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教育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6 22:45:57

本科生教育学论文

本科生教育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管理制度;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答辩

收稿日期:2006―04―28

作者简介:王同顺 (1961-),男,汉族,天津市人,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工程师, 主要从事:成人教育管理。

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院系两级管理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和规范工作,制定《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评分标准》和《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制定》等管理文件,对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思想、过程管理、格式要求、评分要求、组织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统一设计封面格式、题目审批表、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语表和答辩记录表等,明确规定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责和管理人员职责。

建立院系两级管理制度。学院进行宏观管理的同时,鼓励各系所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尝试各种新的管理方法。“生物技术”专业的择优选导师制度颇有特色。它要求指导教师对成人教育本科生所做的科研有全面的了解,能提出适合作为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学生按学分积排序的先后,选择自己理想的题目及导师,指导教师如对学生不满意也可以适当调配。这种择优选导师的方法,调动了教师、学生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一批高水平、有价值的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产生。

二、重视管理环节,提高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是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在毕业论文的管理过程中,学院采取了系统化手段,即明确选题原则、规范审题程序、深入中期检查、严格论文答辩、合理评定成绩、全面总结归档。毕业论文的选题直接影响论文的水平,学院确定论文选题体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原则,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结合科学研究、生产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要适合成人教育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在审题程序上,各专业虽不尽相同,但均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或由本专业具有指导论文的教师拟定题目,或由系所为本专业学生提供选题指南,学生自主拟题目但需经指导教师批准。

中期检查是导师把握学生参考文献的查阅和实验环节中的实际工作量,防止抄袭、偷工减料和实验数据不准确现象发生的重要手段。我院规定,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字数要在8000―10 000字左右,毕业论文中必须要有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图表等,一律用A4打印纸并统一格式和封面,装订成册顺序是:(一)封面;(二)内容摘要;(三)目录;(四)正文;(五)参考文献;(六)审批表;(七)指导教师评语;(八)答辩记录。每个学生都必须进行论文答辩,论文成绩以答辩委员会评定的分数为准,各系所组成的答辩委员会,按照规定程序对学生论文逐个答辩,并且有详细的答辩记录。确保论文质量和成绩的公证性。

三、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锻造优秀毕业论文

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是提高学院整体毕业论文水平的关键。答辩时,学生先将毕业论文内容进行简要介绍(时间10分钟),然后回答教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每个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不超过20分钟。评分标准为: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分以下)。有了一系列科学、规范、具体的管理制度作保障,从总体上看,我院成人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有较好的学术水平和较高的质量,题目鲜明、论点明确、论证翔实、结合实际。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多能结合重要课题及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出独立见解,有的还能有所突破。结合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评审办法和标准,开展系所级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组织公开论文答辩,并邀请低年级的学生参加,学院设立最优答辩奖,对优秀的毕业论文当场予以表彰和奖励,表彰与答辩同时进行,形成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好多毕业论文达到正式发表的水平。

要继续加大对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专项经费投入,努力拓展学生学习基地,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保障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更好地调动学生进行优秀毕业论文创作的积极性,出现更多的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王光.抓好学年论文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公安教育,1995,6.

本科生教育学论文范文第2篇

促进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展示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成果,有效推动高校学前(幼儿)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以及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二、主办单位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三、协办单位

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学院(系)

四、活动时间

征稿截止时间:2013年6月10日

评选揭晓时间:2013年7月30日前

五、评审委员(排名不分先后)

周兢(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华爱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霍力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顾荣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晓东(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秦金亮(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刘云艳(西南大学学前教育系)、刘明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郑健成(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周世华(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

六、活动组织

1.评选范围: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2013年应届毕业生独立或合作撰写的毕业论文。

2.论文分组:分设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生、博士生)三个组。

3.论文推荐:大专、本科生参评毕业论文由所在院校(系)集体推荐。推荐数量:大专生控制在本院校(系)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5%以内,本科生控制在20%以内。每篇参评论文均应附上两位具有高级职称指导教师或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评语。研究生推荐名额不限,由导师推荐并写出评语。所有参评论文均一式一份并附上作者本人学生证复印件,于2013年6月10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编辑室(邮编310012)。参评者同时登录《幼儿教育》杂志官方网站“幼儿教育网http://”,根据网站指示注册并上传参评论文的电子文档。

七、评选和奖励

1.特邀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组成论文评选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分组评选,按一定比例评出各组优秀论文。

2.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3.获奖结果将在2013年9月《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杂志及其官方网站“幼儿教育网http://”上公布,部分优秀论文将选登在《幼儿教育·教育科学》上。

4.获奖作者编入“中国幼教招聘网http://高级人才库”向全国各用人单位重点推荐。

八、重要说明

为鼓励全国各院校(系)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应届毕业生踊跃参与本活动,本届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活动免收参评费,并改由通过网站上传参评论文电子文档,同时邮寄一份参评论文,希各周知。

本科生教育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高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

1.高校缺乏完善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

首先,从毕业论文课程设置上看,大多数高校更加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开设的基本理论课远远多于论文写作实践课。其次,缺乏针对性强、适用性高的毕业论文教材,本科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是缺少基本指导。另外,一般的毕业论文指导课往往是理论技巧灌输,加之该类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三年级,此时的本科生并没有太多事论文写作经历,大部分本科生不能带着问题进课堂,听课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佳;而真正等到完成毕业论文时,这些缺乏实践的理论却所剩无几。

2.高校缺乏完整的毕业论文监管体系

虽然说高校理念上十分重视毕业论文的质量,但当面对大量的毕业生毕业与就业问题时,高校对毕业论文质量的监管自然就被放到了次要位置。加之毕业论文质量的监管需要多个部门形成合力,而高校自身教育教学机构庞大,各个部门各有分工,在没有规范的制度体系作保障很难形成一个严密的监管体系。

3.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毕业论文的完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前期基本写作能力的训练,基本写作规范的养成,研究思维的形成都是需要在实践中培养的。但由于经费投入的不足,研究设备的匮乏,项目基金申报困难等,使得本科生很难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实践。

(二)论文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不足

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高校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有的指导教师所指导了毕业论文数量远远超出了其经历范围,这导致用以指导本科生的时间偏少,精力投入不足。有的教师在对本科生的教育教学中缺乏对本科生科学研究实践能力培养的意识,也有部分教师因责任心不强缺少对本科生的有效指导,导致本科生在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另外,有的论文指导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层次方面的问题,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存在局限。

(三)本科生自身的原因

有的本科生由于缺乏基本的科研素养,选题不当,导致在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困难重重。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就极易丧失信心,对论文的写作与修改敷衍了事。另外本科生论文写作自主练习的积极性不高,使毕业论文写作所需的各种技能欠缺。加之本科生所面对的严峻就业形势,当毕业论文与就业有冲突时,毕业论文的完成自然被排斥开来。来自外在的不良学术氛围,本科生缺乏坚决的抵制意识,对待毕业论文也就采取消极的态度。

二、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高校应高度重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相关工作

1.改进毕业论文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夯实基础

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构建完整的研究类课程体系”,各类课程安排应结合本科生实际情况设计。其次,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本校本专业学生的论文写作教材,为本科生论文写作提供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教材。第三,在教学活动中,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提高本科生的科学素养,课程论文的形式训练其的科学思维、写作技能。

2.加强毕业论文监管工作,为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要对毕业论文实行全过程监管。在毕业论文准备阶段“是建立毕业论文的教育制度,包括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把毕业论文的开题纳入毕业论文最终考核指标中。在毕业论文创作阶段,建立不定期的研究进展抽查小组,督促其论文计划安排的任务。做到“全程监控;客观评价,严格答辩;开展成果交流,加强学风建设”。

3.鼓励本科生参与各种科研项目,为本科生科研水平的提高创设条件

高校要鼓励本科生以个人或研究小组的形式申报个级别项目课题,并为其提供资金支持。鼓励教师在完成项目课题中为本科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其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在参与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锻炼科学思维,训练科研技能,养成正确的科学研究精神和学术道德。

(二)论文指导教师应自觉肩负起论文指导的重任

首先,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应根据自身工作任务情况,一方面,要把指导毕业论文数量控制在精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要对本科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完善知识结构;要以身示范,严守学术道德。再次,指导教师应当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指导和督促学生制定和实施论文的研究进度。

(三)本科生自身对毕业论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即使高校和论文指导老师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高度重视,但若本科生自自己不提高认识,不端正态度也难以提高大学生的论文质量。首先,要端正学术态度,践行科学研究基本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其次,本科生要认真学习论文写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重视毕业论文,把毕业论文当作锻炼思维,提升能力的有效方式。第三,在日常学习中本科生应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科学研究的素养,多读多写多思考。第四,进行高效的时间管理,协调好考研、就业与论文写作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玉花.谈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J\].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09,(02):61-62.

\[2\]肖宝华.论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保障\[J\].继续教育研究,2011,(7):62-63.

\[3\]侯晓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监控\[J\].教育学术月刊,2011,(7):62-63.66.

\[4\]刘德成,武慧芳.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看高校教学存在的缺陷——基于对河北省高校社科类的调研\[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10):52-55.

本科生教育学论文范文第4篇

促进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展示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成果,有效推动高校学前(幼儿)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以及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二、主办单位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三、协办单位

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学院(系)

四、活动时间

征稿截止时间:2016年6月10日

评选揭晓时间:2016年7月30日前

五、活动组织

1.评选范围: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2016年应届毕业生独立或合作撰写的毕业论文。

2.论文分组:分设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生、博士生)三个组。

3.论文推荐:大专、本科生参评毕业论文由所在院校(系)集体推荐。推荐数量:大专生控制在本院校(系)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5%以内,本科生控制在20%以内。每篇参评论文均应附上两位具有高级职称指导教师或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评语。研究生推荐名额不限,由导师推荐并写出评语。所有参评论文均一式一份并附上作者本人学生证复印件,于2016年6月10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编辑室(邮编310012)。参评者同时将参评论文的Word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 。

4.电子邮件格式要求:邮件主题请写:学校+姓名+论文题目。附件文档名请写:姓名+论文题目。附件文档全文宋体、小四号、两端对齐、1.5倍行距。在发送电子文档前,请删除论文中的学校名称和导师姓名,以及页眉、页脚及致谢页中有可能涉及学校、导师、作者本人的相关信息。

六、评选和奖励

1.特邀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组成论文评选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分组评选,按一定比例评出各组优秀论文。

2.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3.获奖结果将在2016年9月《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杂志及其官方网站“幼儿教育网http://”上公布,部分优秀论文将选登在《幼儿教育・教育科学》上。

4.获奖作者编入“中国幼教招聘网http://高级人才库”向全国各用人单位重点推荐。

七、重要说明

为鼓励全国各院校(系)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应届毕业生踊跃参与本活动,本届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活动免收参评费,希各周知。

本科生教育学论文范文第5篇

促进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展示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成果,有效推动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二、主办单位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三、协办单位

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学院(系)

四、活动时间

征稿截止时间:2012年6月10日

评选揭晓时间:2012年6月30日前

五、活动组织

1.评选范围: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2012年应届毕业生独立或合作撰写的毕业论文。

2.论文分组:分设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生、博士生)三个组。

3.论文推荐:大专、本科生参评毕业论文由所在院校(系)集体推荐。推荐数量:大专生控制在本院校(系)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5%以内,本科生控制在20%以内。每篇参评论文均应附上两位具有高级职称指导教师或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评语。研究生推荐名额不限,由导师推荐并写出评语。所有参评论文均一式两份并附上作者本人学生证复印件,于2012年6月10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编辑室(邮编310012)。参评论文同时以电子文档方式发送至,请在主题栏标明“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字样。

六、评选和奖励

1.将特邀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组成论文评选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分组评选,按一定比例评出各组优秀论文。

2.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3.获奖结果将在2012年9月《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杂志及其官方网站“幼儿教育网www.省略”上公布,部分优秀论文将选登在《幼儿教育·教育科学》上。

4.获奖作者编入“中国幼教招聘网www.省略高级人才库”向全国各用人单位重点推荐。

七、重要说明

为鼓励全国各院校(系)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应届毕业生踊跃参与本活动,本届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活动免收参评费,希各周知。

本科生教育学论文范文第6篇

1、成人特色无法体现,论文内容与学生工作脱节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从选题、实施、答辩的整个过程基本上按照或是参考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论文流程进行的,无法突出成人教育的特色。选题的内容偏重基础学科研究。普通高等教育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基础和重点,长期以来影响着高校中其他教育形式。成人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宏观教学内涵均是由高校普通高等教育衍生而来的,授课方式、考核形式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似。毕业论文作为整个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由于前期教学的影响,论文的选题多集中在基础研究学科上,成人教育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完成论文的条件有限,导致论文整体上选题差别很大,质量不能保证。毕业论文内容与学生实际工作脱节。成人教育学生多为在职从业人员,多数人有着长期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成人教育来补偿自己的学历和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毕业论文是所学理论知识和具体工作最好的结合方式。但是,成人教育毕业生的论文受所谓的论文质量的约束,很少能与自己的具体工作相结合,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实践之中。毕业论文缺少成人教育特色。成人教育学生从事的工作多种多样,参加成人教育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自己的学历和工作中的能力,毕业论文作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环节,应该是能够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工作内容和特点以及几年来理论知识在学生工作中如何体现出来。但是,目前成人教育学生为了应付毕业论文环节,内容很多与学生实际工作无关,成人教育中服务行业的特色无法体现。

2、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

很多高校的成人教育管理部门为了方便,照搬普高教育毕业论文的考核体系,导致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考核标准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基本相近,对论文的科学研究层次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并以涉及学术层次水平高低评定论文的质量;这种考核标准脱离了成人学生的工作实际,导致一些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出现了网上文献拼凑、他人、挪用别人数据等现象发生,完全背离了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宗旨。

3、保障机制不完善,论文的完成缺少有力支撑

缺少论文指导课。论文指导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非常重要的一节课,指导学生如何去开展相关工作,如何在网络上查找相关文献,如何按照要求格式去撰写论文。很多教学单位都忽略了论文指导课的重要性,或是缩短学时,或是直接取消面授,改为网上自学,出现了学生的论文格式不规范,选题不准确,论文内容与题目偏差等严重问题。指导教师的选择问题。指导教师是学生论文完成的关键环节,为学生配备合适的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的论文工作事半功倍。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多为挂名,没有真正地去指导学生如何去思考、操作论文的完成,同时,指导教师多为高校教师,在帮助学生选题上多以自己研究的课题为基础,脱离学生的工作实际。

二、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

建立成人教育中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成人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满足工作单位对员工工作能力提升的需求,是保障体系研究的主要目的。

1、在成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下,论文实施的每个环节都具备相关操作制度和质量标准,各主体在整个过程中分工明确,各执其责,保证论文高效、高质的完成,确保论文的真实性和学生的诚信度。毕业论文是学生完成某一专项研究的总结性材料,成人本科生毕业论文研究多数是在本人单位实施,与其具体工作联系非常紧密,内容相对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更加多样、复杂,论文质量不宜控制。建立科学可行、适用于成人教育需求的操作制度,在大的框架上对论文的方向进行把握,对具体细节内容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论文的每一部分设置质量标准,完全按照此标准衡量相关的操作,达到成人本科论文的实施的制度化、标准化。

2、成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的特色,将学生工作单位引入到体系之中,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提供技术和物质支撑。把高校、用人单位、学生三个主体有效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指导作用、质量保证作用和全程监管作用,保证学生论文的顺利完成。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将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与本职工作有效结合,最终为工作效力服务。学生的工作单位是学生学业完成的最大支柱,特别是在学生毕业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工作单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为学生提供完成论文的场所、仪器等硬件设施,还要学生配备具有一定资质的实习指导教师。因而,结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的学习特点,在毕业论文中引进工作单位,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

3、通过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升论文质量,最终达到高校顺利、高质地完成论文整体工作;用人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培训员工、利于单位发展的目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成人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毕业论文是学生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结合的最好体现。学生在完成学业,提升学历的同时能够增强自身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单位。

三、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制定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标准,建立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主要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各组成因素,包括前期规范、过程控制和后期评估,通过对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到适宜的切入点,寻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成人高等教育本科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1、前期规范体系

前期规范是成教学生在实施毕业论文之前,学校对论文具体的完成形式和结果做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是学生完成整个论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整个论文工作的主线,学生按照此要求进行论文实际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主要根据各专业和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毕业论文完成的整体过程,研究建立一系列符合成人教育的毕业论文制度:(1)教育制度,包括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毕业论文准备工作的教育、写作方法的教育、违反纪律的教育等。教育制度的建立,让学生明确论文工作如何开展和进行,对学生的论文过程做以框架式要求,约束学生在论文的完成中务必坚守诚信原则,以自己的真实数据编写论文。(2)开题报告制度,成教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论文设想、文献查阅情况、指导教师综合意见,形成具有可实际操作的论文构思,并以文字的形式向高校汇报,经高校专家审核通过施行。(3)中期考核制度,依据开题的思路和步骤设计,对论文中期取得成果进行审评,根据前期情况规划下一步论文的具体实施。(4)论文考核制度,对学生的论文完成工作进行考核,学校组织论文答辩,由学校老师和学生工作单位与论文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同时,成人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论文工作的基础数据进行检查和归档。

2、过程控制体系

过程控制体系就是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质量跟踪,是论文写作中的把关环节,对论文的开题、期中考核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保证论文高质量地完成。依据学校制定的开题报告制度和中期考核制度,学生以书面汇报的形式向学校汇报论文思路及阶段性工作成果,学校对学生论文思路是否符合要求及进展情况做评价,学生工作单位作为实习单位对学生论文整个过程进行质量跟踪,及时与高校沟通,依据学生论文完成期间的表现给予评价。

3、后期评估体系

通过对学生论文质量、基础数据真实性、论文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审查,对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前期规范体系和过程控制体系进行有效评估,根据具体工作情况建立评估制度,同时验证上述两体系的合理性和实际操作性。依据成人教育的特点,三个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由高校、学生工作单位按照各自的需求和要求共同完成,达到既能规范论文质量又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员工继续教育的目的,使成人高等教育真正成为各行业在职人员学历和能力提升的有效平台。

本科生教育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分流

1.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1.1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现今,中国高校旅游管理本科生的培养模式非常相似:3年半在高校里学习理论知识,半年在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实习,成绩合格者即可毕业,有些高校,实习时间加长为8个月或者缩短为4―5个月,这在培养模式上没有质的变化。这可概括为:“3.5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0.5年在旅游企业实习” 培养模式,简称“3.5+0.5”培养模式。

1.2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可从4方面考虑:社会、高校、学生、企业。社会,社会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监督力度不够。高校,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理解不一,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都有自己的理解。学生,学生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不太关注。几乎没有几个考生是在详细了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后而选择这个专业的。企业,企业(旅游企业)对旅游专业培养模式基本是漠不关心的。

针对我国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笔者认为可对本科生采用新的培养模式――“分流”培养模式。即对一进高校的本科生进行分流,一部分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经验,使其适应旅游企业的工作(对这部分学生采用的培养模式称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简称实践型培养模式);另一部分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增强研究旅游实践的能力,为旅游理论研究添砖加瓦(对这部分学生采用的培养模式称为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简称理论型培养模式)。

2.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新培养模式的创建

2.1实践型培养模式创建

实践型培养模式主要涉及4方面(社会、高校、企业、学生)的利益(如图一所示),圆圈表示培养模式涉及的利益方,横线上的文字表示利益的一方对另一方影响的内容,箭头表示流向。社会对高校与企业影响是监督,学生对社会是回报,学生需要花精力、时间、金钱向高校、企业学习理论、实践知识,同时,高校、企业应该对学生进行考核;还有,高校与企业间应该有合同,以明确双方的责任。实践型培养模式较复杂,说明如下:

图一:实践型培养模式4方面(社会、高校、企业、学生)利益关系图

第一,实践型培养模式应该主要借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Dewey)、克伯屈(Kilpatrick)等人的教育理论来教学,因为这种教育学的兴起是为了培养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而产生的。这与我国现阶段对旅游人才需求的背景很相似,借鉴杜威等实用主义教育学家的经验,能使实践型培养模式有坚实理论基础。同时,注重弥补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不足――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校的特质,可能能使实践型旅游人才更加完美。

第二,考虑到高校与企业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可以采用以下培养模式: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到大四上学期结束,每一学年都开设一门最重要的必修课,理论与实践一起“修炼”,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并同时进行,一部分学生在学期的上半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另一部分学生在此时进企业学习实践知识;在这学期的下半部分时间里,学习理论知识的学生与学习实践知识的学生“对调”,本来学理论的学生去学实践,本来学实践的学生去学理论,一学期结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一次。接下去的第二学期,与第一学期培养方法类似,只是第二学期的考核是对这门最重要的必修课的总体考核。学校教授的理论知识,最好能直接用于实践。学生去企业学习实践知识,最好由经验较丰富的师傅引导,一位师傅最好带3个左右的学生。

除了完成最重要的三门必修课外,实践性人才还应该具备一些实用的理论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当然,了解一些其它学科的知识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优化,对今后的发展有利,所以学校还应该上一些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课程。

还有,实践型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是为旅游企业服务的,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应该体现在适应旅游企业各方面的工作上,他们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应该偏重于企业管理的知识。学生具体的课程安排见表一。

表一:实践型培养模式课程安排

学期 课程 备注

第一学期 旅游学概论⑴、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英语(一)⑵、政治⑶、计算机(一)⑷、体育(一)⑸ ⑴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材可选用李天元编写的《旅游学》⑵学习英语课程四学期,故有(一)、(二)、(三)、(四)之分⑶学习教育部规定的5门政治课⑷学习计算机课程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⑸学习体育课程四学期,故有(一)、(二)、(三)、(四)之分

第二学期 饭店管理(一)⑹、礼仪学、旅游法规、政治、英语(二)、计算机(二)、体育(二) ⑹带“”的课程是最重要的必修课,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下同

第三学期 饭店管理(二)、会展研究、旅游会计学、英语(三)、政治、体育(三)

第四学期 旅行社管理(一)、旅游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英语(四)、政治⑺、体育(四) ⑺选两门政治课程

第五学期 旅行社管理(二)、旅游选修课(一)⑻、导游基础、旅游英语(一)⑼、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⑻在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心理学这五门课程中任选一门,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⑼旅游英语课程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

第六学期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一)、旅游选修课(二)、旅游英语(二)、旅游统计学

第七学期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二)、毕业论文⑽、职业生涯规划 ⑽完成一个实践个案研究,5000字左右

第八学期 无⑾ ⑾不安排课程是为了有时间找工作

注:1.一些扩大知识面的公选课,一般安排在晚上,以方便学生有时间上课,学生可在第三至第七学期选这类课,一般有三个学期的课程。2.应该多鼓励学生考一些资格证书,如饭店领班资格证、导游资格证、会计资格证等。

2.2理论型培养模式创建

理论型培养模式主要涉及3方面(社会、高校、学生)的利益(如图二所示),和实践型培养模式相同,圆圈表示培养模式涉及的利益方,横线上的文字表示利益的一方对另一方影响的内容,箭头表示流向。社会对高校有监督的责任,学生学成后回报社会,学生花精力、时间、金钱在高校学习理论实践知识,高校有传授学生知识、训练其人格的义务。对于理论型培养模式,还有两点补充说明。

图二:理论型培养模式3方面(社会、高校、学生)利益关系图

第一,理论型培养模式不但需要借鉴教育学家赫尔巴特(Herbart)的教育学理论,还要借鉴文化教育学的教育理论。虽然这两派的教育学理论本生就存在冲突,但是融合它们的优点就能使培养模式发挥大作用。这两派教育学理论都有很强的思辨气息,这对旅游学科范式的研究大有裨益。当然,加强对实践研究方法的训练也是必要的,它能弥补理论型学生时间投入不够的缺陷。

第二,理论型培养模式除了注重对学生有研究能力的培养,还应该特别关注学生专业兴趣、毅力等能力的增长。作为一个立志从事理论旅游研究的学生来说,对旅兴趣、毅力等能力的培养,可能比研究能力更重要。旅游学的知识更新很快,一般是5―8年,旅游研究方法是随着旅游研究的观点而变化的,更新速度也较快。而学生对旅游研究的兴趣和毅力一旦产生,却可能保持很长时间。旅游理论研究者没有十年时间的勤修苦练是不太可能出成果的,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很有可能经历观点和知识的变革。而在变革中,只能依靠研究者对旅游研究的兴趣和毅力,才能使学生积极的迎接变革,并在变革中不断成长。

所以理论型培养模式,更接近于传统理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只是由于学科发展的历史时期不同(传统理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都已经是成熟学科,而旅游学科还处于“青春期”),课程的设置等可能大致与理科课程设置类似。具体的大学课程安排见表二。

表二:理论型培养模式课程安排

学期 课程 备注

第一学期 旅游学概论(一)⑴、高等数学(一)⑵、哲学概论、英语(一)⑶、政治⑷、计算机(一)⑸、体育(一)⑹ ⑴旅游学概论,学习两个学期,第一学期,学习申葆嘉老师1996年发表于《旅游学刊》上的4篇文章――《国外旅游研究进展》(连载之一至连载之四)以及由他主编的《旅游学原理》一书的前言与1―4章的内容

⑵高等数学课程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

⑶⑷⑸⑹与实践型培养模式相应课程安排的要求相同

第二学期 旅游学概论(二)⑺、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政治、计算机(二)、体育(二) ⑺旅游学概论,第二学期学习谢彦君老师于2004年出版的《基础旅游学》(第二版),以及张凌云老师在2008年―2009年发表于《旅游学刊》的3篇论文:《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与概念综述》、《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和他在《旅游科学》上于2008年6月发表的论文《近年来国际旅游学术期刊和论文选题的特征》

第三学期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英语(三)、政治、体育(三)

第四学期 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线性代数、英语(四)、政治⑻、体育(四) ⑻选择两门政治课程

第五学期 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调研实践(一)⑼ ⑼调研实践课程应该理论结合实践,应该保证学生有时间去实地调查,以便更好的掌握课程知识,课程有两学期,故有(一)、(二)之分

第六学期 旅游企业管理学、考研辅导⑽ ⑽考研辅导课程包括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最好有专业的辅导老师上课,一直持续到大四上学期

第七、八学期 毕业论文⑾、调研实践(二) ⑾有一定水平的论文,2万字左右

注:1.一些扩大知识面的公选课与实践型培养模式的课程安排要求相同。

3.小结

本文在分析了现阶段的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传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后,建立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新培养模式。虽然旅游的发展大体需要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人才,但是社会还可能需要其他方面的人才。在管理学人才中,有一类人研究介于实践与理论之间,他们为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发挥着自己的能量。战略管理之父安索夫(Ansoff)就是代表。安索夫致力于弥补实践和理论讨论的鸿沟,通过提供一种有利于实用技术评估和发展的理论依据,填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1]。所以新培养模式还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然,新培养模式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可操作性未知。本文仅仅希望新培养模式能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茁壮成长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本科生教育学论文范文第8篇

国外很多大学不仅强调写作的重要性,还重视写作训练,并构建了一套有效的、系统的体制与机制。具体做法有:

1.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和专门的机构,以提供有力的指导

很多大学将学术研究与写作纳入课程体系。如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育学院专门设有“阅读和设计研究”课程,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和分析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继而着手在课堂或学校实施小规模的调查,然后形成专业论文。[z]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则将专业方向的研究与写作视为专业课程的一部分,而将口语表达与写作作为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提炼出来,开设集中强化(CI,CO~unication一in-tensive)课程,帮助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交流方面达到毕业要求。课程的内容包括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理论和写作实践。学生在第一、二学年,学习“写作介绍”和“写作实践”类的课程,结合自己的作业,进行计划、组织、起草、修改等写作过程的训练。第三、四学年的课程则转向专业写作,进行开题、撰写、修改专业期刊文章等训练。[’]这样的课程设置,呈现出学习与研究过程的条理性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性。通过参与这种有目的、有设计、有规律、有步骤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学生将掌握基本的交际策略,其一般流技能以及专业性或技术流技能都会得到长足发展。

2.完善相应的机制,在实施的环节与形式上监控学生的研究和写作过程

要保证学生的研究与写作能力得以形成和提高,不仅要设立适当的体制,更要有完备的运行机制做保障。这种保障机制首先体现在对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与评估。在Mrr,学生写作的每一步都有指导、有检测、有评价,而不是仅以期末的一篇论文定成绩。〔’〕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还形成这样一种制度,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除了与导师交流沟通外,还定期以研讨会的形式向其他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的论文写作情况,交流写作进展和心得体会,并应对质疑。浏学生在与教师和同伴交流、研讨的过程中深人地理解了自己所研究的项目、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合理解释,从而真正地体验了科研的全过程。在这种情形下,论文答辩自然也就不是必需的环节了。

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创造不同的机会与条件

国外很多大学都为希望参与科学研究工作或准备攻读博士学位的本科生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和渠道,以满足这些学生的专业发展。如M仃设有本科生研究机会项目(UROP,undergraduateRese毗hopportunitypro乎arn),为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开辟独立活动期(IndePendentActivityPeri-ed),提供研究机会及经费,使之参与课题研究。t’〕澳大利亚的很多大学都设有荣誉学士(honor)学位,本科前两年的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标准的学生,可以申请攻读荣誉学士学位。这些学生本科阶段的受到学术写作训练就更为系统、规范、严格。申请者需要从大三开始从事科学研究,在教师的指导、监督下,系统地体验从开题到完成论文的每一环节,历时三个学期,最终完成一万字的论文,并通过外审方能取得成绩。川反观我们目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似乎只是在本科的最后一年中指导和写作,成了一道毕业的“门槛”。学生在就业压力大、写作时间紧、教师指导不到位的情况下,自然打起了拼凑、抄袭的主意。为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在借鉴国外大学相关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首先,重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功用。毕业论文不仅集中体现了本科生四年的学习成果,也是对学生完成本科教育后应形成的初步研究能力的川检验,更直接关系到其将来的职业生涯和专业后续发展,因此论文写作能力应该成为本科生教学培养目标之一,论文写作的训练也应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一部分贯穿四年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其次,加强对学生研究过程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策略。应当将学术研究训练的各个环节,如阅读专业文献的习惯、分析和综述文献的方法、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等,分散到本科的所有课程教学当中,同时安排专门的时间,以独立课程或讲座的形式成梯度、成系统地长期训练。如,一二年级开设有关文献阅读和写作的课程;三年级开设与论文写作相关的课程、讲座或工作坊、研讨会等,分别就学术写作的各部分要求进行指导;四年级撰写、修改完成一篇专业论文,在一定的范围内陈述答辩。再次,将过程性评价引人评价体系中。变对毕业论文成品的评价为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评价,如加强阶段性检查,建立同伴交流制度等。同时,教师应细化论文评价标准,制定对学生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如对选题的理解程度、文献综述的深度与广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论证的力度与清晰度、结论的科学性、文字表达、论文规范等方面的评价标准,t4]在撰写论文之前,发给学生并予以讲解,使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知道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第四,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在学术规范与写作规范上不仅要提出明晰要求,更要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通过专题讲座及教师的课堂讲解,从每次布置的小论文作业做起,让学生不仅意识到学术诚信的重要性,而且知道怎样才是规范的、如何做才能达到规范要求,杜绝抄袭、拼凑现象。最后,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应对指导教师的责任提出明确要求,并限制受指导学生的人数,保障教师的指导质量。应逐步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导师与学生定期一对一讨论各种科研问题并定期在一定范围内展示,促使指导教师认真、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

本科生教育学论文范文第9篇

1调查的目的、意义

本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如实反映我国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毕业生的数学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矛盾,以期为高师数学学科教育课程改革探索方向。我们期望通过调查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窥见数学教师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所真正期待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同时研究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以及他们心目中数学教师的理想形象。

2调查问卷的设计、样本的选取和调查的实施

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考虑到研究的必要性,我们针对部分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本科三四年级学生(下称本科生)、在职中学数学教师(下称数学教师)以及中学生分别设计了三份问卷。这三份问卷分别有不同的侧重点:对本科生,我们侧重对被调查者的数学学习状况、对数学教学与数学课程改革的认识情况、对所在院校数学学科教育课程设置的认识情况等的调查;对数学教师,我们侧重被调查者的数学教学状况、对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认识情况、对母校数学学科教育课程设置的认识情况等的调查;对中学生,我们侧重于被调查者的数学学习状况、被调查者眼中的数学老师等的调查。在对中学生的调查中,我们试图通过他们所欣赏和喜爱的数学教师的品质中反映出数学教师所应具备的相应数学素养和教育素养。同时,我们在这里也同时考虑到三份问卷的关联性,即共同反映数学学科教育课程的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也正是此次调查的目的所在。关于样本的选取,我们综合考虑了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选取了华南师范大学(211重点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惠州学院的部分2002级学生开展调查,一年后对西华师范大学2003级学生也进行了调查;选取了四川省南充市、遂宁市、吉林省通化市以及贵州省贵阳市部分中学数学教师开展调查;同时选取四川省南充市、贵州省贵阳市、广东省广州市部分中学生开展调查(均为不记名调查)。针对本科生的调查于2006年5月和2007年5月对2002级、2003级的学生在各师范院校分别进行。针对数学教师以及中学生的调查于2006年3月-2006年10月在各地分别展开。①同时,我们于2008年7月对参加调查的2002、2003级部分毕业生进行了回访。针对数学教师和中学生的访谈分别侧重于他们在数学教学或学习上存在的困惑与问题。针对本科生的访谈主要在于他们在数学学科教育课程的学习上的困惑与问题,同时包括让他们回答2-3个关于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状况小问题。调查过程中,我们总共发出本科生调查问卷515份,回收有效问卷44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7.18%;发出数学教师调查问卷287份,回收有效问卷22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79.44%;发出中学生调查问卷166份,回收有效问卷13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78.31%;总共参加访谈(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的人数为39人。调查问卷总体回收率较高,调查数据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3调查的数据分析及讨论

由于问卷所涉及的问题选项都不是易于量化的,因此问卷设计为选择题的形式,部分问题设计为多项选择题。在统计分析时,我们主要采取计算百分比的方法。由于涉及问题较多,我们将对主要问题以及三份问卷具有较强关联性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以下分4个方面分别阐述。

3.1关于被调查者对数学、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的看法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针对被调查者的数学观、数学教学观、数学学习观的问题。首先我们来分析本科生和中学教师关于“你为何选择数学教育专业”、“你对数学教学(学习)有兴趣吗”等问题的回答(要求选择最匹配的选项)。问题1:你为何选择数学教育专业?A.热爱数学教育事业B.喜欢数学并愿意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数学学习体会C.只是愿意做老师,教什么无所谓D.一不小心,入错了行问题2:你对数学教学(学习)有兴趣吗?A.很有兴趣B.比较有兴趣C.没多少兴趣D.讨厌数学调查结果显示,本科4年级学生和在职数学教师关于问题1(你为何选择数学教育专业?)、问题2(你对数学教学(学习)有兴趣吗?)所作回答的各项百分比基本持平,但仍有一些相异之处。对问题1的A选项“热爱数学教育事业”,数学教师(45.6%)比本科生(52.8%)低近7%,是否暗示出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数学教师对数学教育的热情反而有所减退呢?同样,对于问题2的C选项“对数学教学(学习)‘没多少兴趣’”,数学教师(11.4%)比本科生(6.5%)高出近5%,这也是否同样意味着随着数学教学的经历反而消减了数学教师对数学的兴趣呢?当然,这两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值得思考的一个研究取向是纵向研究数学教师的教龄和对数学教学的热情、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分析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看法。我们在让中学生对上述问题2(你对数学学习有兴趣吗?)作答时,同时让他们回答问题3。问题3:你认为自己的数学学习是()A.没有困难B.有一定困难C.困难很多D.难以补救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较浓。但是,通过对中学生的访谈发现,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主要受数学教师和数学考试的影响,如果数学考试屡遭失败,他们将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同时对比本科生(33.0%+57.2%)②和中学生(36.2%+39.2%)对问题2的回答显示出数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高于中学生,其实这不难理解,因为这些本科生毕竟是从中学生中择优录取的并且已接受3-4年的大学数学教育。中学生对问题3的回答显示约有30%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很大困难。这与文献[1]中的数据基本吻合。

3.2关于被调查的中学生对数学教师的看法

关于中学生对数学教师的看法,我们设计了如下4个问题供被调查者选择。问题4:你喜欢你的数学老师吗?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不喜欢也不讨厌D.讨厌问题5:你认为你的数学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是()A.很好B.一般C.较差D.很差问题6:你认为你的数学老师的课堂教学是()A.照顾全体学生B.因材施教C.总是讲得过快、很深、很难D.照本宣科问题7:你认为你的数学老师还需要加强下列哪些方面?A.课堂教学基本功B.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讲解C.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D.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问题4、问题5的A、B两项百分比之和显示,中学生对数学教师的认可率在80%左右。问题6的C项所占百分比为31.5%,反映出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往往人为加大了教学内容的速度和难度,使得部分学生学习有困难并产生厌学情绪。根据3.1中问题3的统计数据,约有30%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很大困难,这与数学教师的教学是有很大关系的。对于该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专门研究,笔者将另文阐述。同时,中学生对问题7的回答显示出,中学数学教师主要需要在“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讲解”(41.5%)、“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28.5%)等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p#分页标题#e#

3.3关于被调查的本科生和在职中学数学教师对自身数学素养、教学能力的看法

关于数学教师与本科生对自身数学素养、教学能力的认识和看法,我们设计了如下四个问题进行调查:问题8:你认为你能否胜任中学数学教学?A.完全能够胜任B.能较好胜任C.基本能胜任D.难以胜任问题9:作为(未来的)数学教师,你认为你目前非常欠缺的知识是哪些方面?(可多选)A.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知识B.教学基本功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C.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D.数学教育学和数学学习心理学E.数学教案设计与课件制作F.数学教育科研与论文写作问题10:你是否学习过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或高中数学课程标准?A.已经系统学习过B.粗略地阅读过C.略有所知D.仅仅听老师(同事)提起过问题11:作为(未来的)数学教师,你是否经常阅读数学杂志,尤其是数学教育杂志?A.经常阅读B.更愿意阅读数学教育类文章C.很少看专业杂志D.从不看专业杂志调查数据显示,对问题8的回答,约36%的本科生认为自己完全能够胜任或能较好胜任中学数学教学,有50.8%的本科生认为自己基本能够胜任,但是仍有约13%的本科生认为自己难以胜任。超过70%的中学数学教师认为自己完全能够胜任或能较好胜任中学数学教学(是本科生的2倍),有23.7%的中学数学教师认为自己基本能够胜任,有3.5%的中学数学教师认为自己难以胜任。考虑到此次调查并未涉及农村中学,3.5%的数字已经不小了,而且这是数学老师们自我评价的结果。与本科生的数据相比较,可以看出,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大部分中学数学教师已经能够胜任自己的教学工作。但如何使本科生尽快适应中学数学教学,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关于多选题问题9,被调查的本科生总计选择1310项(累计),人均选择2.918项;被调查的数学教师总计选择617项(累计),人均选择2.706项。本科生和数学教师都认为自身最欠缺(超过50%的选择率)的知识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数学教育学和数学学习心理学”。而且,数学教师(44.7%)认为自身欠缺“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知识”的百分率比本科生(31.4%)高出约13%,这或许是因为数学教师对这部分知识已经遗忘得所剩无几,但同时这也说明数学教师对新课程中新加入的知识尤其是高中数学选修系列的部分知识不是很熟悉甚至陌生。另外,调查结果也显示出本科生在对“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数学教案设计与课件制作”的选择上比数学教师分别高出约15%和18%,这也许更多的是因为本科生出于求职的需要。问题10、问题11的调查结果显示,50%左右的本科生和超过90%数学教师学习过“课程标准”,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本科生和数学教师对课程标准了解不多。通过被调查者对问题11的作答,我们了解到,数学教师和本科生“更愿意阅读数学教育类文章”,但同时也看出,约50%的数学教师和35%的本科生基本上不阅读专业期刊。

3.4关于被调查的本科生和在职中学数学教师对高师数学学科教育课程设置的看法

问题12:你认为目前师范院校在培养数学师资方面应重点加强哪些方面的教学?(可多选)A.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B.初等数学研究C.数学文化、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D.数学教育基本理念和数学教育热点问题E.数学教育科研能力与论文写作F.教学基本功和教育实践能力G.课件制作与常规数学软件的使用问题13: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你的感受是()A.效果很好B.有一定的效果C.效果一般,泛泛而谈D.效果很差,理论太抽象,缺乏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问题14: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学习《数学教育学》和《数学教育心理学》(或《数学学习心理学》)作为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补充?③A.很有必要B.应该作这方面的努力C.建议作为必修课D.没多大必要对于多选题问题12,被调查的本科生总计选择1628项(累计),人均选择3.626项;被调查的数学教师总计选择776项(累计),人均选择3.404项。本科生和数学教师都认为师范院校在培养数学师资方面应重点加强(超过50%的选择率)的知识是“数学教育科研能力与论文写作”和“课件制作与常规数学软件的使用”。这意味着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应该大力加强这两方面的教学。而且关于“数学教育科研能力与论文写作”,数学教师(71.9%)的选择率比本科生(56.3%)高出近15%,这说明数学教师更希望能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而在图1中,有42.5%的数学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数学教育科研能力与论文写作的能力。同时,关于“数学文化、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教育基本理念和数学教育热点问题”,本科生的选择率超过了60%,比数学教师分别高出14%和17%左右。问题13、问题14的调查结果显示,本科生认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数学教师的反应更加强烈。同时,30%以上的本科生和数学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学习《数学教育学》和《数学教育心理学》作为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补充;33.2%的本科生和39.0%的数学教师认为《数学教育学》和《数学教育心理学》应作为必修课开设。

4结论与启示

研究表明,有近30%的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较大困难。31.5%的中学生认为数学教师人为地加大了教学内容的速度和难度,同时认为数学教师主要需要在“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讲解”(41.5%)、“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28.5%)等方面作出改进。相应地,本科生和数学教师都认为自身最欠缺的知识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数学教育学和数学学习心理学”。13%的本科生认为自己难以胜任中学数学教学。同时,本科生和数学教师都认为师范院校在培养数学师资方面应重点加强的知识是“数学教育科研能力与论文写作”和“课件制作与常规数学软件的使用”,对课程设置中关于“数学文化、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教育基本理念和数学教育热点问题”,本科生的选择率超过了60%,数学教师的选择率也超过40%。此外,超过65%的本科生和数学教师都认为很有必要学习或作为选修课开设《数学教育学》和《数学教育心理学》。相应的访谈也证实了上述事实。

本科生教育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本科生 毕业论文 训练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27-03

近些年,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有些人认为:造成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有来自社会、学生、学校、导师几个方面。所以,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监控机制,对论文写作过程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以此来保障论文质量。[1]有些人认为:需要根据毕业论文的应然价值,加大毕业论文改革力度,注重常规教学,促进主体参与,强化过程管理,严格评价标准,不断提升毕业论文教学质量。[2]但是无论如何,所有的人基本上都坚持这样一个观点: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层次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标志,是本科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获得学士学位的重要考核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本科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因而,毕业论文不仅是本科学生必须完成的教学环节,而且必须完成一定的训练任务,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3]

这些说法以及这些做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笔者认为除了加强管理机制、评价机制,从而更好地约束学生和指导教师之外,我们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本科生毕业论文,不仅是对本科学习的一个总结,或者说,是对先前所已经具备的能力的一个检验。实际上,它还是对学生所进行的最后一次集中而全面的能力训练。也就是说,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它独有的训练价值。这个过程,应该是将学生之前所有积累的琐碎的知识和经验,用一根主线串联起来,从而让学生的整体能力再一次得到提升。

而为了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和教师同时明白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训练价值所在。笔者结合一些教育体会,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训练价值,进行了一次再思考。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对学生资料调研能力的强化训练

一般而言,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1.选题阶段;2.资料的调研阶段;3.资料的分析与阅读阶段;4.资料的整合和写作阶段;5.毕业论文格式与形式的规范阶段;6.毕业论文的答辩。而在选题结束之后,资料调研就成了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第一要务。应该说,资料调研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决定之后其他工作开展的顺利程度,以及整个毕业论文的完善程度。逻辑很简单:资料调研是一个再度思考选题的意义以及理解选题的过程,是对选题的背景以及现状进行深入了解的机会。

可是如何去调研资料?调研资料这个具体的过程如何展开?学生究竟能从这个过程中获取怎样的人生经验或者能力上的提升?这才是指导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注意的问题。

以笔者的经验来看,很多学生不理解调研资料的重要性,所以从一开始,就在认识毕业论文的训练价值上犯下了错误。很多学生一拿到选题,就来找指导教师,让指导教师给他们指定几本参考书。或者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这就是所谓的资料调研。其实问题远非这么简单。在资料调研的问题上,指导教师和学生可以各自同时展开许多工作,并且形成一种互动。比如就调研资料的主题,就可以通过各自第一轮资料调研之后的讨论,达到对于选题理解的一致。选题的阐述方式、选题的侧重点、选题的亮点、工作的重心等具体的写作思路,都可以在这个阶段奠定基调。然后是第二轮的资料调研,这时候就资料调研的具体手段和方式方法,又可以进行追究。在现在的这种社会环境下,我们究竟可以从哪些地方调研我们所需要的资料,这其实也是一个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而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究竟在资料调研的过程中有没有穷尽我们的手段?学校的图书馆、所在城市的图书馆、兄弟院校的图书馆、网络上的免费资源、网络上的付费资源等渠道,我们有没有遗漏掉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可见,如何获得最高效、最全面、覆盖面最广的资料调研能力,也是本科生毕业论文所应该达到的主要训练目的之一。

二、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对学生阅读文献能力的强化训练

当学生结束对资料的调研后,将面对着已经得到的一大堆文献资料,如何高效而有秩序的对其展开学习和阅读,又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个问题。如上所说,在资料调研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对于整个毕业论文的写作思路,乃至于最后将要完成的基本面貌,在心中有一个大概的印象。现在,应该在如何学习和阅读这些资料上,有一个明细的思路,有一个具有可行性的高效的方法。笔者以为,或许在这关口,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引起学生的注意。

1.分析哪些资料是与选题最相关的,给予其最优先的学习阅读等级。亦即将最集中的时间、最充沛的体力、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些资料中去。

2.将次相关的资料集中起来,分门别类,将之安插到次要的时间里去学习。

3.很多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工作,在学习阅读资料的时候可以同时进行。比如毕业论文中的参考文献部分,就可以提前写进去,这也将会为今后的写作过程,节省下许多时间。

4.在毕业论文写作的时候,往往免不了对文献进行引用和摘引,在学习阅读文献的同时,如果预感到某些资料中的某些概念、某些句子、某些内容可能在将来需要引用时,不妨先把这个工作做了。

5.毕业论文的引言部分,往往是对前人工作的一些介绍和对选题背景的一些简单介绍。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在学习阅读文献的时候就同时做起来。这样,引言的写作,一方面是对学习阅读文献过程的监督,另一方面又是对毕业论文正文写作前思路的整理。

三、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对学生使用计算机能力的强化训练

在这个时代,特意说起大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但是事实上,不少将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而且是理科生,根本都不熟悉WORD里的公式编辑器以及一些简单的画图工具。就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而言,笔者常常跟做毕业论文的学生提起的问题有这样几个。

1.能否在遇到问题时,立即在网络上搜寻解决方法,并且准确的提问。

2.对于理科生,是否熟悉WORD中常用的公式编辑器、特殊符号,以及常用的画图工具。

3.对于文本中出现的插图和公式的处理方式是否有规范意识(诸如公式之外的符号用斜体字、插图要有题注、公式要有准确的标号等)。

4.对于目录的自动生成步骤,是否清楚。

5.对于行间距的认识是否已经形成了本能反应。

6.对于计算机常见故障问题的排除和维修,是否能及时解决。

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学生毕业论文是否能最终按时完成高质量的论文。所以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也是对学生使用计算机能力的一次集中强化训练。论文在格式上规范、统一,在某一意义上,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一项工作,最终是要展示给别人看的,所以一定要从技术的层面考虑到观看者的感受。

四、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综合理解力的强化训练

无论是资料调研阶段、资料学习阅读阶段、写作阶段,还是在与毕业论文工作相关的任何一个过程里,学生都将与各种具体的问题一一碰面,并且将之一一解决。而所有这些过程,学生都需要与指导教师交流。如果单看结果,作为指导教师,他所希望看到的是一篇符合学术规范、工作量饱满、逻辑清楚、条理清晰、富有创新性见解的漂亮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可是这一结果的达成,所最终需要的还是学生本人的综合理解力。

所谓的综合理解力,在笔者看来,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在和指导教师的每一次交流当中,是否给出了最准确的提问,并且最准确的把握住了教师的回答。

2.在各种细节上,诸如毕业论文的格式、内容的删减增加、摘要的反复推敲等问题上,是否显示出了对于问题实质的深入理解。

3.在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是否针对具体的现实场景,准确、全面、巧妙地向答辩委员会呈现出自己的工作,且对提问回答得当。

由于毕业论文涉及的环节众多,其中又牵扯到和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等互动,这就使得毕业论文这个教学环节,在很大程度上远远超出了任何一门课程可以对学生所达成的训练目的,而这一点,也正是笔者所强调的毕业论文对学生所起到的综合理解力的训练。这一点,才是本科生毕业论文最重要的训练价值所在。

五、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生活自制力的强化训练

毕业论文从开始选题到论文完成,最后参加答辩,一般都会持续将近半年的时间。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大多数的学生所要面对的事务有:毕业论文的写作、部分专业选修课的学习、考研、公务员考试、参加各种招聘会以寻找就业机会等。在这段时间里,毕业论文的写作,已经和众多的其他问题纠缠在了一起。因此,论文写作本身就是对于学生生活自制力的一种考验和训练。因为在这样的情形下,毕业论文的写作如果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就非得学生有良好的时间支配能力和良好的自制能力。虽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坚信高等教育本身对被教育者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又无法保证每一个走出大学校园的学生,不仅具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具备了强大的生活能力。本科生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敦促学生写出一篇高质量毕业论文的同时,还能让学生获得更强大的支配生活的能力。或许,这才是一切大学教育的主旨,更是本科生毕业论文所应该达到的最大目标。

六、小结

毕业论文写作这项工作既牵扯到很多环节,又与学生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而在处理好这些具体的事务之后,在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产生的同时,还将同时得到进步和提升的,正是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这个过程中所获取的新的能力和新的人生经验。而这,就是本科生毕业论文所应该真正达到的训练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侯晓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监控[J].教育学术月刊,2011(7):62.

[2] 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

[3] 朱学道,邓道贵.高师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的局限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7):61.

[4] 刘宝欣.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若干思考[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2):110.

上一篇: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通过本科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