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安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1 02:35:45

餐桌安全总结

餐桌安全总结范文第1篇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保证食品安全、改善居民营养,不仅关系国民健康生存,而且直接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不仅要求吃得饱,而且要求吃得好、有营养、更健康。近年来,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食品加工滥用添加剂,食物生产环境严重污染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广大消费者反应强烈。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进入“转型”阶段,有关农产品、食品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健全,执法监管工作滞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出现的问题也曾是发达国家进入同样发展阶段发生过的问题,欧美发达国家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1.欧盟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

欧盟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是以欧盟委员会“食品法律绿皮书”为基本框架的,2000年欧盟发表了“食品安全白皮书”,将食品安全作为欧盟食品法的主要目标,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食品安全法规法律体系,欧盟多数成员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均是依照欧盟统一的食品安全法律并结合本国的实际制定的。欧盟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1.1实施“单一部门型”食品安全控制体制 德国食品监管的最高行政部门是食品与农业部。该部门统一负责部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颁布相关法规(包括技术法规)。这种体制的好处是: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总体计划制定统一政策,保证基层执行政策、法律法规的一致性,避免部门间职能交叉造成管理资源浪费。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充分整合多种专业知识、集中力量对食品安全监管做出科学判断,提高管理效益。保证食品标准一体化,有利于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的衔接,促进食品贸易发展。由于事件的信息疏通、处理决策、组织执行结果反馈都在同一系统中,有利于突发性食品相关事件及时反应、尽快解决。有利于根据实际情况协调食品安全、产业发展及其贸易优先处理,实现三者和谐发展。

1.2建立两种模式的认证和标识制度 食品认证标识是保证产品抵御风险能力、保证食品符合卫生和健康标准的重要手段。在法国,食品认证标识是根据食品品质和生产方式不同而建立起来的,主要实施两种模式的认证和标识制度,即政府统一管理模式和各大超市自我管理模式。政府统一管理模式的食品认证标识主要由农业部负责。统一管理的认证标识包括原产地保护、红色标签、生态食品、CCP产品认证等。超市自我管理模式认证标识是指各大超市都建立了自我管理的认证标识( FQC),超市的销售柜里有FQC标识的食品约占30%。

1.3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程预防控制 “从农田到餐桌”全程预防控制是法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始终坚持的原则。在监管中把过程预防与结果控制结合起来进行监管。具体采取如下措施:合规性检查。法国政府主要对食品供应链(生产者、加工者和销售者)相关方实施风险评估和管理。第一道防线是要求符合欧盟制定的法律和法规。供应链上的各种食品商必需遵循HACCP指南和方法进行内部检查。政府各监管部门负责实施监测计划和监督检查,若发现不守法的行为立即实行处罚包括没收产品、行政处罚、停业整顿等。生产条件的检查。从“农田到餐桌”对各环节进行食品安全监测。每个食品企业在开业前后都要对其产品、加工过程和相关文件进行检查。根据企业的总体卫生水平和生产活动的风险确定检查频率。产品检查贯穿于生产、运输、储存和销售等整个环节,检查内容包括产品的成分、微生物特征和储存条件(尤其是温度)。从第三国进口的动物产品、动物源及植物源产品也要通过边防检查站的检查并对基础设施随机抽查。

1.4建立政府部门之外的独立监督机构 欧盟较早地重视食品安全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其体系完善,责任严格,监管措施得力,形成了立法与严格监管双管齐下的管理体系。英国1984年开始分别制定了《食品法》、《食品安全法》、《食品标准法》和《食品卫生法》等,出台了一系列专门规定。在执法监管方面提出如下要求:建立政府部门之外的独立监管机构。英国政府于1997年成立了食品标准局。该局不隶属于任何政府部门,而是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主要职能是负责食品安全总体事务和制定各种标准,实行卫生大臣负责制,每年向国会提交年度报告。食品标准局还设立了特别工作组,加强对食品链各环节的监控。法律责任严格,监管职责明确。如责任主体违法,不仅要承担对受害者的民事赔偿责任,还要根据违法程度和具体情况承受相应的行政处罚乃至刑事制裁。如《食品安全法》规定,一般违法行为根据情节处以5000英镑的罚款或3个月以内的监禁;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食品,根据情节处以最高2万英镑的罚款或6个月监禁;违法情节和造成后果严重的,对违法者最高处以无上限罚款或两年监禁。对授权监管机关赋于足够的权利。授权监管机构可对生产、加工和销售场所进行检查,检查人员有权检查、复制和扣押有关记录、取样分析。食品卫生官员要经常对餐馆、外卖店、超市、食品批发市场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屠宰场要重点监控,实行全程监督。严格执行食品追溯和召回制度。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地方主管部门可立即调查并确定可能受事故影响的范围,通知公众并紧急收回已流通的食品,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2. 国外经验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忧虑重重,觉得吃什么都不放心,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监管不利。通过分析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深感有以下几点对我国很有启示:

2.1食品安全工作由一个部门管理并形成独立执行机构 德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最高行政部门是食品与农业部。美国成立总统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协调整个国家的食品安全工作,职能互不交叉,一个部门负责一个或数个产品的全部食品安全工作,在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下,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一体化管理。现阶段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由多部门管理机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分工是:农业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这种多头管理,常常出现职能交叉、责任不清和食品安全管理环节遗漏等现象。欧美各国的食品安全法规确认了食品安全局的法律地位,该局是一个独立的执法主体,从工作内容看像是一个食品安全管理的技术支撑机构,对食品质量管理很注重预防,即通过风险评估、风险交流、提高食品安全危机与处理有效性。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均设在政府部门,往往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出现事故责任不清甚至庇护,不利于食品安全的监管。

2.2食品标准应与国际标准接轨 发达国家食品标准由政府有关机构统一制定。如英国由食品标准局来制定各种标准,该局下设了特别工作组,对食品链各环节进行监控。我国食品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各标准有交叉又有空白,有的同一产品有几个标准,难以操作,有些食品往往是事件发生后才制定出相关的标准和规定,既不易执行也不易监管。应根据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实际制定统一的标准,避免多重标准。

2.3提高检验技术能力迫在眉睫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工作做得好是与先进而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技术分不开的,源头管理、市场准入、产品抽检等都有相应的检验技术。欧盟各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在质检技术方面不仅先进,而且速度快、检测准确。目前我国食品安全质检技术能力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有较大差距,高素质专业人员缺乏,这些都是我国需要提高的检验技能的关键所在。

2.4加快建立企业自我监控体系 法国不管食品企业规模大小都要求食品安全自我监制,建立自我控制体系,每个企业都要执行“食品危害与分析关键控制”管理,要求各大超市建立自我管理认证标识,法国最大超市家乐福的食品质量标识( FQC)已成功实施了15年,这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2.5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到目前为止欧盟已经制定了13类173个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其中包括31个法令、128个指令和14个决定。各成员国依据欧盟统一的食品安全法律结合本国实际制定本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了食品安全,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我国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特别是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欠缺尤为突出,从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的几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来看,往往是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才制定出规定和标准。欧盟成员国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制定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很有借鉴意义。

餐桌安全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消费者;食品安全;问题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8.174

1 前言

近年来,关于各类食品安全的新闻常常见诸报端。从“苏丹红鸭蛋”、“三鹿毒奶粉”到“硫磺熏生姜”,这一件件耸人听闻的事件不断为我们的餐桌敲响警钟,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食品安全这一问题。本次研究从一个消费者的视角,来分析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背后凸显出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并进行了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对策探寻。

2 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环节

(1)农产品源头污染。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工业固废和废水的无序排放,使得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渗入土壤和饮用水中,对当地的农作物造成污染。而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也影响到农产品的安全性。2013年5月,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在进行顺德市场的大米检测时,发现有6家店内的大米存在镉含量超标,经追查这些不合格大米均来自湖南省攸县。

(2)食品加工工艺落后。在一些不太发达的地区,食品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一些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的作坊型食品企业仍然存在,对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难以遵循行业标准,甚至公然使用被国家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从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现阶段,这些产品通常N往一些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并以其较低的价格赢得了广泛的市场。

(3)包装运输环节存在问题。随着网络应用的逐渐推广,现阶段许多消费者也喜欢通过网络购买食品。然而,由于包装、物流等环节存在不足之处,一些消费者在收到产品后却遇到了食品变质、发霉等问题。而由于网购食品的特殊性,往往商家不能够负责这些变质食品的退换,从而产生相关消费纠纷。

3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食品安全立法不够完善。我国众多食品安全问题背后,暴露出的其实是相关立法的缺失。虽然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中,对“安全标准”、“食品信息公开”、“食品召回制度”等都进行了规定,然而却没有具体的实施和操作办法,不同规则中甚至存在着互相冲突之处,使得实际实践中适用性不强。

(2)食品安全检查标准落后。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组成。而各级监管部门之间标准的不一致性,为食品生产经营者守法和监管者执法都造成了困难。另外,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更新速度较慢,已经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食品行业,更无法适应食品监管的实际需要。

(3)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2013年5月9日,央视曝光了山东潍坊农户在种姜时使用“神农丹”农药的事件,而相关地区监管部门不作为的情况也引发全国愤慨。《食品安全法》虽然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质量检验检疫部门、公安部门的职责分工做了划分,但是实际中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的情况仍然存在。

(4)食品安全信息公开不全面。《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的内容包括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调查处理信息等。然而,现阶段相关信息公开的内容过于笼统,公开的途径也主要集中在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的门户网站上,传播范围较为有限。

4 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对策研究

(1)加快相关立法立规进程。为了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必须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标准。未来,应进一步丰富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对现有的法律文件进行整体性的梳理,对具体规则中相互冲突的地方进行协调统一,对检测的标准、处罚的力度、行政机关权限的划分等问题用统一的规则去处理。针对近年来网络食品生产企业不断涌现的情况,应提高网络食品经营主体准入门槛。

(2)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针对我国目前食品安全标准落后且不协调的问题,应制定与时俱进的食品安全标准,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这其中包括,整合混乱、不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食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安全标准的跟踪评价制度,及时对标准进行修订完善。

(3)加大社会公众信息透明度。保证市场的公平、诚信,需要经营主体的自觉自律,需要加强行政、舆论、公众的监督,更需要制度上的保障,其中,信息的客观、及时、透明,无疑会产生巨大作用。各级行政机关在监管的过程中,应将一些与消费者关系密切的产品作为市场抽检的重点,随时将检测数据和结果向社会,从而成为消费者购买商品和选择服务的客观、真实的依据。

(4)及时公开食品安全信息。政府监管部门应向社会公众定期公开食品安全监测报告,不定期地各类食物检测结果。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也要相互公开信息,实现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有效监管。详细列明并且及时有效地公开食品安全信息,能使普通市民了解食品安全的真实情况,从而建立公众的食品安全信心。

5 结束语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个人意识及利益驱动等因素,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在社会上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本次研究对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环节进行了分析,并从食品安全监督的角度总结出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相关措施。研究认为,未来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对策包括加快相关立法立规进程、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大社会公众信息透明度、及时公开食品安全信息等。文章对于相关部门更好地部署食品安全工作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佳.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01):43-45.

[2]蔡元正.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的困境与出路[J].法制博览,2017(03):32-35.

餐桌安全总结范文第3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涉及行业形象,向来为大众所关注,为业界所侧目。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食品安全工作力度,食品安全总体呈现逐年好转态势,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也有所上升。根据商务部公开的《2007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按满分100分评价,83.3%的城市消费者和86.6%的农村消费者给食品安全打60分以上;评分80分以上的城市消费者和农村消费者分别达到35.6%和37.6%。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近年来食品领域的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从孔雀石绿、苏丹红:多宝鱼、假白酒等事件,到近期沸沸扬扬的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一起起食品安全事故,一次次掀起轩然大波,严重损害群众生命健康,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尤其是近期曝光的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因其牵涉面广、危害性大,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将食品安全问题置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一方面说明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敏感度日益提升,食品安全的信息通道也更加公开透明;另一方面也表明食品安全工作确实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和危害程度不容小觑。一起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就足以触发食品安全的多米诺骨牌,使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行业整体形象大打折扣,使群众对食品市场的消费信心跌入低谷,甚至使政府部门的公权公信力受到质疑。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和反思食品安全事故成因,这里既反映出市场利益的驱动,也暴露了体制机制上的漏洞。从直观上分析,生产经营环节的各种违规操作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在市场趋利动机作用下,一些食品生产者、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不惜以身试法,违反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昧着良心以次充好,有的偷梁换柱随意替换生产原辅材料,有的暗渡陈仓背地里添加有害化学物质,有的瞒天过海将过期变质食品乔装打扮后重新摆上货架,老百姓不明真相,难免不上当受骗。从更深层次来分析,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的失灵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食品安全标准制订工作较为滞后,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食品行业准入门槛不高。监管漏洞客观上助长了食品生产经营不规范行为的嚣张气焰,让那些不法之徒有了可钻之空。

找到食品安全问题的症结,也就找到了破解问题的办法。针对当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保障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一是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社会诚信是食品安全的基本保障,要想重建食品消费信心,重塑食品安全形象,必须从重筑社会诚信基石做起,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强化个人诚信、行业诚信、企业诚信、管理诚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特别是作为市场主体的每个企业家、每个企业,应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不忘肩负社会责任,将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基业长青、健康发展。二是完善食品安全预警体系。每一起食品安全事故都让我们负出了沉重的代价,与其忙着亡羊补牢,不如事先积极作为,把监管防范工作做在前头,进一步改进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创新监管办法和手段,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之后,国务院迅速而果断地废止了已实行9年的食品质量免检制度,为进一步强化食品监管检验工作拉响了防空警报。必须以此为警示,切实加强对食品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大力整顿食品行业市场秩序,努力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绝不能让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食品流向市场、走向餐桌。三是落实食品安全惩戒问责制。加大对市场主体违规生产经营的惩戒力度,对违反食品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黑企业坚决依法淘汰出局,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加大对监管主体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问责力度,让责任人为其不当行为买单。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曝光后,国家质检总局随即撤销了伊利等三家企业国家名牌产品称号,三鹿原董事长被刑拘,石家庄原市委书记被免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局长也已引咎辞职,这一系列举措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整治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坚强决心,铁腕整治必将赢得民心、取得实效。四是加快食品安全立法进度。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根本保障,必须把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放在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位置。据统计,全国目前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就多达44.8万家,如此众多的生产经营企业,仅靠职能部门有限的力量去监管,难免力不从心。因此,必须加快食品安全立法工作,严格法律追究制度,增强法律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威慑和保障作用。

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决心,有经济、行政和法律的铁腕跟进.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一定能够走出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冲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重重困扰,迎来食品安全更加明媚的春天。

餐桌安全总结范文第4篇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一方面说明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对食品安伞的关注度、敏感度日益提升,食品安全的信息通道也更加公开透明;另一方面也表明食品安全工作确实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和危害程度不容小觑。认真总结和反思食品安全事故成因,这里既反映出市场利益的驱动,也暴露了体制机制上的漏洞。从直观上分析,生产经营环节的各种违规操作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从更深层次来分析,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的失灵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对此,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保障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

一、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社会诚信是食品安全的基本保障,要想重建食品消费信心,重塑食品安全形象,必须从重筑社会诚信基石做起,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强化个人诚信、行业诚信、企业诚信、管理诚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特别是作为市场主体的每个企业家、每个企业,应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不忘肩负社会责任,将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基业长青、健康发展。

要把“生产者是第一责任人”制度落到实处。生产经营者最清楚如何生产安全的食品,只有其负责地生产安全食品才能保障食品的安全。如果生产经营者是不负责的,由政府或消费者外部的力量来监督或督促其生产安全的食品将付出极大的成本,而且也不见得能较好地保障食品的安全。食品安全保障责任的重心落在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生产经营者真正成为食品安全的责任保障主体,使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要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使我国食品安全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制度规范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征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奖惩制度等,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了解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增强守法意识。要建立生产者诚信档案制度并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

二、完善食品安全法制建设

目前我国有关食品方面的法律有20余部,行政法规有40余部,规章有150余件。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涵盖了食品监管的主要方面,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初具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食品监管的有法可依。

但从目前施行状况来看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现行法律法规一般是在食品安全事故的层次上来定性和处理的,没有上升到公共安全的高度,基于“食品安全”理念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尚未建立。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出现往往处于被动的事后纠正状态,多是危害后果发生后,有关职能部门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解决,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社会效益低下。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立法工作,严格法律法规追究制度,增强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威慑和保障作用。

要在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中进一步强化法律责任。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纠正机制。要进一步加大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力度,采取包括对受害方的民事赔偿以及刑法中的相关惩罚措施,加大违法成本,取消有关企业的食品生产经营的资格,使这些企业根本没有再犯的能力。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除了有关企业的经济利益刺激外,与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管不力有很大关系。

为了防止寻租行为,激励职能部门对其所管辖的食品安全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需要建立问责制,它是一种监督和责任追究相结合的制度。通过问责制度形成对各级监管者的问责压力。加强对规制者的规制,即对监管人员的监管,这样才能使有关职能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三、实行食品安全大部制监管模式

当前,全国不少地方机构改革滞后于食品安全相关法律,致使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政府虽然设有食品安全委员会,但是未能按照职责进行经常性的协调指导,涉及食品安全管理的部门由不同的政府领导分管,给统一协调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等等。

食品生产经营本身具有供应链长、涉及监管部门众多的特点,容易出现监管真空和推诿扯皮现象。食品安全监管分段监管的模式很难适应食品行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体制。我们可借鉴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做法,针对我国国情来建立农业管理部门与食品工业管理部门合一,对农业和食品工业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构。

目前深圳和顺德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体制改革,实行食品安全大部制监管模式。顺德区政府整合了原来分属于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承担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统一由市场安全监管局负责,有效减少了职能交叉和缺位问题。大部制后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不仅有效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也规避了出现问题时的职能推逶。

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每一起食品安全事故都让我们负出了沉重的代价,与其忙着亡羊补牢,不如事先积极作为,把监管防范工作做在前头,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打造从田间到餐桌食品安全链。

实行严格的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质量安全应当从食品生产企业抓起,从源头控制食品质量安全。首先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于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必须要求其具备相应的生产设备、检测手段、计量仪器、内部质量管理制度等基本条件,并在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后,才可从事食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于不具备相应条件,坚决禁止其从事食品的生产经营行为。违反规定者,将受到严厉的行政和法律制裁。同时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

建立起完善的食品认证体系。食品出厂必须加贴食品市场准入标志。没有加贴标志的食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

确立食品召回制度。目的就是及时收回缺陷食品,避免流入市场的缺陷食品对人身安全构成损害,以维护消费者的利益。食品召回制度关注的是最终消费品,由食品的生产商、进口商和经销商承担这个风险。这将促使食品的生产商、进口商和经销商在召回而产生的经济损失与提高食品质量而增加的成本之间进行博弈。经济刺激和强制的压力将使食品的生产商、进口商和经销商加强经营管理,提高食品质量和降低缺陷食品召回的可能性。

加强食品安全动态监测。整合现有检测力量,建立科学的检测体系。有组织有计划定期、不定期抽检并通报食品安全检测情况。加强对食品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大力整顿食品行业市场秩序,努力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绝不能让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食品流向市场、走向餐桌。

餐桌安全总结范文第5篇

喝牛奶会喝出癌症否?

首先在网上遭到质疑的是人们最常见的牛奶。网上有人撰文认为,“喝牛奶可能致癌或促癌”。其理论依据,是域外某些专家的研究结论。三聚氰胺事件余威犹在,难道没有三聚氰胺的牛奶也有危险吗?

质疑者的主要怀疑对象为牛奶中含有的两种物质,一是IGF-1,另一是酪蛋白。

神秘的IGF-1

网文称,“牛奶中的IGF-1可以刺激癌细胞活跃生长与繁殖,导致前列腺癌、乳腺癌”。早在2009年,蒙牛的“特仑苏”就曾卷入是否添加IGF-1的风波之中。

IGF-1是什么物质?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乳品标准委员会副主任杨月欣教授告诉记者,IGF-1的全称是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对人体而言,其在血糖控制、生长发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多肽。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发言人表示,IGF-1是生物自身分泌的一种类激素多肽,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和液体里,包括人体的母乳。一般饮用的情况下,牛奶中的IGF-1不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官网上可以看到,该机构的最新审查报告回应称: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说明IGF-1是致癌因素。人体本身含有IGF-1,一名成年人每日体内的生成量为一千万纳克(10毫克)。据测定,人奶中的IGF-1含量为13~40纳克/毫升,市场上的牛奶样本IGF-1含量约2.45纳克/毫升,都微乎其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的结论也基本与此相同。如此看来,如果IGF-1致癌,岂非母亲哺乳也在散布毒素?!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学系教授余海虎介绍,每天喝牛奶的人,血清内IGF-1含量会比平常人稍多。不过,对于IGF-1是否直接致癌,余海虎说,学术界没有共识,目前也没有权威论证证明IGF-1是有害

物质。

世界卫生组织对184个国家及地区的调查显示,在畜牧业发达的蒙古国,其前列腺癌、乳腺癌发病率为2.4/10万和8/10万,是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2009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总结近10年研究,了食物、营养与癌症预防领域最权威的信息,该报告由23个来自不同国家的权威专家,对全世界范围内的科学研究进行评议后完成。报告认为:牛奶降低结肠癌证据充分;降低膀胱癌证据不足;乳酪对促进结肠癌发生证据有限;奶油与促进肺癌发展证据不足;奶和奶制品与提高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证据不足。

酪蛋白的功与罪

还有网文称,牛奶中的酪蛋白会导致乳腺癌,加速癌细胞扩散。据称这一信息来自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柯林·坎贝尔的一项“大鼠实验”:两组大鼠在被给予致癌物黄曲霉素的同时,分别喂食大豆蛋白和酪蛋白,结果显示酪蛋白相对更易促进黄曲霉素诱发癌症。

据介绍,酪蛋白广泛分布在天然乳类中。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由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组成,酪蛋白占80%以上,酪蛋白分子量大,是携带矿物质的载体,如酪蛋白磷酸肽就是其水解产物,能促进钙等矿物质吸收利用。100克牛奶中约含3克蛋白质,而我国每人每天从一日三餐平均摄取的蛋白质有70克,酪蛋白只占其中很少一部分。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石院士表示,一些媒体报道未完整呈现坎贝尔的上述动物实验,完全没有提及加入黄曲霉素这一致癌物。陈君石指出:“假如没有致癌物,无论是酪蛋白还是大豆蛋白都不会引起大鼠发生癌症。”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范志红认为,实验当中,酪蛋白用量非常大,日常喝牛奶远不可能达到这个数量,所以不能用这个动物实验来类推奶类的促癌效果。

据专家介绍,即使是柯林·坎贝尔曾任顾问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也没有认同“牛奶致癌”的观点,在他们的关于食物与癌症关系的科研证据总结中,红肉、酒精饮料、含糖饮料被作为“有一些证据显示增加癌症风险”,但没有提到牛奶或奶制品。

事实上,2006年12月,坎贝尔在美国接受人民日报社《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他的研究“并不是说乳制品会致癌”。即使是其中的酪蛋白,坎贝尔也不认为它就会致癌。

所以,关于牛奶的价值,陈君石教授称,“一切都是量的问题”。在营养学家眼里,食物从来就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怎么搭配,在于饮食结构是否合理。“就像很多人说红烧肉这样的东西油脂含量太高,有致病风险,但一般人每周吃一两顿又有什么关系?可是,你不能天天吃、顿顿吃,那样身体也会受不了。”这个道理放到牛奶上也是一样的——“我们现在是喝得不够,需要增加,使我们的饮食结构、营养搭配更合理。这和美国人喝得太多需要限制是一个道理。”

吃猪肉等于自杀?

如果说来自域外的牛奶警告尚比较遥远,那么以“一个刚从四川出来做护工的农村妇女”的口述写成的网文则击中了更多人的胃。她有板有眼地声称:十几斤重的小猪使用含有大量激素、安眠药等药物的添加剂催肥,五六个月出栏,长期食用该猪肉会诱发各种不适症状甚至癌症,所以养猪人都不吃自己养的猪肉。再配上“农妇警告:在中国吃猪肉等于自杀”这样极具杀伤力的标题,自然就能在互联网上迅速传开。

于是《人民日报》决定派记者前往生猪养殖大省四川省深入调查,并采访农业部负责人。

生猪多久能出栏上市?

通常情况下,生猪长到多重能出栏上市?成都市新津县七星养猪场负责人余忠说,从经济效益出发,生猪达到100千克左右就该出栏了,因为此时生猪的日增重最多,耗料最省。

成都市新都区优胜养猪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饲养的生猪品种以外三元为主。“从仔猪开始,160天左右就能出栏,每头猪出栏时一般在100千克左右。”该负责人表示,外三元品种的猪160天左右出栏很正常,国外更好品种的猪出栏周期更短。

对于养猪人不吃饲料喂养的猪的说法,记者采访了宜宾普安乡农民连素芳。她说,自己每年要喂四五头生猪,除留一头过年,其他都拉到市场上卖。“自己留在家吃的猪跟外卖的猪都吃一样的饲料,哪有闲工夫给某头猪单独开伙食。”连素芳说。余忠也告诉记者,他们养猪场过年时杀了头猪供员工食用,也是随便从猪舍里抓出来的,没有单独养殖。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副局长宾军宜考察过四川各市、州的数百个养猪场和养猪户。他总结说,生猪生长快、育肥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三好”:猪好、料好、圈好,即生猪品种好、饲料营养安全、养殖环境改善。报社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我国商品猪生产主要是杜洛克、长白和大白猪三元杂交生产体系,猪从出生至100千克上市养殖周期为150~180天。利用地方品种进行杂交生产时间相对较长,平均生产周期为180~200天。总之,“五六个月”就出栏再正常不过了。

安眠药、尿素等能否用来喂猪?

报社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网文中提到的各类添加化合物分为两类。其中,苯巴比妥属于镇静催眠、抗惊厥类药物,是国家明令禁止在饲料中添加的物质;尿素、砷制剂和铜属于允许在饲料中添加的物质,但都有相应的限制性规定,不得随意使用。

成都一名猪饲料经销商王江称,“通过添加安眠药让猪多睡少动、快速长肥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圈养的生猪本身活动量就很少,不需要使用镇静剂。”

“尿素有毒,猪吃多了肯定就死了。”对于“给猪吃尿素等化肥可以给猪催长”的说法,四川简阳东溪镇农技员袁勇告诉记者,尿素是高氮化肥,若少量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是有作用的,可以被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微生物所分泌的脲酶分解后,合成蛋白质从而被吸收消化。而猪根本没有瘤胃,尿素中的氮就难以利用,用量过大甚至会造成生猪中毒死亡。

对于添加铜的作用,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邹成义说,饲料中只有适量地添加铜才能促进猪的生长。允许适量添加的具体标准为每1000千克饲料中铜制剂添加量不能超过200克。

“传言说‘在猪饲料中加入无机砷,猪会显得皮肤红润、毛发光亮’,这种说法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宾军宜说,饲料中加入的是有机砷,而不是无机砷。有机砷对于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抗病能力有着明显作用。目前,除中国外,美国等很多国家也批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有机砷会从粪便排出,在生猪的机体组织中残留极低。而无机砷是剧毒物质,俗称砒霜,对生猪等动物的危害性很大,不允许在饲料中添加。

饲料安全,猪肉也安全

宾军宜说,某种物质能否成为添加剂,必须经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进行检测和饲喂试验,由畜牧专家根据结果对其安全性进行评审,完全通过后才能被列入《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而且一般来说,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的比重不会超过4%,网帖中说‘100斤粮食拌几十斤添加剂’纯属无稽之谈。”

农业部相关负责人则指出,目前,从未批准过激素类药物用于动物促生长,已批准的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种畜繁殖和产科疾病,这与欧盟的规定是一致的。截至目前,农业部只批准了土霉素、黏杆菌素、杆菌肽等20多种抗生素可作为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并严格规定了使用的动物品种、用法用量、停药期等,规定内容与国际标准基本接轨。

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还介绍,2002年以来,农业部每年都组织实施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抽检对象涵盖饲料生产、销售和使用等各环节,抽检产品包括猪、禽、牛、羊、水产等各种动物的饲料,抽检指标既包括质量指标和卫生指标,也包括激素等禁用物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猪饲料质量卫生指标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0.1%、95.2%和97.4%。在“瘦肉精”等禁用物质方面,近3年只有1批次检出。从监测结果看,猪饲料质量安全总体上是可以放心的。

速生鸡迷案

正当“吃猪肉自杀论”引起的争论热火朝天之际,中国经济网又引爆一枚网络炸弹:它以山西南部一则宣传广告——“一只鸡从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要45天”——为据,指控为肯德基、麦当劳以及诸多大型超市提供原料的山西粟海集团有限公司,证言来自该公司饲料厂车间工人:“这些饲料配了药,有添加剂,具体是什么不知道,但对人体肯定有害,周边的苍蝇都毒死了,年轻人都不敢在这里干活。”

此报道一出,舆论哗然,不但是网络热闹,各路纸质媒体也迅速跟进。粟海集团也算反应快,次日即通过公司网站给出六点声明:“一、我公司使用的是中国肉鸡行业普遍使用的白羽鸡,45天属于正常生长期;二、公司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对肉鸡养殖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肯德基和麦当劳通过官方微博的回应亦在此后到来,前者强调粟海集团供应量仅占鸡肉采购量的1%左右,后者干脆声明“报道中说到的供应商不是我们现有鸡肉供应商”。

但这样的回答并不能说服媒体,更不能说服消费者。问题的焦点集中在:速生鸡是怎样长成的?食用这样的速生鸡,是否会危害健康?

“速生鸡”45天出栏正常吗?

几乎所有的畜牧专家众口一词地指出,这非常正常。农业部家禽品质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高玉时表示,对于养鸡来说,并非想让它速成就能速成,因为不同品种的鸡生长周期不一样。一般的草鸡,45天才能长到一千克左右,用再多的技术手段,比如灯光照明、添加剂也没有用。而现在养殖场用的白羽鸡属于肉鸡,都是从国外比如美国引进的,是用科学技术通过筛选挑出来的鸡种,这种鸡不仅长得快,而且胸脯肉多,因为国外消费者只喜欢吃腿肉、胸肉,不像中国人还吃鸡爪和内脏。

事实上,世界养鸡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肉鸡40天左右出栏(指长到可以宰杀的重量),在世界范围都属于正常水平。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计算,目前世界商品肉鸡大部分都是在42~48天出栏的,其中最常见的是45天出栏。

通过另一组数据可以看出近70余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肉鸡生长性能是如何稳步提高的:在1935年,肉鸡成长到1.3千克的体重需要耗费90天,而到了1986年肉鸡仅需45天就可以长到1.8千克,而根据2005年修订的《中国商品肉鸡生产技术规程》的规定,肉鸡在42天的体重达到2.42千克也是正常的。

“速生鸡”怎样做到45天出栏?

专家们也一致总结了此类“速生鸡”的长成秘诀是:科学育种,合理配比的饲料,标准化的管理。与某些人的臆想相反,在肉鸡饲料中添加激素可以说是费力不讨好。根据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动物饲养与标准化研究室主任张宏福的说法:“激素的成本不仅高,技术要求复杂,而根据众多实验数据表明,添加激素对于促进鸡肉生长其实并无效果,还会增加肉鸡患心脏疾病、腹水等疾病的风险,增加死亡率。”

倒是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抗生素,值得忧虑。但国家规定,抗生素的使用必须遵守相关规定,设置停药期,使得肉鸡体内的抗生素自然代谢,降低至符合相关标准后才可出栏宰杀。

散养鸡比“速生鸡”更安全吗?

至于受人们青睐的散养鸡与人们所疑虑的“速生鸡”哪个更安全些,“腾讯网”的专题文章指出,从安全性来说,柴鸡(即散养鸡)和柴鸡蛋实际上有更大的安全隐患。农户饲养的柴鸡基本都处于放养状态、无人监管,而由于现在农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有些农户为了防止黄鼠狼、老鼠偷食农作物,还会使用老鼠药等有毒药物,这些都增加了柴鸡摄入有毒物质的风险。

台湾成功大学一份研究表明,柴鸡蛋含有的污染物二噁英要比普通鸡蛋高出5.7倍,这与欧洲的一篇已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一致。由于散养的柴鸡跑动不受控制,食物较杂,更容易感染病毒,或者吃到各种被农药污染的食物,反而更不安全。

公共食品安全的解决之道

有关“速生鸡”的乌云并未散去,粟海集团还在继续向媒体及公众解释,媒体则继续聚焦此事。然而,从上述腾讯网专题文章后面所作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到,虽然腾讯网所持“肉鸡45天速成有何不可?”的态度非常鲜明,但网民认为45天的速成肉鸡安全的仅八千余人,而认为不安全者则有五万人之众。

这就提醒我们,要使这类牛奶、猪肉和鸡肉之类的问题不会一再成为众所瞩目的话题,一要靠科学,二要靠民主。

当城市居民的平均科学素养和对养殖业的了解还停留在上世纪50、60年代的时候,要让他们相信“速生猪”、“速生鸡”之类属正常现象确实勉为其难。就以笔者而言,比起许多几乎没在农村生活过的城市人来,可以算是经过8年“抗战”的“老农民”了。如果不是认真阅读许多资料,了解许多数据,我也难以相信现代高科技已经如此深入地渗透到养殖业中,我也难以接受如此“速生”的猪和鸡,因为它们与我心中的“常识”背道而驰。因此,我们一再说科学普及任重道远,其言非虚。

当然,人们之所以疑窦重生,还源于对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以及某些“位置指挥大脑”的专家的极端不信任。那也怪不得公众,“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无一不折射出有关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或者懒政的危害之巨。解决的办法唯有改革,使有关信息披露严格透明,一旦发生问题严肃问责,久而久之,也许就会缓解公众的信任危机。

餐桌安全总结范文第6篇

二、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筹备处的管理目标。严格管理,狠抓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对认真履行职责、做出显著成绩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失职渎职造成事故的严肃追究责任。年初提出任务目标,年终进行严格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罚。

三、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领导。把安全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形成确保安全的有效机制,形成大家关心安全、大家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四、经常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防微杜渐,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五、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教育广大职工遵章守纪,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范操作,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确保筹备处各项工作在安全、有序的轨道上运行。

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和国家财产安全。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必须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五无、一控、三消灭”管理目标,切实把安全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强有力措施抓紧抓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为此,筹备处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筹备处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长远规划。

第二条:建立健全安全组织和机构。配备、充实安全专业人员,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

第三条:安全生产列入筹备处目标管理。与各单位工作目标考核、年度考核结合起来,考核结果作为对各单位的成绩评定、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各单位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

第五条: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

第六条:高速公路各项招投标的承包合同中。并认真考核。

第七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第八条:按照要求为各岗位配备各种安全装置、防护器具、消防器材等。

第九条:各驻地办、参建单位应搞好员工的日常安全思想、

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安全技术教育和考核工作。

第十条:对因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并视情节予以相应的处罚。

安全生产的考核

1筹备处每半年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具体布置筹备处安全生产工作。

2安全生产的考核列入目标管理。与各单位工作目标考核、年度考核结合起来,考核结果作为对个单位的成绩评定、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

3筹备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对各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4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单位。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度

筹备处将实施责任追究。对于在工作中不按照安全生产有关规定或操作规程执行的行为。

一、责任追究的方式包括纪律处分和经济处分。

二、对不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和违反有关操作规程、对职工不进行安全教育、不按规定积极制定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不支持、不配合筹备处各项安全检查、对筹备处安全检查处理结果落实不力、有安全隐患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给予批评和通报批评。

三、有上述行为。予以通报批评,并视责任大小和造成损失的大小给予损失额5%—50%的经济处罚。

四、有上述行为。给筹备处造成重大影响和经济损失的责令主要负责人做出检查,主要责任人给予损失额5%—50%的经济处罚,予以开除。

五、实施责任追究。正确区分主要责任和重要责任,领导责任和具体责任,要客观地搜索证据认定事实,准确地运用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理必须经筹备处安全检查小组研究决定。

处长安全职责

1处长是筹备处的安全总负责人。应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

2重视员工的劳动条件和筹备处的安全、卫生状况。

3批准、制定筹备处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长远规划。

4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掌握安全生产情况。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审定重大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

5建立健全安全组织和机构。配备、充实安全专业人员,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

6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

7组织全处安全教育和考核工作。

8坚持“五同时”原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9都必须有安全技术指标、安全管理要求和安全职责等条款,高速公路各项招投标的承包合同中。并认真考核。

副处长安全职责

1处长的领导下,对筹备处的安全技术工作全面负责。

2组织制定、修订和审定筹备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规程。

3组织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推广和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安全防护装置。

4组织制定审批安全教育计划。

5审批重大工艺处理、检修、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6参加重大事故的技术分析工作。

部门安全职责

1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的安全负责人。认真贯彻执行筹备处各项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

2办公室负责日常内部安全管理;工程科负责各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财务科负责财务安全管理。

3参与筹备处拟定、修订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4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竞赛等安全活动。

5组织部门员工进行安全思想和安全技术教育。

6组织部门定期、不定期安全检查。本部门无力整改的要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及时向筹备处书面报告。

员工安全职责

1参加筹备处组织的安全活动。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3认真遵守筹集处安全纪律。

4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各种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和防护器材、消防器材。

5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驾驶员安全职责

驾驶员工作守则

1认真学习交通法规。服从交通管理人员的指挥和管理,做到行车千万里安全第一。

2树立良好地驾驶作风。文明礼让、严禁酒后开车,不开英雄车,斗气车、确保行车安全。

3爱护车辆节约油料。要检查车辆状况,收车后将车停在停车场。

4服从管理人员的调度。违者给予批评或处罚。

5凡对车辆不负责任。根据责任大小,给予经济处罚或予以开除。

驾驶员禁酒规定

杜绝酒后驾车,为保证行车安全。加强驾驶员的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一、驾驶员在出勤期间严禁饮酒。

二、驾驶员严禁酒后驾车。

三、驾驶员如违以上规定将严肃处理。停发一星期工资,第二次发现予以开除,同时,因酒后驾车发生事故,个人要承担经济责任。

四、司机班长负责检查上述规定的落实执行情况。

五、驾驶员签定保证书。

门卫安全职责

门卫工作守则

一、服从领导。

二、按时上下班。

三、工作严肃认真。

四、筹备处办事的外来人员。方可放行进入。

五、对待来筹备处办事人员要和蔼热情。

六、注重形象仪表。保持处内大厅及门口卫生整洁。

七、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炊事员安全职责

炊事员工作守则

一、树立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思想。熟练掌握烹调方法。

二、千方百计地调剂伙食花样。细粮巧做,与食堂管理员搞好成本核算。

三、把好食物质量关。对变质食物、价高质次或缺斤短两地食品,炊事员有权拒绝接受。

四、进入操作间要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不允许穿拖鞋、赤脚、赤膊进入操作间。

五、讲究个人卫生。工作服、工作帽和围裙要保持干净。

六、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定期对餐具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别存放。防止病从入口。

七、坚持勤俭节约原则。努力降低饭菜成本。

八、搞好食堂与餐厅的卫生。包干负责,做到责任明确,保持餐桌、餐凳干净,无尘土,门窗明净,案面清洁,无蚊蝇,物品摆放要井然有序,布局合理。

九、筹备处食堂管理员。并定期对食谱进行调换。

厨师安全操作规程

1食堂乃安全重地。

2对燃气具等危险品。严格控制操作执行,谨慎运行,及时排除隐患。妥善保管各种易然物品,熟练掌握消防技术,遇有火情立即扑救。

3用电设备和加工机械要按规定操作。发生危险尽快断电,防止出现用电事故。

4严格按《食品卫生法》和筹备处卫生消毒制度执行。对食品的加工制作。把好病从口入,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5炊具、厨具是厨师完成工作的主要手段。精心保管,不得用于嘻笑打闹,更不能挪作它用,以免意外事件发生。

食堂炊具卫生制度

一、有原料到成品要做到对腐烂变质的管理员不采购。

二、食品存放实行“四隔离”生食与熟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食品与天然水隔离。

三、炊具实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餐桌安全总结范文第7篇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实现零风险。2014年,随着福喜过期肉、台湾馊水油、蜂蜜添加甜蜜素、顶新黑心油等问题的频繁曝光,微生物污染、原料溯源和食品掺假成为我国高度关注的三个食品安全问题1。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已前移至风险监测与风险预警,关注全产业链安全,着力加强源头治理。但由于我国食品供应链条比较长,从农田到餐桌包括许多环节,潜在的风险因素多,涉及的责任主体多,辨析主体责任相对比较困难。本文从我国食品安全可能存在的风险出发,探讨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使食品安全监管更具目标性、有效性,从而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2我国食品安全的风险因素

任何事物安全与风险总是协调统一、动态存在的,食品行业也不例外。2006年以来,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总值呈持续下降的态势,2013年虽有上升,但仍处在相对安全区间内2。尽管我国的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稳中有升,趋势向好,但目前食品安全风险与由此引发食品安全事件已成为我国社会性风险之一3。食品安全的潜在风险存在于食品供应链中原料、加工、包装、贮存、流通、销售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每一环节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因素,正确识别食品安全风险要素,监测、评估和预防风险,才能有效地将食品安全问题扼制在初始状态。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因素存在于从生产、加工、流通到消费4个环节中,共识别出18个风险因素。食品安全的风险因素主要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致,如农药兽药残留、使用不安全辅料、使用不合格原料、滥用有毒有害化学药品和废弃食品处置不当,都是利益相关者谋取高额利润的途径。

3我国食品安全的责任辨析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类典型的多元化社会共治的管理和被管理问题,需要回归到责任原点,理清责任主体并有效管控责任主体,才能有效降低食品安全的风险。本文依据上述识别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将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划分为人、物和管理三大方面,初步探析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

3.1责任主体的划分

3.1.1人为责任主体

人的不安全行为分布在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食品营销等供应链的多个环节中。刘晓巍等对2002~2011年间我国发生的1001件食品安全典型案例的研究表明,68.2%的食品安全事件是由于供应链上利益相关者的违规违法行为造成的,这表明人为性是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成因,应承担食品安全的重要责任。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特点是多主体参与,参与主体有食品企业、监管部门、消费者、政府和第三方力量(如媒体、社会组织等)。这些参与主体肩负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责任,其中食品企业、监管部门、消费者和政府是基本责任主体,媒体等第三方力量以一种“连带责任”也纳入责任主体中。《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第四条也明确写到“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突出人作为责任主体的必然性。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仅是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违规操作和监管人员的监管水平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主体缺乏责任和安全意识。

3.1.2物为责任主体

环境、设备、技术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产生的重要源头,也应是食品安全问题的责任主体。物作为责任主体,包括环境、设备和技术,其中环境包括农产品产地环境和生产加工环境及流通环境。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与环境、设备、技术等物的状态息息相关,表现为生产加工环境较差,使食品加工暴露在粉尘或有毒有害物质中,造成食品污染,这是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最为常见的类型;食品加工生产中的手工操作较多,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加工设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整体条件相对落后;新技术应用于食品的生产与研发过程,造福人类的同时催生了新的食品安全风险,增加了许多未知的安全隐患;食品在包装、仓储、流通过程中,因设施落后和存储环境不达标等,可能造成食品的二次污染等等。

3.1.3管理为责任主体

管理上的缺陷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风险,也肩负着食品安全的责任。这里所指的管理主要是法律法规的制定、标准的实施和食品检测能力等硬件条件。当前,我国从管理上加大了监管力度,如2014年通过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为最严格监管提供体制制度保障;安徽实行食品质量“吹哨人”制度;食品召回制度上升到立法层面;“食品工业企业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正式开通等等。虽然我国新修订了《食品安全法》,但是相关的配套法规和技术标准仍然没有得到完善,食品安全法规、标准的制定是全面推进食品安全法治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另外,管理上的缺陷还表现在我国保障食品安全的检测能力有待加强。以化学农药残留为例,在我国有关79种化学农药的197项最大残留规定中,只有33种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另外46种则没有,在标准的执行过程中带来了很多的问题。目前,针对多种化学残留,国际上存在很多检测方法,比如德国的DFG和S19检测方法,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多残留检测方法,荷兰卫生部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加拿大多残留检测方法,所有这些方法都比我国的检测方法要完善。这就大大限制了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

3.2我国食品安全责任辨析

当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理论上责任主体比较明晰,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责任主体较难界定、监管权限分工不明导致重复监管和监管盲点等问题而不利于事件处理的公平公正等问题。

3.2.1责任主体及责任大小较难界定

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责任主体必然从与食品产业链密切相关的个人、团体及政府组织,具体包括农户、生产商、加工商、中介组织、流通企业、消费者、政府、科研机构等中寻找,他们的行为对于终端食品的安全与否具有重要的影响,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其中,食品生产者、食品消费者和监管者是食品行业的第一层次责任者。然后就是农户,零售商,食品加工企业员工,食品机械、辅材的供应商,广告商、物流商、软件开发商,卫生和环境保护组织等利益相关者。从金华火腿到阜阳奶粉再到三鹿奶粉可以看到食品安全事件首当其冲的责任人必然是食品的生产经营者们,然而,对于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状况,我国的政府以及监管部门同样难辞其咎。可是追究的责任主体越多,责任方之间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就越多,究竟对于什么程度的责任该由哪些单位承担责任的界定模糊不清,导致食品安全事件责任方所承担的责任大小较难判断。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问题绝不是仅仅一方就能独立承担的,对于错综复杂的事故原因,责任判断的原则是“谁主管谁负责”和“谁负责谁承担”,因为只有真正找到了责任主体和责任之间的清晰联系,才能够确定出每一个责任主体所应该承担的具体后果。

3.2.2监管权限分工不明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权限主要分布在农、工商、药品、卫生、质检等机构,它们所负责的各自食品安全步骤也各不相同,食品链条各个环节有着不可分割的自然属性,势必与人为划分的监管区段之间有冲突,当多个部门对同一个食品安全问题出现重叠时,会产生职责不明、互相推诿,最后出现监管盲区34-36。即使2013年实行主要按“品种”划分监管权限,但多部门监管的体制始终未变,监管部门自身的权责分工不明晰,不利于责任落实。如在三鹿奶粉案件中,奶站生鲜奶的收购环节,工商、质检、农牧部门都有监管的职能,但实际上哪个部门监管力度都不够,给不法经营主体留下了可乘之机。

4总结

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事件多由生物性因素引起,由环境污染及食物链污染所致,多为非人为因素,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生产经营者的不当行为所引起,人源性是导致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源头。故人的因素是第一责任主体,当务之急是认识到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是食品企业经营者和相关人员,并约束食品企业人员的主体行为,才能做到从源头把关。另外,政府监管起着举足轻重的责任,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者的惩罚力度,健全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监管,同时,鼓励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的监管,实现食品安全人人有责。

餐桌安全总结范文第8篇

2011年10月,经过千挑万选,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把联想控股农业领军权杖交给了陈绍鹏。“搭班子、定制度、带队伍”,一年半之后,陈绍鹏带着“佳沃”及第一款产品――蓝莓前来交卷。

陈绍鹏无疑是一个垦荒者:他所在的联想集团是个已在全球化上日臻成熟的IT企业,成立近30年与农业几乎没有任何交集;虽然出生在甘肃农村,但18岁来北京上大学后,陈绍鹏就基本与田间地头绝缘。

不过,传统农业正因为IT信息技术而发生巨大改变,从佳沃的品牌标识就能反映这一点:广袤肥沃的原野大地和普照大地的太阳形成了一个指纹符号,代表了佳沃对品质的承诺,更折射出佳沃的科技基因。

昔日联想集团的“少帅”用“幸福、兴奋、幸运”总结了自己新的职业生涯,陈绍鹏强调:“很幸运,接触农业后我深刻体会到,农业与IT高度关联,比如佳沃的全程可追溯系统就让IT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全程可追溯系统”是佳沃“三全战略”最重要的一部分。全程可追溯系统从选育、种植开始,到采摘、筛选、品控再到物流、终端等产业链,每个环节都进行有效的运营和管控。

事实上,以IT技术为支撑的追溯系统已成为农业及食品行业保证安全的基石,包括佳沃在内,农业及科技企业都在让生产变得更透明。RFID等技术也让农产品有了“身份证”,消费者用智能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能轻松地了解入口的每颗蓝莓、每盒鲜奶、每粒大米的前世今生。

科技融入农业后,业界所关注的食品安全、产业链粗放低效等问题正逐渐迎刃而解。而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安全看得见”将不仅仅是企业的噱头。

当中国农业遇见IT

被任命为联想控股农业板块负责人之后,“门外汉”陈绍鹏带领团队开始了长期的赴海外考察和学习之旅。

陈绍鹏回忆,2012年4月,他与佳沃其他管理层在南美智利前后跑了一千公里,深刻感受到了什么是现代农业以及IT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智利农业企业用卫星遥感技术管理农场,卫星每天传一张图,从图上就可以看到哪个地块长得好哪个地块长得不好;用GPS定位给种植物喷洒药物的车,即便在上千亩的林间穿梭,药物均匀不均匀都可以知道。”陈绍鹏感叹。

回国后的陈绍鹏彻夜难眠,在智利的所见所闻让他对农业与IT技术的结合有了初步构想――利用此前职业生涯的积累,特别是对IT的深入理解,让佳沃成为不一样的中国农业企业。而安全是目前农业和食品的重中之重,构建全程可追溯系统必不可少。

“全程可追溯系统,其实是把工业的管理思想转移到农业。”佳沃常务副总裁汤捷表示,“在工业上,从来料开始,所有的物料都有编码,最后合成一个产品,这个产品包含了生产及物流等环节所有的一切信息,而且每个环节是可管理的。”

和陈绍鹏一样,汤捷也是被柳传志点将加入佳沃的一员名将。此前,他曾任联想集团副总裁,被公认是联想集团新生代高管中最耀眼的新星。来到佳沃后,用汤捷自己的话说,“把自己职业生涯的路径全赌进去了”。

用工业的管理思想武装农业,看似简单和美好,但操作起来的困难远远大于在工业上的应用。

汤捷总结了一年以来的“务农”经验:“农业和食品的安全之所以遇到这么大的挑战,主要由中国农业的特征所决定。中国的农业仍然是小作坊农业、小户农业,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是生产不具备积聚性。”

“以我熟悉的电脑产业为例,一个厂房,物料来了,装到库里,进行组合,库里每个环节都是可观察、可管理的。但农业的作业场所是广布性的,流程也更漫长。”汤捷介绍。

此外,全程可追溯系统需要比较高的投入,仅有几亩土地的小户农民无法自发完成这项工作,即便是种植大户或企业化家庭农场,经济效益因素依然不能支持其大规模投入,尤其是后续的管理成本。

据透露,包括这套系统在内,财大气粗的佳沃已花掉了10亿元。柳传志甚至还专门给陈绍鹏送上了定心丸:“投资农业要稳。我们不急着挣钱,投10亿、20亿不着急。”

东方艾格农业市场咨询公司分析师陈渝认同这一观点。他表示,中国的农业仍然还比较传统、分散,未能形成规模。以乳业为例,目前中国百分之七八十的奶牛是个体户养殖,大多数乳企采用分散饲养。

而且,与先进国家的农业的先进的结构相比较,中国农业整个的产业链比较的粗放,上中下游各环节的衔接脱节,整个的效率比较低。中国农业的特点的确给标准化的IT等技术的介入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追溯是种管理思想

“我来做个演示吧!”陈绍鹏掏出手机,打开一个扫描软件,对准一盒蓝莓包装盒上的二维码,佳沃全程可追溯系统的界面马上出现。

这个界面包含五个模块:生产基地、加工工厂、监测信息、物流运输及销售信息。消费者可以看到这盒蓝莓生产流通环节的信息。“信息细致到了土壤和水的检测、农残指标,还有加工工厂具体的地址、生产人员等。”陈绍鹏强调。

所有这些信息由强大的后台系统支撑,涵盖了生命周期的所有环节,包括灌溉,修建,授粉,降雨量等。

除了消费端,佳沃的全程可追溯系统还包括企业内部系统。陈绍鹏继续演示内部系统:“想知道一个子基地施了什么肥料,直接从后台点击该基地,系统马上就会显示肥料类型、每株的施肥量及施肥负责人的信息等。”

佳沃蓝莓的全程可追溯系统涉及到158个环节、超过300人次、产生3100个字段信息量。由此可见,农业的全程可追溯系统操作步骤多,而且是各自操作,不像工厂流水线管理。

“IT系统谁都能做,技术其实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管理和团队的执行力,比如流程怎么最后责任到每个人、每个环节。”陈绍鹏强调,“像全程可追溯这样的IT技术运用到农业,主要体现在管理效率上的提升、管理体系的健全。”

汤捷对此深有感触:“以全程可追溯系统中的土壤和水分采集器为例。每50亩为单位安装一个采集器,万亩地需要200个采集器。但如何管理及维护这些采集器呢?最终还得靠人!”

“万亩农地不仅面积庞大,地势和气候条件也相当复杂,作业条件枯燥、艰苦,这就需要实际操作人员要有非常强的责任心,而且必须要有检查的方法,保证他们认真履行职责。只有管理到位了,才能够优化技术。”

所以,在汤捷看来,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思维现代化,全程可追溯系统改变的也将是传统农业的思维方式,目的是培养从业人员在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标准化和流程化等习惯。

神州数码承建了苏州肉菜流通追溯系统,该公司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战略本部政企服务事业部项目总监翁磊对“思维”一说颇为认同:“在未上肉菜流通追溯系统之前,猪肉批发交易平台非常混乱,交易双方根本没时间查看从屠宰场运来的猪肉的质量。但这个系统上线后,生猪来自哪个养殖场、出自哪个屠宰场一目了然,杜绝了病死猪肉、注水猪肉。”

“不过,在这个系统上线初期,各环节所涉及人员的确不适应这种改变,也有不少抱怨。”翁磊坦言,“运行一两个月后即将进入春节前的交易旺季,为提高效率,相关部门打算暂停该系统,但经营户和批发商等多方都则呼吁不需暂停,因为他们已习惯这套系统,这套系统也的确给各方带来了便利和透明。

苏州肉菜流通追溯系统采用了RFID等技术,通过平台和应用追溯食品来源,消费者所采购的每块猪肉,都能通过安放在市场上的溯源机或专门的网站查询到喂养信息、屠宰信息及流通信息。一旦肉菜有问题,马上就能得知是哪个环节的问题,企业或政府也能迅速反应,采取措施进行召回或整治等。

这场改变到底多大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用近200字篇幅对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明确诸多要求,如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

联想控股、神州数码等本土科技企业已着力参与到农业的安全追溯领域,外资科技企业也把其本国的成熟经验带到了中国,它们正加快走进田间地头,确保消费者餐桌上的食物安全、可靠,NEC就是其中一员。

生鲜产品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冷链物流,但由于设施不足,无法保证冷链物流的全程温度控制,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隐患。如何监控运输温度保证食品安全一直是冷链物流的一道难题。

NEC启动了使用RFID温度标签和GPRS温度监控设备在冷链运用的解决方案:将RFID温度监测标签放入产品包装或货箱中,产品的温度变化就开始记录在RFID标签中,通过不同的通信方式上传至数据中心直到客户收到产品,客户及相关单位通过数据中心的查询系统获得产品的温度记录。

“冷链运输普遍存在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从业人员意识不够高等问题,实时监管成为很重要和有效的一种手段。”NEC中国物联网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李华介绍,“NEC将长期关注农业信息化带来的机会,安全溯源也是智慧城市建设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陈渝表示,大量的国内外科技企业进入农业有其天然的优势,这些企业聚集了大量的现代农业急需的技术和人才,在流程管控上也拥有成熟的经验。科技企业的进入,让农业,特别是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和高效。

网易养猪、联想控股种水果、九城建有机农场,近些年农业里的确出现越来越多的IT角色,他们正在用IT技术、IT思维、IT经营理念来推动农业发展,所建的示范基地不仅可复制从而加速农业的企业化及规模化,还能用现代企业的模式管理农业,提供安全的产品。

正如柳传志当初在任命陈绍鹏所说:“曾有人质疑为什么我会选个做IT的人做农业?我们深刻思考过,认为选养殖业、养猪、水果专家都不合适,因为现代农业不仅仅是种植和养殖,还有运输、管理等诸多领域,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真正懂得现代企业管理的带头人。”

安全3.0时代之后

如今,随着IT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用智能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能轻松知道购买的食品是怎么来的,在这种技术之前,如何获得这些信息?

翁磊表示:“以往农产品或食品的流程管理基本靠笔和纸,非常原始。这种方式不可靠,也不利于保存,管理环节薄弱,既不便于获得信息,在出现问题时也难以追责。”

爱创科技为伊利、雪花啤酒等食品企业长期提品质量追溯解决方案,该公司产品研发总监钟铨把食品安全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以物理辨识为主1.0阶段,即通过对产品的成色、外观等肉眼识别,这种方式对识别者的专业要求相当高;以电码技术为代表2.0阶段,产品的包装会有喷码,消费者拨打企业提供的电话,验证产品的真伪,这种方式交互性较弱;通过RFID、二维码及移动互联等新技术让安全追溯就在你我他身边的3.0阶段。”

“安全3.0阶段有两个特点,那就是便利性和互动性。”钟铨继续总结,“不仅消费者可以方便快速地获得食品安全信息,企业还能够获得消费者的反馈,这些反馈数据也将成为企业研发、营销等的重要数据来源。”

钟铨认为,安全追溯正处于3.0向4.0过度的阶段。

“安全4.0阶段,并不一定是因为一种新技术而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和突破,而在于结合现有IT技术,在移动互联应用上进行创新和突破,让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流程越来越规范。”

汤捷认为,大数据、云计算都将会在追溯领域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此外,依靠新技术对土壤进行改良,利用新的技术应用防病虫害,就能从源头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甚至杜绝农残及重金属超标等事件的发生。

钟铨提出了“G-B-C”理论――农业和食品的安全应该包含三个方面:政府(government)监管、企业和行业(business)的自律以及消费者(consumer)的参与。

对于农业安全的未来,汤捷感叹道:“技术只是手段,即便科技再发展,也不可能人人都是农残和重金属检测专家,不可能人人日常随身携带一台检测仪,喝口水都要测一下。政府颁布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法规法律、企业担负起社会责任,才是解决农业及食品安全唯一的办法。”

餐桌安全总结范文第9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城市食品安全为突破口,以创建食品安全城市为抓手,切实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督促各社区居委会、辖区各单位,联系协调各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共同开展工作,监管部门依法履职,企业依法诚信经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形成“上下统一、权责明确、运行高效、保障有力、无缝衔接、全程监管、符合实情、科学合理”的监管格局。推动趵突泉街道办事处食品安全整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基本目标

(一)食品安全状况良好。趵突泉辖区内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尤其是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蛋、水产品、乳制品、保健食品等主要食品和专供婴幼儿及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安全状况稳定在较高水平。创建期间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二)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监管所需人、财、物的投入,监管执法实现全覆盖,有效整治食品安全问题,食品行业依法诚信经营,产业健康发展。食品安全社会公治格局基本形成。

(三)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群众及社会各界对办事处的食品安全工作措施认可度高。同时,力求食安考核成绩在区里排名前列。

三、创建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组织管理体系完善

1.办事处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组织召开食品安全工作调度会、办公会,定期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明确监管责任主体和要求,权责明确,协调联动,全面堵塞监管漏洞和盲区,消除监管空白。

2.办事处各部门、各单位全力支持食药所的工作和建设,各居委会配齐专职食品安全工作人员,每人每年参加食品安全相关内容的培训时间不少于40小时。保证食品监管队伍的办公业务用房、执法车辆、快速检测、执法取证、应急处置,通信交通等执法装备。设施按上级标准化要求配备。根据辖区实际情况,为提高工作效率,配备执法巡查电动车两辆,为辖区小餐饮业户购置统一工作服。

3.按照上级的配备要求,将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纳入办事处工作支出资金预算之内,保证开展食安工作经费充足。

4.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按照上级食药部门的指导,加强与市、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的衔接,建立畅通高效机制。同时,支持辖区便民农贸市场内的食品安全检测室(站)建设,补助检验检测费用。

5.加大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力度,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食品安全纳入办事处绩效考核、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食品安全工作所占权重不低于5%。

6.加强食品安全制度建设。按程序适时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健全制度措施,促进食品安全依法监管、科学监管和有效监管。

(二)监督执法坚决有力

1.食药所坚持重典治乱,保持高压态势,使严惩重处成为食品安全治理常态。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立案查办,依法从严从重给予行政处罚。加强与派出所的工作联系,对涉刑案件积极取得公安部门的配合指导。城管科、执法中队全力配合食药监管所的办案行动。

2.加强过程监管,严格食品安全检查、巡查和抽查,做到对趵突泉辖区内所有的食品餐饮场所依法监管全覆盖、科学监管有痕迹。加强辖区内大型餐饮及内部餐厅的规范与监管。各居委会配合监管所作好住宅小区内监管对象的摸底工作,城管科配合监管所作好街道两侧监管对象的摸底工作。尽快建立各类经营主体监管档案。按照风险分类等级进行现场检查,作到巡查全覆盖。

3.有序开展辖区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和隐患排查,建立高效的风险监测信息通报、食品安全问题隐患报告和处置机制。以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超标、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食品广告虚假宣传、伪造生产日期等为重点问题,以辖区农贸市场、银广超市、银座商城玉函店、各连锁超市、校园周边等为重点区域,以乳制品、食用油、肉及肉制品、保健食品、蔬菜、水果等为重点品种,各居委会、城管科、市场管理办公室配合食药监管所深入持久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并对监管业户进行食品安全制度的落实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严格执行问题食品处理机制,确保发现的问题食品得到及时依法处置,行政处罚、责任追究到位。

4.城管科、执法中队配合食药监管所加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力度,扩大抽检范围,增加抽检频次,严把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关口。通过日常监督抽检,及时发现问题食品。

5.市场管理办公室配合食药监管所建立食品及食品原料规模化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机制,严格食用农产品入市监管。农贸市场和超市建立并实施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市场管理处作好制度落实工作。

6.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加强动态管理,及时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黑名单”,对失信行为予以惩戒,督促生产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

7.城管科、执法中队配合食药监管所进行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饮、小摊贩的综合治理工作,坚持“疏堵结合,规范发展”,鼓励支持其不断改善生产经营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开展集中治理,小摊贩监管覆盖率达85%以上,小作坊监管覆盖率达到100%,小餐饮监管覆盖率95%以上。

8.积极协助环卫所建立餐厨废弃物集中收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废弃物得到规范处置。严厉打击非法收运处理餐厨废弃物、非法制售“地沟油”等行为,严防“地沟油”回流餐桌。

9.食药所、城管科、执法中队,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促进规范执法、科学执法、文明执法、严格执法。无违规违纪和不文明执法行为。

(三)督促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1.辖区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持有有效许可证或纳入管理,符合发证或备案相关条件。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以法定代表人负首要责任、食品安全主管人员负直接责任、从业人员负岗位责任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度,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强化所有经营主体责任的落实并签定责任承诺书。

2.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保证食品安全投入,强化过程控制,确保场地环境、设施设备、卫生条件、流程布局、从业人员等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责任管理、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生产经营记录、出厂检验、产品追溯召回、员工健康、培训教育等制度,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和保障水平。严格落实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因未履行相应义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连带责任。

3.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并按要求召回问题食品,问题食品召回率达到l00%。

4.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等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集中培训不少于40小时。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分管负责人。

5.参加量化分级管理的餐饮服务单位不低于持证单位数的90%,参加量化分级评定单位的公示率达l00%。

(四)应急管理有序高效

1.加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制定《重大节日应急工作预案》。

2.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演练,每年至少培训1次,每2年至少开展1次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完善应急装备物资,严格事故信息报送,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3.有效处置食品安全事故事件,食品安全事故及事件应急处置率达100%,无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行为,无重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件。

4.规范信息管理,建立信息平台,促进部门间、区域间食品安全信息互通共享。宣传联络员制度和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处置机制,强化舆情监测监控,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妥善处置食品安全社会舆论事件。

(五)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推进辖区农贸市场的提升改造,引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逐步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经营。提高流通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的可控性,促进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流通和餐饮服务经营业态多元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推动各类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健康协调发展。

(六)实现社会共建共治

1.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科普宣教及“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营造良好食品安全工作舆论氛围。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增强社会公众认知能力,科学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2.将食品安全纳入公民法制普及、科普常识、职业技能和学生课堂教育,提高社会公众食品安全素养和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公众对食品安全支付意愿强,食品安全消费行为健康理性。

3.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制度,通过各种新闻宣传媒介,使公众获知时效性强、内容丰富全面的食品安全信息,充分了解政府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心和监管的成效,食品安全消费行为得到有效指导和引导。

4.大力推行网格化监管,将食品安全监管服务融入社会网格化管理,建立集中受理、分配办理、高效处置、全程监督的快速联动监管机制。

5.向辖区居民公布食药所办公电话,专人受理接听,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6.支持媒体监督,鼓励群众参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新闻媒体、行业协会代表等各方力量,加强对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营造社会共治良好氛围。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根据区政府创建方案及考核标准制定我办事处创建方案及工作标准。召开趵突泉办事处动员部署大会,全面启动创建工作。

(二)组织创建第一阶段对辖区食品经营业户全面摸底,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结合摸底工作,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及重点品种进行初步风险检测和隐患排查;

组织创建第二阶段有序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1、对社区菜市场进行农产品的重点品种抽检,建立并实施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2、综合治理四小,推动其生产经营条件的改善。3、对餐饮企业及学校食堂专项检查,规范经营管理。4、对校园周边开展专项整治。5、对小饭桌进行专项检查;

组织创建第三阶段对商场和超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对重点问题和重点品种进行抽检,并进行食品安全理性消费知识宣传活动;

组织创建第四阶段加大日常巡查及抽查力度,重点为四小和餐饮企业、社区菜市场;

组织创建第五阶段对学校周边及学校食堂加强检查,并对照考核标准自查。

(三)考核评价迎接市、区食安办对我办创城工作的考核评价。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趵突泉街道办事处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将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创建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强化人、财、物保障,充分发挥部门合力,切实将各项创建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二)严格落实责任。根据辖区实际,制定并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层层分解任务、严格落实责任。建立工作台帐、信息通报制度,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并以此促进工作整改,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三)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规范创建工作管理,切实落实严禁弄虚作假,严禁违规操作,严禁以任何形式干扰评价工作的纪律要求,做到依法依纪、公开透明、节俭高效,杜绝铺张浪费,防止借创建之名搞形象工程,确保创建工作客观公正、创建结果有效可信。

餐桌安全总结范文第10篇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20__年5月20日)

同志们:

农业发展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动植物的安全,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县里决定召开这次联席会议,目的就是认真贯彻落实3月3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召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20__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安排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刚才,我们听取了几个单位的工作报告,等下,××书记、××主任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20__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的简要回顾

(一)广泛宣传教育,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县委、县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健康的大事来抓,组委会各成员单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制作宣传版块40块,出动宣传车56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5000份,接受群众咨询1800人次。举办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3000多人。县电视台在每晚黄金时段播出农产品质量行情,县蔬菜局还专门下乡宣传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并发放《主要蔬菜品种无公害蔬菜生产操作规程》等资料20__份;县农业局组织农技人员,利用墟场向群众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二)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开展农产品产地环情调查认证。20__年,全县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28625亩,农田保护率为82.3;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7.26万亩,其中,无公害梨面积2.52万亩,无公害柑桔面积2.24万亩,无公害水稻面积1.5万亩,无公害蔬菜面积1万亩,建立了茶峒镇、花垣镇、麻栗场镇三个5头生猪生产基地和兄弟河水库2100亩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

(三)建立检疫检测体系,实行农产品上市检疫检测。县蔬菜局建起了州内第一家县级蔬菜检测中心,同时还获得了省技监局授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具备了开辟绿色通道的资质,农业、卫生、工商、技监、畜牧局等单位,也想方设法挤出资金,完善设备,不断提高其检测水平。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凡进入我县市场的水果苗木和动物品都必须经过检疫检测,合格后才能准入,禁止劣质种子、禁用的农药化肥进入市场,禁止乱丢农药瓶袋,禁止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禁止使用未经消毒处理的垃圾肥,禁止高污染企业落户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禁止使用牲猪“瘦肉精”。对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蔬菜、肉类上市进行严格检疫检测,在县城实行生猪统一检测屠宰,在大型农贸市场还实行了无公害蔬菜专营区,分类经营,每天对上市蔬菜进行检测,杜绝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上市,全年共检测20个蔬菜品类1267个样品,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3以下,生猪“瘦肉精”检出率为零。四是认真开展农资打假行动,查处涉农事件。全年共查处各类涉农事件32起,其中仅农业和环保局就查处涉农污染事件11起,面积672.32亩,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3万多元。农资打假共收缴不合格品种70个,982公斤,不合格化肥25吨。初步形成了一个“从土地到餐桌”的农产品全过程监控。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还相当薄弱,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违禁药物和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三大体系”建设依然滞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还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还不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面对“入世”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要增强我县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二、统一思想,提高对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

目前,我国已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用3000多个,全省有70多个,全州有3个,我县还没有。我们应该看到本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现状还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对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性,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为契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发展无公害农 产品和绿色食品,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需要。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农产品认证许可,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把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与宣传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结合起来,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普及质量安全知识,加强管理监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活动措施到位,推动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体系建设。

(二)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安全、段持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产品普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亲睐。近几年来,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产品市场消费安全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农产品质量隐患,如生产过程中使用违禁药物、加工不合格等,对市场消费安全、对消费者利益带来不良影响。只有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强化认证许可,把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与维护农民的利益高度统一起来,使生产和消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提高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数量型农业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农业,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国内贸易为主转变为国际国内贸易双重推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给我省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实践表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达不到国际要求,不符合国际标准,就难以打破国际市场的“绿色壁垒”。我县的农产品质量如果上不去、安全不过关,不但外向型农业无从谈起,而且国内市场也难以占领,现有的市场也将逐步失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必须围绕提高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树立没有质量安全就没有竞争力的观念,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我县农产品竞争力提高,扩大优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发展外向型农业。

(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去年,我县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人均纯收入增加194元,取得了新的突破。但要实现农民长期稳定增收,必须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农产品只有优质安全,才能销得好,卖出好价钱。目前,一些大宗农产品相对过剩,安全、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却相对不足,优质农产品特别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价格高于一般产品的5-20,市场需求旺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活动,就是要以加快发展优质、安全、特色、名牌农产品为重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链建设,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切实抓好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今年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目标是:全省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8‰以下,生猪“瘦肉精”检出率控制在1以下;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环境检测评价面积1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突破2万亩;新增无公害生猪产地认定规模5万头,无公害生猪产地认定规模达到8万头以上;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数2个;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6个、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2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区8个,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突破2万亩。

(一)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要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桠柑、猕猴桃、茶叶、优质水果、蔬菜、生猪、山羊、稻米等,大力推广普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展优势产业,建立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重点培育一批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创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品牌,创建一批高规格的标准化示范区,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二)加快我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农产品的认证创牌工作。要加快健全我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按照网点布局合理、监测有效的原则,完善检测机构,重点建设农产品速测网点和市场检测窗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工作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继续搞好水稻、油料、蔬菜、瓜果、生猪、牛、羊等产地认定工作,加强对已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跟踪监督管理;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加快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正确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共同搞好农产品认证创牌工作,树立我县“品牌”意识,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充实仪器设备,改善检测条件,强化检测手段,力争用2-3年时间,基本建立起县级农产品质检站为基础的强制性检验检测体系,以农产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自律性速测站为依托的覆盖全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

(三)以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在全程监控上有新突破。紧紧围绕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流通领域三个关键环节,实行“从产地到市场”的全程质量监控。狠抓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污染的整治,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搞好水稻、蔬菜、茶叶、水果农药残留和生猪“瘦肉精”的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在全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面推行以蔬菜、生猪为重点的市场准入制度。要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使我县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标识化流通、规范化交易,力争在年内,50以上的农产品在不同层次上分别符合“放心”、“无公害”、“有机”的标准,努力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消费。办好基地与市场质量对接的试点,在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超市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标识农产品专销区或专柜,对检测合格标示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推行“产地与销地”、“市场与基地”、“屠宰厂与养殖场”质量对接与互认。

(四)以法制建设为重点,在推进依法管理上有新突破。建立和完善农业执法体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执法作为农业行政执法的重中之重,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农业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整治力度,严厉查处制售假劣、销售禁用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等违法行为,重点打击违禁制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瘦肉精”等违法行为。各级政府和县直部门要把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并明确专人抓,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好。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湖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依法管理好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特别要加强动物检疫、农业环境污染、农业野生动植物等方面的监管力度。要动员全社会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组织新闻宣传部门搞好宣传报道,发现典型,及时宣传。对问题严重的单位,公开曝光,限期整改,把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努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一是例行监测制度。目前我县已对蔬菜生猪开展了以农药残留、“瘦肉精”为重点的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对要将这项工作制度化,监测范围要扩大到所有大宗农产品,并对监测结时进行公告。二是市场准入制度。要严禁假冒劣质、禁用农业投入品流入市场和农产品生产领域,重点是把好农药、兽药的市场准入关,堵住高毒高残留农药、 “瘦肉精”的流通渠道,要通过2-3年的努力,在全县全面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三是质量追溯制度。要按照产品质量可追溯的要求,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经营档案,推行农产品标识流通,今后上市农产品都要标明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联系地址和电话、检测合格证明等,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四是责任追究制度。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的基础上,对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强化生产者、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五是企业自律机制。要帮且和督促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按照国家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及市场准入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保障体系,开展行业生产经营质量承诺和行业自我约束,使企业自觉按照技术标准组织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六是农民自为机制,要通过加强宣传和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安全生产和消费意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强化农民的质量安全责任,使广大农民自觉按照农业标准化的要求进行生产。

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涉农部门都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好。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要亲自抓,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的开展,把这项工作不断纵深推进,各单位要按照县分配的任务指标,结合各自实际,明确任务,细化措施,责任到人,分项落实。

(二)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县农业局要切实履行职责,制定考核方案,将任务分解到乡镇,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各乡镇都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地,将责任落实到人。要加强督查督办,对工作进展情况要及时进行通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地方,要加大跟踪督查力度,落实好整改措施。

(三)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支持力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增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投入。要适当调整项目投资结构,充分发挥现有农业项目资金的作用,加大对基地建设、产地认定、检测检验、技术培训等基础建设的投入。

(四)要加强部门配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县上下都要紧密配合,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工作效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工商、食品监管、质监、商贸、新闻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履行好职责,并积极作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的有关工作,共同推进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上台阶。

(五)要大力宣传,扩大影响。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是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污染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要着力宣传那些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大力宣传,弘扬正气,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奔有劲头。

(六)要加强监督,注重实效。要把行政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反两方面和典型都要在一定时间跟踪报道,跟踪监督,力求引起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力求收到好的实效。

上一篇:木工安全总结范文 下一篇:留学安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