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2-22 00:48:37

当代社会发展

当代社会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发展;发展公正;表现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当代社会发展矛盾的表现

收录日期:2014年6月20日

一、发展公正诠释

发展公正首先是对人而言的,也即说,发展能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进一步说,发展公正是对人与人的关系而言的,发展能否形成合理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发展的公正性实质上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及社会关系合理性的追问。发展公正关注的重点并不是发展“是什么”的问题,而是发展“应如何”的问题,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价值评价。发展的公正性既是一种“实然”,因为公正体现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但发展公正更是一种“应然”,它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或对社会发展的理想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公正体现了“实然”与“应然”的统一。发展公正的实现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因此发展公正是相对的;但人们对发展公正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公正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发展公正孕育在合规律性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因为只有合规律性的社会发展才是实现公正的基础,但合规律性的发展也不一定导致合目的性的结果,只有使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人,发展的公正性才能真正体现,所以发展公正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发展公正历来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与人类追求和平、自由和平等的本性相吻合。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历史推进,发展的矛盾性也凸显出来,具体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权利和地位上的矛盾,现代化所造就的主体能力的显著提高,使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呈现出来。就我国而言,随着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型,财富、权力、声望等社会资源在社会成员的分配方式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矛盾现象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社会阶层之间表现出来,并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矛盾,使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发展矛盾的表现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发展矛盾。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全球的经济水平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发达国家来说,在其消费市场扩大的同时,生产成本也得到了降低;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通过学习国外的高端科技,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加快了发展进程。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阶段上低于发达国家,因而很多方面都受制于发达国家,在国际交往中也就存在着很多矛盾的现象。

首先,资源分配与占有矛盾。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建设是在对发展中国家自愿的掠夺和占有的基础上的。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技术力量落后和能源意识淡薄的弱点,通过自己的先进技术,大肆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给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其次,资源消耗成本与环境污染责任矛盾。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工业化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一系列自然灾害的根源。国际社会为了应对气候异常,制定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之京都议定书》,然而,美国却对温室气体减排采取消极反对的态度,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而非洲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最少的地区,却在为人类社会活动引发的气候异常高昂买单。

第三,国际交往规则矛盾。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有着明显的先在优势,不但发展程度和水平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且国际交往规则也是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制定的,在这种矛盾交往规则下,发达国家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在规则制定上无话语权,在规则实施中又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致使利益受到严重损害。针对全球性的污染问题,发达国家将环境治理与贸易联系起来,制定矛盾的“绿色壁垒”,打着治理生态污染和保护本国居民生命健康的旗号,制定出比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高很多的环境标准,限制发展中国家商品的进口。

(二)代际间的发展矛盾。代际公正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公平、正义,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权益,也就是说,后代人具有和当代人同样的利用资源满足其需求的权利。然而,在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着掠夺式的开发,使可再生资源的更新能力降低,不可再生资源逐渐枯竭,不仅有损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危害到后代人的生存。而且这种危害是单向的,即当代人危害后代人的发展,而后代人却不可能危害到当代人的发展,因此当代人危害后代人发展的这种行为得不到后代人的制约而变得更加严重,后代人的利益越来越被边缘化。代际矛盾严重危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城乡之间的发展矛盾。我国的大部分人口是农村户口,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农村的发展状况,乡村的小康才是全国的小康,乡村的和谐才是全国的和谐。但我国目前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矛盾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首先,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居民的收入来源越来越丰富,消费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不断扩大。另外,国家对城镇居民还有一些实物补贴,如果将这些补贴再计算在内,城镇居民的收入可能比乡村居民的收入多出五倍,也就是说,6个农村居民的收入才相当于1个城市居民的收入,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要比名义上的收入差距大得多。而且城镇居民工资的年增长率比农村居民高出很多,基础上的差距,加之增长率的巨大差距,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

其次,城乡医疗水平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矛盾。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差距过大。城市居民的医疗保障率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就享受低保来说,城市中的贫困人口几乎都可以享受到,而农村却有70%的贫困人口享受不到这个福利。

(四)区域间的发展矛盾。每个国家的发展状况都有明显的地域性,中国有着辽阔的国土面积、复杂的地理面貌、多民族共居,因此区域间的发展状况有很大的不同。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形势、政治面貌呈现高度集中状态,我国的区域发展差异并不十分明显。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严重制约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

首先,区域经济收入矛盾。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越来越明显,区域差距越来越大,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远远高出西部地区,东西部居民的人均收入差额也逐年递增,东部地区个人的月收入甚至比西部地区一个家庭的年收入还要高,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状况极度不平衡,如果这种状况继续恶化,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社会动乱。从经济增长速度上看,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要略高于东部地区。但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便开始落后于东部地区,并且增幅差距逐渐拉大。而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格局,必然导致经济总量向东部地区大量集中,东西部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其次,区域间发展政策和措施矛盾。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试行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梯度式推进共同发展,即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逐步将资金、技术等推进到中、西部地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政策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自实施以来,国家在政策法规、资金投入、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东部沿海地区极大的自,给东部地区带来了明显的先发优势。并且国家通过价格体制改革,放松了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管制,为沿海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廉价资源,使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然而,在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成绩喜人的同时,本身发展就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中、西部地区,加之国家政策的不平衡倾斜,发展更为落后缓慢,进一步加剧了东西部地区“两极化”的趋势。

第三,区域生态环境矛盾。我国幅员辽阔,从地理因素上看,东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资源具有差异,但这种差异却在人为地不断扩大,东部地区产业升级,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及设备逐渐被淘汰,然而这些企业仍然拥有需求市场,作为正在起步和发展的中西部地区,便接纳这些企业和市场,使东部地区的污染源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本身的自然环境相对于东部地区较差,再加上“污染西迁”,区域间的环境不公进一步拉大。

(五)社会阶层之间的发展矛盾。社会阶层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全体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等级标准划分为彼此地位相互区别的社会集团,同一社会集团成员的态度、行为、价值观等具有相似性,不同社会集团成员间存在差异性。社会同一阶层的成员活动具有类似的特征,社会阶层有高低之别,发展有快慢之分,因此在同一社会状态下,不同的社会阶层间也存在发展不公。

首先,先富阶层在我国出现,并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为每个社会成员都提供了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策越来越开放,一部分紧抓机遇,通过诚实劳动、努力奋斗先富起来;但也有一部分人钻国家法律的空子,投机倒把,通过不合法的手段也富裕起来。

其次,广义上的贫困阶层在改革开放中出现,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贫苦问题大大缓解,从温饱线上解放出来的人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广义上的贫困阶层也开始出现,这个阶层的贫困不仅限于物质状态,更重要的表现在社会生活状态上。这里所谓的贫困,是指社会成员生活水平低下,发展机会匮乏以及发展能力不足。这种贫困可以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贫困,主要指社会成员的温饱得不到满足;相对贫困是指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平均值,发展机会也少于社会平均值的状态。现在,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把消除相对贫困作为消除社会发展中矛盾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三,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贫富差距拉大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我国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就从绝对平均主义盛行的状态发展到贫富差距悬殊的状态。世界银行指出,中国在如此之大的国家之中,在如此之短的时间之内,收入差距分配如此迅速地扩大,这是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不曾有过的现象。

总之,发展矛盾现象存在于各个方面,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必须受到重视,消除发展不公现象,推动社会稳步向前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冯颜利.全球发展的公正性:问题与解答[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吴忠民.社会公正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3]戴木才.政治文明的正当性――政治伦理与政治文明[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4]李培林.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当代社会发展范文第2篇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23-02

第一作者简介:李勤远(1986— ) ,男,山东菏泽人,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第二作者简介:冯健(1987— ),女,云南昆明人,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

摘要:

发展问题是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中国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提出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战略思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的理论成果。在中国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调整关键时期的今天,研究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且促进行动上的贯彻执行,对当代和未来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启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平和发展是公认的两大时代主题。纵观整个世界,如何发展一直是一个难题,2007年以来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使许多国家遇到了发展上的难题,甚至处于停滞或倒退状态,而中国却能以年均保持近两位数经济增长的发展速度速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

1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在中国的新发展

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十分重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同时坚持社会发展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从根本上说,是以社会实践论为基础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但是社会发展遵从着自己的规律并不以人主观类意志为转移,社会发展在整体上是进步上升的趋势。

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在2003年一次讲话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成果。近年来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逐渐升温,研究探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不但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中国更好地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启示

研究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展现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发展,该如何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对于更好地学习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和意义。

2.1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论决定了当今我们的工作重心仍然要放在经济建设上。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的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通过经济年均近10%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一举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享受发展带来的喜悦的同时不能够忽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例如人均经济数值排名比较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正是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式,党中央才一直不放松对发展的重视,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大力发展生产力。

2.2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论提醒我们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民生问题,使人民群众切实分享发展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终使民生发展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人民的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数同步提升,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3社会发展规律论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必须恪守经济规律,按规律办事,感到紧迫感、危机感,增强责任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眼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赢得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竞争的主动权,着眼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只有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谐稳定。

2.4社会发展趋势论说明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但总体趋势必定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中的前进、上升也不是绝对的、直线式的,而是包含着局部的或暂时的倒退、停滞在内的曲折前进的运动。目前中国正处于紧急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出现一些矛盾、困难和问题是正常的,党中央根据新时期中国的国情研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正是为了适应特殊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充满信心。

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的先导,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引导和推动社会主义理论创新。[1],科学发展观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出发,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的先进经验相结合,并对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特征特殊时期中国国情研究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运用和发展。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包括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2]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深化中国改革、促进中国发展的根本依据和战略思想,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根据中国最新的国情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实践,也是我党执政以来最基本的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张仲华. 富有创新精神与中国社会主义蓬勃发展 [N]. 昆明:云南日报,2010-11-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当代社会发展范文第3篇

摘 要 自网络技术出现以来,人们的日常社交活动和社交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可以说,网络技术的发展直接促使当前社会直接跨越到了数字化时代。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有信息的传递和沟通。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基于此,论文在对网络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技术 社会发展 数字化作为科技最前沿的领域之一,网络技术自出现以来,就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网络技术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交活动密切联系起来,让社会的时空距离得到显著缩小,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更新,近年来社会发展的步伐也在进一步加速。但是,任何一种技术都不能脱离社会这个整体环境,对网络技术来说,也是如此,其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时刻保持着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作为21世纪最具有生产力的代表,网络技术与当前社会发展存在着多重相互的作用和影响。1 当代网络技术发展的现状过去几十年里,网络技术已经积极深入到各个领域,包括通信行业、科研事业、教育行业和企业生产等。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体验的要求愈来愈高,网络技术加入了更多人性化的元素,同时更加关注服务和体验,充分实现技术方便生活的价值。同时,信息时代的普通民众对信息、资讯和数据和其他资源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信息的传递就需要更加迅捷,通过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很好的满足这种需要。 2 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为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核心内容,网络技术已经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有了较为深入的渗透,目前大多数行业均已普遍使用了网络技术。纵观近年来网络技术的普及情况,可以发现网络技术在给社会发展带来机遇和改进空间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总之,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此,论文将从正面和负面两个角度来分别探讨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具体影响。2.1 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既然网络技术已深入到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其对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也基本涵盖各个领域。笔者将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就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进行分析。2.1.1 网络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IBM商业价值研究院2015年的全球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的CEO认为未来网络技术是影响企业最重要的外部力量。近年来,淘宝双十一的火爆也可以间接印证网络技术的技术对当前社会经济的巨大刺激效应。可以说,当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时代取胜的关键之一就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任何一家企业、一家银行若要吸引客户,维持稳定的客户群体,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就必须要配备丰富且稳定的网络技术支持。在当前网络技术高速发达的当前,传统的实体商品经济将面临较大的冲击,社会经济未来将朝着更便捷、更自由的方向发展。2.1.2 网络技术对社会政治进步的影响自被创造发明以来,网络技术天生就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自由性的属性。这样的属性特点也就决定了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界限被打破,这也使得网络技术为政治民主提供了一定的交流场所和互动渠道,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政治的民主化进程。近年来,我国不断涌现出的社交自助媒体在活跃度、参与社会政治自由度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提升。网络技术的发展,有效引导了民主政治的自有发展,社会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被大大激发。2.1.3 网络技术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网络技术除了具有物质活动的自然属性,同时还具备精神活动的社会属性。在崇尚精神文明的当前,网络技术凭借自身的优势可以直接介入到社会精神生活层面。与之相匹配的是,网络技术还可以通过利用其对生产力价值的实现,传递和改变社会群体的精神世界。如微博寻人、微博接力、微博慈善等等网络技术事件,在现实生活中因具有较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对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塑造无疑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2.2 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技术也脱离不了这个例外。在促进社会积极发展的同时,网络技术所积聚下来的异己力量也慢慢开始阻碍社会的发展。对此,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忽视网络技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而应该积极正视和面对,找出负面影响的根源寻找解决对策。论文将从民主政治、社会道德以及信息安全三个方面来阐述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2.2.1 网络技术对民主政治的消极影响网络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在没有强制约束的外力作用下,网络技术所提供的民主沟通和交流场所很有可能成为西方国家传输其民主价值观的利器。同时,网络技术作为民主政治参与的物质技术手段,其反过来也可以被一些具有其他目的的政客所利用,而成为捞取政治资本、获得政治利益甚至控制政治发展的工具。借助网络技术,这些政客可以随意攻击和打击竞争对手,欺骗和愚弄民众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2.2.2 网络技术对社会道德的消极影响网络技术的自由性也为社会群体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社交环境,活跃在互联网络中的群体可以以一种虚拟的身份在网络中自由发挥与操作。在这种没有界限的约束下,网民们往往倾向于释放自己平时难以表现出的一面,放纵自己,摆脱现实社会中各项伦理道德的约束,将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抛之于脑后,从而极易诱发各类网络道德问题。2.2.3 网络技术对信息安全的消极影响在被创立之初,网络技术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社会生产力,解放人们的劳动效率。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一些网络群体开始利用网络技术来寻求各种利益刺激点,包括个人隐私窥探、商业秘密的盗取等等,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网民利用网络技术从事网络犯罪活动。近年来,一些网络时代所特有的信息词汇,如网络黑客、人肉搜索等等,让社会公众开始思索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和安全隐患。3 网络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优化对策从上文可以看出,网络技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支撑力量,其已和社会公众的生活、工作、社交等各个层面形成了无法分割的关联体。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重要基石。正是在这种不可分割的关联中,我们需要积极看到网络技术一方面给社会发展带来的正面影响,同时还应该抱着谨慎的态度看到网络技术另一方面给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针对这些负面影响挖掘根源和问题,从而有效提出优化对策。3.1 强化信息刷选与甄别的意识和手段面对网络技术环境下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社会公众应该加强信息筛选和甄别的技能。但是,在这种抵制虚假信息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起到主导作用,而不是个人行为。在笔者看来,政府部门应该对网络信息建立资料数据库,通过关键字搜索等方式对一些虚假信息进行屏蔽和隔离。但是在屏蔽过程中,政府需要确保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并保障公民的民利不被侵害。只有在有限度的自由和民利中找到平衡点,才是网络技术时代信息实现有效传递的关键点。3.2 重视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保护 呼吁隐私安全成为网络时代迫在眉睫的事情。这不仅需要民众自我信息的把控并且不将个人重要信息挂在网上,更要对他人重要信息进行保密。政府部门要对个人隐私设置高级别保护等级,加强网络漏洞管理,避免黑客对政府系统的入侵。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体现。3.3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关于网络安全,不仅需要各家门户网站对软件、程序的及时维护、更新,更需要国家出面派出高科技专家支援各网站,国家成立专门的网络安全维护部门,及时监控各个网站的漏洞,做到实时监控、实时通报;定期派驻各大重要网站做科技指导;网站也要对政府机构做到信息反馈,提出需要改进的想法。参与者与规则制造者的有效互动是民主社会的一大重要特征,是有效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参考文献[1]王康碧.试分析网络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关系[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01):20-21.[2]艾克拜尔江买买提.关于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的思考[J].青年时代,2016(07).[3]张纪芳.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04).[4]宋红伟.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J].信息通信,2016(02).[5]祁.论计算机网络文化对社会的影响[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1):21-21.[6]马建立.浅析计算机网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6(07).作者单位广元广播电视大学 四川省广元市 628017

当代社会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海外新移民;侨乡;社会发展;福州

作者简介:孟庆梓(1975-),男,河北邢台人,上海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

中图分类号:D6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12.0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12-05-04

海外新移民是改革开放后兴起的一种新现象,一般系指“改革开放以后移居国外的我国公民”。改革开放30年以来,福建、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侨乡地区出国移民潮迅速兴起。据有关学者估测,1978—2003年,中国大陆以不同方式、通过不同途径移居到世界各地的海外移民,约在250—280万之间,其中,作为我国传统侨乡之一,福建省福州市的海外新移民现象尤为突显,通过各种渠道前往世界各地的移民规模约有70-80万人,[1]并对福州侨乡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就研究而言,虽然已有不少学者就福州出国新移民潮的移民路径、国外生存状况进行了较多考察,但是针对其影响及对策的讨论则颇为少见。有鉴于此,本文将以有关文献和调查材料为基础就当代出国新移民潮对侨乡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展开探讨,以补充该现象的研究取向并为政府制定合理引导策略提供若干参考。

一、当代福州出国新移民的基本状况

(一)福州出国新移民潮的兴起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福州海外移民潮发展迅速。其兴起动因主要源于当达国家资金、技术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日益扩大下的引力与福州当地生存发展空间相对狭小下的压力之间的“推拉”合力效应,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和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以及福州侨乡传统海外移民网络的延续与更新则进一步推动了这种跨境移民潮流。就移民流向而言,当代福州出国移民潮已呈现出“全球化”特征,遍布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整体看来,近年来福州海外新移民多集中于美国、西欧、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地区,尤其是以美国的福州新移民规模最为彰显。另外,近年来,作为“中转国”的第三国(如洪都拉斯、委内瑞拉等中南美洲国家)也出现了福州新移民的短暂集聚现象。从迁移方式来看,福州新移民潮的兴起主要通过家庭团聚、留学转定居、投资移民或技术移民以及非正常方式移民等多种途径移居国外。

(二)福州海外新移民的基本特点

1、身份构成多样化。福州海外新移民出国前分属于国内社会各阶层,涵盖了工人、学生、政府干部、知识分子以及农民等多个群体,其中尤以青壮年农民群体规模最大。发达国家高额的劳动报酬是吸引福州农民纷纷出国务工的最直接动力,也是助推改革开放以来福州新移民潮如滚雪球般不断扩大的主要引力。2004年笔者在福清市一个村落驻地调查时发现,当地在海外(包括港澳地区)的新移民群体中合法居留者共有552人,占全村总人口数的1/5强。[2]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当代东南沿海侨乡的新移民潮其实是“一种以民间方式运作的跨境劳务输出;从长远看,是中国自身极其丰富却又无法充分消化的人力资源伴随全球化进程而不可避免地融入世界大市场需求的必然过程。”[3]

2、国外发展势头良好。当代福州海外新移民群体在国外的职业构成散见于餐饮、制衣、销售、贸易、建筑等多个行业[4],并以农村海外新移民的国外务工为主。另一方面,由于海外新移民熟悉国内外两方面的情况,并具有福州人灵活敢拼的特点,所以在外经商时比较得心应手,部分新移民已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并且,随着近年来出国人员中留学人员、科技人员等知识分子比重的逐渐上升,福州海外新移民创业成才的人数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还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界的新星。

3、爱国热情高涨。由于当代福州海外新移民大都生长于国内,因此与诸多老一代海外华侨华人后代青年人不同,他们均对祖国和家乡怀有深厚的情感。他们不仅经常以个人方式往返于国外与福州之间,而且还在国外以乡缘为纽带,组建了诸多华人社团,如以福州籍乡亲为主美国美东福建同乡会、罗马尼亚福建同乡会、荷兰福建同乡会、澳大利亚福建乡亲联谊会以及英国福清同乡会、澳大利亚福清同乡会等。这些海外新移民团体在维系故乡情结和团结一致服务于祖国、家乡经济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媒介作用。

二、海外新移民对福州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扩大了国外资金的流入

出国新移民热潮的涌起,最大也是最直接的经济影响便是促使福州侨汇金额迅速增长。据纽约华埠的国宝银行副总裁黄鸿昌介绍,国宝银行自1995年底开设福州与纽约的汇款专项服务后,每年的营业额不断递增,其中福州新移民在美国人数不断增加是营业额上升的主要原因。例如,在该行1999年、2000年的汇款业务中,福州新移民的汇款额分别是总汇款的75%、77%,当时该行每年约有两亿美元的钱款是汇往福州地区的。[5]几年前笔者在福州当地新移民侨乡的实地调查资料显示,新移民在国外务工的收入水平基本呈现出三个层次:美国是第一层次,一般月收入2万元人民币左右;英、法、意等欧洲国家是第二层次,一般月收入1万元人民币左右;新加坡则是第三个层次,一般月收入0.7万元左右。依此标准估算,这三个层次下每年每人的国外总收入依次为24万元人民币、12万元人民币和8.4万元人民币,平均为14.8万元人民币。考虑到农村出国人员在国外生活的普遍节俭,以及按照当地村民的普遍说法:“全村(国外)打工的70%-80%的钱都会寄回来”,因而全村每年的国外侨汇金额往往高达数千万元。如果再加上不少投资移民、技术移民、创业移民等成功人士的众多侨汇,每年从国外汇回福州的侨汇规模相当可观。大量的民间汇款积聚了巨额的社会资金,其直接作用是拉动了内需和推进了农村奔小康的进程,间接效应是使其向生产资本转化或扩大再生产成为可能。

(二)助推福州产业经济发展

外向型经济是福州市的主导经济内容。截止到2001年底,福州市有6700多家“三资”企业,合同利用外资176亿美元,其中侨资占70%以上[6],这其中也有着海外新移民的巨大贡献。例如,福州籍旅美华侨陈清泉先生也是新移民,由他发起组织的美国福建总商会,现有会员3000多人。在他倡导下,该会积极开展与福州的经贸活动并为建设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捐资500万元人民币,他本人还带头投资6000多万元人民币先后在长乐、福州、南平等地开发房地产业。除直接投资创办企业外,新移民还以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的方式带动福州经济的发展。福州市各类高科技经济开发区中,新移民的企业已占了相当大一部分。基于新移民了解国内外两方面的市场行情,并为经济利益所驱动,他们还往往把内地的企业市场引向国外,这不仅使其自身获得了经济利润,同时也促进了内地企业的发展。长乐新移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创业是没有国境的,但创业者有自己的祖国”,新移民在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桥梁作用是福州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当代福州农村出国新移民潮的兴起还在于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助推当地农村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方面产生显著积极作用。大量的侨汇资金投入不仅大大加强了当地各种农业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有效改善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环境,使原有农业经营产量和效率显著提升,而且还直接推动当地乡镇企业投资迅速增多和消费市场需求扩大化带动下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三)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优化农村社会风气

对于福州农村出国新移民而言,迅速增多的经济收入为当地农民质量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促成了其家庭生活模式由“温饱型”向“舒适型”根本性转变,“吃、住、用、穿”的消费结构迅速被“住、用、吃、穿”所取代。尤其是在住宅建设方面,遍布福州沿海一带的诸多海外新移民村落随处可见一栋栋三、四层的“别墅”林立,楼内宽敞明亮,房间众多,装修豪华,这些颇具欧洲式样的小楼建筑费用往往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民币,显示出当地新移民家庭的生活富裕。与此同时,日渐宽裕的当地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要求也明显提高,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迅速走进农民家庭生活。另外,经济生活方面的富裕还优化了当地农村社会风气。随着新移民在国外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功,当地居民的生存价值观得到了很大更新,尤其是开放意识、就业观念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已由传统被动式移民转变为主动性移民。同时,当地社会的文明素质也有了普遍提高,从而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如今捐资助学、优待老人、捐赠公益事业等社会风气已蔚然成风。

三、福州出国新移民潮发展中的现存问题

(一)出国移民观念的一定盲目性

出国创业、勤劳致富本来是好观念,但当其发展到单纯以是否能够出国作为优劣标准的程度时,其效果便可能会适得其反。事实上,基于知识水平与工作技能的局限,部分出国者在外无业而生存困难或空手而归的情况也是有的,甚至还有少量变成了国外华人社区的黑社会,劫掠同胞而为生者,至于偷渡酿成的惨剧也是屡见报端。从另一角度来看,在福州部分农村地区,大量出国新移民的过渡流出还直接导致了当地青壮年劳动力数量不足的情况,导致了一定的土地抛荒现象。

(二)部分新移民身份难以定位

由于受到部分国家对外来移民政策的诸多限制,许多出国人员在外取得的是长短不一的居留权。按照国内现行的华侨身份认定办法,他们不属于华侨,从而无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这对不少农村出国务工者与福州家乡之间的跨境双向流动及其家庭照顾而言,凸显颇为不便。

(三)民间侨汇的资金闲置

如前所述,在当代出国新移民兴起和发展过程中,已有不少国外发达的新移民成功人士投资国内创办企业,有力助推了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过,从当地大规模农村出国务工移民的分散性侨汇资金使用情况看,却主要集中于出国运作成本中的债务偿还、生活消费支出、公益事业捐献以及银行存款。[7]其中,银行存款和众多豪华小洋楼住宅建设支出始终居于显著主体地位,而在当地投资兴办乡镇企业的资金投入则明显不足。这种多元化资金流向,反映出当地农村出国人员在如何处理消费资金与生产资金之间的选择与使用经验方面认识不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海外新移民大规模侨汇资金的有效利用率,既不利于其增值,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其助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在价值。

(四)引发的社会、家庭问题不容轻视

海外新移民的增多给当地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如老年人赡养问题,未成年子女受教育问题,夫妻关系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便会加重社会负担,成为社会问题。赡养老人问题或许还可通过雇人勉强解决,但基于夫妻关系恶化而导致家庭破裂的问题却是很难医治的:“侨乡社会生活日渐洋化,冲击了传统的社会规范与伦理。其中家庭伦理的嬗变最为典型。由于大量男子外出,造成区域内男女比例失调、劳动力减少、夫妻分居的普遍现象,情感调节的需要促使婚外恋的兴起,只要不伤及根本人们只能默许,这究竟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现在还难于评说。”[8]另外,由于诸多农村出国新移民往往长期在居留国务工,从而亦造成大量家乡留守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履行面临问题,甚至有个别缺少父母关爱与监护的留守子女不但荒废了学业,而且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加重了社会与家庭负担。

四、解决当代海外新移民问题的对策措施

上述内容分析显示,当代出国新移民潮的兴起与发展已给福州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这些影响既有显著积极作用,也有若干现存问题,并在我国东南沿海新移民侨乡地区颇具普遍性意义。如何及时制定和推行若干针对性政策措施以趋利避害已成为当地各级政府亟待解决和探讨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对福州出国新移民潮对当代侨乡影响的考察分析,我们可以就当代农村出国移民潮发展中的现存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政府职能,积极开拓出国的合法渠道,努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对于合法出国的,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给予信息咨询服务和简化审批手续支持。对于非法移民尤其是对于那些不顾一切从海上或陆地偷私渡的群众要加强教育,依法处理;对于那些利用移民倾向,引诱、欺诈、拐骗内地居民偷渡出境,并从中谋取暴利的蛇头,则应坚决打击,依法严惩。[9]与此同时,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合法出境主渠道的畅通,尽力拓宽合法渠道使用空间,加强对民间出境中介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同时,还有必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出国人员的文化和技能水平,切实提高出国移民在国外的生存、发展能力。

(二)依法保护海外新移民国内眷属的合法权益

侨务部门可制定一些合理、灵活的措施对他们给予一定优待。对那些非法居留多年,已具备合法化条件的,其家乡政府有关部门可以经过调查,根据规定的条例为其补办结婚公证、出生公证和无罪公证等,尽快帮助他们转化为合法的移民。对于其内地眷属存在的诸多生活问题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特别照顾,尤其是对于其家属中的老人赡养问题和未成年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加强重视,合理安排。

(三)加强与新移民的联谊活动,加大对他们的招商引资力度

沟通乡情、加强联谊是吸引新移民积极参与家乡经济建设的首要因素。各级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与当地出国新移民本人及其留守家庭成员的密切联系,并通过海外福州同乡会等组织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种联谊活动,积极鼓励和引导新移民将更多的民间侨汇资金积极投入到回乡创办企业和捐资家乡公益事业建设的实践行动中。

(四)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新移民问题的负面影响

例如,对于出国观念问题,要做到正确引导、实事求是,特别要注意做好对出国途径合法性的重视工作;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农业劳动力不足问题,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做好出国人员承包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工作,并可进行集中调整规划耕地,引进公司和种植大户进行集约化经营的有益尝试;针对众多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为中心的诸多家庭生活问题或困难,当地村委会等有关部门有必要进一步增强政府服务意识,积极协助出国新移民予以力所能及的关照。

参考文献:

[1] 庄国土.近30年来的中国海外移民:以福州移民为例[J].世界民族,2006,(03).

[2] 孟庆梓.当代农村人口跨境迁移特征的微观解读——对于福建福清J村新移民潮的实证考察[J] .人口与经济,2007,(02).

[3] 李明欢.“侨乡社会资本”解读:以当代福建跨境移民潮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02).

[4] 潮龙起.粤闽浙三省新移民职业结构的比较研究[J].八桂侨刊,2009,(03).

[5] 旅美福州新移民纷纷汇款过年挤爆纽约华埠银行[N].福建侨报,2001-1-19.

[6] 福州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9.

[7] 孟庆梓.海外新移民与当代乡村经济变迁——以福建省福清市J村为个案的实证研究[J].南方人口,2007,(04).

[8] 许金顶.近现代福清侨乡两次移民浪潮初探[J].华侨大学学报,2002,(04).

当代社会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数字异化 科技 价值观 利益

中图分类号:G2061 文献标识码:A

一、数字化问题概述

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步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已经俨然是一个信息社会,数字化的社会,甚至有人将数字科技的发展带来的现象称为第四次技术革命,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世界的经济蓬勃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数字科技的发展彻底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给我们全新的体验,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新兴的数字生活方式取代。现在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往工具就是手机号码,QQ号码,以及MSN,微博等等,电子商务开始由凤毛麟角变为普遍产业,遍及银行、实体货物等各个行业,商店也开到了网络,由此新型的产业链也产生,例如,快递行业。通过数字化网络的共享资源,我们可以获取我们想要的任何材料,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获得更多相关的信息。

数字科技的触角是无限的,其广泛性目前依然在不断的扩大,我们的生活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数字化生活,在我们充分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优越和便捷时,我们是否全面的考虑过这个自己身处的数字化时代呢?根据马克思理论我们知道,看问题时我们要全面,因此,针对数字化时代我们不能仅仅从它的优点方面来考虑,全面的分析数字化问题,我们会发现在对待数字、网络等着现代数字科技时,我们过分乐观了,数字异化问题已经在我们无法察觉的时候悄悄来临了,而此时,数字异化现象已经要求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

二、数字异化现状及影响

“异化”一词最早作为一个哲学术语出现,来自拉丁文alienation和alienare,有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意。”其发展的脉络历经黑格尔的客观精神的异化、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霍布斯和卢梭权利转化异化以及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简单来说,所谓异化,是指人被自己创造出来的客体反作用了。

马克思在黑格尔的基础上完善了异化理论, 提出了相互异化,主体在异化客体的同时, 也被客体异化。这就是说,异化的结果会导致主客体都产生差异变化,进而这些变化会引发异化活动发生链式反应。

数字异化是科技异化的一种,我们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都充斥着数字异化问题,从我们的生活环境到人类的个体再到我们个体人的精神世界,无一例外地被数字异化所侵害。

首先,从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看,数字异化的方式是多样的,途径是隐蔽的,而且范围具有非限制性的特点。

随着网络,信息卫星通讯技术等数字信息技术的普及,数字技术走进了平常人的生活,电子转账诈骗,金融数字化后投机人员大幅激增,黑客入侵,网络虚拟社会同样导致了数字化犯罪,网络犯罪现象频频发生。数字化操作,使这些不良行为,犯罪活动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助长了数字异化的趋势,导致数字异化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数字技术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份子,甚至支配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领域,我们沦为数字化的傀儡,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产生。

其次,数字异化问题同样对我们的个体人的身心有着更深层次的影响。

数字技术以其特有的方便快捷性,智能性等特点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工具,而其智能性更是使人们的大脑,神经系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但是人类的感官系统也因此出现了懒惰倾向,更为严重的发展将是可能走向衰退。数字技术使人类可以足不出户的消费,娱乐,但正是如此,人们出现了手机依赖症,沉迷网络,数字综合症成为了医院病历上的新名词,人们在逐渐的沦为数字化工具的奴隶,大脑迟钝,身体机能走下坡路,甚至退化趋势。

更深层次地讲,人类的精神世界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数字技术使人们之间的感情愈发的疏离,过分依赖于网络等数字技术更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走入了歧途,人性开始出现淡漠,彼此孤立,真实而淳朴的感情被人们非面对面的交往淡化了,甚至有个别丧失理性,混淆现实与数字虚拟世界的案例出现。社会角色定位出现偏差,社会责任感呈现出倒退减弱趋势。

三、如何应对数字异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正确理解数字异化的“双刃剑”作用。

一方面,重新面对人自身。“人为本,技术只是手段”。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生存方式在向人类招手,使得人类活动的独立性、自主性大大增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明显提高,而与此同时,人也被物化了:人性价值的缺失,丧失了其社会本质,忘记了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和责任。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的社会性,在于与他人发生了不可避免的联系。

另一方面,数字时代的人文精神的回归。数字异化是人类理性的产物。人类在网络世界里,追求的是技术,技术为经济理,从而使人缺失了价值的追求。通过弘扬人文精神,确立指导工具理性的价值理性,将科技文明导入一个合理的发展轨道上来。数字时代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和使命与对未来命运以及归宿的思考,把人从“单向度”引向社会的全面的意义的人,把高科技的发展和人的塑造结合起来,体现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进程的统一。

(二)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和谐统一。

人的需要是全面的, 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人的需要的满足、人性的完善迫切要求现代人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满足人的自然属性外, 还努力关注精神文化建设、提升自己的心灵, 打造出一个物质丰裕、精神充实的新型社会, 使人的精神存在更在愉悦。

人有两重存在, 自然存在和精神存在这种经验的自然哲学到近代被哲学家们继承发扬直至片面的科学化。近代科学的发展, 使科学的实用价值突显, 科技理性扩张, 功利主义膨胀, 导致数字技术这种人造物变成统治人、压抑人的一种异己性力量, 人生的意义、价值全然被遮蔽、遗忘。人在物质生活得到逐渐满足的同时, 精神生活逐渐失落而变得空虚。数字科技的发展是数字异化成为可能。

只有将研究客体自然的科学哲学与研究主体人的人文哲学相结合, 使求“真”的科学精神与求“善”的人文精神相统一, “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和谐满足相统一, 才能克服对数字技术仅仅从表面上的依赖,全面的理解数字技术,促使人们对其有正确的工具性的认知,使它不断地人文化、人性化、工具化,这才有助于人类在享用数字化的同时深刻理解生活的真谛,从而达到避免数字异化的可能。

(三)个体自主性的建立。

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首先应该具有批判精神,在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要牢记技术为我所用的原则,而不要盲目地追求虚拟的数字乌托邦。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是现实世界的一个存在物,并且越来越受现实世界格局的影响。其次,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有一套正确的价值观念、认识善恶美丑的观念。再次,有效处理信息。信息爆炸本身不是坏事,关键是要找到最需要的信息,并且进行有效处理。最后,要有自己的思想。数字化社会,有了数字化不代表有了思想,但是有了思想,就会创造更深层次的数字化。数字化仅仅是一种资源,如果没有思想,它就等于零甚至更差。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是数字化生存的主体而不是客体,在我们描绘每个人都能充分分享信息这个美好愿望的同时,也在告诫我们,人类始终是机器的主宰者,机器的存在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数字化生存应该是为我所用,而不是促使了人类的异化。

关于数字异化问题,人类的认知局限性规定了我们未必能够找到一个理想的终极道路。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必定可以逐渐克服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的利用好数字化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充分便利,将双刃剑的优势利用好,克服掉劣势,调整好数字异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其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发展。

(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院,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参考文献:

[1][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 1997.

[2]朱瑛.论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11月

[3]邢广桥, 吴夺, 王新.对科技异化根源的认识.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 年7 月

[4]赵海英.科技的异化及其扬弃.绥化师专学报2004 年5 月

当代社会发展范文第6篇

【内容提要】发展的实践凸显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意义不仅体现在它所直面的时代与问题仍在“当代”之中,而且体现在它自身所特有的理论价值中。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不是自然显现出来的,而是需要人们的自觉把握,这就要求从问题的审视、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不同发展理论的比较、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特质与品格的领悟等方面去理解和把握。寻求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的基本途径应是切入发展实际,突出“问题意识”,实现理论与现实的合理互动。【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把握方式/寻求途径【正文】“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11站在时展新的起点上来重新审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发展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对接?其当代价值究竟有多大?如何看待和把握其当代价值?这些都是研究中需要首先澄清的问题。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命运与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以来,在其一个半世纪的发展中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同马克思主义的总体发展情况一样,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也经历了坎坷的发展。一方面,随着发展理论的深入研究,众多学者都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抱以极大的兴趣,并给以特别的关注,尤其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一些原则性意见以及关于非西方国家发展的观点等,受到了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可以说,一个真正严谨的学者,在其研究中都不敢轻易否定马克思的理论地位,尽管评价不一。另一方面,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其研究过程中也确实遇到不少质疑。在西方学界,有的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产物,而在今天后资本主义时代和全球化时代,这一理论很难解释当展现实,因而只能作为一种理论参照;有的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侧重的是对社会发展的宏观说明,而不是对发展问题的微观分析,用这样的解释框架难以回答今天的具体发展问题;还有的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完全是一种现代性的宏大叙事,这样的宏大叙事对于当代社会的多样化发展来说,没有什么解释力和穿透力。类似的观点还可以罗列很多。但不管什么样的观点,都实际上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即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命运问题。亦即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今天究竟是否还有生命力?对于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不能靠简单的评判,也不能靠意识形态性的认定,而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用事实来回答。为此,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直接相关的这样几个基本问题必须加以理论上的澄清:一是时代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二是时展的内在逻辑是否发生了根本改变?三是时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应当看到,自马克思去世后,资本主义历经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现在已经发展到国际垄断阶段,世界局势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反映的只不过是资本主义具体形式的变化,而不是其实质的变化。只要时代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那么,产生于这种时代并直接用于分析这种时代的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就没有过时。对此,美国学者凯尔纳明确地指出:“我们仍然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且,只要我们还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那么马克思主义将仍然是合乎时宜的。”[2]35美国学者卡西迪也这样认为:“不管他(指马克思——引者)有什么错误,他确实是一个通晓我们的经济制度的人。只要资本主义继续存在,他的作品就值得拜读。”[2]10既然时代的性质未变,那么决定这种性质的内在逻辑就没有改变。就总体而言,现代社会依然是按照资本的逻辑行进着,各种社会现象仍是受资本的逻辑支配和制约的。要说变化,只不过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资本的逻辑已不再局限于一个个国家、民族,而是扩展和贯彻到整个世界。只要资本逻辑没有被超越,围绕这种逻辑所阐发的各种发展思想也就很难被超越。诚如美国学者德里克所说,只要资本的逻辑继续发挥作用,“只要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继续存在,马克思主义就还有意义,无论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学者。”[2]216至于时代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很难说得到了有效解决。马克思当时所着重分析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各种主要表现,在今天依然存在,只不过是以新的方式在产生影响。德里达在其《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曾经指出当代资本主义有10大无法愈合的伤口,“经济战争、民族战争、少数民族间的战争、种族主义和排外现象的泛滥、种族冲突、文化和宗教冲突,正在撕裂号称民主的欧洲和今天的世界。”[3]115伴随着财富的巨大增长,资本主义世界矛盾、冲突的势头也在进一步发展。正由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所面对的时代性质和所存在的基本问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因而作为对这种社会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表现,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仍具有重大的穿透力。不能依据它创立的时间来判断它是否“过时”,是否具有合理性。有效性与时间性毕竟是两回事。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意义不仅体现在它所直面的时代与问题仍在“当代”之中,而且体现在它自身所特有的理论价值中。首先是体现在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正确揭示和把握上。马克思不是用观念来解释历史,而是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出发来研究历史,因而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哲学与以往的“客观历史编纂学”不同,它是建立在事实分析基础之上的,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和科学把握。对此,法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就曾经这样评价过:“马克思的天才,马克思的影响经久不衰的秘密,正是他首先从历史长时段出发,制造出真正的社会模式……马克思主义是上个世纪中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分析;它只能在长时段中恢复和焕发青春。”[4]202—203正因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对历史长时段的揭示并是在长时段中发生影响的,所以它不仅为分析以往历史的发展,而且对分析当代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理论基础的作用。其次是体现在马克思在考察社会发展问题时所具有的批判精神上。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以至他的整个哲学,不是仅仅局限于解释世界,目的是要改变世界,所以它对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不是一般性的诠释、理解,而更重要的是突出批判性的考察。尤其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分析上,其批判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展现。因此,凯尔纳认为:“马克思主义包含着发展现时代的一种批判理论的源泉。”[5]30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不仅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而且具有高度的自我批判精神。德里达曾经说过:“要想继续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中汲取灵感,就必须忠实于总是在原则上构成马克思主义而且首要地是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激进的批判的东西,那就是随时准备进行自我批判的步骤。这种批判在原则上显然是自愿接受它自身的变革、价值重估和自我再解释的。”[3]124今天,强调马克思的这种自我批判精神,对于深入推进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创新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再次是体现在社会发展研究的科学方法上。马克思始终是以严谨的态度和方法来研究社会历史发展,而不是随意演绎社会历史发展,因而所作出的分析和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上是经得住推敲的,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尽管在新的形势下有的需要修正和发展。对于这种严谨的研究方法,许多西方学者都给予高度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就曾经指出:“我觉得,在马克思出现以后的时代,认真研究马克思应当是每个抱严肃态度的思想家的中心问题,掌握马克思的方法和成果的方式和程度决定着他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6]215实际上,只要是“抱严肃态度”的思想家都不会否认马克思研究方法的价值。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意义或当代价值不仅仅表现在上述基本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对有关具体问题的分析之中。西方一些学者把马克思的发展论只看作是对社会发展的宏观说明,而缺少对发展问题的微观分析;只解释成是一种现代性的宏大叙事,而缺少对现代性的细微解剖,借此来贬抑其当代价值。这样的理解并不是客观的、中肯的。综观马克思的文本,确实可以发现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的宏观说明较多,微观分析较少,但这种研究的特点和方式与其理论的价值并无必然的联系。马克思当时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主要是驱除历史发展观上的迷雾,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尤其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指明方向。由这样的主旨所决定,研究的重点必然要放在社会发展的宏观考察上,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马克思在对社会发展宏观说明的同时,也并没有轻视对社会发展的微观分析。如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研究上,实际上就是交替运用宏观与微观两种分析方法,既注意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考察,又注意“显微镜下的解剖所要做的那种琐事”[7]8,二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这样的研究方法不仅对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是适用的,而且对于研究任何社会都是有益的。因为整体与要素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具体问题的研究来说,如果只是孤立地进行,而不从更大的视野、不从它与其他问题的联系来考察,那么对于具体问题也无法获得真正科学的认识和理解。管中窥豹,其实是连一斑也不能得到真正认识的。所以,不能完全用发展学上的实证方法来排斥马克思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总的说来,尽管历史条件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并没有失去其当代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克思被重新发现;随着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被重新得到关注和开掘。当然,指出这一点,并不等于这一理论不需要有新的发展。应当看到,自这一理论创立以来,毕竟是一个半世纪过去了,其间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所有这些,都给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对于当代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可能仅仅从原有的经典理论中来寻求解释。新的实践必须有新的理论探索,因此,必须结合新的发展现实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推进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的把握方式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并不是自然显现出来的,而是需要人们的自觉把握。把握的程度如何,其当代价值也就体现得如何。这绝不是要倡导解释学方法,而是旨在突出研究的主体作用。为什么同样的文本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当代价值?原因就在于研究主体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对文本有不同旨趣、不同视角的观照,从而使得文本中的某些思想、观点可以根据现实需要凸显其当代价值。如何把握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以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探讨,但从“当代”的视野来考虑,重要的是应通过如下方式来把握:1.从问题出发来看待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作为一种实践哲学,其当代价值就在于能够分析和回答发展中重大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从问题出发来寻求马克思主义的合理解释,正是把握和实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的重要方式。因此,不能泛泛谈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应当通过问题的审视与考察,使其理论价值能够得到真正的彰显。应当看到,同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一样,我们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无论其规模还是力度都是空前的,由此引发的问题也是空前的。与那些西方早发的现代化国家相比,由于我们在发展的背景、发展的起点、所处的国际位置、发展的导因、推进的方式上不尽相同,因而导致的发展逻辑不同,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也颇为特殊。这些矛盾和问题之所以特殊,原因就在于这些矛盾和问题在一般现代化的过程中,尤其在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是不曾遇到或很少出现的,因而都具有“悖论”的性质,以致常常被称之为“两难困境”。这些“悖论”性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浓缩与循序的矛盾、滞后与超前的矛盾、机会与压力的矛盾、解构与重建的矛盾、民族化与世界化的矛盾等。所有这些矛盾,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来说都举足轻重。如何克服和解决这些矛盾?简单地搬用西方的现代化理论显然不行,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对这些矛盾、问题予以深刻的分析,以形成新的认识和解决办法。这样的分析、研究,既促进了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又促进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入研究,使其真正具有当代价值。如果说上述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所具有的共性问题,那么,我国在其发展中还有着自身更为特殊的问题。我国的人口如此之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如此之少,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如此之大,发展如此之不平衡,这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随便拿出哪一个问题,都是“天字第一号”的难题;再将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可谓难上之难。如何在这样的条件下既加快经济增长,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我们面对的严峻课题。对于这些问题,当然不是要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寻求答案,但确实需要用其基本的理论观点加以具体分析、探索,以形成新的解决思路与办法。这种分析、探索的过程,自然也是提升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的过程。所以,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就在于契合着当代社会发展所面临着的重大问题,能够启发人们对问题的思考,并给科学解决这些问题以正确的理论指导。2.从发展的经验教训来看待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要减少失误,顺利推进发展,必须注意总结经验教训;要总结好经验教训,必须对发展不断加以认真反思;而要做到成功的反思,又必须具有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这就要求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予以高度关注,一方面从中获取思想资源,吸取灵感、方法,另一方面又促使其自我反思,升华其当代价值。虽说现代化的推进没有统一的模式,但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还是值得我们认真借鉴的。“二战”以后,众多发展中国家开始了现代化建设,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有些国家的现代化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有些国家的现代化则基本没有启动,还有一些国家的现代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没过多久,又出现了夭折。总的说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乏成功的经验,但也有着大量沉痛的教训,如盲目模仿甚至照搬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对于发达国家和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过分依赖等。这主要涉及到现代化如何推进的问题。就以现代化推进的条件来说,美国社会学家列维曾进行过专门研究,并提出了四个相互联系的命题来讨论:第一,维持较高水平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并不一定就是获得这种现代化水平的前提条件;第二,“内源发展者”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不一定就是“后来者”现代化的前提条件;第三,同是后来者,某一国家现代化起步的前提条件并不一定就是另一国家现代化起步的前提条件;第四,在现代化程度较低的后来者中,其社会结构中与较现代化国家的社会结构最相类似的因素,并不一定就是走向现代化的最好基础。[8]83—84列维的分析应当说是比较深刻的,他提醒我们注意客观估量自己的现有条件,并善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来推进现代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确实给我们的发展研究,尤其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崭新的课题,通过这些课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经验教训的总结,而且有助于理论上的深入探索。要顺利推进发展,不光要善于总结国际上发展的经验教训,同时要特别注意总结我国自己发展的经验教训。我国的现代化历经坎坷,可谓“九死一生”。且不说中国近代以来发展的磨难与艰辛,就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也是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现在,又进入一个社会重大转型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是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贫富悬殊加大、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甚至出现社会动荡。正是基于这样严峻的现实,现在才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而要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其理论基础——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重新的理解。应当说,在有关科学发展方面,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尤其在以人为本、克服异化、避免两极分化、注意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思想观点,值得我们今天认真消化、吸收。这种研究和消化、吸收,既对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丰富和深化,又给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更具有当代意义。3.从不同发展理论的比较中来看待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并不是自封的、自我认定的,而是在同其他发展理论的比较中得以显现的。正像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科林伍德在其《历史的观念》一书中所说:“对某种学说进行激烈的论战,乃是争论中的学说在作者的环境中形象高大、甚至对他本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的一种确实无误的标志。”[9]24马克思虽然没有赶上当展研究的各种论战,但其思想还是被卷入了今天的争论。无论是赞成马克思的也好,还是反对马克思的也好,只要谈到发展的基本理论,总是不会撇开马克思。因而考察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不能游离于当展理论研究之外。应当说,当代各种发展理论都从一定的视角、一定的侧面对发展作了深入的探索,大大拓宽了发展研究的视野,同时也深化了对原有问题的认识。如经济学中各种发展理论对经济发展不同方面的具体研究、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增长与发展的辨析,社会学中关于现代化和文明的发育与传播关系的考察及对发展中国家发展原因、出路的不同理解和强调,政治学中关于政治发展与政治制度化两种思路的提出,未来学中关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不同观点的争论,新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批判和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社会的揭露等,都从某些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不少值得借鉴的意见与思想。但从总体来看,这些观点在其研究上还是缺少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分析与把握,因而整体上并没有超过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高度。马克思在分析发展问题上所体现出来的全面性、历史感以及分析的深度和厚度,都是其他发展理论所无法比拟的。这并不是要贬低其他发展理论的地位与贡献,而是旨在说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有着其他理论不可替代的独特的理论价值。只要通过比较,就不难发现和把握这种理论价值。当然,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因其时代的变迁,也不可避免地存有局限,尤其是对于社会发展各种具体问题的解释,确实比较薄弱。对此,当代各种发展理论均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这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是一个有力推动,其理论价值就是在这种相互比较、相互吸收中不断提升的。4.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特质与内在品格来看其当代价值。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并不是关于社会发展的认知图式,也不是对于社会发展的具体设计,而是对社会发展的本质揭示和原则性说明,是随着社会生活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1]73正由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始终没有离开“现实的历史”,总是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并随时修正原有不合时宜的观点与结论,所以它才体现出显明的当代性或当代价值。这种实践性的理论特质与自我超越的内在品格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研究中是非常突出而富有活力的。马克思向来十分厌恶对他的理论的“奴隶式的盲目崇拜”和“简单模仿”,更反对将他的理论变成宗教信条和预世预言。认为马克思企图要用一套概念系统和一种理论体系来对社会发展,尤其是未来社会的具体发展加以严格规范和详细说明,这是对马克思的莫大误解。今天要合理把握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并自觉为社会发展实践服务,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一理论的基本特质和内在品格。这就要求我们结合新的实际情况正确地辨析、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为此,应当区别这样几种情况来加以看待:第一,对于社会发展的一些最基本的原理,必须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但应结合新的情况深化其研究和认识,讲出新内容,提升其当代意义,从而以新的思想、见解继承其基本原理。第二,对于一些原本就属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但过去没有给予重视或者被遗忘的观点,应结合新的实践需要加以深入开掘、深刻理解。如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东方社会的理论、社会进步的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等,都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予以深入研究的。第三,对于一些经典文本中已经提及并有所论述,但未深入探讨、充分展开,而当代社会实践的发展又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思想和观点,应结合新的情况和问题加以认真研究、详尽论证,使之逐渐完善成熟,上升为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或基本原理。像马克思关于交往与社会发展的思想、竞争与社会进步关系的思想、对抗与文明关系的思想、利用资本消灭资本的思想、社会发展“跨越”的思想以及生态伦理、人力资源等思想,都是既有重要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第四,对于一些曾经被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已不可能再具有基本原理意义的观点,应当适时加以突破和修正。像社会主义社会应实行计划经济等观点,绝对不能作为基本原理再继续坚持。总之,应当区别不同的情况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加以具体看待,以充分发挥和提升其当代价值。按照这样的思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作为一个整体,其当代价值可以说主要是从这样两个方面生发出来的:一是从其理论中心地带生发出来的,即从其基本原理生发出来的;二是从其边缘地带生发出来的,即从那些曾被忽视、误解乃至被遗忘的思想、观点中生发出来的。不管是哪一地带,最后还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中生发出来的。正是实践赋予理论以新的活力、新的生命力。三、寻求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的基本途径重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原则,也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将其落实到具体的研究之中,以形成新的理论成果,引导发展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寻求发挥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的有效途径。说到寻求途径,这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大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不乏成功的探索,但也有值得吸取的教训。常常看到的是这样一些寻求方式:或者是原理加例证,即从现成的原理出发去说明发展的问题与现象(此即外推法);或者是在解释和说明具体的发展问题时,只注重从经典原著中寻找理论根据,以求解释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此即内推法);或者是为了凸显当代价值,更多关注的是话语系统,而不注重内容本身的阐发;或者是用现代解释框架来理解经典理论,把马克思“现代化”,等等。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寻求方式。如果按照这些方式来研究,很难使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得到真正的凸显与提升,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徒有“现代”的外观,实则是一个更为怪异的理论产物。用这样的理论产物去考察和指导实践,其结果可想而知。实际上,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尽管体现在诸多方面,但就其实质而言,主要体现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上,要寻找当代价值也只能由此来切入,并由此来实现。这就自然要求突出“问题意识”。谈到“问题意识”,似乎没有多大歧异,但实际的贯彻落实并不理想。反观我们的发展研究,不难发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讲得很响,扎扎实实的研究却很薄弱;一般性的论述非常之多,具体深入的问题研究则非常之少;追求体系新颖、话语新颖的热情很高,结合新的实践进行专题性的研究则比较疲软。这样的研究,显然不利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走向“当代”。其实,今天讲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性,不在于翻新什么概念、术语,也不在于急于建立什么新的理论体系,而在于真正面向社会生活实践,用马克思的基本立场、观点研究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为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就是在分析和解决发展中的重大实践课题和理论课题中加以显现和实现的,或者说,这是其当代价值最重要的存在形式和实现形式。当然,这并不是说引入新的概念和范畴、尝试建立新的体系毫无意义,而是旨在强调应突出问题的研究,以此来带动基本理论的研究。如果对事关发展成败的重大现实问题麻木不仁、漠不关心,而一味追求话语的翻新和体系的建构,这样的努力又有何实际意义?由“体系意识”转向“问题意识”,事实上就要求研究范式或研究方法有新的转换。这就是说,不能把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仅仅看作是一个知识系统,而要看到它的重要的方法论功能、实践功能。马克思有关社会发展的所有论述在最终意义上都是直接指向现实的,是为现实社会服务的,因而对其理论的研究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解释世界”上,更重要的是放到关心“改变世界”上。在实际研究中,就是不光要注意回答社会发展“是什么”,更要注意回答“如何发展”。这就要使发展研究更加切近现实,通过具体考察,提出切合实际的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对策,真正发挥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功能。要增强“问题意识”,加强研究的方法论功能,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化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研究不是一般的“做学问”,而是要经世致用。离开问题的探讨和解决,理论研究也就成了无的之矢。无论是领悟经典文本的当代意义,还是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都应以提出问题、把握问题为前提。正是问题的提出,展现了一个新的视域,使研究获得了新的生机、新的意义。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恰好是研究的动力和活力之所在。所以,就某种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诚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10]59马克思实际上就是这样从事研究的。凡是“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11]21为此,真正要研究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那种“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2]289。正是在问题的不断提出、不断解决过程中,一方面是世界得到了改造,另一方面是哲学得到了解放和改造,这就是所谓的哲学的世界化,同时也就是世界的哲学化。[12]258马克思从早期开始所确立的这种研究方式,贯穿于其一生的研究之中。这种研究方式在西方哲学研究中也有一定的传统。如苏格拉底就首开了这种方法之先河,其“对话”就是试图去清除蒙蔽而不制造真理。后来的一些哲学发展曾经偏离了这一轨道,“体系哲学”的盛行成了主流与时尚。到了20世纪,这种状况开始得到扭转,一些哲学家重新关注这一方法。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形而上学导论》等著作中,对什么是“值得追问的”以及如何“把它作为问题制定下来”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在“哲学追问”上作了较大努力,认为“把自身生活和决定性的实施置于问题之中。这是所有的和最彻底的澄清活动的基本概念”[13]154。伽达默尔在其《真理与方法》中也强调了“问题”在诠释学中的优先地位,把问题探索看作“精神科学的逻辑”,并具体探讨了提问的辩证法。阿尔都塞更是明确提出了“理论总问题”的研究范式,把它看作思想逻辑中的支配性构架、哲学的产生方式。这些思想家尽管思考的角度不同,但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突出了问题研究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就意味它总是活跃于智力的前沿,意味着它总是在对知识、真理探索的“途中”而非“终点”,不能简单地宣布对真理的占有。因此,问题的提出比答案更有意义,探索的过程比得到的结论更值得重视。然而,问题的提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的提出,绝不是闭门思索所能做到的。提出问题必须面向现实、面向生活,对社会实际发展过程的矛盾和问题予以及时的发现和准确的把握,并将其转变为哲学上的研究课题。离开了社会现实,“问题研究”只能是一句空话。要增强“问题意识”和研究的方法论功能,还必须强化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并不是一般性地强调“问题意识”,而是要确实通过对社会发展实践中重大问题的探索、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因而我们所讲的“问题研究”,又不能仅仅局限于问题的提出和理论的追问上,应该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最终落脚到问题的解决上。这样,加强研究的方法论功能,事实上就是由恰当地提出问题、深入地探索问题、合理地寻求问题的解决共同组成的。按照这样的方法论要求,研究应力求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出发,进入到马克思的理论视野,然后再从这种理论视野回到发展的现实,尤其是目前中国发展的现实。这样的互动,可能是寻求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最为基本的途径和方法。【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道格拉斯·凯尔纳.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终结[C]//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5]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6]卢卡奇自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孙立平.传统与变迁[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9]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0]A.爱因斯坦,L.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1]恩格斯:《资本论》德文版序言[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海德格尔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当代社会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发展 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发展是时代不变的主题。社会发展理论是西方工业社会转型的产物。所有社会发展理论都必须以社会现实为基础。因此,我们也要站在时展的新起点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

1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过程。马克思吸收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思想,提出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矛盾运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思想,他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虽然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是生产力绝不仅仅是唯一的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心理等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恩格斯明确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是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地、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

现实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现代社会转型的条件。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和途径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体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色。他批判了历史发展的单线进化论思想,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马克思在1877年《给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指出,他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产生以及发展道路的分析仅限于西欧各国,并不是对人类一切社会形态都适用。若“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那就是“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地侮辱。”

马克思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场合以及在不同的著作中分别对社会发展形态做出了不同的划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具体的现实的国家发展组成的。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西欧、美国、俄国等东方民族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道路表明了不同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形态可以采取不同的演进方式和发展道路。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不是纯粹的、自然的过程,而是作为主体的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对象的过程。人只有在脱离了纯粹的动物界以后,发展才得以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是动物转化为人以后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与运动形式,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的发展。社会发展是相对于人和人类社会才存在的。发展具有目标指向性、价值选择性以及主体能动性。马克思认为发展不是由外在的、先天的力量决定的,而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结果。他说:“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者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2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它所直面的时代与问题仍在“当代”之中,而且体现在它自身所特有的理论价值中。马克思是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出发来研究历史,是建立在事实分析基础上的,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和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满足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所以它对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不是一般性的诠释,而是批判性的考察。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仅面临全球化的危机与挑战,而且具有自身存在的特殊问题。社会的发展所提出的问题,并不能单纯地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范本中去寻找答案,而是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理论观点,加上具体的分析、探索,从而形成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首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结合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我国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2003年我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强调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是为了促进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清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当代社会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体育运动;当代社会;体育功能;强身健体

现代社会的发展与人的自身发展是紧密相连的。首先,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所导致的一种结果或所达到的一种目的;其次,社会的发展又依赖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自我发展。所以,社会的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人自身的发展又构成社会发展的载体,而人的发展则主要体现在人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上。

一、当展社会中体育基本功能

1、体育直观作用──强身健体

“强身健体”是体育最主要的本质功能。在公元前三百多年前,古希腊的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承经说过:“生命在于运动”。体育以身体运动为基本表现形式,通过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各个机体、系统以一定负荷和作用量进行刺激,使身体在基本形态结构、生理系统等方面发生相适应性反应,进而提高身体健康和增强自身体质。

2、体育运动是各级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体育运动的教育功能就其普遍性,它对现代社会产生的作用,是其他社会中其它功能无而无法相比的。因此,在世界中,许多国家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但对体育运动的高度重视确是共同的,这为其在教育中发挥体育的作用提供了载体。

(1)体育运动在学校教育的基本作用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概述中表明,从来都认为体育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最重组成部分,并一直重视它在这个特定领域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利用身心共同参与体育过程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将来担任社会角色所必备的体育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是体育在学校发挥教育作用的主要作用。

(2)体育运动在当代社会中的教育作用

就社会教育意义而言,由于体育所具有的活动性、技艺性、竞争性、群聚性、国际性和礼仪性等特点,它作为一种传播体育价值观的理想载体,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及培养社会公德等方面,教育人们要与社会保持一致性。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当置身于社会群体之中,会因竞赛的礼仪形式,激烈的竞争气氛,高超的表演技巧和比赛的胜负结果等因素,在同伴与同伴之间、同伴与对手之间、观众与运动员之间产生极其复杂的感情交流,并激起人们的荣誉感、责任心、集体观念、民族意识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3、体育运动发展方向趋向休闲体育娱乐

现达国家已经走过的路程证明,休闲活动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社会活动,它是人的社会生活必然的构成部分,社会人的个人消费活动大都在休闲时间中进行。就休闲活动的内容来讲,休闲体育占有十分重要的、特殊的地位,据日本有关研究统计,在所有的休闲活动中,与体育相关的活动占70%左右,充分说明了休闲体育已成为经济发达社会中休闲发展的主流。休闲体育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社会休闲活动的主流,完全取决于休闲体育本身所能够完成和达到的社会功用。

4、体育运动对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功能

体育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刚迈进市场,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阔的市场引起经济界的高度注视。以体育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各种名牌产品,如“耐克”、“阿迪达斯”、“李宁”、“安踏”等全世界知名,创造出惊人的经济效益。

二、体育对满足人类社会自我需要的必要条件

1、通过历史发展可以发现体育是实现人自我需要的手段

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无论是原始的纯生物性的体育还是现代社会花样繁多的体育,都为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为了享受、为了发展。生命在于运动,人类从爬行动物变成直立行走的高级动物――人,这本身就是运动的结果,按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叫做劳动创造了人类。从现代体育学意义上讲,远古时代的劳动,也可称之为体育。不过,原始时代的体育(劳动),尽管也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生存、享受、发展的追求,但这种追求是不自觉的、或者说是纯生物学意义的。

真正地自觉地、科学地把体育作为人类生存、享受、发展的手段,恐怕只一二百年历史。而科学的体育运动的界碑也只是自100年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100年后的今天的体育运动更是远非昔日可比。当今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家与国家间的竞争,已经不单单是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的竞争,而且是员工(对企业而言)、国民(对国家而言)体能的竞争。体育已经既作为增强国民体质、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满足国民日益提高的娱乐水平的手段,又成为了展示综合国力的标志。

2、体育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余暇时间的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体育消费作为一种集健身、娱乐、精神愉悦于一体的社会文化消费现象,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但这些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自我健身观念和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积极引导。所以,我们一方面在承认社会、经济因素给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带来影响的同时;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提高体育在消费结构中的地位,改变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态度,积极引导和鼓励体育消费,来不断扩大体育消费市场,不断增加体育需求,以此来带动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当代社会发展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发展;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启示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观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包括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史前社会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它包含了社会历史领域的诸多方面,既包含了一般社会发展的理论,也包含了具体社会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理论。“作为有史以来对资本主义制度最彻底、最严厉、最全面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大大改变了我们的世界。由此可以断定,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消亡”[1]这是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肯定。而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立场,是浩瀚的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过“社会发展观”,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始终都有着社会发展观的思想。从性质上来讲,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是唯物辨证的,超越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提出了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真理;从发展要求来讲,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就是要求社会整体进步而不是像资本主义一样片面发展;从发展动力和目标来讲,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就是要依靠人民群众,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因此,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就是在社会整体进步中,依靠人民群众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唯物辩证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观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

现如今的资本主义社会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极大的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且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调整政策、制度,建立福利和保障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但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上仍会爆发周期性的危机,以美国为例,如今对产业工人的剥削和对资本的竞争性积累使金融危机冲击着资本主义国家,就如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意识到的一样“我们不是因为历史的意外才走到这一步,是华尔街的贪婪与不负责任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在军事上,2001年,美国打着“反恐”的旗号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年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近几年来,美国对亚太地区采取的军事部署包括在韩国运输萨德系统等是美国霸权主义的体现。加拿大理论家埃伦就将之称为“新帝国主义”:“拳养军力其目的既不是为侵占领土甚至也不是为了击败对手的帝国主义。这是一种不寻求领土扩张和对贸易通道加以亲自控制的帝国主义。”[2]

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的贪婪本性不会改变,所以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这一基本矛盾没有改变。而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分析之透彻,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把握之深刻,这是任何一个思想家都无法媲美的。所以,不能克服自身矛盾的资本主义社会要想将资本主义全球化,这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行成的,而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对资本主义的真理性理论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意义。

中国是当代最大的也是发展最好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大发展。在经济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也在稳步增长,繁荣的经济发展为我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政治上,在飞速发展的当代中国又提出了“中国梦”,我们的“中国梦”是与世界和平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坚持和平发展、推动建设民主、平等和和谐的世界秩序。正如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二十一次非正式会议上所说“中国的发展将惠及世界”。[3]在国防科技和军事上,中国在世界上的水平也是领先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天宫二号,神州十一号等都是我们最新的航天成果;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又一次蝉联冠军;中国航空母舰的建造也为保证国家的海上这一神圣职责贡献力量。在文化上,人民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也全面实现,人民也越来越注重强身健体,中国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全面健身热在不断盛行。诚然,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们的社会基本矛盾,这符合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所揭示的一般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真理,我们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一般社会都具有的矛盾,也正是@样的矛盾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着例如经济发展与经济收入分配、社会公平与效率、社会进步与管理、物质生产与生态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就是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的解决那些难题,更好的发展。如果说这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阶段的理论指导,那么它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就是在历史观的哲学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理论。作为哲学层面的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和真理性理论在当代并不过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现实超越

在马克思青年的时代,实践和唯物史观并未明确提出,但马克思在研读德国古典哲学时陷入了沉思,他认为德国古典哲学热衷于“追求体系的完美”,马克思并不认同这样的体系哲学。他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对体系哲学的突破。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哲学是在“工人的双手建筑铁路”[4]的实践中形成的。这就提出了现实的人和实践这两个哲学基点,这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最重要的两点,是马克思对体系哲学的突破。

人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人的发展是任何时代都需要依靠的动力和目的。一方面,现实的人的发展就应该着眼于社会发展的现实。另一方面,现实的人的发展也不能超越历史条件。放眼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现代,我们也不难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真理性。经济全球化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人自身在需要,社会关系,能力等方面在全球化中发展,但受全球化的影响,人的异化程度也在加重,人类在矛盾中不断前进。人的永恒发展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现实超越。所以,中国当代的发展就要遵循人的永恒发展理论,基于现实的人和实践,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2]埃伦・M・伍德. 资本的帝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二十一次非正式会议[R].201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晁弋超,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当代社会发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发展;问题

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098-02

信息时代的国家竞争力已经是以信息能力为基本的评价因素,而不像过去一样以人才、技术、原材料等因素作为评价标准的系统。所以当今世界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一个适合政府发展的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而电子政务是指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项目通过信息技术加以处理与管理,形成一系列的流程,以最优的效率,最少的花费,为社会公众提供优与质高效的服务。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电子政务的发展还存在许多的问提:

第一,电子政务管理体制不完善,在电子政务发展中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一些国家,他们成功的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中央政府加强统一规划和组织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电子政务的发展。不少跨部门的电子政务项目之所以难以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协调好相关部门的利益关系,没有明确相关部门的权利和义务。许多地方政府没有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仍然停留在当地发改委下属的事业单位。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体制,导致电子政务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缺乏统一标准。虽然各国已经开始了有关电子政务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但由于政府机构的需求差异大,技术复杂,电子政务标准的制定与执行必然会遇到不少困难。现在许多垂直系统从上向下推广各种各样的业务应用系统,这些业务应用系统又往往由不同厂商开发,相互之间没有接口。另一方面,一站式服务要求把各个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连接起来,实现联网审批,所以说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还没有理顺。所以如果电子政务发展没有整体性的发展规划,也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指导实施,必然会导致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实施电子政务时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造成新的重复建设。

第二,电子政务实施中经常会出现“数字鸿沟”现象,数字鸿沟是一个普遍性的世界现象,由于经济水平的差距和区域特色的不同,它广泛地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一国的不同地区之间。些落后地区在建立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其他地区更多、更复杂的困难。首先是资金不足,落后地区多为吃饭财政,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常常是捉襟见肘。所以经常会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情况,加速社会中贫富的分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软硬件环境方面的差异使得绝大多数社会低收入群体不能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用电子政务提供的“公共资源”。然后是是技术条件落后,由于教育水平和经济能力的限制,落后地区很少有机会上网查询资料,有相当多的人根本没有能力或没有机会去认识和享受现代科技带给他们的生活变化,更不可能知道有关电子政务信息了。

第三,对于电子政务的认识不够,国内的一些电子政务方案非常优秀,同时也具有非常大功能和效益,可是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其主要原因就是当今社会,不少政府公务员的年龄已经很大,年轻的公务员只是占了少量的比例。而另一方面,政府机构的改革在政府人员的安排上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所以需要不断减少政府公务员的数量,由于这些因素,一些优秀人才由于公务员在职的人员数量已经足够而失去了进入这些岗位的机会,而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公务员这个职业的稳定性对电子政务缺乏足够的热情。而且不少公务员把电子政务看作是简单的上传有关政府信息的相关文件,而不把发展电子政务看作是自己的工作与任务,更有甚者把电子政务的发展作为损害自己利益一样看待,甚至会觉得如果电子政务发展的良好便会对自己工作造成威胁,使自己失业,所以对其产生消极的态度,而且现行官僚制度在恒大程度上先治疗电子政务的发展。所以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政府公务员和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不足有密切的关系。不少政府机构,在考虑电子政务安全问题时,也没有正确的观点,把政府安全看得过分重要,化很大的代价购买信息安全的设备,甚至会限制公众访问电子政务的相关信息。

第四,对专业人才重视不够,电子政务是个崭新的领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和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当今世界,培养电子政务所需的优秀人才主要还有一下几个难点:

一是没有一定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没有一定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可以借鉴的相关经验,不知道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培养所需的人才;二是目前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非常大,但是通过先有的普通教育能力远远达不到这种要求;三是人才的利用率不够高,由于缺乏分析,有些人才没有被重视,被浪费在一些其他的职位,甚至有些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面对电子政务专业人才严重短缺这一现状,为进一步发展电子政务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加强现行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选择,通过优化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加快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素质与能力的提升。电子政务建设可以称得上是“二分技术,七分管理”,既懂信息技术又了解政府工作流程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然而在偏远地区,如农村,山区等等,这些地区的财政状况比较才,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IT职业,所以难以吸引人才,相应的IT行业也难以发展起来。甚至政府连相应部门的IT运维资金都不能给出来,这就造成IT运维市场不能发展起来,IT运维外包机制也不能完善。

第五,信息安全问题突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发展电子政务不能不考虑信息的安全问题,因为,电子政务事关一个地区、一个系统,甚至一个国家的利益,如果得不到充分的安全保障,显然,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是无法提高的。实际上,国内外很多信息安全事故都是人为造成的,要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必须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等方面入手才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目前在我国政府机关中,很多单位在互联网和内部办公自动化网之间不能完美的区分开,在安全上存在很大问题。不论是病毒,黑客的攻击,还是由于操作不当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政府把安全看得过分重要,化很大的代价购买信息安全的设备,限制社会公众的访问,甚至有时候会有意封闭一些消息,这是因为有些政府官员认为公民知道太多的信息会使政府陷入被动的环境。如有的政府机构对城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与市民密切相关的信息进行“保密”处理,为的是要避免引起社会的争议。而事实上信息安全是技术问题,只有依靠相应的技术才能防范。实际上,国内外很多信息安全事故都是人为造成的,要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必须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等方面入手才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电子政务是信息时代政府管理的革命,在信息社会它必然会逐步完善,我国的电子政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在政府的管理上实现了改革与创新,给公民带来了极大的利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管理模式,认识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与此同时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找出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祝江斌.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理论月刊,2007(1).

[2]赫卫东,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建设[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

上一篇:计算机技术发展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系统安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