去,主要的方式是开展淘宝实战。淘宝实战和其他课程一样要记学分,学生必须完成。利用这个实践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让他们初步具备商业思维;在第三个学期开始鼓励学生进行店铺专修和店铺推广的实践,通过一定的技能实践和培养,由学校出面把学生按其特长组成不同的项目小组,给他们承接社会项目来完成。完成结果有一定的考核标准。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网店装修和网络推广技能技能。到了第四、五学期,学生开始做一些电商服务类的项目,这类项目包括网站运营规划、网络推广、客户服务、以及微信公众号建设及推广等移动电子商务方面的业务。这类综合的电商项目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项目方案设计与实施的能力、还有团队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抗压能力等,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心理及技能基础。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既充当引领者,又充当评估者。在项目开始前作为引领者,而项目结束后变为评估者。同样学生通在对项目的实施中,角色也转变为社会人,在项目结束时,学生的角色又从社会实践着转变回来。通过这种灵活的方式,实现对学生在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

5总结

总之,电子商务专业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应该区别于传统专业,在电商的课堂上引入一些真实的项目,让电商教学可以在真实项目情境下去开展。既有利于学生尽快地掌握专业技能也有利于电商专业教师早日成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人才。课题项目:本论文依托肖丽平主持的高等学校重点调研项目课题“河南省生鲜农产品“O2O+反向C2B”模式研究(17A630056)。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韩国文.创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郁义鸿.创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樊一阳,叶春明,吴满琳.大学生创业学导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商玮.基于企业真实项目运作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3(12).

[6]王鑫.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以真实企业项目为载体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3).

[7]蒋元芳.基于真实项目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电子商务,2013,3.

电商专科论文范文第3篇

(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对本科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科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更高的职业素养。目前,普通中、高职专科学校培养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培养具有更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更强技术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本科层次高职教育需求增加。

(二)国家领导人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主席在2014年6月23日召开的国内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职业教育肩负着推动创业就业、传承技能技术、人才培养等多元化职能,属于青年人才走向成功之路的基本途径,是人力资源开发、国民教育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有必要加快发展,有必要进行高度重视。

(三)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

2014年6月国务院正式《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指出必须提升现代职教体系构建速度。尝试构筑契合职教特色的学位机制,构筑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体系,摸索发展本科层次职教事业。畅通由中职院校、专科学校、本科院校直至研究生之间的提升通道,强化普通教育、职教之间的交流,全面推动继续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引领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化成技术应用类高校,各类、各级职教要统筹发展,为学生提供多路径成才、多样化选择机会。

二、拓展电商专业本科层次职教的重要意义

我国教育结构体系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作为高教发展类型之一,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囊括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专科与本科以及专业硕、博等学位,担负着对面向管理、服务、建设、生产一线所需的职业技能型、技术应用型高等级专业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使命。在国内现代化进程中,高职教育的功能无可替代。发展本科层次职教事业,有利于培养契合企业、地方的市场拓展、技术改造与升级、研发新产品及调整产业结构的人才。此类人才不但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实践能力,还具有相对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化身成为“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的本科层次典型技术实践人、职业人才典型职务——现场技师、工程师。这些高技术人才对加工程序、加工过程、服务过程、生产过程、生产设备的改良与维护更加精通,对组织服务、生产等具体操作更为专注,对技术原理、知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更加重视。同时,此类高等人才的基本特质也是本科层次职教人才的基本培养目标要素、内涵。研究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完善职教理论建设,普及高等教育对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国内教育界关于本科层次高等职业的基本培养、教育途径争议颇多。通过实践考察、理性分析后发现,当前探索本科高等职业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已具备实践基础,且有现实需要。迅猛发展的电商市场现实及其特色,特别是电商企业经营岗位的操作步骤,证实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教育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因此,该层次人才培养必需涵盖管理型、技术型、应用型,基本定位必须是懂得电商企业普通管理、现代商务知识、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型电商人才,而电商交易业务员是其工作起点、首选就业岗位。

三、、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第一,培养目标不明确。高职本科教育缺乏明确定位,不能旗帜鲜明地确定高职本科的职业教育属性。第二,专业设置不征求企业行业的主导意见,没有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且沿用普通本科专业的名称,未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第三,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技术技能的养成,过于强调理论教育知识理论,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相对陈旧。第四,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存在陈旧、短缺现象,课堂教学仍占主要地位,实践课时少。第五,存在教师知识陈旧、动手能力差及双师型教师缺乏等问题。第六,由于高校自身的惯性和惰性,不能最大限度发挥与企业合作教育的作用。

四、构建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明确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具有商务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网络营销能力,能从事电子商务领域的管理、策划、营销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1.适当调整专业方向,强化专业特色为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从科学的专业定位入手,在培养目标定位上锁定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的目标岗位群;在专业方向定位上选择侧重于电子商务策划、开发、维护和管理的路线,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遵循区域性与行业性原则。把产教结合、学练并重、能力本位等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从实习实训、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层面着手,做好电商专业特色建设事宜,全面进行契合实际需要的特色人才培养。运用模块化项目教学手段,开展技能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系统研究、分解电商岗位,构成系列性的项目单元、教学模块,从而让各项目、模块的内容量化、明了、清晰。2.优化课程体系,整合专业课程伴随世界范围内网络信息化、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电商理论研究、学科建设领域的相关内容随之发生变化。电商课程外延广泛,在商务、技术的基础课程范畴外,还必须关注对学生电商设计、探索、分析、意识方面的能力培养。与此同时,全面强化分析电商法律、电商道德与伦理等事宜。从课外课内融合与课程教育目标、专业与校园培养目标间具有的本质联系层面,全面审视既有课程体系,关注后续课程、选修课程间的有效融合,处理好课外、课内关系,协调好公共选修课、学院任意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普通教育必修课关系,持续、全面地优化课程体系。这种新型课程体系不仅与电商应用技术、基础知识及有关通信网络科技等课程相关,也在课程体系内融合了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有关学科内容,意在构筑“特色+核心+基础”的现代课程机制。本质上,基础类课程大多凭借管理、经济等学科特色,全面促进学生展开扎实的电脑、管理、经济理论知识的基础构建。核心课程重点对诸如电商运营与管理、电商概论等电商层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阐述。其中,项目管理、市场营销学、客户关系管理、管理学等是管理学的基本课程;设计与制作WEB、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等是计算机类基本课程。经济应用文写作、会计学、网络经济学等是经济类基本课程。

(三)加强课内实践教学

课程实施依据“导入项目演示示范工作任务阐述基本知识训练工作任务衡量归纳项目”过程。对《网页设计与制作》《ERP沙盘模拟》《photoshop图形处理技术》《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等技能类课程进行改革。具体来说,导入项目环节,运用问题式、案例式导入学习项目,对学生学习方面的注意力进行最大限度地有效提升;演示示范工作任务环节:通过演示、示范工作任务,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阐述基本知识环节:阐述必备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训练工作任务环节:布置工作任务,让学生在持续的训练工作中获得相应的工作能力;衡量归纳项目环节:学生归纳学习成果,教师做出评价、反馈,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诸多实践表明,电商实践教学效果较好,已获得全面认可,能够积极投入使用。

(四)改革专业技能课考试方式

课程考核,可依据课程特点,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措施。考核企业顶岗实习时,宜运用所在实习企业的等级评价标准,对学生工作能力(实践效果)、职业道德、适应能力、工作纪律等进行考核;对综合模拟实训,宜运用任务考核与模块考核并重的办法;对计算机类课程,宜运用作品设计(课程)办法,也可采用期末笔试、上机考试、上机实验相结合的办法;对以理论为主的课程,宜通过期末考试、平时提问(测验)、作业相结合的办法;对多隶属考查课领域的基本能力培养课程,宜采用心得体会撰写、提交小论文、开卷考试等手段。

(五)开展企业专家培训、项目实践

定期进行校企合作培训,全面运用企业、学校各自对培养人才方面的优势,如生产现场环境(主要以实践应用能力的直接获得为主)、教育环境(主要以间接知识的课堂传授为主)等。通过校企合作,入学学生即开始接触、了解电商企业,明确个人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位,从而增强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了解、熟悉部分电商环境中的现实商务运作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累积实践经验。离校参加工作时,便可在最短时间内有效适应电商企业的现实工作岗位。

(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学校需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安排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相应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和实践能力,在提高院校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为电商企业培养高质量人才。例如,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由学校教师负责理论知识教学,企业技术人员在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指导,实现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学校也可以在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习,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在校生中已有多名学生开办了自己的网店,开启了创业之路。

电商专科论文范文第4篇

一、个人生平简介

张心澄,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3月6日出生于在江西南昌为官的一个尊崇儒学的书香世家,祖籍广西永福县苏桥乡。1902年,以入学考试列第8名的成绩进入北京五城中学学习不到4个月时间的英文、算学和中文等3项新学,后退学回家继续接受父亲的旧教。

1905年,以中学堂毕业程度考入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现北京大学前身),为该馆第3年级学生。因前两级分别称甲级和乙级,故本年级称丙级。入学后主修英语,曾受业于蔡元培先生。1910年(清宣统二年)毕业,授予举人学衙(亦称商科举人学位)身份,与同学吴鼎铭签分清政府邮传部供职,“在不懂西式账记的科长指导之下,登记过一种中式账”(张心澄,1934)。实践中刻苦学习会计,很快精通会计业务。

民国初年,进入北京政府交通部,历任北京及国民政府交通部路政局会计科副长、科长,铁路总局课员及会计司总务科长,邮政司通阜科科长,总务厅综核科科长、交通部主事及佥事。1914年(民国三年),当选为全国铁路协会候补评议员兼编辑干事。1919年,曾任戊通航业股份有限公司第2任董事会监察人。1931年,担任国民政府交通部总务司第5科科长。次年10月至1933年12月,任国民政府交通部会计长。期间,参加由知名教授和会计师联合发起,在南京成立的中国计政学会,与杨汝梅(予戒)、陈其祥一道当选为常务理事。后因“不能化耿直孤僻素性,不善因应”(《交通会计》自序),名曰调任国民政府交通部参事,实则卸职闲居,故回上海寓所潜心著书立说。

1934年,应广西省当局敦聘,担任广西省国民政府会计委员会主任委员。翌年6月,会计委员会完成使命,次年离开广西,回到上海。1937年6月,广西省政府为推行超然主计制度成立会计处,复又聘为广西省国民政府会计长。1940年~1945年,兼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广西桂林分校名誉校长。1945年8月起,受聘兼任位于桂林的西南商业专科学校(1949年更名为法商学院,1950年并入广西大学)会计科主任。1949年6月,离开广西省政府会计处,到广西大学经济系任专职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继续担任广西大学教授。1953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广西大学撤消,改任广西文史研究馆馆员。1963年12月,当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3届政协委员。

1973年1月13日,集官员、学者、教师于一身的一代史学家和会计大师,走完了他86年朴实而壮丽的人生,远行天国。

1988年,被《中国会计史稿(下册)》(郭道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628)收录为民国时期76位知名会计学者之一。

2000年,作为20世纪中国会计学界名人被收入《中国会计学界百年星河图》(郭道扬,《财会通讯》2000年第1期),列入37位一星人物之中排第13。

二、理论与中式会计改革主要贡献

张氏作为一名学者,一生从事会计学及史学的研究工作。在会计理论研究方面,擅长于结合会计实务,围绕会计基本理论、交通会计、会计改革、政府会计、会计制度与专门会计,进行学术研究,长期笔耕不辍,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与教材20余部。

交通会计理论研究。著作包括《交通会计》(立信会计丛书,商务印书馆1934年),《铁道会计》(同前1936年);在《交通杂志》发表《交通会计之鸟瞰》(1932年第1卷第2期),《我国邮政会计制度》(1933年第1卷第4期),《电政会计改革与铁路会计改革之异趣》、《邮政会计之批评》和《邮政储金会计与邮政会计之离合》(以上1933年第2卷第1期),《铁路材料账目则例之检讨》(1934年第3卷第1期);以及《我国铁路会计之统一与批评》(《立信会计季刊》1933年第2卷第2期),《中华邮政会计制度》(同前1934年第2卷第4期)和《从会计学上观察邮政会计》(《会计杂志》1934年第3卷第5期)等。

会计改革理论研究。主要有论文《未改良的中式簿记备具已进化的西式簿记的优点》(《会计杂志》1934年第3卷第4期),《对于改良中式簿记之管见》(《立信会计季刊》1934年第5期),《四柱结算表与铁路总原簿之异同》(同前第6期)等。

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其成果主要包括《如何能得会计的效果》(1939年12月30日广西大学讲演稿),《会计服务之观感》(《服务》1940年第3卷第5、6期),《会计革命与建设》(《建设研究》1940年第4卷第6期),《会计革命与建设》(同前1941年第4卷第6期),《借方贷方为法定通用名称》(《会计丛报》1940年12月第26期),《岁计会计与地方自治之关系》(《行政训练月刊》1940年第1卷第1期),《会计削繁论感言》(《工商经济》1947年第1卷第6期),以及《会计精神总动员》和《半独立性的会计》等。

政府及专门会计理论研究。主要包括论文《会计制度介绍》(《会计季刊》1935年1卷第2期),《浙江县会计制度及批评》(同前1936年第2卷第4期),《评中国政府会计论》(《会计杂志》1936年第7卷第4期),《吾国会计史第1页之研究》(同前1936年第7卷第2期),《政府总会计之研究》(《立信会计季刊》1940年第11期),《广西执行会计制度之检讨与展望》(《建设研究》1939年第2卷第1期);以及《公库法最重要之点》、《实行公库法之利益》、《资力负担之研究》、《县会计问题宣言》、《依法制可打倒慢账》和《总决算与总报告区别之我见》等;著作有《周礼财计制度》(丛书,《桂岭会计丛刊》1939年)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51年出版《银行新会计教程》与《会计制度及设计》等。

先生的学术成果,不仅会计论著精彩,史学论著也毫不逊色。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春秋国际公法》(1924年)、《帝国主义者在华航业发展史》(日新舆地学社1930年)和《中国现代交通史》(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1年)等。

更令人称赞的是,其“惊世之作”《伪书通考》,1939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这是一本集古今考辨伪书之大成的带有工具性色彩的辨伪学著作,是一部让先生成为与梁启超齐名的辨伪学家的扛鼎之作,是一部充分展示先生渊博的历史知识和扎实的国文功底的史学巨著。

从张氏的研究领域及学术成果,可见作为一名集官员、学者于一身的史学家、会计学家,其知识之广博,笔耕之勤勉。

在张氏众多的会计论著中,值得人们认真研究与细心品味的著作要数《交通会计》、《铁路会计》和《周礼财计制度》,论文则是《对于改良中式簿记之管见》和《四柱结算表与铁路总原簿之异同》。下面以《交通会计》与《对于改良中式簿记之管见》为代表,介绍先生的会计理论贡献及会计改革思想。

《交通会计》以“路电邮航”四政会计为研究对象,全面而详细地论述了交通各业会计的历史沿革、基本理论和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全书共分通论、邮政会计、邮政储汇会计、电政会计和航业会计5编,设34章、145节及附录,并有陈序(陈其采,1880~1954年,银行家,曾任国民政府主计长)、叶序(叶恭绰,1881~1968年,著名词学家)、杨(予戒)序、潘(序伦)序和自序。其各篇章内容如下。(1)第1编通论,共分6章。第1章交通会计之范围及类别;第2章交通会计之沿革:清代,民国旧交通部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第3章交通会计之背景:总况,铁路会计,邮政会计,邮政储汇会计,电政会计和航业会计;第4章交通会计之地位及与他机关之关系:在交通事业中及在国家财政系统中之地位,与财政部、主计处和审计部关系;第5章交通会计之主管机关:会计长办公处,部内与会计有关之机关,部辖机关和查账员;第6章各机关收支款项之处理:收入之报解和支出之请领;附录交通会计所负之使命。(2)第2编邮政会计,共分9章。第1章邮政会计沿革:会计的改革与主管部的监督;第2章邮政局机关;第3章会计通则:会计之类别及关联,邮政与储汇之划分及关系,薄记之类别及登记,会计科目,收支及概算,产业及折旧,资本金,协款及解款,邮票及汇兑印纸,邮政出版物;第4章属局会计:邮寄代办所,未办汇兑之3等局,办理汇兑之3等局及2等局和1等局;第5~9章,分别从账目分类、登账、试算、结账和报告等方面,介绍管理局会计、供应处会计、联合会计处会计和邮政全体会计的处理方法。(3)第3编邮政储汇会计,共分8章。第1章沿革:会计与监察;第2章机关:总局,分局,联合会计处与监察委员会;第3~8章,分别从会计办法、簿记组织、登账、结账和报告等方面,介绍总局、管理局、邮局、联合会计处和全体会计的会计处理方法。(4)第4编电政会计,共分6章。第1章沿革:清代,民国旧交通部时期和国民政府交通部时期;第2章机关:部内机关,部外机关和电款稽核委员;第3章会计通则:会计规制,会计科目,预算,审核,划拨款项,交代,折旧和决算;第4至6章,分别按会计处理程序介绍总会计、分会计及附属会计、材料会计的处理方法。(5)第5编航业会计,共分5章。第1章沿革:旧会计制度和会计之改良;第2章机关:会计科,监事会,理事会和分局;第3~5章,分别按会计办法、会计科目、簿记组织、登账、结账和报告,介绍总局会计、分局会计和货栈会计的会计处理。

《交通会计》为我国第1本交通会计专业著述,对交通会计事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一是开创我国交通会计之先河。先生在编著此书时,正值民国政府对铁路会计、邮政会计及国营航业会计进行了改革,电政会计也正在改革之时。世面上仅有铁路会计制度汇编,而无其他交通会计制度,更无交通会计专书。此书的出版问世填补了我国交通会计的空白,为我国交通会计学创立,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发挥了奠基石的作用。

二是集“路电邮航”四政会计之大成。该书从行业角度上划分,包括邮政会计、邮政储汇会计、电政会计和航业会计;从所含内容划分,既有交通会计通论、交通各业沿革等理论问题,更有交通各业的会计处理等实务问题。不愧为专述交通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一部宏篇巨著。所以,《杨序》称,“此书于交通会计之全体与夫邮政会计邮政储蓄会计电政会计航业会计,均能穷其原委,明其索统,示其法则,举其程式,且佐以图表,附以论文。吾人曩所不易知者,可今一览了然。”

三是会计著作中率先提出内部牵制制度。张氏认为,要改良电政会计,完善会计事务机关组织制度,明确相应人员的职责非常必要。为此,必须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在书中提出了不相容职务分离、会计主管人员委派制等一系列内部牵制思想。如会计主管人员不得经手现金,但应有检查现金的权利;出纳经手现金,但收入支出必须以长官和会计主管人员同时签署的凭证为依据等。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在当时的中国,只有少数审计教材讨论内部牵制制度,如吴应图著《审计学》(1927年)、钱素君著《查账法》(1935年)、潘序伦和顾询著《审计学》(1936年)等;会计著作中专述内部牵制制度者,先生实属第1人。

此外,先生还就邮政会计的单式与复式兼用的记账方法、试算表的特点、损益计算、折旧会计,电政会计的账簿组织和记账方法,以及航业会计账簿组织体系与成本核算的特点等问题阐述了独特的见解。

张先生不仅是交通会计专家,而且是一位中式会计改革的积极支持和参与者。其会计改革思想经历了由赞美中式簿记改良到坚持中式会计改革的过程。1934年,在徐永祚先生推行中式簿记改良初期,张氏在《未改良的中式簿记备具已进化的西式簿记的优点》一文中,对中式簿记的组织多有赞美。后于《对于改良中式簿记之管见》一文中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其称,“前所赞美者只其组织,今研究之结果,以为其组织虽善,而其根本法则尚有改革之必要”。“我国簿记宜根本改革以应世界潮流。”并进一步坦言自己不是改良中式簿记的信徒,但也不反对改良,而且在很多地方给予充分肯定。

张师对中式簿记与西式簿记进行认真研究后指出,改良中式簿记“大都系采西式之长,补中式之短,可谓与西式同一趋向”;中式簿记与西式簿记的区别,“不过直式与横写,华文与西文,收付与借贷而已”,改革中式会计,应当从这些方面进行研究。先生的中式会计改革研究也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的。

一是关于直式与横写、华文与西文。从实际出发,经再三比较,认为用阿拉伯数字最为便利,但应用于直式中始终觉得不伦不类,不如痛快改用横式书写阿拉伯字,既方便快捷,又整齐明晰。而且,推行阿拉伯数字和横写,能促进我国笔墨纸张文具生产业的发展。

二是关于收付与借贷。先生从哲学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分析入手,来论证与支持借贷理论。其认为,中式簿记并不是纯粹主观的,但文字上理论上不一贯;改良的中式簿记是纯粹主观的,但理论上欠圆满;西式簿记并非纯粹客观的,可由客观主观组成。一个交易的发生必须有两方面,否则不能成立,即有主必有客,有客必有主,也就是有借必有贷,有贷必有借,这就是西式复式簿记法。

三是四柱结算表与铁路总原簿的异同。张先生在《四柱结算表与铁路总原簿之异同》一文中,从铁路会计的角度,研究和比较了四柱结算表与铁路总原簿的异同,对徐永祚先生主张的四柱结算法做出了客观地评价。

三、实务主要贡献

张先生是一位以英语为第一专业,“在清末时可能是从基层学徒出身的,后来自学”(汪一凡,2008)成长起来的会计专家,曾先后供职于清政府邮传部、北京与国民政府交通部路政局、铁路会计司和邮政司,以及广西省国民政府会计处,长期从事会计管理与会计部门的领导工作,官至国民政府交通部会计长和广西省会计长。虽然所掌握的一手资料有限,难以直接评述其会计实务业绩;但可以从以下“间接”资料中看出先生在民国时期对我国会计实务的贡献。

一是在担任国民政府交通部会计负责人期间,对交通部会计制度建设功不可没。潘序伦先生在张氏《交通会计》序言中所说,“张君仲倩,服务于交通部,先后凡20年,屡参会计设计之役,掌稽核整理之事。对于路电邮航各种会计之因革利弊,莫不洞若观火,了如指掌。前年奉交通部会计长之节命,首即着手于电政会计之革新,今夏电政会计制度,已经政府修订颁行,此后我国交通会计大体上已臻完备之域,惟是交通会计之原理实务至为繁啧。”另外,先生于1934年分别在《交通杂志》与《立信会计季刊》上发表《我国邮政会计制度》和《中华邮政会计制度》,解读邮政会计制度。可见,1930年代早期,先生在交通部工作期间,多次参与会计制度设计,负责会计稽核与会计管理,主持电政会计制度和邮政会计制度改革,对完善交通会计制度,规范会计管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是在担任国民政府广西省会计长期间,其会计实务业绩,可谓可圈可点。首先,可看1939年12月1日《会计通讯》第1卷第8期“编后”对先生的评价:“广西省政府会计长张心澄先生……所创立的会计主义指示了一般会计人员工作的方针,我想一定得到许多读者的拥护和信仰,假如能普遍加以提倡实行,彻底的会计精神总动员起来,对于抗战建国的贡献,厥切甚伟了。张先生不独是一位学识深邃的会计理论家,而且是一位经验宏富的会计实行家。”其次,可以先生在祭蔡(元培)公文《弔蔡公孑民文》中所作的自我评价为证。他说:“为会计救国之论,以不要钱、不作弊、不怕苦之三不主义,打倒混账、打倒乱账、打倒慢账之三打倒主义,会计公有、会计公正、会计公开之三公主义,领导广西全省会计人员,是皆所以发扬公之志,盖公之精神感召于澄者至为深刻也。澄不敏,受公教之日浅,犹若是,…”。最后,还可以从谢允庄先生在《广西省县地方总会计制度之研究》(《会计季刊》,1936年第2卷第2期)中对先生制订和推行县地方总会计制度的赞扬得到证明。谢氏曰:“然欲求其简单而不失完密性质,可以适合于本省会计环境,能推行而得良好成绩者,在近日所见各县政府会计制度中除广西省县地方总会计制度以外,尚不多见也”。

三是在实务工作中颇有创意的推行“就地视察”制度。先生在《就地视察》一文中提及:“在广西省政府于视察,早感需要,既不能设视察员,而专员二人不敷分配,其补救方法,则有就地视察之制。吾人尝闻就地审计之名,今在会计方面,复有就地视察之名词焉。所谓就地视察者,随时指派本地某一机关之主办会计人员,视察该某某机关之会计,或该地邻近各某某机关之会计是也。就地视察,其利有三如下…广西省之就地视察,已行之数年,结果尚属良佳。”

四、教育主要贡献

张先生既是会计理论家、会计实务专家,又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会计教育家。在担任广西省会计长期间,高度重视会计教育,亲自培养会计人员,兼任会计系主任,倡导广西大学开办会计专科教育,创办会计杂志。

一是培训会计人才,倡导开办会计专科教育。1930年代,先生倡导成立广西会计人员训练所,亲任所长。训练所先培训在职人员,由各机关保送人员,专修簿记学;后发展为专招有志于会计的青年男生,全日上课,除训练簿记、会计学科外,还兼修珠算、公文等科目。先后为当地培养初中级会计人才千余人。与此同时,先生在会计工作和办学实践中,觉查到单靠“训练所”培养中初级会计人才难以满足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把人才培养层次向更高一级提升。为此,特向广西省政府提出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建议,得到采纳。1938年,广西省政府命省立广西大学开设会计专科,开创广西省自行培养高级会计人才之举。

二是兼任会计主任,致力西南商专会计教育。1940年代中期起,先生受聘兼任西南商业专科学校会计系主任,主持会计系教学与学科建设,培养青年教师,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会计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是提倡校企合作,确立就业导向人才观念。1939年12月30日,先生在广西大学所作一篇题为《如何能得会计的效果》的演讲中阐述了“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点。先生认为,在人才培养方面,用人单位和学校双方要加强联络。这种联络并不是要用人单位干预学校办学的事,也不只是用人单位的人员到学校兼课。而是要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等方面加强联系。并进一步指出,广西大学是造就会计人员的单位,会计处是使用会计人员的单位,这好比“推销处和制造厂一样,两面应当互相接洽,看什么样的货品合用销场好,就制造什么样的货品,以免造出来的货不能销,要用的货又没有供给,致需要供给不相应。……就是免得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四是创办会计丛报,宣传普及会计理论知识。1939年,先生以广西会计人员养成所和训练所名义主持编辑,后改由广西省会计处主编《会计丛报》,到1946年停办,历时8载,共52期,刊登了一大批颇有学术影响和理论价值的会计学术论文,对宣传会计政策、传播会计理论、普及会计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心澄,元培门下出高徒,清末商科之学衙;民国知名会计家,会计内控第1人,交通会计始奠基,中式会计倡改革;“三公主义”“三打倒”省府会计第1长。

参考文献:

电商专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献阅读能力 专业特色 发展潜力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释“文”为文章典籍,“献”为贤,即博学多识、品德高尚之人。《现代汉语词典》对“文献”一词的解释为“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我们此文中所讲的文献,指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大背景下,与学生未来业务发展能力密切相关的专业图书资料。

在我国,二十世纪前,人们把捧书阅读看作一种高尚的文化补给、儒雅的精神享受和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把阅读积累、阅读发现、阅读交流看作思想提升、精神富有、学识广博的一种荣耀的标志。现在青少年中捧读经典的身影越来越少,看卡通动画、电视图片的人越来越多。如果说,“引人入胜”、“孜孜不倦”是过去的阅读所推崇的审美境界,那么,追光逐影、钟情于画面享受则成为现在视觉欣赏的审美目标,所以说我们进入了“识图时代”。这种背景下,相当一部分学生“读书”范围缩小到教材、笔记和课件。我们在本学期执教的四个教学班(两个必修班,两个选修班)就学生获取信息来源进行的随机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对象共涉及我校6个系19个专业277名学生。学生阅读调查显示,经常阅读与专业有关的学报或期刊占34%,经常阅读经济类报纸的占29%,经常关注时政,经济类电视节目的占30%,专业课老师推荐与专业相关的课外书占79%,仔细阅读老师推荐课外阅读书目的占32%,遇到不解的问题除找老师与同学外,还常用什么方法,同学选择网上查询的占73%。

调查结果清晰地表明我校相当一部分学生课外获取专业相关知识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是网络。79%学生的承认专业课教师向他们推介了与专业有关的课外阅读书目,但多达68%的学生坦承他们没有仔细阅读这些书目。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交谈中表示,他们最常用的学习方法是:买教材听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看笔记(或课件)。对于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大背景下,与学生未来业务发展能力密切相关的专业图书资料的阅读,在被调查的多数学生中几乎还是空白。对一所经济类专科学校而言,这种结果是不容乐观的。

专业图书资料阅读与综述能力的欠缺,将对学生产生以下不利影响:

(一)单纯依赖网络获取信息会弱化学生的相关技能

一是由于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消息来源的不确切性会影响学生筛选信息的专注度和真实性。二是由于网络信息的直接性和形象化诱导人们用“看”的方式而不是“想”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网络的便捷与快速催促人们养成“泛读”习惯,缺乏“精读”式的思考,容易导致学生思维能力的减弱。由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的弱化又将直接导致学生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弱化,他们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退步,有些学生连常用的日常应用文都写不好。网络语言的过多使用,还导致学生写出大量的错别字,高校毕业生念白字、写错字、遣词造句能力差、行文不通畅等现象,已经成了社会上的普遍问题。高职高专院校非文科专业的学生这些问题尤为突出。阅读能力、表达能力退步还将影响学生在今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进而影响学生个人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阅读与综述能力缺失影响学生业务发展潜力

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的社会背景下,满足学生的就业生存需求是第一位的。根据市场需求,人们越来越重视具体的专业技能和实用课程的学习,“学以致用”的实用主义想法非常突出。职业类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直接指向就业。但我们商专的学生今后不是修汽车、炒菜、开挖掘机、操作数控车床……他们将从事会计、推销员、导游、文员、保险、基层管理……这些行业非常需要学生的发展潜力。当代高职高专教育绝非传统职教理论所认为的“针对某一职业岗位的终结教育”,而是贯穿整个人生的继续教育。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美国生计教育理论认为“学校不但应使学生在职业生涯阶梯上稳定地迈出第一步,而且应使其继续发展以获得更大成功。”法国国民教育部为职教学院制定的教学大纲指出“在两年的有限时间内,与其只让学生获得某些具体技术知识,不如培养学生从无限知识系统中吸取和提炼所需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不会终生学习,单纯依靠教师授课、每学期一次的实习(实践)是远不够的。在学生离校后的人生岁月中,专业文献阅读能力的欠缺将使他们失去一种不断“充电”的最简便途径。

面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文献阅读与综述的退步,我们应强调大学语文公选课的工具性作用,而不应过分强调人文素质教育作用。事实上,在有限的二十几学时中,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不可能的。北京大学陆险明教授认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工具属性毕竟是语文的重要属性,这是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的。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公选课上,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用于对文章内容的随意发挥,把语文课上成思想讨论课、艺术欣赏课,场面热闹但学生并无所得,不如用有限的二十几课时集中力量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

早在1999年,中国科技大学就提出培养学生文献阅读能力,具有不应忽视的作用。结合经济院校的专业特色,培养学生文献阅与综述能力,具有以下四个作用:

(一)巩固基础知识

课堂教学是每门课程逐章逐节的纵向学习过程,很少将各门学科横向联系起来全面考虑。而实际工作则需要从各个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对专业文献的阅读练习,可以使所学知识横向联系,以获得更深的印象。文献中通常还包含作者的新方法,新发现和新见解,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新进展,扩大学生的视野。

(二)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人的一生在校学习时间是短暂的,大量的知识需要通过自学获得。文献阅读与综述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学知识的广阔天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了他们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积累资料,掌握经济最新动态,还可以促使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社会意识。

(四)提高写作能力

文献阅读和综述过程是知识的再创造过程,需要坚实的汉语功底,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随心所欲的写作作风,养成规范化、标准化的习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根据目前多数高职高专类经济院校《大学语文》为选修课,《经济应用写作》在全校有三分之二的专业也列为选修课的现状,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具体做法有效地培养学生文献阅读与综述能力:

(一)将《大学语文》与《经济应用写作》有机组合

大一下学期建议学生选修《大学语文》,教师通过教学,将学生带进文献阅读与综述的大门。大二上学期建议学生选修《经济应用写作》,学会一些常用文书的写法。

(二)在大学语文公选课上用2-4课时讲授读书的方法

讲授内容包括浏览阅读法、泛读法、精读法、快速阅读八法、文献阅读六步……。要求学生制定有可行性的读书计划,提交任课教师,课程结束时教师从计划中抽取一篇作为考试内容。

(三)利用《大学语文》教材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

在课堂上利用学生手中的教材,教师限定阅读时间并就阅读内容提问,要求学生快速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四)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指导学生学习文献阅读法

教师先在期刊阅览室选定一些论文,课堂上向学生提供简要信息,要求学生自己到阅览室寻找论文,并抄录其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对论文内容进行综述。

(五)结合专业,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

因为专业是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利用有专业背景的材料(如案例分析)指导学生学习精读方法。

总之,我们认为考虑到文献阅读与综述能力对学生业务发展后劲的潜在作用,在2+1学制下,应合理组合搭配选修课,抓住学生接受系统学校教育的最后时机,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黄伟群.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肖常纬.网络时代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J].职业圈,2007,(15).

[3]孙红珍.网络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的特征及优势[J].文化建设,2006,(5).

[4]张连军,王英爱.论网络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J].成人教育,2005,(4).

电商专科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子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3-5631-03

1淮南师范学院及图书馆概况

1.1淮南师范学院概况

淮南师范学院前身为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1999年与淮南教育学院、淮南师范学校三校合并,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淮南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师范类本科高校。学校现有15个院系, 45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万7千人,在职教职工9百余人。

学校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定位,立足淮南,面向安徽,辐射全国,认真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1.2图书馆概况

淮南师范学院图书馆由泉山校区逸夫图书馆和东校区图书馆两个部分组成,馆舍总面积约36600O。现有(2012年底)在职正式职工45人,其中教授1人,研究馆员1人,副研究馆员8人;具有中级职称的1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7人。

截止2011年底,馆藏图书150余万册,中文纸质期刊1300余种,报纸80余种;拥有各类学术与学习类数据库15个,电子图书约60万种;建设有读秀学术搜索平台、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和非书管理系统。开设的服务项目主要有:报纸、期刊阅览服务、图书借阅服务、电子文献检索阅览服务、读者培训服务、个性化知识服务、自修服务,还举办内容丰富的“大学生读书活动月”系列活动等。

2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及服务理念与目标

根据学校“十二五”规划纲要“做优师范性、做强应用型、做实地方性”的规划方针,图书馆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提出着力建设具有“师范特色、学科特点、地域特征”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以及树立“资源满足显特色,服务满意显个性”的工作理念、营造“书馆、书房、书香”文化氛围这样一个总体目标。

具体来说,努力构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突出文、理科重点,满足工、商科需求,凸显地域文化”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战略思想,以服务为导向,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优化服务模式,实现资源建设多元化、管理手段多样化,构建数字化、个性化知识服务体系;以资源整合为载体,着力加强数字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立足本校,为学科专业建设与教学科研服务,面向淮南,为淮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基础教育和学习型组织服务,辐射省内同类地方高校,提供具有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

3电子资源建设实践

围绕以建立文献资源保障、支撑、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为目标,图书馆近几年来不断丰富资源、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建设、同时满足一般性需求、逐渐形成了彰显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同时以文献资源共享平台为载体,以机构数字图书馆为抓手,建设一个资源全面整合的、融合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传统服务与网络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复合型图书馆,构建淮南市“学习型组织数字图书馆”和“基础教育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下面就我馆在电子资源建设中的的具体实例,展开探讨:

3.1经费投入

围绕为学科专业建设与教学科研服务,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方针,我们馆对资源建设进行了结构调整,增大了数字资源建设的比重,纸本图书与电子资源的经费投入达到甚至超过1:1。在2007年之前,对电子资源的投入每年仅30万元左右;2008年以后,均超过100余万元(不包括相关硬件投入)。

3.2资源建设

在2007年之前,我馆仅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超星电子图书等为数不多的电子资源。而2008年以后,有了相对充足的经费保障,对已有电子图书进行增补的同时,相续丰富了原来的数据库资源,并购置了一批新的数据库。

1)电子图书针对性、选择性增补

近三年,我馆采取公开征选、邀请选购、专题购买等方式,增补超星电子图书、方正apabi教参书和中数图外文电子书等30余万种,总数达到60万种,学科专业匹配性逐年提高;形成了与纸本馆藏相互补充,校(馆)系两级建设的学科专业资料库模式。

2)数据库资源建设

重点构建满足学科专业、学术研究类中文数字文献资源,提供学科专业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的资源支撑。在这种思路下,我馆一方面对已购置数据库资源进行了补充,同时又购进一些应用型专业类数据库资源。CNKI资源系统回溯至创刊的数字化期刊、博硕论文、会议论文、中国统计年鉴、工具书、报纸,以及高等教育、党建、精品文艺等专辑数据库资源;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在学位论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的基础上新增了法律法规、西文会议论文、科技信息系统等数据库资源;维普中文科技期刊8专辑全套订购;续订Springer全文外文电子期刊等;同时新增了国研网、库客音乐数字图书馆等,初步实现了学术型中文数字文献资源系统品种齐全、相互补充,覆盖了我校所有学科专业;而龙源电子期刊、银符考试模拟题库、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和超星名师讲坛的订购,则形成了一个兼具学术与学习的资源体系。

3)免费电子资源征集

针对一方面图书馆年度经费既定,购买数据库资源数量有限,另一方面网络免费电子资源十分丰富,却是质量难以保证的状况,图书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免费电子资源的征集及遴选活动,同时组织了部分馆员长期通过利用搜索引擎、利用各类信息门户、与相关学科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定期交流等方式开展免费资源的收集。目前,已经收集整理了免费数据库61个,外语、考试、就业等相应关门户网站40余个,按学科和类型等整理挂载在图书馆主页上,同时定期以邮件方式向读者推送。免费电子资源的征集,增加了图书馆的虚拟馆藏,提升了图书馆服务质量。

4)整合资源

随着馆藏资源的逐渐丰富,用户越来越感觉查找时的无序甚至是跨库的繁琐,因此,图书馆在资源的统一揭示和易用性方面深入研究,采取了以下几种对策:第一、在省内率先建设“读秀”学术搜索平台,整合所有馆藏文献,读者可在平台上实现一站式检索;第二,对每个数据库编写了应用指南,挂载在每个链接地址后,方便用户使用;第三、对征集到的免费的电子资源,按内容、按学科进行类聚,方便查找;每四、对图书馆网页进行改版,尤其是电子部分,按学科性质及内容关联性等因素进行整理排序,以方便读者最终利用为第一角度进行资源的揭示。

5)特色资源建设

经过专升本后十余年的积累,我馆逐渐收集一批成套、系统,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料,尤其是关于《淮南子》研究、花鼓灯文化、推剧等方面的文献,提供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资料研究,正在以此为素材,构建具有地方地域文化特色的专题数据库。

3.3配套硬件建设

图书馆在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逐渐强化配套硬件设施建设。近几年来,先后入经费120余万元,购置了服务器8台,新增存储设备46T,以及相关ups等设备。

4服务措施

我馆在电子资源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文献资源宣传与推广力度。以读者为根本,推行主动服务措施:继续开展多层次资源利用讲座与培训工作;改进校系两级文献资源建设与管理模式和服务机制;拓展馆际资源共享与文献传递服务;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平台,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等。

1)成立信息服务部

2008年,成立独立科室“信息服务部”,主要负责馆藏资源的宣传、推介;开展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等服务;负责用户培训、新生入馆教育;指导“读者协会”,组织学生活动,以及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等。

2)开展多层次的资源培训、讲座及数据库推介活动

除了每周定期资源培训讲座外,我馆还开展预约讲座、毕业生专题讲座及学生就业信息搜集等方面的讲座,同时邀请部分数据库商走进校园,开展资源宣传推介。仅2011~2012学年上学期,除新生入馆教育外,我馆共开展定期、专题讲座15场,培训读者近1500人。邀请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超星、国研网、龙源电子期刊等多家数据商专业人员开展了资源宣传推介活动。

3)多形式、多途径加大资源宣传力度。除加强资源利用培训、讲座宣传外,充分利用网页、校报、宣传栏、板牌、主题海报等形式,宣传和介绍图书馆电子资源及利用途径。

4)创新服务项目,深化信息咨询服务

在2011年度,针对资源建设与创新服务模式等内容,主动深入15个院(系),调研座谈80余人,重点听取在电子资源建设与服务方面的建议与意见;全年又召开6场次读者座谈会。最终形成了调研报告,提出改进措施,新增文献传递、图书预约、逾期提醒、新书/数据库荐购、在线咨询等服务项目。

5)“大学生读书活动月”

“大学生读书活动月”在校领导的指导下,由图书馆联合校团委等部门共同主办的全校性读书活动,每年一届。电子资源的宣传、推广、利用与服务等是历届“读书活动月”的重点。每届均有经典视频展播、数字资源推广宣传、资源利用技能培训专题讲座、数字文献知识技能大赛、数字化时代阅读主题征文等活动。

6)依托“中国知网”的个人/机构数字图书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与推送、学术热点揣测、学术趋势搜索以及科研项目的跟踪服务等。目前已经建成个人数字图书馆注册使用近200个,院系二级机构馆5个。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有序稳步推进。

7)电子阅览室免费检索专区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现有电脑270台,划分出50台专门区域,免费提供给高年级同学检索下载电子资源以及开展小范围的电子资源利用讲座使用,反馈效果良好。

8)相关社会服务措施

除传统的向社会人员开放部分借阅服务、电子阅览室服务、与部分区县馆交流图书馆业务外,图书馆还积极开展其它社会服务措施。在馆领导的带领下,成功申报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高校与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整合及信息服务机制研究---淮南市校地合作可行性实践”与淮南市科技局项目“构建淮南市基础教育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可行性实践研究”,目前正分别与淮南市图书馆及淮南市教育局合作,积极推进中。

5存在问题及思考

在电子资源建设与服务的过程中,通过深入院系走访、读者座谈以及日常工作思考中,笔者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简要探讨:

1)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因其学术水平较高,前沿性强等特别,一直是各高校提升科研水平和开发科研项目的重要保障。我馆也在积极探索外文数据库的建设问题,但面临着一方面部分教师,尤其是理工科教师对外文文献的强烈需要,另一方面,采购的外文资源利用率又十分低下,与高额的投入形成了巨大的效益比反差。虽然在采购时采取了由学科专业馆员与邀请院系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的方式,但是在使用率的提升上仍然效果有限。在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及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开通的情况下,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适当利用共享与传递的方法,也不失为一种经费相对节约的方式。

2)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这里不仅有电子资源与纸本图书、纸质期刊的重复问题,还有采购的电子资源之间相互重复的问题。例如我馆采购了知网期刊(工程Ⅱ与医学专辑除外),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套,这里面除了补充了工程类与医学类外,存在着重复问题。再加上采购万方数据时开通了万方数字化期刊,重复现象更加严重。而电子图书是与馆藏纸本重复部分优先购买还是避免重复,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重复购买还是适量删减,都是值得根据校情馆况认真思考的问题。但是重复建设,肯定会带来工作者重复劳动、图书馆资金浪费以及增加读者的利用负担。

3)特色库。特色库的建设虽然有助于提高馆藏质量,保证教学和科研需求,有助于通过资源共享发挥作用,满足社会与其它高校用户对特色馆藏的需要。但是特色库的建设一定要与本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相适应,与地方文化特色和地方支柱性产业为基础,以馆藏资源和队伍状况为先决条件,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突出特色。我馆目前正在建设的淮南地域文化特色库资源,但是笔者认为面临选题过宽,题目过大,支撑材料匮乏等问题,建成后实际效益有等考验。

4)本地镜像和远程包库访问模式的选择。图书馆在最近几年电子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购买资源的越来越多,所占用存储空间越来越大与相关硬件设备相对有限的矛盾。虽然我馆去年新增存储35T,但把新增的数据库选择性安装后几乎用尽。一些托管的数据库我们只能选择性安装近几年的数据。在整体网络环境愈发畅通的情况下,转变观念,改藏为用,将一些带宽占用不高,访问量相对较小的数据库,改为包库使用方式。这样既能减少硬件采购与后期使用成本,也能降低使用管理成本。但是有时,这与学校的整体评估指标、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等又是有矛盾的。

6结束语

因笔者水平有限,所做总结与分析难免会出现差错和缺漏,但目的是以我馆为例为兄弟院校图书馆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更好的把握电子资源建设与服务方向。

同时,淮南师范学院图书馆将继续秉承“书馆・书房・书香”发展理念和“资源满意显特色,服务满意显个性”的建设理念,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不断改革创新,提高资源建设质量和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努力开发馆藏,提高管理水平,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毅,邵敏.电子资源建设的思路与实践-清华大学图书馆案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4):419-424.

[2]李树民,叶素萍,唐品.重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分析[J].现代情报,2008(5):95-101.

[3]张敏霞,杨秋实.浅析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J].晋图学刊,2008(5):68-69.

[4]何钧.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模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21-23.

电商专科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郑州市各高校基本处于自成一体和自我封闭状态,高校间教育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低层次重复。郑州市高校外语教学资源目前面临外语教学资源整体相片不足、重置与闲置现象严重、分布不均、网络外语资源开发不足等诸多问题,在网络时代,迫切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提供郑州市高校外语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支持体系,构建郑州市高校外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高校间外语资源的开发与共享。

目前,随着高校的连续扩招,国家投人的相对减少,郑州市教育教学资源相对紧张;此外,郑州市各高校基本处于自成一体和自我封闭状态,高校间意识上的“围墙”仍未打破,高校间教育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低层次的重复。作为高校教学资源一部分的外语尤其是小语种教学资源仍然稀缺,鱼待解决。信息网络时代的最新发展给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基于这一现实,笔者选择本课题进行专门研究,试图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以期推动郑州市高校的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的迅速提高。

一、郑州市高校最新地理分布

1.分布特点:四足鼎立、四面开花

目前,郑州市共有四个大学城,东边是位于郑东新区的龙子湖大学城,目前由包括郑州航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中医学院、河南教育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郑州经贸职业学院、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电大、郑州电大等13所院校组成;西区大学城主要由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组成;南区大学城由河南工程学院、中原工学院、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组成;北区大学城由中州大学、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以及郑州艺术学校组成。而且,在市区还分布着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河南财经学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以及一些没有搬迁到新校区的老校区。从总体上来讲,郑州的大学城形成了“四足鼎立”、“四面开花”之势,从东南西北四面完成了对城市的“包围”。

2.地理分布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郑州市高校目前“四足鼎立”之地理分布格局,既有集中的特点,又相对分化。一方面,大学城的建设把一些原来相距比较远的高校相对集中起来,为以后同一大学城内的合作管理和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地利”;另一方面,四个大学城地理位置上的鼎立局面,高校的自成一体和自我封闭,高校间教育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低层次的重复开发,不利于大学城之间的合作与教育资源共享,也不利于郑州市高校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和共享。因此,集成教育资源,扩大教学资源共享,构建郑州市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网络开发与共享平台,显得十分必要,也是郑州市高等教育实现资源整合和管理优化发展的一大挑战。

二、郑州市高校外语教学资源的使用现状分析

1.外语教学资源整体相对不足,外语特别是小语种教学资源紧张尤为突出

目前,郑州市本科院校基本上都开办有英语专业,但是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除了河南中医学院开办医学英语,其他诸如河南商专开办经贸英语、旅游英语外整体相对偏少;在小语种方面,除了郑州大学开办有俄语专业、德语专业、·日语专业、法语选修课程以及郑州轻工业学院开办有韩语(朝鲜语)专业外,其他高校几乎没有小语种专业,在外语专业分布上基本呈现英语独大、小语种贫乏、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滞后、整体外语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特点。

2.外语教学资源重置现象严重

虽然郑州市大学城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在地理位置上的相对接近与集中,但是由于高校间意识上的“围墙”仍未打破,加之迎评工作,很多高校贷款新建校区、重购教育教学资源,但总体利用率较低,而且还贷的压力多少分散了投人教育教学的精力。如果能将某些硬件教育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如电子图书资料库共享,很多学校就无需再购置,就会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

3.优质外语教育教学资源闲置现象严重

郑州市高校拥有大量的外语教学成果奖、特色外语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材和优秀多媒体课件,这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往往评完即止,最多仅受益于其所在学校,造成全市优秀外语教育教学资源闲置现象严重。

4.外语教学资源分布不均

郑州市高校在学校层次和学校类型上有很大的差异性,有些学校外语教育教学资源充足,而有些高校则匾乏;每所学校也各具特色和优势,校内学科间教育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这些均会导致弱的更弱,强的更强,抑制了高校的全面发展。大学城以及各高校建设的时间先后以及经济差异也导致了教学资源的分布不均。

5.网络外语资源开发不足

网络以其高效快速著称,教育教学领域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克服校园间的局限,解决资源数量少、资源分布零散、资源重复率高的弊病,实现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大范围的共享和复用,大面积、大幅度、高效率提高郑州市高校的外语教育教学资源使用效率。但是目前,郑州市各高校在外语专业网络资源开发方面认识不足,投人不够,几乎没有高质量的系统开发。

6.校际缺乏外语教学资源交流合作与共享

目前,郑州市许多高校忙于新校区物质方面的建设,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视不足,而且在体制上“各自为政”,缺乏校级间教学资源的交流合作和共享。长期形成的我国高等教育封闭式办学的传统制约着高校资源的共享,同时高校各自别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心理上的隔阂也使高校的资源共享产生了困难,包括国家投人巨资立项建设在内的优质资源也得不到推广应用。很多高校害怕因为优质资源共享而失去自己的办学特色,从而削弱自己的竞争力,甚至会丧失自己的品牌。因此,必须打破部门、学校壁垒,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促使郑州市各类高校的优质资源开放与共享,让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成为“一湖活水”,从而提升高校的整体教育质量。

三、实现郑州市高校外语教育资源开发共享的几点建议

1.提供郑州市高校外语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支持体系

(1)领导协调。由于大学城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办学水平、利益诉求、思想认识等各不相同,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建立领导协调机制非常重要。要建立领导协调机构,制定有关教学资源共享的方案,组织各校的协作,教学资源共享的信息,检查监督各校共享的进展情况,协调各校的利益,及时讨论解决教学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鉴于领导协调机制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主导教学资源的共享,下决心推动、实现共享,主动参与甚至领导学校之间的共享(至少在前期应该这样),出台有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实施意见等。但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不等于政府强制各校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只是体现政府对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视,利用公权力协调各校的利益关系。

(2)政策导向支持。高等教育政策应鼓励学校之间的合作,引导学校利用教学资源共享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在资源配置、项目审批、专业设置、经费投人等方面对共享项目、共享学校、共享人员予以倾斜,帮助学校消除阻碍共享的政策壁垒,营造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的政策环境。如在评审精品课程时,对共享的课程优先审批、优先投入;对联合申报的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优先立项;对共享程度高的专业、课程、教材及学校加大投入;在涉及有关共享的收费时优先审批等。

(3)利益均沾的公平公正分配支持。各校利益诉求不同是影响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要原因。大多数学校担心本校的利益受到损害,如担心学生修读外校课程影响本校学费收人,教师到外校任教影响本校课程教学质量,外校学生使用本校的硬件设施、实习基地等会影响本校学生的学习等。所以,不管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的方式、内容如何,必须坚持利益均沾、互惠互利的原则,各共享高校都能够从共享中获得利益,在制定各种资源共享办法、规定时,要充分考虑参与共享各方面的利益,尤其是名气大、资源富裕的学校要尽可能照顾规模小、资源相对少的学校的利益。

(4)学分运行机制支持。学分制是当前世界各国比较普遍实行的教学运行机制,它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方便学生转学、各学校之间的学分换算、课程学分的互认、按学分收费等。我国当前大部分高校实施了某种形式的学分制,要在大学城实行教学资源共享,就必须在各高校统一学分制的相关规定,如学分与学时的换算标准、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学分计算、不同难度课程的学分规定、不同层次学校的学分收费标准。没有学分制作为统一标准,大学城各高校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人才培养合作等就很难进行。

(5)经费支持。在实现高校网络资源共建和共享的经费来源上,国外项目绝大多数是以政府资助为主,如eduSource项目的2.5千万美元基金是由加拿大工业部资助,CERES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资助,OhioLINK的运作的资金是由州政府立法机构批准拨款,而FREE是由50家联邦机构和组织与广大中小学老师共建的项目,其经费来源还是联邦政府机构。

我们建议郑州市政府和河南省政府通过制定经济支持方面的激励性政策,拨出专项资金对资源共享做得好、社会效益大的部门和单位进行补贴和奖励,平衡各方利益。贡献越大的单位,补贴越多。

(6)技术支持。在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方面,国外项目在技术支持方面,多数依赖技术性公司。由于公司的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机制相对灵活,因此在资源共建共享中,鼓励和吸引公司参与,不仅对于解决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很有帮助,而且可以为共建共享工程提供可靠、稳定、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为了保证共建共享工程的质量,在寻找技术方面的合作伙伴时,应充分考虑公司的背景、技术力量、资金、管理和信誉度等等参数。

郑州市高校如果要实现跨越大学城疆界的外语教学资源共享体,必须依托先进的网络技术支持,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公开公正科学的原则来选择综合实力强大的公司给我们的资源共享提供安全可靠方便的技术服务支持。

(7)成立郑州市大学城高校教学联合体,为资源共享提供组织保障。国外在资源共享共建方面,许多是以高校或高校联合为主体的,如在CERES项目中,蒙大纳州立大学起着组织和主导的作用;MITOCW则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独立建设;NTU的课程来自50多所大学组成的大学联盟;OLA则是由澳大利亚7所大学共同参与联合组建而成,其课程由32所大学提供。

国内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也大多是以处于同一大学城或者地理位置接近的高校组成高校联合体为主要方式的,如江苏淮安高校教学联合体、徐州高校教学资源共享联合体、盐城高校教学联合体、仙林大学城教学联合体,北京市高校教学共同体,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教区校际合作委员会等。

因此,郑州市高校在参照国内外高校组织在实现资源共享方面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郑州市高校分布特点,可以考虑成立基于大学城的教学联合体或者建立高校联盟,由教育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各高校代表共同组成领导小组,下设教务、后勤、科研、开发等多个小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定期开会协商,制定资源共享方案,增进了解,互通有无。还要基于专业学科特点,成立专门的资源共享负责小组,如成立隶属于联合体的外语资源共享小组,专门负责郑州市高校外语教学资源的共享工作。

2.构建郑州市高校外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建议利用网络先进技术,构建郑州市高校外语教育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拓展网上校园,最大限度地共享外语教育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郑州市高校外语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包括以下几个子平台。

(1)外语教学规章制度交流平台。郑州市各高校将外语教学规章制度在平台上共享,相互取长补短,促进我市高校外语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HTtP//:

(2)外语专业建设共享平台。郑州市各高校将部级、省级和校级外语专业建设成果(英语、俄语、德语、朝鲜语、经贸英语、科技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在共享平台上展示,让郑州市外语专业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得到进一步推广。

(3)精品课程共享平台。郑州市各高校(也可以包括郑州市以外的高校)将部级、省级和校级外语精品课程在平台上共享,让其他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借鉴学习,进一步提高外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4)外语多媒体课件共享平台。郑州市各高校将优秀外语多媒体课件在平台上共享,供市内其他高校教师参照学习,进一步提高全市外语课堂教学现代化、信息化和生动化水平。

(5)外语教学成果共享平台。郑州市各高校将部级、省级和校级外语教学成果在共享平台上展示,使全市的外语教学成果得到熟知和广泛利用。

(6)优秀外语教材共享平台。郑州市各高校将部级、省级和校级外语优秀教材在共享平台上展示,促进优质外语教材的宣传和推广,也为其他高校在选教材时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优秀外语教材的共同选择,为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等后续的资源共享铺平道路。

(7)外语电子图书资源共享平台。郑州市各高校把外语电子图书资源系统链接到共享平台上,实现外语图书信息资源共享,可避免重复购买,为成员馆提供各种方式的访问、查询、检索和增值服务,为更多高校的教学科研学习提供信息支持和咨询服务。

(8)外语学术报告(讲座)共享平台。郑州市各高校实现外语学术报告(讲座)在平台上共享,及时自己举办或承办的各类外语学术报告(讲座),有条件的可依托校园网络视频平台网上直播,供其他高校师生观看欣赏学习。

(9)校际外语课程(尤其是小语种)互选平台。各高校将特色外语课程(尤其是小语种)在平台上共享,供其他高校学生网上选课和上课,实现学分互认,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外语学习选择渠道。

电商专科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渠道下沉;农村信息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6-17 -02

一、研究背景

“生活想要好,赶紧上淘宝”“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当心花钱淘假货,正品省钱来苏宁”……这些有关电商的口号式广告语开始出现在各个省份乡村的墙面上。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显示,截止2014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8.2%,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较2013年年底增加169万人。与此同时,在各类上网终端中,2013年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84.6%,高出城镇5个百分点。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促使京东、苏宁和阿里巴巴电商巨头实施农村电商渠道下沉的战略,抢占三、四级以下的农村市场,苏宁更是把农村电商的发展作为核心战略。

二、方法和数据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京东、苏宁和阿里农村电商模式多个案例的研究,集成农村电商战略、渠道下沉的商业模式和服务站的对比等嵌入式分析单位。案例分析是一种运用历史数据、档案材料、访谈记录和观察的方法收集数据,运用可靠技术对一个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具有普遍性研究结论的方法。本文的研究数据来自管理咨询的行业报告分析、访谈录音资料的整理和媒体新闻资料。文献资料包括政府政策文件报告,电商专项研究报告,学术期刊论文和专著等。

三、农村电商的渠道下沉的商业模式

(一)京东:县级服务中心和“京东帮”服务店模式

“京东帮”服务店采取第三方合作开店模式,对合作商的基本要求是具备大家电宅配、安装维修能力和相关资质。“京东帮”服务店店内分为三个区域,第一块区域是虚拟产品展示区,一般用来展示商品广告,悬挂几面商家宣传海报;,第二块区域是服务受理区,是店内的服务台和京东的形象墙;第三块区域是网购的下单区,顾客在选定自己的商品后可以通过自己手机客户端下单,或者不懂网上购物的可以借助店内的导购员进行代下单或者进行指导下单。除了具有营销的功能以外,“京东帮”服务店可以作为一个配送站承接大家电商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业务。而县级服务中心主要是京东小电配送站的一个升级,属于京东自营。除具有“京东帮”服务点的代客下单、商品展示功能外,还设立农村项目组,农村项目组设立两个乡村主管的职位:一个负责物流配送;一个负责乡村推广员,招募乡村推广员,管理培训乡村推广员。通过发传单和“刷墙”的形式进行信息的推广通过口碑传播和品牌宣传,激发乡村市场消费者的购买力;通过县级服务中心和“京东帮”服务店协同合作,解决农村居民购买家电的价格高、不送货、安装难、品类少和退换难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农村地区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并且将工业品和农资产品卖到农村地区,让农村人享受城里人同样的消费服务。

(二)苏宁:苏宁易购服务站模式

苏宁易购服务站是由苏宁在三、四级市场的代售点、售后服务网点升级而来,主要是苏宁自营为主,加盟为辅的模式。这种模式通过自营的苏宁易购服务站对分散的加盟苏宁易购服务站进行有效的管理整合,使得苏宁农村电商体系可以在一个区域内形成扁平化的有效管理网络。首先苏宁易购服务站是苏宁在乡镇农村地区的一个品牌形象店,承担了对加盟的管理职责。其次在物流方面,担任了商品中转仓的职能,农村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的东西可以在服务站网点进行自提,或者送货到家。与京东县级服务中心和“京东帮”服务店模式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苏宁易购服务站除了具有金融理财、招商、商品展示、代客下单、承担物流配送和商品自提的功能之外,还为农村地区的居民提供一些便民服务,其中包括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贴膜、免费充电、免费雨伞租借、免费热饭、免费网购培训等。建立苏宁易购站的目的在于打造两个维度:一个是如何通过苏宁易购服务站让农村社区的居民享受到更好的商品、服务和价格;另外一个是从下往上,如何将农村特色产品推销出去,帮助农村地区的居民解决物流、包装和金融问题。比如苏宁和江苏一家经营龙虾的企业达成合作事宜,并协助对方入驻苏宁易购线上开放平台,并在线上推出8.18促销活动,取得不错的效果。苏宁展开与政府合作的形式,针对扶贫地区,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等机构全面摸索扶贫电商,采用农产品公益众筹的模式,打通农村市场销售与农产品进城的通道。

(三)阿里巴巴:淘宝村和农村淘宝服务站模式

阿里巴巴集团在2014年宣布,在未来5年内将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启动“千村万县”计划,目标是在全国各地建立1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村级淘宝服务站一般位于村中心,接入自有的专用网络和电脑设备后,通过大屏电子屏幕显示商品的基本信息,比如说价格、优惠活动、买家评价等。目前村级服务站提供网上代买、网上代卖,网上缴费、创业培育、本地生活五大服务项目,对于那些不了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农村居民,在服务站的人员帮助下完成农资农具的购买,提供一站式服务。农村淘宝可以概括为“五个一”:一个村庄中心点、一条专用网线、一台电脑、一个超大电子屏幕、一帮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农村淘宝通过建立县村两级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打破“最后一公里”信息流的瓶颈,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先期资金均由淘宝投入,技术人员也由淘宝指派,接下来他们会对每个村确定的网店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这种方式带动更多人参与。淘宝村方面,淘宝村主要是大量网商聚集在某个村落,以淘宝为主要交易平台,以淘宝电商生态系统为依托,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的网络商业群聚现象。阿里研究院认为:一个镇、乡或街道出现的淘宝村大于或等于3个,即为淘宝镇。淘宝村的出现,使得一些在外地打工的农村居民开始返乡创业和就业,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农村地区传统的小农经济格局;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可以通过淘宝村的协同效应,直接对接全国市场,因地制宜发展本地区的商业、制造业和服务业。

四、农村电商渠道下沉模式对农村信息化的促进作用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方面

首先,在阿里巴巴的“千村万县”的计划中,阿里巴巴会根据农村淘宝和淘宝村发展的需要,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县域运营体系,创新农村金融、农村代购服务、农资电商;阿里巴巴将在建设基础设施方面与政府达成合作,同时提供技术、理念和商业生态资源的全面支持。其次,由于淘宝村的发展逐渐形成集聚效应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一些小商品的上线带动了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例如产品摄影、图片设计和快递物流行业等其他配套服务机构;同时一些淘宝卖家为了能够顺利在网上开店出售商品,纷纷开设百兆宽带甚至接入光纤,有些村落甚至实现全村WIFI全覆盖,一些买家为了更好地享受购物体验,纷纷开通宽带服务,利用手机或者电脑购物的农村居民比例逐渐上升。中国IT研究中心的《2014年Q1中国移动网购市场调研报告》表明,2013 年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 84.6%,高出城镇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对网购商品模式的接受率达到了84.41%。农村淘宝和淘宝村的模式使得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居民越来越愿意在网上进行购买商品从而改变传统的去实体店进行购买的消费观念。

(二)物流方面

对于“京东帮”服务店和苏宁易购服务站,京东和苏宁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提供先进、稳定、高效的配送、安装管理系统保证服务店信息管理规范化,将自己的物流体系覆盖农村地区,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三家电商巨头不约而同地选择在全国农村都覆盖物流网络的中国邮政进行合作,京东把合作重点放在联手打造三四级城市及乡村市场的电商平台,通过中国邮政的快递员将智能终端,为农村客户网上下单,并为他们投递配送。苏宁方面,由于中国邮政网点渠道多、服务种类全,长期扎根城市社区及广袤的农村区域,苏宁首先在物流寄递平台与中国邮政实现对接,携手打通农村地区物流的最后一公里,使城乡地区投递网络的范围及速度得到质的提升。阿里方面则是更多的强调与中国邮政地资源互补,互通有无,互为补充。例如在仓储搭建方面菜鸟网络有着独特优势,但是在某些地区中国邮政的资源可以共享。阿里与中国邮政合作的目的是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地区网购都实现24小时送货必达。

(三)在涉农网站建设方面

苏宁开通金融众筹频道,通过扶持农村建立高效农业基地、定点采供基地带动农产品在苏宁易购上销售,帮助当地中小企业建立起良好的经营和管理规范。京东在2015年8月11日,京东农资频道正式上线为广大农民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农具等农资产品的电商服务。农村居民可通过京东商城网站或手机客户端登录京东农资频道,从国内外农资品牌中挑选正品农资产品,同时享受京东物流的送货上门服务,以及分期付款、京东白条和保险等金融服务,为农村居民购买农资产品提供便利。在2015年的7月份,淘宝网农资频道正式上线。通过该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农民可“一站式”购买种苗、化肥、农用器械,以及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在后期阶段,淘宝还根据区域种植情况以及消费者需求进行大数据分析,让农户种养殖更加贴近市场,为发展新型农业探索出一条新路。

(四)电商人才培养方面

苏宁发动原有的工作人员或终端服务人员返乡创业,同时计划自主培养大学生团队,将大学生放到农村电商市场去锻炼,打造成为互联网零售时代下苏宁人的孵化器,成为电商人才。淘宝村和农村淘宝的出现则吸引大量的外地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加盟农村淘宝服务站或者自己在网上开淘宝店,对于这些阿里巴巴会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和电商方面的知识培训。作为乡村推广员,成为了“京东帮”进行品牌宣传的媒介之一,同时乡村推广员要接受县级服务中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学习电商知识和沟通技能。京东、苏宁和阿里的农村电商战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信息化人才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夏俊.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管制:挑战与展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81-83.

[2]杨丽.探究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4,(02)(下半月).

[3]陈越.抢占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蓝海”[J].浙江经济,2014,(20期):40-41.

[4]罗文丽.打通电商下乡通[J].封面故事,2015,(07):37-39.

[5]梁玉庆.渠道下沉的优劣势分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6):77-78.

[6]张卫.京东下乡进村加速渠道下沉[J].中国食品,2015,(01) .

[7]顾云峰.宁夏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3,(18):331-333.

[8]阿里研究院.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4)[R].

[9]陈玉良,陈爱峰.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方向[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2):70-71.

[10]余蕾,雷体南.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8);200-2002.

作者简介:

电商专科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工作;阅读辅导

阅览室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教职工及学生读者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之一,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对外窗口之一。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是联系读者与图书馆的纽带。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览室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窗口,应在发挥文献功能作用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做好读者阅读辅导工作,让文献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是阅览室工作人员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阅览室的作用

高职院校阅览室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读者获取知识的中心。当今的高职院图书馆阅览室已不再是简单的读者阅读场所,更是学术交流和思想交流的场所。高职院校阅览室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读者,他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知识水平,通过在图书馆的阅读学习获取知识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随着网络技术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广泛应用,阅览室已成为信息处理和交流的中心。图书馆除运用已有的纸质馆藏外还可以运用电子阅览室等先进的网络方式对读者进行信息智能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利用率。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帮助教师和学生读者获取本专业包括国内外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同时,高职院校阅览室也是学生提高素质的中心,是学校教学的第二课堂。图书馆的作用不但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能获得相应的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

二、读者阅读辅导工作的重要性及我馆的基本工作

就高职院校来说,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读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图书情报资料的迅猛增长,摆在我们图书馆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直接帮助读者提高利用图书馆进行自学的能力。特别是对广大学生来说,他们不满足只在课堂上听取教师传授知识,而渴望在课后利用第二课堂——图书馆去广泛涉猎各种书刊资料,以不断更新知识,开拓视野。因此,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对他们进行有关图书馆文献知识教育的训练,进行相关的阅读辅导,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进行学习和研究作准备。前苏联O.C.丘巴梁在《普通图书馆学》一书中曾指出:“阅读辅导这个概念反映的是图书馆教育的过程。”阅读辅导是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服务的重要方法,体现了图书馆社会教育的职能。

阅读辅导的任务包括提高阅读认识、扩大文献视野、普及检索方法、培养阅读技巧和提倡系统阅读等几个方面。在实践中往往根据图书馆的任务和读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侧重。图书馆的阅读辅导活动应遵循针对性、主动性和科学性等原则。

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览室作为图书馆的重要服务窗口,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应承担取重要的责任。作为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其工作不仅仅是守守阅览室而已,更多的是参与到图书馆的其它各种工作中。作为图书馆的重要服务窗口,读者工作的第一线,更应当为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读者阅读辅导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内容之一,阅读辅导活动几乎贯穿于图书馆的全部业务之中。其中,图书馆目录对指导阅读有重大的作用,文献流通、文献宣传和参考咨询等更是进行阅读辅导的最主要的环节。近几年来我馆从以下几方面的读者服务工作中不断完善做好读者的阅读辅导工作。

(一)对新生进行“怎样利用图书馆”的教育

每年新生入校后,图书馆都要对新生进行“怎样利用图书馆”的教育。通过分班讲座、实地参观、印制“图书馆读者指南”等形式和方法,向新生介绍本馆的性质,馆藏情况、服务机构的分布以及服务方式和借阅规则等等,使新生读者对图书馆有了初步的认识。作为阅览室工作人员不仅要参与到讲座中来,而且还有积极配合其他工作人员,做好新生入馆参观的任务。要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用爱心和感情吸引读者。当新生走进阅览室时,应给他们体贴入微的服务,让他们留下美好的印象,使他们以后更喜欢亲近我们、亲近书籍、亲近阅览室。

(二)承担《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任务

1984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并以(84)教高字04号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高校。2002年教育部颁发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该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掌握信息技能、培养信息道德的信息素质教育课,是一门科学方法课和工具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新思想、接受新知识、利用新学科的能力,培养学生很好的利用数字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获取自己有价值的文献信息,从而使学生具备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

我馆多年来《文献检索》课均以选修课形式在学生大学二年级开设,并成立了文献检索课教研室,其教学任务均由各部室馆员兼职担任。通过文献检索课的学习,增强了学生文献获取检索的能力,掌握阅读、利用文献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与提高其自学能力和研究的能力。就目前我馆阅览室工作人员来看,其能力水平不一致,全体人员应当把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作为首要任务,加强自己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才有机会加入到此教学任务中来。

(三)辅导学生读者阅读图书

辅导学生阅读图书,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读者阅读内容的指导,二是对学生阅读方法的辅导。阅览室要做好这两方面的辅导,必须了解学校教学计划、专业设置等,定期向学生提供各种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挑选和评价有关的书刊,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书文献的内容,从中吸取有益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文化水平。在阅读辅导工作中,阅览室工作人员参与了本馆组织的各种活动,如“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中,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作与读书相关的专题讲座,特请学校教师向学生推荐“贵州商专学子百部阅读书目”,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勤奋学习,争当阅读之星”读书借阅争先活动等等。在大学三年级的学习期间,读者为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经常会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相关资料,我们要热情接待到馆的每一位读者,熟悉和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指导和帮助查阅资料。

三、人员配备是阅读辅导工作的关键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必须提高服务质量,搞好阅读辅导工作。图书馆内的合作和图书馆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合作是保证阅读辅导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而充分利用读者服务部门的人力,却是搞好阅读辅导的关键。国内外各类型图书馆非常重视读者服务部门人力的配备,许多高级职称的人员均安排在读者服务部门。目前我馆阅览室应重视高级职称人员的配备,在岗人员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升整体的文化素养,不断完善自我,了解读者需求和阅读心理,提高参考咨询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读者服务,做好读者阅读辅导工作。

总之,高职院校阅览室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作为一名阅览室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加强自身建设,针对学生不同时期,做好阅读辅导工作。

参考文献

[1] 沈继武.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7,1.

[2] 林君庄.浅谈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对新生的人本服务[J]图书馆,2012(3).

[3] 张燕.高职高专院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探析[J].青年与社会,2012(7).

电商专科论文范文第10篇

北京基督教青年会(简称北京青年会)的建立时间是在宣统元年(1909)的春季,由北美协会格林(Cailey Robert R.1870-1948)与艾德敷(美国人,1906-1945年服务北京青年会)、张佩之、袁子香等人筹议创立的。翌年正月二十四日举行第一次年会,组成第一任董事部,格林自任总干事。会址位于北京内一区崇文门内米市大街路西,北邻金鱼胡同东口。初办时仅有旧房数椽。至宣统三年(1911)春,上海合会总委办巴乐满偕美国总会所派工程师贺塞来京,拆毁旧屋,改建新宇。植基典礼为4月25日举行,国务总理唐绍仪行立角石礼,这自然已经步入民国元年了。此项建筑款主要来自美国费城巨商万那美克(John Wanamaker)所捐助六万美元,历时三年,面积12000平方米之新楼始告竣工。成为当年东单牌楼至雍和宫大街沿途最高建筑,典雅庄重,令人心仪。会所仿欧洲古典建筑形式,采用砖木结构,红砖墙壁,青石板屋顶,门楣上有弧形雨遮,门前台阶七级。楼内设有地滚球场、健身房等多项体育设施,底层有教室、书报室。紧邻北侧为礼堂,1949年后改名红星电影院,1984年被拆除。民国八年(1919)春,该会复于会所对面梅竹胡同内购得一处大操场,设有网球场溜冰场等,青年会所属财商专科学校也在此开办。自1958年青年会被迫停止活动后,会所大楼由东城区体校使用,青年会与女青年会迁至原圣经会大楼合署办公。1982年收回青年会南楼与主楼,青年会的社团活动开始恢复。1988年青年会旧楼拆除重建。1997年新建的青年会大楼于原址南侧落成,但已经不是独立会所,而仅居十层一处了。

当年的会所置于政、学、商、医汇集之地,北至雍和宫大街,南抵崇文门,乃中轴龙脉之东侧;西行东安门大街可至紫禁城,东往朝阳门不过三四里地,周边学校林立如著名的育英学校、贝满学校、第二中学、财商学校、立达中学、协和医科大学、孔德学校、国立北京大学第三院等;商业如王府井大街上的东安市场、北侧的灯市口、东四牌楼东西两侧的猪市大街隆福寺、朝阳门大街等,皆为繁华之所在;医院有协和、同仁、道济(今北京市第六医院)等;南有旅游住宿北京饭店;西有演剧场所吉祥戏院;要想寻欢作乐,南行出东单牌楼不远处的苏州胡同一带就是了,当然这与本着“促进德、智、体、群四育的发展,培育高尚健全的人格”宗旨的青年会毫无关系。

青年会是基督教性质的社会服务团体,其会训为“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以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为宗旨,主要工作是传播教义,广结友朋和各界知名人士,开展教育、社会救济等。其内部组织,当初开办时,仅有德育、智育及交际三部,1915年扩展至总务、德育、智育、庶务、留学、幼童、学校、会员、交际九部。至1921年调整为总务、德育、智育、体育、庶务及会员交际六部。各部的工作和活动固然与宗教有关,但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青年提供了认识社会、从事社会活动的场所,培养和团结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人才。如“五四”时期,一批在京的具有革新意识青年和学者,就曾以此作为活动基地,积极举办各种讲座,兴办报刊,从事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如郑振铎(西谛)即其一也。

侯孚允主持讲座群英荟萃

1917年夏,19岁的福建长乐人郑振铎(生于浙江永嘉)北上入京求学,考进了铁路管理学校,寄居在与青年会仅一街之隔的西石槽6号(现11号)其叔父家中。一个偶然的机会,与在青年会做学习干事的孔姓青年相识,便常在课余时间来青年会书报室看书。受青年会学生部干事步济时(Burgess John Stewart,1883-1949)的指导,开始阅读西方社会学著作和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名著的英译本。不久,又先后认识了来此看书的瞿秋白、耿济之和许地山诸君。他们一起阅读俄国文学作品,讨论社会问题,探讨人生的价值。共同的爱好和对新社会的向往使他们结为好友。

“”爆发,社团繁兴,刊物蜂起。郑振铎等人除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外,还应北京社会实进会之邀,编辑《新社会》旬刊。该会成立于1913年11月,为青年会的附属机构,以联合北京学界,从事社会服务,实行改良风俗为宗旨。会员以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居多。会址设在南弓匠营二号。此时的职员会长是北京大学的梁栋材,耿济之、郑振铎分任编辑部正副部长,瞿秋白在编辑部工作。

1919年11月1日,《新社会》旬刊创刊。初为四开一大张,自七期始改为八开本小册子。创刊号《发刊词》出自郑振铎之手,提出要创造一个“没有一切阶级一切战争的和平幸福的新社会”。该刊是我国最早的社会学专刊,提倡社会服务,介绍社会学说和社会问题,批评社会缺点,充满着激烈的反帝反封建精神,成为这一时期有影响的刊物之一,遂于翌年5月被北洋军阀政府的京师警察厅冠以“主张反对政府”罪名查禁了。8月5日,《人道》月刊继之创刊,郑振铎为编辑负责人,刊物的名称即是他定下的,仅此一期的《人道》中发表了他的《人道主义》一文。第二期定为“新村研究号”,但青年会迫于政府压力和经费困难,被迫停刊。

这时的社会实进会董事部已新增入蔡元培等人,职员部亦经改选,郑振铎任编辑部长。会务活动内容有所增加,如在青年会举办讲座,请各大学教授及社会学专家讲演社会问题,先后到此讲演的有胡适、周作人等人题为《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新村的理想与实际》的演讲,此外,还计划增办平民学校,刊行通俗丛书,试办游动图书库,举办露天讲演,试办贫民救济处,调查社会情况等等。他们“将来的大政方针,还在把本会扩充成一个北京全体市民的社会服务机关”,“以垂模范于全国”。

这一时期郑振铎广泛接触了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他曾参加过组织的秘密学习小组的活动和进步社团“曙光社”;到箭杆胡同访问过陈独秀;与周作人建立了密切联系,通过外界的影响,加上自身的学习,思想认识迅速提高,在文学创作上也初露锋芒。发表在《新社会》创刊号上的新诗《我是少年》,是其发表的第一首诗,充满了激情和向往,1921年曾由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朗诵并灌成唱片,广为流传。

1920年10月,郑振铎与沈雁冰、叶圣陶、耿济之、周作人等十二人,在北京发起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最大的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1921年3月下旬,郑振铎自铁路管理学校毕业,被分派到上海工作,从而结束了在京近四年的学习生活。这段经历,无疑对他日后成为“中国文化界最值得尊敬的人”(李一氓先生语)起到了一定作用,他有着多方面的学术建树,对中国绘画史、版画史、雕塑史和工艺美术史等均有所涉猎,撰写、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编辑出版了不少重要的美术画集、图谱等,对中国美术史研究颇具贡献。

1949年后,根据新的形势需要,北京青年会曾举办过新民主主义讲座,据当时的主办人、曾任青年会副总干事侯孚允老先生回忆:当时邀请前来讲演的知名人士有郑振铎、郭沫若、黄炎培、史良、朱学范、徐悲鸿等,每周六讲演一次,历时三年半之久,听者踊跃,影响很大。这是可以从《黄炎培日记》中的相关记载得到印证的。笔者于80年代中期北京青年会恢复活动后,曾将各报有关举办新民主主义讲座讲演消息辑录整理后,提供给青年会留作史料参考,因为历经劫难后,北京青年会早期的会史档案和相关资料已所存无几!据材料显示,自建国初期至50年代末期的十年中,各种专题讲座从未停止过,共讲演500余场,讲员400余人次,听众约15万人次,在青年了解认识新社会、树立新的人生观等方面创造了良好条件,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侯孚允(1906-1996),河北沙河人,幼年因家境贫寒,在县城教会学校半工半读。1924年到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工作,1936年入燕京大学宗教学院进修。他是虔诚的基督教徒,爱国爱教。“七・七事变”爆发后,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毅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积极组织青年会会员成立“青年会服务部”,为抗日受伤将士日夜服务。北平沦陷后,他在青年会组织“晨光社”、“白雪社”两个以大学生为主要成员的社团,爱国青年在青年会得到他的热情关怀,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念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抗战胜利后,北平青年会开展进步歌咏活动,在他的支持和扶助下,组建了“星海合唱团”,当时,在青年会礼堂的演出中,曾遭特务的炸弹爆炸和匿名信的恐吓。在白色恐怖中,侯先生周围团结了一批进步青年。80年代后,国家对宗教政策得到落实,恢复了青年会工作,年逾古稀的侯先生,仍为开展该会工作呕心沥血。笔者曾多次前往大佛寺东街的先生寓所造访,请教有关人物往事,获得不少鲜为人知的逸闻轶事,以他丰富的阅历和广泛的社会交际,我曾冒昧提议将这些史料通过书写或口述的方式整理出来,作为史料保存,但他含笑不语,因其终生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为座右铭,但求奉献,不图留名,全身心地贡献社会,令人钦佩无已。记得他去世后的追思会是在西单缸瓦市教堂举行的,会员会友数百人出席,为这位受人尊敬与爱戴的群众领袖和社会活动家、青年会不可多得的领导人祈福,缅怀其一生为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侯先生献身青年会事业七十年,历任青年会干事、副总干事、副董事长、名誉董事长;并曾任北京基督教公理会董事长、北京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东城区第一至第六届政协委员、东城区三胞工作委员会联络员等职务。

蒋兆和昆明湖中死里逃生

我最早闻知“颐和园游湖覆舟惨遭不幸”一事,就是来自侯先生的口中。

事情的大致经过是:1940年4月7日,一个风和日丽,景色宜人的游春佳日,西郊颐和园内游船突遇风浪覆没造成三亡四伤的惨剧,成为北平轰动一时的重大新闻。青年会交际部干事舒又谦、会员杨毅庵(财商学校教员)、青年会事务主任赵希孟及其妹赵梅痕、画家蒋兆和、摄影家蒋汉澄、报人李进之,结伴荡舟昆明湖,不意风浪骤起,覆舟落水,虽经园内员工及日兵奋力救援,仍造成前三人溺水身亡。获救之蒋兆和、李进之、蒋汉澄及赵梅痕四人,被闻讯赶来的青年会职员及协和医院救护汽车运送进城,住于协和医院,经该院检查,认定蒋兆和、李进之二人仅伤及皮肤数处,第二天遂转崇内美国同仁医院治疗;蒋汉澄肺部进水,须留院详细检查治疗,这可能也与他是该院从事绘解剖图和医学摄影的员工身份有关。赵梅痕除了精神上受到惊吓外,身体并未受伤,遂回家休息。至于遇难三人遗体,傍晚始打捞上岸,腹部膨胀,惨不忍睹,夜间被运至协和医院冷藏室,翌日下午三时经北平地方法院派员检验完毕,分别由青年会及被难家属安葬之。事出偶然,遇难者舒氏四十岁、杨氏四十一岁、赵氏三十七岁,均值中年,上有年迈父母,下有寡妻稚子,如今撒手离去,遗属家境之清苦乃至未来之生活,均极堪虑。

杨毅庵遗体于8日下午由协和医院移往东城羊宜宾胡同私寓入殓,并于9日在柏林寺接三;舒、赵二人则由青年会方面会同死者家属舒畏三、魏保今,友好李文等,齐赴协和医院装殓后,各以三十一人之大杠,由协和医院移出,出东单三条,经青年会门前,该会事先备有祭桌,由青年会会长罗遇唐、总干事陶德满等全体同仁三十余人及参加送灵之友好约百余人,举行路祭,经再行进至灯市口,舒氏灵柩继续北行,出安定门暂厝于地坛后基督教长老会义地;赵氏灵柩则南行,于彰仪门外约一里许之小井胡同赵宅茔地安葬,定期开吊。

4月22日下午四时半,三人的追悼会在灯市口公理会堂举行,来宾约六七百人,具体情形在第二天的《晨报》做了特写报道:

读者们,如果不健忘的话,当记得两星期以前的七日,遨游颐和园的七位社会知名之士,在昆明湖里,发生覆舟惨剧,七人都坠入深渊,幸而经过园役和日本兵士的救护,李进之、蒋兆和、蒋汉澄及赵妹痕小姐,庆获更生,至于同游的杨毅庵、舒又谦、赵希孟三君的生命,则不幸随着巨波骇狼,而与人世长辞了。一般友好们,除去替他们已死的三人,料理身后事情以外,并在昨天下午四时(旧)借灯市口公理会大堂,举行追悼会。

昨天下午,天气是非常的和暖,虽然有风在吹着,可是不见得尘沙迷人,公理会满前,停着的车辆是很多的,大堂门外,是来宾签名处,四位同舟的难友,除了赵小姐在会场里静坐以外,其他如李进之、蒋兆和、蒋汉澄和青年会干事部人员,都襟佩素花,面露戚容,在大门内外,接待来宾,舒赵杨三君遗族们都穿着丧服,在会场最前端静坐,面孔为哀伤悲戚所笼罩,泪水在眼里含着,不能自己的会流落出来,情景是多末凄惨,而不忍卒睹啊!虽会场讲台正中,悬有舒赵杨三溺士遗像,四周遍悬各方有好所送的挽联、祭帐,参加的来宾,大约总有六七百人,以学生为最多。

追悼会完全采用基督教的仪式,这是因为舒赵二君都是教友,并且是青年会的职员,开会以后,由主席罗照如氏,领导全体歌诗一段,追悼死者,并为他们祈福。以次由陶德满总干事祈祷,罗照如宣读各方友好的吊唁函电,李信征君提琴独奏,音调清幽,哀哀欲绝,使参加的人,都感到心酸和悲戚!约有十分钟左右,琴声顿止,由青年会友唱歌,继由周冠卿、宝乐山、赵仲丹三氏,分别述说舒又谦、赵希孟、杨毅庵的生平和他们对事业上的奋斗史,三氏所说的都很详细,令听者很为动容,最后,由同舟难友代表蒋兆和氏,报告遇难详情,可惜声音太低,在后面坐的人们,很难得听见,大概因为蒋先生身体尚未完全复元,所以气力不很充实,这也难怪了,蒋先生报告的时间很长,直到六点多钟才完。最末,三溺士家属向来宾答谢,一幕肃穆的追悼会,始告终了。男女来宾鱼贯走出大门,踏上归途,当三溺士家属走出礼堂时,不期然的引起一般人们同情的注视!

当时的其他媒体也竞相追踪报导,其间或有道听途说,或妄加臆断,导致事件详情众说纷纭,甚至影响遇难者声誉,为此,由亲历者蒋兆和做陈述,最为妥帖。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蒋兆和此时尚未从惊惧情绪中复元,加之又为失去舒又谦这位刚刚为自己的画册撰写文章的艺术知音悲痛不已,一口川音的低沉讲述,很难让与会者听得真切。其实不妨翻阅一下当年《立言画报》第83期中他的那篇《三溺士与四共生》的长文,便会对整个事件的经过大体明了,限于篇幅,恕不转登于此。但笔者以为,此次遇难对蒋氏的人生观及之后的人物画创作很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事发周年日,蒋兆和、蒋汉澄与李进之曾前往事发地点合影,刊登在1941年《沙漠画报》4卷14期中,以为纪念;又曾见蒋氏绘刻的白铜墨盒拓片,镇水铜牛画面外题款:“廿九年四月七日昆明湖覆舟蒙拯感荷大德奉此留念,鸣歧仁兄惠存,蒋汉澄赵梅痕李进之蒋兆和敬赠”,拓片曾由李苦禅收藏,后被李燕转赠蒋兆和后人,刊印在欣平著《〈流民图〉的故事》一书中。上述种种,映现的无疑是当事者刻骨铭心的记忆、对逝者的深厚情感,和隐约流露的内疚之情。事发不久,圆明园事务所积极采取整改措施,出台《颐和园游船限制办法》,规定游船乘客限定四人并跟随船夫一人、租出游船遇到风浪当急促船夫驶船靠岸、特置红色警备船一只负责湖内梭巡救援、遇到风浪停止售票、禁止饮酒过多之人租用游船、南湖高处设有望人员指挥救援等六项。不知道这种以生命换来的教训,对如今的颐和园游船管理规定是否还有借鉴的意义?

徐悲鸿应邀演讲写实主义

青年会举办名家专题演讲是个传统,翻阅民国时期的旧报刊,时常可以见到讲座广告、报导及演讲文章的刊布,如学者梁启超关于“人民品格”(1914年)、画家周肇祥关于“国画源流” (1928年)、文学家舒舍予关于“幽默”(1930年)、诗人陈梦家关于“秋天谈诗”(1932)等等,均在这里一展身手,其中不少的演讲记录成为研究、整理这些人物不可多得又可资补遗的重要篇什,值得研究者们多加发掘利用。

青年会中保存有徐悲鸿演讲记录稿一份,尚未查见到据此整理公开发表的文章,虽疑是篇不甚完整的记录,但对于徐悲鸿一以贯之的艺术主张,以及他与青年会关系的研究,还是有着一定参考价值的,兹整理抄录如下:

现实主义的美术在世界上的成长

在前天侯先生提到讲演,每天忙的不得了,整日的开会,来讲演的时候预先也没有准备,有很多的艺术家主观的地方,请大家原谅。

从苏[联]建国以后,标榜着“现实主义”,尤其是文化学术方面更是积极性,不过美术也是很靠社会发展,所以谈美术也应当先谈社会发展。

渔猎时候,有闲时也要模仿得来的东西,如法国的博物馆内猿人刻的鱼、鹿等。以后渐渐进步到定形[型]时,美术方面就有了派别了,大半都为帝王服务。古代国家如埃及、巴比伦、波斯、印度、罗马、希腊等国,罗马全盛时代,有雕刻的发明,纪元后开始时(基督教时代)。

中古时代的美术,从法国发展到英国北部,十九世纪时,雕刻艺术可谓欧洲的美术发端。德国文艺复兴时,也有南北两派,南派又有西班牙派,为什么有派别呢?因为某地之艺术家作某地的图画,荷兰、西班牙两派多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其余各派则多为宗教服务。

十八世纪末年,从[重]新发出了古罗马事迹,于是当时很惊动了不少的艺术家。(时代为古典主义)法国当时为欧洲盟主,拿破仑时代美术首领即为古典主义。拿破仑灭亡后古典主义衰落,从[重]新有创造浪漫主义者,描写刺激的东西,惊心动魄。浪漫主义以后十九世纪中叶,现实主义出来了。

因浪漫主义描写时太使人惊心动魄,所以改变到现实主义,描写平凡的东西,表现出好来那才真是美术,描写的对象不同,主义各异,然分别都在趋向上看,现实主义里有外帮派。

以后资产[本]主义达到最高峰时,战争不时发生,艺术家的派别也多了许多,这都是表示资产[本主义]没落的艺[术],当时法国不是艺术中心,而是艺术市场,巴黎有一条街完全是美术者的买卖,多少的资产阶级往来作买卖,虽然画商如此多,然真好的却无多少,画商为迎合买者心理,别出心裁,百怪齐出,于是这样风俗传遍世界,这是谓之没落资产阶级的艺术。

现在再讲到现实主义的美术。

苏联的美术博物馆,以前也有很多的没落资产阶级艺术,然而今年则一点也没有了。

苏联进行和没落资产阶级艺术作斗争,实行现实主义的艺术,现实主义的艺术所能成作[功],当时一定要够他的要求,西欧各国则不能做到这一部[步]。在博物馆看到了许多的“现实……”与“没落……”的比较,所以讲到在世界的成长,苏联的确是先导,他把过去的“没落”完全抛掉,

英国的艺术较比着好一点。美术的传统本来很好,到了欧洲现在完全找不到。可是到了苏联则完全把握着传统来实行现实主义的艺术。苏联的大雕刻家大画家总在十位以上,现实主义的美术不但有形式而且重内容。

美术家的要求不一定形式内容俱在,只要形式充实够美,那么也可成为很好的作品,如现实的英国雕刻家及画家等,还可承认他是现实主义的作品。讲到苏联现实主义,也有根源,苏联十九世纪时即有现实的作风,他成长在社会主义的苏联。

中国美术在文化史上也很有名,中国人的画可称为自然主义的根源,写自然也是相当难的事情。中国的艺术今后的趋向当然趋向到现实主义,帮助政治,依靠政治,本政治的动向,彩[采]取艺术的材料,而为人民服务。至于表现方面,当然是有祖国的作风与形象。

这样说来,苏联可谓是完成者,中国但是也有特[独]到之处,也不比没落资产阶级的艺术,虽不比苏联,可是也就是晚一步,中国的美术在世界上的成长,比苏联还要早。

中国的自然主义的艺术,虽有独到之处,然而形式主义也是他的缺点,这也是中国的“没落……”,有人发明到三百年来也很没落,如没有苏联的“现实”,不定到什么地步!证明了形式主义害了中国艺术。福建有林琴南,福州天然山水,当时他画的完全与福州自然光景相违背,他忘记了现实,把观察能力消失了。

所以不但有形式而且要充实内容。

经考证,这是1949年10月8日徐悲鸿在北京基督教青年会举办“新民主主义”讲座(第54讲)时的演讲记录,侯先生即指前述青年会干事侯孚允先生。这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周、中秋节后的第二天。徐悲鸿自9月21日出席为期十天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后,10月又陆续出席诸如欢迎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和中苏友好协会总会成立大会的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法捷耶夫等十三人抵京活动;保卫世界和平、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中苏友好协会总会成立大会等,忙得不可开交。在繁忙的公务之间隙、没有预先准备的情况下应邀进行演讲,也可看到主持者的用心和演讲者的重视。实在说这也算不得唐突,毕竟事先已有交往而得水到渠成之功效。

查1947年5月8日《平明日报》报导:“艺专校长徐悲鸿氏之个人画展,已于日前假东城青年会礼堂揭幕,连日到场参观者颇众,内容多徐氏近四年精心杰作,故愿本市爱好美术者,迅即前往参观,盖本月十一日即行完毕云。”这是徐悲鸿自长国立艺专以来在京举办的唯一个展,不及五个月之后即爆发了那场新旧国画论战。不知当初出于何种原因,他的个展选择了青年会而非中山公园那种宣传力度更大的场所?不会是因为这里邻近帅府园,对未来的新校址选择已经充满胜算吧!抑或是青年会与国立北平艺专有着长久的往来关系吧?

美术展再现北京画坛风景

说到青年会与国立北平艺专的关系,据笔者目前查阅资料,早在1925年4月间就有关于原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学生胡国亭、龙家驹、何维志、房品章等联络美术界名家,组织美术学会,为谋完美起见,假米市大街青年会内开募捐游艺大会的消息。

1929年7月19日,国立艺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本届毕业生李旭英、汪黎化二女士所组织之北平旭黎图案社,曾一度于中山公园举办展览后,又在青年会展览三日,并应国货陈列馆之请将所有作品陈列该馆数日。

1931年6月15-18日,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西洋画系教授、北大造型美术研究会指导卫天霖,及肄业于燕京大学及北大造型美术研究会会员、曾任天津市立美术馆职员全赓靖之春花画展,在米市大街青年会举办,并印有作品图录,其中包括徐祖正《春花画作展览小启》、苏民生《春花画展》二文及卫、全春花展览会作品目录等。展览作品四十余件,皆当年新春各种花草写生,画之取材以风景、人体为背景。因卫、全二人有师生之谊,加之酷爱艺术,互相砥砺、琢磨艺事,随后产生特殊感情,联合画展确有特殊意义。报界称之为“平中从未有西画合展”,亦暗含此义。不久,全赓靖屈从于父母之命远嫁南国,后为掩护中共地下工作人员而献身。中国美术馆收藏有卫天霖1939年所绘油画《全赓靖像》,可资见证。

1938年7月间,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复校,暑期招生新生时,因连日阴雨,交通不便,该校特在青年会内设临时报名处,方便考生就近报名。

1943年11月15日起,国立北京艺专兼职教员王青芳应青年会提倡艺术之约,在此举办石刻印章展览两星期。“王氏石刻治印先于木刻,其作风融赵之谦、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四大家之间,落落大方,活泼明快,另成一源,非有绘画修养,绝难至此。”展品为其历年创作之印章、砚台、刻像等。

1947年1月间,为庆祝春节,王青芳特将年来所作书画多件,在青年会举行个人画展,“内有精品多幅,均为外间所罕见者”。

1948年11月20-23日,王青芳作品赴印展之预展在青年会举办,此为应印度政府派遣留学中国学生苏可拉之要求,选取精品二十幅,运往印度展览,藉以沟通国际艺术交流。展览期间,王氏在会场当席试用其发明之国画写生新画具。

从王青芳画展多次在青年会举行的情况看,他应与该会有着较深的关系。再考察王氏与徐悲鸿二人之交往,猜测徐悲鸿个展的举办,或许有王青芳的热心帮助吧?!

以上钩稽的是青年会与国立北平艺专有关史料,最后再将所能查到的该会自身组织及社会方面的重要活动和展览,附列于下:

1928年6月2-4日,该会在健身室举办国画展览会,陈列古今名画精品二百余件,计有吕纪之蓝鹭图、唐伯虎及仇英之人物、王石谷之花卉山水、郎世宁之围猎图及西装美人、文征明之兰花、杨椒山之墨迹、刘石之行书、董其昌之山水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展览期间,还邀请中国画学研究会会长周养庵在大礼堂作题为“国画源流”演讲,听众极为踊跃。

1928年6月24-26日,五三漫画展览在青年会举行。此前曾在京畿道国立艺专大礼堂展览二日。

1929年5月19日, 北平艺术协会假青年会举行成立会,到会十余人,推举王月芝(悦之)任主席并致开幕辞,通过章程三十二条,选出王月芝、汪申伯、李苦禅、谭旦、王君异、王青芳、萨空了、熊佛西、孙之俊、赵望云、赵梦朱、王代之、宗惟等十九人为执行委员,黄怀英、文龙章、王超中、周岫生、彭沛民、叶影庐、王石之、钱铸九、蒋汉澄等九人为后补执行委员。

1930年12月26日,印章印谱展览会在青年会展览三日,其中包括杨仲子等人的作品。

1932年10月29日,青年会举办艺术展览,包括李旭英、汪黎化二女士之美术图案;蒋汉澄、魏守忠、荫铁阁、吴天德主持之“四五影会”之摄影;音乐家郑颖荪所收藏古代中国乐器展览,极为名贵难得。展至11月6日。

1932年12月间,青年会还举行了陈鹤汀、杨树民、周树滋之“三友画会”展,于漱钧女士国画展。

1933年10月,赵望云农村写生画展在青年会举行,随后应中央党部之约,送往南京展览。

1935年6月,王青芳为赛金花作画百幅,在青年会举行展览。这是王青芳以赛金花晚境堪怜,特绘百幅赠送赛氏,然后再由赛氏转赠各援助者,藉作纪念,其中计有花卉、山水、人物等,每幅均钤有王青芳为刻“赛金花持赠”。同时,徐悲鸿为赛氏所作国画四幅,亦一并陈列。

同月,山东艺术家桑子中西画展开幕,展出其五年来所作精品二十余件。桑氏毕业于国立艺术学院,嗣任该院助教,返鲁后任济南一中教员,并任山东《民国日报》画刊主编多年。其作品之特点为“纯朴与忠厚”,不故意选取新奇之题材,也不用古怪奇异之笔,用西洋画之手腕,表现纯粹之中国气息,简约中有道德与安贫之意味。

1935年12月26日起,津门昆曲名票童曼秋国画展览在青年会举行。

1936年6月25-28日,青年会为提倡艺术教育、观摩会友作品起见,在该会二楼大厅举办会员夏令联合美术展览会,计有陆黎光之国画,王青芳之木刻,宫镜人及李咏蟾女士之油画,方君恺女士之水彩画,高心泉及宗根云女士之刻石、刻竹,杨轶厂之行草,张畏苍之篆书等精彩作品千余件。

1937年1月1-14日,华北学院艺术教育科国画教授张丕振、西画教授陈启民,各取作品五十幅,前后分别在青年会展出一周。

1938年1月15日起,张畏苍(半陶)篆书展览在青年会举行。

1943年1月间,青年会成立漫画研究社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报名。

1947年12月21日起,“雪庐画社”晏少翔、钟质夫、季观之三人,集该社全体社员作品假青年会举办冬赈画展一星期。

以上所列,仅为笔者查阅资料时辑录之主要部分,限于时力及所能涉猎报刊,遗漏短缺在所难免,在此抛砖引玉,期待研究者继续挖掘整理,以求日臻完善之。其实,青年会举办的摄影展览亦为其特色之一,与美术展览不相伯仲,如1929年北平第一次公开摄影展览会、1934年上海良友公司全国旅行摄影团摄影展、1936年北平银光美术摄影社春季影展和二届影展、1937年北平第一届联合摄影展览会等等,都是值得记录和深入研究的。鉴于本文的侧重点及篇幅,容另文再为介绍之。

上一篇:科技作品论文范文 下一篇:微电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