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摘抄范文

时间:2023-03-06 18:52:11

巴黎圣母院摘抄范文第1篇

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培养自己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还举例推荐了一些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读物。

语文积累梳理活动案例7——“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必修(2)的“名著导读”部分共介绍中外两部小说,分别是巴金的《家》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该模块用2-3个课时,师生共同完成这两篇小说的学习。然后以征文展示的形式完成模块评价。

具体操作办法与过程——课前准备: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学生都有一次机会上台展示该小组的学习成果。为了更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也为了每个学生受到更全面的锻炼,我们将交流的形式做了补充。即:同学在台上展示学习成果的时候,其他的同学也不能光听,还应该将该同学的材料记录下来。要求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笔记本,利用课余时间来记录整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老师应该介绍一些记录的方法技巧,让他们能比较充分地将这些成果记录下来。这样,既交流了学习成果,又使同学们的表达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还充分利用了时间,一举三得。

《家》——师生共同学习的内容有:小说的主要内容及艺术成就,巴金的生平与小说中的人物原形,这部小说的现实意义。

征文题目:

(1)阅读小说《家》,观看电影《家》,将电影与小说作比较。

(2)以“假如我是_____________(《家》中的一位人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巴黎圣母院》——师生共同学习的内容有:雨果和他的作品,《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中外小说塑造人物方法的比较。

征文题目:

(1)请以所学过的中外小说为例,谈谈中外小说在塑造人物上的异同。

(2)欣赏电影《巴黎圣母院》,并与小说作比较。谈谈自己对电影中演员的选择及表演艺术的看法。

(3)以“我_____________的文学形象”为题写一篇文章。

2.名著积累和梳理的方法

著名学者阿德勒谈读名著的方法时说,阅读最重要的规则是: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时,要毫不停顿地把它读完,注意你所能了解的部分,不要因你无法立即领悟的部分而停顿。照这个方法继续下去,把全书读完,别让你所抓不住的段落、脚注、论点及参考资料吓坏了你。如果你因这些障碍而停止,如果你就此打住,你就会迷失。大多数情况下,你死粘在上面不见得就能解开谜底,你第二次再读的时候更有机会了解它,但是你必须把这本书整个读完第一遍才行。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读书勤动笔墨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1、摘抄、摘录,2、做卡片,3、提要钩玄,4、写读后感。

语文积累梳理活动案例8——开设阅读课,配套读书笔记

1.每周一节课,到图书馆阅读指定的图书。

具体措施:

①由备课组排出各班级上阅读课的日期

固定后制成表格交付图书馆,各班级错开时间,每次只有一个班级进馆,语文老师全程跟班,确保质量

②制订阅读指定书目。

制订书目以课程标准建议的名著和教材中单元内容为依据,例如:教材第一学段有名著《家》,书目就开出巴金的作品集;第一单元课文有《沁园春·长沙》,书目就开出诗词评介。阅读指定书目以双周计划进行,保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阅读内容得到配合教学进度的更新。

③调动图书馆资源配合。

请图书馆按双周计划提前把书从各个库里找出来,集中在三层固定的架子上,节省学生找书和办借阅手续的时间。

2.每周写读书笔记

具体措施:

读书笔记分三部分,字词摘抄、佳句赏析和感悟联想,其中感悟联想是重点,要求600字以上。要求教师全批全改。

针对学生在感悟联想时经常脱离文本、笔记质量又不够高的现状,备课组提出阶段性要求,把感悟联想的部分向赏析评价方面引导,倡导紧扣文本的分析,提高鉴赏能力。

在《福州日报》等四家媒体同时推出我校高一年段读书笔记专版,以媒体发表来调动老师、学生的积极性。

要求备课组老师交换改作业一次,目的是为了让备课组老师全面了解整个年段读书笔记质量的情况,也能互相学习别的老师改读书笔记的方式和长处

(福建师大附中高一语文备课组)

语文积累梳理活动案例9——“感受小说的魅力”

小说世界精彩纷呈。其中有鲜活的生命,浓郁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有许许多多或悲壮、或缠绵、或欢乐、或悲伤、或激烈、或优雅的故事;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英雄的史诗,有爱情的悲剧;也有艺术化的辽阔的大地、浩瀚的大海、奔腾的江河、幽蓝的星空……

让我们走进小说的世界,步入人类的心灵,体会生命的内涵,领悟生活的真谛,感受丰富的情感,获得美的艺术享受。

一、阅读交流

1.您读过哪些小说?请列出书目与同学交流。在您读过的小说中,您最喜欢哪一部?请向同学介绍,并作简要评论。

2.了解古今中外的主要小说作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征询老师的意见,列出您要读的小说,有计划地阅读。

3.小说是生活的百科全书,阅读小说的过程就是精神巡礼的过程。您从小说中获得了哪些生活的经验、情感的体验、人生的哲理和艺术的享受?请随时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二、鉴赏研究

1.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也有学者说《红楼梦》的特点是“琐细之中有无限烟波”,欣赏《红楼梦》应瞻前顾后,相互联系,融会贯通,方得其妙。课外阅读《红楼梦》,体会《红楼梦》“荒唐言”里的“辛酸泪”,“作者痴”后的“其中味”,以及看似“琐细”的叙述描写中的“无限烟波”。然后与同学讨论,交流心得体会。

2.中外小说作品中有许多成功的妇女形象。中学语文教材也选了不少以描写妇女形象为主的文学作品,如《祝福》《荷花淀》《翠翠》等。这些小说中的妇女形象以各自鲜明的性格,栩栩如生地活现在作品中,她们的命运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研究这些妇女形象,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请从古今中外的小说作品中,选择几个典型的妇女形象进行研究(关注她们的命运,分析她们的性格等),写一篇小评论。

三、讨论争鸣

巴黎圣母院摘抄范文第2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励性和感染力;要讲究抑扬顿挫的语调,富于变化的语气,引人入胜的语境;要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通。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又有利于学生情感发展。

在学习《新闻两篇》时,我先模仿播音员范读课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在分析课文的时候讲解新闻的特点。如在讲解《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的“百万”一词时,我先问学生它是实数还是虚数,等学生明白是实数后,再强调这是新闻用词准确的特点,最后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分析“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词语,体会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人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教师自身的情感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教师要善于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

在讲《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先有感情地背诵了结尾段,然后请一位学生概括地叙述与阿长有关的事,再让其他学生说说他叙述得好不好。有的学生回答说:“结尾段讲了阿长名字的来历,还详细讲了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一件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愿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这样详写突出了文章中心,能看出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已能独立思考,说明他们已经进入了情境,此时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详写与略写的作用,就事半功倍了。

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这也是我在阅读教学中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阅读一篇文章,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注重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我还经常朗诵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给学生听,并要求他们听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写一篇听后感,一旦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读课本进行自主阅读,避免简单的阅读技能的训练。我还通过摘抄优美语句或语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文后的习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使他们逐渐热爱阅读。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去年开始,学校安排隔周两节阅读课连排,除了规定篇目外,我们学了《范进中举》、《儒林外史》等,学完《诗经》两首,又通过阅读《诗经》全集来加深学生对《诗经》内容的理解和对赋比兴手法的认识。我和学生还一起读了卡纳基的《人性的优点与弱点》,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及良好的意志品质。为了加深学生对阅读书目的理解,我还在课上增加了视频欣赏,先后看过《骆驼祥子》、《巴黎圣母院》、《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勇敢的心》等。如今,阅读已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习惯,他们徜徉在书海,尽情享受着阅读带来的乐趣。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阅读课时内获益,我采取当堂评价的方式,对阅读速度快且能够准确找出佳句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给出等级。同时对每次得到表扬的学生进行动态管理,允许他们自由阅读指定的拓展书目,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巴黎圣母院摘抄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名著 兴趣

大量的阅读赋予学生的,不仅会有正确的表述能力、良好的语感,还会有良好的文笔、睿智的头脑。大量地进行名著阅读还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塑造完美的人格。正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老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应该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对阅读的兴趣。

如何在课堂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尤其是名著阅读的兴趣,我认为可以尝试如下方法:

第一,奖励法。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很难能静下心来手捧书本,更别提那些浮躁不安的学生们了。所以我们老师看到学生们的状态往往是早读时的漫不经心,上课时的知识面狭窄,课外的网络游戏等等。面对此种情况,我曾尝试着奖励:如果早读时间同学们声音嘹亮、感情充沛的话,老师将奖励全班同学一个故事。顿时,学生们的嗓音嘹亮了。当然我也兑现诺言:程颐每次阅读《论语》时,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陶醉其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等等。并且适时告诉他们:只要你愿意,你们同样可以了解到很多这样的故事,体会到同样的阅读快乐。

第二,课堂激趣法。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大批经典的文学名著。阅读这样的著作,必须要有扎实的文言基础。学生进行课外古文阅读的兴趣除了作品本身的魅力之外,我认为一部分动力还来源于课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等待的是老师为他们表演。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适时转换角色,成为能指挥学生表演的导演。在《核舟记》一文中学到对船头三人的神态动作等进行细致描写的一段时,我让全班同学以课本、桌椅为道具,同桌互相合作表演佛印及“苏黄共阅一手卷”的动作神态,之后又请学生结伴上台根据同学们的提示作即兴表演,在角色转换中理解古文语言。愿意学习古文那么就愿意在课外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因此每次学完一篇文言文,我就会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古代名著,如:《诗经》、《楚辞》、《论语》、《战国策》、《史记》、《淮南子》等等。

记得上里根的《真正的英雄》一课时,我用简单的英文作开场白来导入课文,学生们在短暂的惊奇之后马上就兴致盎然。对语文课有了兴趣,自然也就愿意进行课外阅读。当然,阅读的作品还是需要精心选择的。我在课上告诉学生,外国文学中也有很多经典的作品值得阅读,诸如《巴黎圣母院》、《哈姆雷特》、《简·爱》、《安娜·卡列尼娜》、《茶花女》、《基督山伯爵》等等。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还经常结合教学,向学生推荐与课文有关的文章或书籍,如教《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推荐他们阅读《名人传》;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就让学生看鲁迅的《朝花夕拾》;上《孙权劝学》就推荐学生们阅读《三国演义》等等。这样学生从这些书中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就主动找书阅读了。

第三,自由交流法。当学生小读了几本书后,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言说的欲望。在这时候,老师就需要为学生们创设平台让他们自由地交流。为此,我安排学生们开展“我为大家介绍一本好书”活动。为了打消他们羞涩、胆怯的心理,开始时,我向同学们推荐《史记》一书,以此来给同学们做示范。因为每个学生的喜好都不同,所以看书的类型也有很大差异。有介绍《三国演义》、《呐喊》、《平凡的世界》的,也有介绍《悲惨世界》、《老人与海》的。通过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书,学生看书时就多了一份思考:这是本好书,我得想想如何介绍给我们班同学。

第四,摘抄展示法。在阅读过程中,那些引起心灵触动的火花可建议学生记录下来以便积累。书读得越多,摘抄也越多。同时,对于部分学习不够主动的学生来说,作定量的硬性规定的摘抄,虽然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也还是能起到一定的检测监督作用的。

据说,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里常常放有书本。说是在夜深人静时,死人会出来看书的。当然这种做法有它的象征意义: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却永无止境。所以教学生爱读书,让学生知道书是甜的,阅读是美的,这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事情。经典作品更是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历经了时间和读者的检验,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所以教学生爱上经典更是我们教师要做的至关重要的事情。

巴黎圣母院摘抄范文第4篇

一、阅读笔记的内涵

阅读笔记是通过阅读把自己的阅读所得记录下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阅读可以陶冶志趣情操,可以品味人生百态。而读后所得,则又是一番学习境界,积累起来都是一笔财富。读书必动笔,读中写,写中悟,读写同步,以这种方式亲近文学是选择阅读笔记作为读写一体化训练的一个出发点。

二、阅读笔记的运用

1.确定学生的阅读内容

(1)名著大餐,饕餮美食

名著的阅读要侧重经典,立足于广度,在教学中可选择可读性较强的中外名著,推荐给学生供之阅读。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骆驼祥子》《平凡的世界》《繁星、春水》……外国作品《巴黎圣母院》《简·爱》《安徒生童话》《鲁滨孙漂流记》……

(2)名家美文,书中三味

名家作品立足生活,可选择能反映生活,或真挚感人,耐人寻味的素材。比如,朱自清、老舍、巴金、史铁生、张丽钧、毕淑敏、余秋雨等人的哲理短篇。莫泊桑、欧·亨利等人的优秀作品都在可选之列。让学生读出趣味,读出品味,读出人味。

(3)读古品今,传承文化

读“孔孟”而识礼仪,品史书能知兴替,诵诗词可以怡情。古代优秀灿烂的文学作品选择一部分供学生品读,如《论语》《史记》等,可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有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2.阅读笔记的整理形式

(1)摘录式笔记:摘录妙笔,熬制心灵鸡汤,原汁原味地品享书香

在阅读中让学生把随时读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积累,以卡片、日记等形式记录下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反复咀嚼品味,并试着在以后的写作与口头表达时应用,以达到读写同步的目的。

(2)评注式笔记:文苑漫步,置身字里行间,圈点评画中品味乐趣

学生不必把书看得崭新,读书要学会“吃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学会见缝插针,蝇头小语,三言两语,养成随读随悟的习惯,自己的见地随时迸发出火花,不拘泥于形式,力求字字千锤百炼。过段时间再翻书反刍,从前的观点跃然纸上,这样清晰地比较一番,也可再次欣然提笔,温故知新。

(3)心得式笔记:读有所得,感悟作品思想,丰富学生思想,提升自我精神追求和审美品味

摘抄评注多了,习惯养成了,自然便读书必动笔,读中写、写中悟,自然会对某一类作品产生阅读倾向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样的心理感受写出来便能折射出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教师也会以此为中介,恰当地进行人文教育与关怀。

三、实施方法

第一阶段重点放在摘录笔记的整理上,学生每学期自读一本推荐的名著,每周设置一节课内自读时间,每天记住一句优美语句,每节课前朗诵一段美文,每周上交一次阅读笔记备查。采用的评价方法灵活多样,如,名句诵读比赛、作文集精编、三分钟演讲等。

第二阶段重点放在评注上,第一阶段的良好学习习惯不变,但要加上评注作品。通过学生手中的一些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圈点评画,说真话,诉真情,这样的评点不仅仅体现在课外阅读上,在课内教师也要把此列为重中之重,同时学生的作文批改也采用“我写文章,我评我文章”的方法,在眉批上下工夫,认真评注,相互促进提高。

第三阶段要注重学生心得式笔记的训练。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人类文化的优秀文本,与古今中外文学对话,促进批判性的思考,从而获得审美体验,最终达到身心和谐发展。

读书心得以随笔的形式装订成册,在班级出刊学生的作文集,促进学生的成就感以及学生对文学的亲近感。

总之,在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中,不倦的阅读会把文学之门推开,不辍的笔耕会把收获之门推开,亲近文学,体验人生。阅读笔记的运用,会让教师和学生在文苑漫步中走得更近,走得更远。

巴黎圣母院摘抄范文第5篇

一、指导阅读推荐名篇,着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没有阅读兴趣,教师是可以培养的。语文教师应每学期都制定学生的阅读篇目。篇目并非都是名著,要有适应性,因课文需要而确定,由中国名著到国外名著,由现代到古代,由诗歌到散文到小说,由短篇到长篇,甚至教师看到优秀的文章就可摘抄打印出来,鼓励学生去阅读,体会文章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妙处。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可以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培养。要想指导学生阅读,语文教师要首先阅读,你推荐这个篇目的理由是什么。如:要学会勇敢,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那么就请阅读《鲁宾逊漂流记》;要想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不妨去看看《巴黎圣母院》,它会告诉你们的……

二、谈体会,谈收获,激发兴趣

指导学生阅读,确定适宜于初中生不同学习阶段的阅读篇目,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语文教师还要定期举行活动,读书演讲活动,让学生把读书的收获展示给大家。只指导学生阅读而不举行活动,就如同农民种地只点种不管理一样,很难有收获。让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都谈自己的阅读收获,谈阅读的篇目,谈阅读的范围,谈阅读的爱好,谈阅读作品的人物,谈自己受到的鼓励与影响,甚至谈如何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因作品中人物的命运而喜怒哀乐,让班级的同学来共同分享他人阅读后的快乐,体会他人阅读后的收获成就,这种气氛能感染班级的每一位同学,使那些视阅读为任务的同学喜欢上阅读,使那些已经喜欢阅读的同学更有成就感,他们以后的阅读更有方向性、目标性,更注重体会作品的内涵,注重阅读的实效性,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提高了。

学生进行阅读后,其实常常都有一种表现欲望,希望自己的读书收获能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的认可与赞许。语文教师应每月抽一点时间,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相互交流,畅谈自己阅读书籍的主要内容、精彩篇章,谈体会,然后每组派代表队在全班进行交流。也可让学生做读书笔记,摘录片段,写体会,编写提纲,可以不统一,每月进行一次反馈性评价。通过这些活动的举行,学生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阅读就会变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三、校园生活飘书香,阅读兴趣更浓厚

学校与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影响家庭与学校,共同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语文教师应重视教学环境与氛围的营造。除学校的阅览室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对学生开放之外,还要布置名人名言长廊,“读书角”、“书香园”,发挥校墙报的阵地作用,介绍一些名篇作品及同学的读书心得,名人的读书活动等。总之,让学生走进校园,走入教室,迎面扑来的是浓浓的书香气味,与书中的人物对话,与作者交流心得,学生就渴望阅读,渴望得到更多的名家的名篇,他们心灵就更充实,更清纯,对阅读的兴趣就更浓厚了。

巴黎圣母院摘抄范文第6篇

我说:过了两年,你现在再回头看看你初一的作文呢,你会很明显地感觉到它们的不足,你文笔的稚嫩。如果现在再让你写同题的作文,你一定会写得更出色更精彩。为什么呢?你想过没有?

一名学生惊呼:呦,两年之中,我们写了三十多篇作文呢。我说:这三十多篇作文,有多少篇是让你满意的呢?有多少篇是让你自豪的呢?仅仅这三十多篇的作文,就让你的眼界拓宽了,水平提高了吗?

学生说:不是,还有阅读。

我说:很好,不用我教,你们已经找到了作文的法宝。

大家齐声说:一靠阅读,二靠写作。

我说:既然如此,你阅读,我们写作。阅读是个人的事情。你何时读,读什么,你自己选择。但你要有阅读的痕迹。怎么留下痕迹?作读书笔记,内容不一,你有所感可以记;有所惑,可以记;没有,可以摘抄;两者皆无,可以说明你择书失败。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就带大家做这些事情:学生每周一篇笔记,一篇作文。我每周批150篇笔记,150篇作文。

我不知道,我们这种只争朝夕的努力,究竟有多少回报。我只能像西西弗斯一样,他每日推石上山,我每年渡人过河。

只是,有时我在想:为何非要等到初三的时候,才这样呢?我们的学习能否再从容一些,轻松一些。什么时候在匆忙赶路的同时,也能够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气,欣赏一下途中的美景呢?

一时

2000年,我被调整去带初一语文。

我想,这下好了,我可以按照我的设想,打造我的弟子了。于是开始阅读,写作。

阅读,读什么啊?没有书。学校图书馆里适合学生阅读的,有,但少的可怜。怎么办?

幸好我是爱书之人,我从自己的藏书中,选出了近百本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报刊书籍,分发到学生手中。周末,交作文时,交上来的书少了几本。问之,则曰:丢了。丢了,怎么办?能让他赔吗?丢了拉倒。

等到下周再发再交的时候,就有几本开了天窗,就有几本少了几页。怎么办?《礼记》中不是这样说吗:“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他有向学之心,虽然手段不对,也算雅贼。提醒几句,罢了罢了。

期中考试,打破了我的一枕黄粱。我带的两个班级语文平均分低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老师。这些大型考试,学校有评比,有总结,有奖励。我感到了压力。

羞愧之余,找来那班的学生一问,更让我吃惊。生字连同拼音课前每个抄10遍,课后每个10遍,星期天再抄10遍。注释每个5遍,抄3次。问题每个3遍,抄2次。

我就败在了这样的教育之下。

举手投降,赶紧转向?

一世

一个九岁的女孩写道:假如我有一颗炸弹,我就把学校炸掉;假如我有一把手枪,我就把妈妈杀死。这是怎样的教育造成的结果?恐怕机械的抄写,繁重的作业难辞其咎。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换言之,忘不掉的才是素质。

我们要让学生留下什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最初是我提供书籍,书目,到后来是学生向我推荐书籍,是我向学生询问摘录来自何处。发现一篇美文,就如同发现一颗宝石。除了在班级赏读之外,大家互相传抄、讨论。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每天晚饭后的读书课,就成了我们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

我们大观园中西游记,梁山泊上话三国。在战争与和平的间隙里,我们不能百年孤独,而是跟着基督山伯爵畅游了巴黎圣母院。

三年下来,结果不言而喻。不信,请你来看我们的中考成绩;不信,请你来看我们学生的作文。

如在一篇以“阳光,光明”为话题的作文中,他们写道: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了这世上;为了成为阳光,我追求在这世上。

我爱阳光,爱阳光的味道;更爱阳光般的母亲,拥有阳光味道的母亲。

我用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宽容的手扶起曾经伤害过我的朋友。在我的手心,永远有一束叫做善良的阳光,把手伸出,轻轻一握,收获的绝对比播撒的多。”

在最后回顾三年初中生活的作文中,他们写道:

“蒲公英因为清风拥有了飞翔的希望

我们因为阅读拥有了生活的力量

心中的种子,已长出青青涩果,只等待熠熠生辉的秋天。

沉沉的书包,不仅装着满满的书籍和簿本,

还装着许多理想,许多希望,许多明天。

这三年的时光,岂是哪个词语所能轻易描述概括的。

花开不是为了凋落,而是为了灿烂,为了结果;阅读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愉悦,为了生活。阅读的习惯,早已溶入我们的血液,并随之奔流,直至永远。而写作则成为我们的一种需要,一种自觉。我们用文章来挥洒情感,积淀思想,记录生活。”

在他们毕业几年之后,他们抽空回来看我,给我的留言是:

“那条曾经印满我足迹的小径,现在却已经是绿草青青。”

“老屋还是那座老屋,门还是那扇门,那些刻痕犹在,只是少了刻痕的人。”

“纵世间有千种风情,亦没有我的留恋浓。”

巴黎圣母院摘抄范文第7篇

1.营造自主、投入、清醒的阅读氛围。

每个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并非难事,问题是绝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只是把课外阅读当做一种消遣调剂,而有一部分的教师、家长把课外阅读看做提高考分的一种手段,这样的阅读就难以发挥书本应有的作用,体现出阅读的力量。相反,有时还可能对学生“作为人的清醒的意识造成遮蔽”,“可能伤害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健康成长”。这种阅读就成了一种有害的阅读。因此,必须注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营造一种自主、投入、清醒的氛围。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地点,让学生初尝自主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魅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抓住学生对机械的抄写、无聊的练习深恶痛绝这一心理,在经过必要的准备以后,尝试在本该进行的语文训练或考试中宣布到阅览室去读自己喜欢的书,请要求学生把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摘抄这些内容。事实上笔者的这一步已经让所有的学生都喜出望外,他们十分珍惜这节不同寻常的课,选择自己爱看的书后,个个都像饿汉一样扑在书上,边看边想,边记边抄。课后,笔者还组织学生把摘抄的内容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展览出来,供同学在课余时间中互相欣赏,口头点评。这样,学生在自己阅读时,评点他人的摘抄时,动口、动手,又动脑。在这样的氛围下,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不仅要读书的学生学有收获,而且原来读书兴趣不浓的同学也受到了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再一味地附和别人的见解,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独到的看法,初步具有批评的意识。这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来说是一种可喜的变化。理性能够使学生辨别是非与真伪,独立会让他们的思想更自由。

2.推荐书目,使课外阅读教学循序渐进。

当今社会,文如海,书如山。一个人“在势固不能尽读,在理也不必尽读”。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更应审慎地选择读物。亚瑟·李在《给一位爱好读书的孩子的信》中说:“你最好尽可能选些能震撼你心弦的高贵作品来读,这种作品对于你心灵的激荡,才有真正的好处。”

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教师应坚持两条基本的原则,即经典性与前沿性。对于经典性的作品,要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最基本的篇目,这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基本保证。划定的这些作品,要让学生原汁原味地去阅读,可以用“注释引导”的方式扫除学生读文过程中的障碍,帮助学生阅读,而不应该“改编删译”后让学生阅读。因为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过程,不仅是吸取精华的过程,也是鉴别、欣赏的过程。对于前沿性的作品,教师要精挑细选,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指导,使学生既能把握时展的脉搏,又不至于在浩瀚的书海中迷失方向。

具体而言,向七年级的学生可推荐以童话、寓言、神话、故事为主的读物:对八年级的学生推荐以青年修养、理想情操、名人传记、科普读物为主的读物;向九年级的学生可推荐以中外名著为主的读物。如本学年,笔者向七年级的学生推荐了以下书目:《木偶奇遇记》、《安徒生童话选》、《西游记》、《福尔摩斯探案集》、《鲁宾逊漂流记》、《爱的教育》、《谁动了我的奶酪》、《哈利波特》、《上下五千年》、《读者文摘》、《故事大王》;向八年级的学生推荐以下书目:《唐诗选》、《宋词选》、《余光中诗选》、《走近袁隆平》,《鲁迅作品精选》、《少年天子》、《中华散文百年精华》、《射雕英雄传》、《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名人传》;向九年级的学生推荐以下书目:《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泰戈尔诗选》、《普希金诗选》、《莎士比亚悲剧四种》。

3.进行阅读方法指导。

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阅读材料精耕细作,所以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中学生在课堂里也接触到许多,哪一种阅读的效果最好,也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致。课外阅读的方法最主要是有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学生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一般性的文章,只要粗略知道内容即可的,可选用浏览、略读等方法;对篇幅较长的文章而又没有时间全文阅读的,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读一些最精华的部分;而对一些名篇名著名家精品、精彩篇章、重要文献,用咬文嚼字、深思广虑的精读法。精读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泛读是要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不同文体的作品有不同的阅读角度,如读报刊旨在获取国内外最新信息或学术动态,读史传旨在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读应用文旨在解决生活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文学阅读以“悟意审美”为目标,如读诗歌在于品味精粹韵语的深层意蕴,读小说在于感悟人物形象的审美内涵,读剧本在于探求角色对话和性格冲突,激起情思的共鸣,使精神得以愉悦,人格得以升华。成功的阅读不仅使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它们蕴含的思想、智慧、高尚纯净的感情会随着语言文字流到学生的心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巴黎圣母院摘抄范文第8篇

【关 键 词】 阅读兴趣;读书习惯;教学效率;乐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人的发展中,可以说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是学生立身安命终身发展的精神底蕴,可见,阅读对学生的学习是何等重要。因此,作为教育者个体应致力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不仅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好读书,乐此不疲,那么他会从书籍中得到精神食粮,从书籍中寻找到榜样,从书籍中提升自己的心灵,书中的人物往往就成为他生活的一面,书中的道理往往就成为他人生的坐标,图书也就会成为他心中永恒的家园。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乐读”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几点拙见:

一、书香校园的努力打造

1. 营造书香班级氛围。班级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重要的外在因素。可以在班级中开设读书角,摆放一定数量的优秀少儿读物,教室的墙上可悬挂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或学生的书画作品,如古代的“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近代的“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西方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等。这些名言成了不会说话的老师,它们有的揭示阅读的意义,有的阐述读书的方法……试想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学生耳闻目染又怎会无动于衷呢?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晨间、午间的时间读书看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图书、热爱读书的情感。良好的读书氛围代表一个学校先进的文化,它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让浓浓的书香飘溢在教室,让琅琅的书声回荡校园。

2. 班级读书会在学习伙伴间形成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班级读书会”是可以选择的举措之一。“班级读书会”的主要做法是吸纳引导孩子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老师以及家长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讨论,也可以展出一些学生阅读的成果。

二、读书专题的巧妙设计

(一)读物要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等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等。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不奇怪《爱丽斯漫游记》《木偶奇遇记》《海底两万里》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也不会惊讶于《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了。我们首先要让孩子对书籍产生亲近感,而不是按照我们成人的欣赏水平强制性地将一些经典书目推荐给他们。只有我们为孩子选择了能够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读物,他们才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才会享受到阅读的自由和愉快。

(二)引导孩子读经典名著,净化孩子的精神世界

1. 挖掘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我们学校图书室管理员为学生列出了图书室与四大名著相关的图书目录,为学生选择和阅读提供方便。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从书中寻找答案,学生有的了解了《三国演义》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细腻的语言表达;有的知道了《红楼梦》中服饰描写的别具一格、诗词佳句的精美巧妙,通过读书,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引起学生对文本中内容更深广的理解,培养持久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悦读”。

2. 铺开学生的阅读面。我们应该让孩子读到千古流传的名篇经作,对儿童来说,经典名著不仅仅是中国的《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红楼梦》等,也不仅仅是外国的《巴黎圣母院》《百年孤独》等,成人世界的经典当然可以成为儿童的经典,但是他们更有着自己的经典:《绿野仙踪》《爱的教育》《小王子》以及安徒生、格林童话等,只有这样的经典,才能敞开孩子的心扉,才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

三、读书活动的精心安排

1. 放松孩子的阅读负担。通常教师会让学生在阅读时摘抄好词佳句或写读后感,因为这是积累语言和检测阅读效果的最简单、直接的外显,但同时也带着教师强制性的干涉行为。我认为,在课外阅读中,可以提倡摘抄,写读后感,但不能强求。引导和保持孩子的阅读热情,是阅读指导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阅读热情决定阅读的效果。我们宁愿让孩子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地阅读,启动思维、激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不愿孩子在阅读中因为摘抄或读后感成为无形的重压而使阅读陷入干涸的沙漠。

2. 量化阅读。要求学生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读书活动,要定时定量。很多学生可能刚开始很有兴趣,慢慢地会放松自己,所以量化阅读很有必要。目前,有的学校已经开设了阅读课,这样学生就会有组织、有安排地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阅读。读完以后写读书笔记,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净化学生的心灵,也是督促学生坚持阅读的重要手段。

3. 开放性的阅读方式。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行为,阅读的时候,只有让孩子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如故事会、朗读会、演讲比赛、读书心得交流、调查报告、书签制作、读书征文比赛、报刊剪辑等阅读知识竞赛、作文比赛等,激励学生,增强读书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校园是培育着未来创造者的摇篮,书就是能让这摇篮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的肥沃养料,培养读书的习惯是学校对于孩子最有价值的行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和孩子们一起努力,读更多更好的书。

【参考文献】

[1] 赵玲芹.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2015(22).

[2] 陈静. 还阅读的本色:快乐阅读[J]. 课外语文,2015(12).

巴黎圣母院摘抄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语文素质 阅读 写作

深入开展读书活动,有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各级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要求有更深厚的语文素质,各级各类的语文考查越来越侧重于对人广博知识的储备、阅读水平、写作能力的考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各种知识的储备,促进其阅读水平的提高,和对写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写作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通过我们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这些仅仅依靠语文的课堂教学那是远远不够的。为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力地补充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深化语文的课堂教学,我们坚持开展读书活动(每天上午上课前20分钟)。通过多年的时间,发现效果不错。

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提不高,关键不是学生不想提高,而是学生不会提高,不知怎样提高。平常我们教给学生的教材,不能不说是名篇佳作,不能说不好,但很多时候这些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大多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再加上我们正儿八经的讲解,缺乏活力的授课,使原本充满活力、富于人文气息的语文教学变得枯燥、无味,甚至完全变成了升学的敲门砖,应付考试的必修课。学生纵横驰骋的思维受到禁锢,学生主体创造的自由空间被局限,慢慢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虽然绝大多数的学生也在努力,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丧失,怎能期望他们有更高的收获呢?

在阅读课没开设之前,我们曾做过一番调查,学生做了这样的总结:“语文课没啥学,老师咋教咱咋做,写字磨破肘,读书嘴磨薄,作文抄习作”,这很能说明问题。

自从开设了阅读课后,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有一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这样写道:

“叮铃铃……阅读活动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都坐得端端正正,等待语文老师的到来,老师手里捧着一本《语文世界》,兴高采烈地跨上讲台,准备念佳作。啊哈,真是太好了!真是精彩极了!有一流的名师编排,优化设计,美文佳作,文苑智慧宫等,层出不穷。同学们的想法大概也和我一样,要不为何他们都一个个腰板挺直,英姿飒爽,气宇轩昂地坐在那里屏息静听呢?老师那声情并茂的朗读使我们陶醉其中,我们也随着主人公感情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刚才还在为主人公的成功沉浸在喜悦之中,现在却因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而心痛难过、打抱不平……这些人生经历,都是我们从课本上学不到的,这对我们写作可大有帮助,因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嘛”。

学生处在中学这个年龄阶段,实质上求知欲是最旺盛的,但又脱不开年幼的特点,教他们学习一定要照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只要能唤起他们渴望体验的欲望,他们就会醉心其中,乐而忘返,乐此不疲。

我们在阅读课上,朗读的文章采用教师精心选择和学生推荐相结合,教师朗读(声情并茂的)与学生自由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新鲜的阅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借阅书刊杂志形成热潮。这时候学生的读书活动已不再局限于这每天的20分钟。只要有空,他们就会读书,乐在其中。

这是我们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摘抄、积累,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当学生模仿的一篇篇佳作被我们念给他们听时,他们激动得兴奋不已。这时我们趁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摘抄积累进行整理、分类,并尝试对其应用进行写作。当一篇篇由他们亲手写就的美文(有时未必是美文)被我们念给他们听时,他们激动地热泪盈眶,一双双羡慕的目光引逗得那些原本对语文一点兴趣都没有的学生跃跃欲试。同时,我们定期开展作文擂台赛,每期选出擂主,鼓励学生踊跃打擂。多次的这样作,引得不少学生追着我们,撵着我们,让我们给他修改、指导作文。我们以极大的热情帮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润色,并指导向各级刊物投稿。每学期都有15篇左右的学生作品被发表。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从此,学生积极学习语文、广泛阅读、注重积累、乐于写作的热情如同决了闸的春水一样一发而不可收。一个学生在一次阅读调查中这样写道:

“假如没有阅读,我便不会有小说《悟》被老师当作范文来读;假如没有阅读,我便不会有豆腐块《暖流》的发表;假如没有阅读,我便不会在满分为40分的作文考题中得39分;假如没有阅读,我便不会知道秦陵兵马俑、金字塔、克隆羊多莉和纳米技术……”

另一位学生在阅读调查中写道:

“我爱阅读,是它带我在文学的殿堂中遨游。我和碧野先生挑着《灯笼哨》从茅盾的《子夜》时分开始走,我们踏过《吴门桥》经过《林家铺子》来到巴金的《家》,一起看望《高老头》和他的女人。我同鲁迅一起《彷徨》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撒哈拉大沙漠中听《哭泣的骆驼》。观看《五月花》寻找《微笑的天使》,还与奥斯丁共谈《傲慢与偏见》,同高尔基共赏《海燕》的英姿,同雨果一起参观《巴黎圣母院》……

“我爱月读,是它给了我一切,书——我的益友,我的良师,我的知己。”

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有力的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还有力的促进了其他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对当今科技的发展有了更广泛的了解,把生活和书本有机的结合了起来,把各科的学习不再当成一种任务、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各科成绩也大有提高。

最后我用我学生的一首赞美读书活动的诗来结束我的文章:

巴黎圣母院摘抄范文第10篇

一、改变观念,营造氛围

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而言一直是一个沉重而无奈的话题。这是由于以下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由于图书资源缺乏。前些年,我在乡下教学,我发现学校所藏书籍有限,有的学生想阅读课外书籍,却找不到想读的书。后来,进了一中教学,我发现学校所藏书籍虽然很多,阅读的条件也很好,可真正的利用率却有限。其次是教师观念淡薄。很多语文教师只死盯着几本教科书不放,即使是高考要考的名著,也大多只局限于让学生做做相关的练习,忽视了对名著文本的掌握以及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而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对语文课内知识的操练与掌握之中,把学生圈定在繁杂的题海之中,根本无暇顾及课外阅读。再次是学生兴趣缺失。许多学生迫于各门学科的压力,不得不放弃课外阅读,或者有时间也被其他更具有吸引力的东西(如网络游戏等)吸引走了,因而学生越来越远离课外阅读。语文新课标的颁布为解决这一沉重的话题找到了很好的依据,阅读作为语文新课标中的五大“课程目标”之一,成为检验评价语文教学、考察学生语文学习以及语文考试命题的重中之重,因此无论是学校、家长、教师还是学生对此都应高度重视。本学年以来,我校为了促进师生们阅读的风气,专门成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校长亲自在开学初的教师大会上给教师们作了读书总动员,并举行了“介绍一部好书”教工演讲比赛,在高中部举行了“好书伴我行”演讲比赛,在初中部举行了讲故事比赛及《我喜欢的一本书》作文竞赛,并给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书橱和一定的书籍,倡议每个学生带一两本书来充实班级的小“图书馆”,从而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制定计划,合理安排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生处于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时期,时间和条件的限制不容忽视,因此,在开学初制定一定的课外阅读计划,严格挑选供学生阅读的书籍,显得十分重要。在计划里,学生应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做到以下几方面。

1.确定本学期应看完哪些书。学生应有计划地看完新课标推荐课外阅读的书籍,尤其是高考要考查的那几部,如《三国演义》《孟子》《论语》《红楼梦》《巴黎圣母院》《堂吉诃德》《家》《子夜》等)。另外,教师还应引导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广泛涉猎书籍报刊,阅读文学作品和其他各类读物,阅读各种类型、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作品。

2.确定本学期至少要完成多少数字的阅读量。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应有量的保证,阅读水平、阅读质量的提高应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量的要求,但这还只是最低水平,所以每个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阅读量。

3.确定时间的安排。如何既确保量的完成,又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时间的安排很重要。这里的时间包括平时上课期间、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的时间大致应作如何安排,这样才能保证课外阅读的有序进行。

此外,如何做好读书笔记、如何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测等都要罗列进去。这阅读计划应一式三份,学生自己留一份,另两份分别交给老师和家长,以便定时进行检查和落实阅读的情况。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课

1.阅读指导课。教师每个学期应开设一两节阅读方法指导课,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在开学初,我专门拿了一节课,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精读、什么是略读、什么是浏览以及哪些书要精读、哪些书要略读或浏览,如何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该记些什么内容,如何写读后感,如何读各种类型的文章等。如读《西游记》,我对学生提出两点目标要求:(1)了解章回体小说和神话小说的特点,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认真分析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形象。(2)体会作品中联想、想象手法的运用,感受矛盾冲突的作用。通过具体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能迅速有效地步入阅读的正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对阅读也就更感兴趣了。

2.自主阅读课。每周应安排一节自主阅读课,让学生在教室或图书馆里看自己喜欢或老师推荐的文章或书籍。这种课学生很喜欢,他们有一种自由感、超脱感。这里有一点必须要注意:学生所读之书,必须由教师把好质量关,符合求知、开智、立德、审美、养身标准的书才可以读,把不良作品拒之门外。

3.成果交流课。当阅读进行到一定的阶段后,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这时教师可以提前一两周布置学生作好准备,将自己认为好的读书笔记拿来展示给大家,并介绍自己阅读的一些收获和体会,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我还让学生每周摘抄1000字以上的短文,然后每人都把自己的“手抄文”装订成册,在全班交流。我班学生黄丽娟每次写读书笔记都非常认真,每次都用工整的篆书抄写,做成读书文摘的形式,注明其出处、文体、作者、摘抄时间,然后是优美语句、阅读的心得体会,读书笔记的最前面还有目录。她的读书笔记在班上一展出,立刻在全班学生中间引起了轰动,大家竞相效仿。通过成果交流会这种做法可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优生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同时可以激发后进生奋起直追的念头。

4.作品欣赏课。教师可选择名作进行欣赏。如学到《曹操献刀》这一课时,教师可挑选《三国演义》中一些能体现曹操性格的章节如《败走华容道》《官渡之战》等让学生进行欣赏,然后引导学生对人物的性格等进行分析,这种课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又能让他们了解分析人物的方法,对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

四、建立一定的检测和评价激励制度

课外阅读能否落到实处,还要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查并作出相应的评价。这个检查可以由语文教师、家长(教师可利用开家长会、家访的机会向家长提出来一些具体的要求,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让家长经常在家里督促学生阅读并适当给予检查)、语文学进行。

1.每周对学生的读书笔记、阅读数量及质量进行抽查,并对学生的阅读状况作出评价,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做得不够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批评并提出更具体的要求。

2.通过学生的成果交流课,听学生在讨论中的发言,听他们的阅读感受,听学生的朗读水平,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不足的提出来具体的要求,这样学生无形中就有了一定的压力,能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这部分由学生自己来打分进行评价。

3.通过考试或做练习的形式进行检测。教师可以结合高考中课外名著阅读的题型,出一些相应的练习给学生做。通过这种途径既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进度,又可以提高他们阅读的效率。

总之,只要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能真正地重视课外阅读并能长期不懈地抓好课外阅读,就能让学生从狭窄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体味到语文的生动性、趣味性,从而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认识,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上一篇:优美散文摘抄范文 下一篇: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摘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