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05 01:35:30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不断增强工作合力

一是各地都成立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了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不断明确各部门职责,切实做到有领导指导、有专人负责,做到有规划、有措施、有落实。二是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做到有据可依。市局年将档案管理制度、公文传阅制度和保密制度等纳入总体制度范围,要求按照制度规定认真做好各项管理工作。三是不断加强全体职工档案管理意识,切实提高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除安排人员多次参加省市的业务学习外,还认真组织系统职工学习档案管理各项知识。近年来,我们多次在全市劳动保障局长会议和办公室主任座谈会上研究部署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增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会代训的方式不断提高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各级领导亲自抓,综合科室具体抓,其他单位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工作合力不断增强。

二、加强联系,规范管理,不断提升管理层次

档案管理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有严格的格式规定和要求,需要规范的操作程序和利用程序。根据机关缺少专业档案管理人才的实际,我们多次通过横向联系、纵向沟通,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规范管理层次。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学习各级对档案管理的各项规定,对档案管理的目的要求,对档案管理的指导思想,对档案管理的具体内容,通过学习培训,使专兼职人员掌握了档案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认真执行落实“机关文件材料分类、归档范围和保管期”“三合一”制度。二是及时归档整理装订。年初时都及时将上年度的各种档案集中收取,按各项规定及时分类归档。三是不断加强软硬件设施。根据档案升级的有利时机,在原来配备档案室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硬件设施,配置更新专用电脑和数码相机等工作设备。四是积极寻求有关单位帮助。每到整理档案时都集中组织专人,并及时与当地档案局联系,请熟悉业务人员到劳动保障部门现场,具体指导档案的装订、分类等操作。五是不断加强安全管理。设置了固定的档案室,并更换了档案柜,配备了防火、防霉、防盗等设施,没有出现档案霉变、污损、虫蛀、鼠咬等情况,也没有出现档案失密、泄密等事件。

三、充分利用,提高效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月**日早*点**分,我们用完早餐,乘大巴来到丰收车站进行参观学习,他们的热情让我们感动,他们办公室负责档案工作的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参观了车站的档案资料室,并向我们详细的介绍如何进行分类建档\健全档案资料,面对着井井有条的档案资料,电脑化操作的一目了然,我们心悦诚服,本人就参观的心得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1、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全员热心齐抓共管

他们从领导到基层,从来没有小看档案资料的重要性,特别是领导很重视基础资料的健全性,每次学习和会议都要求全员参与,全程记录,把档案工作当作大事来抓。

2、专项责任落实到班组,再由班组具体分配到个人:

如:内控的资料交由财务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消防管理、质量监督等资料则交由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与稳定工作的资料由工会负责;劳资方面的资料则由人事部门负责;总之一句话:业务对口,谁的资料谁负责健全。

3、重视对基础资料的归档管理:

每一次工作会议或小组会议都有统一的记录本,分门别类的分发到个人进行详尽记录。记录本有专人负责发放与收集,保证基础资料的完整,便于随时掌握全体员工的学习动态和学习思想。

4、按考核大纲编写制度,准备资料:

对检查工作组进行考核的内容,针对性地进行资料的完善与汇编,检查什么就准备什么。

看到她们满柜满桌划分整齐的资料盒,及明亮洁净的资料室,不由的感到身上担子的沉重,感到我们公司与她们之间的差距:

1、原始资料的空缺与不完整。

公司由于才划拨到公共事业处没多久,原始资料的欠缺与不完整,是我们和**不可比的。

2、专项工作落实不到位。

领导交办的工作到班组,在由班组分配到个人,但总因这事那事而耽误了任务的完成,致使工作上的延误与不及时。

3、基础资料的保管不善及无专人负责。

公司下设8部一室,共九个班组。由于各个班组的独立性,无专人统一负责各班组的资料整理汇总,再加上保管不善而导致资料的丢失和空缺,从主观上和人为上就造成基础资料的不健全。

4、设施设备的不齐全。

有些办公室因无资料柜不方便资料的保存,再加上保管不善,而导致一些资料的丢失,造成残缺不完整。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我们在档案基础资料的建设与管理上和**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抱着“边考察边学习,学习中找差距”的态度,发扬我们公司“走出去,请进来”的精神指导方针,把**优秀的资料管理经验融入到公司的档案基础资料建设上来。

到了10点20分左右,处检查工作组来到了**。我们有幸旁听了检查工作组对**的检查工作内容和检查过程。检查组按照下发的考核标准要求**先汇报,再检查,再讲评。首先是**园长就行政建设上的成绩向工作组进行了简练的汇报,再由**党支部书记在思想建设上进行补充总结,汇报完后就开始按检查的内容进行专人审核评比,除了一个项目上扣掉了0.5分外其他均获满分。看着评比的结果,我们感到身上的责任和压力。与此同时,检查工作组的领导注意到我们来此的学习目的,对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要求:

1、**是有特色的,专业性强,管理模式上不一定适合张家界培训中心,但经验可取。

2、张家界培训中心的工作环境与油田不一,是一个对外的四星级旅游酒店,要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四星级的标准,建设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3、管理上要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入手。动态上要根据自身发展,地方要求着手建立;静态上则要严格按照局里、处里下发的各项文件内容开展工作。

4、档案资料准备上要有4个必备的记录本。党务、工会(红皮本)、综治、维稳(蓝皮本)。其他资料则按考核内容分门别类的建档入盒,有几项考核内容就准备几个资料盒。

5、档案资料的归档汇总要分部室、分班组去开展工作,按各负责人所辖事务具体整理资料。

6、在管理上要进行合同管理,杜绝纠纷。

7、要成立两个小组:领导小组;计划生育小组。

对于检查组领导对我们提出的建议和要求,结合**在档案资料管理上的优秀经验,及我们在**的学习心得,我们大胆地对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几点建议:

1、各负其责,制度建设落实到人。

2、建立机制,专项制度归档,专人负责。

3、平时要求各部室对基础资料的健全管理,专人负责对各部室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4、统一归档备案,便于工作开展,资料查询。

5、个人学习资料务必要求详尽,专人负责管理,进行发放、收集、审核。

6、基础资料内容要做到详实、细化,严格按照目录进行编排。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月**日早*点**分,我们用完早餐,乘大巴来到丰收车站进行参观学习,他们的热情让我们感动,他们办公室负责档案工作的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参观了车站的档案资料室,并向我们详细的介绍如何进行分类建档\健全档案资料,面对着井井有条的档案资料,电脑化操作的一目了然,我们心悦诚服,本人就参观的心得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1、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全员热心齐抓共管

他们从领导到基层,从来没有小看档案资料的重要性,特别是领导很重视基础资料的健全性,每次学习和会议都要求全员参与,全程记录,把档案工作当作大事来抓。

2、专项责任落实到班组,再由班组具体分配到个人:

如:内控的资料交由财务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消防管理、质量监督等资料则交由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与稳定工作的资料由工会负责;劳资方面的资料则由人事部门负责;总之一句话:业务对口,谁的资料谁负责健全。

3、重视对基础资料的归档管理:

每一次工作会议或小组会议都有统一的记录本,分门别类的分发到个人进行详尽记录。记录本有专人负责发放与收集,保证基础资料的完整,便于随时掌握全体员工的学习动态和学习思想。

4、按考核大纲编写制度,准备资料:

对检查工作组进行考核的内容,针对性地进行资料的完善与汇编,检查什么就准备什么。

看到她们满柜满桌划分整齐的资料盒,及明亮洁净的资料室,不由的感到身上担子的沉重,感到我们公司与她们之间的差距:

1、原始资料的空缺与不完整。

公司由于才划拨到公共事业处没多久,原始资料的欠缺与不完整,是我们和**不可比的。

2、专项工作落实不到位。

领导交办的工作到班组,在由班组分配到个人,但总因这事那事而耽误了任务的完成,致使工作上的延误与不及时。

3、基础资料的保管不善及无专人负责。

公司下设8部一室,共九个班组。由于各个班组的独立性,无专人统一负责各班组的资料整理汇总,再加上保管不善而导致资料的丢失和空缺,从主观上和人为上就造成基础资料的不健全。

4、设施设备的不齐全。

有些办公室因无资料柜不方便资料的保存,再加上保管不善,而导致一些资料的丢失,造成残缺不完整。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我们在档案基础资料的建设与管理上和**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抱着“边考察边学习,学习中找差距”的态度,发扬我们公司“走出去,请进来”的精神指导方针,把**优秀的资料管理经验融入到公司的档案基础资料建设上来。

到了10点20分左右,处检查工作组来到了**。我们有幸旁听了检查工作组对**的检查工作内容和检查过程。检查组按照下发的考核标准要求**先汇报,再检查,再讲评。首先是**园长就行政建设上的成绩向工作组进行了简练的汇报,再由**党支部书记在思想建设上进行补充总结,汇报完后就开始按检查的内容进行专人审核评比,除了一个项目上扣掉了0.5分外其他均获满分。看着评比的结果,我们感到身上的责任和压力。与此同时,检查工作组的领导注意到我们来此的学习目的,对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要求:

1、**是有特色的,专业性强,管理模式上不一定适合张家界培训中心,但经验可取。

2、张家界培训中心的工作环境与油田不一,是一个对外的四星级旅游酒店,要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四星级的标准,建设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3、管理上要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入手。动态上要根据自身发展,地方要求着手建立;静态上则要严格按照局里、处里下发的各项文件内容开展工作。

4、档案资料准备上要有4个必备的记录本。党务、工会(红皮本)、综治、维稳(蓝皮本)。其他资料则按考核内容分门别类的建档入盒,有几项考核内容就准备几个资料盒。

5、档案资料的归档汇总要分部室、分班组去开展工作,按各负责人所辖事务具体整理资料。

6、在管理上要进行合同管理,杜绝纠纷。

7、要成立两个小组:领导小组;计划生育小组。

对于检查组领导对我们提出的建议和要求,结合**在档案资料管理上的优秀经验,及我们在**的学习心得,我们大胆地对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几点建议:

1、各负其责,制度建设落实到人。

2、建立机制,专项制度归档,专人负责。

3、平时要求各部室对基础资料的健全管理,专人负责对各部室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4、统一归档备案,便于工作开展,资料查询。

5、个人学习资料务必要求详尽,专人负责管理,进行发放、收集、审核。

6、基础资料内容要做到详实、细化,严格按照目录进行编排。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一、电子文件定义

及其特点综述

所谓电子文件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计算机盘片、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等。与纸质文件比较,电子文件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电子文件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它需要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

2、电子文件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和传递;

3、电子文件的利用是可共享的,也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

4、电子文件的保存条件和环境要求与纸质档案不同,它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而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很高。

二、电子文件与传统税务档案的区别

(一)电子文件的归档方式与传统档案不同

电子文件由于采用电子编码技术,可以编辑修改而不留痕迹,载体无法固定,某些鉴别文件原始凭证性的关键信息也可以更改,使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性的关键信息也可以更改,使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性辨别变得复杂而困难。因此,电子文件在形成过程中要随时进行数字签名、信息认证、身份验证和加密保护,保证文件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错误,以确保档案部门收到的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电子文件的法律凭证地位。

(二)电子文件在保管方式上和传统档案有差异

电子文件载体易老化变质及信息多媒体、新存贮介质的产生和发展,都会影响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性。税务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在接收到电子文件后打印出一份纸质档案以作备份,但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文件形成部门的配合,税务档案管理部门在接收到电子文件后对文件进行格式转换,以通用、统一的格式存储接收到的电子文件档案,以便将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后,仍能读取以前存储的档案,保证信息资源方便利用。

(三)电子文件的分类、编目等管理方式与传统档案不同

因为电子文件的特殊性,可以达到文件一级的管理,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在接收到文件同时,可以马上给每份文件编制一个唯一的文件号,并给出相应的分类号和档案号,根据上下行文之间的关系,再给出相关文件号,在归档的同时进行主题词标收、著录。技术条件允许时,可以编制多角度、全方位的检索工具,方便检索查询信息。用户只须给出文件分类号或主题词,即可以找出相应的文件和相关的上下级行文及附件,从而大大减轻档案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四)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方式和传统档案不同

只有符合一定条件,利用者才能注册、登记成为电子文件中心或电子档案室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远程登录等方式,经电子文件中心进行确认身份并确定查阅权限获得许可后,才可以查询有关的电子档案信息,并要进行借阅登记和缴纳查询费用。

三、电子文件对税务档案业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传统的档案工作以纸质文件材料为工作对象,而应用计算机后,电子文件取代了以往的文字材料,它是由拟稿者直接写在磁盘上,并在磁盘上进行修改,一经形成后,马上存贮到办公信息数据库中,由档案人员、技术人员所共享。这就使得文件与档案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经过长期实践,已总结出一套工作流程及方法、原则,如文件的阅卷归档制度。文件的归档阅卷工作是档案工作流程的起点,也是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结合点,文件形成后,由文书部门收集立卷后,交档案部门管理,一般一年归档一次。而电子文件随时产生,随时更改,存贮在计算机磁盘或光盘中。因此,它对计算机有很强的依赖性。如果归档,必须以磁盘或光盘的形成移交,归档范围也不能只是“办理完毕,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还应包括该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

(二)由于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档案实体分类也可能将被概念分类整理所取代,因为实体分类的结果只能体现一种属性联系,这种单线排列的方式是手工操作管理档案的需要,但在当今电子文件的环境中,文件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均发生了变化,电子文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迅速、有效、多角度的整序,不再需要对它进行象纸质文件那样的分类整理。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对电子文件进行自由组合分类。

(三)由于电子文件的保存价值同时取决于其自身价值和可读性,其鉴定的方法、内容、标准均将发生变化,原有的档案价值理论分析范围也将扩大,要分析电子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根据传统的档案价值鉴定理论,文件应根据其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确定保管期限,而电子文件一方面由于制作方便,将产生比以往更多的文件,另一方面由于用户的需要,信息和数据不断地修改和补充,因此很难划定固定的保管期限,况且目前电子文件的凭证价值凭证价值尚无法律保证。因此,其鉴定、管理方法亦无定论。此外,由于电子文件信息载体的特殊

性,其保管方法、要求以及检索和对外利用等方面也与纸质文件有许多不同之处。

四、电子文件在税务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一)做好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

新型文件材料的归档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现行文件工作领域,对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置及至存储工作进行指导,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信息,了解文件信息重新组合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技术处理,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的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

(二)解决好电子文件的保存问

以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从理论上讲能够长期保存,因为它的信息读出是无接触式的,不存在磨损。电子文件记录在介质层上的信息被密封在塑料保护层内,不怕外界磁场的影响,不会直接受到空气中的灰尘、水份及有害气体的侵害。但是,由于电子文件形成的时间短,缺乏实际贮存的验证,所以,电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是有待档案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目前,对于长久保存的电子文件需要定期进行复制,以防止信息损失。

(三)使档案管理向立体化方向发展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1、转变档案观念,超前管理

长期以来、我们对档案内容和工作范围的理解偏于狭窄。思想不够开阔,工作不能创新。对于各级各类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一种超前管理的意识、没有很好地和有关部门主动联系。没有将档案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导致业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长期以来各自为政、档案资料积累残缺不全,给档案的整理归档带来了困难。所以我们要意识到档案要逐步转变观念,意识到档案工作的长期性,对化工装置档案进行超前管理。装置工程由施工单位再分包给几个小的施工单位,这样工程形成的文件材料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涉及部门和人员多。经历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加之施工人员组成复杂,往往造成工程任务一完成。临时机构解散,而档案材料也随之消失。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要改变过去等人将档案送上门的做法。档案管理人员首先了解工程建设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及分阶段的工作安排,掌握了每一阶段工作中需要形成哪些档案资料,对每种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去拓宽资料的收集渠道。

2、齐抓共管,密切联合,建立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遵照统一领导、统一制度,分级管理的原则,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由总工程师主管档案情报工作,成立档案情报室、设立专职档案员,在各业务部门及二级单位指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或专职档案员,形成了全单位的档案管理网络。同时,完善制度建设,修订岗位责任制及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职责分明,层层把关。无论是在工程各阶段还是单位内的各个部门、都能从组织上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3、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工程档案具有“一次性”和不可回复性的特点,客观上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工程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应该比一般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全面。不仅要懂文书档案,还要懂科技档案,懂与化工装置工程相关的一些专业类别档案,了解不同类别的档案的分类整理。因此,要对各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使他们了解化工装置工程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文件类型的和归档范围。了解文件的起草、书写要求和制成材料的规范化。为今后建档工作奠定基础,使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保障。

4、通过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

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积累贮存档案是为了利用、而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反过来也会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化工工程档案的形成是化工工作者劳动智慧的结晶,通过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将其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又通过档案工作者提供给化工工作者利用。所以要将档案资料及时输入电脑,实施信息化管理,随时为业务部门各种图文资料,使业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从利用档案中获得信息,这样他们就会更积极主动地向档案室归档文件材料、从而保证了工程档案的完整性,促使档案管理更上新台阶。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6篇

1.人事档案材料记载不连续、缺乏完整性

独立学院聘用的大多数是青年教职工,有些教职工毕业后到外企、私企等没有人事档案管理权的单位工作了几年,由于这些企业本身人事档案意识就非常的薄弱,存在“人档分离”的现象,没有对职工相关材料进行归档,造成了档案里没有对其毕业后工作的工龄、业绩、职务、职称等经历进行延续的记载,无法体现其工作业绩和技能水平,致使其到学院工作后工资福利待遇、职务聘任或职称评定等人事管理工作受到影响。

2.人事部门对人事档案收集、鉴定等日常管理不到位独立学院人事部门一般不配备专职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人事档案的鉴别特别是档案价值的鉴别缺乏专业的档案知识,致使该归档的材料没有归档,不该归档的却归档,导致人事档案比较混乱,材料缺失或不够准确。独立学院广大教职工对人事档案归档内容、管理范围更是缺乏了解,不会主动向人事部门提供个人材料,导致符合归档范围的人事档案材料收集不全,常造成教职工在校工作期间形成诸如年度考核、职务提拔材料、取得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材料、工资调整材料、后续教育取得的学历学位材料、入党材料、科研成果、著作、论文、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等体现个人经历和水平的重要人事信息档案材料缺失。由于收集、归档工作不扎实,反映教职工教学工作、科研成就和个人专业特点的原始材料不全或遗失,将导致教职工部分历史经历产生空白的严重后果。

3、独立学院(托管单位)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单位)之间的矛盾

独立学院(托管单位)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单位)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空间上的距离使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其一,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缺乏协调沟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是人事档案的管理机构,应对独立学院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但由于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单位之间的联系非常少,缺乏协调沟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被动地等待独立学院上交档案,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档案材料移交制度,独立学院有许多应当及时归档的材料比如学历的变化等,往往不能及时归档,甚至不能保证一年归一次档,不利于人事档案的及时更新。其二,档案管理与利用产生矛盾。由于空间的距离和档案管理技术的落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无法为独立学院提供及时、方便的档案利用。人事档案的最终目的在于利用,而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目前开展人事档案的服务只限于收集、整理、保管、转递、开具档案证明等,并且是原始的手工管理,对信息的查询依旧是人工查找档案实体,没有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管理,工作量大,效率低。独立学院需要利用教职工档案时,凭单位联系函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部门办理,远距离的、频繁的来回查询,对学院来说既低效又花太多的精力。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只是被动的存档管理,不能对委托的独立学院提独立学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李青青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供主动的、个性化的服务,在人才选拔、培养、开发及预测上无法为独立学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1.独立学院人事档案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独立学院领导要重视人事档案工作,人事档案是人才开发的重要资源,是个人经历、思想品德、工作能力、职务、职称等方面的真实再现,是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在独立学院发展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独立学院要做好教职工人事档案工作,可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的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细则》、《关于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暂行规定》及《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出适应独立学院特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合理的、规范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这样人事档案的收集、鉴别、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就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既维护了档案工作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又让独立学院的人事档案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轨道。

2.加强人事档案宣传力度,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

独立学院人事部门应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把加强档案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学院刊物、网站等多种媒体对教职工进行档案知识的宣传,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了解人事档案制度及条例,了解哪些材料应归档,使教职工自觉地配合人事部门及时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经过不断的宣传教育,使档案意识深入教职工心中,化为自觉的行为,为人事档案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使档案工作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3.加强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人事档案工作需要依靠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共同协作才能做好。笔者从事多年的独立学院人事档案工作,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从来没有联系过独立学院,没有就档案工作进行过交流、讨论,只是坐等独立学院上交档案。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每年应定期联系,召开工作会议,就人事档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互相交流经验,共同把档案工作做好。

4.加强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档案事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独立学院的人事档案托管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所以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必须包括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独立学院二支队伍。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专业队伍建设,必须高起点、高要求。这支队伍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精通档案学知识,熟悉档案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树立全心全意为独立学院档案托管人员服务的思想。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使他们成为既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又懂得信息技术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另一支队伍建设是独立学院人事部门档案管理人员。首先,独立学院应充分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在人员配备上,最好配有专职的档案人员。即使是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也应保证他们有充足的精力放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其次,应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和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才能保证档案收集、整理的质量。这两支队伍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地深入到各独立学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去,做好业务指导工作,一方面使独立学院档案归档工作做到正确、完整、规范;另一方面,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人员在业务指导的过程中会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使他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第三方面,这给双方提供了一个思想沟通、工作协商、信息反馈的平台,通过双方的互动协作把档案工作做得更好。

5.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

独立学院在人事管理工作中随时需要查阅、利用教职工档案信息,以便对教职工作出及时、正确的评价。若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仍然使用传统的服务方式,需要独立学院派人前来查阅档案,则费力费时,很难满足独立学院人事管理的需要,这也使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受到限制。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与时俱进,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把传统纸质的人事档案,制作成数字化的人事档案信息库,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独立学院可以通过网络对人事档案信息库进行及时更新、查阅,实现远距离地对人事档案信息库进行动态管理和维护,省时省力,这样可极大提高人事档案利用价值。因此,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发人事档案管理软件,建立人事档案信息库,将是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外事档案;国际交流;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日益增长的文化交流的需要,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国际高校间在教学、科研、引智、师资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外事活动不断增多,产生并积聚了大量具有保存意义的文件档案,这些真实记录的文件材料是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真实写照,代表着学校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前沿,更是重要的无形资产与文化财富。因此,高校外事档案管理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规范化、科学化的外事档案管理已迫在眉睫。笔者就目前高校外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与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一、高校外事档案呈现的特征分析

高校外事档案是指学校或教师、学生个体,与国外团体或个人在学术研究、科技合作、人才交流、友好往来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文件。由于高校外事工作的特殊性,外事档案也具有不同于其他档案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国际性与涉外性

外事档案是在高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而国际交流的主体涉及到外国团体和国际友人,其交流的内容也反映的是国际交流活动的总体情况。因此,无论是从外事活动的主体还是内容来看,外事档案都具有明显的国际性、涉外性。

(二)语种的多样性与专业性

外事工作中必然会形成大量外文材料,在收集、整理、归档中必须保证这些文件的原始性,这就造成了外事档案的描述形式也与其他档案有所不同,具有多语言性的特点。通常在外事档案的管理中,凡是重要的文件、协议或学术文献等,均须有中文译本。

(三)来源的双向性

国际交流活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引进和输出并重。因此,外事档案不仅是“请进来”交流合作的产物,而且也是“走出去”访问考察的产物。

(四)内容的广泛性与阶段性

高校外事档案的来源和内容广泛,这是由外事工作的对象职能决定的,涉及到留学生培养、外事接待、外籍教师管理、援外培训、出国管理、合作办学、科技合作、学生交流等方方面面,在这些活动中形成的外事档案随着某项外事活动的结束而归档立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二、高校外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完整、准确、系统的外事档案信息资源可以为学校的创新发展与国际化服务,外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影响到学校工作效率的提高甚至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战略等。目前高校外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尚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外事档案管理意识不够,档案收集较难

近年来,高校间的对外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在这过程中产生了包括合作框架协议、照片等在内的大量档案史料,但是目前高校普遍对外事档案的管理重视不够,缺乏责任感,外事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间的协同机制也不够完善。有些外事档案被当作是简单的资料保管,缺乏长远的眼光;随着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外事工作人员工作量加大,无暇顾及外事档案的收集、积累、归档和管理;部分出国合作科研的教师也缺乏档案意识,不愿意将资料交存档案部门共享资源,这就使得大量有价值的资料没有得到妥善保存,造成外事档案收集不齐全,不利于外事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同时管理队伍中缺乏兼备外事背景、外语能力、档案管理的专业人员。

(二)外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外事档案是历史资料,更是信息资源,但是目前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还是简单的手工操作,外事档案管理的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共存的档案管理缺乏经验,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率较低,影响了高校外事工作的快速发展,制约了外事资源为高校教学、科研、人才交流服务。

(三)外事档案管理体系尚需进一步规范完善

由于对外事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不高,其收集、保管的过程往往比较随意,且大部分属于兼职管理,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工作程序,造成许多材料分散、毁损、无法及时归档甚至丢失。在外事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手段,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不够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也不够健全,不利于外事档案的科学利用。

三、新形势下高校外事档案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增强外事档案管理意识,促进外事档案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

随着高校各项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从领导到普通教职工都必须强化外事档案管理意识,深刻了解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对外事档案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实现高校外事档案工作从收集、整理到利用的一体化管理,推动外事档案管理工作与对外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从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

(二)完善外事档案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体系

外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有章可依,因此,除了在思想认识上应引起足够重视外,还应从学校层面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完善学校外事档案管理办法,使外事档案的管理逐步规范化,确保重要材料的正确无误及其完整性;另一方面,理顺高校内部不同职能部门间的管理机制,做到分工明确、协同合作,确保外事档案不遗失、不缺损。

(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快外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外事档案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利用非常便捷,这给外事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在管理过程中引进信息网络技术,开发丰富的信息资源,便于快速、安全、便捷的提供服务;建立外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外事档案信息网站,方便管理和用户查询;同时采用各类技术手段,将外事档案数字化,便于保存、利用与共享。

(四)加强高校外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业务培训、学习、交流,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构建一支既具备专业化的档案知识水平,又懂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既懂得外事政策,又精通外语的外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提升管理人员外事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傲,于哲. 初探高校外事档案管理工作.兰台论坛.2012,(12):25

[2]郑平. 新形势下的高校外事档案管理探讨.2006,(10):28-29

[3]王晶. 新时期高校外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探讨. 陕西档案. 2009,(4):38

[4]谭一红. 高校外事档案管理与对外交流.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06-108

作者简介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8篇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人事档案区别于一般文书档案及业务档案,它具有现实性、动态性、真实性、完整性[1],人事档案的内容包括从一个人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材料。而一个人的职业史材料是人事档案中极其重要的材料,占个人职业人事档案内容的绝大部分。一般疾控机构职工一个完整的人事档案应归档的材料主要应包括10个方面内容:履历类材料,录用、鉴定、考核、考察、聘用类材料,学历、学位、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工资类材料,奖励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及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等。作为公共卫生专业的疾控机构人事档案,目前在绩效考核、计量认证评审及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中体现着越来越来重要的作用。人事档案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人事制度的有关规定,事业单位实行人事制度,其中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交由当地人才交流中心代管。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改变了人事档案纯属单位的一些弊端。但是随着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推行,人事档案在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

1人才交流中心人事档案的档案材料收集制度难以有效保障档案的完整性

由于人事档案是一个人成长经历的真实反映[2],随着单位职工的经历不断变化,其人事档案的内容也需要连续不断地补充与更新,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其人生经历。目前,因为职工人事档案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单位对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的职工人事档案内容缺乏了解,而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模式侧重于被动收接、保管、存放,对相关单位转来的归档材料基本不进行审核,平时也不会与用人单位进行主动沟通收集档案和提供档案利用。另外工资类材料,鉴定、考核、考察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等需要由相关部门转交到人才交流中心,这个过程要经过多道环节,也很难保证这些材料能完整归入职工的人事档案。如果人才交流中心的制度不完善、工作效率不高、信息反馈不及时,则用人单位对职工人事档案情况就会一无所知[3],就会导致许多归档范围内的材料流失,最终将造成职工人事档案内容不完整,在影响了档案信息质量的同时,也将可能会严重损害到职工个人切身利益。

2职工业务技术类等资料难以纳入人事档案

人事部门规定,人事机构受理的归档材料必须是正式、原件材料,复印件一般不可用[4]。这一规定造成职工业绩论文类资料,继续教育类资料,健康管理类材料,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奖励类材料等难很归入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人事档案中,因为这些材料原件一般由职工个人保管,复印件又由于违反规定,很难归入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职工人事档案中。而一个人的职业史、荣誉史是职工重要人事档案组织部分,另外这些材料恰恰在疾控机构的日常工作及职工的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中利用率最高的,如果这些材料不能纳入职工的人事档案,则会对职工人事档案完整性造成严重影响,也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日常工作有效开展。

3档案调阅利用不便,影响档案的开发利用

对于疾控机构来讲,由于日常工作及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需要,要经常调阅职工人事档案,而在人事制度下,人事档案的调阅要经过多道手续,利用起来极不方便[5],也增加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压力。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策当前,政府对疾控机构的绩效考核、疾控机构计量认证评审、职工个人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均需要及时调阅利用人事档案。因此,笔者认为在人事制度下,县级疾控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但不应该放松,反而应该加强。结合日常工作经验,认为县级疾控机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1.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教育。明确应归档的材料范围,使每个职工知道其人事档案应归档的材料,引导职工及时将相关资料移交单位档案室。

2.档案室为每位职工建立备份人事档案。将档案内容分为:履历类材料;录用、鉴定、考核、考察、聘用类材料;学历、学位、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工资类材料;奖励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等10个方面内容。本单位建立的人事档案内容侧重于职工的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奖励类材料。归档材料主要以复印件材料为主。

3.建立健全人事档案应归档材料的归档制度。建立包括外出学习登记制度、学分管理登记制度、论文版面费报销登记制度、奖励证书登记制度、职称证书登记制度、继续教育学历学费报销登记制度等,这些制度具体交由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执行,以确保这些应归档材料及时归档;另外办公室人事管理人员及时将工资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复印件或原件移交本科室档案管理人员纳入职工备份人事档案。

4.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日常服务。一是对职工及相关科室提交的人事归档材料,尽量做到随办随归,在办理归档时,要认真核实原件,确保归档复印件材料的真实性。二是及时为单位工作及职工个人提供人事档案,以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进而提高职工参与人事档案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加强与人才交流中心沟通联系工作。根据行业特点,建立健全疾控机构人事档案材料归档范围,将本单位收集的职工人事档案应归档材料及时移交人才交流中心纳入人事档案,同时积极协商将备份人事档案材料,适时纳入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人事档案中,以确保人事档案内容的完整性和适用性。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9篇

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前后运动员档案分类及归档材料的上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国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部门也正进行着巨大变革。运动员作为事业单位正式职工,有关试训、公开招聘、退役等工作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前后有着较大差别,运动员档案分类及归档材料也随之发生变化。体制改革后运动员档案的变化主要体现为档案分类变化和档案归档材料变化。

二、运动员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落后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后,运动员的择优录用和正常流动机制已经形成,但运动员档案管理工作没有随着人事制度改革而形成与之配套的管理模式。“等”“靠”的思想意识依然存在,管理人员缺乏主动创新的工作意识。

2.档案室基础建设薄弱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及经费不足,档案室没有配备必需的基础设备,部分单位甚至没有建立独立的档案室,还停留在过去的手工作坊时代。档案室建设投入少,缺少必备的基础设备,如计算机、扫描仪、激光打印机、防磁柜、除湿机、吸尘器、光盘刻录机、碎纸机。

3.管理人员缺乏培训与交流

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人员,对于运动员档案管理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对如何做好档案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学习,对档案工作的业务知识及政策学习不够,没有习惯阅读档案期刊杂志。很长时间以来,他们只是根据现有的知识及惯例自行管理档案,缺少先进的管理经验,参加培训及对外交流的机会极少。

4.归档材料收集难、不及时

由于对档案的重要性及归档材料意识缺乏必要的宣传,运动员档案材料因项目不同、年龄差异、训练比赛等因素比较分散,收集比较困难。因此,教练员、随队干事、队医、科研人员对于档案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没有归档材料收集和主动归档的意识,导致运动员档案材料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对运动员档案管理工作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单位主要领导应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正确认识运动员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一名领导主要分管档案工作,将档案工作纳入年初工作计划,档案经费列入年度单位财务预算,档案工作纳入单位正常的议事日程,使档案工作成为基础性、常规性工作,单位从人力、物力方面对档案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2.重视档案管理人才培养

(1)建立学习、培训、交流制度。单位应建立良好的学习、培训、交流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每年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业务学习和集中培训。除培训档案工作的基础知识及政策外,还应培训政治理论、管理学、领导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写作能力、计算机基础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可组织各单位进行档案工作定期评比,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定期组织学习其他部门比较好的工作经验;可采用请专家授课或现场观摩学习等方式,学习系统外其他档案工作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本系统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

(2)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工作与职称、绩效工资挂钩。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需要档案工作管理人员要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应支持本单位档案工作达省级管理目标要求,鼓励工作人员、进行业务交流,申报课题,宣传和号召大家学习先进典型爱岗敬业、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

3.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细化流程

档案制度建设是档案工作安全的重要保障,应实行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制定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对人事档案查阅(借用)、保管整理、转出接收等档案工作程序进行明确规定。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按照档案归档、查阅、借阅、转递等工作程序工作;对查阅档案人员坚决做到“五不查”“四不借”;上报、转递档案要由专人送达或通过机要交通转递。遇有不明或紧急情况时,应及时向领导及上级分管领导请示汇报。

4.扩大对外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

近年来,我省运动员在各项大型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运动成绩,受到了国家及省级部门的多次表彰奖励。运动员档案如实记载了他们的荣誉,合理开发利用运动员档案资源,通过报纸、媒介进行多方面宣传,可以促进人们对运动员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精神的学习,转变对运动员的态度,更好地促进体育部门的文化建设。

5.创新档案工作管理方式

(1)集中整合,统一管理。目前,运动员档案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分散管理。因档案专兼职管理人员较少,其大部分精力忙于运动队日常事务性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投入时间相对较少。针对这种情况,可根据档案管理权限,集中整合人力物力进行集中管理。

(2)主动联系各级人才交流中心,及时转出档案。运动员流动性较大,一般运动员的流转周期为四年,运动员退役后可参加公开招考、招聘,或上大学、自主择业。参加公开招聘、招考合格的及上大学的运动员,档案可直接转到录用单位或学校;自主择业运动员需将档案转到各级人才交流中心,档案主管部门可主动与各级人才交流中心沟通联系,建立档案转出长效机制,方便运动员档案及时转递。

(3)扩大与运动队的交流,建立沟通机制,确立联络员制度。运动员档案材料来源于运动员日常比赛和生活,一般保存在教练员、随队医生及干事手中。单位应建立档案归档收集制度,每队或每个项目确定一名联络员,当有重大比赛及重大活动时能及时将归档材料收集,并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归档。

(4)搭建档案工作交流平台,促进上下交流。为方便档案工作人员沟通交流,由本系统档案主管部门牵头,搭建档案工作交流平台,下级人员可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请示汇报,上级可及时将最新政策信息与大家沟通,真正让交流平台起到桥梁作用。

6.建立电子档案,根据权限查询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 档案工作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1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334-01

一、机关档案知识管理概述

档案知识管理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档案管理业务和流程为基础,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创造、挖掘、聚合与结构化,使之上升为知识的一种管理方式。机关档案知识管理,即对机关内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档案知识管理,在政府机关内形成知识积累、知识共享、知识交流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氛围,加强政府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及政策决策的科学性,促进政府职能及管理思想的转变。

二、机关档案知识管理的意义

机关档案知识管理是为了增强政府机关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包括知识学习、共享和创造等全部过程。

1、促进政府机关行政效率的提高

在信息时代,面对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政府机关需要做出快速反应,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不处于被动的位置。通过机关档案知识管理,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可以快捷、有效地检索知识管理系统,掌握并应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准确可靠的信息和知识,提高行政效率及决策的科学性。同时,每个公务人员都可以通过知识管理系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知识信息保障。

2、强政府机关组织机构的创新

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的等级型,过多的管理层、严密的界限使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各行政机构之间信息流通速度缓慢,反馈不及时,容易发生信息失真,导致行政机关反应缓慢。通过机关档案知识管理,可以促进信息和知识在行政机关之间畅通无阻地分享和交流,使之从“金字塔”式结构向扁平网状结构发展,从纵向层次结构向横向网络结构改变,促进政府机关组织机构的变革。

3、促进知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机关档案知识管理的开展,使知识成为政府机关的核心资产,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才也相应成为其核心资源,成为管理的主要对象之一,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是政府管理最主要的手段。通过机关档案知识管理,政府机关内部将形成以知识为本、以人为本的工作氛围,重视知识价值、重视知识交流。另外,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及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将加速知识及信息在政府机关的共享及流通效率,促进政府机关知识信息的传播与应用。

三、知识管理下机关档案有效管理的新模式

1、注重机关档案材料收集。收集档案材料是机关档案管理的基础,要建立畅通的材料收集渠道,机关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对与档案有关的各种材料,认真细致鉴别,做到取之有据。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及r进行处理,手续不全的材料要退回形成材料的部门进行补办,确保材料齐全完整、手续完备,保证机关档案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改进和完善档案利用功能,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2、规范机关档案整理。要提高对机关档案整理的重视程度,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机关档案整理,把它放在机关档案管理的重要位置来对待,并将其纳入到年度工作计划。要完善机关档案整理制度,定期对机关档案整理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快推进档案整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真正实现机关档案整理规范、归档有序。

3、完善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机关档案信息化管理应该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信息化网络建设,在进行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要在机关内部创建一个局域网,将整个机关的运行状况都囊括进来,而从档案的收集、录入、整理、传输以及开发利用等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网络覆盖面。各个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具有利用价值的材料可以传送给机关档案管理部门,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机关档案收集的及时性,另一方面可以在各部门与档案部门之间形成互动。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的创建,可以有效地提高机关档案的利用程度,从真正意义上挖掘机关档案的内在价值。

4、提高机关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机关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建设,提高机关档案管理服务水平。机关档案管理具有业务性、服务性与保密性的特点,因此要注意加强机关档案管理自身队伍素质建设,选择可靠、正派、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机关档案管理,可以通过择优录用、竞聘上岗,选用真正优秀的档案专业人员。主管部门还要定期业务知识与技能,让机关档案管理人员掌握最新的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增强责任心,以更好地胜任机关档案管理这项工作。

四、知识管理对机关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1、知识管理可以提升档案管理

1.1知识管理可以拓展档案管理的领域,传统的机关档案管理过分强调档案与文件、档案与图书情报的区别,将文件、图书、情报等排除在管理职责之外,从而极大地限制了自身活动的范围。传统的机关档案管理拘泥于历史记录的保管,而不是为现实工作服务,脱离于实际创造过程之外,从而极大地限制了自身发挥作用的领域。

管理要求将包括文件、档案在内的一切载体形态的知识纳入管理范围,并将不同载体形态的知识进行整合与集成,建构一个整体的知识资源体系。知识管理强调在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创造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知识,使知识直接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活动。这样,档案管理就被融入一个更广阔的活动领域。

1.2知识管理可以提升档案管理的价值,传统的机关档案管理重保管轻利用,通过查卷、借阅、复印等落后的手段,被动地提供简单、浅层的档案服务,不能充分地满足用户对信息、知识的需求,不能有效地为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服务。

知识管理强调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手段,主动地为用户提供高级、深层的信息、知识服务,最终实现知识的价值,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对知识服务的强调和价值创造的关注,使得“知识管理专家能够增强文件管理工作者对信息和知识利用的理解”,促进文件、档案的开发利用,从而提升档案管理的价值,提升档案管理机构与人员在企业组织体系中的地位。

2、档案管理促进知识管理

2.1档案管理有助于传播、交流知识、信息、知识的传播、交流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语言,二是书面。语言交流包括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会议交流和电话交流。书面交流主要是指以文件为载体或工具的交流。

2.2档案管理有助于理解、挖掘知识,档案管理的最基本理论和最高原则是“来源原则”。传统的“来源”一般是指文件的形成者。电子时代的“来源”是指文件的形成者、形成目的、形成活动、形成过程等。

2.3档案管理有助于保护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主要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它是事业单位知识创新的成果,是机关核心的无形资产、知识资本。保护机关的知识产权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知识创新能力、提高政府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也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结语

面对知识管理的热潮,作为档案政府机关工作者必须保持高度的清醒意识,只有在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诚实可信的人格魅力、执着的进取精神、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的基础上,主动地去理解和吸收新的管理理念,在新的管理理念驱使下,通过实践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实现由实体的保管者向知识的提供者的转变,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工作价值和社会意义,才能更有效地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力度。

参考文献

[1] 白清礼.政府知识管理实现体系研究[D].郑州大学,2004.

上一篇:严以用权交流材料范文 下一篇:档案工作交流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