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医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18:57:10

本科医学论文

本科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医学学生本科学习阶段所学习的内容大多较为抽象,单单通过课本很难掌握要旨。基于循证医学的基石是最佳的医学证据、而这些医学证据主要来自已有的研究报告,特别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成果,以及对这些研究的Meta分析,因此通过可靠的医学期刊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的医学研究证据。另一方面,本科学生需要掌握获取这些医学研究证据的有效方法,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临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了解同类医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对研究的结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从而把此类医学问题的最佳证据为我所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时要做到:基于临床关注的问题或重大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参考当前最好的证据决策;关注实践的效果;后效评价、止于至善。在实践操作中进行必要的、科学的、有效的文献检索,以及合理的归纳和分析能够一定程度上对本科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但是在检索和分析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深刻领悟有关文章对治疗方法的表述,不能断章取义;在分析文献的过程中要学会正确辨别权威的表述和指南;在以文献作指导的时间过程中注意与临床经验进行合理结合,充分参考病例的个人情况和临床背景,结合用药的禁忌,才能在临床实践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为将循证医学思想具体应用到临床教学工作中,郑宏庭等人以内分泌临床教学为例提出,对在一线进行临床教学的医师进行包括循证医学相关理论和实践,以及文献检索、阅读、评价等技能的培训;进行实习生承担日常医疗工作、一线医生协助的教学模式改革;集中讨论解决实习生在日常医疗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定期举行以实习生为对象的病历或专题讨论以及相关文献报导。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医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系统化,又可以将理论在实践中体现,并加以操作运用。鉴于医学前沿的论文及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多为英文,专业英语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医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加强英文原版教材的阅读,掌握常见的疾病的词汇及英文的习惯用法。此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对于某个特定领域新进展进行查阅,不断更新最佳的医学研究证据。

2教学评价

因为当前专业职称的评定现状,临床医生需要晋升职称,医学生需要,运用系统评价/Meta分析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主要是SCI论文)造成对EBM认识上的误区。社会上也因此出现各类为了迎合对系统评价/Meta分析需求的培训班,因为培训师资水平的良莠不齐,影响了参训学员的学习质量。王萍玉等人对某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循证医学课程,并采用形成性评价,具体包括平时表现评价、作业评价、教学实践活动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果显示循证医学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在循证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相结合,对理论的掌握中不仅要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还要学习一定的文献评价进行相应的补充,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不仅能够使学生认可,主动地学习,同时能培养学生对循证医学学习的习惯,促进终身发展。

3教学意义

在本科及实习阶段学习循证医学对于我国医学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①提高我国药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循证医学遵循以最佳的医学研究证据,在对医学证据的搜集和分析过程中遵循科学严谨的态度,同时考虑病例个人的临床背景和现状,以最佳证据指导实践,指导对新药研发、生产、评价和不良反应监测,同时也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走出国门、创出品牌。

②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当前我国的医疗服务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卫生资源的配置呈现不均衡,各地疾病谱构成不同,医务工作者素质和水平也存在着差异。普及循证医学知识是通过不断提高医生的临床知识和专业技能来改善当前医疗服务的质量,同时又不增加医疗费用,使公众和政府都能获益。

③普及医学知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随着循证医学最佳证据的普及,患者和公众能方便了解自身的基本临床情况,获得医学研究结论,防止有病乱投医;同时,公众的健康意识提高了,便从以往的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预防疾病。

4结语

对本科学生的循证医学学习,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教会学生学会搜集最佳研究证据,学会评价医师已有经验并为我所用,学会分析病例个体的临床情况和现状。学生的学习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同时掌握获取资源的有效方法,学会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有据可依,并不断对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对研究结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中可采用形成性评价,一方面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经验,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促进终身学习。

本科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1.1资料来源

随机选取该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159份。试卷由教研室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从试题库中抽题组卷,基本覆盖了生理学教材(朱大年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生理学第七版)十二个章节的知识,试题层次包括了解、熟悉、掌握三方面,其中了解占8%,熟悉占15%,掌握占77%。并按照教学课时数统一分配各章节知识点所占分值,经教研室主任审核后,交由教务科统一安排和组织考试,采取专人监考,考生单人单桌考试。

1.2试题组成和评分方法

本次分析的期末考试试卷共69题,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类。客观题为单项选择题,共60题,分值60分;主观题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分值40分,满分100分。试卷评阅标准依据出题时制定的标准答案和评卷标准,客观题由教务科读卡机阅读,主观题由教研室组织任课老师集体阅卷,采用流水作业,由专人复核阅卷情况后统分,提交至教务科。

1.3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将159份试卷中每道题的编号、得分、总分和每个学生的学号输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并用Excel软件的函数公式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算各题得分均数、标准差和方差,分析本试卷的信度、难度和区分度,计算公式如下。试卷整体的信度α={k/(k-1)}×(1-∑Si2/St2)(k为试题总数目,Si2为第i题得分的方差,St2为总分的方差);客观题难度系数:P=V/W(V为该题的答对人数,W为参加测试的总人数);主观题难度系数:P=X/W(X为该题的平均得分,Y为该题的满分值);试卷整体的难度系数=各题难度系数的平均值;每题的区分度:D=2(∑Hi-∑Li)/nWi(将学生考试成绩由高向低依次排列,从两端各取抽样总人数的27%,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Hi为高分组该题得分总和,∑Li为低分组该题得分总和,n为高分组和低分组总人数,Wi为该题的满分值);试卷整体的区分度=各题区分度的平均值。

2结果

2.1成绩分布

试卷满分100分,平均成绩81.00,最高分97.90分,最低分30.80分,标准差8.43分。学生成绩分布为30~49分2人,50~59分3人,60~69分11人,70~79分48人,80~89分79人,90分以上16人,由图1可见成绩呈负偏态分布。

2.2试卷质量的分析

2.2.1信度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程度,是衡量试卷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信度越高,说明试卷越能正确反映考生的程度,一般认为信度值α大于等于0.8的试卷信度非常好。本次试卷分析采用所有试题的一致性程度来计算考试的信度,本次试卷的信度为0.7920,表明本次考试成绩是可靠的,如实反映了考生的水平。

2.2.2难度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通常用难度系数表示,难度系数小于0.4表明试题难度较大;难度系数在0.4~0.7表明试题难度适中;难度系数大于0.7表明试题难度偏易。通过分析,本试卷的难度系数为0.7525,表明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偏易,本试卷中试题难、中、易分值比例分别为8%、53%和39%。

3讨论

本次考试试卷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共4种题型,试题结构合理,其中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值比例为3∶2,试题覆盖知识面较广,各章节知识点分布合理,符合命题要求。信度、难度和区分度是试题质量分析的主要评价指标。本次试卷分析信度为0.7920,说明本次考试结果可靠,可以如实的反映学生的水平;试卷总难度系数为0.7525,表明难度适中偏易;试卷总区分度为0.3052,区分度较好,基本能将生理学知识点掌握程度高低不同的学生在成绩上拉开差距。本次考试平均分为81.00,标准差为8.43,最高分97.90分,最低分30.80分,考试成绩呈负偏态分布,以70~89分的成绩居多,说明大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对生理学这门学科的知识点掌握的较好,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笔者通过对本次考试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主观题中名词解释“Homeostasis”难度系数为0.3522,区分度为0.9767,说明学生普遍得分率低,且高分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得分,这道题是对专业英文词汇的测试,学生得分低多是因为没有翻译正确,而本科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适量的专业英文词汇,因此以后教学中任课教师应将基本概念中的关键词和专业英语词汇加以强调,以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另外笔者发现学生对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掌握的较好,例如通气/血流比值、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物质跨膜转运的形式、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等,这些试题难度系数大、区分度小,说明这些题学生的得分均较高,且高分组学生与低分组学生得分区别不大,因此这些试题需要修改或者淘汰。但因这些题为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内容,所以应对这些试题加以修改,比如对于这些知识点的考试可尽量结合临床相关知识适当提高试题的难度,力争把相同的知识点换一种方式出一些难度高、区分度好的试题,从而替换试题库中难度低、区分度差的试题,进而及时更新试题库,完善试题库建设。好试题库的应用可更好的实现在考教分离的原则下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笔者还发现学生低得分率试题多集中在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章节,说明这两章节知识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提示任课教师在这两章节教学的过程中可多结合临床知识讲解,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总之,笔者通过本次试卷分析促进了试题库的及时更新找出了教与学的薄弱环节,可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本科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不少研究认为实施“早临床”可以改善“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医学教育下理论和实践联系不紧密的情况。“早临床”是我国根据国情,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整顿教育资源所提出的医学“三早(包括早临床,早科研,早社会实践)”教育中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我国医学教育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手段之一。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是西方国家医学教育的模板。美国医学学制为四年,第1、2年学习临床前医学基础理论,第3、4年的时间都发生在教学医院的病房或社区门诊。美国学生在带教医生指导下进入各科室实习、观察并参与患者的治疗。与我国的医学学制相比,美国的“早临床”教育是“前瞻性”学习,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基础知识,主动解决问题,实现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结合。我国的临床本科生教育是“回顾性”学习,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单纯地实现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转移。在“早临床”过程中,学生跟随带教老师查房、问诊、为病人检查、观看手术过程与临床基本技术操作,有疑问即提出。此过程可刺激学生在学习中寻求答案,发现新问题,从而深刻理解临床与基础医学知识的联系。在医院见习过程中可提前熟悉医院的运作,为自己的实习打下基础。另外,在“早临床”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沟通技能。在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E)所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中,沟通技能是基本核心之一。在西方国家,沟通技能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医学教育中的医学教育本身。因此,良好的沟通技能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学生与病人接触的过程能对病人受疾病的折磨有感性认识,这对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尤为重要。特别是近年来患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空前高涨,医务界正在面对全社会对医疗活动近乎严酷的审视和要求,良好的沟通技能越来越能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二、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以“早临床”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一)高等医学院校“早临床”制度的推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都认识到当今时代迫切需要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医务人员。而我国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造成的基础与临床严重脱节,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医务人员。近年来,许多高等医学院校推行的临床本科生“早临床”教育,仍停留在学生自愿进行临床见习的阶段,学生不够重视,其成效不显著。因此,推行临床本科生“早临床”制度,将在学习基础课的低年级学生推向临床是必不可少的举措。

(二)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实践平台的打造

医学高等院校应与附属医院达成共识为医学生提供最直接的实践基地。附属医院也借助医学高等院校的医学人才资源和科研优势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与科研工作,双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临床实践基地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等院校附属医院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则附属医院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临床实践基地教师队伍带教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早临床”的培养质量。学校和实践教学基地要让临床教师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对临床教学职称的聘任制度要严格把关,建立临床教师评价体系,评价教师的理念,临床操作标准化,临床能力,讲解能力。有些教师在带教过程中,由于学生处于低年级的学习,未学习专业课,不熟悉临床工作,教师更愿意将机会给高年级的学生或选择自己完成工作。因此,临床教师的理念和责任义务的明确,决定带教质量和学生临床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带教时对于教学内容的讲解方式决定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接受程度。在此问题上,可采取临床教学实践基地师资培训制,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选派学校经验丰富的教授或讲师到附属医院进行示范教学,与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队伍互动交流,让临床教师充分了解低年级医学生与高年级医学生对知识接受方式的不同,便于教师带教时调整自己的讲解方式。

(四)“早临床”教学过程中PBL教学模式的采用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采用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次提出。PBL以非教授讲授为主,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合作和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临床教学中,PBL以病例衍生的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临床教师为导向,启发学生以问题为指导,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临床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所学医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实现从理论到临床知识的过渡,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独立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之,在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中以“早期接触临床”为核心进行教学改革,明显优于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解决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中基础医学与临床严重脱节的问题,实现基础医学与临床的结合。

本科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已经成为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医学本科教育阶段如何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很多医学院校已经把毕业论文作为医学本科生毕业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而医学论文写作尤其是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科研能力的一项主要表现形式,论文写作的好与坏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学校、医院所学基本功是否扎实及科研能力的强弱。

1医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我校开设的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课时共18学时,若在这18个学时之内让学生掌握医学论文的写作要领、科研设计的总体把握及构思确实有很大难度,况且毕业论文写作又稍有别于一般医学论文的写作,让学生了解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及各自的写作重点,应当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医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首要的受益者,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拥有数篇优秀的医学论文是今后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医学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则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这样让学生首先在校期间就对论文写作产生一个感性认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论文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此外,亦为他们高素质的塑造与锤炼,以及毕业就业的成功增加重重的砝码。学校是间接的受益者,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社会是根本的受益者,社会是所有医学论文的最终使用者,对医学论文质量的要求当然是越高越好,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质量医学论文的基础,而一篇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对医学、生命科学乃至全人类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2医学写作教学现状的提示

目前关于医学写作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较少,因为大多数医学院校虽然开设了医学写作课程,但往往是有名无实,即虽然开设了这门课但实际上却没有开课,或者教师讲授乏味,学生对此毫无兴趣,抑或学校、任课教师、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加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让大家都重视起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是非常重要的。

3医学写作教学改革思路

我们计划在原来教学方式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医学写作能力。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医学院校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克服医学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滞后性,关键在于医学院校教育模式、教学方式的改进。因地制宜,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采取合理的培养方式,从而稳步而健康地实践医学论文写作教学过程。

3.1基本改革内容

3.1.1改革现有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内容,改变目前“填鸭式教育”,在教授教材内容的同时,注意补充新的医学写作知识,不同类型的医学论文虽然格式固定,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过去很多常用的诊断标准、数据单位都在变化,教材内容往往跟不上这些变化。

3.1.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①采用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②理论教学与实践同时进行,实践包括论文写作及对论文的评判、修改,从而尽快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论文的类型与体裁;医学科技论文的选题;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医学图表。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尝试不同题材的论文写作,并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集体评判、修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1.3编写及整理医学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及不同类型论文写作模式教案:目前关于医学论文写作的参考书不是很多,而且良莠不齐,为此,我们应当从中选取有关内容并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编写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案和参考资料。

3.1.4注重介绍科研设计、科研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科研设计、科研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实际上是科研活动成果的书面形式,科研活动的条理性、逻辑性、缜密性都可在论文中得到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科研和论文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教授医学写作时应特别提出科研设计和科研方法的重要性。

3.1.5带领学生到编辑部见习,了解稿件在编辑部的审稿流程及稿件中一些常见问题,进一步明确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机会,接触大量的稿件后,会逐渐对稿件写作格式、论文选题、常见问题等有一个大概地了解,有利于日后论文写作。

3.2医学写作教学课程设置合理化、科学化建议

3.2.1开设医学论文写作选修课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设选修课,培养其医学写作意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该课程,并适当限定班次人数,选择有编辑或论文写作经验者作为老师,讲授写作相关知识,培养其学习兴趣,并且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

3.2.2开设医学论文写作必修课在高年级学生必修课程中设立论文写作课程,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所有医学院校的本科生都有机会提高自己的论文书写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前面开设选修课的基础,学生学习起来应相对轻松,但在教材的选择、教师的培养上都处在摸索试探阶段,应总结经验,稳步发展。

3.2.3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论文的类型与体裁;医学科技论文的选题;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医学图表。

3.2.4穿插医学论文写作于其他各学科医学院校的学科分支较细,且多数教师都有发表过医学论文的经历,聘请有经验老师开设培训班对教师进行培训,然后由这些教师在传授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本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通解医学论文写作技巧,发挥专业课教师在论文写作指导上的主导作用,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学生无法对医学论文写作形成完整而系统性的认识,若把握不当,则流于形式。这样,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把医学写作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一、二年级开设选修课,重点讲授医学写作史、科研设计等相关内容,参阅优秀医学杂志,到编辑部见习,对写作有一个大概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在三、四年级开设必修课,讲授论文的选题、不同题材论文写作格式、写作重点等内容,并指导学生尝试写作论文,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修改、点评。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不同题材医学论文的写作格式、写作技巧及写作重点。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从这个方面讲,学院是最大的受益者。论文关系着学生工作后职称晋升、科研成果的发表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对该门课程应该有主观兴趣,但客观现实是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写作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着其讲授的乏味性,所以这门课程长期不被重视。在其参加工作后,科研能力及论文写作基本功较差,不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又会影响其他各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们期望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对科研设计和医学写作的重视,在学校就打好基础,改变目前大多数医学毕业生甚至毕业数年的临床医师不会写论文的现状,使其在毕业后,有更好的能力实现个人发展及为社会做更大的奉献。

【参考文献】

1许霞,马翔.浅析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6):659660

2郑建宙,周歧江,李壮等.医学毕业论文教学的初步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5):831832

3郭胜伟.中医院校医学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2):125127

4戴又坚,吴仁友.成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的实践与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04,18(6):3437

5郑芙林,刘家全.医学论文写作规则[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881389

本科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目前,我校开设的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课时共18学时,若在这18个学时之内让学生掌握医学论文的写作要领、科研设计的总体把握及构思确实有很大难度,况且毕业论文写作又稍有别于一般医学论文的写作,让学生了解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及各自的写作重点,应当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医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首要的受益者,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拥有数篇优秀的医学论文是今后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医学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则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这样让学生首先在校期间就对论文写作产生一个感性认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论文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此外,亦为他们高素质的塑造与锤炼,以及毕业就业的成功增加重重的砝码。学校是间接的受益者,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社会是根本的受益者,社会是所有医学论文的最终使用者,对医学论文质量的要求当然是越高越好,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质量医学论文的基础,而一篇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对医学、生命科学乃至全人类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2医学写作教学现状的提示

目前关于医学写作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较少,因为大多数医学院校虽然开设了医学写作课程,但往往是有名无实,即虽然开设了这门课但实际上却没有开课,或者教师讲授乏味,学生对此毫无兴趣,抑或学校、任课教师、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加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让大家都重视起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是非常重要的。

3医学写作教学改革思路

我们计划在原来教学方式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医学写作能力。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医学院校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克服医学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滞后性,关键在于医学院校教育模式、教学方式的改进。因地制宜,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采取合理的培养方式,从而稳步而健康地实践医学论文写作教学过程。

3.1基本改革内容

3.1.1改革现有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内容,改变目前“填鸭式教育”,在教授教材内容的同时,注意补充新的医学写作知识,不同类型的医学论文虽然格式固定,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过去很多常用的诊断标准、数据单位都在变化,教材内容往往跟不上这些变化。

3.1.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①采用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②理论教学与实践同时进行,实践包括论文写作及对论文的评判、修改,从而尽快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论文的类型与体裁;医学科技论文的选题;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医学图表。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尝试不同题材的论文写作,并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集体评判、修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1.3编写及整理医学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及不同类型论文写作模式教案:目前关于医学论文写作的参考书不是很多,而且良莠不齐,为此,我们应当从中选取有关内容并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编写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案和参考资料。

3.1.4注重介绍科研设计、科研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科研设计、科研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实际上是科研活动成果的书面形式,科研活动的条理性、逻辑性、缜密性都可在论文中得到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科研和论文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教授医学写作时应特别提出科研设计和科研方法的重要性。

3.1.5带领学生到编辑部见习,了解稿件在编辑部的审稿流程及稿件中一些常见问题,进一步明确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机会,接触大量的稿件后,会逐渐对稿件写作格式、论文选题、常见问题等有一个大概地了解,有利于日后论文写作。

3.2医学写作教学课程设置合理化、科学化建议

3.2.1开设医学论文写作选修课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设选修课,培养其医学写作意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该课程,并适当限定班次人数,选择有编辑或论文写作经验者作为老师,讲授写作相关知识,培养其学习兴趣,并且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

3.2.2开设医学论文写作必修课在高年级学生必修课程中设立论文写作课程,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所有医学院校的本科生都有机会提高自己的论文书写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前面开设选修课的基础,学生学习起来应相对轻松,但在教材的选择、教师的培养上都处在摸索试探阶段,应总结经验,稳步发展。

3.2.3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论文的类型与体裁;医学科技论文的选题;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医学图表。

3.2.4穿插医学论文写作于其他各学科医学院校的学科分支较细,且多数教师都有发表过医学论文的经历,聘请有经验老师开设培训班对教师进行培训,然后由这些教师在传授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本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通解医学论文写作技巧,发挥专业课教师在论文写作指导上的主导作用,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学生无法对医学论文写作形成完整而系统性的认识,若把握不当,则流于形式。这样,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把医学写作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一、二年级开设选修课,重点讲授医学写作史、科研设计等相关内容,参阅优秀医学杂志,到编辑部见习,对写作有一个大概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在三、四年级开设必修课,讲授论文的选题、不同题材论文写作格式、写作重点等内容,并指导学生尝试写作论文,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修改、点评。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不同题材医学论文的写作格式、写作技巧及写作重点。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从这个方面讲,学院是最大的受益者。论文关系着学生工作后职称晋升、科研成果的发表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对该门课程应该有主观兴趣,但客观现实是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写作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着其讲授的乏味性,所以这门课程长期不被重视。在其参加工作后,科研能力及论文写作基本功较差,不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又会影响其他各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们期望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对科研设计和医学写作的重视,在学校就打好基础,改变目前大多数医学毕业生甚至毕业数年的临床医师不会写论文的现状,使其在毕业后,有更好的能力实现个人发展及为社会做更大的奉献。

【参考文献】

1许霞,马翔.浅析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6):659660

2郑建宙,周歧江,李壮等.医学毕业论文教学的初步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5):831832

3郭胜伟.中医院校医学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2):125127

4戴又坚,吴仁友.成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的实践与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04,18(6):3437

5郑芙林,刘家全.医学论文写作规则[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881389

6吕应春.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二)撰写步骤[J].临床身心病杂志,2005,11(2):169171

【关键词】医学论文写作教学改革探讨

本科医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一、医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河北北方学院开设的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课时共18学时,若在这18个学时之内让学生掌握医学论文的写作要领、科研设计的总体把握及构思确实有很大难度,况且毕业论文写作又稍有别于一般医学论文的写作,让学生了解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及各自的写作重点,应当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医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首要的受益者,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拥有数篇优秀的医学论文是今后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医学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则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这样让学生首先在校期间就对论文写作产生一个感性认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论文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此外,亦为他们高素质的塑造与锤炼,以及毕业就业的成功增加重重的砝码。学校是间接的受益者,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社会是根本的受益者,社会是所有医学论文的最终使用者,对医学论文质量的要求,当然是越高越好,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质量医学论文的基础,而一篇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对医学、生命科学乃至全人类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然而,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已开设了医学写作课程,但往往是有名无实,即虽然开设了这门课但实际上却没有开课,或者教师讲授乏味,学生对此毫无兴趣,抑或学校、任课教师、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加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让大家都重视起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是非常重要的。

二、医学写作教学改革思路

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医学院校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克服医学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滞后性,关键在于医学院校教育模式、教学方式的改进。因地制宜,根据河北北方学院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采取合理的培养方式,从而稳步而健康地实践医学论文写作教学过程。

1.基本改革内容

(1)改革现有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内容,改变目前“填鸭式教育”,在教授教材内容的同时,注意补充新的医学写作知识,不同类型的医学论文虽然格式固定,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过去很多常用的诊断标准、数据单位都在变化,教材内容往往跟不上这些变化。

(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①采用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②理论教学与实践同时进行,实践包括论文写作及对论文的评判、修改,从而尽快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论文的类型与体裁;医学科技论文的选题;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医学发表。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尝试不同题材的论文写作,并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集体评判、修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编写及整理医学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及不同类型论文写作模式教案:目前关于医学论文写作的参考书不是很多,而且良莠不齐,为此,我们应当从中选取有关内容并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编写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案和参考资料。

(4)注重介绍科研设计、科研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科研设计、科研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实际上是科研活动成果的书面形式,科研活动的条理性、逻辑性、缜密性都可在论文中得到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科研和论文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教授医学写作时应特别提出科研设计和科研方法的重要性。

(5)带领学生到编辑部见习,了解稿件在编辑部的审稿流程及稿件中一些常见问题,进一步明确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机会,接触大量的稿件后,会逐渐对稿件写作格式、论文选题、常见问题等有一个大概地了解,有利于日后论文写作。

2.医学写作教学课程设置合理化、科学化建议

(1)开设医学论文写作选修课。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设选修课,培养其医学写作意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该课程,并适当限定班次人数,选择有编辑或论文写作经验者作为老师,讲授写作相关知识,培养其学习兴趣,并且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

(2)开设医学论文写作必修课。在高年级学生必修课程中设立论文写作课程,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所有医学院校的本科生都有机会提高自己的论文书写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前面开设选修课的基础,学生学习起来应相对轻松,但在教材的选择、教师的培养上都处在摸索试探阶段,应总结经验,稳步发展。

(3)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论文的类型与体裁;医学科技论文的选题;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医学发表。

(4)穿插医学论文写作于其他各学科。医学院校的学科分支较细,且多数教师都有发表过医学论文的经历,聘请有经验老师开设培训班对教师进行培训,然后由这些教师在传授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本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通解医学论文写作技巧,发挥专业课教师在论文写作指导上的主导作用,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学生无法对医学论文写作形成完整而系统性的认识,若把握不当,则流于形式。

这样,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把医学写作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一、二年级开设选修课,重点讲授医学写作史、科研设计等相关内容,参阅优秀医学杂志,到编辑部见习,对写作有一个大概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在三、四年级开设必修课,讲授论文的选题、不同题材论文写作格式、写作重点等内容,并指导学生尝试写作论文,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修改、点评。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不同题材医学论文的写作格式、写作技巧及写作重点。

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从这个方面讲,学院是最大的受益者。论文关系着学生工作后职称晋升、科研成果的发表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对该门课程应该有主观兴趣,但客观现实是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写作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着其讲授的乏味性,所以这门课程长期不被重视。在其参加工作后,科研能力及论文写作基本功较差,不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又会影响其他各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们期望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对科研设计和医学写作的重视,在学校就打好基础,改变目前大多数医学毕业生甚至毕业数年的临床医师不会写论文的现状,使其在毕业后,有更好的能力实现个人发展及为社会做更大的奉献。

本科医学论文范文第7篇

1授课方式该课程采取理论

授课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编辑部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协商后,将课程定为选修课,授课对象为全校本科生。课程定在2013—2014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从2014年的4月2日延续至2014年5月7日,每周三下午的6~8节,共6次课(带考核),每次3学时,共计18学时,计1学分。按照学校规定,授课老师由编辑部中级以上职称的编辑担任,共4人,每人承担1次授课,并特别外请协和出版社相关专家为学生们讲授“如何在SCI收录期刊上”。

2授课内容和过程

课程共设置了6方面内容,最终根据课时安排,确定课时顺序为:第1课,如何在SCI收录期刊上;第2课,医学论文概述及论著撰写方法;第3课,医学综述的撰写方法及医学论文中常见的图表问题;第4课,病例报告的撰写方法;第5课,论文写作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第6课,考核。其中“如何与编辑部沟通”不单设课程,会贯穿在每个教学内容之中。主要参考书目有《中英文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与投稿》、《医学论文写作规范与投稿指南》、《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论文的写作与投稿》以及《医学统计学》等。由于编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组稿和稿件的编辑加工,很少有机会接触实际的教学工作。为了保证本课程达到教学要求,编辑部每位承担教学工作的编辑都提前半年开始准备所承担的授课内容,制作教案,熟悉教学内容。教案的准备既要撰写教学大纲,还要准备教学幻灯。在正式授课前,授课编辑还要逐次面向编辑部全体成员进行正式试讲,由编辑部全体成员对授课内容和形式进行评讲分析,以确保课堂内容正确、结构合理、表达清晰、教案精美。

3考核方式课程采用了考查方式

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查定在该课程的最后一次课,由编辑部所有授课老师共同承担考查任务。一般每次授课,授课老师都会对本堂内容再进行1次归纳总结,提出需要掌握和理解的重点、难点内容。每次课会留出10~20分钟学生提问时间,并设置若干思考题供学生课外复习。考查内容也基本出自这些思考题目。

二课程总结

1授课方式、内容和授课对象的总结

该课程主要采用课堂理论讲授的方式进行授课,以幻灯片为主要展示材料。作为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单纯依靠理论讲授,学生听起来会比较枯燥,掌握起来也不直观、具体。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在多媒体电教室直接上机教学,学生可以直接根据老师授课内容进行操作。就授课内容而言,该课程从医学院校的实际专业出发,并不着重强调太多的编辑学内容,而是讲授对学生更具实际意义的医学论文撰写和投稿内容。尽管如此,由于对选课学生的前期了解不够,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还存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不足。本次共有58名选修学生,主要来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中医学和医学实验技术等专业,以2013级一年级(35名)和2014级二年级本科生(21名)为主,其余2名为2011级三年级本科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基本没有临床实习经历,接触课程也有限,更没有文献阅读和论文撰写的经验,所以学生对部分授课内容还难完全理解。基于此,授课编辑也临时在授课内容上进行了部分调整,尽可能少讲理论,多举实例。另外,在笔者承担的“论文写作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一课中,考虑到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统计学知识,因此尽量多一些演示操作,减少理论讲述。同时把内容压缩简化,空出1个学时讲授“科研诚信”的内容,以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2考核方式的总结

考虑到该课程为选修课,学生又多为低年级医学本科生,对授课内容并不能充分理解,所以课程考核采用了考查方式进行。由编辑部每名授课老师拟定两个问答题,共设置10个问答题,每个问答题10分,满分100分。所有考题均来自课堂内容和课后思考题。就考核内容而言,编辑部还考虑了其他方案,一种是上机实习,编辑为学生演示编辑工作的一般操作流程,并让学生逐个上机实习;另一种是让学生撰写1篇医学综述或者病例报道。但由于场地、时间和学生实际能力的限制,这两种方案都没有选用。尽管授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应改进的地方,但毕竟是编辑人员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次尝试和探索。通过这样的教学工作,在培养学生科研素养的同时,也是编辑人员提高自身能力和锻炼实践的机会。通过备课、授课,也使编辑人员对自身知识进行了系统、全面地总结、提炼和扩充。

本科医学论文范文第8篇

医学检验学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医学检验学的教学模式仍然局限于课本固有知识和临床检验操作技能的传授,忽略了科研能力方面的培养。文章分析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科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根据医学检验的学科特色,开展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关键词】

医学检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

医学检验学又称为临床检验诊断学,以检测和分析人的血液、体液和组织为基础,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检验诊断学一般分为临床化学、临床血液学、临床体液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床输血等专业学科。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学模式多以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学为主,在教学内容上主要要求对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的学习,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却往往被忽视,这样不利于学生今后科研能力的养成[1]。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将临床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具有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才能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2-3]。本文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以临床为导向的科研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1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思维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医学检验专业主要是4年或5年本科制以及3年大专制,大专学校往往注重理论基础的教学,而忽视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在校时只重视专业理论,却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并且,由于医学检验专业起步晚,科研水平相对较低,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也明显不足[4]。医学检验人员缺乏科研能力,会大大影响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导致一些先进的检验方法和技术不能及时运用到临床实际应用中。另外,培养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是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产学研相结合的一种培养模式[5]。

1.2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科研相关知识和流程缺乏了解医学科研的一般流程包括:首先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是查阅文献,了解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根据文献查阅结果,确定拟要研究的内容,并进行课题设计,同时注意设计方案的意义、合理性、可操作性;试验完成后,收集整理实验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由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较少,对上述科研流程缺乏了解,以至于对科研产生畏惧心理。另外,进行医学科研要求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及时了解各种疾病的最新进展,以及要求掌握科研相关知识,包括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知识等,这些都是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所欠缺的。

2如何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

2.1引导和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科研思维的培养是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关键,医学检验专业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的教学,也不要忽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传统医学检验教学基础上,增加最新的国际检验学术动态,在每节课中利用一定时间介绍一些前瞻性科研成果或进展,并对这些科研成果中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介绍,目的是让同学们逐步建立起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在课程设置上可增加一定次数的医学检验诊断学进展专题讲座,由医学检验诊断学教师主持并邀请科研专家进行报告,让学生了解目前科研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例如医学检验诊断学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科研差距问题等,注重现实问题的客观存在,提高学生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另外,可以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使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入实验室操作,了解一些医学科研工作,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科研的认识,为进一步进行科研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2.2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相关知识的培训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对学生科学研究方法和技巧方面的训练,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理论与实践学习的创新过程[6]。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综合能力较薄弱的普遍现象,医学院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各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技巧和科研论文的写作等科研相关知识的培训。

2.2.1加强文献阅读能力的培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要对本专业领域有非常充分的了解。教师可适当布置课前或课后的一些小任务,这种小任务应该是不以学习基础知识为目的而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为目的,教师在课上提出探索性问题,学生在课下思考问题并学会查阅文献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总结。在阅读文献方面,要结合提出的问题,了解问题相关领域的科研前沿,要选择在国内外本专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的近几年文章进行精读,通过阅读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动态,相应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样,不仅培养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了文献阅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加强医学统计学知识的学习。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发展,统计学在医药卫生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医学科研人员分析和揭示医学的内在规律[7]。医学统计学是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技巧相结合的医学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推理性和实践性。鉴于医学统计学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目前在我国医学院校,其已成为医学研究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8]。但是在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中,我国医学院校却很少开展医学统计学的课程。因此,为了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应该适当在医学检验专业中设置一些基本的医学统计学课程。该课程不需要太大的难度,以免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医学统计学知识即可,比如:统计设计(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SPSS统计软件的简单应用、数据正态性分析、t检验、χ2检验、非参数检验等。

2.2.3加强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训。医学论文是以医药科学及其与之相关的现代科学知识为理论指导,经过科研设计、实验与临床观察或现场调查后,将所得到的数据材料经过整理、分析、统计学处理后写成的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文章。医学论文是科研过程的总结,论文的写作水平是科研能力的体现,撰写医学论文是医学人才的基本功之一,写好一篇医学论文与论文的选题、内容质量和写作的技巧等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在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中,医学院校很少开展关于医学论文写作的课程。因此,为了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医学论文写作能力,应该在医学检验专业中设置提高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课程或讲座。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医学论文写作规范和注意事项,包括论文题目、摘要、材料与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等的撰写,以及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3结语

总之,随着医学检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层次的不断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是医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检验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培养同时具备优秀临床检验技能和科研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是医学检验诊断学的发展趋势。如何不断地加强医学院校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郑凯,彭云珠,李锐洁.论医学本科生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3):58-59.

[2]贺文慧,李光龙.教研型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究,2012,9(l):67-70.

[3]高锋,杜艳,杨翠霞,等.精英式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4):20-21.

[4]徐克前,李登清,龚道科,等.多模式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医学检验复合型人才培养[J].检验医学教育,2011,9(4):3-4.

[5]赵艳华,张文玲.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方式探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5):72-73.

[6]董海龙,熊利泽.关于我国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训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4):622-623.

[7]纪卫东,胡大林,吕嘉春,等.浅议医学统计学教学与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中国热带医学,2006,6(4):746-747.

[8]施红英,闫洪涛,杨新军.医学统计学教学的现况调查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164-1166.

本科医学论文范文第9篇

目前,我校开设的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课时共18学时,若在这18个学时之内让学生掌握医学论文的写作要领、科研设计的总体把握及构思确实有很大难度,况且毕业论文写作又稍有别于一般医学论文的写作,让学生了解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及各自的写作重点,应当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医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首要的受益者,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拥有数篇优秀的医学论文是今后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医学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则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这样让学生首先在校期间就对论文写作产生一个感性认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论文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此外,亦为他们高素质的塑造与锤炼,以及毕业就业的成功增加重重的砝码。学校是间接的受益者,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社会是根本的受益者,社会是所有医学论文的最终使用者,对医学论文质量的要求当然是越高越好,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质量医学论文的基础,而一篇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对医学、生命科学乃至全人类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2医学写作教学现状的提示

目前关于医学写作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较少,因为大多数医学院校虽然开设了医学写作课程,但往往是有名无实,即虽然开设了这门课但实际上却没有开课,或者教师讲授乏味,学生对此毫无兴趣,抑或学校、任课教师、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加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让大家都重视起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是非常重要的。

3医学写作教学改革思路

我们计划在原来教学方式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医学写作能力。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医学院校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克服医学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滞后性,关键在于医学院校教育模式、教学方式的改进。因地制宜,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采取合理的培养方式,从而稳步而健康地实践医学论文写作教学过程。

3.1基本改革内容

3.1.1改革现有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内容,改变目前“填鸭式教育”,在教授教材内容的同时,注意补充新的医学写作知识,不同类型的医学论文虽然格式固定,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过去很多常用的诊断标准、数据单位都在变化,教材内容往往跟不上这些变化。

3.1.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①采用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②理论教学与实践同时进行,实践包括论文写作及对论文的评判、修改,从而尽快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论文的类型与体裁;医学科技论文的选题;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医学图表。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尝试不同题材的论文写作,并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集体评判、修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1.3编写及整理医学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及不同类型论文写作模式教案:目前关于医学论文写作的参考书不是很多,而且良莠不齐,为此,我们应当从中选取有关内容并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编写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案和参考资料。

3.1.4注重介绍科研设计、科研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科研设计、科研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实际上是科研活动成果的书面形式,科研活动的条理性、逻辑性、缜密性都可在论文中得到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科研和论文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教授医学写作时应特别提出科研设计和科研方法的重要性。

3.1.5带领学生到编辑部见习,了解稿件在编辑部的审稿流程及稿件中一些常见问题,进一步明确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机会,接触大量的稿件后,会逐渐对稿件写作格式、论文选题、常见问题等有一个大概地了解,有利于日后论文写作。

3.2医学写作教学课程设置合理化、科学化建议

3.2.1开设医学论文写作选修课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设选修课,培养其医学写作意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该课程,并适当限定班次人数,选择有编辑或论文写作经验者作为老师,讲授写作相关知识,培养其学习兴趣,并且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

3.2.2开设医学论文写作必修课在高年级学生必修课程中设立论文写作课程,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所有医学院校的本科生都有机会提高自己的论文书写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前面开设选修课的基础,学生学习起来应相对轻松,但在教材的选择、教师的培养上都处在摸索试探阶段,应总结经验,稳步发展。

3.2.3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论文的类型与体裁;医学科技论文的选题;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医学图表。

3.2.4穿插医学论文写作于其他各学科医学院校的学科分支较细,且多数教师都有发表过医学论文的经历,聘请有经验老师开设培训班对教师进行培训,然后由这些教师在传授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本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通解医学论文写作技巧,发挥专业课教师在论文写作指导上的主导作用,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学生无法对医学论文写作形成完整而系统性的认识,若把握不当,则流于形式。这样,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把医学写作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一、二年级开设选修课,重点讲授医学写作史、科研设计等相关内容,参阅优秀医学杂志,到编辑部见习,对写作有一个大概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在三、四年级开设必修课,讲授论文的选题、不同题材论文写作格式、写作重点等内容,并指导学生尝试写作论文,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修改、点评。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不同题材医学论文的写作格式、写作技巧及写作重点。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从这个方面讲,学院是最大的受益者。论文关系着学生工作后职称晋升、科研成果的发表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对该门课程应该有主观兴趣,但客观现实是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写作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着其讲授的乏味性,所以这门课程长期不被重视。在其参加工作后,科研能力及论文写作基本功较差,不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又会影响其他各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们期望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对科研设计和医学写作的重视,在学校就打好基础,改变目前大多数医学毕业生甚至毕业数年的临床医师不会写论文的现状,使其在毕业后,有更好的能力实现个人发展及为社会做更大的奉献。

【参考文献】

1许霞,马翔.浅析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6):659660

2郑建宙,周歧江,李壮等.医学毕业论文教学的初步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5):831832

3郭胜伟.中医院校医学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2):125127

4戴又坚,吴仁友.成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的实践与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04,18(6):3437

5郑芙林,刘家全.医学论文写作规则[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881389

6吕应春.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二)撰写步骤[J].临床身心病杂志,2005,11(2):169171

本科医学论文范文第10篇

目前,我校开设的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课时共18学时,若在这18个学时之内让学生掌握医学论文的写作要领、科研设计的总体把握及构思确实有很大难度,况且毕业论文写作又稍有别于一般医学论文的写作,让学生了解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及各自的写作重点,应当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医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首要的受益者,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拥有数篇优秀的医学论文是今后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医学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则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这样让学生首先在校期间就对论文写作产生一个感性认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论文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此外,亦为他们高素质的塑造与锤炼,以及毕业就业的成功增加重重的砝码。学校是间接的受益者,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社会是根本的受益者,社会是所有医学论文的最终使用者,对医学论文质量的要求当然是越高越好,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质量医学论文的基础,而一篇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对医学、生命科学乃至全人类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2医学写作教学现状的提示

目前关于医学写作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较少,因为大多数医学院校虽然开设了医学写作课程,但往往是有名无实,即虽然开设了这门课但实际上却没有开课,或者教师讲授乏味,学生对此毫无兴趣,抑或学校、任课教师、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加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让大家都重视起来,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是非常重要的。

3医学写作教学改革思路

我们计划在原来教学方式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医学写作能力。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医学院校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克服医学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滞后性,关键在于医学院校教育模式、教学方式的改进。因地制宜,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采取合理的培养方式,从而稳步而健康地实践医学论文写作教学过程。

3.1基本改革内容

3.1.1改革现有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内容,改变目前“填鸭式教育”,在教授教材内容的同时,注意补充新的医学写作知识,不同类型的医学论文虽然格式固定,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过去很多常用的诊断标准、数据单位都在变化,教材内容往往跟不上这些变化。

3.1.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①采用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②理论教学与实践同时进行,实践包括论文写作及对论文的评判、修改,从而尽快掌握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论文的类型与体裁;医学科技论文的选题;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医学图表。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尝试不同题材的论文写作,并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集体评判、修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1.3编写及整理医学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及不同类型论文写作模式教案:目前关于医学论文写作的参考书不是很多,而且良莠不齐,为此,我们应当从中选取有关内容并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编写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案和参考资料。

3.1.4注重介绍科研设计、科研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科研设计、科研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实际上是科研活动成果的书面形式,科研活动的条理性、逻辑性、缜密性都可在论文中得到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科研和论文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教授医学写作时应特别提出科研设计和科研方法的重要性。

3.1.5带领学生到编辑部见习,了解稿件在编辑部的审稿流程及稿件中一些常见问题,进一步明确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写作重点。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机会,接触大量的稿件后,会逐渐对稿件写作格式、论文选题、常见问题等有一个大概地了解,有利于日后论文写作。

3.2医学写作教学课程设置合理化、科学化建议

3.2.1开设医学论文写作选修课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设选修课,培养其医学写作意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该课程,并适当限定班次人数,选择有编辑或论文写作经验者作为老师,讲授写作相关知识,培养其学习兴趣,并且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

3.2.2开设医学论文写作必修课在高年级学生必修课程中设立论文写作课程,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所有医学院校的本科生都有机会提高自己的论文书写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前面开设选修课的基础,学生学习起来应相对轻松,但在教材的选择、教师的培养上都处在摸索试探阶段,应总结经验,稳步发展。

3.2.3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论文的类型与体裁;医学科技论文的选题;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医学图表。

3.2.4穿插医学论文写作于其他各学科医学院校的学科分支较细,且多数教师都有发表过医学论文的经历,聘请有经验老师开设培训班对教师进行培训,然后由这些教师在传授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本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通解医学论文写作技巧,发挥专业课教师在论文写作指导上的主导作用,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学生无法对医学论文写作形成完整而系统性的认识,若把握不当,则流于形式。这样,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把医学写作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一、二年级开设选修课,重点讲授医学写作史、科研设计等相关内容,参阅优秀医学杂志,到编辑部见习,对写作有一个大概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在三、四年级开设必修课,讲授论文的选题、不同题材论文写作格式、写作重点等内容,并指导学生尝试写作论文,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修改、点评。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掌握不同题材医学论文的写作格式、写作技巧及写作重点。学校是教育的载体,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既是对学校实力的肯定,又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从这个方面讲,学院是最大的受益者。论文关系着学生工作后职称晋升、科研成果的发表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对该门课程应该有主观兴趣,但客观现实是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写作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着其讲授的乏味性,所以这门课程长期不被重视。在其参加工作后,科研能力及论文写作基本功较差,不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又会影响其他各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们期望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对科研设计和医学写作的重视,在学校就打好基础,改变目前大多数医学毕业生甚至毕业数年的临床医师不会写论文的现状,使其在毕业后,有更好的能力实现个人发展及为社会做更大的奉献。

【参考文献】

1许霞,马翔.浅析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6):659660

2郑建宙,周歧江,李壮等.医学毕业论文教学的初步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5):831832

3郭胜伟.中医院校医学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2):125127

4戴又坚,吴仁友.成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的实践与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04,18(6):3437

5郑芙林,刘家全.医学论文写作规则[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881389

6吕应春.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二)撰写步骤[J].临床身心病杂志,2005,11(2):169171

上一篇:安全职称论文范文 下一篇:超声医学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