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编制范文

时间:2023-02-23 14:56:15

村庄规划编制

村庄规划编制范文第1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年10月11日全省村庄规划工作会议和年12月15日全市村庄规划编制专题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目标要求,确保全面完成全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任务。下面,就如何做好我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我讲3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从省市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来看,加快推进我县村庄规划已刻不容缓。

在刚刚过去的年,省市村庄规划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拉开了全省村庄规划编制的序幕,在全省村庄规划工作会议上,白书记作了书面指示,刘平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明确要求用三年时间完成全省村庄规划编制任务,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把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一项刚性指标,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在全市村庄规划工作会议上,何副市长要求各县区政府、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我市农村实际和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出发,充分认识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充分发挥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对城乡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调控的作用,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省市两级的村庄规划工作会议,都明确了2012年要全面完成所有村庄规划编制的目标任务,留给我们的时间已不足两年,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极为紧迫,需要全县各级干部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抓好落实。

(二)从农村形势的发展变化看,实施村庄规划十分迫切、刻不容缓。

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对“三农”问题十分关注,支农惠农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农民收入逐年增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以我县为例,“”以来,年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达12.36万人,多数外出务工农民工作在城镇,城市的生活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不仅带回了资金,还带回了现代文明的理念,他们既要丰衣足食,又想择善而居,迫切需要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做好村庄规划,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未来生产生活的美好前景,能有效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村庄规划编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三)从实际来看,推进全县村庄规划编制刻不容缓。

我县地理环境复杂,山高谷深、民风民俗浓郁,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长期以来无序乱建现象突出。一是村庄规模小,布局散乱。许多民房“靠水而居”,“沿路而建”,零零散散,极不规范。二是基础设施配套难,环境差。小而散的居住状况,使得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量大、建设成本高、使用效率低。不少村庄道路窄、路况差,交通十分不便,安装有线电视、架设饮水管道十分困难。三是规划意识淡薄,规划严重滞后,导致村镇规划体系不完善,山水人文等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挖掘和利用,造成社会资源浪费问题十分突出。四是我县地质灾害频发,农村民居大部分选址不合理,部分处于泥石流和地质灾害多发地段,,需要通过规划引导群众灾前避让。五是大部分集镇管理机构不完善、人员配备不齐全、执法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不到位,脏、乱、差的现象很突出。不少地方出现了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状况,加之村级以上干部缺乏全局观念,管理不严,责任心不强,相关管理部门缺乏工作力度和应有的措施,导致村庄建设无序,布局混乱的被动局面。因此,编制我县村庄建设规划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我县农村实际和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出发,充分认识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编制村庄规划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充分发挥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对城乡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调控作用,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全市村庄规划工作会议和“统筹城乡、整体推进、优化布局、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的要求,我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从年起到2012年底,两年内完成全县所有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其中:镇、金塘乡、蒙姑乡、大寨镇、药山镇、崇溪乡、中寨乡、马树镇、炉房乡、包谷垴乡、老店镇必须于年12月以前完成辖区所有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新店乡、东坪乡、红山乡、小河镇、茂租乡必须于2012年1月1日启动,2012年12月以前完成辖区所有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和年度工作任务要求,当前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制定工作计划,加快编制进程。

今年要完成辖区所有村庄规划任务的乡镇,要紧扣目标任务,结合工作职责,抓紧时间研究制定详细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村委会和相关责任人,确保切实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的编制进程。明年启动并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的乡镇,要超前思考,提前谋划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要认真借鉴、学习先启动、先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的乡镇经验,确保规划编制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严格编制内容,确保编制质量。

规划对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是城乡建设、发展的蓝图和依据。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县村庄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有效开展好行政村总体规划和自然村建设规划工作,确保规划编制质量。其中,行政村村庄规划要求完成“两图一书”,即现状分析图、总体规划图和总体规划编制说明书;自然村(居民点)规划要按照“三图一书”要求编制自然村建设规划,即现状分析图、建设规划图、住房建筑方案图和建设规划编制说明书。在规划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删繁就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便于操作,能够有效指导农民建房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已编制“一方案三规划”的村,要按这次村庄规划编制要求,进一步做好优化规范和完善。

(三)创新编制方式,提高编制效率。

村庄规划编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要在调动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村民代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的同时,充分利用卫星影像图、地形图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做到既确保规划编制民主、公开和科学,又有效解决专业规划编制机构编制规划成本过高等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编制效率,降低编制成本。

(四)严格审批程序,强化成果使用。

要坚持编制与使用并重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严格规划审批程序,强化规划成果应用。行政村总体规划要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自然村建设规划要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报村委会审核、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对违反规划建盖房屋的,要及时制止并相应核减或取消国家和省级有关补助资金。完成规划后的农村民居建设要做到按规划选址、按规划审批、按图纸施工、按要求验收,彻底改变村庄建设不规划、不设计、不验收的现象。

(五)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资源优势。

要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结合各乡镇人口分布、区位条件、文化特色、产业特点、资源状况等时机,采取撤并、改造、保护、扩建、新建等多种形式,统筹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妥善处理建设发展与环境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关系,合理规划布局。做到即相对统一,又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满足群众多样性的实际需要。通过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即有效解决好村庄布局过于分散和盲目撤并等问题,又有效提高资源使用综合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在规划编制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确保规划符合村庄实际、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六)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板报、宣传册等新闻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及时了解村庄规划编制的重大意义和现实作用,积极引导他们认识到开展村庄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和管理使用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措施,确保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

当前,离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目标任务,实际上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了,对于今年要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的乡镇,实际上只有不到一年时间,时间非常紧迫、任务异常繁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及时启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千方百计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按照“县区负总责、部门抓落实、乡镇实施、群众参与”的要求,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确保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为切实做好我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协调领导,县委、政府已成立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县村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组长由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人员根据本乡镇村庄规划编制的工作量合理进行配置,新农村指导员、村委会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必须参与,主要负责按时按质提供本乡镇各村的基础资料并完成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相关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全省将建立村镇规划档案管理电子信息系统,加强对村庄规划成果的动态管理,相关信息要及时录入,实行档案化管理,确保对村庄规划相关信息的快速查询。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配合城乡规划建设部门,逐步建立、完善我县村庄规划档案管理电子信息系统。

(二)落实责任,形成合力。

村庄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既各司其职、又协调配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力度,明确职责要求,形成工作合力。县城乡规划建设局要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加强对各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督促,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各乡镇在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县国土、农业、林业、环保、交通、水务、地震、气象等有关部门要服从大局,相互协调,主动服务,及时提供规划编制所需的卫星影像图、地形图以及地震、环境、气象、地质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认真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要求,克服“等、靠、要”等思想,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措施,明确职责任务,切实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各项工作。

(三)筹集资金,提供保障。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平均每个村的规划编制成本要控制在3000元以内。省财政按照每个村补助1000元的标准,市财政按照每个村1000元的标准安排了配套资金,专项用于各县区村庄规划编制补助,不足的由县级财政自筹。我县财政困难,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和各乡镇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成本控制,合理使用财政资金,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四)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要按照分级负责、各司其职的要求,建立健全分级培训制度。县城乡规划建设局要切实做好对各乡镇参会人员的培训,各乡镇参会人员培训结束后,要及时组织乡镇干部、站所专业技术人员、村干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等进行规划技术培训,采取现场指导和组织技术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队伍素质。通过分级培训,使相关人员能够真正胜任规划编制工作,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五)加强督查,严格问责。

年到2012年。县人民政府将把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考核和行政问责的重要内容,县城乡规划建设部门和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完善工作考核督查办法,严格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规划编制工作规范、高效、有序推进,要采取安排专人、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和跟踪问效,及时督促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做好工作。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的乡镇,要采取约谈、通报等形式予以督促,对工作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不能按时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按规定进行行政问责。

村庄规划编制范文第2篇

一、总体任务

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对村庄进行科学规划,通过建设与改造并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从年下半年至年底,分期、分批完成全市34个镇(17个中心镇、17个一般镇)共1,146条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引导,村民参与。

加强政策指导,坚持阳光操作,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及时公开村庄规划成果,接受村民监督,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充分体现村民的意愿和利益。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分类指导,稳步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切忌照搬城市建设模式,避免大拆大建。

(三)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各有关区(县级市)、镇政府应从统筹本地区城乡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村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明确村庄长远建设的整体思路,做好分期组织实施的安排,同时要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改建与新建的关系。

(四)科学建设,节约集约用地。

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引导村镇住宅建设,认真落实农村“一户一宅基地”政策,推行联排式、公寓式住宅建设模式,节约集约用地。

(五)延续特色,保护环境。

努力保持村庄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最大限度做到不推山、不砍树、不填池塘(河流)、不盲目改直道路、不改变河道的自然流向、不破坏历史文化风貌。

(六)简洁规范,通俗易懂。

规划成果的图文表达方式应简明扼要、规范平实、通俗易懂,确保广大村民关心规划、理解规划、支持规划,进而促进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工作内容及要求

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内容分两部分: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

(一)村庄布点规划。

由区(县级市)政府牵头组织,以镇为单位编制本区(县级市)村庄布点规划。按照节约资源、集聚发展、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镇的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合理布局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节约农村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要求,对镇域范围内农村居民点进行村庄布点规划,为下一步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供依据。规划成果应以能指导镇居民点布局、指导开展村庄规划和规划管理为目标。

(二)村庄规划。

在上层次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的指导下,在行政村(包括所辖自然村)村域范围内,对发展型、保留型的行政村及搬迁型的自然村分别进行新村建设规划和旧村改造、整治规划。规划深度参照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

四、工作程序

严格按法定程序开展村庄规划的编制、审查、审批及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确保村庄规划充分体现村民的意愿和利益。

(一)征询意见。

编制村庄规划过程中,区(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召开村庄规划成果征询会等方式征求村民意见,并采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村庄规划报批前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避免行政命令和包揽代替。

(二)审查。

村庄布点规划由市规划局负责审查,行政村及以下层次规划由区(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审查。

(三)审批。

村庄布点规划由市规划局按程序审批,行政村规划由区(县级市)政府委托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

(四)监督检查。

区(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将审批项目以列表形式报市规划局备案;市规划局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村庄规划成果及其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五、工作计划

(一)2007年。优先开展中心镇所属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为全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积累经验。

开展农村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选取优秀设计方案并编印成册,作为新农村建设住宅的标准图纸免费提供给农民,规范农村住宅建设,使新农村住宅经济实用、造型美观、节能节地并体现地域特色。

(二)*年。分3批次(每批次为4个月)完成剩余中心镇及部分一般镇共约500条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三)2009年。分3批次(每批次为4个月)完成剩余一般镇约380条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六、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市村庄规划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市规划局、建委、国土房管局、农业局等,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局,全面负责统筹全市村庄规划工作,指导各区(县级市)开展规划编制、审查与实施工作,并跟踪、协调、督促和检查村庄规划各项工作。

(二)明确工作分工。

各有关部门和区(县级市)政府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具体分工如下:

市规划局:制订村庄规划工作方案和编制要求;对村庄规划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与支持;组织对村庄布点规划进行审查并按程序审批;对全市村庄规划工作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定期汇总各区(县级市)村庄规划编制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市建委、农业局:结合各自职能指导村庄规划的编制及审查工作;协助市、区(县级市)、镇有关部门按照村庄规划组织开展村庄建设、改造及整治。

市国土房管局:结合职能指导村庄规划的编制及审查工作;指导各区(县级市)政府办理新村建设用地手续。

市市政园林局、绿委办、环卫局、卫生局:结合各自职能,为村庄规划的审查提供相关技术支持,按照村庄规划指导开展市政、绿化、环卫、卫生设施建设。

区(县级市)政府:作为本行政区村庄规划工作的责任主体,一是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确保村庄规划的开展,落实村庄规划编制经费;二是制订本区(县级市)村庄规划工作方案及年度编制计划,并报市规划局备案;三是做好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区(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受区(县级市)政府委托,组织开展村庄布点规划编制;配合开展农村住宅建筑方案征集活动;组织行政村及以下层次村庄规划编制、村民意见征询、规划成果公示及审查、审批工作;逐月向市规划局报送本月工作进度及下月工作计划;村庄规划最终成果报市规划局备案。

村庄规划编制范文第3篇

为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示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改变农村面貌,加快村庄建设步伐,根据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现就全面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村庄规划是指导村庄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县绝大多数的村庄规划编制时间较早,技术含量低,已远远不能适应指导目前村庄建设的需要,规划滞后的问题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约因素。因此,开展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势在必行。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在完善乡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尽快做好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全面发展。

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为指导,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带动作用,坚持“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注重特色,量力而行,逐步建设”,深化各项改革,加强法制建设,理顺管理体制,解决突出问题,强化规划和土地管理,编制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村庄规划,以有力地指导村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三、村庄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我县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在编制村庄布局规划时,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合理地确定村庄布局和数量。

(一)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适度集聚、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要求,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为目的,根据当地实际,综合利用道路、绿化、环保、给排水、电力电信、文教卫等资源和设施,撤并分散的自然村,集中建设中心村,减少一般村,逐步消除零星居民点。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壮大村庄规模,一般村的人口要达到3000—5000人,中心村人口要达到5000人以上。

(二)村庄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统筹协调好区域内的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关系,严格按规划办事,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结合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积极引导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集中居住,鼓励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进城进镇。对城市规划区内的村民住宅建设,应当与城中村改造同步进行,集中兴建村民住宅小区,亦可给予一定的优惠,鼓励农民购买商品房。

(四)村庄布局规划必须与当地经济发展条件相适应,合理继承原有的布局结构,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要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的关系,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条件,如沿芡河、北淝河等洪水位以下的区域不应布点,同时,要兼顾当地的民风习俗,突出地方特色,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四、村庄规划编制的目标任务

(一)**年4月份完成村庄的布点工作。

(二)**年7月底前完成25个示范村的规划编制。

(三)**年8月份全面完成所有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

五、村庄规划编制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宣传,合理引导村庄规划建设。要利用会议、座谈、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容及村民建房政策等宣讲透彻,做到家喻户晓。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无论是村庄的布点,房屋的布局还是房屋的设计,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等都要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村庄建设规划图和房屋设计图样要公布于众,鼓励村民献计献策,帮助村民设计房型,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树立正确的住宅消费观念。

(二)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编制规划,按法定程序报批。县乡村规划建设组要进行技术指导,乡镇工作组要具体落实规划编制工作,制作规划文件,绘制规划图。规划编制后,要按程序报批,由乡镇政府报县建设局审核,审核后的规划编制方案由乡镇村镇建设所返回村委会,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后,根据《安徽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由乡镇政府报县政府审批。技术成果要制做完整,主要包含各乡镇的工作总结及申请验收的书面报告、规划成果初步验收意见、规划成果汇总表、规划文本、图件及电子文档等成果。

(三)要严格执行“两书一证”制度,切实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凡是规划设计完成的村庄,乡镇建设、国土部门要严格按规划审批村民建房手续,规划未完成的,暂停宅基地的审批。要纠正一户多宅的现象,建新必须拆旧。不允许超面积占地建房,每户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220平方米,城市规划区内不得超过160平方米。

六、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

村庄规划编制范文第4篇

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对村庄进行科学规划,通过建设与改造并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从2007年下半年至2009年底,分期、分批完成全市34个镇(17个中心镇、17个一般镇)共1,146条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引导,村民参与。

加强政策指导,坚持阳光操作,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及时公开村庄规划成果,接受村民监督,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充分体现村民的意愿和利益。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分类指导,稳步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切忌照搬城市建设模式,避免大拆大建。

(三)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各有关区(县级市)、镇政府应从统筹本地区城乡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村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明确村庄长远建设的整体思路,做好分期组织实施的安排,同时要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改建与新建的关系。

(四)科学建设,节约集约用地。

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引导村镇住宅建设,认真落实农村“一户一宅基地”政策,推行联排式、公寓式住宅建设模式,节约集约用地。

(五)延续特色,保护环境。

努力保持村庄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最大限度做到不推山、不砍树、不填池塘(河流)、不盲目改直道路、不改变河道的自然流向、不破坏历史文化风貌。

(六)简洁规范,通俗易懂。

规划成果的图文表达方式应简明扼要、规范平实、通俗易懂,确保广大村民关心规划、理解规划、支持规划,进而促进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工作内容及要求

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内容分两部分: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

(一)村庄布点规划。

由区(县级市)政府牵头组织,以镇为单位编制本区(县级市)村庄布点规划。按照节约资源、集聚发展、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镇的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合理布局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节约农村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要求,对镇域范围内农村居民点进行村庄布点规划,为下一步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供依据。规划成果应以能指导镇居民点布局、指导开展村庄规划和规划管理为目标。

(二)村庄规划。

在上层次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的指导下,在行政村(包括所辖自然村)村域范围内,对发展型、保留型的行政村及搬迁型的自然村分别进行新村建设规划和旧村改造、整治规划。规划深度参照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

四、工作程序

严格按法定程序开展村庄规划的编制、审查、审批及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确保村庄规划充分体现村民的意愿和利益。

(一)征询意见。

编制村庄规划过程中,区(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召开村庄规划成果征询会等方式征求村民意见,并采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村庄规划报批前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避免行政命令和包揽代替。

(二)审查。

村庄布点规划由市规划局负责审查,行政村及以下层次规划由区(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审查。

(三)审批。

村庄布点规划由市规划局按程序审批,行政村规划由区(县级市)政府委托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

(四)监督检查。

区(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将审批项目以列表形式报市规划局备案;市规划局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村庄规划成果及其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五、工作计划

(一)2007年。优先开展中心镇所属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为全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积累经验。

开展农村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选取优秀设计方案并编印成册,作为新农村建设住宅的标准图纸免费提供给农民,规范农村住宅建设,使新农村住宅经济实用、造型美观、节能节地并体现地域特色。

(二)2008年。分3批次(每批次为4个月)完成剩余中心镇及部分一般镇共约500条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三)2009年。分3批次(每批次为4个月)完成剩余一般镇约380条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六、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市村庄规划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市规划局、建委、国土房管局、农业局等,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局,全面负责统筹全市村庄规划工作,指导各区(县级市)开展规划编制、审查与实施工作,并跟踪、协调、督促和检查村庄规划各项工作。

(二)明确工作分工。

各有关部门和区(县级市)政府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具体分工如下:

市规划局:制订村庄规划工作方案和编制要求;对村庄规划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与支持;组织对村庄布点规划进行审查并按程序审批;对全市村庄规划工作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定期汇总各区(县级市)村庄规划编制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市建委、农业局:结合各自职能指导村庄规划的编制及审查工作;协助市、区(县级市)、镇有关部门按照村庄规划组织开展村庄建设、改造及整治。

市国土房管局:结合职能指导村庄规划的编制及审查工作;指导各区(县级市)政府办理新村建设用地手续。

市市政园林局、绿委办、环卫局、卫生局:结合各自职能,为村庄规划的审查提供相关技术支持,按照村庄规划指导开展市政、绿化、环卫、卫生设施建设。

区(县级市)政府:作为本行政区村庄规划工作的责任主体,一是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确保村庄规划的开展,落实村庄规划编制经费;二是制订本区(县级市)村庄规划工作方案及年度编制计划,并报市规划局备案;三是做好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村庄规划编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村庄规划;问题;原则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问题

近几年,伴随着全国各地的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规划编制任务越来越多。资质较高的规划设计单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大、中、小城市频繁的规划修编上,而无暇顾及村庄规划。在实践中,参与村庄规划编制的单位及人员可谓“鱼龙混杂”,严重影响了规划编制的合理性和规划的科学性,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1.1 “一言堂”时有发生,过分体现政府意志

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手段,村庄规划的编制及评审是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的,因此规划成果尽可能让地方领导满意也成为规划单位及人员所奉行的准则,只有这样规划编制过程才能顺利进行,通过评审。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领导的一句话就能够左右规划的走向。“规划”成为“领导立意,规划师寻找证据”、“借专家之口,行领导之意志”,规划师及其笔下的“规划”成为领导表现政绩的手段或工具。

1.3 “公众参与”性不强,公众意志无法体现

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薄弱。一方面,某些村庄规划是因为有项目急需上马,必须有规划做为项目审批依据,在地方政府急切催促下,规划编制的时间被大大缩短,在有限的时间内,规划师要落实领导的意志又要进行实地调查,基本上就没有时间来组织公众参与。而在政府眼里,在普通公众参与热情和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组织公众参与是多此一举之事。另一方面,即使组织了普通公众参与,并且公众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思路,但很多情况下是与政府或行政长官意志相左的,因而很难得到重视,左右不了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实际上是在私有部门、政府、规划人员和普通公众等多方不对称的地位和扭曲的关系之中完成的。

1.4 规划内容死板,生搬硬套情况严重

从现时的村庄规划进行过程中可以看到,每个地级市都有数百个村庄,而规划单位只有几家,每个规划单位平均都要承担至少几十个村庄的规划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规划人员往往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以某一具体规划为模板进行套用,从而造成雷同。从我们所接触的某区域同一规划单位所做的几十个村庄规划可以看出,很多村庄规划的内容只是将数据及论述稍做修改,大部分的论述内容极其相似。

2 编制村庄规划的原则

2.1 以人为本,公众参与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出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群众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环境作为村庄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还本的实现需要将公众参与贯彻到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对于村庄规划中的重要规划、建设项目和管理政策,要充分调动农村居民积极性,尊重农村居民意愿,确立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广泛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切实维护农村居民利益,增强农村居民对规划的认同度和实施规划的积极性,从而保障规划顺利落实。

2.2 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由于不同村庄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历史风貌、规模大小等各不相同,在规划编制时,必须根据村庄不同类型,组合村庄实际条件进行分类编制。在规划手法上不能搞一个模式一刀切,不能搞千村一面,要坚持“实事求是、突出特色、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科学编制、逐步完善”的科学规划原则,对中心村、基层村、边远落后村及新建村、改建村、整治村等要区别对待。借鉴日本“一村一品”的经验,村庄在产业选择上要强调资源禀赋与市场比较优势的有机结合,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产生集聚经济效益,形成“小而专,小而联”的产业体系,强调村庄间、村镇间产业优势之互补,优化村庄产业,以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3 突出特色,塑造新貌

村庄规划应对村庄特色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研究,从实际出发,利用村庄本身可利用的资源,灵活利用平原、丘陵、水网、海岛等地形,充分考虑各地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挖掘乡村历史文化遗存,突出乡村风貌特色,重视农房建筑方案设计,延续当地风格的旧房改造、古屋修缮的设计方案,形成各具特色、整洁有序的新村风貌。

2.4 城乡统一,合理布局

编制村庄规划应根据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思路,以县(市)域总体规划、县(市)域村庄布局规划和乡(镇)域村镇总体(村镇体系)规划等上位规划为依据,结合村庄人口、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和交通地理位置等发展条件进行规划。在村庄规划中,要通过论证村庄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确定市(县)范围内的村镇体系的结构和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合理确定村庄各项建设用地的布局、指标、发展方向以及村庄的各项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服务设施———水、能源、污水处理;交通设施———公路、车站、停车场;以及通讯设施和文体设施等的具体布局,使农村村庄布点规划与县(区)、中心镇的规划相衔接,提高农村与城市、城镇的关联度,从宏观上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城、镇、村梯次布局。

2.5 保护生态,注重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合理规划村庄人口、资源和环境,安排产业结构和布局、园林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村庄规划的重要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村庄规划中要贯彻可持续性原则, 就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每个村镇在考虑和安排当地规划时, 都能考虑到这一规划行为对其他村庄及其居民(包括后代人) 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以及不同村庄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就能得以实现。村庄规划作为对地方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府行为,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必须要有前瞻性眼光和现代意识,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真正为今后的长远发展起到勾画蓝图的作用,避免因为规划的短视造成长远建设的被动。

2.6 节约土地,有序合并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做为农民的衣食之源和重要财产,土地问题一直是广大农民最为关注也是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节约土地,合并村屯就是使农村村庄、村民住宅和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尽可能的相对集中,提高建设用地的容积率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对于农村建设来说村屯合并将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当根据各地自然地理和人口居住分布状况,根据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进行科学的村屯合并规划,宜聚则合,不宜聚则分,防止盲目的搬迁并村带来的生产和生活上的不便及人力、物力上的浪费。

综上所述,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需要考虑和面临的问题很多,这就要求规划部门和规划组织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本着区别对待、突出特色、保护生态、节约土地的原则,以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进行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规划。

参考文献

[1] 金兆森,张晖.村镇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斌,张春杰.村镇规划:如何建构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J].规划师,2000(4):11- 12,24.

[3] 杨建军,陈飞.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村庄布局规划[J] .经济地理,2006(增刊),26( 3):221- 222.

村庄规划编制范文第6篇

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建制镇为依托,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提高城镇化和新农村发展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13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是促进集约发展、节约土地的必然选择。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各地组织开展了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乡镇、村庄还没有修编或编制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二是原有乡镇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此,各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乡镇、村庄规划编制目标

各地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在年年底完成以下规划编制工作目标:

(一)全面完成市域范围内乡镇规划的修编工作。乡镇规划是小城镇和村庄建设的基本依据。在规划修编过程中,要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结合现状,科学预测,充分论证,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长远性。要对现有乡镇规划成果进行重新审核,凡规划期限不到2020年或期限到2020年但内容深度达不到规划要求或不适应发展需要的都要进行修编或调整完善。其中,市区的镇等7个镇的总体规划,不仅要完成修编任务,还要完成上报市政府审批的工作。

(二)全面完成市域所有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各地应在乡镇规划的指导下,根据村庄的经济与发展,自然与资源条件,合理编制村庄规划;统筹安排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保护乡村自然生态和传统风貌,塑造各具特色的乡村空间形态。

三、乡镇、村庄规划的编制要求

乡镇、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市城镇体系规划、各县(市)城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并与基本农田保护区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乡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乡镇性质与规模、发展方向、乡镇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以及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及规划实施的措施等。对建制镇的工业园区、居住小区、旅游景点、主要道路、广场等重点建设地段及重大建设项目,还应编制详细规划。

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有:规划区范围,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配置、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以及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村民公寓建设规划的内容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执行。

四、乡镇、村庄规划编制主体和审批程序

各县(市)的乡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的编制主体和审批程序按《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

市区的乡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由各城区政府和各开发区管委会组织编制。乡镇总体规划经各城区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市政府批准。村庄规划,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后,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各城区政府和各开发区管委会批准。其中东津镇、尹集乡、卧龙镇、欧庙镇、伙牌镇、牛首镇的村庄规划需经各驻地规划分局审查同意后,报区政府批准。

五、工作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本次规划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专业性强,市政府已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各地要成立工作专班,精心组织,加强督办,不折不扣地完成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任务。要具体落实规划编制责任,市城乡规划局负责整个市区的乡镇总体规划的督查、审查和报批工作;各城区、开发区建设局主要负责辖区乡镇规划的组织、协调、审查和上报工作;各县(市)城乡规划局负责本辖区的乡镇总体规划的督查、审查和报批工作;各乡镇政府具体负责组织本乡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工作。

(二)加强检查考核

各地要加强对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按编制工作计划抓好工作调度,确保村镇规划编制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在12月15日前,各地要组织考核组对本辖区内的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情况形成报告上报市政府。

市政府将于12月底组织考核组对各地乡镇、村庄规划编制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考核,并将检查考核结果予以公布。对未能按期完成规划编制任务的地方,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三)保障工作经费

村庄规划编制范文第7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阜阳从市到乡镇层层建立了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成立村庄规划编制办公室,与新农办合署办公。建立市指导、县(市、区)为主、乡(镇、办事处)主抓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县市区直部门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的包点工作责任制。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5次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要求2007年年底前各地必须全面完成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各地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因地制宜,调整思路,配强力量,加大力度,有序推进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坚持科学规划。在充分听取基层干群意见及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阜阳市通过宣传发动、收集基础资料、编制规划、审查报批和检查验收等五个阶段,分步进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分清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地缘关系、生态原貌、文化古迹、产业基础、农村习俗等因素,不画“一张图”、不搞“一刀切”。坚持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免费为农民提供一批面积不大功能全、造价不高质量好、占地不多环境优的节约型房舍图纸,供农民选择。全市提供房舍户型图纸30多种计2000余册。同时坚持适度超前,充分吸收广大群众和专家学者的建议,把握好镇村的发展走向和发展趋势,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颍上县迪沟镇针对本镇属于典型的煤矿塌陷区的客观实际,将塌陷区所有村庄都迁移至迪沟集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形成了集五大建设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小城镇。

三、加大财政投入。为了确保2007年全面完成任务,各地积极筹措资金,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各县市区共投入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资金1153万元,其中县市区财政投入618万元。颍上县以资金保落实,县财政拨付村庄建设规划经费150万元。颍东区在区财政投入40万元规划编制经费的启动下,各乡镇又自筹90.5万元。太和县、界首市本级财政投入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资金均在百万元以上。

四、整合技术力量。一是整合现有技术力量。整合市、县两级建设、土地、农业、水务等部门的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统一制定规划编制技术标准,统一指导各地测绘、制图,编制说明书。二是培训乡土技术人员。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市村庄建设规划办公室分县市区举办业务技术培训班,全市共发放3000多套培训技术资料,培训技术人员5000多名。各县市区也有重点地对乡镇技术人员和电脑操作人员进行了多轮培训,积极主动与大专院校对接,组织规划专业学生利用实习、暑假期间帮助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颍泉区聘请大专院校的老师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宁老庄职业中学30多名规划专业学生和省建工学院10多名实习学生帮助编制规划,2007年6月底该区在全市率先完成村庄建设规划编制任务。颍上县除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外,还专门对全县30个乡镇的60名电脑操作人员进行为期两天的集中培训,并抽调精干力量到各乡镇巡回技术指导。太和县、界首市采取示范带动、帮带培训的方式,提高了乡镇编制人员的技术水平。

五、夯实规划基础。各县市区坚持“整治为主、新建为辅”的指导思想,立足于现有旧村庄改造,节约耕地,复垦旧宅,实行科学规划。为使本次新村规划切合实际,真正能够指导村庄建设,各地将测绘地形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做,专列经费从省测绘局购买了大比例尺地形图资料,再加以补绘。太和县投资32万元从省测绘局购买了电子版航空测绘图,界首市投资60万元购买了航拍地形图。一此地方还组织乡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实测,土法上马编制现状图,为编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六、加强督促检查。市政府成立四个督查组到县入乡驻点督查,实行定期督查、随机抽查、及时调度,有序推动。每两周督查一次,每月集中听取一次督查汇报,对工作滞后的县市区进行督促。各县市区也都成立督查组对规划进展情况及编制质量进行督查指导。界首市成立三个督查组,明确分工,每周一汇报,排出后三名给予重点督促帮扶。颍东区督查组不听汇报看结果,采取“数本子”的督查方法,确保了督查工作的真实性。阜南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各抽一名县级干部分别带领四个督查组进行督查,每周一通报,对进度快、质量好的以奖代补,加快了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进度。

七、广泛征求意见。阜阳市各地对已制定的村庄建设规划方案在村内张贴公示,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并经过召开群众会议或群众代表会议一致同意后上报乡镇,乡镇再通过召开人大会议等形式最终决定规划是否可行。之后,再上报有关县市部门验收审批,这一系列程序对于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起到重要作用。颍东区、颍州区将征求群众意见工作制度化,实行“三会两公示”,将规划方案公示于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保规划科学。

村庄规划编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村庄规划编制;措施

早期传统的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对于许多方面的问题没有正面对待,造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尽管,有的地方在实践中结合实际发展需要采取了先进的模式,但因管理经验上的缺乏而造成各种规划问题,依旧阻碍了农村经济建设的顺利实施。鉴于这些情况,对城乡统筹形势下村庄规划编制的相关策略深入分析意义重大。

1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缺陷

1.1 规划体系问题

1.1.1 重镇级,轻村级:当前,我国的村庄规划正在广泛开展,这对于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现代化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的村庄规划出现了很多的不足。对于各种级别区域采取的规划措施都不一致,导致了区域规划之间的差异过大。地方政府在政绩利益的影响下,常常把重点集中在了镇的规划上,特别是对镇区规划更为关注。但在村庄层面的规划和建设则没有给予充分关注,这就造成了整体规划体系的失衡。

1.1.2 重村庄,轻体系:有的区域对村庄规划给予了相应的重视,但在执行政策上却依旧摆脱不了传统的规划管理思想。造成了村庄规划编制局限于村庄内部工作,对于外在的建设体系却没有给予高度关注,这些就造成了村镇总体规划并没有明确镇层面和村层面的内容。村庄体系总体规划缺陷,导致了村级规划没有在科学指导下完成,从而引起了整个村庄规划的失效。

1.2 规划内容设置问题

1.2.1 指导不足,效率低下:受到我国现有的国家政策影响,很多农村地区的居民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整体上呈现出数量大、分布散、规模小等局势。但受到各种经济状况的影响,不少农村资源未能得到充分运用。各个地区的村镇千差万别,我国县城以下建制镇和村庄的规划只是参照了《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而这一文件在村庄规划中的指导作用存在缺陷。

1.2.2 规划失误,不合实际:各地村镇规划编制过程中未能坚持实际出发原则,导致了最终规划编制的方案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轨,政策规定的内容无法正常实施运行。例如,新建村庄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不超过130平方米,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村庄每户宅基地不超过133平方米。尽管这类规定在理论上有着理想的规划效果,但在实际执行时却遇到了很多不同的阻碍,这些会影响到整体规划编制作用的发挥。

1.3 规划制定相关的问题

1.3.1 主体不清,规划困难:在《办法》内容规定中提到:“村镇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但这一内容并未把城乡、村镇之间的区域划分规定在内,造成了很多村庄规划编制内容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间接地制约了农村区域的规划建设。另外,乡(镇)政府将主要规划力量放在了镇区规划,特别是对于整体经济规划不足的区域,这些都造成了统筹规划制度难以顺利实施。

1.3.2 脱离群众,单独运行:村庄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农民处于一个相对和谐的发展环境,但在规划过程中农民参与规划的情况仍需加强。对于规划内容的编制主要是根据国家政策运行,还没有全面顾及到农民的感受,这些造成了农民参与规划的积极性无法被带动起来。因存在部分村庄规划的编制者对农村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在规划编制环节缺少村民意见反馈情况。

1.3.3 环节复杂,协调欠佳:我国由于村庄规划编制经验尚显不足,对于村庄规划技术标准的制定还没有达到先进的水平。由此引起的诸多规划问题也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村庄规划与城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性欠佳,有些村庄建设用地指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得不到落实,影响了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2 村庄规划编制方案的改进

2.1 编制技术改进

为满足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需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积极完善现有的运行体系,从根本上处理好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满足新型农村建设的需要。村庄体系规划对城乡统筹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能指导政府做好多个方面的政策调整与改进,保持整体观念上的先进性。在合理研究制定地方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的基础上,如试行的《杭州市中心村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结合批复的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各个乡镇的镇(乡)总体规划;然后结合批复的镇(乡)总体规划对村庄规划实施编制。

2.2 内容改进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村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好相应的计划安排。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开展改进优化工作,对规划编制内容进行调整更新。在村庄规划编制办法必须要完善相对适用性较强的村庄分类指标体系和分类指导,这样才能更新现代化农村体系建设。结合规划对象在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可将规划对象分类,如先重点编制中心村,在总结编制经验的基础上,推进编制一般村庄的规划编制。

2.3 规划编制过程的建议

2.3.1 明确编制主体:综合研究表明,村庄规划是由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一项群体决策活动。受到不同利益驱使的影响,村庄规划的参与主体之间形成多方博弈的局面。对博弈过程中利益平衡点的正确把握将成为村庄规划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证。目前,我国多数农村的管理体系是“县主导、乡主管、村主体”管理体系,在规划管理中要充分明确这三方的责任事权。

2.3.2 重视规划的动态性:村庄规模小,社会结构简单,过于具体的蓝图和目标无法保证实现,反而降低了规划的严肃性。村庄规划编制应该改变现有思路,不再单纯的注重目标导向和控制蓝图的实现,而是随乡村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切实提高乡村生活、生产活动的质量。另外,还需加强农村的体制与政策创新,为村庄规划提供制度保障。转变政府的管理理念,调整政绩考评标准,将“提高农民,转移农民,保障农民”作为政府管理理念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村庄规划才能得到充分重视,农村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2.3.3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村庄规划的制定需要对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生活方式和农民生活需求的深入了解,因而村庄规划不能忽视农民的力量,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建议村庄规划的现状分析部分应包含村民意愿调查,调查结果应作为附件,加入村庄规划的成果当中。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规划审批之前要履行公示和村民代表大会同意程序,规划依法审批后要张榜公布并广泛宣传。要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 结语

面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必备要求。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应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避免“就村论村”,必须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统筹考虑村庄的功能、数量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孟庆,马兵.规划由“城市”向“城乡”转变的思考[J].规划师.2008(05)

[2]赵虎,王兴平.基于城乡统筹理念的村镇规划改进措施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规划师.2008(10)

[3]王鹏,王健.《城乡规划法》背景下对北京农村规划的思考[J].北京规划建设.2008(02)

村庄规划编制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节约土地、乡村文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目标。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和改革开放的重点行业,加强新农村建设不但能改善我国农村规划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更能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村庄是农村发展的基本单位,也是农村最小一级的行政单位,做好村庄规划编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应本着“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原则,从多方面入手完善村庄编制规划,营造适应新时展的农村布局和农业发展秩序。相关规划主管部门应重视村庄规划编制,努力做到克服困难,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时间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并积极开展村庄治理活动。

村庄规划编制是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土地,完善村庄布局,改善村庄环境,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由于我国早期的村庄规划编制缺乏科学性,造成了目前我国村庄建设与布局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村庄规划编制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编制规划缺乏科学性。很多地区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时普遍未能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导致规划编制方案与农村实际脱轨,从而影响了规划方案的执行。除此以外,由于村庄规划编制人员的素质层次不齐,专业素养不高,也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

二、对村庄编制规划重视程度不够。首先由于规划编制单位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对于工作任务重、资金紧张的村庄规划项目积极性不高。其次,在建设规划过程中,长期重城市轻乡镇、重乡镇轻村庄的观念导致编制规划部门对村庄规划的重视度不够。最后,规划编制人员综合能力较弱。很多规划人员虽然有较强的理论能力,但是在制定规划过程中缺乏农村规划工作经验,又不积极深入农村调研。

三、村庄规划编制基础薄弱。村庄规划基础薄弱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是缺乏基本资料以及指导依据不足。由于各地的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进展不一,因此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缺乏农村地图等必要的村庄规划依据。

四、脱离农村实际。村庄规划和建设的主要目的为方面群众的生产生活,从而构建和谐的农村环境。但是很多地方在进行村庄规划过程中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在规划过程中农民参与也较少。如果村庄的规划编制过程缺少与农民的互动,将会造成农民对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再加大部分规划编制人员对农村情况缺少全面认识,势必会影响规划方案的科学性。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不但能提高村庄规划建设的科学性,更能节约建设资金,同时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展开也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如何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策略:

1、 改进规划编制方案。

对于村庄规划编制来说,编制方案是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基础工作。如何改进规划编制方案,主要可从三方面做起:1.改进编制内容。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不断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国家政策和乡镇布局不断调整村庄规划编制内容。规划编制内容必须以村庄分类指标体系为指导,结合规划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以及地位位置等实际情况,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2.改进编制方法。村庄体系规划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村庄体系规划不但能给政府决策提供有效支撑,更能保证政府决策得以有效落实。因此必须研究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定,从而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完善现有的运行体系,以便于更好的处理村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3.规划编制过程的改进。如何改进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主要可从明确编制主体、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及重视动态规划等三方面做起。

必须指出的是,对规划编制方案的改进是建立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的,如果在改进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如缺乏对村庄编制历史资料、地形地貌以及农业发展特点的调查也研究,将会影响对村庄规划方案的改进。

二、结合地方实际,服务经济发展。不同地区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及产业结构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地方实际,针对不同的地区采用符合地方特点的村庄规划编制体系。科学的村庄规划和建设,归根到底是为发展经济服务,因此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中应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特点,针对不同区域的经济特色展开规划编制工作。有些地区山林茂密、物产丰富、气候宜人的特点,比较适合发展生态旅游业,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中应体现这一特点。

比如就广东省而言,珠三角地区(惠州、深圳、东莞等)地形多为平原,而广东北部则以山区为主。在民俗文化上,同样也有广府文化、潮汕文化以及客家文化之分。按产业特点划分,珠三角地区工业发达、商业繁荣;粤北地区由于山脉众多,其特色农业和旅游业较为发达。最后从城市化发展阶段考虑,珠三角城市化程度较高;粤北部分地区还处于以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基于以上特点,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珠三角应以产业发展用地为重点,避免重复建设;而粤北地区在规划中则应考虑农业生产方式特点、乡村特色文化保护以及旅游业发展,不应盲目进行大规模建设。

对于相关规划主管部门来说,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是进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各地规划单位各自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规划编制,可能会造成各自为政、缺乏统筹等情况,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以统筹指导,以增加地区整体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协调性。

三、集约利用土地,严控无序开发。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的重点在于做好土地控制,严格控制农民生活用地,合理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因此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在宏观上应特别注重控制用地规模,在微观上则应把精力放在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上。

(一)控制用地规模。

把集约利用土地观念体现在村庄规划编制中,主要有以下目的:1.通过控制用地规模,促使农民树立集约利用土地的观念,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从而推进农村实施拆旧建新和土地复垦。2.防止农业用地随意转化为建设用地。新农村建设推动了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适当的规模经营能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农业用地被侵占。3.为新一轮的规划调整提供指导。

(二)加强配套建设。在微观上,村庄规划工作应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体现地方特色以及加强公共安全为重点。

四、体现文化特色,提高公众参与度。

村庄的文化民俗是经过千百年沉淀的文化宝藏,必须加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村庄规划编制应充分发掘各地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于历史文化建筑更应加大保护力度。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度,我国在广大乡村遗留着很多不为人注意的古村落遗址、特色民居等,比如广东石湾、中山古镇等,还有更多这样的文化古迹散落的乡村中。在进行村庄规划的过程中,亟待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保护文化遗产不但能突出乡村的文化特色,更能丰富农村的文化内涵,提高村名的文化素养。

除了突出地方的文化特色外,还应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提高公众参与度。应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委员会的作用,提高村民在村庄规划中的参与积极性,加强村民主体地位,以保证村民意愿在规划中的体现,从而确保了规划的有效性,为规划的实施加下坚实基础。目前有些地区在进行村庄编制规划过程中存在村民参与度不够的情况,从而影响了调研进度,也无法体现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新时期村庄编制工作新理念。

五、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组织管理。

加强组织管理,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切合实际的村庄规划编制指引。规划编制部门应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规划指引,以保证规划成果的科学性。2.规划编制的组织。完善规划编制组织机制,如提前调研、邀请科研院校共同参与等。3.通过技术指引指导村庄规划建设。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因为出现了村庄规划编制滞后于村庄建设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进程外,相关规划主管部门还应制订了一系列技术指引,把村庄规划提升到公众政策水平。4.加强人员培训。规划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是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科学性的基本要求。目前某些地区的规划编制部门存在人员少、缺乏规划专业人员以及人员素质层次不齐等情况,如何在不增加编制成本的基础上提高村庄编著规划的质量?当务之急就是对现有的规划编制人员加强专业培训,增加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从而保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实施。

村庄规划编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村庄规划编制;问题;解决策略

一、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村庄规划重视程度不够

在过去建设规划过程中,长期重城市轻乡镇、重乡镇轻村庄的观念,导致农村较城市基础较弱,规划部门对村庄规划重视程度不够高,编制单位对任务重、资金紧张的村庄规划积极性不高。

1.2村庄规划编制基础的问题

村庄规划基础薄弱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缺乏基本资料以及指导依据不足。基础资料统计任务重、种类多、经手人员多、统径不一、时间久,变动性大,各种因素都会对规划产生影响,尤其是常住人口数据。二是规划编制人员综合能力较弱,舟山村庄规划起步较晚,很多规划人员虽有较强理论能力,但缺乏农村规划工作经验。

1.3村庄规划编制体系尚未理顺,规划编制主体混乱,村庄规划质量参差不齐

从定海的实践来看,定海很多行政村只有部分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该部分区域编制控规,部分编制村庄规划,但《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又规定村庄规划以行政村为单元进行编制。以前编制村庄规划的口子有很多,有农办、建设、规划,还有各个乡镇街道,村庄规划的名称也是各种各样,有新农村建设规划、美丽乡村规划、农房改造示范村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等等,各自编制的目的和重点也不尽相同,规划编制的内容可能只是村庄的某一个方面,很少有规划能从宏观的角度对村庄的总体格局和各项设施等做出全面的安排,导致很多规划只是流于形式,很难付诸实施。村庄规划质量参差不齐,技术路线多样,缺少统一的规范。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村庄建设用地内进行规划管理和规划审批的法定依据。但是,村庄规划到底如何编制,涉及的内容深度如何,以前没有统一的规范,造成各村的规划编制体系较为混乱,导致乡和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审批依据缺失,造成规划管理的混乱。

1.4规划编制脱离农村实际的问题,村庄自身发展诉求难以实现

部分的行政村对村庄规划发展缺乏主动性,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被动性,致使现行的村庄规划在模式上更多地偏向于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虽然《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村庄规划的编制,但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使村庄规划依然是从城市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从整体上说,目前的村庄规划还未能真正切实和完整地反映乡村的需求,在平衡城乡关系上还有很大的空间。村庄规划和建设的主要目的为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而构建和谐的农村环境。但是很多地方在进行村庄规划过程中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在规划过程中农民参与也较少。如果村庄的规划编制过程缺少与农民的互动,将会造成农民对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再加大部分规划编制人员对农村情况缺少全面认识,势必会影响规划方案的科学性。

1.5村庄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衔接不到位

目前,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分别由两个同级部门负责编制,并且在编制过程中参照的标准以及编制的程序都不相同,另外,两方编制单位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交流,导致两规在土地分类、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村镇建设用地标准和新增建设用地分布等方面出现了脱节现象。

二、村庄规划编制问题的解决策略

2.1理顺村庄规划编制体系,提高村庄规划质量,规范规划审批流程

规划部门应逐步完善“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居设计”的村庄规划编制体系,明确规划编制主体。按照《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规范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审查工作。村庄规划在编制完成后,严格按照辖区村庄规划审批办法进行报批。健全定海特色城乡规划体系,将规划编制和维护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解决规划编制经费不足而产生规划编制相对滞后,规划体系不完善,城乡发展缺乏规划指导的问题。

2.2强化乡村规划队伍建设,转变乡村规划理念,提高规划人员综合水平

通过定期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实地考察及规划人员交流等办法,深化学习制度,健全学习激励机制,不断提高乡村规划编制与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规划编制水平。转变乡村规划管理人员规划理念,转重眼前利益为重统筹规划、重整体和长远意识;转重城市规划为重乡村规划、重城乡协调发展;转重发展速度为重安全防护,重提高乡村综合防灾能力。

2.3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公众参与,拓宽村庄规划落地资金来源

将公众参与贯彻到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对于村庄规划中的重要项目,要充分调动农村居民积极性,尊重农村居民意愿,确立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广泛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切实维护农村居民利益,充分体现村民需求,增强农村居民对规划的认同度和实施规划的积极性,从而保障规划顺利落实。另外在规划落地资金筹集方面,可以积极引导当地村民资金的投入,可按照“谁投机、谁受益”的原则适当建立回报机制,拓宽融资平台,切实实现村庄规划落地。

2.4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

在规划编制时,必须根据村庄类型,注重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结合村庄自身特色,利用村庄本身可利用的资源,灵活利用丘陵、水网、海岛等地形,进行分类编制。在规划手法上不能搞一个模式一刀切,不能搞千村一面,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地区优秀村庄规划,要坚持“实事求是、突出特色、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科学编制、逐步完善”的科学规划原则,注重发挥精品规划的品牌效应的方式促进带动作用。对中心村、基层村、及保留村、改建村、整治村等要区别对待。如定海紫薇村应结合东海大峡谷旅游开发建设,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中应体现生态旅游这一特点。

2.5坚持村庄规划编制中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村庄规划中要贯彻可持续性原则, 要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强化“五线”编制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兼顾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推动城乡区域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村庄规划作为法定规划,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必须要有前瞻性眼光和现代意识,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真正为今后的长远发展起到勾画蓝图的作用,避免因为规划的短视造成长远建设的被动。

2.6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作

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协调,建立工作沟通对接平台和机制,做到统盘筹划、各司其职,实现村庄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同时落地。

三、结束语

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和构建和谐社会,是规划部门践行科学发展的主要载体。我们应本着服务农村、百姓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参考文献:

[1] 金兆森,张晖.村镇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宋茂怀. 浅议新时期村庄规划控制的相关问题[J].新农村. 2014(22)

上一篇:标底编制范文 下一篇:钢结构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