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01:20:53

本科小学教育论文

本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许多人认为,以往的小学教师并不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本专业无需本科学历,教小孩,似乎懂点算数和识字的人群都能教!从应试教育角度而言,容易把小学教师看做是“小儿科”、“孩子王”的职业。一旦用这种视角考察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本科水平,其标准必然定位在传统学科———语文或数学那几门主要学科。但从现代综合素质教育角度考察,能够衡量并体现毕业生本科水平的,往往是其教育理论素养、专业技能、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些决定了现代小学教师岗位的专业性、不可替代性。从总体上看,现代教育日益要求未来的小学教师能够进行专业的教育调查、教育诊断、教育评价等,然后再制订教育方案并组织实施。这样的专业能力,未经专门训练的普通高校非师范类本科生很难胜任这一教师职业,“小儿科”转向了内涵丰富的现代综合教育,其教育质量需要实现专业目的的适切性、实在性。所以,小学教育本科化,本身就是社会改革带来的变化,是我国初等教育事业发展提高的客观要求。衡量小学教育专业的质量标准应该不同于培养中学教师的专业,应着眼于较高标准的专业规格,亦即要根据现代教育事实,实现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建设的相对统一,最终才能实现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本科化发展。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发展日益注重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基础教育不仅要有效传递丰富的知识给儿童,还要有效促进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培养小学儿童的创新能力,使之能够初步融入社会,为逐步实现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角度来说,本科层次的小学师资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需要,并在教育实践中践行。正是在此意义上,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的培养必须体现其自身的专业性,在专业化的培养与本科水平要求之间实现相对一致。但目前,各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之间往往出现错位。

二、影响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建设相对统一的因素

依据1998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结合本科学历小学教育的专业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在培养计划中的体现可从思想道德素质要求、业务素质的要求、文化素质的要求、身心素质的要求几个主要方面来把握。一般而言,各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都能从整体上兼顾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但在具体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比例把握、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存在较多差异,这就导致了本科化过程中二者出现错位现象。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定位差异影响二者的相对统一

在具体的培养规格和要求上,各院校虽然有一定的共识,但差异也很大,尤其是培养目标的把握与定位在培养方案的体现有明显不同。培养目标“定位在本科”和“定向在小学”关涉如何明确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建设,亦即小学教师应有的素质能够在较高水平上得以专业化的体现。通过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文理学院、海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定位的比较,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小学教育、教学技能,具有必备的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能力,能在全日制小学校、社会教育机构以及教育管理部门从事多学科教育教学及其研究、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其定位比较明确,定位于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即要求培养出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不仅能从事学科教学,又能从事管理和科研,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其中对于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技能、小学教育教学及其研究能力的把握能够较好体现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并在培养规格中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想素质与专业素质表述明晰,和其它院校同类指标相比差异不大,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培养目标实现保证上还存在一定问题。通常对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定性在教育易于把握,但在定位本科层次和定向在小学则容易出现偏差。琼州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是在原海南民族师范学院基础上开始大专班的建设,如何使现在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不同于以往的中师、小教大专培养,如何使定向于小学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与培养中学教师的学科教育师范专业区别开来是专业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能否在吸收原中师教育的一些优良做法的基础上,逐步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独特性还需要有一定过程的适应与探索。因此,研究制定全国适用的和各省通用的小学教师入职标准非常必要,这对于指导和规范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规格的设定,保证培养目标与规格能够涵盖小学入职教师的基本素质又能体现本科水平很有必要。换言之,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的平衡把握还需有一个自上而下的长期实践过程。

(二)课程设置的权重不同影响二者的相对平衡

一般而言,新办本科专业在最初的几年内专业成熟度较低,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设置哪些门类的课程,以及各类课程的性质、数量以及他们占课程总量的比例如何分配,这对专业规格的最终实现、专业内涵的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如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从内容上可分为三大类:一是通修(公共基础课)类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外语、计算机、体育等;二是专业类课程,由于小学教育具有启蒙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技能类课程有语言类、计算机等,学科类有语文类、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素质类课程有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三是教育、心理类课程,这是师范专业区别于非师范专业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体现了教师教育的特色。但由于受国内普遍“重学术、轻师范”的思想影响,教育类课程课时比例较少,且其中的教育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重理论性课程而轻技能性和实践性课程。所以,在今年新的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教师教育类课程比重有所提高,其课时占总课时的33%以上。但通修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之各总量的平衡还不够稳定,还存在结构性矛盾,其模块化课程的修订还受现行培养模式的限制。总之,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系统训练,这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必备的素养。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兼顾科研”的原则,使教学实践与专业内涵建设研究相互促进,推动专业成熟度的逐步提升。

(三)培养模式的不同选择影响二者的相对统一

培养模式在本研究中指学科定向方式,即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胜任多学科教学的“全才”,还是精通某一学科的“专才”?目前,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主要有综合模式、学科分科模式、文理分科模式。三种模式对师范生将来执教学科的定向范围有不同要求。综合模式培养的是综合性复合型的小学教师,要求师范生毕业后能胜任多学科教学;学科分科模式旨在培养专长于某一学科教学的小学教师;文理分科模式要求师范生能胜任文科或理科领域内的各科教学。培养模式的选择对于课程设置的影响显而易见,如综合模式与分科模式的课程模块明显不同,综合模式只能兼顾学科知识,而分科模式则精于学科知识,培养出来的“全才”或“专才”必然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其中对于实践教学的训练系统要求自然难于一致,具体的教学效果难以某一种标准来衡量,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的具体实现与平衡也不易把握,往往会各有侧重,影响专业建设的长期稳定发展。简言之,不同培养模式的选择带来不同的课程模块设置,造就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与效果,这表明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达到有机统一需要一个发展探索的过程,针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还存在许多有待继续深化的方面。

三、平衡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关系的几点建议

从以上分析表明,小学教育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之间的不平衡,正是由于专业建设的成熟度较低,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与结构等方面都还没有一个现成、统一的计划或标准,有关教育的基本要求还比较模糊,大纲和教材相对滞后,各相关院校都还在不断探索。因此,在各方面机制尚未十分健全,各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的情况下,专业规格的不稳定、培养模式的不同导致课程设置存在差异,和教育学专业及中师培养区别还有限,本专业的定位还不够突出,如何在专业规格上调整,既能保证专业规格又能实现专业内涵建设,笔者以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一)培养目标定位应与全面培养、生源分析及社会需求分析密切联系

培养目标的定位有两个问题必须考虑:一是培养应是全方位的培养,既不能仅仅是培养一些学科专家,关注个别学业超群的学生的发展,也不能只是培养纯粹的教书匠,这就是说要对绝大多数师范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色,以适应人才需求的特殊性;二是培养目标的定位还应考虑专业的未来发展,存在一个服务面向的基本问题,它需要以专业历年招生的生源情况、社会需求情况为基础。如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近几年招生中,海南的生源占60%以上,就业去向最终在海南的也在80%左右,这表明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要在高等教育理论上规划,还要在社会教育现实与需求中进行不断的修正。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主要服务于海南的基础教育,尤其是琼南地区,这样培养目标易于明确,可根据区域需求适当增设黎苗民族地方风俗和语言类选修课,以适应区域性、民族性的基础教育需求。

(二)课程设置必须充分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性特色

课程设置需要处理好两个基本关系:一专业学科和基础学科的关系;二知识结构和知识数量的关系。人才的培养不仅要达到一定知识数量的要求,还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从专业内涵发展上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新型小学师资强调重点在专业规格,培养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不仅能教学还能根据实际进行研究教育、研究教育对象,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素质教育要求培养的小学师资综合素质高,人文、科学、艺术、教育、技能、心理等各方面都达到基本要求,还能相互融通,养成实践性智慧。如教师教育课程:从课程内容上可分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两大类。其中,教育实践课程是一种以实践为主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包括教学技能训练、教材教法研究、模拟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内容。它是整合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形成实践性知识的深化过程。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对象———6-12岁的儿童,现代小学教育需要的是“专家型”的教师,需要理论与实践并举,知识与技能并重。他们既要具备较高的分析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论水平,又要具有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多方面的实践能力与技能。由此,在课程设置中,一方面要把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使学生经过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多次反复训练,加强学生对小学教育实际的感性认识,使感性认识不断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使理性认识进一步深化,达到了解实际和巩固理论的目的。这就要求打破现行高等师范教育的时空界限,增加见习、实习次数和大幅度增加实习或顶岗时间。另一方面,要渗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技能的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并重,最终使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建设之间实现相对平衡。

(三)培养模式的选择应与多渠道的合作教育有效融通

如上文所分析,小学教师实际上属于知识—技能型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的小学教师。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需要教师全方位地参与,小学教师的这种能力和技能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体现在班级管理及各种课内外综合实践等诸多活动中。专业建设伊始就应就牢牢把握住实践课程建设这个关键性环节。陶行知先生曾强调实践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他说:“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才能发生效力。”可以说,实践课程建设的水平与具体实施直接关系着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办学的成败。判断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在于考察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是否建立在实践性知识和个人理论基础。因此,笔者认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作为一个较新设置的专业,无论选取何种培养模式都应与多渠道的合作教育进行有效沟通,互通有无。不同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方式需要与基础教育机构进行多渠道的合作教育,探索校地联合培养或定向培养的有效路径。如在培养过程中,在高校和小学安排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与内容,聘请一线教师进入高校课堂、讲坛,邀请一线骨干教师到高校进修,也可以安排高校实践指导老师到一线教育机构挂职锻炼,互相学习与研究小学教育的特殊性、本土适应性,更好地培养学生;也可以根据地方基层教育机构的需求或要求,为其进行定向培养小学教育工作者,提升入职适应度,提高就业率。总之,小学教育本科化过程中,其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建设之间的平衡不易把握,不仅有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有微观层面的原因,二者达到有机统一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和深化过程。各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与不断探索表明,只要结合了现代教育环境与事实,符合社会和地域发展的高等教育专业,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两者能够达到基本平衡,长期稳定发展。

本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学会

一、做好农村小学教育学会工作,选配好秘书长是关键的关键

基层学校教育学会工作不好干,特别是学会秘书长这一职务更不容易当,一是秘书长没实权,二是手中没有自主支配的所谓经费,三是好汉不愿意干、懒汉干不了。学会组织机构里的教育学会会长其实也只是挂名,实际上还是秘书长主持工作。要想做好农村小学教育学会工作,学会秘书长最为关键,要具有极强的自我认知能力,看得起教育学会这摊工作,学会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应具备与学校其他科室配合的技巧。我在一开始接手教育学会秘书长时就给自己制定了岗位职责:制定学会年度工作计划,提交理事会审核通过后具体组织实施;总结年度工作,向常务理事会及上级教育学会报告年度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落实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决议,并报告执行情况;提出学会自身建设的意见、方案和措施,提交理事会审核通过后组织实施;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发挥学会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为学会深化改革与实现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热情,在秘书长的倡议下,我们先后出台了《研究成果奖励办法》《科研课题管理与评价条例》等,对在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研究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学校教育学会一系列重视教研、科研的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与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自觉学习教育理论,以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改革实践蔚然成风,校教育学会被桦甸市教育学会评为“学会建设先进校”“科研工作单项奖”。

二、做好农村小学教育学会工作,秘书长必须牢记“有为才有位”

尽管教育学会是群众性学术团体,但要想发挥好作用,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认可、会员的信赖,学会秘书长的工作水平、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至关重要,秘书长要时刻要牢记“有为才有位”!

为了提高自身工作素质,我平时注重学习兄弟学校学会的工作经验,经常与先进基层学会秘书长切磋,取长补短;案头书《教育学会管理》经常研读、体会,并灵活运用于实际的学会工作过程中;同时虚心向上级教育学会请教,自觉提高自身学会工作综合素质。多年来,我自费订阅《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青年教师》《新教育》《教育管理》等十几种报章杂志,在自己得到“充电”的同时,还将报刊推荐给本校的会员教师传阅;比较前沿的教育成果或信息,通过自编的《教育信息》发放给会员教师,达到服务会员、开阔视野、资源共享,提升会员教师的工作水平。

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实施,一次性的学校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和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来获得新的知识,其中,参加学历学习及读书就是不断更新知识、增广见闻的最好的途径和渠道。我在1997年就学完了教育管理本科学历,但并没满足停步,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又花费了三年时间自学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本科学历,2011年6月毕业,为其依法从教奠定了基础,也成为桦甸市四十多位学会秘书长当中首位持有双本科学历的。我不满足于自己的学习提高,还积极动员和带领本校会员教师进修学习,会员教师于冬杰、谭云杰、葛丰等30多人也参加本科学习,均已毕业。通过统计,八道河子镇中心小学的会员教师高学历人数比例遥遥领先其他兄弟学校。由于学会工作主动、出色,我本人被桦甸市教育学会推选为吉林市教育学会工作先进个人,同时被吉林市教育学会聘为《青年教师》月刊的特约记者,为桦甸市学会系统赢得了信任与荣誉。

三、做好农村小学教育学会工作,秘书长要注重学会基础建设

基层学会专职秘书长在努力提高自身工作素质的同时,在实际主持学会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学会的基础建设,汲取各级学会要求,我们制定出了《教育学会秘书长工作职责》《教育学学课题管理制度》等,做到常规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按制度常规工作有章可循;由于管理健全,运行机制常态发展;同时时刻不忘积极发展各级教育学会会员的推荐工作。目前,八道河子镇中心小学有桦甸市级会员近150人,入会率达到了96﹪以上,在桦甸市中小学教师自愿加入桦甸市教育学会人数当中名列前茅,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踊跃参与学会组织积极性和荣誉感。

四、做好农村小学教育学会工作,秘书长要率先垂范积开展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敞开门槛大力吸纳广大教师入会的同时,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培训和拜师活动。在活动中,别的导师带一名学生,我主动带两名,并带头认真履行《青年教师拜师协议》相关要求,对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进行教育;对青年教师备课、上课进行指导,帮助分析、理解教材,指导备课,审阅及修改教案,及时听课、评课;对青年教师进行科研指导,指导青年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我所带的两个徒弟不负我望,均成为吉林市级骨干教师;在桦甸市首届优秀青年教师评选中,双双被评为桦甸市首届优秀青年教师;我校教育学会被桦甸市教育学会评为“桦甸市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先进单位”、“桦甸市学术论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桦甸市教育学会工作先进单位”。我的徒弟之一杨丽霞在2012年12月被桦甸市教育局评为教师专业发展“三五”工程小学“基础性”“学习型”双拔尖教师,在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被桦甸市教育局评为“教学质量优秀个人”、桦甸市优秀班主任;徒弟于冬杰也被桦甸市教育局评为“教学质量优秀个人”。

五、做好农村小学教育学会工作,秘书长要积极组织会员搞教育教学研究

组织开展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学术交流活动,是教育学会的基本任务。多年的学会工作,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农村小学基层学会有效实施教育科研管理,组织广大会员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参加各级学术活动,是基层教育学会,尤其是农村小学教育学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这样才能使广大会员在学会组织里找到自我,提升自我,有荣誉感,能得到实惠。我校会员教师积极参加所申报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课题“班主任成长的研究”研究,注重课题管理与实施,过程材料翔实,档案管理规范,阶段效果良好;会员教师通过参加课题研究,自身的素质有明显的提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涌现出了朴哲红、肖秀萍、杨丽霞、于冬杰等桦甸市级优秀班主任。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本校青年会员教师积极参加桦甸市教育学会、吉林市教育学会组织的学术年会论文评选活动。

特别是《桦甸市教育学术论文管理办法》颁布以来,我们积极响应贯彻执行,。从2011年起,通过贯彻执行《桦甸市教育学术论文管理办法》,严格把关,宁缺毋滥,我校学会所报送桦甸市教育学会的5篇论文全部获奖;在吉林市教育学会第十届学术论文评选过程中,我校学会又报送高质量的论文4篇,全部获奖;同时,我身体力行,带领、指导会员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获桦甸市论文奖4人次;我的论文《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研究方案》获吉林市教育局、吉林市社科联联合评选的2010年优秀教研成果科研类一等奖;在省部级教育刊物《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第1期发表了论文《关于小学生“诵读经典”的认识与实践》;在2012年第10期《基础教育论坛》《农村小学自我督导与评价的实践探索》;《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思考》发表在2012年5月6日《少年素质教育报》上;论文《搞好村级小学科研工作的几点做法》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国家课题“建立有利于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监督机制与教育督导制度”研究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张茵,徐毅鹏.教育科研的地位与管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2]刘仁凯.小学教育科研方法[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本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教研能力;教研意识;问题感

在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应运而生的高等师范院校的新兴专业――小学教育专业,以培养本科学历、专业化水平的小学师资为目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以未来小学教育教学岗位为培养规格,在近十年的专业发展中进行着全方位的探讨和创新。学生教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其研究和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20世纪6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发人深省地说:“为什么这样庞大的一支教育工作队伍,现在这样专心致志地工作着,却产生不了杰出的教育科学研究者……”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教师“先天不足”。师范院校没能给学生教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以恰当的地位,有的甚至没有。这种状况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是只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9年提出的一份报告中曾指出:“在当前从教师的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逐渐趋向一致。”

我国20世纪末开始的、举国皆知的、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着专家型教师。小学教师的培养进入本科化后,在总结经验教训和继承发扬传统并举下,为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和人才规格提出了高要求――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平的、研究型的小学教师。几年来,高师院校从事小学教师培养的教育工作者们,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从多领域、多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仅就如何激励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研意识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生教研能力的培养要从教研意识入手

首先,从教育科研能力的内涵来分析。

教育研究能力,简称教研能力,是为了有效地解决一定的教育科学问题而应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①。它和认知能力、教学能力一样是教师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能力有它自身特殊的内容②,即教研意识、观念、教育科研的原理与方法等。可见,教研意识位于教研能力的首位。

其次,从教育科研素质结构来分析。

在分析了大量的关于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研究的文献中我们明确了:教研能力的培养要从教研意识开始。例如,采用还原、划归的方法论为指导,倾向于对教育科研素质进行肢解式因素分析的常美玉、肖钰士等人将教育科研素质划分为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科研态度和科研精神等因素③④。又如,郝林晓认为,教师教育研究素质包括研究意识、研究者人格、研究知识和研究能力四个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图表述为⑤:

综上所述,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研能力的培养要从其教研意识入手,教研意识的唤醒和激发是学生教研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

二、学生教研意识的激发要从“问题感”开始

教研意识就是一种寻求问题和不断探索问题解决方案的积极倾向⑥。一名真正的研究型教师,其突出地表现就在于他们具有较强的教研意识,即具有敏锐的“问题感”。对于同样的教育现象,别人可能会无动于衷,而他们却会从中发现问题,对问题做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或者说他们会在别人不经意的时候看到问题,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问题感,即问题意识,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异常现象的敏感反映。

研究型教师的问题感在教育研究中所起的作用,如同他们多长了一只眼睛一样,这只眼睛能看到其他教师所看不到的问题,能帮助他们提高“视觉的敏锐性”,使他们在“平常”中见到“异常”、在“静态”中观到“动态”、在“无”中觉出“有”。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教研意识,就必须要从“问题感”开始,即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现象、善于分析现状、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

三、激发学生“问题感”的行动策略

对于在校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来说,教研意识的产生不可能是自发自觉的。由于大量的理论教学,“纸上谈兵”使学生缺乏“身临其境”的体验;由于大量的案例教学,“拿来主义”使学生缺乏研究式的思维;由于大量的学习时间是在“围墙内”进行,使学生缺乏“实地的问题源”。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使学生自觉的、有意识的产生“问题感”呢?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条激发学生问题感的行动策略。

1.创造“虚拟环境”,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感”

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培养是一种定向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职前教育。为了实现培养目标,为了更好地与定向的岗位对接,我们在设计培养方案的过程中,着重考虑的是如何利用本科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教育研究能力。首先,我们在培养方案中设计了小学各科教学与研究的微格教学课程,如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微格教学和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微格教学和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的微格教学等。

其次,在本科的各门课程的教学中,特别是教育类课程,如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等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性的要求学生进行作业报告、自学汇报或模拟教学等。

通过小学各科教学与研究的微格教学课程的创设和本科课程教学活动学生的自主参与,使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在大学四年里,得到了经常性的“如临其境”般的感染,使学生在“围墙内”就有大量的时间与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间接接触”,在“间接接触”中,学生在自己的操作中学会体验、学会发现问题,他们会对自己或对教育教学活动提出质疑,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感”。

2.创设“真实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感”

为了使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尽快地进入未来岗位的角色、尽快地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尽快地成为研究型教师。我们在培养方案别设计了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环节。学生入学后,在第一年的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基奠下,自第二年始,安排了阶段性的教育见习活动,每学期有1~2周的固定时间到小学的见习学校实地学习。此外,我们还在培养方案中设计了毕业前连续八周的顶岗实习。

无论每学期阶段性的见习,还是毕业前连续性的顶岗实习,我们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环境,使学生有机会全方位地面对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观察、体验和发现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也为学生在“围墙内”的质疑提供了实地的验证机会,更为学生提供了“实地的问题源”。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源”中,自然会激发他们的“问题感”,会使学生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

3.创建研究氛围,使学生“真枪实战”,激发学生的“问题感”

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培养其本身就向我们提出了: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科教学的学术性、要注重营造教育教学研究气氛、要培养学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等。为了实现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为了培养研究型的小学教师,也为了小学教育教学岗位的实际需要,自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入学始,我们就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了一系列的学生自亲参与的学术活动,如每学期聆听1~2场有关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学术报告;每学期平均每周一次,参加学校举办的学术论坛活动;四年学程中期,安排有学年论文一次;学生毕业前要完成与所学专业有关的一万字左右的毕业论文一篇等等。

通过一系列的学术研究活动,为学生创建了学术研究气氛,也为学生提供了学术研究的机会,学生在学术研究的“真枪实战”中学会了怎样发现问题、如何去寻找问题并且学习和掌握了教育研究的全过程。

注释:

①②主张国胜.试论高师院校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8).

③⑥李为忠.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④肖钰士.论中小学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4).

本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学研;人才培养;典型调查

在专业与地方行业企业联合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活动方面做出了显赫成绩。这里不能全部介绍,主要以教师教育学院为例,我们于2016年11月3日采访了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刘永利、教务科长董顺英,两位领导介绍了教师教育学院在探讨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教育专业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实施精实课程、顶岗实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摸索出适合地方高校且符合专业特色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为地方教育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经验。

一、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

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自招生以来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教师教育学院聘请学科专家、行业专家,组织广大教师和学生对方案进行了广泛论证,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按照“精实课程制度”要求,以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突出专业基本能力培养为重点,合理构建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在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三个板块基础上,增加了专业技能板块。学前教育专业从保教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人格塑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幼儿兴趣培养和发展指导能力六项能力;小学教育在学科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人格塑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五项能力的培养上做精、做实教学模块。在具体课程设置上不断改革,如删除了小学数学奥赛指导课程,小学教育文科方向增设小学数学教法课程,小学教育理科方向增设小学语文教法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按照“产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制度”要求,以强化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综合应用、转化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为核心目的,构建多样的集中性实践教学体系。从南京师范大学课程开发研究所购置了50多万的科学探究仪器,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环节。从2013年开始顶岗实习,目前在隆尧、南河、广宗、任县、临城等五个县开展顶岗实习,每个县实习点很多,如隆尧县实习点就有十八个。

二、强化实践教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一)统筹规划,明确目标课内实践——重点培养运用专业理论分析教育现象能力。专业实训——突出专业技能训练。毕业实习——重点培养专业理论综合应用与实践转化能力。毕业论文——重点培养专业理论综合运用和科学研究能力。社团活动——重点锻炼、展示学生的专业特长,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二)强化技能训练,保证实效为提高学生的从教技能,培养出基础教育需要的高素质毕业生,根据专业特点分别归纳出七项职业基本技能,按照各专业课程计划,分层次、分阶段、课上与课外相结合、任课教师与课外指导教师相结合、课程考核与项目竞赛相结合进行训练和考核,全部项目考核成绩在合格以上者,发《学生基本技能合格证》,全部项目考核成绩均为良好及以上,并获单项二等奖的,颁发《邢台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特长生》证书,证书与毕业证并行发放。

三、抓实课程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教育学院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做实基础课程——保证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做优主干(核心)课程——突出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做活选修课程——尽可能满足学生多样的个性需求;加强实践课程(实训、实习)——重点训练学生专业理论的综合应用与实践转化能力。共有83门课程通过合格课程验收,1门课程通过重点课程建设立项,有2门课程申报邢台学院重点建设课程。

四、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自开设本科专业以来,邢台学院逐年增加投入,加大实验室、实训室、资料室、校外实践基地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力度。(一)实验室、实训室情况形体训练室(舞蹈教室)4个;电子钢琴实训教室3个;声乐教室3个;钢琴实训教室(音乐系共用)57个;手工教室1个;蒙台梭利实验室1个;奥尔夫音乐教学实验室1个;儿童心理观察室1个;感统实验室1个;多媒体阶梯教室4个;多媒体教室21个;微机教室5个;微格教室4个;部分实训室如钢琴房、舞蹈房等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另外,教师培训大楼马上投入使用,为教师的培训学习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仪器设备、图书、期刊情况统计教学仪器设备3815台件,合计815.89万元;图书3389册,合计10.2620万元;期刊89种;电子图书20万册,合计1.80万元。(三)教师教育学院本科实践教学基地公立幼儿园3所,邢台市一幼、邢台市五幼、邢台县幼儿园(总园、富水路分园、豫让分园、庞马分园、会宁分园);私立幼儿园3所,华星幼儿园、佳佳艺术幼儿园、贝乐双语幼儿园;公立小学5所,北关街小学、豫办实验学校、三义庙小学、行知小学、桥西教育局(根据每年需要安排若干所公立小学);私立小学1所,邢台市蓝天学校。

五、加强科研工作,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能力

其一,为了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能力,学院鼓励教师开展教科研研究。三年来,教师教育学院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35项,市级项目44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研论文351篇。2005年以来,教师教育学院教师的论文被SCI收录24篇、EI收录10篇,在核心期刊305篇,参编教材13部,独立或合作出版著作8部,获部级发明奖5项。其二,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专业建设和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目标,积极开展应用型研究,以邢台学院教师教育研究所为支撑,把解决地方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作为应用性研究的重点,加强针对地方教育的应用型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所成立以前的几年里,相关教师独立或参与出版教育学类专著8部;参编教材13部;撰写省级以上有关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论文388篇;完成省、市级教育类课题研究109项,横向课题有19项,正在进行中的有37项。

六、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促进产学研结合

其一,积极承担邢台市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及“省培”“国培”任务。邢台学院三年来承担国培、省培任务,共计培训学员3150人。深入地方小学、幼儿园,开展调查研究和重点帮扶,为宁晋县培训音体美教师120人,为邢台市农业银行培训学员197人,为桥东区、临城、临西、平乡、南和、南宫、邢台县的骨干教师、班主任、校长、幼儿教师开展培训。课程涉及职业道德修养、教师礼仪、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的职业幸福、师生心理健康、教师硬笔字书写技巧等。其二,“请进来、走出去”开放办学。请进来,即请一线的优秀教师、园长、校长、教研员作为邢台学院兼职教师,开展讲座,或者承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走出去,让我们的教法课、教育心理课、活动组织课等相关专业教师到小学、幼儿园见习、顶岗,以增加经验,开展研究和服务。三年来,外请部级专家、学者9人,省市级专家22人为邢台学院师生开展学术讲座,促进了学生学术水平的提升。其三,为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制度的落实和深化,有效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更早、更多地接受科研基本训练,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着力开展本科生助研教师科研课题工作,在科研课题中吸收本科生参与的课题研究。2010年至今,已有63名学生参与省级课题18项,115名学生参与市级课题38项。

本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快速变化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心理教育能力作为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反映和指标,不仅能有效地影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还有利于教师自身健康和专业成长。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历经十多年的建设,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如何培养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可供我们直接参考的培养模式,诸如培养途径、阶段任务等问题都亟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因此,本文将对这一问题作一蠡测。

一、培养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的意义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经历了80年代初中期的自发探索阶段、80年代中后期的积累成果阶段、90年代以来的推广普及阶段,一路迤逦至今已有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教育能力相对薄弱成为问题关键所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匮乏;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性不强。导致在心理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心理教育能力普遍不强、参差不齐等等,已成为制约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以山西省晋中市师资力量相对较好的榆次区为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要明显优于小学,60%以上小学出现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岗位空缺的现象[1],“学校每800~1000名学生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承诺更是难以实现[2]。即便随着社会发展达到这一要求,也只能满足部分个体咨询的需要,我们现在提倡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阳光的心理品质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单靠一名专职教师根本不能实现。在这种现状下,作为小学教师主要来源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如果能在校学习期间接受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走入工作岗位后,就有能力主动配合专职教师开展工作,从而改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二、小教本科生“四位一体”心理教育能力培养模式

1. 构建知识体系

晋中学院自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积极致力于开发建设校本课程,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现有课程开设情况,开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教材,加大了小学心理辅导技能技巧课程的比例,适当增设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教材教法、小学团体心理辅导、小学生心理技能训练、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设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践等课程。同时,将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作为教材编写的价值取向,根据小学生的实际问题确定教学内容,编写出一套适合于全市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如《小学社会心理教育》以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出发点,内容选择贴切小学生社会生活经验,且专栏新颖,有利于学生准确捕捉信息,勾勒出形成小学生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初步框架;《小学科技心理教育》则从科普教育与科技活动中寻找心理规律,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去提升科学教育的实效,加强小教本科生对小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科学品质的重视。目前,该系列教材已经出版并投入使用。通过理论知识体系的学习,学生首先打下了良好扎实的理论功底。

2. 搭建成长平台

(1)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晋中学院积极与晋中市教育局沟通协商,于2011年7月成立了晋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中心挂靠在晋中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该中心利用学院的人才和资源优势,通过心理技能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训等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吸纳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和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者,并为其搭建培养、提升心理教育能力的平台。除定期开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外,中心还开通了专家咨询热线,月刊《晋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增置了《心育能力培养》栏目,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发现、解决小教本科生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力提升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2011年中心面向小教本科生开展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赛讲6场,校外服务活动53次,指导小教本科生心育论文44篇,有小教本科生参与并取得科研成果5项;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80场,个体心理辅导18例,小教本科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团体心理辅导124个班次(均有备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果和社会效益。

(2)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晋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打破了传统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方式,但是还存在学生参与机会较少、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等问题,随后成立了晋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研究会是以晋中学院教科院教师为主,小学教育专业全部本科生及致力于晋中市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各阶层成员广泛参与,集学术性、群众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社会组织。目前已拥有编辑部、宣传部、咨询部、策划部、调研部、信息部六个部门,拥有室内250㎡活动场地、室外900多㎡的拓展基地。在研究会里,学生们有了更大的舞台,他们组织论坛、参与学术交流、中外前沿研究成果,进社区、进学校进行心理健康小知识宣传,客观上讲,研究会的成立为小教本科生搭建了更多的实践平台,激发了学生参与心理教育活动的兴趣和动力。

3. 组建科研团队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晋中学院2009年出台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率先组建了小教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科研团队,形成以大二大三为主,大一积极参与的稳定梯队,并设立了院级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形成了“省—校—院”三级评选模式,使三级科技创新项目互相促进和推动。通过组织科研讲座,引导学生申报课题,两年来学生团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有“山西省初中班主任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公交司机心理压力源调查”、“山西省中学心理辅导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晋中市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四个省级项目,“榆次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现状调查”、“晋中市社区公共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的调查”等10个校、院级项目。学生依托项目、科学调研、得出结论、提出建议,这样实践育人有了重要载体,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4. 打造品牌基地

通过对部分城区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教师状况的调查发现,目前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在数量、人员整体素质上存在问题。晋中学院主动与当地政府协商沟通,在全市城区、农村教育实习基地中各选取了10所小学,由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副教授带队,以小教本科生为主力,配合该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率先在这20所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小学生以体验参与活动为主,一般需要1.5~2小时,他们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并在心理辅导室建设上提出心理辅导机构设置标准化、设施科学化、师资专业化、管理制度化、监督工作具体化,以及高度重视解决心理辅导老师的职称待遇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方面进行了八个专题的积极有益的探索,成效不断显现出来,已逐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基地,这不仅对当地其他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对小教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有了质的提升,实现了双赢。

三、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分阶段培养

1. 注重意识培养,制定学习计划

一年级重点围绕心理教育意识的形成。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

加强心理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心理学”、“教育学”等课堂教学的途径, 加强心育内容,激发学生自觉培养心理教育能力的动力。

吸纳学生成为晋中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成员。利用研究会的资源优势和便利条件,组织学生观摩、分析小学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分享小学教师教学活动的乐趣与经验,使学生充分认识心理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提高自身的心理教育能力,制定学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方案。

2. 加强技能训练,提高综合素质

二年级重点围绕心理教育技能的培养。独立地确立心育目标、准确地理解教材,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心理教育教学活动,初步掌握心育效果的评价方法。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

开设小学心理教育课程教材教法、小学生心理技能训练、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设计等,

以适应小学普遍开设心理教育课的需要。增设艺术类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作用。针对小学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学习阶段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开展多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譬如户外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开设小学生心理教育专题(系列)讲座、举办心理教育座谈会、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建立心理教育网站等,使学生在高度认同、积极参与、感受心理教育氛围的同时提升心理教育的实践能力。

开展心理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小学心理教育课程教学竞赛,并制定奖励机制和鼓励措施,在活动中提高心理教育技能。同时,学院还注意提升实践的层次,比如在专职心理教师的指导带领下, 引导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的立项和研究。

3. 调试心理状态 做好心理准备

三年级重点围绕心理状态的调试。加大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指导学生做好见习实习的准备工作,在学科教学和见习实习中加强心理教育能力的形成。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

开设小学各科教材教法选修课。以专题活动形式进行,每周1次;周一公布活动主题,周四下午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主题活动。选修课教材为校本研发,通俗易懂,有案例、有作业、有思考题,针对性强,有利于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程指导。

加大心理实践课程比例。教育实习期间要求每个学生试教一定比例的心理教育课,使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造力、组织管理能力、操作能力、交往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参与学科心育和活动课心育的实验,探索心育规律。

4. 实现角色转换,强化职业能力

四年级重点在于角色转换。强化技能训练,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应和竞争能力, 促进学生步入社会、走向教师岗位的角色转换。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

开展仿真性的社会实践教育。在低年级心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深入实践岗位完成毕业实习工作。毕业顶岗实习是一个重点环节, 它是检验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尺。

开展心理教育专题活动。举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专职心理教师、优秀小学教育工作者对心理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讲解与分析。积极参与心理教育实验,定期撰写心理教育论文,注重自我教育能力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月红. 小学教育专业“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R]. 晋中学院,2011.

[2] 晋中市教育局.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EB/OL].www.省略/newsInfo.aspx?pkId=14084. 2011-8-31.

本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陈勇老师出生于上个世纪的饥饿年代,成长于动乱的岁月,1982年二年制高中毕业,属于“早产婴儿”。在家干了二年木工活。1984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比武招亲”,17岁的他就嫁给了教育,实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教育梦。自知“先天不足”的他只好“不待扬鞭自奋蹄”,刻苦自修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课程。对语文,他情有独钟,人生风雨几十年,一直以书为伴。每当夜阑人静,他常独坐窗前,借着一盏孤灯,拜谒孔子、庄子、屈原、司马迁……;也曾迎着晨光,享受过唐诗宋词与《古文观止》;也曾潜心拜读过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于漪、李镇西等大师的论著,也曾在自己自费订阅的10多种教育杂志中广泛涉猎。这些阅读,丰富了他的人生,厚实了他的基础,启迪了他的智慧,使他不满足于现状,立志做一位语文教学的探索者。

参加教育教学工作30年来,陈勇老师先后在重庆市铜梁县大庙镇兴复小学、石院小学、大庙镇中、司马初中、四合初中、大庙中学任过教,小学包过班,教过初中语文、化学、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1990年开始专教初、高中语文,当过小学、初中、高中班主任27年。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陈勇老师一直坚持“以德为先,以理服人,用爱感人”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他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当主人翁的自豪观和责任观。如教的2008级18班,这个班级由于关系户多,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县外学生占60%,他创新了工作思路,大胆放权,通过民主选举班干部,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后又成立了以王恒力等5人组成的“督查组”,负责对班干部的考核、任免。师生共同制定了“人心齐、学习优、班风正、校有名”的目标。针对班上有拉小团伙和各自为政的现象,在班上开展了“讲团结、讲正气、讲大局”的“三讲”教育。通过这些措施,班上班风班纪发生了较大变化,学习成绩一直居平行班前列。在班级管理中,他更加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保护。如2005级班上女生肖珊由于生长在农村,长期自卑,加之父亲意外伤亡,更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他通过多次的交心谈心,平等对话,在心理老师和他的共同努力下,该同学终于走出了阴霾,顺利考上了南京理工大学。育人中树立辩证的师生观,在班主任工作中,他力求做到“实话实说”,他给学生说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过去、现在以及教学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力求让学生理解,老师也是一个平常的人,跟学生一样,也有缺点和错误,但老师一直在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老师更应该学会宽容,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去想想,去体验,重视和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这样,学生才会和你真正交上朋友。正因为如此,调入铜中13年来,他带了2004级10班、2005级22班、2008级18班、2009级21班四届毕业班,每个班在高考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管是重点还是一般本科上线率都居同类班级前列。特别是2004级10班,该班是理科平行班,高考重点升学率达47.1%,远远高出同类其他班。2009级21班参加高考,升学率为100%,重点上线率为67.8%,本科上线率为95。4%。600分以上22人,受高分“二视一”保护的有3人。由于带班成绩显著,学校德育工作年会几乎每年都由他去做经验交流,所写的德育论文《浅谈对高三后期人性化管理》、《让班主任也拥有诗意的生活》分别发表在《重庆教育论丛》和《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杂志上,《浅谈对高三后期人性化管理》获《班主任》杂志社举办的全国《班主任》杯征文大赛三等奖,《让班主任也拥有诗意的生活》获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2007年全国中小学论文赛一等奖。《对高三毕业班级管理的几点探索》、《怎样做好新时期的班主任》、《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均获得重庆市德育论文大赛二等奖。他所带的2004级10班、2008级18班、2009级21班分获校先进班集体和县优秀班集体。

在30年的教学工作中,陈勇老师除了严格按照教学常规要求进行教学外,还一直用“兴趣为先,学以致用”的原则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对话中师生常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注重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及时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失,深入到学生中去,随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重视和家长称赞。如2004级所带理科平行班,高考平均分为104.51,上110分的有20人,最高分李珂 125分,及格率为97.1%。2008级9班张金莉以语文123分顺利考入清华大学艺术系。2009级所带班级高考语文平均分为109.13,及格率为100%。2012级1班语文二诊考试,张以126分获年级第一、六校第二。一班参加高考语文平均为106.6分,16班平行班为100.5分,圆满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指标。

在搞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陈勇老师十分注重对学生课外兴趣的培养,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如利用语文课前三分钟开展了“阅读经典”、“佳作欣赏”、“海阔天空”、“课文质疑”、“故事接龙”、“新闻联播”等栏目,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班上还办起了“雏鹰文学社”,成立了阅读、写作、书法、演讲、研究性学习等兴趣小组,学生多次在各种活动中获奖。如蒲小龄、李珂等分别在《语文报》、《学语文》上发表过文章。指导学生多次参加全国中语会会报《语文报》举办的“暑假读报知识竞赛”,指导学生分别参加了中国报刊协会、、全国中语会等6家单位举办的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作文大赛,其中刘涧瑶的《泪水》一文获重庆市唯一的全国特等奖,郭博、黄雁、高琅等20人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他本人5次获优秀指导奖。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带来乐趣,使教育工作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的这条幸福之路。”近年来,陈勇老师一边抓教学,一边积极的投身于教研教改的时代洪流中,反复阅读教育大家如叶圣陶、于漪、李镇西等的教育教学专著,也从自己自费订阅的10多种语文类报刊中汲取营养。这些阅读丰富了他的人生,厚实了他的基础,启迪了他的智慧,使他不满足于现状,立志做一位语文教学的探索者。于是,他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近年来先后参加了三个部级课题研究。“优秀电影促进高中生德商提高的实证研究”、“《刘雪庵音乐作品选》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这两个课题分别于2005年12月和2007年10月结题,其中“优秀电影促进高中生德商提高的实证研究”获国家优秀子课题奖。《新课改下重点高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已于2013年12月结题,市级重点课题“区县市级重点中学争创示范高中,实现持续发展的研究”于2007年5月结题,市级课题“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知识化研究”已于2011年12月结题。课题成果影像作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论文《优秀电影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思考和实践》都获中央电教馆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论文《电影与语文学科整合初探》获重庆市第四届优秀电教科研成果二等奖,研究报告《优秀电影促进高中生德商提高的实证研究》获第五届优秀电教研究成果一等奖,《追求的脚步―铜梁中学示范高中建设与研究》获市教委研究成果一等奖,还有多项科研成果在县内得到推广。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陈勇老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之余,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和教学反思述诸文字,近年来也小有收获:在《语文报》、《中国教育科学》、《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科学咨询》、《师资建设》、《电教世界》、《重庆教育论丛》等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10余篇,论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课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等12篇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论文《对高三毕业班管理的几点探索》等8篇获重庆市等级奖。参编课辅读物《高考个性作文》、《中学生报》、《凤山驼铃》等6种。

正因为教研教改成绩突出,陈勇老师2005年12月获第四届“语通杯”全国“教改新星”提名奖(重庆市高中组最高奖,全市仅2名),2007年12月获全国“教改新星”称号,2010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13年被聘为西南大学兼职副教授,2014年被语文出版社聘为“全国语文名师成长大讲堂”客座讲师。

陈勇老师说:回溯过去,一路跋涉一路歌;瞻望未来,人在旅途路漫漫。“开弓没有回头箭”,教改之路上我将不断前行,“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以此自勉吧!

本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一、政治思想素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马列著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教师素养,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特别是在反对“”组织的斗争中,体现出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任现职以来,一直坚持出全勤。工作积极主动,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常常超负荷地工作,始终坚持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做到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二OO四年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党员。

二、业务能力

(一)教学能力

1、勤勉教学,成绩突出。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已任,把成为学者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阅读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尽管职高学生基础差,但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三分钟语文活动”,如“成语故事”“诗歌赏析”“时事评述”等,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在轻松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为适应新世纪的教学要求,近两年积极投身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中去,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在任职期间,我所任的语文成绩均排在年级前列,在2001年和2004年参重庆市语文统考中获渝北区第一。

2、深入钻研,大胆创新。

任现职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语文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职业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备课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任现职5年来主要研究课堂教学,研究的专题有:作文教学三步教学法、职业高中实用应用文写作指导。

主动承担校级公开课教学,2001年所上的《故都的秋》得到同行好评,积极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还能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大赛中屡获好成绩。其中2001、2002年指导学生王红、周必洪、王均参加全校普通话演讲获校二、三等奖,2003年指导柏柔羽参加征文大赛获得二等奖,2004年指导学生参加区级“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小康社会”的征文演讲比赛,樊锐获征文一等奖,柏柔羽代表学校参加区级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

3、重视实践,总结提高。

在大胆开展教学研究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及时总结自己的得失,坚持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教育论文,从未间断。撰写的教学论文《如何预习课文》在《中学生导学报》2003年11月21日(第44期)发表,论文《注意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素质——浅议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课环节》在第六届“师魂杯”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评选中,经评委会严格评审,获三等奖,并入选《第六届“师魂杯”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获奖作品集》,与陈利容合著的论文《心悟?口诵》获得第11届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

4、扶持后辈,共同进步。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级教师,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参加备课组活动,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任现职期间,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我主动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在教学“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中,积极扶持青年教师成长。在2002至2004学年度帮助青年教师王娅备课、上课。王娅老师在原来学校从事的是历史和地理教学,对语文教学没有经验。调入我校后,我在教学上给予了她很大的帮助,她现在已成为教学上的一把好手。

(二)教育能力

作为教师,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不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謹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在德育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法,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当班主任的信条。担任班主任期间,我能够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言传身教。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我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教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谈心的朋友。然后再介绍一些有针对性的书籍给他们看,教会他们如何交友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向他们分析知识素养与成才的关系,引导他们关心集体,确立他们在集体中的进步作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我都一直奉行一个准则,就是在鼓励学生的同时更多地偏爱后进生,给他们以各种捕捉成功与欢乐的机会。因此,在转化差生、扭转班级学风上我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德育工作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

2004年我担任了春招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的学生大都是连初中都读不毕业的学生,整体素质极差,学习懒散、成绩差得惊人、纪律涣散、性格暴躁,接到这样的班,我并没有灰心,而是深入了解学生个性,发掘同学的优点,充分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积极性,狠抓学风班风,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这一班学生脱胎换骨,都有了质的改变,在第二十个教师节,我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在自己的实践中,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好一名老师,仅仅靠“嘴”和“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工作,也正是这样,我才能真正体会到工作的高尚和育人的欢乐。我还及时总结德育工作的以验,撰写了《把脉开方,驱病去疾—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思考》获学校第一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并在部级刑物《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用爱撑起一片蓝天》等文章,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介绍。

三、工作业绩

1、论文撰写、发表与获奖情况

我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进行相关学科的学术探讨,积极撰写论文,常有论文在刊物上发表、在学会上交流、在评选中获奖。

2002年12月,论文《把脉开方驱病去疾—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思考》在国际交流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刊号:ISSN1000-4769)。

2003年二月,论文《注重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素质—浅议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环节》在第六届“师魂杯”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获三等奖,同时收入《教育论文汇编》由国家出版社公开发行(刊号:ISBN7-80060-266-4)。

2003年11月21日,论文《如何预习课文》在《中学生导学报》第44期上发表(刊号:渝字(01)-109)。

2004年5月,论文《心悟、口诵》荣获第11届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获奖名单刊登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第七期上)(刊号:ISSN1002-5154)。

2001年10月,论文《把脉开方驱病去疾—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思考》在第一届全校教育科研成果评审中荣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2、教材的编写

本人积极支持并主动参与或指导教材的开发与编审工作。2004年,参与了校本教材《实用公文写作》的编著工作。编写其中第三章“常用公文”。

四、其他方面版权所有

调入职教中心后,我积极为学校的招生工作出力,以学校利益为重,顾全大局,不谋私利,招收学生人数喜人,五年来共招收学生150多人,为学校创收近100万元。有人见我招生不少,劝我把学生往其他学校送,可以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但我是职教中心的教师绝对不能做损公肥私的事。为了招生,那怕是生病了,只要有老师打电话来,顾不上看病吃药,双腿肿了,也顾不上休息一天。就这样,几年的暑假,我披星戴月,顶风雨,冒烈日,磨破嘴皮,把学生招进了学校。别人问我的招生经验,我告诉大家,就是嘴勤,腿勤、不怕吃苦。我为职教中心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五年来,我认真履行中学一级教师职责,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从无迟到、早退,有事有病先请假。

本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本人任现职以来一直从事职高语文教学工作。先后担任过*级物业管理班的班主任,*级模具一班和*级春招班班主任,同时担任*级物业管理班、旅游班;*级计算机应用一班、二班、机电班;*级计算机应用四班、五班、汽车维修专业三班;*级网络二班、模具一班的语文教学。在教学期间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现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素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马列著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教师素养,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特别是在反对“”组织的斗争中,体现出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任现职以来,一直坚持出全勤。工作积极主动,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常常超负荷地工作,始终坚持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做到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年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党员。

二、业务能力

(一)教学能力

1、勤勉教学,成绩突出。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已任,把成为学者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阅读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尽管职高学生基础差,但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三分钟语文活动”,如“成语故事”“诗歌赏析”“时事评述”等,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在轻松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为适应新世纪的教学要求,近两年积极投身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中去,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在任职期间,我所任的语文成绩均排在年级前列,在*年和*年参重庆市语文统考中获渝北区第一。

2、深入钻研,大胆创新。

任现职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语文学科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职业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备课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任现职5年来主要研究课堂教学,研究的专题有:作文教学三步教学法、职业高中实用应用文写作指导。

主动承担校级公开课教学,*年所上的《故都的秋》得到同行好评,积极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还能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大赛中屡获好成绩。其中*、*年指导学生王红、周必洪、王均参加全校普通话演讲获校二、三等奖,*年指导柏柔羽参加征文大赛获得二等奖,*年指导学生参加区级“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小康社会”的征文演讲比赛,樊锐获征文一等奖,柏柔羽代表学校参加区级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

3、重视实践,总结提高。

在大胆开展教学研究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及时总结自己的得失,坚持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教育论文,从未间断。撰写的教学论文《如何预习课文》在《中学生导学报》*年11月21日(第44期)发表,论文《注意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素质——浅议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课环节》在第六届“师魂杯”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评选中,经评委会严格评审,获三等奖,并入选《第六届“师魂杯”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获奖作品集》,与陈利容合著的论文《心悟?口诵》获得第11届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

4、扶持后辈,共同进步。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级教师,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参加备课组活动,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任现职期间,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我主动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在教学“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中,积极扶持青年教师成长。在*至*学年度帮助青年教师王娅备课、上课。王娅老师在原来学校从事的是历史和地理教学,对语文教学没有经验。调入我校后,我在教学上给予了她很大的帮助,她现在已成为教学上的一把好手。

(二)教育能力

作为教师,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不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謹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在德育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法,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当班主任的信条。担任班主任期间,我能够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言传身教。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我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教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谈心的朋友。然后再介绍一些有针对性的书籍给他们看,教会他们如何交友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向他们分析知识素养与成才的关系,引导他们关心集体,确立他们在集体中的进步作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我都一直奉行一个准则,就是在鼓励学生的同时更多地偏爱后进生,给他们以各种捕捉成功与欢乐的机会。因此,在转化差生、扭转班级学风上我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德育工作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

*年我担任了春招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的学生大都是连初中都读不毕业的学生,整体素质极差,学习懒散、成绩差得惊人、纪律涣散、性格暴躁,接到这样的班,我并没有灰心,而是深入了解学生个性,发掘同学的优点,充分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积极性,狠抓学风班风,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这一班学生脱胎换骨,都有了质的改变,在第二十个教师节,我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在自己的实践中,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好一名老师,仅仅靠“嘴”和“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工作,也正是这样,我才能真正体会到工作的高尚和育人的欢乐。我还及时总结德育工作的以验,撰写了《把脉开方,驱病去疾—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思考》获学校第一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并在部级刑物《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用爱撑起一片蓝天》等文章,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介绍。

三、工作业绩

1、论文撰写、发表与获奖情况

我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进行相关学科的学术探讨,积极撰写论文,常有论文在刊物上发表、在学会上交流、在评选中获奖。

*年12月,论文《把脉开方

驱病去疾—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思考》在国际交流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刊号:ISSN

1000-4769)。

*年二月,论文《注重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素质—浅议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环节》在第六届“师魂杯”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获三等奖,同时收入《教育论文汇编》由国家出版社公开发行(刊号:ISBN

7-80060-266-4)。

*年11月21日,论文《如何预习课文》在《中学生导学报》第44期上发表(刊号:渝字(01)-109)。

*年5月,论文《心悟、口诵》荣获第11届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获奖名单刊登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第七期上)(刊号:ISSN

1002-5154)。

*年10月,论文《把脉开方驱病去疾—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思考》在第一届全校教育科研成果评审中荣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2、教材的编写

本人积极支持并主动参与或指导教材的开发与编审工作。*年,参与了校本教材《实用公文写作》的编著工作。编写其中第三章“常用公文”

四、其他方面

调入职教中心后,我积极为学校的招生工作出力,以学校利益为重,顾全大局,不谋私利,招收学生人数喜人,五年来共招收学生150多人,为学校创收近100万元。有人见我招生不少,劝我把学生往其他学校送,可以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但我是职教中心的教师绝对不能做损公肥私的事。为了招生,那怕是生病了,只要有老师打电话来,顾不上看病吃药,双腿肿了,也顾不上休息一天。就这样,几年的暑假,我披星戴月,顶风雨,冒烈日,磨破嘴皮,把学生招进了学校。别人问我的招生经验,我告诉大家,就是嘴勤,腿勤、不怕吃苦。我为职教中心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五年来,我认真履行中学一级教师职责,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从无迟到、早退,有事有病先请假。

本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育见习;教育见习评价改革;改革收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133-02

教育见习是教师职业实践性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师范生通过观察、接触、体验等形式感受充满生机的小学校园生活,观察充满冲突的课堂教学情境,体验充满挑战的教师职业生活,使师范生真正理解教师职业内涵和职业要求,掌握教学实践性知识。由此可见,教育见习在师范生培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本院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育见习属于实践环节,分别在第三和第五学期开设。见习时间为一个周,见习方式是学生进入小学,深入课堂观摩教学的同时向班主任学习班级管理并在见习活动结束后进行考评。通常的考评方式是见习学校的教师给出评语,带队的教师根据学生出勤、见习心得体会及见习手册的填写情况给出具体的等级评价。然而,根据笔者多次指导教育见习的效果来看,学生的这种教育见习方式并未达到见习目的,多数学生的见习都流于形式。通过实际的观察、记录以及反思,笔者认为,教育见习评价在整个见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教育见习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课堂中,学生只希望自己的见习成绩能及格,致使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因为课堂上并未专心听课,见习手册和见习心得体会也大多是抄袭别人的。所以,针对教育见习评价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小范围的改革,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完成见习任务,达到见习目的。

一、目前教育见习评价的弊端

(一)教育见习评价的主体单一

传统教育见习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带队教师及见习学校指导教师。以2013级小学教育专业文科二班学生为例,该班共有55人,分为11各组,每组5人,共五个组长,分别对应见习学校――江南小学11个班。由于带队指导教师负责的学生较多,因而见习手册上的评价主要是带队老师的印象,或者是简单地根据学生的考勤打分,而由于见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并不能时刻和见习生在一起,因而他们的评价也大多来源于自己的第一印象。同时,对于见习学校来说,每次接纳的见习生较多,所以见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并不能完全进行一对一指导,这样就造成了有些学生在见习中投机取巧,并未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同时,这种单向的评价也不利于带队教师和见习学校指导能力的提高。

(二)教育见习评价的内容简单

就本院小学教育专业而言,教育见习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考勤、见习手册的填写、见习心得体会的撰写。而这样的评价导致学生在没有明确教育见习的目的、意义及内容前就懵懵懂懂地进入小学,以为见习就是听听课、做几篇记录,其他一概不管。这就使得见习效果大大打折。不仅如此,听评课是教育见习的重要内容,能使学生了解现实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增强对教学的熟悉度,但是由于评价内容简单,进而造成大多数见习生不了解见习小学课堂使用的教材、学科的课程标准、学生状况等,在听课期间所记录的仅仅是教师讲课的流程,缺少讲课后小组讨论的准备。同时,笔者发现在见习过程中,见习生的主动意识非常欠缺,不会主动和见习学校的老师交流。见习生在见习过程中由于缺失问题意识,出现了少听、不愿意听课以及宁愿在见习学校安排的办公室里休息等情况,见习这样宝贵的了解教学实践的机会,反而成为了一种形式。

(三)教育见习评价的方式单一

终结性的评价方式一直是诸多高校教育见习评价的不二选择。但是,这种见习评价方式带来了很多负面效果。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最终是通过见习手册内容给分数,所以大部分见习生在见习期间未主动进行角色转换,只注重教学内容而非教学过程,不会主动记录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师生互动效果等,不能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的教育现场联系起来,因而见习就变成了“带个本子去,带个本子回来”的局面,脑海里没有对问题的预设和思考,见习过程完全是“随波逐流”式。此外,当每天的见习结束后,学生之间、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很少,课后不能主动与校外指导教师交谈,见习报告由于缺乏解决问题意识,质量普遍偏低。

这种定性定量的考核忽略了学生在见习过程中的成长,仅仅给出一个量的结果,学生对于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并不明确。而另一方面,对于指导教师来说,虽然终结性评价便于操作,但是最终的结果可能对学生各项机能的发展有害而无利。

二、教育见习评价的改革

教育见习评价具有反馈及导向功能,能监督见习的发展,并调整、修正发展过程。因而,为了更有效地达到教育见习目标,扎实推进师范生实践教学,对教育见习评价进行以下改革探索。

(一)增加评价主体

为避免评价主体单一这一弊端,现将见习单位的领导、见习同伴及专业课任课教师都纳入评价主体。学生在见习完毕后,见习单位的领导会根据见习生的表现给予总体评价。同时,见习生也可以将见习中存在的问题、疑虑反馈给见习单位的领导,实现双方互赢。同时,为了弥补指导教师不能时时随班检查的问题,可将见习同伴纳入评价主体,使见习的出勤纪律等更有保障。学生见习完所写的论文应该有对应的专业课任课教师批阅,这便于任课教师检查是否学生真正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这种多主体的评价方式既能激发学生在见习中的热情,也能帮助见习学校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二)改革评价内容,创新评价量表

见习绝不仅仅是听听课,写写见习手册。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见体情况(听课次数、见习工作、得到收获、指导教师满意度);②教学技能(听课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备课技能、教学反思技能);③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组织能力、了解班主任工作);④调研能力即提高教学调查研究能力。因而,教育见习的评价内容也应做相应的修改,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见习中应掌握的技能例如评价内容中,通过创新评价量表,从多个纬度进行考核:听课笔记占40%;课后反思占20%;出勤和见习态度占20%;班主任工作占10%;教学科研占10%。由于评价内容紧扣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从侧面把控学生在各种技能方面进行锻炼。

(三)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教育见习评价要以促进人可持续发展为评价的根本目的,注重主体价值取向的评价。把学生从见习前的准备、见习过程的表现、见结反思都纳入评价的范围。注重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在教育见习结束后,不仅仅要求学生交上见习手册,还将召开见结大会,让学生以PPT形式分享见习感受,交流见习中发现的问题,并选出优秀见习生,给予奖励。通过变革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见习过程中的成长,让学生通过教育见习来提升综合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做好规划和准备。

三、教育见习评价的改革的收获

通过教育见习评价的改革,学生们能在见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反思,如:2012级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的学生在安康市汉滨区江南小学见习结束后,就举行了“当青春遇见红领巾・第二季”见习分享交流会,学生们分别以见习分组为单位,通过一个个精美的PPT向大家讲述了一周见习中的收获与疑问。同时对比果园小学的见习情况提出了诸多疑惑和反思。比如:当你印象里原本乖巧听话的小朋友颠覆成为最调皮捣蛋的小顽童,你该如何是好?当你信心满怀、精心备课,准备“大施拳脚”的时候,遇见一群贪玩好动的小“霸王”们,你该如何是好?当我们不喜欢这个小学老师,觉得他不够尊重学生,那会不会有一天我们也变成自己所厌恶的样子,对着自己的学生负气说着同样的话?经过分享交流,得出结论:理想虽美好,但仅有它还不够,吾辈任重而道远。通过对比反思,他们把在大学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教育理论知识和小学里生动鲜活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同时渐渐将学生式听课行为转变为教师式听课行为,从“学”的角度转变为“教”的角度。能在见习完毕后,对见习学校以及教师教学做出客观的评价,部分学生表示通过见习对未来毕业论文的选题有了初步的打算。

此外,在改革教育见习评价后,学生在见习中也转变了自己的态度,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因为他们在见习中一方面了解了教学的常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听课、讲评、改作业、辅导,更有效地了解了自己的不足。相当多的学生在见结中感叹自身知识的肤浅和缺陷,一定要进一步努力学习,训练好教师基本技能。当然,通过教育见习评价的改革,教育见习的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学生能了解和熟悉小学的教育与管理现状,增强见习学生对小学教学的适应性,缩短从学生到教师的距离,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早有所体验,能够提前认识到自己与一名真正的教师间的差距,进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实习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但是,想要完全达到理想的见习效果,仅仅依靠教育见习评价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见习目标、见习内容、见习基地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从而达到见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聂志成.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现状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6):54-57.

[2]林晖.高校师范专业教育实习评价改革初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2-35.

[3]涂艳国.教育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0.

[4]邓凡琼.高职院校英教专业教育见习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27-28.

[5]郭新婕,王蔷.教育实习与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关系探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3):16-19.

本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在区庆祝第二十一个教师节大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代表获得表彰的教师上台发言.请允许我衷心地感谢沧浪区教育文体局的领导,感谢沧浪区实验小学的领导,感谢帮助和关心我的老师们.大家给了我这么大的鼓励,使我的生命中有了今天如此灿烂的时刻.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愿做绿叶护花红".

我叫叶虹,"绿叶"的"叶","彩虹"的"虹".1986年从江苏省新苏师范毕业,走进沧浪区实验小学,在这个有着百年历史却始终充满活力的学校学习,工作,至今已经整整十九年了.如果说,刚刚工作时,我的理想是追求如"彩虹"一般的绚烂,那么,十九年后的我,则深深懂得,只有当好护花的"绿叶",才更符合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才真正能体现我个人的人生价值.

人生要有目标.我的人生目标,那就是当好一名人民教师.记得踏上工作岗位时,凭着年轻,凭着热情,我曾有过最初的辉煌:连续三次被评为区教育新秀,进而获得市优秀班主任,市中小学第二届教坛新秀等光荣称号,92年入党,94年破格晋升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研究学生,读书进修,参加比赛使我的生活充实而又忙碌.

然而,学校培养我成材,到自觉奋发成材,还有一个经受考验,经受磨练的过程.每天忙于日常的工作,感觉透不过气来,没有时间好好想想自己的将来.有时,因为不敢接受改变,没有勇气面对新环境可能带来的挫折和挑战,也会使最初的目标看上去显得模糊遥远.

但我当老师的志愿没有动摇过.怎么当个好老师呢 我就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三个拾麦穗的弟子之一,从成败得失中观察,比较,综合,分析,归纳,希望可以懂得目标抉择的科学方法.

幸运之神再次对我显露笑容.有一天,李建钧校长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宣布了评选沧浪区星级高级教师的消息.我感觉眼前的目标顿时清晰起来.争创星级教师,我的生活开始有了不同.

参与语文课改参与教育科研成为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一次次区语文教师基本功考核培训中,我铆着劲儿学习,懂得了将引导和帮助学生积累作为我优化语文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突破口.

有了积累,学生们语文学习兴趣浓了,课堂教学活动模式也逐步发生改变.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活泼的气氛.课堂上学生们或争先发言,或正反抗辩,或据案慷慨,或点评,或小组讨论,领悟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习作评价改革初探更使我尝到了工作的甜头.记得我多次拜访过苏州大学基础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黄岳洲老人,他给我最大的教诲就是要会用辨证法解决问题.放胆文与命题作文训练结合,量的要求与质的要求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信心,情感及技能等方面的进步,使个性发展成为看得见的东西,令人惊喜.

我的点滴进步都得到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2001年学校安排我接受苏州市中小学教科室主任岗位培训并担任沧浪区实验小学教科室副主任工作.我从抓"课题"入手,逐步学会并做到认真制定学校教育科研计划,组织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各级各类课题的立项,检查,结题,交流等管理工作中,我得到了锻炼和发展.至此,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而更应是知识的创造者.

在观察了李建钧,徐济川,胡迪等学术界前辈,领头人的教育研究实践后,我发现他们虽然也只采用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但区别在于作了某些人文化的改造,注意了人的主观能动因素……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教育研究方法体系呈现极强的综合性.

我要向他们学习.首先要读更多的书.本科学历进修,包括论文撰写,共16门课程,3年内完成时,我拿起理论性强的书籍,感觉不再那么吃力了.上完课,坐在教科室,看着满橱的新书,我会气定神闲.

同时,上网学习,也使我大开眼界.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每一个"行动"都有着独具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我不止一次在凌晨听到老师在网上发出的声音.每一次只要踏上这只"教育在线"的船只,就可以尽情地阅读这本厚重的网络大书,欣赏着"新教育"海上日出一样的风景,陶醉着"朱永新小品"的表演,品尝着"李镇西之家"的风味特色,感受着"小学教育论坛"的习习海风.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我常拿"教育在线"网站读到的这句话鼓励自己.学校对教师的奖励机制更使我争着上公开课,抢时间写论文,大胆地在业务讲座上畅所欲言,简直有欲罢不能的架势.

今天,在这里,我向大家汇报,十九年的努力使我成熟起来.在连续两次荣获一星级教师嘉奖之后,我又更上一个台阶,2004年喜获丰收:参加了苏州市校长培训班,先后被评为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并获得3星级教师殊荣.

大家的鼓励,成功的喜悦,激励着我终身将"愿做绿叶护花红"作为我的教师座右铭.今后,在为达到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可能遭遇挫折,但我一定能精神抖擞.因为我懂得了在为使人类变得更美好的事业作出贡献的同时,自己也将变得更美好.

上一篇:本小学教育科论文范文 下一篇:初一学生数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