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11-24 02:53:49

程序员学习计划

程序员学习计划篇1

关键词:程序设计竞赛;软件工程;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33-02

目前,我国信息产业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市场对于软件的需求变化较快,各种软件产品更新较快。软件行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软件产品开发需要,软件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更新换代。针对此情况,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也一直要通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选择等途径的调整,紧跟软件行业的步伐,培养出适应行业需要的高质量的软件人才。

一、软件工程课程现状

国内多数高校软件工程专业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开设的编程语言类课程(如:“C/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等)、专业基础类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离散数学”等),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人才培养:侧重专业知识点的传授,保证了所讲授内容理论知识结构的科学完备,但是忽视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存在“学霸”不会编程的现象。(2)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只停留在专业知识的识记上,不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只停留在敲书上的示例代码的阶段。(3)教材选择:选择的教材主要侧重编程语言语法的介绍,书中的案例很多是关于数值计算的,缺少实践应用价值案例程序。(4)缺少能力培养的平台: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缺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平台。(5)考核方式:知识的学习过程包括“了解―熟悉―记忆―理解―运用”,多数学生还停留在熟记阶段,所以考核方式也多侧重“死记硬背”,没有检验学生理解和运用的程度。(6)缺少素质培养: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就是不断更新,而多数学生只是被动掌握了书上的专业理论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不知道进一步拓展学习,没有深层次领悟背后的专业内行,导致缺少通过解决问题来驱动学习知识的专业素质。同时,在团队合作、资源共享、英语阅读以及搜索目标答案等素质方面也需要加强培养[1]。

二、程序设计竞赛平台的构建

为了丰富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氛围,以及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编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学生建立程序设计竞赛平台。该平台主要侧重算法研究与程序设计,为学生营造一个算法和程序设计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增强学生们对算法的认识,对程序设计竞赛的认识,重视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为学生开发项目夯实专业基本功。

(一)科学的组织运作

由专业内部有程序设计经验的教师根据方向(如:C/C++语言、Java语言等)形成指导团队,引导学生在程序设计竞赛平台上发展和提升自我,为平台科学高效地运作制订计划,包括:选拔计划、培训计划、训练计划以及参赛计划。选拔学生成立算法研究与程序设计的协会,包括:会长、副会长、实验室管理组长(出勤、卫生、会费、资金等)、宣传组长(招新、海报制作等)、技术组长(组织竞赛)、讲座组长(算法培训)以及日志管理组长等。各负责人职责明确,正式会员常年参加训练,包括寒暑假,全体会员服从指导教师和会长安排,并形成自我管理的团结和睦的气氛。协会日常训练和管理工作组织有序,纪律严格,采取分级训练方式。

(二)软硬件环境及网络平台的建设

指导教师及协会成员建立程序设计基本的软硬件环境。为加入协会的学生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及时解答大家的问题,并共享电子资料(书籍、课件、视频等),以及进行各种竞赛信息的通知。同时,建立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网络练习平台,主要针对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能够让学生实时提交程序设计代码,并能够实时反馈对错。

(三)主要工作的开展

1.进入平台的选拔工作。新生入学时,指导教师及协会负责人进行宣讲,主要介绍程序设计竞赛平台的具体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可以获得的收益。参加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品德,诚实守信,遵守纪律,热爱程序设计以及乐于助人,经本人申请,填写基本情况调查表。同时,能够完成基本编程题目数目的学生可以加入,并注册成为正式的协会会员。

2.新生指导。指导教师及协会负责人会组织老会员指导新生,给新生进行答疑辅导,形成良性的学习机制,引导新生更快地进入专业学习。

3.制订计划:指导教师和协会相关负责人会帮助每个队员制订训练计划。

4.算法培训:面向协会会员定期提供算法培训课

程,讲解相关程序设计竞赛中的题目,丰富学生的编程知识,培养更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临场竞赛能力,增强学生参加校级省级,或省级以上程序设计竞赛的实力。

5.训练:定期组织训练赛,检验学习成果,提高会员的程序设计的实战能力。

6.竞赛:组织参加部级、省级、校级及院级的程序设计竞赛以及企业组织的竞赛。通过相关程序设计竞赛,丰富学习生活的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算法的热情,为学院程序设计提供良好的氛围。

7.考核:指Ы淌建立会员竞争机制,实行淘汰机制,提高协会会员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

三、程序设计竞赛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通过网络平台提高编程能力

根据讲授的内容,布置网络练习平台上的相关题目,让学生练习。学生通过完整的对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法的设计以及编码、测试,真正体会软件工程的过程,并将学到的知识点应用到具体题目的解决上,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提高其分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如:教师讲授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可以根据所讲授的知识点,将练习题目归类布置,包括:入门题、输入/输出、基本运算、条件及循环、数组、字符串、结构体等。

(二)上机考核

组织学生通过网络练习平台进行上机考核,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提高考核的效率和有效性。同时,为了保证考核的公平性,邻近考生所做试题是不同套,但难度一样。

(三)算法培训

主要针对编程语言类课程(如:“C/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等),这些课程侧重语法的讲解,算法培训可以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

(四)练习赛与相关竞赛

通过协会组织的练习赛,鼓励授课对象积极参加。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学院、学校级程序设计竞赛,行业协会组织的赛事,如:美国计算机协会组织的ACM-ICPC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省级、东北赛以及亚洲杯)、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组织的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人才大赛以及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组织的CCF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CSP)等;企业组织的赛事,如:Oralce公司组织的“甲骨文杯”全国 Java 程序设计大赛,百度公司组织的“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以及谷歌公司组织的“Google编程挑战赛”等。通过“以赛促学”的实战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的编码能力,一方面让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通过竞赛获奖增加学生的就业砝码。

四、教学效果分析

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在过去的5年里,坚持让学生“做中学”和“以赛促学”,在相关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得部级奖项25项,省级奖项144项,通过程序设计竞赛平台有效地激发学生编程的动力,明确了学习的目

标,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堂上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讲解对应知识点的应用以及程序设计竞赛中出现的题目,实现了课堂翻转,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并且,获奖学生积极带动周围学生编程,形成了“以点带面”的良好的专业学风。

通过程序设计竞赛平台显著提高学生成绩,图1中,平滑折线代表给2011级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成绩(67人,平均值=53.4),点划线代表给2012级学生引入程序设计竞赛平台后数据结构课程的成绩(65人,平均值=66.6)。可以明显看出在教学中引入程序设计竞赛平台后,学生整体成绩有大幅度的提高。

图1 引入程序设计竞赛平台前后学生“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成绩的对比

另外,通过鼓励2013级、2014学生通过学院、学校的在线程序设计评判系统做题,以及按照程序设计竞赛的方式进行上机训练、考核,学生在大一阶段的C/C++语言程序设计的成绩得到了显著提高,并且学生的练习时间、完成题目的数量与最终的成绩是成正比的。

本文提出程序设计竞赛平台引入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环节,尤其是编程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中,并详细阐述了怎样建立程序设计竞赛平台,以及将其应用到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措施。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在软件工程专业引入程序设计竞赛平台的确可以激发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综合的软件工程素质,使学生形成了扎实的专业“内功”,以不变应对万变。该方法还可以推广到相关学习编程类课程的专业中,让学生拥有实践动手的平台。

参考文献:

程序员学习计划篇2

程序员,是个“朝阳”职业,他们的职业适用年龄大都被局限于30岁之内,属于“吃青春饭”的职业。程序员的工作是枯燥的,他们整天面对的是计算机,机械化地使用26个英文字母和其它相关符号编程;程序员的工作也可以说是有趣的,他们可以用自己编的程序赚钱、娱乐甚至捉弄别人。

《爪哇夜未眠》是一位Java程序员的工作生活随笔,里面有学习经验、有职场分析、有人生感悟。诙谐、戏谑的笔触,从技术到工作再到生活,以程序员写给程序员看的角度,清新自然地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思,让读者在分享到作者喜怒哀乐、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产生共鸣。本书中一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年轻的程序员们来自同龄人、同行的经验指导与激励。此外,书中部分文章还以轻松的风格介绍了学习Java技术时的一些常见问题,介绍了一些优秀的Java书籍,能够帮助读者兴趣盎然地学习Java技术。

作者蔡学镛,是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的年轻资深Java程序设计师。本书的内容是作者在网上发表文章的汇集,因此全书并没有一条从上至下的主脉,作者以相近原则把全书共分为“生涯篇、程序设计学习篇、REBOL篇、牢骚篇、励志篇、系统篇、软件工程篇、杂感篇、图书篇”九篇内容。其中,当以生涯、牢骚、励志三篇最为精彩,较为吸引眼球。

在生涯篇中,作者浓墨重彩地讲了“程序员的生涯规划”及“认证”两部分。现实中,业界有个“程序员生命界限”之说,把“30岁”定为一位程序员的一个重要的职业岔路口。作者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成了一个公式类的步骤,首先要先“认清自己的个性”,然后可将“创业”定为职业发展的一个参考目标,将“自我行销”和“差异化”作为提高效率的办法,最后要遵守“阶段性”(分阶段才不会好高骛远)和“多样性”(可以分散风险)。毕竟,作者的年龄就是处于职业选择的岔路口阶段,作者以切身的感受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剖析,文章大有看头。“认证”部分主要是根据已兴起数年的业界“考认证证书”现象展开的。相信很多IT人士或曾经、或正在、或将要考取某个或某几个IT认证证书,作者从“认证无用论”及“认证有用论”正反两个方向论证出“认证是一种荣誉,而不是一张保命符”的结论。当然,这个结论对于已取证的朋友来说也许完全是废话,但这个结论绝对可以给正在考或将要考证书的朋友一些指引。

“励志篇”里,作者告诉读者学习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是“写程序,好好玩”。作者写出了一些自己关于编程的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对于从事编程,尤其是应用Java技术的程序员来说,这些均是轻松不枯燥的学习性文章。

另外,作者自己也是属于奋斗中的年轻人,工作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或麻烦,“牢骚篇”因此而生。作者的“香鸡排经济”论点当时在网上就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反响。计算一下在夜市卖炸香鸡排的丰厚收入,比较起来作者为程序员的低收入大大鸣了一把不平。说起程序员职业辛酸的灰色幽默,这个“牢骚篇”可以算是全书中比较“另类”的,因为其它篇的内容均是积极的“引导+激励”模式。

程序员学习计划篇3

一、 形式单一、不生动

我们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会议与视频,难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创新,然而创新力度和支持力度都不够。我们要充足调动起各支部党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二、工作零散、不系统

首先,是学习的不连续。学习某份文件不仅不能学习全部内容,而且往往只有个过程,没有结论。

其次,各支部学习进度不一,质量更是层次不齐。

这主要是没有一个系统的计划,学习没有主题,导致大家无所适从。另外,党员办公室的工作分配不到位,以致于一直都是一个同学全权负责,而另一个同学只负责通知本专业的同学。

工作计划

据上所述,制定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并对本办公室的成员和其他学生党员们提出了要求。

一、 学习时间、内容、形式

时间安排:XX年4月13日—XX年5月27日。每三周进行一次支部学习,同时在学习前一周,党员办公室成员召开一次会议,总结上次学习情况,并汇报对下次学习的计划安排。每个支部根据学员的上课情况在具体安排时间。

学习形式:会议交流、视频和实践活动(参观、义务劳动)等。

学习内容:本学期以“两会精神”为主题进行系统学习,各支部自行安排具体学习内容,发挥各支部的创新能力。

二、学习人员及学习要求

1.学习人员:管理工程学院的全体学生党员(包括预备党员)以支部为单位,由支部书记带领,办公室成员协助进行学习。

2.学习要求:各支部成员在学习前积极准备,并在每次学习结束后,在博客上发表学习感想,既要总结学习情况,还要表述所受到的启迪。

3.对办公室成员的要求:记录每次学习的过程,并做好总结。在进行活动前有个完整的策划,结束后能以新闻稿的形式递交至上级。

三、考核

各支部对学员进行人证考核,考核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质与量上评比各学员在博客上所发表的内容。二是在本学期学习结束后,办公室成员根据学员的出勤情况和血系态度,对其进行评定。

四、评选优秀学员

为树立良好的榜样,根据上述的考核结果,在各支部评出1—2名优秀学员,并在下学期学习时颁发小礼品,以资鼓励。

附件:1.管理工程学院学生党员学习计划

附件一: 管理工程学院学生党员学习计划

序号

日期

学习方式

1

XX年3月29日

(星期二)

请张书记与各支部书记指导工作,之后召开办公室本学期第一次会议,交代工作细则

2

XX年4月10日

(星期日)

举办交接仪式,为上届办公室成员颁发证书与小礼品

3

XX年4月11日

(星期一)

确定周三学习内容

3

XX年4月13日

(星期三,暂定)

学习两会精神

4

XX年4月27日

(星期三)

办公室成员开会,总结上次学习情况,并汇报对下次活动的细节安排

5

XX年5月4日

(星期三)

参观神山口烈士纪念堂,并对党旗宣誓

6

XX年5月18日

(星期三)

办公室成员开会,总结上次活动情况,并汇报对下次活动的细节安排,同时介绍发展党员的程序

7

XX年5月25日

(星期三,暂定)

程序员学习计划篇4

关键词:个体软件过程;互动案例教学;正副本案例;PSP进化框架

0、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社会对软件开发也渐渐有了需求。我国一般将软件从业人员分为初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员和项目经理四大类,他们从事各个行业、各种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同印度等国家相比,我国高素质软件开发人员相对紧缺,因此高等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填补这种人才需求缺口。

软件开发技术随着电子、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最初软件开发主要是程序设计与编码,软件规模小、参加的人员少,基本上属于作坊式的手工模式。随着计算机性能提高,软件规模增大,没有软件开发思想和理论指导的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难以估计,软件质量低,文档缺少,产品不可维护,于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1968年提出了“软件工程”,把“工程方法学”引入软件开发过程,指导软件的开发。后来人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定义了一系列任务框架,规定了完整软件开发各项任务的步骤,这就是“软件过程”,如Rational公司的RUP、敏捷过程、极限编程与微软过程等。再后来,为了提高效率,避免重复劳动,避免一切“从零开始”的软件开发模式,人们又引入了“软件重用”、“软件构件”等技术,进而形成软件体系结构开发的思想。

软件开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如何培养高质量软件开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应该结合当今成熟的、先进的软件开发思想和经验设计合理的、积极的教学过程,把一些纯净的开发理念和技术最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少走弯路,从而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良性发展。

案例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案例可以使学生更加轻松地跨越理论与实践的沟壑。笔者主要研究如何结合个体软件过程的思想来设计解决实际应用的案例并采用这些案例教学。

1、个体软件过程

为提高软件质量,便于软件生产的管理,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CMU/SEI)提出了SW-CMM(CapabilityMaturityModel for Software)模型,为提供对其过程支持的具体知识和技能,CMU/SEI又先后开发了PSP(PerSonalSoftwareProcess)和TSP(TeamSottwareProcess)过程。

PSP是一个基于计划和质量的软件过程,从个体一级培养实施CMM所需的软件工程知识和技能,提供一种支持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过程,以改进组织工作的个人规范,帮助软件工程师改进和评价自己的工作方式,培养他们把工程化方法应用到个体软件开发中,并提供详细的估计和计划方法,指导软件工程师按计划跟踪任务执行情况,利用已定义的过程来指导开发工作。

根据需求,PSP过程会制定一个计划脚本来指导软件开发工作,制定一个计划总结表来记录计划数据。软件工程师在工作过程中把开发软件的时间和发现的软件缺陷登记在“时间和缺陷记录表”中;工作结束时把上述记录的时间和缺陷数据填人计划总结表,最后把产品和完整的汇总表一起交付。PSP过程的流程如图1所示。

为提高个体能力,PSP提供了4个级别7个台阶的阶梯式进化框架,循环渐进地改进个体软件过程;并提供分析和度量的工具,使软件工程师了解自己的表现和潜力,从而提高技能,帮助个体能力成长与发展。个体软件过程的框架如图2所示。

该框架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使软件工程师明确过程改进原则,掌握有效生产出高质量软件的过程。PSP0个体度量过程用于建立个体过程基线,使工程师学会采集过程数据与使用各种表格,养成良好的编码标准,掌握软件规模大小的度量方法,提高过程意识和质量意识。PSP1个体规划过程通过对需求任务的分析与分解进行软件规模估计。PSP1.1规划任务和进程,同时对自己时间和进度进行评估,提高个人的评估能力。PSP2通过建立程序缺陷检查表、设计复查和代码复查来提高个体质量管理。PSP2.1提供了设计模板,指导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PSP3把软件工程师在软件过程中获得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延伸到大型的程序。

基于PSP互动案例教学的研究与设计主要采用PSP1框架,向下结合PSP0,向上结合PSP2设计案例,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从而培养高质量软件开发人才。

2、互动案例教学研究

案例教学由哈佛大学创造并使用,要求授课教师将真实一典型的事实或者问题作为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带领学生进行问题探讨和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灌输方式为主导的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以实际应用为中心,以启发方式为主导,以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目的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软件开发类人才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对学习目的产生迷茫,总产生“我学习这门课能干什么?”的疑惑。很多学生学过多种语言后,却写不出有用的程序,更谈不上解决实践问题,毕业后找工作看到岗位要求“编程经验”就底气不足,望而却步。为解决这些问题,自2006年起我们就引入案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并提出了三段式教学等研究成果。六年来涉及多门课程的案例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连续几年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质量稳步提高,每年参加各类编程竞赛的人数和获奖人数都在上升。

案例一般由教师精选、设计并讲解其实现过程,学生主要是被动的学,难以发挥其主动性。为使学生真正体验软件开发过程,需要他们主动参与到案例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积累软件开发的“工作”经验,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平滑过渡。我们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又研究了“互动案例”教学法,得到学校“521质量工程”的资助。“互动案例教学”有一条主线和两条从线:“以应用为中心”的主线是选定社会需求量高及企业最为关注的项目案例;两条从线是:①选取教学“案例”正本,用于教师讲授软件开发的知识点,使学生“被动学”;②确定“案例”副本,让学生根据案例正本“主动”地设计,实现该案例。副本案例与正本案例“互动”,从内容到形式辩证统一,使学生们做到学以致用。

软件工程师还应具有良好的编程风格,能根据开发任务规划开发进度,估计程序规模,并采用TDD(测试驱动)开发技术,进行测试设计与测试执行。所以互动案例教学基于PSP过程,引入个体度量、个体规划和个体质量过程的概念,把计划制定、时间管理、缺陷管理、软件规模度量以及设计评审等内容纳入案例,全面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3、互动案例教学设计

基于PSP的互动案例教学重点是案例正副本的设计。正本案例从软件(程序)需求、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到集成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实现。我们走访了许多软件公司并和全国著名的培训公司如达内、师创等进行合作,结合实际项目选取学生熟悉的、易于接受的案例。案例设计采用PSP1的基本流程,并融入PSP0与PSP2的培养目标,做到新颖、实用以及目的明确。

互动案例设计步骤如图3所示。首先确定任务,这是案例设计的基础,不同课程确定不同的任务。下面以.NET框架下B/S架构程序设计为例讲解案例设计过程。WEB应用程序包括前台页面和后面的逻辑代码,比较流行的有电子商务、电子政务、OA办公等信息管理系统等。我们选取网上商城和教务管理系统作为开发案例,它们均来自实际的软件系统且贴近学生生活。针对教学要求我们做一些取舍,把大的任务分解成小的任务,每个小任务包含若干知识点,并由此设计时间管理、计划制定、缺陷管理、软件规模度量以及设计评审。系统可以分解为登录、查询等子系统,然后再逐步细化。

例如把登录子系统进行元素分解,具体到知识点可以分解为WEB控件的使用,如文本框、标签、按钮、图片控件;AJAX或微软VS的集成开发环境提供的一般处理程序(*.ashx)以及数据库编程等。具体子任务分解为:①登录页面,主要包括文本框、按钮等WEB元素;②用于验证码改变的一般处理程序;③基本类,如判断是否登录的类、数据库实体类等;④后台逻辑代码,即页面对应的隐藏代码;⑤CSS样式文件与js代码。然后对每个小任务的工作量(时间)进行估算,具体单位为分钟。表1是登录案例的任务分解情况。

根据估计结果进行任务设计,设计时间日志记录表用于记录时间的进度。整个过程按照图1的顺序设计,根据项目的进度表使用Gantt图公布项目的进展情况,为每个任务分配ID并对设计、编码、编译、测试和后期的处理跟踪,填写各项数据表。最后根据跟踪数据对整个案例过程进行度量分析,使用个人过程提供的各种表格,完成对编码阶段每小时引入缺陷数统计,测试阶段每小时排除缺陷数统计等,从而计算出过程效益。例如通过计算程序的缺陷密度,来衡量软件开发人员的个体成长过程。

上述正本案例讲授过程中尽量还原真实开发过程,以指导学生进行副本案例设计与开发。与登录案例相关的副本案例是论坛的注册界面设计,具体需求如下:论坛发帖或回帖用户需要注册成会员后才能进行,注册界面简洁美观,注册用户需填写用户名、注册密码、确认密码、电子信箱和验证码等,注册成功后进入论坛主页,并对电子信箱合法性进行验证,密码不能为空且不能少于6个字符。要求学生根据正本案例进行任务分解、计划设置,并管理自己的编码、测试等过程,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度量评估。

4、结语

通过对信息系2008、2009级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学生实施互动案例教学的效果分析可以得知:按照本案例教学的学生在编码规范、程序设计速度、代码缺陷率、时间管理、软件开发等方面明显优于没有采用本案例教学的学生。

程序员学习计划篇5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实验课

信息技术课程不但涉及范围广、理论性强,而且还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和实践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强对理论的理解。特别是近年来信息技术领域的高速发展,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计算机实验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例如,高一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中必修课总课时数是60,其中理论课24课时,计算机上机实验36课时。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课程的计算机实验课是信息技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开设计算机实验课,就是给学生一个理论和实战相结合的机会。学生在实验中必须亲自动手操作,来加深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计算机是怎样操作、如何运行的。通过上机实验让学生掌握演示和操作软件,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逐步熟悉和掌握软件的功能及使用。起初是Office 2000办公软件的使用还简单,然后是多媒体信息的处理加工、平面图片处理、动画设计就开始要复杂,最后还有程序设计等课程,学生在实验中要自己编写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编辑处理,程序调试和运行,从中可以发现问题,改正错误,学习编程的经验,最终获得所需的结果。因此,如何开好信息技术实验课,对促进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积极的作用。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讨论怎样上好信息技术课程的计算机实验课。

1.完善的实验课计划和提纲

上机实验计划是实验课的总体安排。包括实验题目、时间、地点、课时分配、实验次数,硬件和软件环境等内容。以便任课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之间能够很好地配合,提前安排上机实验的有关事项。每一次上机实验都要有实验提纲。实验提纲格式为:

(一)实验题目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要求

(四)实验内容

(五)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六)实验思考题

实验提纲必须和实验计划一起编制,两者协调一致,实验提纲是实验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由电教中心或教研组组织有经验的教学效果比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对每一门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验计划和提纲进行精心策划,统一编制,在教学中不管是那个老师上这门课,都要按照统一的实验计划和提纲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提纲的指导和安排下上机,完成实验课程,根据实验提纲执行情况书写实验报告。教师也是按实验提纲的要求来检查实验结果,评定学生成绩。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提纲编制时对每门课程的每一次实验课都要有周密的安排,进行精心的设计。

2.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

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是非常繁琐的,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硬件环境

实验室内学生上机所需的计算机及有关外部设备都要能正常运行,功能完好,适合学生上机实验;学生所用的存储设备要合理分配、集中管理,一些辅助教学设备(如投影仪、无尘黑板等)都要能满足上机实验的要求。

(2)软件环境

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验计划,选择好所需的操作系统软件、高级语言环境、应用系统和辅助教学软件,预先把这些软件装入计算机内并调试好随时可供调用。若有网络环境,管理员要为每一个上机的班级设置各自的帐号,根据实验计划分配所需的软件和必要的权限。另外,版本新、功能强的杀毒软件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员要随时用它来清除计算机系统内的病毒。

(3)组织和管理

计算机的使用要严格管理,要保持良好的秩序、严令学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有条件的实验室要实行学生上机自动管理(学生上机之前用上机证划卡,系统自动为学生分配一个机号,该生即可在这台计算机上上机,否则该生不能上机),该系统还可以自动记录学生的上机时间,我们曾经根据这个功能破获了学生盗窃计算机内存芯片的案件。如果实验学生的人数超过计算机台数,最好是分组进行实验,使每个学生都有上机的机会,同时也便于管理和辅导。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学生使用外来存储设备,预防计算机病毒带入实验室。

(4)教师和学生

教师要对实验课的全过程进行周密的思考,要避免出现漏洞和疏忽;而学生要按实验提纲作好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特别要学生自己编程上机时,学生一定要在上机前准备好程序,实验时主要是编辑输入程序和调试程序。

3.实验课的实施

计算机实验课是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教学效果的初步体现。为了上好计算机实验课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实验课开始时,老师要重申本次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指明实验要点和要注意的事项,对实验中的疑难之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说明。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初次使用的应用软件或生疏命令,教师要首先进行演示和讲解。

在实验中要尽可能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特别是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先演示和讲解自己在科研工作中开发的一些应用软件,将一些程序设计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以后能尽快动手进行程序设计。另外,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效果比较好的辅助教学软件,例如,VB程序语言课程的实验课,用于信息学奥赛的Free Pascal和算法与数据结构的作业,能同步演示程序和数据的动态视图,为学生理解算法、学习编程,调试程序提供了便利的环境,用各自的评测练习程序对相应的实验练习进行测试评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最后一点,对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要高标准严要求,学生在操作计算机时一定要按规范和标准进行,如,开机、关机、入网、退网等要按正确的步骤,键盘打字的姿势要正确,特别是学生在编程时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风格。要注意培训学生在计算机使用中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学生今后独立操作和使用计算机打好基础。

4.实验课的总结

通过计算机上机实验,学生对老师讲授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技术和有关算法都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此时,教师要及时督促学生总结上机实验中的收获,巩固所学的知识。为此,要求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直接体现了学生上机操作的情况,是对实验过程进行概括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时间及课时数

(二)实验题目

(三)实验目的

(四)实验要求

(五)实验过程

(六)实验总结其中实验题目、目的、要求与实验提纲上的内容保持一致,实验过程要求学生根据上机操作中的真实体会如实填写,实验总结要明确实验任务完成情况及是否达到了实验要求,对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情况要有分析说明,实验后的收获和感想、建议和要求要敞开思想、各抒己见。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验状况和水平,总结出宝贵经验和教训。

程序员学习计划篇6

【关键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 党员质量 发展现状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55-01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开展过程中,20所高校在生源选拔、师资配置、教学创新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试验计划中学生党员的质量问题也是考虑的一方面。尽管实验班学生在学习能力、科研素质方面表现过人,但在政治思想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验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党建工作造成影响。所以在“珠峰计划”中保证学生党员质量,提高学生政治水平是不可忽视的。

1.“计划”中学生党员发展现状

1.1学生入党动机模糊。动机问题是理想信念的问题。在实验班的实际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对时事政治、国家发展政策和国际形势投入关注,但是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模糊性。一些学生受同学、社会的影响,把入党当成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或者是人生和家庭的修饰;有些学生单纯地为了在评奖学金或者优秀学生干部中获得优势;有些则为了减小将来找工作的阻力,具有一定的功利性。有些学生只是看到身边同学纷纷写入党申请书,盲目跟风随大流。只有较少的学生真正的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2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应该承认“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选拔的学生在基础学科的学习中能够取得很高的成绩,他们拥有创新的思维和很强的学习能力,但是这些并不能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是构成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在这些方面,被选拔学生的表现比较普通。在实际调查中,实验班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频率明显低于非实验班,专业学习的突出与综合素质平庸的矛盾不可避免的会给实验班学生带来迷茫和焦虑。应该注意的是在党员的选拔中,综合素质同样占有很大的比重。

1.3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问题。在高校实际的学生党员选拔和确立环节中,缺少完善的选拔原则和相关规定,使党建工作的操作过程不具严肃性和规范性;党务人员对实验班学生的评价单纯的采用定性评价的模式,不具定量评价的科学性和说服性,使得评价的结果模糊;积极分子发展为预备党员的六大方面要求包括:学习优秀、精神文明、文体活动、社会工作、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六方面重要性和参考比例不同,但在现实中,基层党组织过分看中学习成绩或社团活动经历,没有综合衡量学生标准;有些学校没有按照要求定期对党员、预备党员或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存在突击发展和人情发展的现象,严重污染了党纪党风。

2.“计划”中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员的阶级性和先进性、价值观、原则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结合《》的要求和实验班学生实际情况,为实验班学生党员的质量发展提出目标要求,有利于“计划”选拔的学生具备更好的政治素养,更好的完成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任务。目标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学生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夯实理论基础,始终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2学生要学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作出的决定,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遵守社会秩序和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遵守组织纪律,服从党团安排。

2.3学生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人民的利益。

2.4学生要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尊重各族人民。积极主动向党组织汇报学习和思想情况,对党、对国忠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5学生要了解自己,勇于承认自身的错误,切实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与同学和老师建立和谐的关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团结同学,维护学校和社会的正常秩序。

2.6学生要坚持和履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培养技能和创新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完善。

3.“计划”中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的建议

3.1端正学生入党动机。高校学生虽已成年,但是社会经验尚浅,世界观和信仰已经形成却不成熟。尤其面对形形的诱惑和冲击,会迷失方向,尤其在理想和信仰方面。党组织要对实验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学习,通过实地考察,通过学生之间的集体学习、相互讨论和个性辅导,提高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将学生培养成为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3.2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健全高校党组织,提高党务工作者的水平。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的各个环节展开工作。从接收学生入党申请、共青团组织推荐、入党学生培训、党支部确定发展对象和入党介绍人到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考核审查、举行党支部会议审议并投票通过再到报上级组织审查批准,整个程序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需要党务人员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和客观的态度对每一个细节负责,严格按照制度和规则行事。在保证学生党员数量的基础上提高质量,避免工作的形式化和功利化。

3.3对学生党员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学生党员在校期间,党组织要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保证学生党员时刻保持党性。上级党组织学生党员质量进行二次检查和评比,从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完善选拔程序和机制。党务工作者要十分重视学生党员的定期汇报,指导员和书记要对学生党员的学习和生活方面进行监督和指导。定期组织学习工作,保持党员先进性,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个性辅导,将思想素质教育和品性教育结合起来以缓解学生在实验班学习中的强大压力。

参考文献:

[1]李华涛,贾斌,高凌风.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研究[J].山东青年.2011.

程序员学习计划篇7

【摘要】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内开设的高星级酒店也越来越多,这预示着行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伴随竞争的同时是酒店行业的不断求新与发展。因此,作为职业教育的我们要紧密联系市场,随时把握酒店行业的发展与变化,在教学计划大方向的前提下,适时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课时比例,以适应酒店发展的趋势和不同性质酒店对人才的不同需要。

正文:教学计划作为学院为学生在校学习而制定的总体教学方案,其编制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此,酒店管理专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为专业教学计划进行编制改革。在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大讨论的背景下,本专业充分运用/工学结合0模式进行教学计划的编制研讨,经过多次社会调研、讨论,我们确定了一系列教学计划编制方面的思路。

一、具体编制步骤说明

1.确定培养目标及能力分解。目前本科、高职(专科)、中专三个层次都开设有酒店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既要根据国家对高职层次毕业生的定位,更要考虑让毕业生在市场上找到具有竞争优势的就业岗位,我们认为本科生基础好,学习时间也长,其培养目标以酒店中高级管理人员为主要方向,而中专生基础差、学习时间也短,其培养目标主要是从事酒店基层服务方面的工作。而高职层次介于两者之间,主要从事酒店服务,侧重于酒店管理方面的培养。对应的岗位名称为服务员、主管和经理,相应的能力可归纳为对客服务的操作能力、对客服务的沟通能力和部门协调的管理能力。2.确定能力培养总的顺序。在本专业总体能力培养顺序上,我们将服务能力和沟通能力先进行培养,再培养管理协调能力。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1不进行酒店专业的培训,理论上照样可能完成酒店的基层服务工作,但这并不代表其也能胜任酒店的管理工作,因为对酒店行业特点了解的缺失将使工作无法开展并出现很多问题。因而酒店行业的养成教育的培养将是先期培养的重要内容。o在服务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了解、熟悉酒店工作的案例,使学生熟悉酒店行业的工作内容,组织架构、行业标准及服务程序等方面的内容,为有效管理打好基础。?管理过程的实质上是在综合各种资源的基础上,管理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加以组织,并在营销方面提出适合本企业运作的具体方向。只有多接触并充分熟悉酒店的行业特点,才能做好管理工作。3.确定集中实训的内容及顺序。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在这方面大家已形成共识,现在的问题是在教学计划的编制中如何才能真正地落实,为此,我们采用了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线进行教学计划编制的具体编制思路来加以落实。这个思路具体落实到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编制过程为:先抛开理论课程,分别按培养目标三个工作岗位中工作项目安排一个集中实训,按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确定先后顺序,并确定各集中实训内容、目标要求、形式,形成教学计划的主线框架。4.确定开设的课程及初步内容。在形成了教学计划编制主线框架后,按照完成集中实训的目标要求,列出完成这些小的实训项目需要的理论知识内容作为课程理论部分的学习内容,将课内实训项目和课程理论部分的内容,按照教学要求组合成相应的课程。所设课程主要有5前厅与客房管理实务6、5饭店餐饮管理6、5酒店服务案例与实务6、5酒水服务与酒吧管理6、5康乐服务与管理6。5.确定课程的具体内容、教学方法及课时。在进行了上述分析及得出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图的基础上,我们对各课程的教学方法、课程间的衔接、教学课时等进行了研讨,并确定课程开设的学期、课时。

二、教学环节间衔接问题的相关说明

教学计划作为整个专业教学方面的总体设计,必须保证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顺利地完成各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最终形成职业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十分重视各教学环节的衔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并行。编制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是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线进行的,在集中实训环节设置顺序、课程开设的时间等方面,从总体上体现了专业技术课和专业实训课相辅相成交替进行。为了使学生能更好掌握理论课程的内容,在教授理论的同时,即时将理论付诸实践,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印象。2.公共基础课程的有益补充。酒店专业从行业本身来看是个接触面广,对人要求沟通协调方面较高的专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扩大学生知识面,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利于学生日后在就业和工作上得益。必要的强化训练和详细的实习准备。3.考虑到酒店专业学生在就业之前的顶岗实习的需要,在学生实习前进行一定强度的技能强化训练,有利于学生在即将到来的社会顶岗实习工作的耐受力和技能水平。在专业实习方面,专业上进一步加强了规范化管理,印制了专业实习手册,在其中包括了/专业实习管理规定0、/学生实习周志0、/企业评价0等多个方面。并组织学生在上岗前集中进行实习动员教育。

三、教学方法相关说明

专业教学计划通过课程教学来具体实施,不同的课程需要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同的教学方法也需要相应的教学设施、排课方式、教学素材等与其配套。为此,我们在编制专业教学计划时,根据学院的教学条件及教师的情况,对课程提出了相应的总体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酒店服务技能、酒店养成教育课程和以实训为主的课程采用按周集中排课的方式进行教学。o对酒店服务技能类课程采用在实训操作室进行实践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对管理类课程采取理论结合实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四、酒店专业技能的培训

酒店专业是一个需要直接参与面对面对客服务的服务性行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操作在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初,无论是中专、高职,或是本科,先期的工作岗位都将是酒店对客服务的第一线,即展现专业的服务技能对客进行服务。酒店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是学生日后工作最主要的三大部门,所以加强学生在这几个重点课程的技能强化,知识面的积累,部门运作架构的了解是专业课程实施教学的重点。

五、酒店管理专业的社会顶岗实习

酒店管理专业社会顶岗实习作为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最终检验专业教学计划是否落实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最后一阶段完全置身于社会工作岗位的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学习过程,在进一步强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逐步实现对酒店行业从认识、认知到认同的过程,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正是职业教育面向市场所要实现的教育目标。通过学生的实习过程和顶岗实习酒店反馈的情况,我们可以快速的对专业教学的课程作出具体调整或针对性加强,不断丰富专业教学的手段和应对市场不断变化和发展对酒店人才的需求。

程序员学习计划篇8

【关键词】教务管理;计划;课表;秩序

教务管理工作是每一个学校的中心工作,同时也是基础性工作。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能够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能够正确落实教务工作目标;能够确保教学工作任务的实施,可见,教务管理工作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起到了决定f生的作用。

一、教务管理的含义

教务管理,即教学事务的管理,是指管理人员根据既定的培养目标,按照学校的管理原则,建立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确保教学过程畅通无阻,使教学过程达到协调化、高效率与最优化,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系级教务管理工作

以我院为例,每个系成立了教务科,连同全院教务部共同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教务管理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务管理工作很繁复,这里我就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课表的编排以及教学秩序的管理这三方面的工作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

教学计划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具体体现和实施方案,是学校全部教学工作的基本纲领,也是组织教学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我系教务管理人员要同系领导一起参与本系的教学计划的指定和教学任务的落实工作。

在我院确立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我系各专业的特点,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进行了改革。我们彻底改革传统高校教学计划,构建了颇具特色的“4-3-1”三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及其课程体系,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促进了学风建设,同时学生的专业硬能力和综合素质软能力也都得到显著提升,并且成为企业“拿来可用”的人才,使我系毕业生的就业率得到提高。

科学制定教学计划,要打破原有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并且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不断改革和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

(二)教学课表的编排工作

系级教务员在确定了教学计划之后,需要将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落实落实到课表中。课表是把教师、学生和学院的全部教育资源组织起来,详细确定了每一个学期、每一周,每一天的各项教学活动的时间、地点的安排,它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学院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因此,课表的编排工作必须做到科学、合理、有序。我认为,系级教务管理员在编排课表的时候,既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遵循教务部的统一安排,又要排充分利用学院的教学资源,还要遵循教学规律,在排课中应注意几点:

1、教学分班要合理。教学班并不完全等同于行政班级,在排课的时候要进行调整。对于理工科的基础课、专业课等分班人数以60-70人为宜;思政和选修类课程的学生人数则可以安排多一些,而对于外语、艺术专业的课程则可以安排30人左右的小班进行教学。

2、各类课程要搭配。每天上午应安排难度较大的学科基础课或较为重要的基础课或专业课,下午应安排一些较易理解的课程和教学活动,如实验课,体育课,习题课,选修课等。文理科、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形象思维为主的课与抽象思维为主的课要适当搭配,交错编排。

3、教学时间要控制。同一门课连续教学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教师和学生产生疲劳,影响教学效果;同一门课程如果周学时较多,排课时也应有适当的间隔,以便学生有时间复习消化理解知识,从而保证有较高的教学质量。

4、理论实践要结合。理论课和实验课的编排时间不要相隔太长,在每门理论课的同一天或第二天安排实验课。例如我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c语言程序设计》安排的时间为1-2节理论课,3-4节实验课,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马上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由此可见,我们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安排,要使课表编排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教学秩序的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系级教务管理员在院教务部的领导组织下,要认真参与教学秩序的检查和监督工作。

1、教学检查。我们每年组织两次期中教学质量检查、监控,平时组织不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抽查。主要检查教师对教学课堂的管理,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考勤等内容。我们要求任课教师要做好各项课前准备,严格按照课表行课,讲课时重难点突出、层次清晰,对学生严格考勤,对课堂纪律严格管理。在检查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好记录,如迟到早退,上课睡觉聊天玩手机等,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有利于教师改进课堂管理方式。

2、观摩听课。我们负责组织系上各级领导、各教研室和学生干部听课,并召开学生座谈会和教师座谈会,收集各方意见,掌握教学质量的信息,加强交流,促进教师不断进步。

上一篇:职高学习计划范文 下一篇:教师个人业务学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