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摘抄范文

时间:2023-02-27 23:38:25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摘抄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摘抄范文第1篇

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是人教版教材八上的名著阅读内容,我在学生的启发下,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践行了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增量阅读。一本书如何能“增量”阅读呢,更何况是有效?那就要在阅读“质量”上做文章了。

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像身体一样飞速成长,最终形成雏形的关键阶段,是学生学知识、增能力的黄金期,但也是应试压力最大的阶段。所以,我觉得在学业负担日渐加重的八年级,对经典名著的增“质量”阅读,不但利于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增强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而且更容易与日常考试接轨,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惠及基础知识分值的提高,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成绩,因而更好执行,并能长期坚持。

说实话,进行《骆驼祥子》增量阅读教学之前,我以为阅读要很长时间才能见成效,但实践证明阅读成效远比我想象得快得多。2013年9月中旬,我根据课题组安排,结合自己本班情况在自己执教的两个班试行增量阅读教学。学生对此非常兴奋,阅读兴趣远比我想象得浓厚得多。随着阅读面的拓展和阅读兴趣的加深,班主任们开始担心这会不会影响语文考试成绩甚至其他科的成绩,我心中也多少有些疑虑――毕竟在考试体制下,成绩绝对是衡量新理念成败的重要砝码。刚好那时还有一个月就要期中考试了,我就保守地引导学生们重点读这次期中考试必考的《骆驼祥子》,每天的语文作业也只有阅读《骆驼祥子》,做读书笔记,并在日常教学和作业批改中培养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同时引导他们“巧”动笔墨:即长句佳段、他人赏析侧重在批画打印,早读时朗读品味;读书笔记侧重写自己的赏析评价、仿写佳段、同类作品鉴赏感悟等方面,甚至鼓励积累名家能手佳评妙论,让他们在自己的读写品味中体会读的次数细度和自己读书境界、运用能力的关系,体会“增量”带来的益处,逐渐把阅读当做中学阶段和运动一样重要的“休闲”方式,享受阅读,传承文化,增量人生。

两班学生的表现也果真没让我失望,短短一月竟收效斐然。首先是阅读带来的考试效益让我刮目相看,尤其作文的变化更让我备感意外。两班46分以上的高分作文竟多达二十多个,而且不论是最受老师好评的《烩面,牵动我的情思》,还是两班语文成绩第一名写的《善良,牵动我的情思》都是两班合力的表现――其中既有摘抄、仿写《骆驼祥子》景物描写的学习,又有对平时传统文化和细节描写佳作的借鉴。甚至连小学汉语拼音都没学会的一位同学作文都仿出了43分。其次,学生对阅读对名著对经典对语文都产生了空前的兴趣,这让我的语文教学省去很多管理环节,顿时有轻装上阵之感,甚至觉得每节课堂教学都是享受。另外,学生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创作出大量佳作。我择要分类摘录如下:

一、摘抄优秀评论

评论一:大漠孤烟直,犹如一个大大的耸插苍穹的感叹号,叙说着无言的沧桑;长河落日圆,苍凉和悲壮一览无余地泻在茫茫戈壁上;驼队,总也络绎不绝,负重跋涉在漠漠沙原上,不甘寂寞的驼铃在夕阳下,叮叮当当……生逢末世,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夹攻下已成残灯末庙,气息奄奄的老舍先生是以平民而跻身文坛为数不多的文学佼佼者。可见《骆驼祥子》浓郁的古都风情,市井气息在老舍先生的妙笔生花下使京腔京韵的《骆驼祥子》散发出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在文学上何等显赫,让中国文学真正拥有了劳动者的穷苦世俗社会风情的“谭叫天唱《定军山》”。(摘自杜文露同学的读书笔记)

评论二:一个曾经勤劳朴实,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穷苦百姓,就是社会中一群白白被剥削的奴隶,他们也试着攀登过、努力过,但不幸的命运和腐朽的制度,让他们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白费了,没有办法,没有希望。他们的心慢慢地死了,而他们的肉体也腐烂在沦丧的道德之中。祥子,正是这许多人里的典型例子。祥子的悲剧,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也有力地揭露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摘自杨沛舒同学的读书笔记)

二、仿写摘抄的佳句

第一组:

摘抄原文:祥子愿意早早地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

仿写原文:我愿意早早地骑车去上学,凉风钻进我的衣袖,像是见缝就钻的凉水,使我像被泼了一身凉水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时候起了大风,把我吹得使不上劲儿来,可是我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骑,像逆流而上的小船;风越大,我的抵抗越大,似乎是和大风决一死战。(来自王卓涵同学的读书笔记)

第二组:

摘抄原文: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仿写原文:街上的柳树,像小姑娘似的,叶子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仿佛戴上了珍珠做的头饰。枝条在微风中摇摆。马路上像水洗了一遍似的。一切都那么透亮,空气中没有一点杂质,阳光可以直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上,白光光的一片。远处的高山,湖泊与蓝天白云相连接,结成一片晶莹的翡翠,照着行人的脸。处处温润、处处清扬,整个老城像一个世外桃源,使人心旷神怡。(来自胡海琪同学的读书笔记)

第三组:

摘抄原文:刚上好了雨布,又是一阵风,黑云滚似的已遮黑半边天。地上的热气与凉风掺合起来,夹杂着腥臊的干土,似凉又热;南边的半个天响晴白日,北边的半个天乌云如墨,仿佛有什么大难来临,一切都惊慌失措。

考场仿写:冬日的夜晚,刺骨的寒风呼呼的刮着,如同刀子一般划过人们的面颊。天像泼了墨似的,黑漆漆的,就连星星似乎都冷得不想出来,躲入黑夜的怀抱。丝丝细雨不停地下,我却丝毫没有赏雨的心情,站在公交站牌下独自等待着回家的公交车。(来自梁仕潇同学的考场作文《善良,牵动我的情思》)

三、自创佳作

1.描写类(均来自学生的读书笔记)

描写一:入秋了。树也没有金黄,果实还未丰收,只是一股凉意表现了秋的到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想是有它的意义的。天空灰暗,尘土飞扬,日光暗淡,各种景物使秋天平添了几分凄婉美。这样的季节适合沉淀。让漂浮不定了一整个夏天的心沉淀下来,或是乘着秋风,在幽黄惨淡却又温暖的路灯下,望尘埃落定……

描写二:冬天的柳条总是硬朗的,像是被冻上了。灰白的水泥路上,流着灰黑的雪水,脏兮兮的。天格外的冷,嘴里刚呼出的白气仿佛马上就能冻上。手总是通红的,鼻尖也总是通红的。街上打闹的孩子,两颊散发出深色的红色。人们穿着快迈不开腿的棉裤,肥大的棉袄,将一切都缩了进去。

描写三:秋日,突然起了秋风。本应该清爽温和的风,却显得有些急躁,孕育出一股别样的味道。秋日的急,也带动了我的心绪。透过窗子向外看,只见前几日还绿油油的叶子已变得枯黄,树干遒劲有力,老态龙钟,阳光也有了几分倦懒的气味,不横冲直撞,只是甘心成为秋日的配角,在秋有些昏暗的时候,将它烘托为暖黄。“我们的生命是可以穿越秋风秋雨去成长的,大地渐近萧瑟,生命趋于凋敝,但是不能安顿。”

描写四:傍晚,抬头望天,一片火红映入眼帘。云被染了红,天也泛了暖,此刻,深秋的太阳像一个斗士,拼命地燃烧、挣扎,穿过云朵密布的天穹,将夕阳的最后一丝绚丽撒给了世界。整个城市,所有街道,都被一层金红色的薄纱缠绕。一丝一缕,一点一滴,都均匀的覆盖着灰蒙蒙的一切。风低低的吟唱,世界像一首特别的挽歌。

2.其他类优秀作品

作品一:我一扭头,一位衣衫单薄的老奶奶,看上去已经年届七旬,满脸爬满了密密麻麻的皱纹,眼睛有点凹进去的感觉,拿着一只生锈的碗,拿碗的手上青筋也了出来,像几只绿毛虫。整个人十分的瘦小,仿佛风一吹就会把她吹跑似的。(来自梁仕潇同学的考场作文《善良,牵动我的情思》)

作品二:祥子对梦想成真的渴求,有目共睹。全书有很大的笔墨都在探讨梦想与现实的轻重缓急,连接两者的是人类的悲喜、爱恨、追求与思考。这是一座悬挂着的独木桥,摇摇欲坠,我们要做的就是改造,将他改造成石桥,不断地填石、加固,直到坚不可摧,那一刻,才是我们幸福绽放的时候。(来自郭二宝同学的读书笔记)

作品三:悲剧伴随着逆境,总让我们伤痕累累而难以言说。在泪水的怂恿下,许多人放开了那支携带着梦想的风筝。书中的祥子毕竟挣扎过、拼搏过,虽然他最终堕落了。但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更多时候,确是日复一日的“明日复明日”,或者在离“梦想”只有寸步之遥时,松懈了……(来自张悠然同学的读书笔记)

作品四:没有公道的社会里,困苦的人们注定是悲剧的。他们即使是用尽全身的力量,也难以生存下去,这就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布满荆棘的生活消磨着祥子的意志,最终祥子没有像胜利者那样抬起头。黑暗已将他的身躯包围。他屈服了,他开始自暴自弃,日渐堕落。他体内流动的,仿佛已经不是鲜血,如同行尸走肉,心已冻结。因为只有纯洁的人才有鲜血,才需要热血。这正如同一棵倒地的腐朽的大树上盛开的蘑菇花,虽然五颜六色,艳丽异常,但终究是短暂的。(来自王瑞麟同学的读书笔记)

作品五:书是夜深人静,无人倾诉时的慰藉,书是举杯对饮的那轮明月,书是隐于美人图中的一抹余韵,书是一场华丽盛大的精神大餐。

书籍胜过任何胭脂水粉,“腹有诗书气自华”,纵使它不能使你貌美如花,至少可以使你内秀如竹,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都平添几分飘然的卷气。外在的东西终会随岁月老去,内在的气质却不会泛黄。

我最爱在书中徜徉。采起一捧九日初三夜的露水饮下,在绿肥红瘦时节依偎海棠树下细数落花如雨,在草长莺飞时节折柳寄往谁家……

我愿化作一只被夹在书中的花,翩跹在润笔顿笔之间,夜夜入我梦来的阵阵墨香。(来自李依润同学的读书笔记)

诸此佳作,多不胜举,学生的收获让我对“增量专题阅读”的“效益”刮目相看,深受其益。想来也是,“增量专题阅读”很能培养学生读经典、读名著的兴趣,而语文重视积累和悟性,需要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在这些方面,内动力远胜于外在压力,而基于兴趣的“增量专题阅读”是内动力最有效的燃料。加上我是一位老师,更是一位母亲。“幼吾幼”决定我不能在教学上大打时间牌、精力牌;“以及人之幼”决定我若不践行学校的“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良心就会受谴责。所以我只能用兴趣阅读激发动力、优化方法、扩大受益面。语文表面上分基础、阅读、写作三大块,实则无非是咬文嚼字和读写,而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加上语文学科特殊,要想保持“清如许”,必须有“源头活水”,而在学校“增量阅读”校本课程的大背景下、根据两班实际情况,提出的增量阅读,就是提高读写能力很好的“源头活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骆驼祥子》的“增量阅读”只是我走出“增量阅读”教学步伐的第一步,以后,我还会和学校钟爱阅读教学的同仁们相互切磋,争取在“增量阅读”的校本课程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摘抄范文第2篇

阅读书目:

假期学生必读书目:

初一:《童年》《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

初二:《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

初三:《简·爱》《骆驼祥子》

教师荐书:

《平凡的世界》《窗边的小豆豆》《爱的教育》

思维与智慧》《意林》《经典阅读》

假期教师阅读书目:(以语文老师为主)

《给教师的建议》 苏 苏霍姆林斯基

《我的教育苦旅》 高万祥著

《在日记中成长》高万祥

《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著

《陶行知教育名篇》陶行知著

《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孔庆东

阅读要求与方式:

对必读书目和教师荐书,为便于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应以自我购置为主,借阅为辅。

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方法。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从应用的角度看,略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画。只有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采用小组交流与讨论的阅读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建议同学们成立假期阅读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这样做,同学们不仅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也有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充分利用好“章丘六中学生读书卡片”专用读书笔记本,按卡片要求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每日一页,字数充实,书写规范认真,完成30页约两万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初三完成10页约七千字左右)

阅读体现时代气息与美感的经典美文,如《思维与智慧》、《意林》、《经典阅读》等,从中选出至少一篇经典美文,用中性笔认真清晰地摘抄于读书笔记上,详细注明所荐文章的出处和作者,并在荐文后附上约百字左右的推荐语。开学后学校将择优编辑《学生荐文集萃》,并在相应的荐文后注明推荐同学的班级和姓名,荐文被采用的同学将为班级赢得量化分。

主动关注重大社会新闻热点,及时把假期中发生的重大新闻和个人感受记录于读书笔记中。

假期闲暇时间,经常登陆我们的“六中贴吧”,把读书过程中摘录的经典段落、读书感言,或是读书笔记、读书随笔等,在六中贴吧上积极发表,相互交流,分享读书的乐趣。

精心写出两篇名著读后感,可任选两部,但必须是假期阅读书目中的名著。(初三可选一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

搜集整理关于过年的习俗、诗词、春联,精心编制一份以“过年”为话题的手抄报。(初三可以不参与)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摘抄范文第3篇

假期学生必读书目:

初一:《童年》《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

初二:《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

初三:《简·爱》《骆驼祥子》

教师荐书:

《平凡的世界》《窗边的小豆豆》《爱的教育》

思维与智慧》《意林》《经典阅读》

假期教师阅读书目:(以语文老师为主)

《给教师的建议》 苏 苏霍姆林斯基

《我的教育苦旅》 高万祥著

《在日记中成长》高万祥

《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著

《陶行知教育名篇》陶行知著

《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孔庆东

阅读要求与方式:

对必读书目和教师荐书,为便于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应以自我购置为主,借阅为辅。

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方法。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从应用的角度看,略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画。只有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采用小组交流与讨论的阅读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建议同学们成立假期阅读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这样做,同学们不仅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也有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充分利用好“章丘六中学生读书卡片”专用读书笔记本,按卡片要求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每日一页,字数充实,书写规范认真,完成30页约两万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初三完成10页约七千字左右)

阅读体现时代气息与美感的经典美文,如《思维与智慧》、《意林》、《经典阅读》等,从中选出至少一篇经典美文,用中性笔认真清晰地摘抄于读书笔记上,详细注明所荐文章的出处和作者,并在荐文后附上约百字左右的推荐语。开学后学校将择优编辑《学生荐文集萃》,并在相应的荐文后注明推荐同学的班级和姓名,荐文被采用的同学将为班级赢得量化分。

主动关注重大社会新闻热点,及时把假期中发生的重大新闻和个人感受记录于读书笔记中。

假期闲暇时间,经常登陆我们的“六中贴吧”,把读书过程中摘录的经典段落、读书感言,或是读书笔记、读书随笔等,在六中贴吧上积极发表,相互交流,分享读书的乐趣。

精心写出两篇名著读后感,可任选两部,但必须是假期阅读书目中的名著。(初三可选一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

搜集整理关于过年的习俗、诗词、春联,精心编制一份以“过年”为话题的手抄报。(初三可以不参与)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摘抄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 指导 文学素养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必要补充,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训练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中学生走向社会后获取信息进一步提高文学素养的主要手段。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应该从这些方面去指导中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地搜集中外名著,潜心地去阅读,渐渐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内容,用故事中精彩、紧张和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快乐相联系。例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时,学生对晁盖等人用技之巧妙赞不绝口。紧接着,我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水浒传》中“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精彩故事。同学们深深地被吸引,极大地激起了他们阅读探知的兴趣。也可以设置一些题,例如对人物的评价等,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效果会更好。例如,学习了《在烈日和暴雨下》,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对祥子的痛苦生活,对祥子的命运无限关切。我趁热打铁,意味深长地告诉学生:开始祥子是一个好青年,老实、坚忍、自尊心强、吃苦耐劳,但后来却变成一个麻木、潦倒、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到底是什么力量毁灭了这个曾经生机勃勃的人?悲剧的原因何在?老师坚信,你们读了《骆驼祥子》之后,一切就都明白了。因为这样,学生阅读《骆驼祥子》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二、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让课外丰富课内。从课内精读学到的知识和阅读方法技巧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到复习,加深认识和实际运用,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获得的广泛知识,又为搞好课堂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我教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时,我就指导学生去读《城南旧事》;教《我的叔叔于勒》,就介绍学生去读《项链》;教《香菱学诗》,就引领学生去读《红楼梦》・・・・・・这样通过横向拓宽,纵向引深,既可以加深对语文的理解,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有效激起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三、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鼓励他们多读好书

课外阅读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容各异,有的坏书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教育他们要有选择地读书,不光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读好书,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通过多读多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例如,引导学生读些描述伟大人物生活和斗争的传记,在革命战争和建设不同时期涌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以及有关人生观、世界观等思想修养方面的好书,有助于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有利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

四、注重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在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某种要求,做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其次,教师一旦提出某种要求,就必须坚定不移,严格要求,毫不放松。再次,教师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特别留心去发现学生中由于好的课外阅读行为而取得好的结果的典型,给予积极的正确评价,让个别学生的成功成为良性的刺激,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

五、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学生读课外书,有时也苦于阅读无法,一是不会选书,二是不会读书。因此,需要我们教师进行从读书内容到读书方法上的引导点拨。前者,我主要采取的方法是:(1)介绍。我不但在班级的好书介绍栏里介绍一些好书,而且针对学生的阅读时间提供不同类别图书的建议。比如,平时时间少,我就让他们读篇文章。如散文,诗歌或短篇小说,而双休日或假期我就建议他们读长篇小说。(2)交流。同学之间交流各自所读的书。而对于读书方法,我则一律不强求,只是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上介绍几种读书方法。比如,自己的书可以采取圈点、批注发;而借来的书,可以采取摘抄法;可以略读,可以详读,甚至可以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的方法来促进读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我就在班级里组织进行读书方法交流的主题班会,要求学生互相交流所读的文章,读到好文章,要向大家推荐,有好的片段,就在课堂上朗读,做到共赏。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摘抄范文第5篇

这组调查数据显示,我校绝大部分初中生不能坚持阅读完整本原著,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这种阅读现状下,老师和学生为了应对中考名著检测,必然用练习代替读原著,这种现象被称为“伪阅读”。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地市中考名著检测题以“文段阅读题”或叙述故事情节为主,这些考题力争杜绝“伪阅读”,引导学生回归名著“真”阅读,即从头至尾读原著。要实现名著“真阅读”,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落实阅读任务。下文,笔者将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落实名著“真阅读”。

一、阅读时间的落实

保证适量的阅读时间,是实现名著“真阅读”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本校抽样调查显示,造成学生课外阅读的最大困难是作业太多,没时间和精力阅读。解决这一矛盾的较好方法是教师进行作业内容的调整,把名著阅读纳为学生的语文常规作业,确保学生每天有至少15分钟的名著阅读时间。为此,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课文相关的读读背背的任务争取在课堂上多完成一些。这样,名著阅读不占用学生其他科作业时间,家长才会支持,学生也乐意完成阅读任务。

二、阅读计划的落实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师生必须落实阅读计划,既能明确阅读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又能有效地督促阅读进度。

首先,落实学期阅读计划。结合课本“名著导读”,明确本学期要阅读几部名著,同时明确每部名著阅读完成的大致时间。如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涉及《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部作品,期中考前阅读《骆驼祥子》,期中考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其次,落实每部作品的阅读计划。

1.明确阅读目标。从头至尾读完整本原著;及时做读书笔记;能初步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迪。

2.明确阅读量和阅读进度。明确每天的阅读量有两大依据,一是学生的平均阅读速度,二是学生每天需安排的最小阅读时间。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45万8千字,笔者任教班级学生平均阅读速度为450字/分钟,每天安排15分钟的阅读时间,10分钟左右的做读书笔记的时间,这部名著需要68天才能读完。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公式“总页数÷68=?”,得出每天阅读的页数,然后要求学生填写日期进度表,明确每天的阅读进度,也方便教师和家长的督促、落实。

三、阅读方法的落实

1.落实基本的阅读方法。教师应加强对基本阅读方法――精读、略读和浏览的指导和落实。阅读一部名著,用浏览的方法看序、跋、目录、索引、后记等内容,了解作者的重要主张和书的大纲架构。对每天要完成的阅读内容先用略读的方法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整体感知所阅读章节的内容要点,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再用精读法,或阅读经典情节,理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或研读重要语句、揣摩重点字词,或理解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2.落实做读书笔记。培根说:“做笔记使知识准确。”教师必须落实做读书笔记,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1)落实读书笔记的格式和形式。学生须掌握读书笔记的基本格式。除了文章内容,还要注明作品出处,包括书名、作者、版本、页数和日期,以便日后引用时查找核对。名著的文体不同,读书笔记的形式也有所不同。如诗集《繁星・春水》的笔记形式可以是摘录经典诗句并加以赏析,或写读后感;科学小品《昆虫记》的笔记形式可以是“叙事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笔记形式可以是概述情节并注意摘抄名言,或分析人物形象,或写读后感。

(2)落实读书笔记的内容。每读一部名著,教师可以给出读书笔记的范例,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如小说的读书笔记,概括内容时要注意写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要注意准确记录小说的细节内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第一章,大部分同学做的读书笔记很简单:“保尔报复神甫,把烟末撒在了神甫的复活节用的发面里,被学校开除了。他到了车站食堂工作。”教师示范如下:“十二岁的保尔因打架被神甫带到了高年级上课(事情的起因),保尔对《圣经》和生活的出入有所质疑,神甫把他打得鼻青脸肿。保尔因为报复神甫对他的侮辱,把烟末撒在了神甫的复活节用的发面里(事情的经过),被学校开除了(事情的结果)。他到了车站食堂工作。每个月八个卢布(细节内容)。领班弗罗霞告诉了保尔的工作内容:倒开水、烧开水、擦刀叉(细节内容)”。学生学习范例,坚持做完了整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既锻炼了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也为快速回忆名著内容提供了线索,还为解答试题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3)落实读书笔记的完成。做读书笔记是艰苦的,教师不及时跟进、落实,学生很容易半途而废。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检查读书笔记的完成情况。可以一周安排一次检查,查看读书笔记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内容是否有缺漏;也可以在阅读交流活动中巡查,并要求及时纠错和补缺补漏;还可以请读书笔记做得较优秀的同学当老师的小助手,隔两三天检查一次同学们的读书笔记,帮助做读书笔记有困难的同学,并督促其及时跟上阅读进度。

四、阅读内容的落实

教师同样要采取多种方式落实阅读内容,防止半途而废现象的发生。落实的方式主要有:

1.课前五分钟名著阅读交流。据笔者实践,利用课前五分钟语文活动时间进行阅读交流,是落实阅读内容的主要途径。交流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促进交流活动顺利进行:

(1)根据名著的文体特征采取适当的交流方式。诗集《繁星・春水》适合读、背、赏析;传记《名人传》更适合说说自己的感悟;散文《朝花夕拾》适合提出阅读疑问,师生一起解答;小说《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等,适合概述或复述故事情节。

(2)每天定人、定量、定时。一般是按座号每天安排两位同学到讲台上与大家一起交流;提前告知每位同学交流内容的起始、结束部分;每位同学交流时间为两分钟左右。对能力较弱的同学可降低要求,比如可以让他们用复述的方式,完成普通同学二分之一的交流任务。

(3)要求并鼓励学生敢说。每次交流任务结束,教师应对学生的声音是否洪亮、吐字是否清晰、表情(包括肢体语言)是否自然等方面加以点评,评价时以鼓励为主,激励引导学生敢开口说,敢声音洪亮地说。

(4)及时纠错或补缺漏。每位同学交流内容结束,座位上的学生或指出讲台上同学概述内容的错误之处,或补充其遗漏之处,或解答疑问,教师则要及时纠正或补充学生读书笔记上的错误、缺漏之处。

2.检查读书笔记。这点,上文已经提到,不再赘述。

3.适量的检测。检测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迁移。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让使用有阅读练习题版本的学生与全班同学共享阅读练习题,加强对章节内容的掌握和答题能力。整本书阅读结束,教师要精编检测题,编写的检测题要广,要细,要重点突出。“广”是指试题涉及的内容全面,涉及作家作品、主要内容、典型事件、写作特色、阅读感受和体验等。“细”是指对名著的主要情节要注意细节内容,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是保尔在什么境况、什么时候说的。“重点突出”是指针对考题“深阅读”的倾向,重点训练学生对情节的概括和表述能力、对经典语段的鉴赏评价能力。同时,教师要落实检测题的复习和巩固。复习方式可以是同学之间在课间互相抽查;也可以是利用课前五分钟活动时间,教师进行抽查和点评;还可以是学生结合读书笔记的内容,对检测题进行补充,出题考同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实现名著“真阅读”,师生都需要韧性,教师要进行有效落实,学生要坚持阅读,日复一日,学生养成了终身受用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名著阅读就不再是学生考试的障碍。

参考资料: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摘抄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9―0120―01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对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和人文素养非常重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名著阅读题在近三年各地中考中连续出现,所占分值为4分。考查范围广泛,考查方式灵活,题型难度逐年增大。通过对我校中考生调查发现,学生名著阅读的答题情况不容乐观,平均得分较低,有些学生甚至得零分。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培养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以身示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阅读也是如此。首先教师要爱读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胃口择优推荐,把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经常带进教室传阅,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平时阅读中,老师要言传身教,把自己阅读时流露出的热情、趣味与学生共勉,让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以养成阅读的自觉性。同时,要靠语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动和吸引学生,在有目的和对象的阅读中逐渐培养兴趣,逐步品味到语文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营造氛围。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放任自流,肯定没有收到实效的。教师要利用课堂有意识地赏析名著的精彩部分,把学生的阅读名著的胃口调动起来;积极开展课前5分钟“名著推荐”活动,让学生推荐名著的精彩片段,或推荐一位作家,让学生写读后感,特别优秀的在全班欣赏;或利用录音机、电视等视听媒体多让学生“听”书,诱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互相带动激发,养成读名著、谈感受、话乐趣的良好氛围。

3.活动引导。巧妙地组织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名著知识竞赛、读书比赛、手抄报,制作读书卡片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在引导学生阅读《骆驼祥子》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影片,设计一次语文活动,或出一期黑板报,班会课上让学生讲讲老舍的故事,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感受,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亲近名著,热爱名著,让名著温暖他们的心灵。

二、明确阅读目标 古今中外的名著,卷帙浩繁,不可能博览全部。应重视《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篇目,对其推荐阅读的篇目和教材中要求了解的人物、相关故事情节和主题等要了然于胸。如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繁星春水》,七年级下册:《童年》《昆虫记》等,还有一些经典的作品如《格列佛游记》《西游记》《水浒传》等,这些名著都是学生所感兴趣的,进行合理安排。每学期至少要有计划地阅读三至五本名著。另外,教师还可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名著。如,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可向学生 推荐林海英的《城南旧事》,学习《在沙漠中心》可向学生推荐圣埃克絮佩里《 小王子》。这样,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三、讲究阅读方法 读书有了方法,就像拿到了知识宝库的钥匙。由于名著的内容大都远离学生的生活,加之篇幅较长,学生要真正读懂读完并非易事,因学生进入中学之后的课业负担太重,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阅读的乐趣更为有益。

1.略读,精读。略读就是略观大意,知其梗概,不要固执,咬文嚼字,前后贯通了解大概内容。如一些外国作品,常有大段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可以采用此方法。精读就是要用心阅读体会,常识性的知识要记准,精彩片段要反复品读,欣赏佳句,读出自我感受。从而获得知识,受到感情的熏陶。阅读初期,一般以略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进行有选择性地精读。对于必读书目要精读,逐章逐句地阅读,细嚼慢咽,精彩片段可以朗读、背诵、摘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日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这个道理。

2.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读书笔记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品味语言,从而不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教师可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比如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可以在有困惑的地方打上问号,读到精彩的词语、句子可以写上自己简短的批注,读完后把自己真情实感记录下来等等。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摘抄范文第7篇

阿巴斯・阿卡德: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生命更多的生命。

如何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一种宝贵的人生体验,通过自己十几年来的教学,我有如下做法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探讨。

一、提高教师的阅读鉴赏水平

推荐读物,让学生有书可读,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深刻解读。对于学生来说,读什么样的书非常重要,教师自己对阅读的喜爱,保持阅读的新鲜和时代的敏锐,向学生推荐读物,避免学生盲目的去选择,结合7-9年级的教学经验,我推荐了以下书籍:

第一,文学名著。《语文课程标准》里列出的2本童话、2本语言、2本散文、8本文学名著,这14本书一定要读。这一点上所有的语文教师都会有要求。另外,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文学名著丛书等,学生购买后我会过目,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参谋适不适合他们每个人。

第二,拓展和教材内容相关联的读物。以课文为中心,向课外辐射,以一篇带动多篇甚至多本,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开阔学生视野,迅速有效的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加文化积淀。比如:对课文作者的拓展阅读。教《葫芦僧断葫芦案》,提前了解贾雨村这个人物的来龙去脉,进而引导阅读《红楼梦》。人教版教材所呈现的体系就是以主题单元来编排,每单元就适当拓展几篇或同一专题的美文或片段,与教材表达方法相类似的文章,甚至是与教材有对比性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四大名著单元、现代诗歌单元、《骆驼祥子》、周国平等都是难点,学生理解要到位,背后无不需要课外阅读的强大支撑。这种推荐也不全是固定的,每一次教新的一拨学生,结合自己手头的最新阅读,我的推荐书单也在时时更新。

第三,推荐与本地实际接轨、与主要节日相连的文章,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开发课外阅读资源。生在六朝古都的我和我的学生,无疑都是幸运的。

二、授之以法,让学生有书会读

(一)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保证阅读效果。接手一届新生,我会利用前几节课的课前几分钟,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阅读方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跳读法、摘读法等。并告之:阅读目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精读法适用于需要深入研究和熟记的文章,速读法适用于遣词造句浅显易懂的文章,略读法只需了解文章大概等。

(二)明确了方法之后,做读书笔记,强化知识积累。要求学生把感兴趣的内容或有价值的材料摘抄下来,整理到摘抄本上,长的文章写内容提要。鼓励学生写书评、读后感、名著名篇的推荐。利用晨读时间或一周适当抽出一点时间进行交流,让他们朗诵其中的段落,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习热情,释放紧张的学习心理,调整学生学习状态。摘记、内容提要、读后感比较容易写,书评和名篇、名著的推荐写起来难度大一些,通过听、评、议,尤其是教师的引导,学生慢慢就掌握了。这对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审美能力很有好处。学生能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课外读物,并把自己所思所想记下来,这才叫会读书,真读书。初三功课紧,我也坚持要求学生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书看报,至少每天坚持阅读浏览一篇文章,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枯燥的复习中呼吸到一缕新鲜空气。李秋月在毕业时给我写了一封长信,其中说到:谢谢您在每天的忙碌中忙里偷闲给我们推荐的好文章,它让我有勇气接受新一天的挑战,感觉到自己鲜活的呼吸。

(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阅读,教师都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自由解读文本。课内教读指路,学生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让学生学会走路。

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慢慢地就不再需要这个拐棍了。需要指出的是:自读能力的培养,绝不是立竿见影的,它需要师生双方持之以恒,进行反复持久的训练,在逐渐养成习惯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方法。

三、加强检查、以查促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量有明确要求:不少于260万字。以下几方面可做借鉴:

(一)查读书进度。每学期开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读书进度表,表中既有本学期计划要读的书,又有每个月、每一周所要读的具体内容。促使学生把读书任务细化量化,做到每天都要读课外书。老师每周利用早读时间检查学生的读书进度,让学生先把自己在本周所读的课外书讲给同桌听,同桌互讲、互听、互查,然后,以抽查的形式指名同学在全班讲,对照他的读书进度,看是不是真的完成了本周的读书任务,效果怎么样。

(二)查读书笔记。平时把读书笔记当成书面作业布置,一周内有三次左右读书笔记作业,对读书笔记,及时检查、评比、总结。让学生养成每天回家要看书,看书就要动笔墨的习惯,杜绝阅读过程中的“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应付心理,保证阅读质量。

(三)表彰奖励。表扬永远是最好的老师。班里设立“名著赛读一览表”,定期公布学生所读的书目,看谁读得快,看谁读得多,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摘抄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初中生课外阅读 现状 能力培养 校本阅读课教学

通过大量课外阅读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扩大视野,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促进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现在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但量少,而且被一些低俗的漫画言情读物占据,导致作文能力低,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长时间的不良阅读影响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成长。当代中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文学阅读能力。文学阅读已成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软肋。

一、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

1.应试教育使得学业负担重,课外阅读时间被挤占。

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课业负担偏重,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在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下,他们整天埋头于课本、题海而无暇其他,根本无心也无力进行课外阅读。阅读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没有时间的保障,阅读只是一句空话。

2.家长持消极态度。

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比较重视,往往把分数看成是命根子,根本没有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少数家长为孩子选择课外阅读读物,只是一些教材辅导书,大多数家长认为课外阅读就是学生看一些闲书,读一些“野”书,不但会影响孩子的成绩,而且会“教”坏孩子,与所谓的学习毫无关系,这从某种意义上阻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正常开展。

3.学生兴趣不高,影视文化代替了课外阅读。

随着家庭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裕,数字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多数家庭最有文化气息的活动是看电视,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也是电视,而不是读书看报。影视的声光音像具备,声情并茂,充塞了学生本就不多的课余时间,影视文化代替了课外阅读。此外,由于学校在图书馆、阅览室的投入不够,学校图书内容陈旧,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4.教师缺少指导,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处于放任状态。

部分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处于放任状态,少部分的甚至持反对态度。在教学计划中,既没有学生的课外阅读计划,又没有学生的课外语文活动。把语文科简单地理解成教材,无法分清教材与教本、课程的关系。

二、激发读书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为此,教师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翱翔。

1.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初中学生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高考状元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及高考状元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阅读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

2.塑造形象。

宋代范成大说:“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上校本阅读课时,我常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激情、趣味和快乐,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学生一旦培养了兴趣,则不仅眼前受益,还将终生受益无穷。

3.推荐好书。

由于中学生善于想象,可选择《哈利波特》、《骆驼祥子》、《鲁宾逊漂流记》、《昆虫记》,《读者》、《故事会》等,学生被吸引,就会主动地阅读,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因此,为了增强课外阅读效果,还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适时向学生推荐有关的书目,解决“读什么”的问题。学习节选的课文可推荐全文让学生阅读,通过阅读全文,能加深理解,如果是小说,更能够完整、深刻地认识人物形象,如学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的行侠仗义、疾恶如仇、打抱不平的英雄形象鲜明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可趁热打铁,向学生介绍《水浒传》这部中国古典名著,让学生关心鲁智深后来的命运,激发学生阅读探知的兴趣。

4.亮出成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召开读书展览会,如利用校本阅读课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诗歌朗诵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览;读后感展览;开展“小记者”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并及时对学生进行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逐渐把读书视作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指导方法,使学生会读书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有高低。为了防止出现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的问题,我注重作两种阅读方法指导。

1.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

①泛读。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而且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②精读。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精读。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③通读。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

④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是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这样学生既可以加快阅读速度,又可以扩大阅读量。

⑤略读。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

2.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指导。

阅读要写笔记,特别是精读,写读书笔记更不可少。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巩固记忆、积累知识,提高分析能力,是一种练笔的好方法。人的大脑犹如知识的仓库,善于写读书笔记的人,他的知识通过整理消化,能有条理地储蓄起来,日积月累,头脑里就有了随时可以支取的知识财富,而且随着知识的增加,智力也在发展,于是写文章、分析事理的能力也就无形中增强了。正如朱熹所言:“读书,须是穷究道理彻底。如人之食,嚼得烂,方可咽下,然后有补。”

读书笔记一般可以采用摘录、写提纲、写心得等形式。

①摘录的方法。摘录可以摘抄词语、谚语和警句,摘抄优美的各种描写的句子,摘抄表达细腻感情的句子,摘抄有新观点、新意思、有突破的句段。此外,还可以摘抄激人上进的事例,既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时时自勉,又可以作为今后作文的令人信服的根据。

②写提纲的方法。写提纲,每读一篇文章都要认真分析它的思路,弄清各段意思和相互联系,弄清文章的主干是什么,全文怎样表现中心思想,写成结构提纲。

③写心得的方法。写心得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评注所摘抄的内容,可以从摘抄的内容中引起联想、收获,也可以分析读过的文章,比较文章的异同,发表一点议论,或详或略、或长或短,形式与篇幅都不拘,根据自己的时间、需要而定,只要能反映出学有所得便可。

四、开展活动,促学生读好书

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还能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根据中学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活动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1.课前3~5分钟演讲。

课前演讲,用时虽少,但只要持之以恒,对学生的读、说能力的提高就是很有帮助的。每一节课前几分钟演讲,都可以确立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带着主题检索资料,广泛阅读,每节课前可以让1个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交流阅读经验,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手抄报活动。

手抄报是一种很好的语文课外活动,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写字能力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同时它对条件的要求不严,在农村中学可以广泛地开展。手抄报可以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教师在指导时,要固定一些栏目,如读书心得、好书共赏、名文摘抄等促使学生在办报的过程中广泛地阅读。

3.组建班级读书角。

把学生手边的书收集起来,统一管理,做到资源共享,这样不但弥补了农村学校读书普遍不多的不足,而且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另外,还可以经常性地组织一些读书经验交流会、演讲赛、读书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体会到读书带给他们的快乐,从而激起他们读书的欲望。

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为了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我们在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要大力开展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让他们在课外阅读的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素质的发展创造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宋衍申主编.中华修身名著[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3]董奇主编.学习的科学[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

[4]王世明主编.阅读与写作[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摘抄范文第9篇

一、引领阅读方向

1.指导学生选择阅读书目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名著导读设计,对阶段性推荐读物进行指导,紧跟教材进度,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循序渐进,避免学生盲目无序阅读。如七年级要求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八年级阅读《朝花夕拾》、九年级阅读《水浒传》等。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为此,教师应按照教材的要求与教学的进度,把课堂与课外有机衔接起来,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同时,注重进行引导点拨,并适时导向课外,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推荐课外名著阅读篇目,使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推荐阅读《朝花夕拾》;学习了《音乐巨人贝多芬》,推荐阅读《名人传》;学习了《傅雷家书两则》,推荐阅读《傅雷家书》……这样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展阅读的容量与空间。正如一位学生所说:我读了老师推荐的《朝花夕拾》后,才知道课文之外鲁迅先生还写了《五猖会》和“黑白无常”这么丰富有趣的内容。我对鲁迅儿童时期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也有了更多了解。

2.引导学生选择喜爱的书籍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课外阅读是学生自由的阅读,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性发展需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阅读中得到精神满足和情感快乐。为此,教师在给学生做好课外阅读材料推荐和指导的基础上,应把自由选择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阅读书籍,让他们享受自由探索、独立思考、开启心智、感悟人生的乐趣。但是,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选择思想健康,有文学价值的书籍。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实际推荐读物,初一时可向学生推荐童话、寓言故事、科幻小说等学生容易读懂又满足其好奇心的读物,如《伊索寓言》、《海底两万里》等。初二开始可向学生推荐有较强的人生价值取向,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的名篇佳作,如《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感受阅读的无穷乐趣。同时学会思考,学会做人。一位学生说:我平时遇到点困难就想打退堂鼓,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地被保尔勇敢顽强的意志所折服,以后我也要像他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

3.利用影视作品提高阅读名著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为此,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关键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影视作品是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表现形式,其强烈的视觉听觉效果和生动直观的画面形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致,而许多经典影视作品往往都是改编自文学名著。充分利用影视作品与文学名著之间的渊源关系,通过对比影视作品与文学名著的异同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原著文本的愿望。如在引导学生阅读小说《水浒传》前,可组织学生观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对水浒世界的向往,增强他们阅读文本的兴趣。诸如此类,在学生阅读《简爱》、《骆驼祥子》、《西游记》等名著之前,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在这里,老师利用影视作品作为导引,然后再布置学生看原著,这样学生积极性会更高,课外阅读的要求也容易得到较好地落实。

二、引领阅读方法

1.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学生阅读方法大体有三类:一是基本的阅读方法,如速读、泛读、精读、圈点批注等;二是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摘抄优美的词语、摘录精彩语句、佳句点评、内容概括、主要情节、人物特征、感悟联想、问题探究等;三是不同类型的名著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如阅读《水浒》等小说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掌握跌宕起伏的故事梗概,然后让学生梳理出小说的情节脉络,最后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又如阅读《朝花夕拾》等散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叙述与抒情的方法,体味作品在平易近人中所富有的深长韵味,让学生更好地去认识生活,感受人生。再如阅读《海底两万里》这类科普作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中,领会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之一。叶圣陶先生曾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可见,培养初中生自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初中生实际出发,应着重培养以下两种习惯:一是养成每天阅读佳作的习惯。除了要督促学生完成教学大纲推荐阅读的名著外,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读者文摘》等杂志中一些千字美文,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二是养成经常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通过读书笔记、读书卡片等形式,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摘抄优美词句,归纳内容梗概,抒发感悟联想,提出探究问题等,在不断积累与体验中,提高阅读欣赏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同时,还可以借此形成自我约束,使学生名著阅读落到实处。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阅读中的积累与收获转化为写作的素材和能力。如一位学生在写作之后与我的交流中谈到: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细腻传神的心理描写,具体生动的环境描写,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这次写作文我就学习这种写法。

3.组织学生开展同伴互助阅读活动

《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伴互助交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而且有利于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在名著阅读中采用同伴互助交流的方法,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教师应积极创设互助交流的平台,通过开展班级讨论、小组交流等读书交流形式,让学生在互助交流中实现信息交换、知识增长、思想碰撞,促进学生对名著思想内涵的挖掘,铸就学生的思想深度。

同时,通过阅读心得的交流,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倾听与表达能力,发展合作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笔记展评、名著诵读、讲故事、知识竞赛、话剧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善读、会读,读得更多,懂得更透。一位学生交流体会中说到:原先自己阅读只了解到作品某一方面内容,通过和同学们交流,我能够比原来认识得更多更全面。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摘抄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训练;方法

新大纲要求,小学六年教师应设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展学生的视野,把课内外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创设更为广阔的语言学习环境,使他们在充分阅读中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受到健康、美好的思想情感的熏陶。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采取如下的做法以求教于大方。

一、依托教材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拓展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依托教材,从阅读的思路、方法、技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学会阅读。并且给学生推荐阅读一些书籍中的有趣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激情。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按文章的作者推荐同一作者的其它文章阅读。学习了老舍的《草原》后,推荐阅读《养花》《北京的春节》《小动物们》《春风》《骆驼祥子》;学习了冰心的《小桔灯》后,推荐阅读《寄小读者》《寂寞》《三寄小读者》;学习了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后推荐阅读《穷人》《七颗钻石》等等。

第二,引导同学们学习了记叙文之后,可按记叙文叙写内容的不同,介绍学生学习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让学生按照教给的思路、方法、技巧自己阅读理解;并按照写作方法构思写作练习此类文章。如引导学生学习了《春潮》后,可指导练习写作《南方的冬天》《南方的春天》《雪》等等有关描写南方不同时节自然风光的作文。

当然,在引导学习的过程中,要方法多样,思路多变,不能生搬硬套,其目的就是依托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路和方法,再从教材扩大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素养,提高阅读能力,进而达到练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这种教法应贯穿于小学的中高年级,唯如此,才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二、明确读书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由于学生在课内、校内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想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就必须将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从校内引向校外;要想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读书”“为提高自身素养而读书”,就必须让学生明确读书的目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这一方面,我们的做法是:

首先,通过讲伟人、科学家、历史名人的故事,讲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从小明确学习的目的,向伟人、科学家、历史名人学习,从小就懂得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从小就树立学习的目标,为人生的目标奋斗读书。

其次,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一个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再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就会自觉地学习。多年来,我从怎样爱书、怎样选择读好书、怎样利用时间有效读书等等方面进行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态度,效果很明显。

再次,注重科学阅读方法的培养。阅读方法,对学生知识的存储和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我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根据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章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尽量鼓励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法。同时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能入的进取,又能挑的出来,既能把握内部细节、内部实质,又能掌握整篇文章结构、线索、技巧和主旨,这样才能理解整篇文章。

最后,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质量,而且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在日常教学中教导学生读书时做到:一是不记笔记不读书。在读书时,有新鲜的词语、美妙的语言、精彩的句段都要摘抄下来、记住、变成自己的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二是无思考不读书。读书贵在多疑,维多疑才能多思,维多思才能多获。阅读一篇优美的文章,就要追思:这篇文章美在何处,以什么形式表现什么内容,其结构巧在哪里,内容好在哪里等等。三是精短美文要背记。遇到一些精短美文不仅要将其抄录,而且要背诵。抄的过程其实也是记诵的过程,形式只有记诵的多了,才能将其化为内质,提升自己的能力。读得多,记诵得多,能力提升得就快。

四是阅读要写笔记。写笔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很快。学生在阅读了一篇文章之后,总会有所收获,或感想、联想,或所悟、新解等等。只要把这些有条理地记下来,有技巧地表达出来,其实就是一篇作文,若加以修改、润色就是一篇好文章。

三、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兴趣,其实就是情趣。学生有了兴趣,有了情趣,就有了"爱好"的内质,就有了追求的动力。因此,我们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如召开故事演讲会、诗歌朗诵会、读书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览会等等多种形式的会,为了参加会议,同学们对阅读过的书进行了回忆,对记下的笔记进行了认真整理。在交流会上,同学们侃侃而谈,生动活泼,故事讲述生动有趣味,感想交流各个有新意。在读书笔记展览会上,同学们的笔记本封面自我设计,新颖独特;笔记内容丰富多彩,记录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对阅读数量多,笔记记得好的学生进行了表样,对阅读数量多,笔记记得好的学生进行了指导。通过不同会的形式,同学们展示了自我,表现了自我,或受到成功的喜悦,更有信心,更有动力。

由于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培养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情趣,提高语文素养。

四、注重家校合作,共同督导检查

做事持之以恒,是一个人难能可贵的精神,尤其是学生,更难以做到。这就需要家长的配合。学生,除在校内阅读外,还需要在家里大量阅读,这就需要家长督导检查,若不督导检查,学生很容易偷懒,尤其是现在电视、电脑、手机对学生的诱惑很大。我们规定,一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每个成员每学期家访学生不少于10人,了解学生在家读的情况。我们的活动受到了家长的支持,取得了很好好的效果。

上一篇:巴黎圣母院摘抄范文 下一篇:优美文章摘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