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观后感范文

时间:2023-10-23 04:06:04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篇1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建筑艺术 影视艺术 运用

一、巴黎圣母院的建筑艺术性

巴黎圣母院被誉为“中世纪最美丽的花”,它座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始建于1162年,历时180多年,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

(一)从外在的造型上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建筑面貌。圣母院精致坚固而又气派非凡,它的外形采用瘦长的尖矢券,凌空的飞扶壁,向上竖起线条的柱墩和高耸的尖塔,充满着挺拔向上之势和冲入云冒之感。尤其是它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两侧簇拥着中央的主体;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四部分,其中,最下面是三个大小有致的分布尖矢型的门洞,呈现内凹形,一层层线脚向内收缩,每一层线脚都充满了雕刻,造成了丰富的光影变化,显得饱满生动;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长廊”上面为中央部分,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中间为玫瑰窗,象征了圣母的芬芳、美丽和高洁,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两侧立的是亚当和夏娃的塑像。再往上就是一排细密的尖矢型的柱子,高耸挺拔,排列有致:最高处为两个钟塔,起到了很好的收束作用。整个立面用“尖矢”风格统一在了一起,粗犷与细密分布有致,呈现出了很强的韵律感。

(二)从内部的装饰上

巴黎圣母院的外部细节很多,但内部却极为朴素,几乎没有什么装饰。着清晰的结构,没有给装饰留下余地。巨大的“高直”厅堂充满着庄严肃穆的气氛。在殿堂的回廊、墙壁和门窗上都布满了描绘圣经内容的绘画和雕塑作品。整座教堂从墙壁、屋顶到每一扇门扉、窗棂以至全部的雕刻和装饰都是用石头雕刻而成的。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石头建筑,然而它又不是没有生命的石头,它是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正如雨果说的:“……每一块石头上都呈现着艺术家们的天才奇想和工匠们的娴熟技能……”

二、《巴黎圣母院》的影视艺术性

(一)改编故事的角度

巴黎圣母院是根据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对于影片的改编是一件容易而又困难的事情。容易的是有原始剧本,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参照。困难的是观众的期望会过高和过于多样,众口难调。忠实原著会被指为止步不前,大胆创新则有被骂瞎编乱造的危险。不过本片倒是中规中矩,对原剧情进行了忠实的再现,讲述了一位少女和四个男人之间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全部登场,节奏虽偏快,略显匆忙,但整体感觉很好,情节的组织、人物性格的刻画都很到位。

(二)从拍摄手法的角度

从拍摄手法的角度来讲,蒙太奇手法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使整个故事连贯、自然。特别是一些长短镜头的交错运用,更是增添了电影艺术的感染力。比如在卡西莫多被宣判的场景里,导演首先从宏伟的巴黎圣母院的正面为切入点,烘托了一个热闹恢宏的场面,镜头逐渐拉向卡西莫多这一人物,在人们的嘲讽和愚弄中,和宏大的圣母院比较起来,他显得是那样的渺小,这种对比的运用,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力很大。

三、建筑艺术在影视艺术中的运用

(一)建筑艺术为影视艺术提供了时代背景和现实场景

巴黎圣母院这是一座教堂建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是政治生活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教堂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市民们出生不久便来到教堂接受洗礼:长大了到教堂来聆听教化,在教堂结婚;星期天在教堂门前会见邻里,闲聊家常,节日或许还看一场戏;有了什么过失或者心理迷惑,找神父;生了病也得找神父讨点药饵;他们在教堂清亮的钟声中度过宁静而勤劳的一生,便在教堂墙外的基地里安葬,那里躺着他们的父母兄弟,钟声还将继续安抚他们……电影选择这一场景作为主舞台,其实也就是选择了最能反映当时人们的思想和文化的地方。这里有着典型的代表性,同时也就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时代背景和现实场景。

从故事开场的喧闹场面,到对卡西莫多被宣判,到对艾斯米拉达的宣判,到艾斯米拉达被救后生活的场面,到卡西莫多与平民的战争无不与巴黎圣母院分离。任何的影视艺术都要在一定的场景中来展开,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很少有影片这样“从一而终”,巴黎圣母院作为影片的主场景,贯穿了故事的始终,与结构脉络的发展、故事的情节发展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二)建筑的艺术性强化了影片的艺术性

众所周知,巴黎圣母院是一座主教堂,是歌特建筑的典型代表,虽然歌特建筑遍布西欧的各个国家,但它是法国人的首创,所以法国人以歌特建筑而自豪,以巴黎圣母院而骄傲。著名的法国雕刻家罗丹曾经这样说过:“有了歌特艺术,法兰西精神充分发挥出它的力量”,“主教堂,这便是法兰西,当我欣赏它们的时候,我感觉到我们的祖先在我心里”。巴黎圣母院以其完美统一的外形、严谨的结构处理、精湛的手法和工艺而令世人折服,成为一种鲜明的艺术形象烙印在人们的心里。这一典型的形象出现在电影的画面中,无时不在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再加上影片的拍摄手法、灯光、色彩、光等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对于影片来说,无异于锦上添花。

(三)建筑艺术与影视艺术相结合,升华了主题

以巴黎圣母院作为背景展开,用电影这一手段表达出来,向人们呈现了一部反映15世纪法国巴黎的政治社会面貌的精彩影片来。通过这样的一部电影,我们可以深刻的领悟到雨果对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憎恨和对于受压迫下层人们的同情。影片通过对艾斯米拉达这样一位美丽活泼、善良无辜的少女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受摧残遭迫害的悲剧,通过血染巴黎圣母院的大屠杀,愤怒的指控了中世纪教会的伪善和狠毒,封建君主的专横和残暴,热情的歌颂了广大下层人民群众的优秀品质和不畏的斗争精神。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篇2

【关键词】音乐剧;法语;语言要素;法语教学;文化推广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83-02

《巴黎圣母院》这部法语音乐剧是一部由法国文学巨匠雨果所创作的巨著,由欧美顶尖音乐奇才Luc Plamondon 谱词,由Richard Cocciante 作曲。在1998年1月法国嘎纳唱片展中获得成功,并在秋季巴黎的国会大厅进行了首演,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好评和追捧。这部剧迅速走红并在两年内席卷了整个欧洲,并且获得了无数的国际大奖。《巴黎圣母院》这部音乐剧在形式上继承了法国人的浪漫主义人文色彩,在表现手法上大胆创新,布景的设置抽象而迷幻,道具服装简单实用。

一、语音因素

法语音乐剧的语音编排方面比较符合法语的发音规律,下面将以《巴黎圣母院》为例进行分析:

(一)注重元音和辅音的合理搭配,充分考虑元音和辅音的发音特点

法语中共有15个元音,而元音的发音又各有其特点,既有元唇音又有鼻化音,辅音的发音也很有特点,要求注重区分清辅音和浊辅音。基于以上的不同音的发音特点,它们都可能在音乐剧的唱段中成为主旋律。由于法语元音发音具有铿锵有力,富有表现力的特点,它更多地被用在主旋律和长音符中。

在英语经典歌剧《La fête des fous》的愚人庆典这部分演奏中,元音长调a、g、e、U等都是依托元音音符唱出来。元音音符的使用,使得整体唱段清晰明确,同时又朗朗上口。法语也重视节奏唱腔的设计。法语与英语不同,在重音音符中一般是在最后一个音节的元音上。每个法语结构音组一般采取2拍节奏或者4拍节奏。结合法语重音与节奏的特点,法语作曲家经常采用符合法语发音特色的音乐设计方式。当然,不管是英语重音还是法语重音,都重视元音的使用,在歌曲设计中,二者都重视每个节奏组设置元音重音。只不过二者在元音重音的节奏组设置中存在差别。但是,对英语和法语歌曲的聆听者来说,二者在歌曲中元音重音等音乐设计都给人以极强的音乐感染力。

(二)音乐剧中法语音素中的特色音――小舌音

小舌音的l音比较有特色,发音时让通过喉咙的气流冲击喉部的“小舌头”,会发出一个颤动的辅音,这就使得法语发音时发音器官的位置靠后,以此形成了法语的发音特点,也成为法语的一种语音特色。在音乐剧中,由于小舌音的存在,使得元音与辅音的搭配能够得到一种平衡,使得元音的发音不会特别的高调,辅音的发音不会过于平淡,从而使整个句子的发音既有旋律美又铿锵有力。

小舌音的恰当运用使得整部剧非常的有特点。最出彩的地方莫过于法国著名年轻歌手Julie Zenatti演唱的《la monture》(骑士)。Julie扮演的腓比斯未婚妻在得知艾斯梅拉达被捕和未婚夫背叛自己出轨后,那种强烈的嫉妒和憎恨的情感正是通过小舌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通过小舌音夸张地表现出主人翁深刻的恨意,同时也赋予了这部音乐剧一种邪恶的魔力,受了观众的高度赞赏。

二、语法因素

这部剧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语音因素外,精彩的歌词也为这部剧的成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歌词中一些语式运用使得这部剧演唱起来顿挫有力,非常富有节奏感。

(一)“无人称句”的大量使用也是这部《巴黎圣母院》的语言特色之一

“无人称句”,顾名思义,就是一句话中没有设置人称,但是读者却能够通过上下语境清楚地获知是谁在说这句话。在无人称句中,一般以代词il为形式主语,而真正的主语在后面,这种句式的运用能够给人一种客观自然而又庄严的风格。《巴黎圣母院》这部歌剧中就运用了大量的这种“无人称句”,使得整部话剧在清晰传达感情的同时,剧情也更加的清晰明了。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采用法语书写,具备法国人的思维习惯。歌剧《巴黎圣母院》基本上借鉴了这一做法。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歌剧的开场歌曲《le temps des cathédrales》(大教堂时代)。副歌采用逐渐攀升的音调,让“Ilest venu le temps des cathédrales......”(大教堂时代来临了)这句法语歌词不断重复出现,但是却没有让听众有审美疲劳的感觉。因为,这首副歌中,“Ilest venu le temps des cathédrales......”这句歌词重音不同、音调不同,不但不显得嗦,相反更加引人入胜。这首歌曲的音乐音调、音节和元音重音等设计方式,给后来其他法语歌曲以深远影响。这也是这首副歌能够长远流传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强调句式的运用也使得部分剧目变得更有节奏感,更能突出人物的情感,也使得整部作品更有表现力

比如“C’est moi qui t’aime encore”(爱你的人还是我)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就表现出了腓比斯那种出轨后还想利用花言巧语继续欺骗未婚妻的丑恶嘴脸,将其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整部剧都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

(三)句式的恰当运用也是使得整部话剧更富有表现力的一大重要因素

话剧中运用了大量的关系从句。关系从句的恰当运用既简化了句子结构,使得话剧明了易懂,又可以通过修饰词使得句子变得明确清晰。通过关系从句的大量运用,使得话剧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和美感。如在《les oiseaux qu’on met en cage》(囚笼之鸟)、《vivre》( 求存)、《Belle》(美人)等唱段中,通过关系从句的运用把平淡的描述变得生动而吸引人,赋予了语句以节奏感和美感,使得每一句歌词都变得优美动人,让人百读不厌。

(四)《巴黎圣母院》流行又不落俗套,有许多其他法语流行歌曲不同的特点

《巴黎圣母院》中的唱段经常使用同一句式和主题词汇的反复出现,比如《déchiré》(撕裂)、《les sans papiers》(非法移民)、《Belle》(美人)等等唱段,歌词中无论是句子还是背景音乐的选择都做到了千锤百炼,这些唱段不仅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富有节奏感和美感,并且极富表现力,使人们能够很容易记住精致的句子和富有美感的节奏,比起读书背书,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享受。

三、结语

语言不仅是人们传递和表达感情的一种工具,更是一门艺术,各个国家的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巴黎圣母院》这部有文学名著改编的音乐剧,既能让人们在观赏的时候领略文学名著的魅力,又能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力量,激发学习法语的兴趣,为人们的学习进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张为民.爱,走在锋刃边上 观法国经典音乐剧《巴黎圣母院》[J].上海戏剧,2012(01).

[2]蒋琴.音乐剧的内部架构及其成败――评《巴黎圣母院》[J].大舞台,2011(02).

[3]戚蒙.观看与聆听的桥梁――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舞美艺术[J].世界文化,2010(06).

作者简介: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篇3

巴黎的旅行是从地铁开始的。

1900年为迎接万国博览会在巴黎举办而兴建的地铁,存在于这座城市已经100多年。初来巴黎的人,看到那张地铁图的时候总会有些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的确,14条主线、2条支线、合计380个车站、87个交会站、全线总长211公里,将整个巴黎紧紧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密集的地下交通网络。

这么密集的线图通过不同的颜色区分,密密麻麻地分布在那张小小的图上,怎么会不乱呢。而等你稍微摸清楚了地铁图之后,真正进入到站台或者换乘的时候依然要谨慎,因为巴黎的地铁站之间都是通过一段段曲折蜿蜒的小通道相连,如遇到大型换乘站的时候,简直犹如迷宫一般。哪怕是一个老巴黎人,如果不注意墙上的指示箭头,稍不留神就会走错方向,迷失其中。

“埃菲尔铁塔怎么去呢?”这是我第一关心的事情,我把埃菲尔作为我的巴黎旅行的第一站。“6号线的Champe deMars Tour Effel,找到了吗?路上你会遇到惊喜的。”久居巴黎的朋友神秘地指引着我的方向。

1/梦幻埃菲尔

于是我乘上了去往埃菲尔的列车,在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朋友的话得到了验证。地铁从地下开到了地上,穿过了位于塞纳河上的一座铁桥,透过车窗,埃菲尔的容貌便尽收眼底了,实在让我惊喜莫名。

埃菲尔铁塔有一个外号叫“铁娘子”,我觉得实在恰当不过,虽然是钢铁的外表,可是埃菲尔透出的却不是那种男性的力量之美,而是一种女性的俊秀与高贵。就如同埃菲尔铁塔在法语里面是La Tour Eiffel。而La在法语代表着阴性。

从120年前建成这座铁塔至今,它已经和巴黎完全的融为一体,并且成为巴黎的形象代表,我想更多原因的可能是因为这座铁塔和巴黎这座城市的性格完全符合,虽然恢宏大气却不失女性的柔美,就好像巴黎,虽然不乏气势恢宏的雄伟建筑,却总是如同一个手捧着鲜花、忘记了自己年龄的女郎。

埃菲尔铁塔之下的战神广场,青绿的大草坪上游人们散落其中,或躺或坐,聊天欢笑甚至引吭高歌,欣赏着这朗朗春日的绚烂晚霞,这是一份属于巴黎的浪漫于惬意。想登顶埃菲尔,不是件容易的事,足足排队2个小时,才上了登顶的电梯。天边的晚霞早已经褪去。

随着电梯的爬升,夜色中的巴黎已渐渐清晰地呈现在了我的眼前,城市里五颜六色的灯光闪烁其中,灯光照耀着街道如同一条条火龙。随着电梯的不断爬升,我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

当我最后登上埃菲尔塔顶的时候,终于体会到了那种完整。300米高度的塔顶俯瞰巴黎全城,要说震撼一点也不夸张,特别在这灯火辉煌的夜色之中。蜿蜒的塞纳河穿城而过,无数条街道勾勒出城市的肌体,加上灯光的点缀,恢宏和迷幻的完美结合。俯瞰脚下的城市。感觉如同穿越了空间的阻隔,感受到了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

2/巴黎圣母院的弥撒

巴黎的第二天,旅行依然从地铁开始,既然到了巴黎,巴黎圣母院总还是要去看看的。乘坐地铁1号线,在St Michel Notre Dame下车。走出站台,便能够看到塞纳河对岸西堤岛上的巴黎圣母院了。

欧洲的大大小小的教堂圣母院也去过了不少,有名的圣家堂,圣米歇尔……要说建筑艺术和规模,这座1345年完工的哥特式建筑远远赶不上它们。

但是巴黎圣母院的名气还有它在法国的地位,确实是无法撼动的。

首先巴黎圣母院的位置就是巴黎正中心的西堤岛上,而且是在广场上有一个雕塑,是法国丈量全国各地里程时所使用的起测点,使得圣母院被视为法国文化中心点的象征意义,又更加强烈了一点。

再加上维克多・雨果的那部《巴黎圣母院》的小说,使得巴黎圣母院的名声更加远播世界了。从这个角度看巴黎圣母院的钟楼,总会想起小说里说到的那个卡西莫多的身影。

这次时间去的巧,阴差阳错地选择在了礼拜日的早上。既然是礼拜日,当然就要做礼拜了。进了教堂才发现,圣母院正在做弥撒。弥撒这种仪式我只是听说,还从来没有亲眼见过,这次刚好在这里见到了。整个过程的时间比较长,我进去正好是神父诵经的阶段。

3/卢浮光影

从圣母院走出,我的下一站是卢浮宫。从圣母院到卢浮宫的路程很短,过塞纳河,顺着河边步行20分钟,华丽古典的卢浮宫便出现在眼前了。

卢浮宫始建于13世纪,是当时法国王室的城堡,被充当为国库及档案馆,修建的时间跨度很长,又经过法国大革命的动荡,到拿破仑三世时卢浮宫的整体建设才算完成。后来改建成博物馆。这是一座U形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外表尽显华贵,后来加上贝聿铭设计的这座玻璃金字塔的点缀,才演变成现在的模样。

4/香榭丽舍的晚霞

离开拉德芳斯,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依然是乘坐1号线,在ChampsElysees Clemenceau下车,也就是传说中的香榭丽合大街了。

香榭丽合大街始建于1616年,当时的皇后玛丽・德・梅德西斯决定把卢浮宫外一处到处是沼泽的田地改造成一条绿树成荫的大道。后来经过了大约100年的逐步建设,这条街道成为当时巴黎城举行庆典和集会的主要场所,从此香榭丽合成为巴黎最有威望最重要也最具诱惑力的一条街道。

要说到香街的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但我觉得,首先美的就是它的汉语译名了,香街在法语中是Champs Elysees这两个单词,如果直译过来就是“乐土田园大街”,如果这样叫的话,肯定会逊色不少了。然而我们中国人翻译总是会尊重“信、达、雅”的传统,“香榭丽合”的这个译名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既有古典的中国韵味,又有浪漫的西方气息。“榭”是中国园林建筑中依水架起的观景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而曾经的香榭丽合就曾是一片水榭泽国,现在则是一个让世人流连忘返的巨形观景平台。弥漫着咖啡、香水、糕点香气的街道可谓是名副其实的

“香榭”,而街道两旁典雅的奥斯曼式建筑,被称为“丽合”,毫不为过。

旅行最需要祈祷的就是天气,虽然阴雨绵绵也自有一番味道,可是要说逛香街这样的地方,当然还是阳光明媚的好。那天的夕阳很美,渐变的颜色最终化作了天空的这一抹红霞,当时真的被这晚霞的颜色和层次感迷住了,就好像看到了电影上用3D特技做的动画一般。

5/夜色里的凯旋门

走到香街的尽头,位于一个大型路口中央的雄伟建筑,便是凯旋门了。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篇4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竣工于1250年,它的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建筑特点是高耸挺拔,辉煌壮丽,庄严和谐。被雨果喻为“石头的交响乐”。

哥特式建筑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高直”二字,所以也有人称这种建筑为高直式。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形状好像一个十字,十字的顶部是祭坛,前面的十字长翼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厅,供信徒做礼拜用。教堂的顶部采用一排连续的尖拱,显得细瘦而空透。教堂的正面放一对钟塔。因此教堂的造型既空灵轻巧,又符合变化与统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建筑美的法则,具有很强的美感。

巴黎圣母院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在它之前的12世纪晚期和13世纪早期,教堂建筑大多数笨重宏阔,沉重的拱顶、粗矮的柱子、厚实的墙壁、阴暗的光线、巨大的空间,使一切世俗琐碎事物显得微不足道。那种沉重严峻的罗马式风格建筑强大有力,表现出一种“战斗的基督教”的姿态,仿佛为信徒提供了对抗邪恶的庇护所。而巴黎圣母院冲破了旧的束缚,它除了形式上采用尖状券形之外,在结构上还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尖拱的肋料拱顶和飞升的扶壁,这种结构使拱顶变轻了,空间升高了,光线充足了,为信徒提供了另一个不同的世界:这里门廊和窗户的布局是那么明晰、轻快,走廊的花饰窗格是那么轻巧、优雅,建筑墙壁一反过去的冰冷可畏,彩色玻璃像红宝石、绿宝石一样闪耀着光辉,那些立柱、拱券金光闪烁,这一切似乎是在宣告着天国已降临人间,展示出“胜利的基督教”的姿态。站在殿内,无数的垂直线条引人仰望,数十米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隐隐约约,闪闪烁烁,让人产生一种与建筑本身一起向上的升腾感,加上宗教的遐想,似乎上面就是天堂。于是,教堂就成了信徒“与上帝对话”的地方。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很快流行于欧洲各地,现存的哥特式风格的基督教教堂不下两百个,但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最为著名。

巴黎圣母院正门内为长130米、宽50米、高35米的长方形大厅,在进行盛大的弥撒时,里面可容纳一万人。教堂内的祭台中央有天使、圣女围绕殉难耶稣的大理石雕塑,侧祭台有29个。教堂回廊、墙壁、门窗布满以《圣经》为内容的雕塑与绘画,这些雕刻和绘画栩栩如生,给人的印象既雄伟壮丽,又生动活泼,既雍容华贵,又玲珑剔透。

巴黎圣母院正面从下而上可分三层。在底层正面三座尖拱形的大门上有一排石雕立像,共28个,刻的是圣母的祖先、犹太的历代国王,被称为美王之廊。在这排雕像上层的正中央立着圣母像,她怀抱着年幼的耶稣,圣母像背后衬着直径近10米的圆窗子,恰似圣母的光环。这种窗子叫做“玫瑰窗”,是哥特式建筑的特色之一。

底层的三个大门,左门为“圣母门”,其雕刻之精美、格调之雄浑居三门之冠;右门为“圣安娜门”,中柱雕有5世纪巴黎主教圣马塞尔像,拱肩上是圣母和两位天使,两旁是莫里斯·德·苏里主教和路易七世国王雕像;中门为“最后审判门”,中柱上的耶稣在“世界末日”宣判每个人的命运,一边是“灵魂得救者”升入天堂,一边是被推入地狱的罪人。

几个世纪以来,巴黎圣母院一直是纪念法国宗教、政治和民众生活中重大事件和举行典礼仪式的重要场所。在法国人心目中,巴黎圣母院是一块圣地,每逢星期日,成千上万的民众都要来这里做弥撒、听音乐。教堂里演奏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和庄重的宗教音乐,吸引了许多游人和宗教信徒。它那精美华丽的建筑雕饰,玲珑剔透的塔尖与钟楼,五光十色的彩色镶嵌玻璃以及墙面各部位的千姿百态的雕像,使古往今来的游人都叹为观止。

小贴士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篇5

海明威曾经这样形容他对巴黎的感受:“如果你够幸运,在年轻的时候到过巴黎,那么巴黎将永远跟着你,因为那是一个流动的筵席。”不管是到访过法国的人,还是无缘亲见这座城市的人,巴黎可能就是法国的代名词,凯旋门、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香榭丽舍大街、埃菲尔铁塔,便是人们用来诠释这个浪漫之都的长长注脚。那里大都是四五层楼高的房子,风格在变化中呈现个性,但它们大都有长长窄窄的窗子,有些还加上百叶窗。窗外是有雕花铁栏杆的窄窄的阳台。青色的楼顶只是稍稍向后斜着。下午4点多钟的阳光,已经是懒洋洋的,透过梧桐树叶射到身上,暖暖的。

圣诞前后的法国是个沸腾的地方,人们在各家商场穿梭奔走,购买圣诞礼物,香榭丽舍大街宛如闪亮的宝石。除夕之夜的鸡尾酒会,除夕钟声挥洒欢乐的色彩……为了怀旧或炽热的情怀,城市喧嚣着、沸腾着。这时,咖啡馆里的墙壁是暖融融的桔黄色,窗前挂着半高的窗帘,十几盏布罩的吊灯自上而下映着一桌桌的客人和那些油画般的面孔,颇有浪漫情调。坐在咖啡馆临街的落地玻璃窗后面观赏街景,是文人雅士们的生活方式,而那些前卫艺术家们更乐于钻进巷尾的小咖啡馆里消磨时光,朝小街敞开的窗子后面,也许就坐着一位未来的天才。

巴黎就像一块朦胧的玻璃,让人带着梦境的幻觉。在这里,人们的目光瞬间放任自流,品尝着世界文化之都的视觉盛宴。巴黎圣母院静静地矗立在塞纳河边,面目沧桑,神态肃然。透过古老的窗子向外望去,钟楼怪人的神秘传说不时出现在人们的脑海里。1931年,29岁的雨果出版了小说《巴黎圣母院》,随即扬名天下。如今,成千上万的人们来到巴黎圣母院,为的就是寻找一个名叫卡西莫多的敲钟人的身影。

沿着巴黎圣母院的围墙,或在她的广场前慢慢地散步,你能感受到从那宽厚巨大的石墙里传出的几百年积淀的历史体温,呼吸着从人形和兽形石雕中弥漫着的几代艺术先人的气息,阳光透过两侧13世纪硕大的彩绘玻璃窗子倾洒下来,为教堂平添上几分神秘与清幽,时间在这里缓缓地流动,无数赤诚之心在这里娓娓倾诉,此刻,天堂似乎为你我开了一扇窗。

“到过法国的人一定不再稀罕天堂”。这句话不知打动了多少人,而巴黎从来就是一座与梦想触手可及的城市。人们把她称为“光之城”,光在西方人心目中是上帝的化身,因此法国人理所当然地离上帝更近一些。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篇6

    一.背景描述的浪漫主义视角

    《长恨歌》的故事情节展开之前,王安忆用“鸽子”的视角对上海的弄堂做了描述。“站在一个制高点上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街道和楼房凸现在它之上,是一些点和线,而它则是中国画被称为皴法的那类笔触,是将空白填满的。当天黑下来,灯亮起来的时分,这些点和线都是有光的,在那光后面,大片大片的暗,便是上海的弄堂了。”这制高点就是鸽子的视点,因为鸽子“是唯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许多无头案,它们都是证人”,“这城市里最深藏不露的罪与罚,祸与福,都瞒不过它们的眼睛”。

    王安忆在采访中曾说:“我讲述这个故事,我是将其放入一种背景,所以会写弄堂,写鸽子,这些都是故事的外延。只有在这样的场景中,故事才有真正的格调。”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的第三卷也专门描绘了巴黎圣母院及在其钟塔顶上俯瞰的巴黎全景。巴黎圣母院“这座可敬的纪念性建筑的每一面、每块石头,都不仅载入了我国的历史,而且载入了科学史和艺术史”,“它们是一种岩层。每个时代的浪潮都给它们增添冲积土,每一代人都在这座纪念性建筑上铺上他们自己的一层土,每个人都在它上面放上自己的一块石。” 这样的一座建筑物正是历代生活和悲剧的最好见证人。在圣母院钟塔顶上俯瞰的巴黎城也经历了沧桑变化。十五世纪的巴黎城“任何一座建筑物无不有它奇异之处,无不有它的来由,无不显示出它的特性和它的美,没有一座建筑不是艺术品”,而“现代的巴黎并没有任何一致的外貌,它是综合几个世纪的样式,而最美的样式已经消失了”。

    美国文学理论家帕顿·派克认为作家可以从三个角度描绘城市:“从上面,从街道水平上,从下面。从下面观察是发现城市的文化本能,发现城市人的潜意识和内心黑暗,发现在街道上禁止的事物,这是现代主义的观察立场。从街道水平观察更切近城市生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用一种视城市为同类的认同感,把城市当作一种正常的存在,因而能够比较客观地表达出城市人生的隐衷,委屈和真实含义,这是写实主义的观察立场。从上面看则是把城市当作一种固定的符号,在这种眼光下,城市是一种渺小的而且畸形的人造物,被包围在大自然和谐而美妙的造化之中,这是浪漫主义的观察立场。”依据此观点,我们不难发现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对上海弄堂的观察,和《巴黎圣母院》中雨果对巴黎的观察一样,取的都是浪漫主义的视角。

    二.情节的大胆虚构和想象

    《长恨歌》第一部的故事发生在四十年代,这段年代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没有关系,她写这一部完全出于想象。“《长恨歌》为怀旧提供最多资料的是四十年代的一部,可这都是虚构的,我对那个时代一无感性的经验,就更谈不上有什么心理上的怀旧因素,我只是要为王琦瑶的仅有的好日子,搭一个盛丽的舞台。”

    王安忆曾说:“做作家其实是要获得一种权利,那就是虚构的权利。”“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有着另一种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最好的作家应该富有浪漫气质,不满足于揭露现实、描绘现实和剖析现实的工作,而是力求从现实中升华到另一境界——心灵世界。”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也极尽夸张虚构之能事,使小说的情节充满了奇特的想象。比如关于爱斯梅拉达与卡西莫多相识的情节,关于圣迹区的描写,关于弗罗洛化装跟踪弗比斯的描写,关于三个主人公结局的描写,都给人以曲折奇幻的感觉。小说中还有一些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怪诞情节,如作者对“奇迹王朝”的描写,对卡西莫多与爱斯梅拉达的尸骨一被分开就化为灰尘的描写,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幻想。

    雨果在其《克伦威尔序》中主张应把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严格地区分开来,强调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要力求使作品里的人物形象比生活真实更鲜明、更突出、更集中。而要从从自然真实上升为艺术真实,要凭借想象的翅膀,所以雨果十分重视想象的作用。在《论司各特》一文中,雨果赞扬司各特作品贯注的想象,认为“他的想象掌握所有人的想象,并且迎合所有人的想象”。在《莎士比亚论》中,雨果解释说:“莎士比亚首先是一种想象。然而,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人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他还说:“诗人是哲学家,因为他想象。这便是为什么莎士比亚能如此随心所欲地操纵现实并使他自己的主观偏好和现实并行不悖的原因。这种主观的偏好本身就是‘真’的一种变种”。

    三.人道主义的宽广情怀

    人道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倡导人的灵魂自由,要求人应该有能够怜悯、牺牲和耐劳的精神。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将此具体融化为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关心。例如,小说一开始描绘“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肤之亲似的。它有着触手的凉和暖”,“上海弄堂的感动来自于最为日常的情景,这感动不是云水激荡的,而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这是有烟火人气的感动。”小说的主人公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上海的弄堂总有着一股小女儿情态,这情态的名字就叫王琦瑶。这情态是有一些优美的,它不那么高不可攀,而是平易近人,可亲可爱的。它比较谦虚,比较温暖”。小说中还描绘了许多日常生活场景,诸如打麻将玩桥牌,闲聊,弄堂里几个姨娘切切磋磋地说东家的坏话,隔壁的留声机哼唱着四季调,理发店里飘出了洗发水、头油的味道……不仅如此,小说中还表现了作者的人性关怀,集中表现为对王琦瑶“自我”选择的体谅、生存努力的承认、以及精神状态的关怀。例如王琦瑶们利用一些男人,实出于弱者的自救。在程先生和李主任之间进行抉择,也就是选择爱情还是人生的实处。王琦瑶选择抓住人生的实处,因为在那样一个时代,唯有物质的保障才能象征女性人生的安稳。当经历繁华梦破灭的悲凉后,她再次来到上海,靠给人打针维持生计,生活单调清苦。可就在这单调乏味的生活里,她在一针一线、一茶一饭中找回了昔日做人的乐趣,表现了她生命中潜伏的韧劲。然而人的一生宛若流星,王琦瑶这个曾经走在时尚先锋行列的“上海小姐”,同样不能摆脱时间的巨手,她在年华易老的警惕中输给了时间。“有谁比王琦瑶更晓得时间呢?……窗帘起伏波动,你看见的是风,王琦瑶看见的是时间,地板和楼梯脚上的蛀洞,你看见的是蚂蚁,王琦瑶看见的也是时间。星期天的晚上,王琦瑶不急着上床睡觉,谁说是独守孤夜,她是载着时间漂呢”,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人生韶华易逝的沧桑感。

    人道主义的光辉也同样贯穿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作者把故事摆在路易十一统治时代的法国,并把它写成一部善良的无辜者在中世纪封建专制下遭到迫害的摧残的悲剧,鲜明地表现了雨果反封建专制的人道主义思想。小说描写的是法国15世纪的社会风貌,却回响着1830年“七月革命”的声音。“奇迹王朝”的平民、乞丐攻打圣母院的雄壮场面正是巴黎人民“七月革命”的再现。小说热情歌颂了广大人民为追求平等、自由而团结互助、前仆后继、英勇战斗的伟大精神。雨果认为,表现人道主义,表现这种伟大精神与肉体、兽性欲望的对立斗争以至最后取得胜利,才体现人的真实。小说中爱斯梅拉达不计前怨给加西莫多送水之后唤醒了加西莫多沉睡的心灵,使一个孤僻、粗野的丑人变成了一个勇敢、忠实,并有了强烈爱憎感情的人物,突出表现了作者认为仁慈感化可以出现奇迹的人道主义思想。

    一个作家的文学素养、文学观念、人生信仰的行程是与他对文学的浸濡与吸收密切相关的。在对西方艺术大师的研读中,雨果对王安忆产生了深度的影响。在《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中,她对《巴黎圣母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她说:“我觉得《巴黎圣母院》应该好好读一下,它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左拉是一个很好的作家,巴尔扎克也是个伟大的作家,他们向我们描绘现实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这世界是怎么会变成这么罪恶,这么丑陋的……左拉、巴尔扎克把这世界的皮都剥开来了,一层一层地暴露出这世界的真相。可雨果不这样,他告诉我们这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灵光照耀的世界,这是个永恒的世界。”王安忆在《长恨歌》中也做了同样的尝试,她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从一段易于忽略、被人遗忘的历史出发,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抒写了一位40年代平民出身,美丽、善良而又柔弱的女性的不幸的一生和悲剧的命运,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间情怀。

    参考文献:

    [1]王安忆.《王安忆说》[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2]王安忆.《长恨歌》[M],南海出版公司,2003,8.

    [3](法)维克多.雨果 陈敬容译.《巴黎圣母院》[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0, 6.

    [4][丹麦]勃兰兑斯语,转引自艾珉《法国文学的理论批判精神》[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王安忆.《纪实与虚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6]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7]王安忆.《心灵世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篇7

[摘 要] 法国导演让·德拉努阿导演的电影《巴黎圣母院》,改编自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同名长篇小说。它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以不同于文学语言的形式即电影语汇——画面直观地阐释了小说表达的爱、美、正义、自由以及崇高的主题。它尤其将作家雨果的浪漫主义诗学宣言,一种艺术创作的美学原则或理念:高度重视“丑”的价值、悲喜剧的互衬形式运用得恰到好处。它对传统古典主义美学的颠覆是空前的。

 

[关键词] 电影《巴黎圣母院》;美丑对比;悲喜互衬

电影《巴黎圣母院》是根据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改编的。雨果的这部小说被誉为浪漫主义代表作。电影改编基本尊重了原著。小说对女主人公艾丝美拉达舞蹈有一段富于“韵味”的描写,“……她两只结实的圆胳膊把一面巴斯克小鼓举在她那小巧玲珑的头顶,她伴随着鼓声这样跳舞着,窈窕、纤细,活泼得像一只黄蜂,她那毫无皱褶的金色小背心,她转动时鼓胀起来的带小斑点的裙衣,她那偶尔从裙里露出来的一双漂亮的腿,她乌黑的头发,她亮晶晶的眼睛,真的,她真是一位神奇的妙人儿。”[1]在电影中转化成直观的视觉形象。影片有长达近5分钟的女主角身穿红裙的独舞,与圣母院围观的土灰布衣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那红色的衣裙意味着热情与奔放,个性的阳光与开朗,对生活充满着爱以及对美的极度渴望。编导者的意图十分明显,运用电影独特语汇“画面”,通过形体、色彩、音乐、背景等衬托出艾丝美拉达这一性感窈窕的形体之美(以此抗拒宗教对肉体的蔑视)。影片刻画了一个善良有同情心,恪守贞洁,真诚而单纯无知的寓真、善、美于一体的,既现实又理想化的女性形象。由于她的“诱惑”,唤醒了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那被知识禁锢了的“欲望”。邪恶最终占据了他的灵魂。他暗中刺杀了与艾丝美拉达约会的法比队长。宗教法庭荒唐定罪于少女,并将她送上了绞架。她的死是整个剧情悲剧高潮。尽管真善美的理想被现实强大势力所摧毁,这理想之光已照亮人们的心灵,使之清晰地认识到现实的残酷与冷漠。剧情围绕着艾丝美拉达的几位男性形象的刻画,使作家的美学比照原则得以充分显现。

 

《〈克伦威尔〉序言》被视为雨果浪漫主义创作的宣言。《克伦威尔》是一部戏剧,其《序言》是作者为该剧写的序。作家首次向世人宣告,文艺作品创作的美学原则,要突破传统古典主义的单一性,或仅仅描写美的,正面的,悲剧的,崇高的东西。雨果指出,近代古典文艺形成的典型美“在开始的时候是光彩夺目的,但就像一切已经秩序化的事物所常有的情形一样,到后来就变成虚伪、浅薄、陈腐了”[2]127。雨果将它归之于近代宗教(基督教)精神的二元对立:尘世与天国、灵与肉的对立。他认为,这与古代神话中的人性与神性的兼容正相反。因此,雨果预言:一种新的宗教在萌生,它是“神圣的因而也是人道的,……官能背后,还有灵魂,生命背后,还有永恒……”[2]128在这种新的宗教观念下,一种新的诗学在萌生。这种诗学对自然的考察不是以二元对立的眼光,它不会对古典主义所谓典型美无关的一切从艺术中抛弃掉。它会在读者面前展示自然的真实:“她会感到万物之中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她会发觉,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它将开始像自然一样动作,在自己的作品里,把阴影掺入光明,把滑稽丑怪结合崇高优美而又不使它们相混,换而言之,就是把肉体赋予灵魂、把兽性赋予灵智;因为宗教的出发点也总是诗的出发点。两者相互关联。”[2]130

 

在《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里,作家针对人物自身的二元对立的性格,不是分割开来,单纯表现一面,而剔除另一面,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人性中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对立的存在着。它呈现给读者的不单是美丑的外表,还有善恶的性灵。所以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真实、完整的人性。

 

下面我们就根据《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来探讨雨果这一美学原则的形象化诠释。

高度重视“丑”的价值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中,不惜大量的笔墨描绘巴黎圣母院这座古老的建筑,女主人公艾丝美拉达及她的母亲是情节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将小说情节大大简化了,将主要笔墨放在巴黎的乞丐帮国之中。这些靠乞讨为生的人丑陋、畸形、肮脏、粗野,衣衫褴褛,因饥饿面露凶光,但他们并不低贱、卑微,在生命的意义上,这是一群人,值得尊重与敬畏的人。艾丝美拉达尽管野性十足,却恪守自己作为少女的贞洁。她同情诗人格兰古瓦的遭遇,愿意舍身救他的性命,但她不爱他,只做名誉上的夫妻。敲钟人卡西莫多面貌奇丑无比,自从被少女的善举打动之后,明白了做一个人的意义,善与恶的意义。他找到了自我的尊严与价值,在拯救艾丝美拉达的过程中,他让这种尊严变得更加崇高与伟大。电影在表现乞丐国王乞讨时惟一一句台词:“行行好!”在肮脏的外表下是坚毅的神情,完全消除了我们对乞讨者卑贱的印象。作家雨果在作品的开头,更是将这样一群没有教养的街头流浪人过上了盛大的节日——愚人节。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其背景恰是在巴黎圣母院这一神圣的殿堂前。人们尽情欢乐,一切往日的崇高庄严都可以践踏脚下,往日的卑躬屈膝,在这一天都可以扬眉吐气。每个人都是国王。人们可以遴选出自己的国王——愚人王。当选者正是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乞丐们品尝到了尊严的滋味。

 

在雨果看来,古典主义诗学家们竭力掩饰的这些“丑”的东西,实际上,在艺术创作中具有强烈的美学效果。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照作用。“滑稽丑怪的作用,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崇高与崇高很难产生对照,人们需要任何东西都要有所变化,以便能够休息一下,甚至对美也是如此。相反,滑稽丑怪却似乎是一段更新鲜更敏锐的感受朝着美而上升。”[2]在中世纪意大利大诗人但丁的《神曲》中,如果不是那可怕的地狱中丑怪描写,贝亚特里奇带领诗人所游历的天堂也许会黯然失色!二是真实作用。重视丑的价值意味着重视真的价值。美只是艺术的一种典型,它所表现的是人有限的部分;丑则暴露出真实的人性,它不完满,但真实存在。作品中的艾丝美拉达是作家塑造出的一个“优美”的形象,也赋予她人性固有的缺陷。她单纯、善良、美丽,但无知、虚荣而又充满了野性与不驯服。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固有理想化的表达,但却立足在现实的土壤上,展现一个理想与现实结合的真实的女性形象。它既符合艺术法则也符合自然法则,是二者高度结合!作家在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的人物形象上,一改主教身份的庄严、神秘以及对信仰的坚执、对基督道德的恪守,着重写他内心灵与肉的冲突,知性与欲望的博弈。欲望最终摧毁了崇高,邪恶泯灭了良知!滑稽丑怪撕破了伪善的面具!这个形象告诉我们:人类的理性并非都是智慧之光,其内心欲望的海洋一旦被冲垮堤岸,便会走上毁灭的道路!浪漫主义回归真实原则,注重表现特征化、个性化、色彩鲜明的形象。这个真实不是自然真实,是艺术真实。是对自然的提升。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篇8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

一、教堂概说

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均有其鲜明特色,教堂及教堂文化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名单里,教堂占了很大一部分。教堂建筑及教堂文化以欧洲最古老、最发达,保存修复得最完善。各地游客来到欧美 旅游 ,最主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参观当地的教堂。在英、法、德、意等“老欧洲”国家里,都有着引以为傲的著名大教堂。

欧洲的教堂大致分为三种建筑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和巴洛克风格。

11世纪前后建造的教堂受意大利影响,几乎全为罗马风格(romanik)。其特征为圆形拱顶,从教堂的门或者窗户可以大致区别出来。圆形的拱顶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宇宙是圆形的。

哥特风格(gotik)最初出现在法国。12世纪后逐渐流传于欧洲并风靡一时。其特征为瘦高型,外表有许多像竹笋一样瘦长型的装饰物,象征着摆脱了束缚,奔向天国。拱顶也随之有了橄榄型的小尖。随着玻璃的应用,窗户被装饰得色彩斑斓。往往一个窗户就画了一个圣经故事。

17、18世纪后的教堂多为巴洛克(barock)风格的建筑。其特点是不注重外表,但内部华丽,有的用了大理石砖和大理石柱,配有彩画和雕塑。室内一改老式教堂的黑暗、凝重和神秘,采用浅色涂料,加上彩色装饰,让人感到轻松,似有一种清香味。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和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

二、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位于梵蒂冈,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总面积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只不过必须衣冠整齐并通过安检才可以进入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希腊十字架的结构,造型是非常传统而神圣的。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称老圣彼得大教堂,于公元326年落成,为巴西利卡式建筑。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并于是1506年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称新圣彼得大教堂。1870年以来的重要宗教仪式均在此举行。为文艺复兴式和巴罗克式建筑风格,属世界最大的教堂。登教堂正中的圆穹顶部可眺望罗马全城;在圆穹内的环形平台上,可俯视教堂内部,欣赏圆穹内壁的大型镶嵌画。圣彼得教堂不仅是一座富丽堂皇值得参观的建筑圣殿,它所拥有多达百件的 艺术 瑰宝,更被视为无价的资产。

圣彼得大教堂正前的露天广场就是闻名世界的圣彼得广场,建于1667年,住持设计施工的是一位那不勒斯人,他的手笔赋予了广场上排成四行的284根托斯卡拉式柱子永恒的生命,柱子上方那美妙绝伦的圣者塑像四百年来一直诉说着当年这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天才的名字:贝尔尼尼——巴洛克艺术之父。

三、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教堂,是法国天主教大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矗立在塞纳河中西岱岛的东南端,位于整个巴黎城的中心。它的地位、 历史 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该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 艺术 ,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圣母院的前身早在10世纪时,就已经成为巴黎、或整个法国的宗教中心。

  巴黎圣母院正面有一对钟塔,主入口的上部设有巨大的玫瑰窗。在中庭的上方有一个高达百米的尖塔。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长,与上部尖尖的拱券连成一气。中庭又窄又高又长。从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进入教堂的内部,无数的垂直线条引人仰望,数十米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隐隐约约,闪闪烁烁,加上宗教的遐想,似乎上面就是天堂。于是,教堂就成‘与上帝对话’的地方。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圣母院坐东朝西,正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1793年,大革命中的巴黎人民将其误认作他们痛恨的法国国王的形象而将它们捣毁。但是后来,雕像又重新被复原并放回原位。“长廊”上面为中央部分,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中间一个玫瑰花形的大圆窗,其直径约10米,建于1220—1225年。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两侧立的是亚当和夏娃的塑像。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石头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被誉为一级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四、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它的全名是“查格特·彼得·玛丽亚大教堂”,又称“圣彼得大教堂”,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科隆大教堂的兴建是天主教和中世纪文化在欧洲勃兴的象征。科隆,成为继西班牙的圣地亚图、意大利的罗马和德国的亚琛之后最有名的朝圣地。

    大教堂坐落在莱茵河畔的科隆老城中心,科隆火车站、步行商业街、市政广场等环列四周,高达150多米的大教堂双塔,至今还是科隆最高的建筑。大教堂鹤立在城市中央,使每一个人都被它吸引和召唤,吸引人就如一个虔诚的信徒,不远万里而来,只为看得更真切。

科隆大教堂是科隆的骄傲,也是科隆的标志。站在大教堂脚下,大部黝黑的墙面用巨石砌成,教堂上方有无数的大小尖塔,环绕着最高的两座尖塔直上云霄,那玲珑剔透、直刺苍穹的双塔,象征着灵魂升天的路。空气流动到这里形成湍窝,竟使周遭经常旋风大作,当旋风突然形成的时候,会将一些没防备的女士帽裙卷起,在游客善意的哄笑中颇为尴尬。这也成为科隆大教堂独特的一道风景。沿着哥特式的尖拱大门走进大教堂,会发现里面的一切同样巧夺天工。每一尊雕像,每一块窗玻璃都在述说着自己的故事。

199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科隆大教堂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据教堂提供的资料,科隆大教堂是哥特人的杰作,始建于1248年,经过632年,一直到1880年才建成,长达七个世纪。由于历次战争阻隔,特别是欧洲“30年战争”和“百年战争”两次悠长的宗教战争,建筑工程时断时续。1842年,德国著名建筑家卡尔·腓特烈·辛格勒向市民呼吁重开大教堂工程,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响应这个呼吁并给予财政支持,1842年9月4日,在威廉四世的主持下,大教堂第二次奠基。直到1880年10月15日,这座当时荣膺世界最高建筑物称号的科隆大教堂才建成,并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礼。它被列为世界建筑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就是在今日,科隆大教堂在世界建筑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

科隆大教堂本身就是一部 历史 。在大教堂的后花园里是历代去世的主教和神父的墓地,最久远的墓地长眠着12世纪的红衣大主教。通过众多墓地的装修装饰,可以看出历史的繁华与衰败,人神的高贵与卑贱。

五、结语

宗教是欧洲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堂遍布城乡各地,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历史久远。到欧洲,到德国,教堂是必须参观的,也是值得参观的。

教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欧洲政教合一的年代,教会有着至高的权利。不仅有权,而且有钱。从这些教堂的规模和豪华程度可以看出所需的金钱之巨大。豪华的教堂实际上也是权贵们展示财富的一个方式。去除 政治 的因素,教堂所展示的建筑技术实在令人惊叹。不少这样大型的教堂始建于11到14世纪。这时的欧洲人就能建造上百米高的建筑,并且使用至今仍旧辉煌不减。

参考 文献

[1]杨学军.世界 自然 与文化遗产(欧洲卷)[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1,35~37,114~122,214~226.

[2]王岳川.一生要读知的100处世界名址[m]. 中国 戏剧出版社.

上一篇:感恩教师的手抄报范文 下一篇:研究生论文致谢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