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范文

时间:2023-03-08 19:11:12

程序化

程序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期货 程序化交易系统 建设 应用

一、引言

程序化交易最早是由美国70年的证券市场上的系统化交易发展演变出来的,美国NYSE曾对程序化交易做出规定:对于任何含有标普500指数、15只股票以上,或者是一百万美元以上的交易都属于程序化交易。

伴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很多期货产品都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同时,期货投资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并且投资的结构也日趋合理化,我国的期货市场有效性也越来越强。这些好的势头都为期货市场中程序化交易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的迅猛发展,必将使那些提前掌握这一先进交易方式的投资者,在我国不断发展的期货市场中取得极大的优势。

二、程序化交易概述

1、概述

我国证监会于2010年3月印发了《关于同意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批复》中同意中金所上市沪深300股票指数的期货合约。首批一共4个期货合约在2010年4月16日正式上市交易。这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理财时代已经来临。随之而来的是在金融市场上衍生出很多产品,那么相应的金融风险也被不断放大。程序化交易是一种防范风险、提高风险的可控性的有效手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所接受和喜爱。程序化交易主要是利用行情分析软件和已经编制好的电脑程序,并借助于期货市场的技术指标,由计算机程序来计算出买卖点,并依据电脑发出的信号对产品进行买卖操作。

2、国内外程序化交易的发展状况

程序交易化最早是产生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股票组合转让交易”。当时的专业投资经理人和经纪人通过电脑可以直接与股票交易所联机,最终是为了实现股票组合的一次性买卖交易。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几年来指数基金、数量化投资的产生和发展,程序化交易也逐渐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程序交易化已经遍布美国及欧洲的各金融市场。据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在目前的全球期权期货交易市场中,程序化交易已经占到30%的比重,而在套利交易中则高达80%以上的比重。

相对于国外的程序化交易而言,我国的程序化交易知识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小。但是,随着中国期权期货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我们将像其他成熟的市场运行规律一样,程序化交易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成为我国交易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必然的趋势。

三、程序化交易的优点

在期货市场中实行程序化交易具有以下优点:速度快、交易的效率高;能最大程度的克服人性的弱点;便于对交易中的风险进行控制;便于交易成本的管理;能精细化的把握市场的机会。

期货市场中程序化交易具有十分快捷的实现方式,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根据指令来完成下单,提高了交易的效率。贪婪和恐惧是人类的天性,很多时候人在发现错误时不愿意纠正,通常抱有侥幸的心理,而计算机则只是会按照已经既定的规则去进行处理错误信号发出的指令。所以,计算机可以克服人类的弱点。另外,在程序化交易过程中,可以提前设计好风险管理和资金管理的具体模型条件,帮助期货投资者建立有效地的风险控制系统,例如: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好盈余率、亏损率;在交易过程中,系统可以对市场状态进行监测,如保证金量、市场的流动性、下单的频率等。通过组合下单和佣金、对冲击成本的精确计算,实施盘中动态交易的成本控制。通过实践证明,程序化交易的核心就在于它的模型的复杂而精准的计算,通过计算机对交易条件的研究和判断,可以对市场上额投资机会进行精细化的把握。

程序化交易也是存在一定的缺点的。大部分的程序化交易系统是在跟随发展趋势而编写的,在技术分析方面比较看重,但是技术上的分析往往是落后于市场价格变化的。所以,由技术指标编写的模型所发出的交易指令也同样是滞后的,如果在区间震荡行情中出现频繁的交易就有可能出现连续的亏损。另外,程序交易很难对头寸规模的大小进行确定,也就是对资金管理很难进行科学的确定。

四、期货程序化交易系统的建设分析

一套优秀的期货程序化交易系统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考虑:

1、合理设计程序化交易系统软件

一套优秀的程序化交易系统必须依靠一个稳定、高效的载体来实现,这个载体为程序化交易提供了一个平台。为了使程序化交易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这个平台载体必须具备:及时稳定的行情数据接收端,稳定的程序化交易的指令下单交易端,稳定的行情及下单交易数据处理分析编辑平台,即模型的编辑平台,以及方便投资者正常使用的图形界面系统。

2、合理设计适合该软件的程序化交易模型

程序化范文第2篇

摘 要 程序化交易是将交易策略量化,以编码的形式写入计算机,当市场中的价量关系触发交易策略进行开平仓的方法。程序化交易策略有证券和期货两个领域之分,相对于证券程序化在期货中有着更大的发展,既有传统的日内交易策略、大趋势交易策略、组合策略和套利策略又有国外先进的高频交易策略,但是这些都避免不了“黑盒”的局限性。

关键词 程序化交易 期货交易策略 局限性

一、程序化简介

程序化交易、量化投资伴随着中国金融创新的步伐,越来越走近普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是指策略开发人员将交易策略量化后,以编码的形式写入计算机。当市场中的价量关系触发交易策略时,交易系统自行发出多空讯号,并且有效控制量价的变化关系。

程序化交易最大的优点是克服人性的弱点,在实盘交易中,人一些情绪化因素,例如贪婪、恐惧和焦虑等都会被无限放大,而这些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既定交易策略的执行,正如很多投资者深刻地体会,做交易与其说是和市场博弈,倒不如说和自己的心魔斗争。而计算机则是在严格执行交易策略,靠模型的概率赢得市场的超额收益。同时,程序化交易在抢单,多策略执行等方面的表现也远远超过了人类自身的限制。

二、程序化的策略类型

程序化策略现在主要应用在证券和期货两个领域。根据这两个领域交易规则的差异策略方法又不尽相同。我国的二级市场主要是T+1的交易规则,故程序化交易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机构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主要使用ETF套利、定价套利、指数套利等策略方法。

ETF套利主要根据一二级市场的价差进行买卖的套利行为,主要分为两种方法:“溢价套利”是先在二级市场买入一篮子股票组合,然后从一级市场申购ETF,同时当日将申购的ETF份额当日卖出;“折价套利”是在一级市场买入ETF份额,然后申请赎回后将股票组合在二级市场卖出而赚取差价。根据一二级市场的价格偏差套取利润。

定价套利和指数套利则是利用市场价格的非理性,依据定价模型提前研判后续股价的走势,从而做出的买卖动作。

而在期货市场上,T+0的交易规则赋予了程序化交易新的活力,其中量价策略和模式识别策略更是大行其道。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是基于技术分析,根据市场本身的运行特征,形成固定的交易策略模式,当量价关系触发到相应指标时,会第一时间发出买卖信号。目前国内比较成功的交易策略主要分为4类:日内交易策略、大趋势交易策略、组合策略和套利策略。

日内交易策略,就是在交易日内进行开平仓操作的策略,不留仓过夜,只做日内波段。该策略大部分基于1分钟、5分钟和15分钟的k线开发的,依据市场上已经存在的量价间关系,形成突破买入,日内止盈止损的方法。

大趋势交易策略,主要基于技术面和量化基本面,通过技术面和基本面的谐振,进行大规模的买入卖出,抓住主要波段。该策略建仓规模较大,留仓过夜,直到基本面发生变化时才出场。

组合策略,将资金严格分配到各个品种上,同时操作,对多个相关品种进行买入卖出,依据资金管理的GARCH模型和多个品种的相关联动性,采取智能的交易方式。

套利策略可以分为很多小类,例如期限套利,跨期套利,跨市场套利等,该策略主要利用价差的均值回归特性,在不同的合约上进行买卖,从而稳定地获取利润。比如IF1310合约,现价是2437,而其标的沪深300则是2432,到达交割日的时候,期货价格将以现货的价格进行交割,简而言之就是他们的价格将回归一致。此时若做空IF1310合约,做多沪深300指数,则可以在交割日套取5*300=1500元的利润。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新的程序化策略也在逐步进入国内市场,高频交易就是最近炒得很热的一个话题,其利用复杂的计算机技术和系统,以毫秒级的速度执行交易并日内短暂持仓。

其主流的交易策略有做市商策略和订单流策略,做市商策略试图通过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来获取利润,不进行方向性的下单,多数是双向下单,通过提供不同买卖报价的订单而获得薄利。而订单流策略,通过分析市场中即时的盘口数据,根据短时间内买卖订单流的不平衡进行超短交易的策略。

三、程序化交易的局限性

程序化范文第3篇

据IDC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RTB展示广告市场实现300%的增长率,买卖双方资源的对接推动了整个数字营销供需的流动性与透明性。更令人兴奋的是支撑起程序化购买发展的多个“支点”都有了质的飞越。数据、技术、多屏流量等因素的发展使得程序化购买越来越呈现多元化。

解析程序化购买新落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智能移动设备技术的成熟,消费者上网行为在不断发生改变,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消费者更多的是在多屏中进行频繁切换,移动端成为了多屏驱动力,现在大多数的消费者都被移动端占用了更多的空隙时间,逐渐形成了多屏行为习惯。顺应消费者行为习惯的改变,程序化购买在未来的发展趋势里的落地点必然是跟随消费者的行为习惯而去服务于多屏。技术改变了广告投放的生物钟,而多屏将使得程序化购买在经历了迅猛的发展期之后迎来新的春天。

纵观本次峰会,来自全球范围内产业链上下游专家多维度解析了程序化购买。在全球范围来看,美国作为程序化购买的发源地,其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产业模式与发展趋向也深刻影响着全球程序化购买的发展。eMarketer调查显示在2013年53%的媒体购买者已经进行程序化交易,其中77%的购买者计划在未来的12个月中增加这方面的预算,同时视频领域的程序化购买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多屏将成为未来主流

今天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屏时代,这一点毋庸置疑。回想我们一天的生活规律,不同新闻APP、PC端办公、微信、微博、移动端办公、iPad购物和在家看电视等填满了消费者的时间,人们频繁的在不同的屏中进行切换。实际上,在不久的未来人们的多屏连接不论从“硬件平台”还是“软件体验”方面都会更加的完善,当然程序化购买也必然要适应发展,在其内部“支点”上不断探索优化。

悠易互通CEO周文彪在峰会中的主题演讲时提到,“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有1千多万台智能电视,而且到今年年底预计将会增长到2千万台,并且未来智能电视将会有更快速的增长。”可以预见的是互联网电视将会作为最大屏加入到多屏领域当中去,使多屏“硬件平台”更加完善。

在“软件体验”的核心“支点”上,2013年程序化购买最主要的流量还是来自PC端,当我们今年再次面对多屏程序化购买时,会看到一个明显的趋势变化,今年移动端流量在程序化购买当中增速迅猛,其中以移动视频流量尤为明显。以悠易互通为例,截止到今年5月底每天能给广告主提供投放的广告展示机会达到100亿次以上,而这些资源已经覆盖了不同的屏幕,让广告主的多屏程序化购买能够真正落地。

移动流量迅猛增加的另一优势是非常有利于广告形式的创新,这对于解决用户体验问题是非常有利的,这点可以在移动端原生广告的出现上得到很好的印证,它的点击率可高达5%或者10%,并且能得到高效的转化率。

多维度大数据助力多屏

程序化购买去解决多屏问题中令外一个核心点就是跨屏ID的识别,如何去认知在不同屏幕中切换的是同一个人?这个问题是在多屏“硬件平台”和“软件体验”都已经完善的基础上,在多屏程序化购买中解决精准投放人群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虽然在技术上是有难度的,但是现在包括谷歌、百度、阿里、腾讯等拥有大量有价值数据的巨头在这方面都做了巨大的研究,它的核心在于大数据的“流通利用”,即底层多屏数据的打通和整个产业链中数据的流通交互使用。这为在未来中,大数据在中国的发展利用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国内现阶段处理数据的现状来看,对于“大”这个点,国内的数据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落地点。在国内多屏程序化购买的现状下,能打通“多屏”的钥匙正是“数据的真正流通”。

现在BAT的现状是拥有多且有价值的大量数据,但是目前仅仅对外开放非常小的一部分;第三方数据公司的现状是,随着对数据处理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市场不断发展和深化,它们在不断积累大量优质数据。广告主的现状是正在利用技术手段,逐渐把自己大量数据委托数字营销公司处理,为其精准营销发挥最大价值。

那么程序化购买行业的核心环节――广告技术公司,已经有洞察力比较敏锐的公司开始在多屏程序化购买的大背景下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解决方案。悠易互通的数据银行DataBank为广告主提供了数据收集、管理、分析与应用的一站式服务。利用其推出的多屏整合DSP直接做投放,数据收集与受众投放实现了无缝的闭环流程,大幅提高了广告主的广告效果,真正把大数据在广告方面的应用落到实处。并且其DSP在技术上的领先也帮助广告主通过智能算法、自动优化、在品牌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广告投放。悠易互通有很好的整合数据,就是通过把自身的DSP平台和DMP平台整合在一起,合理的进行数据的打通,进行多屏、人群定向和数据的更好应用。

这种公司内部产业链上数据的打通已经显示出强大的效果,那么在多屏时代不断发展完善的状态下,必定要求大量数据进行流通和交互以对多屏进行支持。这就要求国内数据发展不仅需要拥有大量有价值数据的公司合理开放其数据,而且各个产业链上下游公司找到打通底层数据的方法,来真正的驱动程序化购买达到多屏“穿越”。

本次峰会从程序化购买整体在全球的发展趋势和在中国本土的发展状况予以解读分析,并详尽探讨了支撑程序化购买的诸多内部“支点”,为整个行业梳理了更为清晰的发展方向。

程序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程序化营销 广告方式 数字信号处理器

[中图分类号] G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2-0005-03

Programmatic Marketing: What It Is and How It Benefits Publishers

Christine Ford

(Pace University,New York,10038)

Translated by Zhang Lianghan Liu Fangming Le Zhengfan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Wuhan,430072)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contrast between programmatic marketing and the traditional way of advertising for publishers, indicating that programmatic marketing has an advantage in positioning target users. Next, we turn to the DSP which is a tool used for bidding on, buying and optimizing performance of ad inventory, and also real time media buying, it is made up of three core layers: an ad exchange, user information database, and a real-time auction platform. Then a series of strategies are generated to target a potential customer. Finally, we introduce the self-service interface of DSP by which a campaign manager could make decisions easily and optimize the campaign.

[Key words] Programmatic marketing Advertising method DSP

程序化营销正在改变今天出版商和广告商传统的交互方式,无论是桌面出版还是移动出版。

据佛瑞斯特(Forrester)2016年5月的研究报告显示,“世界上最大的数字市场已经趋于程序化”。在中国,在线展示广告的花销2016年将达到140亿美元,其中程序化购买所占的比重将超过20%。2012年左右出现的程序化购买在中国至今相对新鲜,但是在今后的桌面和移动数字广告销售领域,它将成为十分受欢迎的工具。对于移动广告界的人士来说,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电子营销者网站(emarketer)数据显示,到2018年,中国市场将有7.04亿的智能手机活跃用户。为了便于理解这个数字到底有多大,以美国为例,美国作为一个已经饱和的市场,目前拥有3.2亿智能手机活跃用户。这意味着在中国的移动领域,程序化营销正面临着一个快速增长的机会。

需要补充的是,中国的“互联网+”战略――通过对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的整合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工业增长和创新,这会大大提升程序化营销未来在数据和存货消耗领域的发展和效率。

广告商在出版商拥有并经营的网站上购买特定的广告空间或运行网站(指广告仅在网站上的任意地方),这是印刷和在线广告等广告经营的传统方式。传统的方法中,广告媒体买家通常寻找拥有对读者具有吸引力内容的出版商,即营销人员定义的潜在客户。然后广告商根据每份合同协商的每月价格向出版商支付费用。通过这种传统方法,广告商广撒网,可以使广告出现在潜在客户面前。这尽管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但另一部分广告也会出现在可能上网接触的非目标受众面前。这意味着媒体只有一部分钱是花在正确的用户身上的。

程序化营销和传统广告有什么区别?程序化营销注重方法而不是集中于内容,它以用户为中心。假如用户正在浏览一个出版商网站,那么无论用户在什么地方,程序化营销都能准确定位广告商产品的目标用户。广告商不再需要等待潜在顾客进入特定的出版商网站,才能向这些顾客提供广告宣传。

程序化I销不仅是出版商减少滞留库存的一个有效方式,还可以通过使用其他出版商的内容形成新的收益渠道。如果出版商线上线下的库存已经售空,对于将其读者定位为目标受众的广告商提出的交易,他们没有必要拒绝。现在出版商也可以通过对同一批用户进行融合线上线下的程序化营销来加大广告商的宣传力度,这样,即使在用户目前并没有浏览出版商内容的情况下,也仍然可以到达潜在客户。出版商可以通过诸如创新服务部门或内部机构,向其广告商转售此项营销活动管理服务。

那么,广告商是如何利用这项振奋人心的技术的?他们使用了需求端工具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是如何运作的?

数字信号处理器是一个自助服务买方平台,主要用于对广告存货的竞价、购买和性能优化,并通过使用多个数据源和应用程序界面(API),在几分之一秒内实现媒介实时购买交易。该平台由三个核心层组成:广告交易平台、数据管理平台和实时竞价平台。

广告交易平台可用于出版商对未售出的数字广告存货进行拍卖,在印刷业中我们可能会将其称为剩余广告。出版商在向系统提交此广告存货时,会指明他们愿意接受的价格区间,以及他们愿意允许哪些类型的广告商入驻这些广告空间。

广告交易平台可分为若干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开放式交易平台,广告商在该平台上通常推销其拥有的价值较低、剩余的广告存货。任何有购买意向的其他广告商都可以使用系统进行购买。

第二种类型是私人易平台或称为私有交易市场(PMP)。该平台基本上是由出版商控制的封闭社群,只向选定的广告商开放。通过参与私下交易,广告商和出版商能持续不断地实现将高品质的广告资源投向优质内容和大品牌。在中国,这种类型交换平台的主要参与者有两个:新浪自动数据交换系统(Sina AdX)和优酷自动数据交换系统(YouKu AdX)。

最后一种类型的交易平台可称之为优质型交易。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比私有交易市场还要出色的高端广告交易空间,在这里,广告位的出售并不是通过直接与出版商签订合同。通常,知名(老牌)广告商在广告资源之前会首先对资源进行考察,接着以固定的每千次展示费用(CPM)出售。但在该类型交易中,广告资源的数量往往不能保证。

与数字信号处理器平台一起使用的下一层核心技术是数据管理平台。此数据平台能向系统反映关注广告潜在受众的行为,例如他们是否已在特定主题上进行内容消费活动。此信息通常采用一种能够从客户端的硬盘读取数据的技术Cookies来收集,其中Cookies技术有助于系统对匹配运行参数的设备进行定位。当用户数据越精炼,整体定位将越高效。

最后一层是实时竞价平台(RTB)。该平台的实时竞价功能运行如下:一个汽车经销商想要出售汽车并向一家机构寻求帮助;该机构进行研究并确定这位经销商想要销售的汽车类型,发现最有可能购买这些汽车的潜在客户是那些有买车兴趣的30岁至60岁的男性。另外,这位汽车经销商表示只想在纽约市地区销售这些汽车,并且每月最多愿意支付5000美元广告费。商接着研究纽约地区内该类别中的典型媒介在程序化营销中的花费,认为5000美元是从此类型营销活动中获得成效的一个合理价格。接下来,商将会决定如何合理运用这笔钱以及如何锁定潜在顾客。

通过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商可以运用若干策略来锁定潜在客户。一种方法是人口统计学特征。我们一般可以通过性别、年龄、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来锁定目标。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地理定位。这既可以配置为在地图上描绘线路,插入经纬度、邮政编码;也可以配置为直接选择区域(具体取决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系统的设置)。

下一种策略是行为策略。既然我们在寻找一个对买车感兴趣的人,因此可以做出假设,我们需要找一些在过去一个月阅读过购买汽车文章的人。这可能会显示购车意愿的层级。商接着研究数字信号处理器系统中有哪些可用的策略。商的活动经理接着通过自助服务区创建一项活动,并使用商选择的策略来锁定目标受众。

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允许活动经理使用自助服务界面来优化一项活动。该平台往往可以协助活动经理做出决策,并且对活动的微小调整进行轻松配置。比如,每日的预算设定为最大化,CPM可以进行设置并且根据需要随时进行调整,性能指标则以简单可视化的方式、合适的格式进行呈现,并且可以生成日常报告及警示。

关键绩效指标并非是单项指标,一般会依据广告活动的目的设置在印象、点击或转化之中。印象指一个广告在页面上的出现率及观看率,点击指用户点击广告来获取产品的更多知识,或者更深入地与营销活动互动。转化一般指向一个特定的活动,其机制是跟踪像素或者是页面上某些类型的信标可以指示用户是否购买了东西,提交的联系方式,是否要求获取更多信息,还是开始了其他期望的行为。

活动经理一般会依据媒介支出不同,每日或每日数次跟踪这些关键绩效指标。一项大的媒介支出,可能会需要更多常规的微调,因为细小的调整,可能将会极大地增强一次预算增加带来的效果,因而也会有更大的存量消耗。活动经理也可以通过A/B测试或多变量测试,来测试一项广告活动创意的绩效概率。

A/B测试活动一个典型的的方法是,在活动开始之初,设立一小部分预算来测试一天或一周一组创意人员或广告材料的绩效,比如一个横幅广告。

举例来说,传递同样信息的一次广告活动会放出6个不同的广告系列,每一个都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呈现。这些广告投放一段时间后,营销经理会找出那个赢得最多展示次数、点击次数以及转化次数的广告。

接下来就是获取那份“获胜”的图像,并且与初始的“获胜”图像一起测试广告上多个版本的消息副本,以再次确认哪一个版本的表达效果最好。最好的副本和最好的图像可能会被进行一系列测试,例如,测试副本的类型处理。

一旦找到图像和副本的最佳展现组合,剩余的媒体预算将用于其他营销活动。在营销系列活动期间,经理可以在不同时间,或者选择一周中的某几天对产品给出不同的出价,以测试其对广告效果的影响。营销经理还可以稍微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测试广告素材,例如测试男性或者女性是否会有点击查看广告的行为,如何吸引女性更多地点击广告,哪些广告在男性群体中的反响更大等。

经理们还可以进行这样的测试,例如,最近有汽车周边产品消费行为的客户是否能够被认为是潜在的汽车购买者。营销经理会对这样的假设做出反应,但也会定位到一个最近购买了“公路旅行”“夏季出游”或者“新生儿用品”相关产品的顾客,观察其中是否存在行为的变化,或者是否存在与初始假设非预期的相关性。

多变量测试法与A/B测试法类似,但它可以同时测试更多特征或位置的组合,而不仅仅适用于指定的场景假设。这种测试方法以及其他形式的广告测试,可以使广告的效果最大化,并且p少在表现不佳的广告创意及受众定位上的资源浪费。

营销经理还会比较本次广告效果与其他过去的类似广告系列的效果,从而获取关键绩效指标的基准及参照。营销经理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会渐渐形成一种知道如何更好地管理一场营销活动的技能,或者说是“感觉”,并且这种技能或感觉将在广告系列的生命周期中得到不断提升。因此,在招聘营销经理时,要选择那些做事有条不紊、具有洞察力、积极主动,并且最好之前有过管理并测试大型营销活动经验的人。

程序化范文第5篇

一、提升程序化建设水平的重大意义

目前,有些工商干部由于尚未牢固树立现代法治理念,使得在实施行政管理中只注重实体法、忽视程序法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由此造成侵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地方涉及违反法定程序的案件时有发生。增强程序意识。提升程序化建设水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既是目前亟须加强和改进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行政机关依法保障公民权利、约束公共权力,推进依法行政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更具必要性和迫切性。

1 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基本权利。在一般的行政执法实践中,执法管理相对人的地位、能力在行政机关面前是弱者,双方处于实际上的不平等地位。工商机关担负着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重任,在执法工作中使用处罚手段频率高,范围广,而我国法律对行政相对人的保护缺少比较明确的法律规定,一旦行政执法权被滥用,这种潜在的可能性就会转化为侵犯的后果。为了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对相对人的侵害,除赋予相对人一定的知情权、申辩权、质证权、要求回避权等等,更要预先设定公正的法律程序,使行政权力的行使具备公正的行政程序,以接受相对人的监督,以便使相对人能够及早主张权利,减少和消除不必要争议和摩擦。这些程序有时看起来甚至是太过于细致和琐碎,然而,正是通过看起来琐碎的程序细节。使行政执法的每一环节都受到程序的约束,在事前防止违法行政行为带来的损害,以充分保障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 有利于协调复杂的管理关系。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工商部门在监管和执法中面临的矛盾比较多,本身就比较容易遭遇非议和误解,加之有些工商干部尤其是基层工商干部执法监管中还有诸多不规范的行政行为,使得工商部门基层执法得不到广大群众、企业的全面理解和支持,更有一些行政相对人对工商执法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进而四处上访、诉讼,直接导致了管理关系的恶化。而程序化建设的目的就是约束和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增强行政处罚的科学性。提高行政处罚的效率。合法的执法程序将有助于行政执法决定正当性的提高,从而降低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可能性;程序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将有助于行政管理相对人配合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缓和矛盾和消除纠纷,增加执法过程中的和谐因素,协调好、理顺好目前复杂的管理关系。

3 有利于减少职能和权力对执法公正的干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我国“人治”凌驾于“法治”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行政机关拥有并行使着大量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如果不能正确运用,有可能对行政相对人的权益造成侵害,也许会产生同一地区、同一种违法行为的处罚结果差异较大的现象,从而失去执法的公平、公正性。加强程序化建设;规范权力行使,能够有效缩小权力失控的空间,从而确保法律的公正性。此外,加强程序化建设,完善程序细则,一切按照程序办事,有利于减少工商干部在监管和执法中因对法律理解的局限性以及受一些外部不良因素影响,导致的一些非主观意愿的技术性失误。

4 有利于提高工商机关执法监管的公信力,加强程序化建设对于提高法治建设水平,促进廉政建设,提升执法机关公信力和政府形象具有重大而现实意义。行政机关如果不注重程序化建设,非常容易助长执法腐败和。如有的利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在执法中“要挟”相对人,对所谓“态度不好”的就重罚,有人说情的就从轻处罚,或轻或重全在执法人员的意志之中,从而引起群众怀疑、不信任,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不配合行政执法,行政违法行为增多,导致经济秩序的不稳定,进而助长了特权思想,滋生腐败,大大损害了行政机关的形象。因此,程序化建设有利于防止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提高行政效率和执法监管的公信力;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当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程序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工商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积极加强程序化建设,努力规范执法行为,依法行政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程序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 程序意识的缺失。程序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当前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混乱与无序的现象。究其原因,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是客观存在的,但更主要是程序意识的缺失,重公权、轻私叔,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一直以来就大量存在着,“只要实体合法,程序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思维还有不小市场。有些工商干部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思想上重视还不到位,贯彻落实更不到位:有些干部认为按法定程序办事太麻烦,将行政执法定位于维护行政秩序;有的为了完成任务,维护秩序,认为只要能够维护经济秩序的稳定、维护行政机器的正常运转,手段则在所不问,程序法则沦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实体法的手段或工具。

2 程序环节的简化。按照《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然而在执法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现象。特别是简化法定程序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有的将一般程序案件作简易程序案件来处理,简易程序只适用于罚款和警告两类,而且罚款幅度法律也有明确规定,但在执法实践中,有的将没收财物、停业整顿的案件也作为简易程序案件处理,有的将罚款几千元的案件也作为简易程序案件处理,还有的一味图省事,将罚款数额大的案件化作几个简易程序案件来处理,并以此规避一般程序。有的比较随意简化某个程序中的某个环节。如在简易程序案件中。有的执法人员只给当事人一张当场处罚决定书,而把亮证、告知等程序省略了,而亮证、告知等本应在当场处罚的笔录中反映出来。更有甚者,连当场处罚决定书都不出具给当事人,只是一张罚款收据给当事人。回来编造处罚决定书和其

他材料应付上级检查监督。有的当场收缴罚款不符合《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3 程序履行的随意性。在这一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因为客观原因而被动地变通处理案件,以规避法定程序。一些被处罚的当事人为了维护自身形象、利益和声誉,要求工商机关对其违法行为不要下达处罚决定,自己以变通的方法缴纳罚没款,有些执法人员碍于情面,加之程序意识的缺失,往往变通处理。二是为了迅速办理案件而规避法定程序。少数工商干部鉴于存在的执法环境,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大,为了尽快结案,息事宁人,有时主动和当事人协商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只要谈妥,不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对“先立案、后调查,先审批、后查扣,先告知、后处罚”等法律程序规定不够重视,仅凭当事人陈述进行处罚。但这种行政处罚,只要当事人提起复议或行政诉讼,工商机关就无疑会败诉。

4 程序规则的不熟知。执法监管是一项非常讲究细节和规则的工作,当前在执法过程中,有些工商干部犯执法程序错误并不是程序意识的缺失,更不是主观故意。而是他们对程序规则的不熟悉、不掌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没有按照法定规则履行程序。具体表现主要有:应立案不立案、有利害关系的不回避、进行检查或调查取证时不亮证、先调查后取证、复制材料没有交提供人签“经核对与原件无误”并签名盖章、勘验后不请签证人签名、处罚前不履行告知程序或符合听证条件的不告知听证权利、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或以无照经营为由扣押物品超时限、一人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无事实依据或法定依据、扣押当事人财物不出具扣押手续或手续不全、扣押物资先行处理没有征得当事人同意、发还当事人物资没有经过审批或没有出具返还手续或无法定依据、抽样送检方法不符合规定、委托抽检没有委托手续、抽样取证没有开列财物清单、检测报告没有送达当事人或送错对象或没有告知当事人有申请复检的权利、抽检商品时收取检验费、查到物品先做出强制收购行政处罚后调查取证、相关法律文书没有送达或后送达签以前日期等等。

三、增强程序意识,提升程序化建设水平的路径选择

工商机关承担着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职责,执法任务重,监管责任大,进一步加强程序化建设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提升程序化建设水平既要靠观念的更新、意识的增强,又要靠程序的公开、执法的公平、制度的保障、监督的约束、技术的促进。

1 努力增强全员程序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提升程序化建设水平首要任务就是增强全员法治观念、程序意识。首先要促进全员观念转变。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使执法人员牢固树立执政为民、依法行政的理念,牢固树立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必须要加强程序化建设,彻底纠正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上级与下级、命令与服从、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从思想上和工作中摆正与群众的关系,不但在实体上而且在程序上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参与、维护人民权利、接受人民监督,贯彻和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精神。其次要增强全面的程序意识。过去在推进法治建设中,过多地强调对整个法律规则的宣传教育,而缺乏对具体操作细节也就是程序规则的教育、引导,从而导致有些执法人员程序意识的弱化、程序规则的不熟知。加强程序化建设,当前就是要增强各级工商干部的程序意识,加大对法律法规尤其是具体程序履行细节的普及培训力度。通过教育培训、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使工商干部切实认识到依法行政必须要依靠不可缺少的程序来维护和保障,认识到实体与程序却是不可分割和互为条件的,没有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就会毫无价值,而没有程序公正、实体公正就会成为泡影。通过程序意识的增强,使广大工商干部自觉学习程序,自觉履行程序、自觉遵守程序,将工商机关的行政处罚权纳入法治轨道,减少其执法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 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参与权。现代行政管理领域纷繁复杂,要提升程序化建设水平,没有相对人的参与和配合,行政执法很难做到规范有序,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应当是一种互动合作的关系。大量实践证明,保证相对人的参与权,这既是取得相对人对行政行为的理解、配合和认同: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的客观需要,顺利实现行政目的,也是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加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防止暗箱操作,减少职务腐败,提升程序化建设水平的必然要求。各级工商机关应紧紧围绕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更多地引导行政相对人参与管理活动,尽可能为他们的参与提供各种机会和条件。要努力增强行政相对人的自身参与意识,通过教育、宣传,使他们了解和掌握自己应有的权利,使他们知道行政执法中应当具备并履行的程序规则,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仅促使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而且能反过来防止行政机关程序履行不到位,执法权力被滥用。要通过增强相对人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尊重他们的意愿和诉求,规范和约束行政执法的行为,确保各项程序能够履行到位。

3 公开执法监管程序。行政机关与相对人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程序失衡的重要原因,而公开执法信息、增强执法的透明度是解决程序失衡问题有效的途径和手段,这样做既有利于防止执法人员的随意行为,又有利于防止和减少来自各方的说情风,为公正执法扫清障碍。要以国务院《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使群众对工商职能、注册登记、行政处罚等程序有所了解,使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增强工作的认可度。在执法信息公开中,要坚持公平的原则,所有行政相对人一律平等对待,该公开的要彻底全面公开,做到执法程序公开透明,运行规范,让权力始终处在阳光下运作。

4 强化监管执法程序监督。程序监督是指对权力行使的先后次序、步骤、方式、范围等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进行监督,它要求权力主体按照既定的行为方式行使权力,从而保证权力主体在规则的范围内活动。事实证明,许多滥用权力者就是通过减少甚至免除程序来达到目的的。首先要将程序监督关口前移。要从事后查处为主向事前监督为主的转变,从偏重监督结果向监督权力行使程序的转变,强化事前、事中监督,从源头上遏制违反程序的现象发生。其次要建立健全程序监督责任制。要通过梳理执法依据,依法确定执法标准,明确执法程序,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界定和分解落实岗位职责,强化执法责任,使每项行政职权都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都公开其外部行政程序,健全内部工作流程,不得任意增加或减少程序,保证合法、公正、公平行使职权。要严肃程序监督的纪律和责任,必须要求权力主体行使权力时程序一步不缺、一步不错。在程序上不通融、不让步,做到该质询的质询,该检查的检查,该纠正的纠正,该惩处的惩处。使程序成为等行为不可逾越的屏障。再次是要建立内外联动监督网。内部要积极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核审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法定程序的问题:外部要通过人大监督、派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团体的监督、人民群众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使各项行政程序的履行规范透明。

5 增强监管执法程序的公平性。程序化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平等对待所有行政管理相对人,做到不偏私、不歧视,不搞特殊化,保证执法监管的公平性。首先,要从制度上完备具有公平性的程序规则。要按照程序化建设的要求,制定必要l的管理规则、制度体系,在行政执法中切实做到处理同样的问题按照同样的标准,同样的、程序进行,实现熟人与生人一个样,打招呼与不打招呼一个样,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一个样,小企业与大企业一个样。其次,执法人员要牢固树立公平执法意识。在执法过程中不能有个人偏好,不能将个火的私怨和个人的倾向体现到执法活动中,将自己的推则强加于人,而是要遵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严格按照程序来办事。在做到公平执法的同时,还要讲求科学方式方法,努力改善与相对人的关系。通过感人教育、平等对话、情感监管、和谐执法,使相对人理解执法,主动配合工商部门监管执法。

6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程序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规范程序运作,是程序化建设的一场革命,它能将制度和科技完美结合,确保程序履行始终处在法治轨道上。要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建设与创新监管制度、提高服务水平融合起来,依托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程序化建设。一方面,要依托信息化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积极推进网上登记咨询、网上查询服务、网上名称核准、网上年检、网上登记预审。另一方面,要依托信息化着力提高监管执法科技水平,推动信息化手段在企业登记、商标注册、广告监测、消费维权、打击传销、规范直销、食品安全和商品质量监管、公平交易执法等方面的广泛运用,提高监管执法的现代化水平。

程序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宪法;宪法程序;国家权力运行程序;合宪性监督程序

一、宪法实效与宪法程序

宪法实效是宪法实施的问题,它涉及的是如何把纸上的宪法变成现实的宪法。自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宪法实施成为我国宪法学理论的热点或焦点。开始是宪法的“实施保障”、“宪法监督”和“违宪审查”问题,后来是宪法的“法律性”、“规范性”和“适用性”问题,再后来就是宪法解释、宪法判例以及宪法惯例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理解和归纳,这些讨论都是基于这样一种忧虑,即如果没有宪法程序,没有宪法的具体实施途径和方法,宪法将被束之高阁。也就是说,宪法是否被实施,最关键的问题是看宪法有无相应的程序。“从中国现行宪法条文上看……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原则性宣言倒未见得与西方的章句相去多远。问题是,这些权利义务根据什么标准和由谁来确定、对于侵权行为在什么场合以及按照什么方式进行追究等程序性前提的规定却一直残缺不全。……对于宪法精神以及权利的实现和保障来说,程序问题确系致命的所在。”[1]

宪法的主要功能在于制约国家政治系统的行为,因此宪法实施监督的主要任务是监督政治系统的行为是否合乎宪法,而不是以某宪法实施机关进行具体的决策来取代国家政治系统。因此,宪法实施制度应当是通过某种常设的程序进行合宪性监督,这也就是一种发现并排除违宪行为或状态的机制。合宪性监督程序已成为20世纪民主政治的重点,并有迹象表明,它会在21世纪得到更大的发展。

要使宪法有实效,还应当从宪法文本本身说起。就宪法的实体内容而言,它不必规定细枝末节,不必规定政府空想的承诺,因为这反而会影响宪法的合法性和权威;它需要把重点放在“制度的设计与一般原则的陈述”[2](p100)上,特别是法律程序的规定上。美国学者奥德舒克认为:宪法所确定的规则及程序必须足够明确;一部宪法要想成为实质意义上的法律文件,那么它首先就必须包括这样的条款———法院可以予以实施并且这种实施并不打乱政府各部门之间的适当的权力平衡,也无需使法院扮演地位更高的立法者角色[2](p102-103)。这样的宪法就是有程序设计的宪法。

根据各国宪法实践,我们把“宪法程序”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作为宪法原则的“正当程序”,不妨称之为正当程序原则;二是作为国家各机关行为的法律程序;三是关于宪法自身的程序,如合宪性监督程序,宪法制定、修改和废止的程序。当然其中更为重要的应当是合宪性监督程序。上述三方面的程序都是宪法所不可或缺的。

不能把宪法内容重点主要放在关于权力与权利的过细的实体内容上,这是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它更是创制与执行法律这一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协调社会的最高机制”[2](p130)。西方已有的经验告诉我们,宪法“创立制度并循此建立对合法程序的稳定期望”[2](p130)。社会生活中纠纷与冲突不可避免,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纠纷与冲突也时常发生。宪法应当为冲突提供什么?是为解决冲突提供实际的方案还是提供其他什么?显而易见,宪法只“为冲突的解决提供制度性框架”[2](p108)。

是否重视宪法的程序性内容的规定,与宪法传统以及制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比较美国与法、德两国宪法,我们会发现美国宪法将权力控制的程序制度设计在首位,而法、德两国宪法更侧重于对公民权利的宣示。法国《人权宣言》产生于革命胜利中,其重视权利宣示的特点一直影响到法国现行宪法;德国“魏玛宪法”产生于战败反省中,因此侧重于公民权利的确认和宣示。而美国宪法产生于13个州之间的磋商以及联邦派与反联邦派之间的论辩中,当时的焦点问题并不涉及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是把权力的分配与制约看做是宪法的关键,所以必然会侧重于宪法的程序方面的规定。①

经过数十年革命斗争取得胜利后建立了人民共和国,代表这个新政权的宪法是在胜利的喜悦中和对旧制度的抨击中制定的,它是“胜利果实的记载”②,因此它必然重视人民的权利宣示。至于新政权中的权力与权力的关系,反正都是人民赋予并为人民服务的,因此也就不需要作什么限制。这种观念一直影响着我们数十年,直到对现行宪法的影响。这种形态的宪法与中国法形式化因素的缺乏有着直接的关系。注重宪法的实质和目标,而轻视宪法的形式和手段;有了民主和自由的目的与标准,就可以不要实现民主与自由的过程与方法。这样一来,民主与自由难以按宪法预定的内容来实现,宪法上的民主与自由之内容形同虚设。宪法固然可以保持现在关于基本权利规定的规模,但是宪法程序性内容的缺乏是不可不引起高度重视的。

宪法的程序需要宪法予以确认,而宪法的实体内容,其实可以通过不断的宪法演变③而得到发展和细化。这种宪法演变,应当是在宪法规定的程序与原则的框架中像社会生活规范一样得以自然地生成和发展。其演变形式有三种:一是“因立法导致宪法演变”;二是“因宪法解释导致宪法演变”;三是“实务运作,形成惯例”。④从它们的特点来看,应该称之为宪法的“正式演变”或称宪法的“制度内演变”。郭教授所讲的“宪法解释”其实不限于解释机关对宪法条文所作的解释,还包括宪法实施监督程序或违宪审查程序中所产生的关于宪法的解释和判例。

重视程序设定的宪法,其实施状况总会相对较好,也更能保持宪法稳定;不重视程序设定的宪法,其实施状况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且宪法不稳定,修改频繁,甚至实施效果很糟糕。从我国现实看,许多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通过程序解决会带来全新的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香港终审法院对于内地子女居港权问题所作的判断与香港政府的意见相左,特区政府请求中央给予解决。最后的解决办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基本法解释程序来缓解这个矛盾冲突。⑤

二、宪法中的权力程序

各国宪法都会规定国家各机关行为的基本程序以及涉及各机关权力关系的程序。前者包括立法机关的程序、行政机关的程序、司法机关的程序等。其中立法机关的程序种类较多,包括选举程序、立法程序、质询程序、罢免程序、弹劾程序、议事程序、监督程序,等等。后者主要是处理国家各机关权力关系的程序,当然前述有关程序也会同此种程序存在交叉关系。比如弹劾程序本身就是议会对行政官员进行制衡的程序。我们把上述两方面的法律程序称为宪法中的权力程序。

有人说“谨慎,在所有事物中堪称美德,在政治领域中则是首要美德”①,那么如何保证权力行使者谨慎行事呢?恐怕离不开程序的作用。我们知道,公民个人的权利法律确认并不必然与权利的程序发生关系。这是因为公民的私权利通常不与他人权利或权力发生联系。只要他人不干涉,他就能够依实体法规则而实现自己的权利。而国家权力则不同。它必然与另一种公权力或与私权利发生关系。国家权力与权力之间的关系的界定和运行只能依靠并通过法律程序。美国宪法互相监督制衡的分权体制上,各种权力之间的关系的处理与协调主要是通过程序进行的。比如美国宪法第1条第7款规定:“凡众议院及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应于成为法律之前,呈递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果批准该项法案,即应签署,否则应予退回。退回时应附异议书,退交提出该法案的议院。该院应将异议书详载于该院议事录,然后复议。如经复议后,该院议员以2/3多数同意通过该项法案,应将该法案并异议书送交另一议院,该院亦应复议;如经该院2/3议员认可,该项法案即为法律。”这个条款反映了总统对议会的监督与制约关系,虽然包含着签署权、否决权等属于实体性的总统权力,但是,这些权力显然都是通过法律程序进行的。没有程序的国家行为不仅在法律上行不通,而且是危险的。没有程序意味着没有对立观点的反诘、质疑、约束,没有理性反思,因而权力行为就会变得随意和随机。

宪法上的国家权力运行程序能够促进民主的发展,进而增进公民对政府的信任感,并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以政府与税收为例,什么样的政府最可能从社会中汲取足够的财政收入呢?实证研究表明,情况并不像通常的概念化理解———政府越弱,人民越自由,人民越自由,税赋越低。以15—18世纪的欧洲为例,在专制政体的西班牙和法国,税收相对于实行代议制的荷兰和英国实际上要少得多。这种差别不能仅仅用经济水平来解释。荷兰和英国给人们参与决策的机会,人们相信由代议机构作出的决定具有合法性,因此更愿意依法纳税。反之,在专制王权下,征多少税,征什么税,向谁征税,征收的税款如何使用都是王室说了算。因此,人们千方百计地逃税,致使政府税收工作代价高而成效低。此外,专制政体下的王权常常拖欠应付债款的本息,代议制政体下议会可以迫使王室按期偿还债款的本息[3]。

我国中央与地方各国家机关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重视法律程序的作用,从立法机关来看,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国务院行政法规制定程序、省级人大有关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程序的规定都有了相应的程序依据。从行政机关来看,我国行政处罚法就是一部关于行政处罚程序的法律,也是我国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的第一部程序性法律。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也有了一些程序性的规定,比如政府规章备案程序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国家公权力行为轻视程序的状况。但是立法机关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程序一直没有设计出来,有些省市尝试过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但是实际上没有对政府的监督程序,只有对两院的监督程序,但不少规定已不符合司法机关性质的要求。

三、合宪性监督程序

宪法自身的程序,包括合宪性监督程序,宪法制定、修改和废止的程序。关于修宪,在历史上存在过能否修改宪法的争论:有的注重宪法的灵活性,说可以修宪;有的注重宪法的稳定性,说宪法不能修改。②这本身就说明宪法修改程序的重要性。通过对修宪程序的设计,是可以缓和宪法稳定性与灵活性之间的矛盾的。当然其中更为重要的应当是合宪性监督程序,又称违宪审查程序或宪法解释程序。

司法审查同宪法本身一样古老,缺了它,宪法制度就绝不会实现[4](p286)。如果说美国1787年宪法代表着现代成文宪法的产生的话,那么,现代宪法的历史就是合宪性监督的历史。在美国宪法的违宪审查制度的示范作用下,欧洲各国宪法的违宪审查制度也发展起来了。欧美两种违宪审查模式虽有明显区别(参见图表),但有人认为它们殊途而同归:第一,两者目的相同,即都是为了保证基本人权免受政府机关尤其是立法机关的侵犯;第二,两者都试图在国家和其组成实体之间保持平衡;第三,两者在保障权力分立方面也有相同的任务;第四,两者都对国家最高职务的选举争议进行裁决,或对向最高统治当局的控告进行裁决;第五,两者都被赋予了重要而又棘手的使命———用法律措辞处理政治问题,在欧美都有惹恼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危险;第六,在两种制度中,法院都遭到这样的批评———要么太懦弱,要么是太“能动”、太大胆[5]。

许多问题,包括某些政治冲突问题①能够通过正当程序获得成功解决,这在美国体制中是最典型的。两个世纪前,1800年的总统大选中联邦党人惨败,三年后引发的联邦党人法官之一马伯里诉新总统的国务卿麦迪逊案件,揭开了美国司法审查史的第一页。这是一个十足的政治性纠纷。②20世纪30年代,最高法院与罗斯福“顶牛”,法院作为保守势力与总统形成了制衡关系。罗斯福总统所坚持的“只要目的可取,几乎任何手段都被视为正当的这种态度不可避免地导致同最高法院的一场冲突,因为最高法院一个世纪以来已习惯于依立法的合理与否进行裁判”。最高法院最后了政府的全国复兴法案,这不仅是在其宪法权力范围之内的,而且“从一个设计不周的措施中拯救了全国”[4](p293)。可见,司法审查程序可以避免非程序的政治纷争中的难题。托克维尔分析美国宪法时说,允许私人弹劾法律,使对法律的审判与对人的审判紧紧地结合起来,还会保证法制不轻易地受到攻击。由于采用这种办法,法制才不再天天受到政党的侵扰。所以,这样的程序有利于公共秩序,而且有利于自由[6](p114)。

当然,司法审查在国外也颇受指责。我们并不认为违宪审查权惟有交给法院行使才是最理想的,但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对于政府以及地方立法的合宪性审查必须有完整的制度,它应当具备这样三个要件:其一,必须设立一个权威的机构,超越于除议会之外的一切机关之上;其二,该机构的成员必须有类似于职业法官的专业素养并具有政治与物质利益的保障,不受任何法律之外的意志左右;其三,它的程序必须有对立面的设置,而且须在正当处理证据与信息的前提下做出最后的裁决。

人们或许会为违宪审查机构(不一定是法院)审查政府行为所造成的效率问题、政见统一问题担忧。其实,这个机构保持这种谨慎和保守的立场是必要的,它与政府间的这种关系从根本上是保证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保障了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司法审核并非阻挡变革的绝对障碍,它大不了只能将过程加以拖延,并使得制宪机构必须对有关的原则加以否定或加以重申”[4](p296)。从另一方面来看,违宪审查的结果避免了某项法律给公民可能造成的损害。以美国为例,虽然只是导致该违宪的法律对于个案丧失效力,但是,“利益受到损害的人就会找到方法不去履行该项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以致此类诉讼案件开始增加,而该项法律也将变得无力。不是人民修改宪法,就是立法机构宣布废除该项法律,结果两者必择其一”[6](p113)。

综上所述,宪法应当确立正当程序原则,并将它落实到制度上。比如现行宪法实际上已经赋予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进行解释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审查程序的规定,因此这项重要的权力基本没有得到行使。我国现行宪法没有规定正当程序原则的条款,这固然与中国缺乏程序法观念和传统有关。如果在适当的时机以修正案形式规定这样一条原则,将有助于增进对法律程序的重视,有助于尊重和保护公民权利(正当程序原则与公民权利保障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也有助于对国家权力进行必要的控制,更有助于宪法的真正实施。事实上,正当程序的规定遍及我国现行的许多法律之中,以宪法原则的形式加以概括性地规定只会加强各部门法之间在这个问题上的统一化。

参考文献:

[1]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a].法治秩序的建构[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8.

[2] 奥德舒克pc.立宪原则的比较研究[a].公共论丛———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第2卷)[c].北京:三联书店,1996.

[3] 王绍光.分权的底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134.

[4] 哈耶克.自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 法沃勒路.欧洲的违宪审查[a].亨金路,等.与权利[c].郑戈,等.北京:三联书店,1996.32.

[6]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董果良.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注释:

①这里用“某些政治冲突问题”,是为了与真正的“政治性问题”相区别。美国1962年“贝克诉卡尔案件”中曾界定过司法性和政治性问题,认为只有司法性问题才可以提讼。所谓“政治性问题”是指联邦宪法直接规定由国会和总统加以解决的问题;在司法上无法找到解决标准的问题;不经非司法的政策决定就无法决定的问题;由法院来处理可能导致对国会或总统不尊重的问题;涉及毫无疑问须遵守既定政策的不寻常需要的问题;或者可能陷入国会、总统和法院宣布的决定互相冲突的困境的问题。参见[美]卡尔威因等《美国宪法释义》,徐卫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35页。

②选举败北后即将卸任的联邦党人总统亚当斯在下台前任命了42名联邦党人法官,参议院已经批准并签署了委任状盖印生效,但没有全部发出。新总统杰弗逊命令其国务卿麦迪逊不许向马伯里等17位颁发委任状。于是马伯里决定,要求最高法院向国务卿一道命令状,命令他发放委任状。首法官马歇尔以马伯里的法律依据与宪法相抵触而拒绝受理。那么,最高法院否定这一法律依据的权力是从哪里产生的呢?马歇尔认为宪法是法律,为了根据法律判决案件,法院有权也有义务解释宪法。从此美国确立起一项基本制度,这就是违宪审查制度。参见[美]卡尔威因等《美国宪法释义》,徐卫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35页。

③柏克致mons.dupont(1789)信,转引自贺照田《学术思想评论》(第3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393页。

④早在18世纪时有人主张宪法不能修改,如瑞士法学家瓦特尔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家西耶士就持这种观点。但也有思想家认为宪法是可以修改的,如洛克在《政府论》中有类似表述。托马斯•杰弗逊则认为后人没有遵守前人制定的宪法的义务,宪法应当修改,他甚至提出每20年修改一次。参见徐秀义《宪法修改的比较研究》,载《宪法比较研究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88页。

⑤浙江大学法学院的吕尚敏先生曾对这个问题有专门的研究并撰文加以论述,笔者受到了他的启发。

⑥这个提法源自于斯大林。他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讲话中曾说道,“现在我们高兴地得到了这一个说明我们胜利果实的宪法。”参见《斯大林文选》,111页。

⑦“宪法演变”是指未经修宪程序,对宪法未作任何文字变动,只是基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实际运作实务,突破了现行宪法的局限,导致宪法内容的变迁。它属于“默示变动”,有的学者称之为“无形修改”。参见郭道晖《宪法的演变与修改》,载《宪法比较研究文集》(第2卷),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3年版,76页。

⑧郭道晖教授还阐述了宪法的另外三种演变形式:其一,“时过境迁,自动失效”;其二,“无法实现,形同虚设”;其三,“社会实践发展,突破宪法规定”。载《宪法比较研究文集》(第2卷),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3年版,76页。笔者认为,如果宪法是在宪法设定的程序与原则范围内进行的演变就属于正式演变,因为它是制度范围之中的,所以又可称之为“制度内演变”;宪法在现有宪法规定的程序和原则之外演变,则属于“非正式演变”或称“制度外演变”。

程序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技校文秘 实训 程序化 技巧

自2006年以来,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导致行业结构转变,社会对文秘人才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受海外先进技术影响,教学面临新的挑战。相对于高校、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生源水平,技校的生源来自于普通初中毕业生,形成技校文秘教育的一个根源性弱势,如何善用资源,是技校文秘教师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要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提高技校文秘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适应社会的要求,符合国家职业资格要求,在走向社会的时候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技校文秘教学既不能照搬高校、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也不能脱离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以一体化理念引导的实训教学是关键点。在实训过程中,要以知识、情感、能力为目标,组织实训,使学生进入情境,完成任务。技校教师在组织实训的过程中,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管理者,将实训课程程序化,有利于帮助学生进入角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利于驱动学生内在求知欲望。进行程序化管理可从以下方面尝试。

一、理念先行,制度保障

各类职业院校对文秘实训室建设有不同程度的投入,文秘实训室因各校的具体需要及投入力度不同,存在差异。如广东某职业学院,有不同功能的文秘实训室三个,不但有一般实训室具备的计算机、速录机、办公设备等,还设有远程会议系统。而一些职业院校的文秘实训室可能是改造普通教室兼有若干办公设备的教学场所。下图是较为常见的文秘实训室的基本样式。

无论如何,实训室给我们提供了现场教学、情景教学的条件。实训室的使用者往往是不同年级甚至不同专业的几个班级,因此,制定管理制度是指如下内容。

1.层级管理,构成体系

所谓体系,是指实训室的管理建立教师一级、小组一级、学生一级的三级管理体制,实训室管理员对共同使用实训室的教师培训指导,建立“交接—使用—交还”的基本程序理念,再由教师推而广之,下达到小组一级、学生一级,保证实训室的管理井井有条、有迹可循。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管理习惯,使学生从迈进实训室的第一步就已经进入了自我管理的体系中。

2.留下记录,建立档案

文秘人员的工作需要制作办公所需的各类管理表格。在使用实训室的过程中,这些表格就是活生生的教学案例,对提高学生的实务水平大有裨益,让学生参与设计制作,自我管理,自觉填写,并能做到自觉收集整理,形成档案,是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些管理表格应至少包括考勤表、6S整理情况表、设备情况记录表等,甚至可以包括仪表仪容检查表等。

二、任务明确,关注过程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实训课堂有赖学生自主参与,因此从任务出发,到完成任务,有序组织课堂,任务书的下达应纳入必要程序,在程序化过程中重视以下两条规则。

1.目标视觉化,任务书面化

明确每节课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做到目标视觉化;教师有效掌控任务下达,把握任务多少、难度大小,有的放矢,适当点拨,使学生从每个小进步中实现大飞跃。

2.需避免两个极端

(1)防放任自流。实操、实训教学的课堂必须有高参与度才能保证技校学生掌握实际操作。多年来,技校的实操、实训课容易被误解为放羊课。实训过程中教师关注全程,适时点拨,能从细节处发掘学生特点,发现学生的不足,将实训过程中的巡视、指导列为必要之举。

(2)防喧宾夺主。相对放羊式而言,实训课堂另一个极端是老师没有耐心等待学生领悟,没有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一旦急于点评,往往一锤定音,伤害学生的求索本能。要做到宾主分明,不妨多听少说,不妄作主观评价,让教师的小结成为实训结束的规范程序。

三、重视评价,培养能力

目前,不少企业对员工采用360°的评价标准,每位员工会得到来自与之接触的所有部门人员对他的阶段性的评价,而且这些评价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生动的文字。

秘书岗位需有沟通、协调能力,实训评价应包括教师、组长、组员、自身以及在课堂中与之有接触的任何人,这样的评价更贴近实际、更富有人性。正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建议,避免培养出重分数轻能力、有违技工教育宗旨的应试型学生。实训课程不囿于45分钟,以任务为单位,在完整完成一项任务之后,安排相应的评价环节,包括老师在内的各成员认真填写评价。这是一个重温过程、强化目标、反省自身的重要过程,也是我们在平常教学中容易忽视、草草敷衍的一个环节。

四、活化考核,科学评分

在校生必须面对考核和成绩,这是教育制度使然,也是社会制度使然,这就好比一个企业人需要面对绩效考核,需要每月领取工资。在校生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人员,实训课程在评价中需要人性化改革的同时,阶段性的考核和成绩也是对自己、对家长的一个交代。

秘书岗位涉及的知识性内容很多,不少职业院校目前还以传统考试模式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笔者更主张活化考核,以具体的能力掌握情况来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例如填写《电话记录单》,则要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完成来电记录并提交;填写《会议记录》,则是设计一次会议,要求学生完成会议记录并提交。在这些考核的内容中,量化考点,科学评分,培养能力,不失公平。

五、竞赛搭台,提高素质

近年来,秘书国家职业资格相应政策的落实使秘书课程体系化、配套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0年全国首届秘书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这为秘书课程的开展注入新元素,技工院校的文秘教育前景更明朗、目标更明确,课程培养的人才目标鲜活立体起来。

“书上读来终觉浅”,掌握书本知识、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相对于竞赛而言都是容易的。在竞赛的舞台上,需要学生拿出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直观化。真正能为学生储备上台一战的大后方,正是我们的实训课堂。

实训课堂和竞赛舞台形成良性的循环:有针对性地分析竞赛项目能明确指导秘书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实训课程不走偏、不走歪;高效、准确的实训能为竞赛输送越来越优秀的人才,推动课程及行业的发展。

因此,技能竞赛应该作为课程的常规内容之一,写进实训课程的程序化中。

秘书专业自从走进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以后,实训的重要性越发显现,实训场所不再仅仅是授课环境而已,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了同学们学习训练的平台。笔者从制度开始,一直谈到竞赛,无非是想调动教学过程的每一细节,动用每一元素,使实训的程序完美地体现教育的完整性,突出技工教育的侧重性,增加实训课程的容量,提升实训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陆瑜芳.秘书实务[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程序化范文第8篇

Infectious Media首席执行官和共同创始人马汀・凯利预计:“2015年,程序化广告将不再只是一个利基产业(细分市场,规模不大),而将成为营销者在制定数字广告目标时的一个可用的选择。”而2015年初《2014中国DSP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也指出,2014年,中国程序化展示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8.4亿元,增长率为216.5%,占到中国展示广告整体的8.9%。预期到2017年,中国程序化购买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282.7亿元,占中国展示广告市场的比例将达到28.2%。

从2012年RTB的市场引爆,到今天程序化购买成为广告主市场营销预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2015年,当越来越多的品牌广告主开始将市场预算向程序化购买倾斜时,也就意味着它的主流化趋势已经不可抵挡。

而伴随着互联网发展以及广告主需求的越发细化、多样,跨屏程序化购买、移动程序化购买、私有程序化购买等等细分市场的营销盘子,也在越做越丰富多样;企业对于大数据的使用也更为精细专业化,越来越多的媒体扩大对于流量的开放程度,这些无不在说明程序化购买在国内已初现体系,框架搭建已基本完成,正在逐渐进入“精装修”阶段。

尽管程序化购买已经越发普及,但相信还是有些广告主会问:流行的就是最好的吗?就是适合我的么?它如何帮助我更好地洞察消费者?这么多选择,我应该怎么做出自己的最优搭配?

2015年,程序化购买在几个领域都将体现出更强劲的发展态势。首先,从“多屏”到“跨屏”, 广告主跨屏追踪目标用户,实现更加精准的广告投放,将广告预算效率最大化,看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第二,从“PC端”到“移动端”, 广告主有效触碰到消费者碎片化时间、移动化位置、个性化需求,这也就意味着广告主可以更加有效渗透消费者生活方式,与消费者达成更为深度的互动与沟通。第三,从RTB到”私有程序化购买, PMP能确保品牌广告主对广告位的“所有权”,找回传统广告购买中的安全感。又能够在这些广告位的管理上实现类似于RTB程序化广告的优点――更自由。第四,从“找数据”到“用数据”,在移动商业化大环境下,国内DSP的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对于大数据从“量”到“质”变化的行业需求越来越大,DMP应运而生。

程序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马铃薯;病虫害;程序化防治技术;整体防控作用

中图分类号:S435文献标识码:A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高产作物之一,粮、菜、饲兼用,加工链条长,抗灾减灾能力强,在高度群众保障粮食安全和增收致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病虫害除有苗期地下害虫造成大量缺苗断垄外,还有晚疫病、病毒病、环腐病、早疫病、黑茎病、软腐病、二十八星瓢虫、叶甲、蚜虫、块茎蛾等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安全贮藏影响较大。尤其多雨年份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如今年(2012年)晚疫病造成抗病品种减产5成左右,感病品种甚至绝收,今年常规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措施则表现的力不从心,收效不大。但我们多年来不断总结探索完善的马铃薯GAP基地病虫害程序化防治技术经受住了今年全国性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的考验,发病率仅有1级,22公顷GAP基地取得平均每667m2产3 060kg的高产水平。现就程序化防治的一些粗浅认识和探索经验与各位专家、同仁共同商榷。

1对程序化防治技术的诠释

所谓的程序化防治技术就是根据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先后次序,结合当地土壤、气候,在GAP标准范围内以马铃薯生育进程为主线,开展全程有主次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首先根据当地马铃薯主要病虫害设计防治程序,然后按程序开展防治工作。程序化防治技术是“以防为主,防治并举”植保方针的全面实践和应用。

2按程序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

首先,把设计好的程序转化成指导防治工作的时间表。然后,严格按照时间表,并对照马铃薯生长发育时期开展相应的防治工作。做到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开展不同重点的病虫害防治。

3马铃薯病虫害程序化防治技术效果

3.1马铃薯虫害程序化防治技术与常规病虫害防治技术相比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在2012年马铃薯晚疫病全国性大流行之年经受住了考验。我们采用陇薯3号脱毒原种为供试材料,于宕昌县木耳乡西坞村,同一地块,统一施肥管理条件下进行了程序化防治技术与常规病虫害防治技术相比试验,马铃薯发病率见表1。程序化防治技术可实现对马铃薯病虫害整体防控的作用,防治效果十分显著,尤其对晚疫病防治作用突出,常规防治的处理和大田在晚疫病发生后15~20天内地上植株95%以上全部枯死,而程序化防治的处理和大田地上植株生长茂盛,直到早霜来临杀死地上茎叶。表1不同防治技术马铃薯病虫害发病率统计表

3.2程序化防治技术与常规防治技术相比马铃薯单产水平差异明显

采用程序化防治的马铃薯GAP基地22公顷平均每667m2产3 060kg,采用常规防治的大田和对照平均每667m2产976.4kg(土壤处理)和1 103.8kg(地上喷雾)。见表2。

3防治成本及经济效益核算。

防治成本包括农药和人工投入,经济效益=平均667m2产×单价-防治成本。见表3。

程序化防治技术防治成本是常规防治的4~10倍,但防治纯收益也是10倍,每667m2收益4133.3元,属高投入高产出现代农业的范畴。

喷雾450165471.5406.51:6.3说明:市场价商品马铃薯1.6元/100kg,人工每个50元(按平均每个人工每天喷雾3亩计算人工),辛硫磷1.6元/100g,甲霜灵锰锌3.5元/100g。

4小结与讨论

4.1马铃薯病虫害程序化防治技术

“以防为主,防治并举”植保方针的全面实践和应用。

4.2该项技术

显著地防治效果与今年特别严重的晚疫病大流行条件是分不开的,在正常年景条件下会有所下降。

4.3该项技术

程序化范文第10篇

1.1一般资料

我院为县级二级甲等医院,手术室共有手术间4间,2011年和2012年每年平均手术量一千八百余台次,其中无痛人流术年平均约一千台次,其余手术八百余台次;护理人员5人,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1人,护士2人;大专3人,中专2人。

1.2程序化管理方法

1.2.1编程

根据手术护理配合工作的时间顺序、手术的轻重缓急、手术室护理各班职责进行汇总,制定程序化护理管理程序,具体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三步骤。①术前准备:术前护理配合程序化管理内容包括术前1d对患者的访视等患者准备;手术前晚护理人员复习手术方法步骤;物品准备、药品准备、器械准备;与病房护士进行患者交接以及麻醉配合、切皮前,暂停片刻进行患者及手术部位的再次核对等,防止接错患者;各项物品、药品、器械准备就序;静脉穿刺固定妥当、麻醉配合到位,所有护理准备工作就绪,不让医生等候,防止开错刀、做错手术等。②手术中:包括器械护士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及时传递手术所需器械、物品,术中意外状况能快速反应、准确配合手术医生进行处置,手术结束前清点器械、物品;巡回护士观察患者病情,随时调整、提供手术所需的仪器、物品,填写护理记录单等。此步骤的程序管理要求护理配合上能满足手术所需、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完成。③术后:包括对手术器械物品进行处理、清洗、保养、消毒等,协助医生完成连接管道、敷料固定等最后手术程序,送患者安返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班,术后2~3d行术后访视。此步骤的程序管理要求手术器械的妥善处理、保证下次手术的需求,做好患者的安全运送及患者意见的征求工作,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1.2.2实施

程序化管理编程制定后,护士长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程序化管理的概念、目的、方法,使护理人员了解程序化管理在当前护理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意义、手术护理配合程序化管理的工作重点和目标;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对各专科手术护理配合知识的业务学习和专科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强化程序化管理知识并发放相关学习资料,督促护士自觉学习,将其实施到各项工作中。

1.2.3检查、评价和反馈

程序化管理实施过程中由护士对自己的每一台手术、每一个工作日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进行自查自纠、自我评价以及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评价,科室质量检查小组按照质量检查细则对器械和巡回护士各项程序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护士长采取跟班的形式进行检查、评价、指导。每月由护士长对手术科医生、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查阅不满意的原因,并在每月的护士例会上进行反馈、总结,分析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科室成员共同探讨提出持续改进措施,确保每位护士能遵从程序,按步骤落实工作。

1.3效果评价

比较2011年和2012年患者、手术科室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自制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表,于术后第2~3天在回访时发放,由患者自行填写,问卷有10个内容共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本组问卷共发放3602份,均全部回收,回收率100%;自制手术科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每台手术结束后发放给该台手术医生进行填写,问卷有10个内容共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11年和2012年比较,2012年患者、手术科室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均较2011年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讨论

3.1手术室护理配合程序化管理的意义

护理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在医院统称护理管理者,他们站在不同的层面对护理工作人员、技术、设备、信息、财务等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系统的管理。随着医疗质量的不断改进,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工作不断发展,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日益受到临床手术科室医生和患者的关注,为每一位手术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所在。程序化管理是对于按照工作内在逻辑关系而确定的一系列相互关系活动的管理方式,管理者把反复出现的业务编制成具有相对确定性的程序,执行人员按照编程好的程序去执行,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2实施程序化管理前手术室护理管理存在的不足

我院是结合中西医为一体的基层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承接院内骨伤科、外科、妇科、产科的手术需求,科室配备护理人员少、手术量多,护理人员既要完成繁重的手术配合工作,又要保证手术护理质量,任务十分艰巨。由于工作繁忙,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大都由护士长独立管辖,科内护士则每天忙于护理配合的各台手术中,人手不足时护士长亦需上台手术,护理质量管理盲点较多,如手术中物品短缺或上一台术后的器械未及时消毒、医生需等待物品或器械才能继续施行手术,影响手术时间和过程,从而增加了麻醉和手术的风险;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不熟悉手术步骤,器械传递不当,引起医生不满等等现象导致手术医生、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不满,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低,护理质量差强人意。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安危和手术室工作的正常运转,亦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外科工作的开展,高效率、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护理可促进手术室护理人员向高专业化发展,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与管理能力,从而适应手术室专科护理发展的需要。

3.3手术室护理配合实施程序化管理的效果

我院手术室实施程序化管理后,以提高护理质量为前提,通过手术护理工作编程、培训、实施等系列措施,把检查、评价、持续改进为管理基础,将繁杂、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简单化、程序化,不仅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还使其能严格按照程序完成工作任务,通过自评、他评、小组评、护长评等评价方式,及时发现和防止了各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护理质量。从本结果(表1)可见,实施程序化管理前的2011年年手术量约1748台次,手术科室医生对手术室护理配合满意度为(89.56±3.47)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0.37±2.89)分;实施程序化管理的2012年年手术量为1854台次,较2011年年手术量有所增多,手术科室医生对手术护理配合满意度为(98.16±1.55)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34±3.71)分,这表明,在护理人员配备数不变、年手术量增多的情况下,实施程序化管理后手术科室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程序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手术科室医生和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综上所述,手术护理配合的程序化管理有效地协调了手术室的整个护理过程,科学地实施了高效、优质、安全的管理目标,避免了以往的随意性和无计划性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上一篇: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范文 下一篇: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