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语言范文

时间:2023-12-04 17:43:35

茶文化语言

茶文化语言范文第1篇

广义上的“茶文化”指的是一种与茶有关的任何文化符号;狭义上的“茶文化”主要指作为一种核心价值体系的茶文化、作为一种行为实践的茶文化和作为一种器物文明的茶文化。例如有学者提出就核心价值精神而言,茶文化的主要精神指向是天人合一的科学理念、尚中贵和的基本精神、厚生爱民的人文传统。相对应的,“茶文化英语”泛指那些与茶文化有关的英语表达,这既是一种语言符号的对应性转化,也是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的转换。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成为语言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和发展趋势,这种语言学的分支很大程度上拓展和颠覆了传统的客观语言主义的一些主张,认为语言作为一种概念体系,发挥价值和意义的中介是人的主观认知,而在特定的语言背景下人的主观认知受到多样化的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经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即便是同样的语言或者概念,在不同的共同体或者语境背景下也会存在着人的主观认知的差异。所以,包括乔治•雷可夫(GeorgeLakoff)、马克•约翰逊(MarkJohnson)及朗奴•兰盖克等认知语言学家在内的学者们都提倡,我们对一个特定语言表达符号或者交际理念的意义要理解透彻,这就需要将意象和隐喻等方面纳入考虑范畴。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茶文化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际语言的交际桥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加强对茶文化英语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不同国家的茶文化交流,同时也有助于将我国茶文化的软实力提升到一个重要的水平。

2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基本内涵面向

总的来说,认知语言学不是一种统一的学说体系,而是一种重要的分析范式,这种语言学上的新型范式将我们对于语言的本质、语言的认知、语言的把握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总的来看,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流派包括“认知语法”的派别、“认知语义学”的派别、神经“认知语言学”的派别等方面。从共同性角度看,认知语言学相关的理论流派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2.1语言的本质是一种非客观主义的概念符号

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语言学家就提出“语言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的观点,事实上这正是“语言客观主义”的一种直观表述。因此,语言作为一种客观的符号体系就是一种不受人的感知系统和认知系统所制约的交往体系。到了20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非客观主义”哲学基础诞生,这种新的趋势纠正了“客观主义”的一些弊端,认为语言作为一种人的实践理性、交往理性的产物,事实上这与人的生理基础是分不开的。因为本质上,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是区别于动物交往的一种显著特征,因此我们对于语言的表达和解释都应当遵从人的认知过程。换句话说,语法和句法在语言中并非独立,二者与更为基础性的语义、词汇等存在着一种紧密相连的关系。

2.2理解概念隐喻是理解语言语义的一个重要逻辑前提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世界上的任何语言都是一种对应着一定“隐喻体系”的交际符号,而所谓的“隐喻体系”是深层次上存在于人的意念之中、文化价值之中的隐性存在,或者说它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集中代表着语言背后的价值认知和思维方式,它赋予了语言何种程度的合理性和价值性。Lakoff和Johnson在其《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专著中对“隐喻”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将其分为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这样三种类型,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语言形式。在认知语言学家们看来,理解语言“主观认知”含义的关键就在于洞察语言背后的“隐喻体系”,破解语言背后的价值逻辑和思维认知方式等。

2.3认知语法、认知语义是理解语言内涵和意义的主要渠道

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和认知心理学等作为知识论基础,它明确地反对将语言作为一种可以自然存在的客观体系。袁雪梅曾提出:“语言是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才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作为人的认知规律和思维逻辑惯性的一种表现,认知语法、认知语义是促成我们理解语言正确含义的主要渠道。认知语法是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对语言结构本身进行的合乎常理的解释;认知语义则旨在对语言的特殊情境进行分析。

3认知语言学对于当前茶文化英语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茶文化英语泛指那些与茶文化交际有关的词汇、语句、语法和表达形式的综合。以“茶艺英语”这个分支为例,茶艺英语主要是包括茶具介绍、茶叶介绍、水的介绍、接待礼貌用语、咨询服务用语、茶馆实务、茶与养生、茶艺解说等内容的英语表达,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加强利用认知语言学对于茶文化英语的传播具有这样几个明显的促进作用:

3.1有利于促进中华茶文化更好地被国际主流社会认可

我国茶文化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集中承载着我国传统社会中对于人生信仰、价值哲学、社会交往、伦理道德、政治统治等方面的观念认知,具有明显的东方文明和儒家思想的韵味。作为农耕文明社会的一种文化产物,我国茶文化一直是一种“内敛式的文化形态”和价值理性文明形态存在的,它内嵌于人的社会生活细节当中,成为中国人国民性格和思维认知方式的一种模型。但是在国外,茶文化更多地是一种消费文化和速食主义文化,而不是一种生活教条。因此,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体系”,我们需要对这种茶文化的相对重要性价值进行转换和翻译。

3.2有利于促进当前我国茶文化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当前我国茶文化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的英语教育模式,主要是存在于部分高职院校、大专院校或者中专院校中,多年以来这种茶文化英语的教学和科研存在着普遍的“中式英语泛滥”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进行语言的、认知的、思维的转换和换位思考,从而造就了我国茶文化英语整体水平较低,在与国外茶文化进行对话交际的时候处于一种无效交流的状态。然而引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以后,我们要努力培养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视野,将我国的茶文化英语从“专门用途英语”适当地与“通识英语教育”进行融合。

3.3有利于促进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近些年来,我国茶文化产业在逐步从传统的产业形态朝着“二次创业”的方向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国际茶文化旅游”、“茶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业态都在朝着“知识集成”、“文化集成”、“国际化渠道”等方向在发展。由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于不同的茶文化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何有针对性地围绕着这种语言认知的差异开展针对性的翻译和营销、整合传播便成为一种重要的现实情境。

4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我国茶文化英语的发展策略

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分析范式和应用框架,认知语言学将语言的本质认识拉回到了“人的主观认知”这种层面上,为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了重要的分析视角。对此,我们建议尝试这样几点策略:

4.1隐喻挖掘策略

认知语言学界定的语言隐喻主要是语言背后的认知逻辑和背景性的伦理教条知识等。在这方面,我国茶文化作为一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价值体系,承担着修身、养性、尊礼等社会价值功能,这些宝贵的隐喻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开展跨文化交际时,茶文化英语要向国外受众阐释出这种文化隐喻。为了更好地向国外受众传达我国茶文化的内蕴,我们在翻译涉茶类外宣资料、茶文化宣传单、古代茶学典籍等文献资料时,需要加上注释对此类隐喻进行解释,帮助外国受众更好地认识我国茶文化内涵。

4.2语言顺应策略

语言作为一种人的主观的认知和逻辑思维的延伸,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有不同的认知语法、认知语义等,因此我们在开展茶文化英语的交流中要适当地进行语言顺应,用国外受众习惯的语法结构、词汇组合、衍生词等进行表达,使我们的茶文化英语能够顺应其阅读习惯。在语言顺应理论的基础上,茶文化英语可以更好地得以传播,并使国外受众对我国茶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张大海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晖.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英语隐喻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160-161.

[2]Lakoff,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preface.

[3]袁雪梅.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235-236.

[4]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茶文化语言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语语言;茶文化;文化教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世界日益成为了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的英语,其国际地位也逐日攀升。同时,在我国当前的文化教育战略中,英语这一学科的地位曾一度超过汉语,进而导致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视度远远高于其对于母语学习的关注度,所以培养出来的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是高分低能儿,其不能有效地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而运用到日常实践活动中。所以,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更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原始动力,利用语言与专业相结合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融入现状阐释

自从英语被作为一门基础语言成为我国教育系统的基本单位之后,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上至教师下至学生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呈现出过度化趋势,进而使得我国教育体系愈发畸形。教育体系中引入英语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我们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然而自从英语被纳入教学后其甚至超越了汉语在广大师生心中的地位,一跃成为了排名第一的语言类学科,而我们的母语教学却以没落之势渐渐衰微。另外,我国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所培养的学生也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更不能将其以英语的形式输出到世界大舞台。

1.1茶文化失语现象严重

我国是茶文化的故乡,早在唐朝时期茶文化就已经形成了,因而我国的茶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茶文化是从繁忙的茶事活动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意识文化现象,其具体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茶书、茶画、茶诗、茶歌、茶故事都是茶文化的不同表象。然而,我国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茶文化缺失现象异常严重,虽然茶文化已经被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到英语教学中,但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对于茶文化英语都持一种漠然的态度,对于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同感,其不仅不能用英语将茶文化用语正确地表达出来,甚至连用汉语口述表达我们传统茶文化的核心要义,都是一件极为费力的事。所以,我国的茶文化失语现象已经成为了一个共性问题,英语专业学生可以用英语流利地说出国外物质文化的发展历史,但是对于传统的茶文化精神其却无法一一道明。

1.2背离了跨文化交际原则

跨文化交际是指母语文化者与非母语文化者之间的一种双向文化交流,其是通过彼此间不同文化意识形态的输出而形成的。通常来说,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特征最为明显,不同语言国界背景的人在同一空间内就不同文化意识进行探讨,以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然而,我国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的茶文化融入却与跨文化交际原则相背离,跨文化交际强调的是双向沟通,既注重外来文化的输入,也会兼顾本土文化的输出。但是,茶文化英语语言教学片面强调了外国茶文化的输入,对于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输出却不甚重视,进而导致了我国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的文化失衡,无法以茶文化为契机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性分析,从而使得英语语言文化教学陷入了交际障碍的泥沼中。究其原因,我国英语语言教师仍沉迷于崇洋的怪圈中,使得文化交际中的传统茶文化被外国文化所侵吞。

1.3创新意识不强融合程度不深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其最终是为了加强交流,因而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大多是以英语思维模式而进行的,但是,我国茶文化却由于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难以与现代英语语言教学进行相得益彰的融合。而且,我国茶文化与英语语言教学的融合依然停留于较为浅显的阶段。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核心内容并没有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完全展现出来,茶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也没有对英语语言教学产生文化熏陶作用,更遑论学生对于传统茶文化的感知力了。另外,茶文化英语语言教学方式也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固守着原有的教学方式,不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对茶文化英语教学进行创新性设计,进而导致茶文化英语课程索然无味,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对于传统茶文化的学习兴趣。

2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2.1茶文化传承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路腾飞,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并且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我国的国际地位也随之越来越高,大国形象也愈发鲜明。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文化也备受瞩目,我国的传统文化开始迈向世界大舞台,全球已经陆陆续续设立了孔子学校,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世界文化之林大放光彩。而作为我们传统文化精髓的茶文化却在当前的社会里渐渐没落,被岁月的黄沙所掩埋。尤其是当今的年轻人连茶文化的基本内涵都不甚明了。所以,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融入传统茶文化,既能促进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也能将茶文化引向世界。毕竟,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建设者,其通过茶文化英语的学习将会加深其对于茶文化的认知度,并进一步促进茶文化在不同范围内的传播。

2.2时展的要求

全球大融合已经成为时展的趋势,不同的意识形态孕育了多元的世界文化。很多国家也顺势而上,以文化交融为契机不断地将其本土文化进行特色性输出,进而全面提高其国家软文化实力。因而,传统茶文化融入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是与时代潮流相契合的,其是时展的必然结果。因为英语作为流传作为广泛的一种国际语言,其语言文化魅力对于传统茶文化的传播而言,具有明显地推动作用。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可以通过英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茶文化也能为世界大众所知晓。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英语是宣扬茶文化的有效工具。另外,茶文化作为无形的意识文化,其必须借助媒介载体才能展现出来,茶文化的不同物质表现形态在英语语言文化的渐染下将会更加多样化。总而言之,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其与英语语言相融合也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然结果。

3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路径概述

3.1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形成全面系统的茶文化英语教学体系

我国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在引入传统茶文化时,所建立的课程体系并不合理,没有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对茶文化英语课程进行科学构建。所以,茶文化在融入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时,应该以传统的茶文化内涵为立足点,结合英语专业人才的行业需求,对茶文化英语进行切合实际的改革。首先,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师应该从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出发,对茶文化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全面提高。而后,高校也应该以时展需求为切入点,针对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储备能力与英语语言学的运用水平,对茶文化英语课程进行革新化设计。再者,高校也应该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融入语言文化教学的新理念,以优秀的国际教学模式为切入口,对茶文化英语课程进行情景化设计。从茶文化英语课程教材的编纂出发,对茶文化英语课程的授课模式与内容进行全面科学构造。

3.2转变教学理念,以跨文化交际为指导构建双向性的交流平台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应试教育的阴影却一直如影随形笼罩着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分数成绩为中心而展开,却直接忽视了学生的茶文化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进而导致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只能纸上谈兵,不能巧妙地将茶文化英语运用到日常实践中。所以,高校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以素质教育为突破点,将茶文化内涵与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特点进行全方位地融合,构建双向的文化交流平台。一方面,高校教师应该摈弃传统的分数观,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动力,对茶文化英语课程进行科学化设置,为传统茶文化的输出与为国外茶文化的交流创造良好的外部语言环境。另一方面,在搭建茶文化交流平台时,高校也应该以跨文化交际原则为指导,对茶文化内涵进行多方位地阐释,利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对茶文化进行深层挖掘,从而促进多元化的双向文化交流平台的形成。

4结语

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骄傲,其结构体系庞大复杂,文化底蕴异常深厚。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体系与传统茶文化相融合,不仅促进了传统茶文化的传承,而且也推动了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形成。虽然,我国茶文化英语语言教学体系还不完善,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抑或是教学理念都存在不足之处,但是随着茶文化与英语语言文化的深入融合,茶文化英语教学体系将会愈发完善。同时,科学合理的茶文化英语课程将会极大地激发高校学生对于茶文化英语的喜爱之情,更能迎合茶文化英语专业人才市场的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李娅琳;陈晓靖.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之必要性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1):141-142.

[2]刘彦斌.中国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7):50-51.

[3]张亚.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教学的必要性[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4):189-190.

[4]慕雪莹,高中英语课堂融入文化的必要性及其策略优先出版[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9):152-153.

[5]卢绍迎.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2):239.

茶文化语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俄罗斯;饮茶文化;语言

一、俄罗斯饮茶的历史背景

俄罗斯在饮茶方面同中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史书记载中,中国是最早制作茶的国家。当今在俄罗斯多数人都喜欢饮茶。最早关于茶叶传入俄罗斯的记载是,1567年俄国哥萨克首领伊万·彼得罗夫和布尔纳什·亚雷切夫把中国的茶文化传入俄国。“俄国真正了解中国茶叶是在1638-1640年”,(邹丽娟,2008:12)当时中国西北地区的阿勒坦汗用茶来招待由瓦西里·斯达尔科夫和斯杰潘·涅维洛夫率领的俄国使团,并作为礼物赠与对方,这些茶叶被带回莫斯科后,深受当时社会王公贵族的喜爱。在167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俄国从中国进口茶叶的协定,因为当时交通所限,运输茶叶的数量有限,所以只有上流社会人群才能品尝到茶叶,平民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茶叶。到十九世纪末,俄国开始种植茶叶,但是茶叶的产量并不高,主要还是依靠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茶的价格也随之下降,这使得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饮品,在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出现与茶相关的文化。

二、罗斯饮茶的主要种类和方式

在俄罗斯,茶的种类主要包括红茶(чёрный чай)、绿茶(зелённый чай)、柠檬茶(лимонный чай)、砖茶(кирпичный чай)、茉莉花茶(жасминный чай)等。

“Чёрный чай”就是我们所说的红茶,在俄语中“чёрный”是“黑色的”,之所以使用чёрный这个词,是因为红茶在泡制的过程中,如果大量使用茶叶,茶水的颜色很深,有时甚至呈现出黑色。在俄罗斯,人们在泡制红茶时,喜欢向其中加入糖、果酱、牛奶、水果等,在饮用时,喜欢吃一些甜点和面包。如今,随着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饮食,俄罗斯人对绿茶的需求不断增加,很多人更倾向于饮用绿茶。饮用砖茶最多的是布里亚特人,绿砖茶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饮品。砖茶通常制作成块状,在煮制时,将砖茶敲碎,放于茶炊中煮沸,有些人也会加入一些牛奶、糖等饮用。在俄罗斯饮茶不仅作为一种交际手段,更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托尔斯泰曾说:Я должен былп пить много чая,изо без него не мог работать.Чай высвобождает те возможности,которые дремлют в глубине моей души.(我应该多喝茶,没有它我就不能工作。茶使沉睡在我灵魂深处的能量得以释放)”(唐芳,2010:27)由此可见,饮茶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茶炊文化

茶炊(самовар)是俄罗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有“А какой же чай без самовара!”(无茶炊怎能算饮茶!)的说法。俄罗斯人非常喜爱茶炊,茶炊曾是俄罗斯皇室必不可少的器具,在民间很多家庭都摆放一或两个茶炊。图拉州是俄罗斯著名的茶炊生产地。19世纪初,图拉市的茶炊制造业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茶炊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图拉市有上百家生产茶炊的工厂,曾经皇室贵族使用的茶炊也在图拉制造,所以在俄罗斯有句著名的谚语“В Туру со своим самоваром не ездят”(去图拉不用带自己的茶炊)。茶炊的材质通常为铜质,结构通常是中部为空心直筒状,用来放置木炭等燃料,水环绕在直筒四周,茶炊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的工匠在茶炊表面绘画各种精美图案,外观十分精美。

在俄罗斯,每逢亲友相聚、逢年过节,有“пить чай за самоваром”(围绕茶炊饮茶)的习俗,人们都会使用茶炊,一起饮茶。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茶炊逐渐被电茶炊取代。如今在俄罗斯,茶炊不仅是一种饮茶工具,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四、饮茶文化对俄罗斯民族语言的影响

通过饮茶,不仅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丰富了俄罗斯民族的语言。在俄语中出现了一些与茶有关的俗语,例如:Чай да сахар!чай и сахар!чай с сахаром!(祝您尽兴品茶!)在俄语中有时чай会出现转义用法,例如:На чай!(给、收小费)。чай在句子中还可以作插入语,意思是“大概”、“看来”,例如“ты, чай, не придёшь?” (看来, 你是不会来的了?)。在俄语中还有很多与茶相关的谚语,例如:В городе чай – гостям угощение, в деревне – себе наслаждение. (在城市里—茶可以招待客人,在乡村中—喝茶就是享受人生。)В хорошей посуде и чай вкуснее. (吃美食不如喝茶更美味。)Выпей чайку - забудешь тоску. (喝茶时会忘记寂寞。)За чаем не скучаем - по семь чашек выпиваем.(喝下七杯茶就会忘记烦恼。)Коль чаем угощают, значит уважают. (假如有人请喝茶,那就意味着尊重。)От чаю пьян не будешь. (喝茶的人不会成为酒鬼。)Пей чай, не вдавайся в печаль.(喝茶不会陷入忧愁之中。)Пей чай – удовольствие получай. (喝茶就会得到快乐。)Приходите к чаю - пирогами угощаю.(来喝茶吧,用准备好的馅饼招待你。)等。俄罗斯饮茶文化不仅是俄罗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丰富了俄罗斯的民族语言。

参考文献:

[1]邹丽娟,中俄茶文化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唐芳,漫谈俄罗斯茶文化[J],中学俄语,2010.07.

茶文化语言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日本茶文化;日本语言文学;价值影响;行为规范;精神内涵

日本语言文学是日本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具体的语言内容,还是体系化的价值理念,实际上都是当前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因此,了解日本语言文学,基础在于内涵诠释,更重要的在于融入和反映了日本茶文化作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茶文化体系影响下,其不仅丰富了日本语言文学的素材,更重要的是诠释和表达了具体的理念内涵。

1日本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内涵分析

日本茶文化源于我国,属于我国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影响地区。我国茶文化融入日本之后,经过细致和优化,其逐渐与日本哲学理念和宗教文化等一系列内容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日本茶道艺术的创新与完善,可以说,日本茶道艺术又回传我国,从而实现了日本茶道的回传。通过对日本茶文化艺术进行分析,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其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因此深层次认知日本茶文化里的内涵,极其必要。当然,想要对日本茶文化理念内涵进行全面认知,不仅需要其对日本茶文化的物质元素进行了解,同时也需要选择合适的认知载体。结合理念融入和元素分析,从而实现日本茶文化的全面了解。在日本文化体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其将茶道艺术作为修身养性,提升自身价值思维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在日本文化体系中,其将茶文化理念内涵进行了丰富创新,实现了文化元素理念和精神内涵的丰富与完善,无论是生活化,还是艺术化元素,都极其丰富。实际上,想要对日本茶文化进行全面认知,必须认识到日本茶文化是从我国传入的,而且传输早期,其更多作为一种贵族生活元素,因此该文化体系中,融入了修身养性,价值理解等一系列完善的内涵要素,所以这就为日本茶文化体系的价值理念内涵奠定了基调,所以日本茶文化是从贵族文化推向社会大众的,但是其根本上仍然具有文化理念的内涵融入。日本茶文化的影响,实际上是多方位的,尤其是整个日本语言文学体系中有很多与茶及茶文化相关的要素,我国茶文化及茶元素等内容传入日本,并实现体系化创新发展的过程,实际上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传入到发展形成,直至反传入我国,可以说,这不仅反映了日本茶文化体系的创新发展,同时也是日本茶文化体系的融合与体系化。日本茶文化对日本文化体系的影响是多方位的,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具体文化要素,都有茶文化的具体痕迹,因此,了解日本茶文化,就能对日本文化体系形成全面影响。而日本语言文学作为日本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价值诠释,日本茶道艺术是其茶文化体系核心,而茶礼艺术则是日本茶文化体系的价值核心。

2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影响

日本文学作品体系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诠释和表达,通过对这一系列文学作品的具体内涵和创作理念进行分析,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对文化元素的借鉴和应用,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日本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影响地文化,无论是具体的文化理念,还是文学作品创作都深受影响,因此探究日本茶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价值内涵,能够帮助我们全面认知茶文化在日本的影响,同时也能帮助我们了解茶文化影响下的文学作品创作。客观的讲,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文化体系之间有着重要关联,文学作品的基础是文化体系,而文化体系也直接影响文学作品的具体创作。当然,任何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在具体创作时,都必须结合融入自身文化理念。对于日本文学作品体系来说,我们能够从中寻找到多种与茶和茶文化相关的题材与作品,而在日本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影响下,很多日本文学作品从理念的应用和素材的选择上,都具有茶文化元素的价值融入。日本茶文化对日本文学作品的具体影响,不仅在具体创作上,其实际上更是将传统文化体系上所具有的精神理念和内涵,进行全面,有效融入。因此,通过对日本茶文化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影响进行深层次分析,可以看到,从本质上分析,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综合元素和内容,并且在生活应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茶文化体系内涵,因此,认知和了解该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不仅仅有着丰富重要的作用价值,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念的实质性融合。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要素,还是传统茶文化内涵,都能够对我们了解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和应用,有着重要帮助和价值作用,文学作品既是文化理念影响的结果,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生活发展的有效理解和准确认知,因此,通过对日本文学作品的具体创作内涵进行分析和了解,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发展的具体趋势和方向有重要帮助。

3日本语言文学与日本茶文化的关系内涵

在日本文化体系中,可以寻找到很多与茶及相关的文学作品。当然也能从中看到茶、饮茶和茶文化的语言描述,而这不仅反映了茶文化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成熟度以及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影响和价值应用。因此,结合日本语言文学体系发展应用过程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茶文化理念影响到整个语言文学体系的价值内涵,更重要的是,也为日本文化理念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效基础。语言文学作为整个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其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还是其具体的形成背景,实际上都是对当前整个日本茶文化传承发展过程的重要内容。以日本茶文化为基础的日本语言文学是日本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无论是文化理念内涵,还是具体的文学体系,其实际上都是互相影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文化体系。可以说,日本文化受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影响较深。自唐代开始,随着多元文化传承交往不断推进,如今茶道艺术在日本本土形成了成熟发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日本文化体系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虽然有着广泛市场认知度,但是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理念,还是日本茶文化体系内的各项关联要素之间,均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因此探究日本茶文化体系中各项关联要素,尤其认知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影响,极其必要,在该背景下,充分结合具体文化传播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就极其必要。通过深层次认知日本茶文化与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融合思路,能帮助我们完善了解日本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全面了解与茶及茶文化相关的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形式及理念内涵。事实上,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其不仅提供了创作素材,同时其在交往过程中,也大大丰富了文学理念内涵,从而实质性推动了日本语言文学的成熟发展。

4当前日本茶文化的具体传承思路分析

随着当前我们对茶文化的价值认知日益成熟,如今,探究日本茶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及价值理念,就极其必要。通过对日本语言文学体系的具体风格和特点进行了解,能够帮助探究日本茶文化对整个语言文学体系的具体影响,尤其是在许多经典的日本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茶文化的理念融入和诠释,比如,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有很多描述茶的诗句,我们能够从中品味到茶文化的理念内涵,所以,日本语言文学是茶文化传承的重要要素。日本语言文学不仅是一种语言要素,更重要的是一种融入了丰富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的体系化元素,通过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了解日本茶文化,需要有良好的载体和基础,日本语言文学作品无疑就是其中最好的切入点。通过对日本茶文化的具体创作思路进行分析,我们能够看到其对整个文化体系的价值影响。随着当前多元文化和现代文化传承发展日益成熟,如今想要实现对日本茶文化的有效了解和传承,就必须通过细化文化内涵,创新文化理念,优化文化思路,从而实现理想的日本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结合日本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和内涵,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融入的价值要素,而这正是实现其价值创新的基础和关键。日本茶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茶道艺术理念,是当前日本茶文化传承融合的精髓。认知文化需要有合适的载体和要素,实现对日本茶文化的理念,其关键和重点在与探究到适合两者系统化融入的基础。而随着当前时代文化及机制理念日益成熟,日本茶文化在应用过程中,形成了内涵到形式上的影响。想要实现日本茶文化传承的理想效果,就必须结合不同语言文学体系的价值理念,通过创新传承机制,从而提升整个文化体系的实质性影响力。

5结语

虽然日本茶文化与我国茶文化之间有着体系化的关联,但是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形成、社会习惯和价值理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人将具体的茶文化元素与价值理念内涵进行融入,从而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理念内涵。探究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价值影响,能够为我们系统化了解日本茶文化提供实质性帮助,同时也大大丰富了日本语言文学作品理念的创作素材。探究日本茶文化与日本语言文学之间的关系内涵,能够创新与完善日本茶文化理念的传承机制,同时也能实现日本茶文化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董春燕.浅谈“鱼文化”对日本语言及文学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2013(7):118-121.

[2]李行健.日本近代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8):171-172.

[3]李军杰.基督教文化对诞生期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6):353-355.

[4]高亚兰.十字架与龙图腾:简论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及现代文学的关系[J].思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26-128.

[5]李建超.明治以来的日本汉字问题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4):153-155.

茶文化语言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全球融合不断加快,茶及茶文化逐渐融入英国,并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化体系。在整个英国茶文化体系形成确立过程中,发展、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文学作品,许多文学作品的经典情节中都与茶文化有重要关联。本文拟从英国茶文化的内涵极其形成历程分析入手,结合英国茶文化的价值理念和外国语言文学的发展状况,从而探究茶文化与外国语言文学的融合发展表现。

关键词:英国茶文化;外国语言文学;融合发展

文学作品是对该时期文化特点、文化内涵的最真实反映和最有效继承。英国茶文化是近代全球融合的重要表现,该文化体系在形成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极具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内涵特点进行了解和认知,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和价值理念。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我们对文化及文学作品研究不断加深,可以看到文化对文学作品创作有着重要关联和影响,因此可以说英国茶文化就是在近代以来英国语言文学发展的重要风向标,所以想要认知英国茶文化及其文学作品的特点,就需要对其内涵及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认知。

1英国茶文化的内涵极其形成历程分析

英国茶文化的形成,可以说是英国近代文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融合的客观展现。但是英国茶文化的形成过程,并不顺畅。1848年,就职于东印度公司的罗比特到中国进行游览,在其离开中国时,带走了茶树的种子,并将其种植在印度等地,印度地区有着适合茶树生长的天然良壤,至此茶叶就在印度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茶园。在印度生产之后,茶叶就大规模进入欧洲。但客观的说,以前,茶叶也经过远洋贸易进入欧洲,但是欧洲人对茶叶并不认可。而茶叶在运往英国之后,随着其逐渐实现与英国本土的融合,从而被广大英国人所认可。随着越来越多的英国居民认可,茶也逐渐融入英国文化之中,同时大多数英国人也形成了与茶相关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理念,经过几百年成熟发展之后,英国自身也形成具有独立特色和内涵的茶文化体系,这就是英国茶文化体系。在整个英国茶文化体系中,其有着早茶文化、上午茶文化、下午茶文化三种文化内涵及形式。早茶文化指的是在英国,早上醒来之后,就会品茶。而对于多数英国人来说,早茶极为必要。无论是选择材料,还是其冲调方法都有着较高要求,如果说,英国人将早茶看做是一种文化,并非是简单的饮食习惯。其次,上午茶文化则是多数英国人所不具有的。

整个上午茶文化中,其比较短暂,且简单,英国人通常会在上午茶品用期间来进行短暂休息,从而调节自身生态和生活内容,因此上午茶文化是一种价值理念,也是英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最后,则是下午茶文化。其实这一文化是最能反映和代表英国茶文化的。该文化体系,不仅内容多样,同时其表现形式也极为丰富,展现过程也更加优雅。在英国下午茶文化中,无论是其对饮茶时间的约定,甚至是佐餐都有着极高要求。其在茶源选择上极其讲究,通常是伯爵茶。而在喝茶时间的选择上,则通常约定为下午的四点。在下午茶饮茶过程中,为了表现对客人的尊敬,通常会有女主人对客人进行服务。在选择的佐餐上,则往往会配上传统的点心和蛋糕。整体来说,英国的下午茶文化反映和诠释了英国文化的性格特征及价值理念,从很多经典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有关下午茶文化的描述,可以说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素材都来自于下午茶文化,因此认知下午茶文化对我们了解和研究英国文学作品有着重要帮助和作用。

2英国茶文化的价值理念分析

同我国传统茶文化相比,英国茶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和内涵。而整个英国茶文化产生和形成与工业文明时期,其植根于贵族文化之中,因此可以说整个英国茶文化中有着浓厚的贵族文化。而我国茶文化则是经过几千年发展起来的,因此中英茶文化有着实质性区别,可以说我国茶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而英国茶文化则更多是一种融合。而整个英国茶文化的价值理念主要有:首先,英国茶文化体系中有着丰富的贵族气质内涵。茶叶最早是作为药物推广至英国的,而茶叶进入英国之后,其整个社会已经发展进入现代社会,因此其更加注重的是茶叶的营养价值和养生内涵,而茶叶更多是贵族的生活元素。尤其是茶叶作为一种高档次消费,其需要较高消费能力的阶级。所以,其在品茶过程中,不仅有相应饮茶活动,同时还有比如舞蹈和音乐艺术等等。其次,随着下午茶文化完善发展,英国茶文化正式形成了独立内涵体系,其全面诠释和表达了英国茶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实质性提升。整个下午茶体系中,其不仅展现的生活理念,更多是一种贵族的生活方式和英国人普遍的世界观和处事规范。最后,英国茶文化体系中有着极为丰富的茶道艺术形式。通过对茶文化体系进行研究可以看到茶道和茶艺都是整个茶文化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在英国茶文化形成过程中,其整体水平也实现了重要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形成了较高品质、复杂元素、完善程序的茶道艺术。比如在英国茶文化体系中,尤其是其在参加下午茶活动过程中,都会对自身服饰打扮有较高期待,而这也发展成为英国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成熟,如今茶文化也逐渐融入英国人的生活理念,成为其日常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3外国语言文学的发展状况

阐述客观的讲,外国语言文学是相对于我国传统语言文学来说的。而在整个外国语言文学发展过程中,注重对语言文字本身和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认知,语言作为交流的基础,也是不同文化之间实现共同交流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全面认知外国语言文学的发展状况对我们了解语言发展应用状况,以及相关历史、民族文化及文化特征有着重要影响和帮助。通过对外国语言文学的创作过程及其具体内涵进行认知,可以看到外国语言文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该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文化作为一种内涵,一种价值理念,其形成过程充分反映了社会生活、社会活动的成熟发展。因此外国语言文学与自身文化理念发展之间有着重要关联。通过深层次认知英语茶文化与外国语言文化的融合思路,能帮助我们完善了解英国茶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全面认知与茶相关的外国语言文学的具体形式。英国茶文化对外国语言文学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不仅提供了创作素材,同时其在交往过程中,也大大丰富了相关词汇内容,从而推动了外国语言文学的成熟发展。通过对外国语言文学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有很多关于英国茶文化的内容和元素。虽然英国茶文化与我国茶文化之间有着体系化区别和差别,但是英国茶文化对英国文学作品创作、社会习惯、行为理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英国人饮茶时间不超过两个世纪,而且茶叶本身也并非英国本土食材,但是茶叶却在英国有着重要影响。据说,整个英国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有饮茶的习惯,从这可以看到茶在英国的成熟发展,而英国由于气候原因,其更多饮用的是红茶,也可以说英国的茶文化就是红茶文化。

4英国茶文化与外国语言文学的融合发展表现分析

根据相关历史记载,茶源自我国,而饮茶及茶文化更早出现在我国。随着新航路开辟完成,尤其是近代以来英国成为全球海洋霸主,加上我国对外开展各种茶叶和丝绸贸易,茶叶与茶文化就逐渐传入英国,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英国自身特点和内涵的茶文化。通过对中英茶文化体系进行对比,可以看到两者有内涵到实质上的区别。但是英国茶文化与我国传统茶文化一样,都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内涵,尤其是通过对描述和承载茶文化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解,可以看到其中具有完善的教育价值。可以这么认为语言文学与文化之间有着内涵上的关联,也就是说外国语言文化其本质上就是应是茶文化中所具备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全面融合,尽管英国茶文化形成历史较短,但是其中还是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在一些人看来,英国茶文化缺乏独立的文化内涵,但是从本质上看,其仍然对外国语言文学形成了无可替代的影响。不仅可以在英语中有很多关于茶的词汇和有关茶的语句表达,同时更重要的是英国茶文化对其文学作品和文化内涵的深层次影响。从诗歌创作来看,其中有很多与茶相关的作品。比如在济慈的诗句中,有关于绿茶的描述,其将茶与自身感伤相结合,这无疑是茶文化对诗歌创作的最直接影响,诗人借助茶表达了自身情感理念。此外,茶文化对其散文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散文是一种文学方式,同时也是巧妙表达自身情感内涵的重要方式,而散文创作技巧与英国茶文化之间有着内涵上的一致性,而人们在品读散文作品时,也能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茶文化元素。而在很多英国小说中,我们也能够看到有很多关于茶的描述,可以说茶为其小说创作提供了重要素材,不仅如此,在各种文学作品创作中,其完善全面的应用了茶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和情感内涵,这是英国茶文化与语言文化深层次融合的重要表现。

5结语

近代以来,尤其是在全球东西方融合加速以来,我国的茶和茶文化逐渐涌入西方,尤其是作为近代海洋文明的核心,茶传入英国,并在英国形成了独立的茶文化体系。英国茶文化与我国茶文化之间有着实质上区别,从本质上看这与茶文化形成的历史时期有着重要关联,因此想要了解英国茶文化的内涵,就必须对其形成过程进行全面了解和认知。想要了解英国茶文化体系,就必须对与其相关的茶文化内容进行准确认知。而英国茶文化与外国语言文学的融合发展,不仅推动和提升了整个文化发展的品质,同时也大大丰富了外国语言文学发展的素材。

参考文献

[1]陈传万.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从物质、精神和语言方面[J].中文学术前沿,2013(2):27-31.

[2]高晓薇.英国文学语言对“茶”及“茶文化”的应用研究[J].文学理论前沿,2013(5):169-173.

[3]李田心.知识经济时代下外国语言文学的变化和发展综述[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13(15):116-122.

[4]王忆云.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英国茶文化[J].农业考古,2015(17):52-55.

[5]杨中慧.探究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英国茶文化[J].福建茶叶,2016(4):331-335.

茶文化语言范文第6篇

关键词:茶文化;中英文化;语言差异;文学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体系,也是文化体系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际的语言交际也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方式。在英汉语言中部份表面相似的理论概念,显示出不同的语言理论概念和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各自独特的表达形式,表明不同的语言在各自的文化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意义。与此同时,也造成了英汉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中国是“茶”的发源地,在17世纪后才流进欧洲的市场体系。在对“茶”的消费中,欧洲的国家堪称比比皆是。英国作为其中的一员,因从多方面的用“茶”,茶的地位突显的也尤为重要。在国际上,只有英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茶文化。分析中英两国茶文化的异同,通过承载茶文化的英汉语言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有助于中英的文化交汇和交际信息的准确传递。

1茶文化

“文化”一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被人们耳熟能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文化应用主要代表是茶文化,为人们口口相传,侃侃道来。那么,文化到底是什么?茶文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1文化内涵

文化的内涵范围十分广泛,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对文化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文化具有民族性,不同的民族语言将民族文化表达的淋漓尽致,将民族色彩也突显的尤为光鲜靓丽。

1.2茶文化

茶文化影响范围广阔,中外对茶文化内涵和本质的理解方向和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茶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括茶叶等级的鉴赏、泡茶的技法、艺术品析等一系列操作手段。与此同时,茶叶的生长环境的也是文化内容之一。对于茶文化的体验过程是美好的,过程中的具体形式和“茶”精神是相互统一。饮茶活动是茶文化的一个代表,也是一种民族的文化现象。茶文化除了自身的蕴意深厚以外,也涉及到宗教文化。全世界多数国家和民族的居民对饮茶都格外青睐,部分地区还把饮茶作为一种艺术生活来欣赏。以此同时,各国对茶文化的理解也各有千秋,中英作为茶文化的佼佼者,他们的代表性更具有说服力。

1.2.1中国的茶文化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茶”在人们的生活中,首次使用是以草药的身份。在农耕文明发掘后,茶与文化俩者进行紧密的结合。在此基础上,茶文化再次接受儒释道三家文化的熏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茶”道主义。20世纪80年代,真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才诞生。当今社会上,茶文化的具体内容是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总体方向和主要成就的表现。茶文化的具体内容包括茶文化总论、茶文化历史研究、茶艺和茶道研究、茶文化工具书的编篡等等。“茶文化”一词首次使用是在1984年,庄晚芳的《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这一论文中产生。目前,中国茶文化研究是世界各地的研究热门。而在茶文化的研究中,中国茶史研究起步是最早的。

1.2.2国外茶文化葡萄牙和荷兰是欧洲最先接触“茶”的国家,他们不但把茶带进了欧洲的世界,为此他们还带去了茶文化。即使英国的茶文化有四个世纪之久,但总体来说,茶文化在西方的发展和研究历史也是短暂的、有限的,关于茶文化的研究也有限的。英国茶叶文化的相关研究著作,堪称是难得一见。中国的“茶”字起源于人们自然的生存劳动活动中,英国的“茶”字“tea”,国际之间是茶叶贸易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汉语词条。当“茶”这一品类在英国上市后,与之相匹配的茶类词语也相继出现。自此,茶文化已经融入了英国人的生活。

2语言与文化关系

文化是以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语言是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并对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具有一定推动作用。语言属于人的行为活动,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与文化有相同的属性,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保存、传播和继承的方式。因此,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因素、各种文化都会在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中找到依据。

2.1语言上文化的起源

中国“茶”起源于《神农百草经》,并称茶为“荼”。西汉时期,司马相如的著作《凡将篇》中称:茶为“诧”。18世纪末,茶在英国传播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后,英国人才普遍的使用“Tea”一词,并一直沿用至今。

2.1.1中英“茶”的语义“茶”在中国的字典中有四种认知意义。第一,茶属于常绿灌木,其叶子呈长椭圆形,花白种壳,“茶”经过精加工后就是南方最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叶。第二,“茶”被用作饮料。例如红茶、绿茶等。第三,“茶”被用作饮料的名称。例如奶茶、杏仁茶。第四,“茶”被喻为油茶树。“Tea”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认知意义也四种。One,(driedleavesofan)ever-greenshurbgrowninChainandIndia.Two,drinkmakebypouringboilingwaterontheseleaves.There,drinkmakebypouringwaterontheleavesofotherplants.Four,(lightmealservedatan)occasionwhenteaisdrunk,especiallyinthelateafternoon.“茶”在中国的词性是名词,而在英国就被引申为动词,喝茶。

2.1.2中英茶的词汇意义域中国文化里有很多关于种植茶和生产茶的语言,例如民间的俗语“清明发芽,谷雨采茶”。而英国文化里,这类语言几乎是不存在。与此同时,一系列的言语文化所表明“茶”生根于中国,发芽于华夏。并未扎根于英国。由此可见,英国“茶”是传播而已。与茶叶有关的词汇在中国“茶”登陆英国后才产生,一些茶文化的语言也相继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在英语里,“teatime”一词表示英国人饮茶时间的不同和饮茶习惯的规范。据了解,每一个英国人的一生,花费他们一生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品茶上。因此,茶文化在英国人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总体来说,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镜子,它的语言表现能够影射出文化内涵。由于文化的语言是形色各异、多种多样的,各种文化也是互不相同的。因此,我们要通过语言的学习进一步的对文化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3中英茶文化在文学语言上的对比

茶文化中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各不相同,一种是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的茶文化用语,另一种是在文学语境中的茶文化用语,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在内容和特点上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一系列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文化的本质都是紧密的依赖和生存的。语言中的文学语言是极具魅力的一种语言形式,也是在语言历史发展中不容忽视的。文学语言既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生活,还增添了个人的情感,对文化的表达更为深切。茶文化与文学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中英两国的文学家将“茶”作为争相歌颂的对象,将“茶”视作文人们的创作伴侣。有关茶文化的文学作品中,诗歌、小说和戏剧都有相关的涉及。

3.1中国文学对茶的运用

“茶”既是中国的专利,又被华夏儿女誉为“国饮”。从古至今中国人对茶的熟悉范围极深极广,每个人都以茶为好。茶文化的影响力从帝王将相、诸子百家,到市街商贩、平民百姓。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茶”的大雅风情和大俗人文都汇集在茶叶里。“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来放松和休闲的饮品,也是款待亲朋好友的待客之物。“茶”包含着群众百姓的家长里短、繁琐杂事,被誉为“开门七件事”,它已成为中国的民俗谚语。而与之相对的,“琴棋书画诗酒茶”中的“茶”是文人雅仕,骚客迁人用来修养身性、陶冶情操之物。“茶”是高雅脱俗、文学底蕴深厚的,被誉为文人七件宝。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包含七首关于茶的作品,只是,当时“茶”是一种绿色植物。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是古代文人中最著名的爱茶人。白居易的文学一生与茶相伴,晚年时期对茶热爱更甚,嗜茶更深。白居易自嘲“竟日和所为,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他关于茶的著作诗代表《琴茶》中:“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从这俩句诗的内容中可知白居易用“茶”之灵性来比喻自己“君子陶陶”的风范和“宁静傲洁”的品格。

3.2英国文学对茶的使用

英国人将饮茶,作为传统性、规律性、高质性生活的象征。在英国的文学界,大部分作家都臣服于红茶的魅力,视其为重要的精神调剂。1633年,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首茶诗《论茶》由此诞生。它的作者是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勒。《论茶》这首诗创作的主要目是赞美“饮茶王后”凯瑟琳,并为她祝寿。这首茶诗不但在皇宫内引起广泛的影响,而且在民间也备受欢迎。“Themuse'sfriend,teadoesourfancuyaid.,repressthosevapourswhichtheheadinvade”是茶诗中的一句名言,它既道出茶的功效,也从侧面透露出皇后爱“茶”之源。在当时的英国社会,茶叶仅为贵族阶级所知所享,因此诗歌中运用“praise”、“best”等一系列词汇,抒发人们对茶叶的喜爱和对新式饮品的欣赏,同时还通过茶叶昂贵的价格显示了身份地位,而茶本身的圣洁与皇后非常匹配。由于宫廷上下都知道凯瑟琳最爱的就是茶,所以借茶来祝寿,恰到好处。诗歌语言精炼,艺术精粹充满抒情和象征其严谨的结构和整齐的形式,增加的是的韵律节奏之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英国和中国两个古老的国度,他们的本土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了中英俩国的茶文化差异。虽然中英两国茶文化存在着差异,但是在时代的推动下,双方也进行了交汇,文化内的部分内容也有一定的共同点。从古至今,中国的茶文化以注重实用性为主,注重精神领域的升华为辅。而在英国领域,他们的茶文化突显的更加简洁,以象征着贵族绅士优质好贵的品格和工业社会所追求的务实性。通过语言内涵的传承和发展,各个国家的文化相互交流,互融贯通,对外来文化实现共存,共建友好和谐的文化世界。

参考文献

[1]孟丹.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从物质、精神和语言方面[D].湖北工业大学,2010.

[2]鄢家利.浅谈语言交际中中英文化差异[J].西南科技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94-96+107.

[3]肖小月,彭华.语言交际下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2):116-118.

茶文化语言范文第7篇

1翻译语言学理论概述

翻译是以准确通达为基础,将一种语言信息文字转化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语言活动。而翻译语言学则是从翻译活动中抽离出来的一门学科体系,其以翻译实践活动为原型,将翻译所涉及的语言现象、翻译的本质以及翻译的方法进行系统构建,以理论的视角对其研究分析,从而促进语言翻译学理论体系的塑造。从唯物辨证注意的观点来说,翻译是在翻译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翻译语言学理论则是从翻译活动中提炼出来的方法论。翻译与翻译语言学理论在辩证中统一,在统一中互相融合。

1.1翻译的概念及其原则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其通过一定的语言规则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翻译不仅包括文字翻译,而且图片以及符号也都是其所属的范围。所以,翻译的内容是较为广泛的。最早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埃及,其距今约有三千年的历史,但是翻译理论体系却一直到上个世纪初才开始建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翻译一直为人所忽视,而且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局限性,不同文化语言的人基本处于隔绝的状态,直到新航路的开辟全球经济的融合,翻译才被视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语言行为。另外,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行为,其通常以“信”、“雅”、“达”为主要标准。“信”是指翻译必须遵从其原有意思,保证原文的真实度,完整而准确的将原文信息表达出来,不得曲解原作者的意思。而“雅”是指翻译活动中应当以雅俗共赏的文字将原文进行翻译,注意翻译的遣词造句。“达”则是指翻译的通畅性,译文的语句表达流畅,没有逻辑错误。

1.2翻译语言学理论的体系构建

卡特福德把翻译依此分为音素、单词、词组、子句、句子五个等级,然后又结合翻译的性质将其分为逐字译、直译与意译三大类,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翻译等值这一理论,即原文与译文完全或部分相同。翻译等值这一理论将词汇的特点、语法规则以及句子构成进行了详细的解说,然后初步构建了翻译语言学理论体系。而后随着翻译的进一步发展,翻译等值理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不同媒介与不同音位学之间的翻译几乎不可能实现,进而也阻碍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后,20世界70年代,德国的汉斯•弗米尔根据翻译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目的功能翻译理论,并首次将目的论引入了翻译语言学的框架中。目的论视阈下的翻译语言学理论是指翻译行为必须以受众的需要为出发点,结合原文的意思对其进行整体翻译,不能完全束缚于翻译等值的模式中,对于不能以直译或者意译方式翻译出来的句子,可以通读全文然后运用抽象概念的形式对其进行构造翻译。总之,翻译语言学理论的产生较晚,但是其发展进程较快,其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大融合。

2茶文化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

2.1翻译手法单一,尽失茶文化的深层意蕴

茶文化是从繁忙的茶事活动中抽离出来一种文化现象,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包孕了茶学、茶画、茶歌、茶故事,还涉及到了茶曲、茶书以及茶诗等,几乎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茶文化仅用汉语的形式就难以道尽,更何况将其以英语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从漫长岁月里走过来的茶文化,在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后,愈发耀眼夺目了。但是,其却在纸醉迷金的现代社会陷入了发展危机,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茶文化持一种漠然之态,甚至不认同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而我国的翻译人员也由于其自身对茶文化的认知比较浅显,导致其难以将茶文化的深层内涵翻译出来,更无法从民族的角度对茶文化进行独特化翻译。另外,翻译人员在进行茶文化英语翻译时,其所沿用的翻译手法也较为陈旧,依然以等值翻译为立足点,根据字面意思对茶文化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没有立足于茶文化的整个发展历程,对其所寓含的文化历史内涵进行不同程度的深入翻译,从而外国大众对于茶文化的了解依然是一片空白。

2.2翻译理论陈旧,忽略了跨文化交际因素

众所周知,我国的茶文化是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发出来的,其融合了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精华而成。所以,茶文化思想的复杂体系结构可见一斑。然而,我国的茶文化在被翻译为英语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却忽略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并没有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茶文化内容进行具体的翻译,大多只是从我们中国文化的角度对茶文化进行翻译,没有考虑到翻译国本土的语言文化特色,进而导致翻译出来的茶文化英语与本地人的思维表达习惯不相符,从而在无形中阻碍了茶文化的传播,降低了其影响力。再者,翻译人员在进行茶文化翻译时,其所沿用的翻译理论也较为落后,而且大部分翻译人员固守于一种翻译模式,没有利用现代翻译理论对茶文化英语翻译进行科学构建,其所翻译出来的茶文化英语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不合时宜的标签,也无法满足外国受众的需求。总而言之,翻译人员的素质能力与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茶文化英语翻译的质量,僵硬的翻译模式以及固化的翻译思维对于茶文化英语的翻译而言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3翻译语言学理论下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技巧

3.1以语言翻译的原则为指导,不断完善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技巧

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曾一度被视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然而,我们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却不及日本茶文化。究其原因,我们茶文化的精粹都没有被翻译出来,不能为外国人所知晓。所以,翻译人员在进行茶文化的英语翻译时,应当审慎遵循语言翻译的原则,将信雅达作为茶文化翻译的首要任务,综合运用翻译的技巧与手法,构建完善的茶文化英语翻译体系。首先,翻译人员应该以提高自身的茶文化知识为出发点,结合茶文化的不同文化形式,逐步了解茶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及艺术形态,在把握了茶文化的核心要义后,再以准确通达的翻译标准为切入点,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再现茶文化的原有文化面貌。其次,翻译人员也可以从语言翻译理论体系着手,对不同的茶文化内涵进行分层翻译,具体而言,翻译人员可以根据茶文化内涵的不同表达方式,结合不同的翻译理论选择与之相应的翻译手法,进而推动茶文化英语翻译向完善化与系统化发展。

3.2立足于不同文化的异同点,采用归化与异化翻译相结合的手法

唐朝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正式诞生,其自产生之处便沾染上了我们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在千年的传承中所汲取的本土民族元素更是不可胜数。所以,翻译人员应当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采取归化与异化翻译相结合的手法对中国茶文化的英语翻译体系进行全面构筑。一方面,翻译人员可以从茶文化的社会性与文化性出发,应用翻译语言学理论,从深厚的茶文化内涵中提炼出传统文化元素因子,而后以此为突破点,尽量以直译的方式对茶文化内容进行翻译,而不能直译的则采用目的行为翻译理论对茶文化进行归化意译,充分发挥翻译人员的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翻译人员也可以翻译国的本土的文化习俗特点为切口,根据其当地的语言交际模式以及思维方式,对茶文化进行地道化的翻译表达。当翻译人员进行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时,面对难以翻译的古文茶文化其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其在脑海中构图概括,再从茶文化精神着手,依据翻译国的文化信仰以抽象翻译的手法将古文中的茶文化以英语的形式阐释出来。同时,翻译人员也可以从翻译国的俚语入手,从中挑选与茶文化意思表达相近的语句对茶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行注释,从而帮助外国大众加深对我国茶文化的认知。

作者:王博 单位:西安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敏.对《乌镇旅游指南》的翻译质量评估———基于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语篇质量评估模式[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137-138.

[2]罗灵江,陈宇.浅谈商务英语翻译的特征及技巧运用[J].中国商贸,2012(21):221-222.

[3]吴晓燕.功能语言学视角下新闻英语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v.28;No.196(1):78-80.

[4]丹.基于英汉对比研究和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汉英翻译教学模式研究--以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5(19):22-24.

茶文化语言范文第8篇

1认知语言学对于跨文化交际基本的立场主张

整体性来看,认知语言学(cognitivelinguistic)虽然是语言学的一种新型分支,但其基本的知识体系却来源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是一种多学科互相交融、互相交叉的产物,整体上成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的创立者是语言学家乔治•雷可夫。认知语言学不纯粹是一种关于“语言”的学问,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来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建构出来的“茶文化英译”———作为一种翻译也能够被纳入到认知语言学的范畴中去,这是它保持持久的生命力的一种特质所在。认知语言学对于跨文化交际、翻译实践等的基本立场主张包括这样几个部分:1.1语言的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之间最为本质的分歧在于如何看待语言的属性上。传统的主流语言学范式“形式语言学”认为语言虽然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认知能力和独立的能力,但是,就语言的结构、规律等来看,语言就是语言,语言的每一个概念在客观上都对应着一个客观的存在物(即特殊的指向),并且这种语言与万物之前的联系、语言的语义是不以特定人的立场、认知等变更为变更的。认知语言学则认为,尽管语言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语义“特殊指向”,并且这种特殊指向具有一定的中立性,但是,在一个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下任何语义都会跟不同的主体采取的不同立场、不同利益观、不同文化背景等有关,所以,语义本身就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1.2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文化“隐喻”。在语言学上,文化隐喻的概念和范畴一直存在,并且饱受争议。认知语言学家们则将文化隐喻的重要性拔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认为语言语义的“主观认知”差异最为重要的一个来源就是“文化隐喻”的差异,或者说对于同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由于不同的“文化隐喻”存在,由于跨文化交际的参与,所以导致了人们对于特定概念认知的差异。比如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自由”、“民主”、“平等”等就是饱受争议的概念,在认知语言学看来人们对于这些概念的认知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也即“文化隐喻”的差异。用认知语言学的话语来说,这种文化隐喻指的就是“从一个认知域或概念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这种映射并不是一种严格的对称关系,而是极有可能带有一定的扭曲、变形。1.3跨文化交际要注重两种文化的“互文性”置换。对于翻译实践这种较为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来讲,从语言符号到文化内涵的翻译转换并不是一种单向度的“直译”过程,而是带有一定的“互文性”安排。在此处,所谓的互文性,一方面既指两种文化之间的互相对照,另一方面也指单种文化内部之间知识脉络的互相关照、互相引用,从而用一种整体的知识结构而不是碎片化的知识点和语义呈现在受众眼前。

2当前茶文化对外传播视域下茶文化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茶叶的原产地、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学科技的重大发明国,无论是人文性的茶文化知识还是科技性的茶文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但是,受制于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约束,我国茶文化的英译还存在这样几个问题:2.1对外传播的茶文化专有名词翻译错乱。在对外传播中,中国茶文化相关的文本主要包括茶文化文学作品、茶文化商务交际传播文本、茶学相关的学术论文或专著、基于新媒体的茶文化影视作品等,由于不同的翻译者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水平差异,在对外翻译时一些专有名词往往存在典型的翻译错乱的问题。比如说,茶叶名称“六安瓜片”有些人经常采取拼音直译的方式翻译为“LuAnGuapian”,稍微有些知识面的翻译者则将其翻译为“Li原uanLeaf”,在对待最起码的名称方面竟然存在着这样错乱的翻译,严重影响到了中国茶文化的“整合营销传播”的问题。2.2茶文化内涵翻译的不到位。受特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隐喻”之影响,中国茶文化自唐代陆羽所著《茶经》问世以来就高举起了“精神修行”的大旗,将茶文化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修行、道德准则、道德交际等来看待,因此,中国的茶文化蕴含着十分丰富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内涵。从这样的角度分析,茶文化的英译不仅仅是对交际语言符号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些语言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比较典型的例子比如人们对于“工夫红茶”和“功夫红茶”统统译为“kongfublacktea”,完全忽视和漠视了两者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给国外受众提供了一种轻视茶文化内涵的暗示。2.3茶文化英译的“文化融入”不足。用认知语言学的逻辑来看,如同“自由”、“民主”等概念的语义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一样,东西方人们在看待“茶文化”时也具有一定的认知分歧。因此,茶文化的英译就变得十分困难,一方面既要突出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又要用西方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符号来让西方社会正确地接受“茶文化”,想要取得这种平衡就变得十分困难。我国茶文化英译不注重文化融入是惯有的问题,比如“龙井茶”被翻译为“dragon-welltea”,尽管在中国文化中“龙”是一种代表尊贵和高尚的图腾,但在西方社会,“龙”是一种凶暴、邪恶的化身,也就是说,我们的翻译没有正视到这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带来了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3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茶文化英译策略建议

认知语言学属于一种人的主观属性偏重的语言理论,它所重视的“文化差异”、“文化隐喻”等理念对于我们创新茶文化的英译具有重要的启示:

3.1基于茶文化专有词汇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策略

鉴于中国茶文化的复杂性、专有词汇(比如特殊的地名、特殊品种的茶名、特殊的茶学科技词汇等)的复杂性等,为了较好地向国外受众呈现出一种统一的文化形象,我们建议由高等院校、翻译机构、企业、对外文化交流机构等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将中国茶文化的专有词汇翻译进行统一,确保中国茶文化“语义”界定的相对边界清晰。

3.2基于接受理论的归化翻译策略

把我国茶文化翻译为英语的本质是将我国国民的“认知逻辑”转化为西方社会可以看得懂、摸得透、听得明白的“认知逻辑”,也就是要确保我们的文本交际符号转换、茶文化内涵的转换要让西方社会的正常认知逻辑能够“接受”,这就是一种“归化翻译”策略。归化翻译强调“在翻译处理中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采取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的表达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比如仍以上文中提到的“龙井茶”的翻译为例,如果翻译为“dragon-welltea”在文化融入上会形成一种“异化翻译”效应,不仅达不到让西方人了解这种茶的目的,还会带来一定的文化反感。反之,我们不如将其翻译为“Longjinggreentea”,其中的“Longjing”采取直译的方式保留了“龙井”品牌的音译,而后面的“greentea”则体现出了龙井茶的本质是一种“绿茶”,会让他们更加容易理解这种茶的内涵。

作者:蔡维娜 单位:郑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关剑平.茶文化传播模式研究(上)———以平安时代的日本茶文化为例[J].饮食文化研究国际茶文化专号,2006(2):55.

[2]孙立坤.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政府与NGOs间信任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Newmark,P.Approachesto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4]饶永伟.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选择———以村上春树《寻羊冒险记》中译本对比为例[J].文学界,2013(1):135-136.

茶文化语言范文第9篇

关键词:茶文化视角;英语语言教育;多元文化;教学体系;文化障碍

事实上,就英语教学说,只有立足文化与语言上的差异,从而创新实施英语教学机制和方法内涵,并且,对于任何英语教学体系具体实施而言,需要通过突破文化障碍,选择切合教学实际的文化元素。当然,文化障碍不仅制约了学生对整个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应用好教学资源。

1英语语言教育教学活动的欠缺及不足分析

就学生培养来说,无论是筛选学生学习的素材,还是确定整个教学体系的理念内涵,都至关重要。就目前整个英语语言教育活动本身来说,其只有立足现实,立足学生学习的要素,才能实现其期待的效果。但是就目前该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状况看,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为: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缺乏文化理念的深层次沉淀,文化沉淀是语言教学的重要要求,尤其是对于当前英语语言教育体系的发展状况来说,文化内涵在其中的价值作用进一步提升,而想要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就必须立足文化基础,融入多样要素,从本质上丰富教学特征。但是目前在开展该教学活动过程中,其更多情况下将重点放在了语言词汇的掌握,以及语法理论的融入上,忽略了该学科教学中的文化属性。此外,英语语言教学活动中,未能从整体、更高视角来把握该活动,特别是没有从文化传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语言教学活动的各项要求,从而限制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推进。不仅如此,语言教学需要借助合适的素材来开展,特别是在整个英语语言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结合中外文化机制的实际对比认知予以切入,但实际上,在对语言教学的理念认知上,未能形成该正确结论,从而大大限制了教学活动推进与学生学习的有效融入。

2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发展状况

当然,随着当前全球文化交流不断成熟,如今茶文化体系已经突破了原有的文化机制,逐渐从单一的中国范式元素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基因的文化理念。可以说,在整个茶文化体系全球化推动过程中,语言承担了重要的传输和沟通交流作用,就整个英语语言教育活动开展来说,选择合适、精准的元素内容,不仅是丰富教学理念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其实际上也是现阶段学生培养的客观要求。茶文化体系是我国文化机制的重要展现,完善的茶文化机制,让学生感知传统文化内涵提供了更全面的空间。具体看,就学生培养体系构建来说,如果能够将具体的教学理念内涵与学生成长的各个细节相结合,其必然能够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动力。当然,英语语言教学,有着自身的不同,比如其不仅仅是知识素材教学,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理念及价值规范,将茶文化以及中外茶文化的相关内容和全面差别融入到学生培养体系中,从而实现该教学活动的开展。

3英语语言教育活动创新发展的要求认知

对于英语语言教育机制实施而言,关键是从文化上的具体差异出发,结合教学创新的具体要求,通过全面分析英语语言教育机制的各项要素,进而确保英语教学体系在整个开展过程更真实、更准确。特别是随着当前整个教学活动创新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如果想要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就不能脱离教育的本质意义,具体而言,要注重完善如下要求:首先,必须从整个英语学科的本身特点出发,必须充分注重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结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而深化整个英语教学的客观要求。通过对目前所使用的茶文化机制内涵和具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中有诸多元素内容,都能够被融入和应用到当前英语教学体系中。而想要满足其教学创新这一目标,客观来说,英语不是我国学生的母语,所以无论学生目前还是相对缺乏语言应用环境的,尤其是对于语言来说,其有着浓厚的实际应用色彩,但是就当前我国英语教育的具体开展状况看,其缺乏体系化的机制,因此,如何才能从学生自身的学习爱好和整个教学活动的创新点出发,就值得我们去思索。其次,我们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要注重选择与其他课程所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从文化与语言体系之间的具体关联视角看,在目前英语教学活动推进过程中,不仅要对英语教学课堂的特征进行全面准确认知,同时也要认识到英语元素转化前后的文化差异,以及语言上的不同。当然,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中,不必拘泥于使用某一种方法,而应该是从教学目标群体的语言习惯出发,通过明确学生的学习重点和爱好内容,进而实现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最后,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考察其教学效果合理性的基础在于学生培养活动的具体实施,在当前整个学生教育机制日益完善背景下,学生的学生诉求和理念内涵实现了完善发展与具体创新,当然,这也是我们开展语言教育不断成熟的具体要求。如果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未能对文化元素的融入性进行把握和考量,或者缺少了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具体关注度,那么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其很难将学生培养与教学创新相结合,进而限制了英语教学机制。怎样选择文化元素,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元素,就至关重要。

4基于茶文化视角的英语语言教育机制概述

就英语教学机制来说,不仅是教学体系的完善应用,更重要的是文化内涵的表达,可以说,英语教学想要实现理想效果,必须融入整体性教学要素,从而实现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创新与发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至关重要。结合对整个文化体系的发展状况认知和了解,可以看到茶文化元素不仅是英语教学的革新点与融入点,同时也是其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然,该观点的提出主要基于两层视角,第一层视角是在茶文化机制中,涵盖了文化元素体系和精神理念,同时更重要的其诠释了茶文化机制的价值理念,当然茶文化作为整个文化的核心要素,其能够为整个英语语言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实现整个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而从第二层视角看,当前茶文化已经不是我国所独有的文化元素,在全球文化交流不断成熟的今天,茶文化理念日益与世界各地相融入,尤其是其与西方各国的生活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内含独特、理解不一的英美茶文化,所以,此时在开展英语语言教育活动时,如果对整个茶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剖析,其能够在具体丰富语言教育素材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机制,当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全面、精准的认知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别,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正确而体系化的语言学习习惯和思维意识。而英语语言教学的基础是词汇与语言应用要求,想要实现教学活动的全面而体系化实施,就必须注重筛选出与该教学活动相匹配的元素,而茶文化元素就是与整个教学活动发展应用匹配度最佳的元素内容,因此,如何从茶文化这一基础性视角来创新整个英语语言教育机制,就值得我们深层次探究。

5结语

就我国茶文化体系和中西方茶文化的具体对比状况来看,语言词汇不仅是整个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中所存在的语言应用习惯正是语言教育学科的关键内容,其实际上也是当前学生语言思维培养的重要要求。当然,要想提升语言教育的理想价值,就需要在充分有效借鉴教学素材的前提下,结合英语本身的特点,通过深层次剖析教学内涵,提升学生自身的语言应用水平,并且实现整个教学体系创新发展的理想目标。当然,目前在具体实施英语语言教育过程中,要丰富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结合当前时展的全面要求,从而实现整个教学活动创新发展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旭芳.任务型教学模式启发下的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改革[J].福建茶叶,2014,(09):86-88

[2]田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12):193-195.

[3]章彤洪.基于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茶文化传播中的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2):213-215.

茶文化语言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茶文化;汉语言文学;影响

中华民族有着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历经了多个民族十八个朝代的统治,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孕育出了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包含了茶叶种植、采摘、烘焙等过程中延伸出来的艺术,内涵丰富,历史悠久[1]。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与之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茶文化的兴起,带动了茶艺、茶诗等语言文化的发展,而茶文化现象的没落,则导致某些与之相关的汉语词汇没落。

1茶文化和汉语言文学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是在饮茶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一定精神意义的文化特征,包含着茶道、茶精神、茶书、茶具、茶画、茶艺等元素。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待客之道,而茶正是我国款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从魏晋南北朝起,已有饮茶之风,到隋朝饮茶已成为极为普遍的事,凡客来,必敬茶。渐渐地,茶文化兴起,人们对于茶叶、茶具、煮茶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演变为先进的茶文化,饮茶成为一件可俗可雅的平常事。茶文化作为我国文化长河中极具民族特色一个文化元素,其发展历程对于汉语言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茶文化本来就是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范畴,都是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人民的智慧结晶,反应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

2茶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2.1茶文化发展推动了汉语词汇的发展

在茶文化演变历程中,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在不断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汉语词汇的发展。从物质层面上讲,茶叶的品种、种植、制作及相关的器具,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与之相关联的汉语词汇因此也变得更加丰富,比如说茶叶品种,有西湖龙井、大红袍、碧螺春、铁观音、六安瓜片等。从精神层面上讲,茶文化涉及到茶艺、茶礼、茶诗等,这些都大大丰富汉语言文学的内容,为了准确描述茶文化的内容,并且传达其意蕴,人们创造出来沏茶、品茗、茶话、茶德等词汇[2]。

2.2茶文化现象的没落导致汉语词汇的没落

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旧的文化元素不断没落,新的文化元素不断添加进来,唯一不变的,就是中华民族对于茶的热爱。在汉语言文学中,文言文和我们现在所用的文字有着较大的区别,这其实就是时展的特征,文字在不断演变,在茶文化发展历史中,有一些古老的词汇,比如说、,这两个词语分别是茶树、采摘时间较晚的茶的意识,现在都已经被现代化的词汇所取代。包括一些动词含义的词,都随着茶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演变,逐渐消逝在历史长河中,比如说斗茶、奉茶、选茗,现在关于茶,人们只会说泡茶、倒茶、喝茶。

2.3茶文化的发展使得汉语词义发生变化

在以往,茶就是指茶叶、茶树或者茶水,而在现在,茶有了更为广泛的含义,指用茶制成的饮品,比如说西湖龙井是茶,冰红茶也是茶,甚至于由柠檬、、玫瑰等泡制的茶水也属于茶的范畴。时代在发展,不同的词语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思想的变化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以龙井为例,在古代这只是一个地名,但到了现在就是指龙井茶。同时,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一些词义早已被忘记,词语也逐渐消逝在人们的词典中,比如说茶会,兼具茶话会和物品交易的意识,现在一般是指以茶会友的聚会方式。

3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外界文化元素的冲击,要想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就必须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现代化的中华文化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汉语言文学是指对中国文学史、中国国学、中华民族精神等内容进行研究的学科,覆盖政治、军事、哲学、艺术、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其中,茶文化属于汉语言文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在历史长河中,随着茶文化的兴衰跌宕,汉语言文学中与茶相关的内容在不断变化,包括词汇、词义等[3]。

参考文献:

[1]彭庆敏.韩国茶文化对韩国语言文学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1):255-256.

[2]穆文超,李权芳.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16,(10):268-269.

[3]许静.英国茶文化与外国语言文学的融合发展[J].福建茶叶,2017,(5):399-400.

上一篇:医疗产业管理范文 下一篇:非遗传承创新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