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赏析范文

时间:2023-11-14 02:46:33

巴黎圣母院赏析篇1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尚德义;艺术歌曲;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200-03

艺术歌曲源起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自产生之时即吸引了众多作曲家醉心于此体裁的创作,并使该体裁迅速在欧洲各国迅速盛行开来。盛行的原因不仅因其音乐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更因其歌词与旋律的完美结合所体现出的艺术家对高尚艺术理想的追求和向往,所以长久以来艺术歌曲体裁在音乐舞台上显现了生生不息的活力。

艺术歌曲自20世纪20年代从欧洲传入我国,最初发端于青主的《大江东去》,其自产生、兴起发展至今,该体裁逐步在我国的音乐创作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通过多年的实践最终摸索出了一条兼收并蓄的中国之路。至当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更是精彩纷呈,艺术家在借鉴西方技法的同时突出了民族色彩,融汇了传统文化元素,继而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当代善用中西合璧的音乐语汇进行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中,尚德义先生即是知名的一位。

一、尚德义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歌曲创作

尚德义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其创作体裁宽泛,尤以擅写艺术歌曲著称。纵观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的发展历程,从作品的题材选择上看,最初的艺术歌曲创作通常擅以古诗词为内容进行创作,此类题材的作品也部分成为我国艺术歌曲创作中的主要组成。尚德义先生在其艺术歌曲题材的选择上有一类较为特别,即是在艺术歌曲创作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与刻画,完美的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能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与诠释,精确地揭示文学题材及其艺术内涵。结合文学作品,以突出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为目标,通过音乐形态进行勾勒和诠释的艺术歌曲创作实不多见,因而尚先生独特的艺术创作视角和艺术创作手段时这类题材在艺术歌曲创作中显得弥足珍贵。

尚德义先生艺术歌曲创作中以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歌曲创作具有代表性的诸如《鲁迅声乐套曲中》的《祥林嫂》《阿Q》《啊,鲁迅》以及本文的研究对象《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等等。在这些以人物形象充斥于作品之中的艺术歌曲,从人物类属上又分为两个主要类别。一是取材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过音乐的艺术加工进行塑造,这类作品的艺术风格鲜明,数量也最多,例如《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祥林嫂》都属于此类,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诠释了与文学作品相同的情与境,塑造了更加立体、生动而又鲜活的人物形象。二是如《啊,鲁迅》为代表的,以音乐形象塑造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这类作品需对人物形象的生活环境、价值观念、道德理想等方面有深入的把握,因而也是塑造人物形象艺术歌曲类别中较难创作的一种。

尚德义先生常说:“我在旋律的创作中,总是要从最美好的感情中寻找优美的音乐主题,并力求旋律的走向和发展尽量顺畅上口。”[1]突出人物形象的艺术歌曲作品注重描绘人性中的真善美,这也是尚德义一生追求的创作理念。他以开阔的艺术创作视角、多样化的题材选择、多元化的音乐风格以及贯通中西的精湛作曲技法,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作品。这些作品不仅繁荣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而且丰富了中国艺术歌曲教学曲目,促使了更多更深层次曲目的传唱和发展。“纵观尚德义先生的艺术歌曲创作,《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大漠之夜》恰似三个里程碑,标示了他艺术歌曲创作的三个高峰”[2]。文章以尚德义创作的艺术歌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为研究对象,结合对作品内部结构的剖析,管窥尚德义艺术歌曲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而使用的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创作手法,以此彰显尚德义以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与诠释为归宿的艺术歌曲独到的艺术构思及其审美价值。

二、《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分析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由志同作词、尚德义作曲,取材于雨果所著小说《巴黎圣母院》,作品成功地刻画了丑角卡西莫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尚德义先生艺术歌曲创作中较具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在原著中雨果运用多种手法加以对比,衬托出主人公卡西莫多丑陋的外表下善良的心灵与高尚的灵魂。从人物个体发生的对比上看,以卡西莫多悲惨的命运反衬出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爱情的赤诚;从整体角色的对比上看,卡西莫多丑陋的外表下拥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同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的形象下掩盖的蛇蝎之心加以对比;从面对爱情的态度的对比上看,克洛德对爱情的功利与对爱人的无情同卡西莫多对爱情的无私与对爱情的奉献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部作品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鞭挞了教会与宫廷狼狈为奸的黑暗时代宗教的伪善,歌颂了受压迫的人民顽强的反抗精神。以美丽的吉普赛女郎艾丝美拉达作为自由的象征,以外表上缺憾的卡西莫多作为真善美的化身,以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克洛德作为残酷和罪恶的化身,艺术形象生动鲜明。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在题材的选择上并未拘泥于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传统思维――古诗词题材,也为拘泥于国家和民族题材的局限,而是选用了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为摹本,借用雨果在文学作品中塑造的鲜明的人物形象,用音乐的方式充分的诠释了卡西莫多鲜活的人物形象,突出了卡西莫多纯洁善良的内心世界,歌曲寓意深刻,感人至深,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艺术感染力。

歌曲的主人公是敲钟人卡西莫多,在原著中卡西莫多内心是孤独的,陪伴他的钟声也成为他寄托和表达情感的工具,他的喜乐哀愁是通过相异的钟声表达出来的,因此钟声作为重要的声源被尚德义先生充分地融汇进了歌曲之中。在作品的前奏、间奏、尾声部分,尚先生巧妙的以低音区的持续长音模拟了钟声的轰鸣,使音乐的情绪通过对钟声的模拟展现出了歌词所未能达到的情感空间。前奏处以低沉持续的钟鸣声突出了卡西莫多敲钟人的身份,既明确了作品的主题,又进一步烘托了作品的悲剧性色彩。间奏和尾声也以同样的方式渲染了同样的音乐效果,将主题在全曲中得以完整的贯穿。尤其在尾声处钟声在伴奏中也被重复了数次,但是相比前奏部分的低沉,此处的钟声是若隐若现的。全曲以低沉的钟声开始以隐约的钟声结束,既以钟声贯穿了作品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又以强烈的悲剧性与渐渐陷入的沉思,使欣赏者沉浸于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命运与情感的沉思,继而进一步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背景置于15世纪的法国,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潮在社会生活领域有了重要显现,随着对教权质疑以及法国市民意识的不断觉醒,教会坚不可摧的地位受到质疑最终导致了精神信仰危机的加剧,教权和禁欲被普遍怀疑,宗教色彩成为整个故事发展的必要基调。尚德义在音乐构思时除了用钟声作为与宗教相联的手段外,还通过音乐织体上的渲染充分发挥了宗教基调的色彩性。在乐曲的第一部分中,尚德义在伴奏织体的选择上选择了具有复调音乐性质的分解和弦的织体,复调音乐是中世纪宗教音乐居主流样态的时期被普遍使用和广泛发展的一种音乐形式,尚先生以此为手段重塑了中世纪的宗教时代环境,加以前奏中缭绕的低沉钟声的映衬之下,使宗教氛围弥漫的色彩下腐朽教权的虚伪性与卡西莫多光辉的人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拉开了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的序幕。

三、尚德义突出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歌曲的艺术创作手法

区别于中国艺术歌曲以古诗词写作艺术歌曲的传统,尚德义先生的艺术歌曲创作中注重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和塑造的方式是其独具特色的一类,尚先生以其独特的美学观诠释具体的人物形象,创作的手法也是极为独到的。以音乐形象塑造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也是塑造人物形象艺术歌曲类别中较难的一种,因此此处不将其列为研究对象,仅以取材于小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加以创作的艺术歌曲为例进行分析。

首先体现在题材选择的典型性上。尚德义先生在此类作品题材的选择上极为考究,尚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好的题材我轻易不创作。好题材可以激发创作冲动和灵感,好题材可以唤起激情和好旋律”[3]因此他在题材的选择上通常都是选材于经典的文学名著,例如《巴黎圣母院》《祥林嫂》《阿Q》等均属此列,作品脍炙人口,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通过文字的描述已经鲜明地跃然于纸上。艺术歌曲以这些鲜活的文学人物为主角进行创作,可以透过对人物形象及性格的理解,更加深刻的诠释作品的思想内涵。

其次体现在作品背景的烘托性上。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通过特殊背景的设定、情节的推动以及人物生活环境和心理的描写等手段实现的,音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如要表现的准确而具有生命力要比文字的直接表述困难的多。《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在塑造敲钟人卡西莫多时即用了前奏尾声相互呼应相互对比的和弦塑造了惟妙惟肖的场景效果,又通过对复调音乐风格的模仿增强了宗教背景的气氛。

再次体现在钢琴伴奏的运用上。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以及超越了仅仅单纯映衬旋律的作用,而是与旋律相融、相和着力渲染了作品的意境烘托了音乐的情感。尚先生十分注意钢琴伴奏的艺术构思,将歌曲主题贯穿其中,以巧妙的音乐织体构思、考究的节奏速度安排、丰富的合身布局和音色控制,用最直接方式塑造了艺术形象。例如《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的前9小节和声和力度安排上,以柱式和弦的强奏模仿了钟声的轰鸣与回声的交错,减七和弦的使用和加力演奏在映衬卡西莫多身份的同时也表达了其悲剧性的宿命与抗争,钢琴伴奏在钟声的模仿上还兼带力度的变化以映衬卡西莫多内心情感的波动,将其内心中的惊慌无助与慌乱不安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从而更有助于歌曲的叙事性和情感的倾诉,用钢琴伴奏与旋律相合共同诠释出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第四体现在特殊音型的使用上。在乐曲的第二部分中尚先生在创作时连续运用了大量的八分音符加附点二分音符的形式作为一个乐句的节奏音型安排,并且用一字配一音的方式集中在相对稳定的音高上,此处特殊音型的安排借鉴了歌剧创作中宣叙调的风格,用宣叙性的音调进一步烘托作品的情感。

第五体现在无声衬词的使用上。作品的尾声部分歌词以“啊”代替,这种表达方式是尚德义先生艺术歌曲创作中最常使用的一种。尚先生创作的许多艺术歌曲中都出现了以“啊”、“呜”等衬词形式演唱的部分,而且此类虚词唱段在作品中都发挥着重要的渲染情绪的作用,和歌词所描绘的情景相得益彰,既深化了作品的内涵,又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除了此处《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外,歌曲《祥林嫂》的第三部分之后也出现了类似的音乐部分,整8小节只有虚词“呜”,虽没有明确的歌词内容,却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方式补充了音乐意境的完美,以含蓄的创作手法补充诠释了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留人无限遐想。

第六体现在贴切旋律的使用上。尚德义在艺术歌曲旋律的创作上也是极为考究的,他通常以多变的旋律风格描写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及同一人物的不同心理状态,用多样化的艺术创作手法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鲜明。《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的旋律创作就体现了这样创作手法,旋律从f小调属音起上四度进行到调式的主音,为了突出旋律的抒情性特征,旋律线的进行主要以级进的方式进行,为映衬慌乱不安的心理波动又使用了跳进的方式,以多样化丰富的音乐语言完美地烘托人物细腻的情感世界。

四、结语

尚德义先生创作的艺术歌曲中,突出人物形象塑造的作品成为其音乐成就中的一代亮点,同时也为中国艺术歌曲创作贡献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创作实例,使中国艺术歌曲创作闪耀着别样的人文光辉。这份光辉不仅在于文学题材从古诗词向名著小说上的扩进,还在于作品本身在诠释人物形象的精准性、深刻性上所闪耀的光辉。尚先生以突出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歌曲创作丰富了艺术歌曲体裁的艺术表现力,耳目一新的创作思路进一步实现了其雅俗共赏的创作主旨,他以敏锐的洞悉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将中西合璧的美学主张、雅俗共赏的创作理念、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融汇到艺术实践之中,打造了一批新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精品之作。

参考文献:

〔1〕赛音.中国艺术歌曲论[M].北京:中国音乐出版社,2009.209.

〔2〕彭根发.论尚德义的声乐作品创作[J].人民音乐, 2003(03)26.

巴黎圣母院赏析篇2

(泸州医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摘 要:通过分析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吉普赛女郎艾斯美拉达、圣母院敲钟人加西莫多和副主教克罗德的人物形象和命运,揭露19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教会与封建王权勾结,对宗教教义刻意歪曲,借“宗教”力量打击进步人士的罪行,探讨雨果反教会、反宗教的思想。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人物形象;反宗教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165-02

发表于1831年的《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者雨果根据1830年人民革命推翻波旁王朝的历史事件写出的一部具有重大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小说以“愚人节”那天巴黎圣母院前广场上流浪吉卜赛艺人的歌舞表演和法院大厅内进行的“愚人之王”的选举拉开序幕。女主人公吉卜赛姑娘艾斯梅拉达和敲钟人加西莫多在众人的簇拥下登场,艾斯美拉达因其美貌和优美舞姿吸引了民众,而加西莫多因其畸形受到人们“拥戴”。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对美丽的梅拉达“一见钟情”,内心欲望超越其神职规约,命令从小被其收养的加西莫多去掳来艾斯梅拉达。但途中国王的弓箭队长法比救下了艾斯梅拉达,抓住了加西莫多。次日,烈日下,敲钟人在广场上受到鞭笞,善良艾斯美拉达不计前嫌为他送水。外貌丑陋但内心纯洁高尚的加西莫多非常感激艾斯梅拉达,并爱上了她。而另一方面,出于嫉妒,克罗德在艾斯美拉达和法比约会时用刀刺伤了法比,然后逃跑了。艾梅斯拉达却因谋杀罪被判死刑。加西莫多奋勇从绞刑架下救出艾斯梅拉达,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克罗德趁机威胁她,以期满足他的情欲。遭到艾斯美拉达严厉拒绝后,克罗德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惨遭杀害。加西莫多愤怒地把克罗德推下教堂,然后拥抱着埃斯梅拉达的遗体殉了情。小说借这个故事,向读者展现1830年的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反动,以及天主教会的伪善、冷酷,也反映出作者雨果作为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其所具有的反宗教的思想意识。

雨果的作品内容丰富,有很高的思想性、艺术系,且多涉及宗教典故、原型意象等。诚然,他作品中的宗教元素与他所受的教育、独特的禀性及丰富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但究其缘由我们不难发现,强烈的宗教情感是他创作的灵感之一。雨果是一个富有宗教精神的人,他主张仁爱,倡导宽恕。在19世纪,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境况下,雨果以他卓越而深刻的洞察能力看到宗教、社会和自然的扭曲是造成贫穷、饥饿和黑暗的根本原因[1]。

基督教认为,爱是至高无上的,并将它置于其教义的最高层面。对所有的教徒和信众而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决不能丢弃对上帝、对人类的爱。但在19世纪,当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斗争到白热化的时候,为了维护自身的特权,教会与封建专制制度勾结在一起, 肆意践踏教规、教义,对人民进行严酷的精神奴役。正是因为如此,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把矛头对准扭曲的宗教[2]。

一、对“爱”的亵渎——加西莫多的“悲哀”

在“愚人之王”的选举中,人们以丑陋和怪诞作为衡量标准。为此,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当之无愧”成为王者人选——“他长着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独眼、驼背、跛子,身体的高度和宽度差不多,下部是方的,两腿从前面看,好像是两把镰刀,刀柄同刀柄相连起来”。他穿戴着人们用硬纸板做的长袍和王冠,被人们抬向格雷弗时广场,一路人们欢呼雀跃,给他极大的赞美。

对“善与美”崇尚是基督教的最高追求之一,认为在神圣、纯洁的世界中,善与美是绝对、不变和恒久的现实。善不是一次祷告,一份善款或者对别人的施舍;美不是一张面孔、一副身板或者身体某个部分的美。而小说中,大批的教会信众在推选加西莫多时,声称他们是本着平等及对善与美的本质的追求而遵从神的旨意做出的选择。但事实上,他们的内心对敲钟人身体的残疾进行了最彻底、最无耻的嘲讽,并借着“愚人之王”的选举,公开地利用他身体的缺陷满足自己“健全”身体所带来的优越感。雨果通过对选举场景的渲染,对信众的惊奇和赞赏的描述,展现了教会信徒们对基督教信仰的无情歪曲。雨果在后文描述加西莫多被遗弃在教堂时的情景。

第一排最靠近木榻的人中间有四个妇女,……她们是属于某个慈善团体的女信徒。

“那是什么东西呀,我的姊妹?”

“它是一只残废的猴子。”

“它是一个畜生,一只野兽,是犹太人和母猪生下的东西。总之是个异教的怪物,应该扔到火里去烧死或是扔到水里去淹死。”

“这个小怪物!”[3]

根据《圣经》中爱上帝和爱邻里的戒律,基督教教义将爱尊崇为世界的终极价值和意义。然而,在小说中我们看到,“爱人如己”的理念彻底被丢失。一个生命因为外表丑陋而被诽谤和侮辱,刚刚诞生在这个世界的小加西莫多,没有受到一向倡导和平怜爱任何生命的教徒们的关爱与悲悯,却是言语上最猛烈的进攻和抨击。女信徒们争先恐后地对无辜的小加西莫多恶语相加,甚至被视为异端。

二、对“正义”的践踏——艾斯美拉达的悲剧

在格雷弗广场上,艾斯梅拉达带着小羊加里靠街头卖艺为生,她的精彩表演总是吸引了不少围观的群众,赢得人们的掌声和叫好声。

在雨果笔下,吉卜赛姑娘艾斯梅拉达是美的化身,她美丽、纯洁、善良,最终却被宗教法庭绞死。这揭露了宗教神权的反人道、伪善及残暴的真面目。平日里,当艾斯美拉达演出时,广场一角的罗朗塔楼被人称为“老鼠洞”的地窖中,女修士居迪尔总是用一种虔诚的、憎恶的声音呵斥艾斯梅拉达,甚至诅咒她。因自己的女儿在15年前被吉卜赛人偷走,居迪尔一直对吉卜赛人恨之入骨,15年的修行并没有消弭她对吉普赛人的仇恨[4]。

而当艾斯美拉达被送上法庭时,雨果借诗人格兰古瓦与他人的对话描写了审问的场面。

“上首那个满头冒汗、满脸通红的胖子是谁?”

“那是庭长先生。”

“他后面的那只绵羊呢?”

“那是王宫审查官。”

“他右边那条鳄鱼呢?”

“那是菲利浦?勒利埃先生,国王的特别律师。”

“……旁边是宗教法庭的先生们。”

“喂,先生,这些蠢货在那里干什么?”

“他们正在审判。”

“我们就要看到这些穿袍子的吃人肉了。”[3]

这段对话形象地展现出法官们的丑态,也揭示出其代表的宗教神权和封建权贵们的真实面目,雨果用无情的讽刺言语表明自己对宗教极其爪牙法庭的鄙视。小说中,当司法厅决定对无辜纯洁的艾斯美拉达用刑时,这群所谓的“主的意识的传达和执行者”实际上已经抛弃了上帝公平、公正对待世人的信条,这充分暴露了宗教法庭的腐败、武断及可笑。宣判时,雨果设计了这样的判词:“波希米亚女子,……愿上帝收留你的灵魂!”[3]“在司法厅的墙上,受难耶稣的画像始终矗立”,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审判中,上帝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装饰而已,早已被他“最忠诚的信徒”——宗教法庭的神职人员抛在脑后。这场判决,显然“上帝”是缺席的,公平、正义是缺席的[2][4]。

三、对“人”的异化——克罗德的悲惨

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克罗德,平时装出一副清心寡欲的嘴脸。为了标榜自己慈善,他收养了加西莫多;为了标榜他的禁欲主义生活,他表示憎恨女人,甚至在公主探访修道院时他也拒绝在公主面前露面。而当他在宗教节日之际窥见了艾斯美拉达的美貌之后,即迫不及待地命令加西莫多去掳掠她,企图占为己有。当他的爱不被接受时,他又立刻“变脸”,对爱斯梅拉尔达进行残酷的迫害。小说通过这个情节彻底撕去了克洛德的假面具,揭露了他极其肮脏、丑恶的嘴脸。他对艾斯美拉达从爱到恨再到迫害,毁灭别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反映了宗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在基督教教义中,仁爱、慈悲和宽恕是决不能丢弃的。在小说中,雨果不断描写以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为首的宗教人士随时把“上帝(圣母)保佑你”、“愿主宽恕你”等言语挂在嘴边,时不时“虔诚”地在胸前画着十字祷告,而实际行动却截然相反,表现得冷漠、自私、恶毒。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通过每一个角色的表演,向世人展现了已经严重变质的基督教。

圣母院是教徒们朝拜圣母的神圣之地,雨果的故事从这里开始,又在这里结束,这就更深刻地揭露了教会的伪善、邪恶和冷酷,更有力地控诉了他们的野蛮和残暴,同时也突出了他自己反教会、反宗教的思想主题。

参考文献:

〔1〕宁新春.论雨果笔下的宗教世界[D].湘潭大学,2009.

〔2〕胡娴.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基督教文化[J].青年文学家,2014,(7):92-93.

〔3〕(法)雨果,陈敬容译.巴黎圣母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4〕黄玉山.《巴黎圣母院》的反宗教思想[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1):129-132.

〔5〕李晓卫.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J].甘肃社会科学,1997,(6):37-39.

巴黎圣母院赏析篇3

“在巴黎的天空下,那些恋人们走来……”朱丽特·格蕾科(Juliette Gréco)的这首《巴黎天空下》,唱出了巴黎最浅显的骄傲与荣光。斑斓光鲜的塞纳河,明媚穿透云层,撒在船夫的手风琴上,一个人踏着高跟鞋的声响,翩翩起舞。巴黎街头巷尾的寒暄画面一张张地切换,圣母院旁上演的历史变迁的戏剧,情侣们百年不变地依偎着暮色,在贝西桥下听哲学家的演说……格蕾科走过的80年,就像是反映20世纪世界史的一部纪录片。

当猫王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格蕾科已开始写诗了。从战后开始,她的声音经历了冷战、越战、海湾战、阿富汗战。40年过去后,披头士已被岁月劈倒了一半,只剩下麦卡特尼一个人独战江湖。而格蕾科在80岁还差两个月的时候竟然发表了新专辑,《Le Temps D'une Chanson》。在Amazon.fr网站上,这是一张全五星专辑,不用犹豫与怀疑,她就是一部活着的历史。

左岸“海洛因”

格蕾科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弹性。她有一位英勇的母亲,曾经是民间反抗组织的骨干,也加入过海军。二战期间由于母亲的身份,她和姐姐、母亲一起被盖世太保抓进了监狱,险些丢失了性命,后终于因年纪小而被释放。

16岁出狱后,格蕾科开始了流浪生活,独自在巴黎左岸的圣日尔曼知识分子聚集区活跃。这个巴黎地价指数最高的一区圣日耳曼区及其周围,集中了许多奇怪的过季商品店,地价也甚至高过香榭大道周围的8区与16区——这完全得益于二次大战后,萨特与波伏娃这对文学佳偶曾经住在此地。美国的著名作家亦喜爱在这里聚会,格蕾科经常在这一带的地下酒店表演,战后解禁的美国爵士乐在此地起死回生,渐渐地,这里成为文艺界人士的最爱。

格蕾科在巴黎左岸咖啡馆的积极活动引起了萨特和加缪的注意。在圣日尔曼的爵士俱乐部、夜总会和咖啡馆里,格蕾科和这些波希米亚族们通宵达旦地抽烟喝酒,谈论艺术、文化和政治。在那里,她还得以认识来欧洲巡演的美国爵士乐小号大师Miles Davis,两人成为恋人。

格蕾科虽不算绝色美女,但她的头像登上了无数时尚杂志的封面,她代表了那个时代最引领的风格和趋势,人们从她神秘的目光中嗅到了一股镇定的气息。

1949年,在文化界名人的热情援助下,野心勃勃的格蕾科举行了第一场演唱会,歌曲几乎都是当时出名的诗人为其创作的。她与所有法国或英语歌手不同的是,她的歌声里隐藏着一些若隐若现的历史轶事,这些传奇的事件延伸到音乐、艺术、文学和戏剧,深沉而迷人。

格蕾科艺术生涯的七个时代,是和一大串法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艺术界和文学界天才连接在一起的,她演唱了大量专门为她创作的作品,创作者包括诗人雷蒙·格诺,象征派“自由诗体”创始人朱尔·拉佛格,超现实主义诗人雅克·普维,小说家萨冈,香颂音乐大师塞尔日·甘斯堡,小说家马克·奥兰,小说家博里斯·维昂,作家乔治·考龙格斯……她让歌声与文字编织成了一种崭新的纤维,去测量当时那个世界和现在这个世界某些出格的边角。

随爱漂泊

这位神秘的棕发美女永远懂得生活的幽默,可以聪明地应付各种处境,但却从不在天亮以前睡觉。

“有着疯狂的精力,近乎野兽”、“即使你想在她家后院里埋一具尸体,她也会帮你一起挖坑。”这是她的密友、法国著名小说家萨冈在上世纪60年代对格蕾科的描述,她们像是两个淘气的孩子,每次外出都伴随着恶作剧和狂笑声,例如在上流社会的聚会中偷摸贵妇的屁股。俩人关系非常密切,在关于自己性情的分析中,格蕾科谈到,“从某种意义上说,萨冈的糟糕情况跟我有点相似。”1956年,她发表了一张演唱萨冈的专辑;1964年1月17日,她把巴黎的市民一分为二,一半去听披头士演唱会,一半去看她主演的萨冈的戏剧《幸运,单数和大号》。

二战时,格蕾科时常与萨度良宵,可她并没能取代波伏娃的地位。1954年,无羁的格蕾科嫁给了第一个丈夫,法国的著名演员菲利普·莱玛尼,却在1956年离婚。她随后去好莱坞发展,在那里,她又迷上了一位电影制片人,但志向和性情的不合让这段缘分很快无疾而终。50年代末,她遇到了香颂音乐的革新者塞尔日·甘斯堡(Serge Gainsbourg),终于决定要一辈子唱下去。然而在1965年夏天,当与另外一位法国演员闪电般结婚又离婚后,38岁的格蕾科又很自然地爱上了一位23岁的遗产继承人,并与另一个女人分享这名男子的爱。

1975年,格蕾科在录制新专辑时与搭档——钢琴家Gérard Jouannest的合作达到了珠联璧合的效果。在此后的30年里,她大部分的音乐都是与这位杰出的音乐家共同完成的,而后者终于在1984年幸福地成为了格蕾科的丈夫。

唱无止境

格蕾科从容的歌唱姿态在上世纪70年代末,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的露天演唱会上大放光彩。在这个由军政府控制的国家里,她毫无惧色地站在由无数士兵和将军组成的反对者面前,高唱自由之歌。而她的歌声来到中国已是21世纪初的事了,在灿若繁星的法国流行歌手中,她和塞尔日·甘斯堡、简·伯金、朱丽特·诺拉迪恩等各个时代的天皇巨星一起,将中国乐迷彻底征服。

巴黎圣母院赏析篇4

一、挖掘教材内容潜力,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其审美能力

历史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建筑等众多领域,其中很多内容都可以用来对学生开展美育方面的教育。如讲中国古代的壁画、石窟艺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感受壁画、雕塑艺术的节奏美与韵律美、雕塑作品的抒情与象征,体会雕塑所具有的形式美……总之,美无处不在历史教材中,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挖掘教材内容,并能够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的审美教育。

笔者在高一讲授文艺复兴运动的时候,涉及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概念“人文主义”。如何让学生理解和体会人文主义的深刻内涵?笔者做了这样的教学尝试――选择绘画领域作为重点进行讲解。首先,笔者让学生看欧洲中世纪时的绘画,指导学生分析此时期的绘画特点:人物表情呆板、单调,线条僵硬,追求庄严肃穆,失去了对人物心理活动和表情的描写。然后,笔者出示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代表画作――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引导学生欣赏这两幅画作,分析画作的特征:蒙娜丽莎坐姿优美,笑容微妙,时隐时现;拉斐尔的圣母像美丽温柔,充满母性的慈爱,形体优美健康,是一位充满人性味的母亲。她紧紧搂住圣子,有一种不安,然而她的整个表情有一种悲悯人类的慈爱。

此时学生便认识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是根据作者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来自由发挥的。它们展现了人性的美,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更加关注人和人类生活,这就是人文主义在绘画领域的反映。

二、把握历史学科本质,寓美育于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历史课堂中进行美育的时候,应注意把握其学科本质,不能把历史课上成美术课、音乐课等艺术课,也不能把它上成文学鉴赏课。如在讲授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第22课“文学的繁荣”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或者单纯地选取《巴黎圣母院》《大卫・科波菲尔》《安娜・卡列尼娜》《老人与海》等作品中的经典段落,来指导学生反复品读与欣赏,体会语言的美感、人物的情感等方面的话,虽然教师进行了美育,学生也能体会到文学作品的魅力,但这样的课程却失去了历史学科的特色。那么,如何将这节课还原成历史课,同时又对学生进行美育呢?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

笔者分别从《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等待戈多》三部文学作品中选取经典段落,引导学生诵读、品味、鉴赏、分析,在这个环节便增加了学生对世界文学成就的感性了解,提高了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设问:三部作品分别代表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请同学们根据阅读的内容,归纳出三种文学流派的特征(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分析三种文学流派的特征)。随后笔者进一步发问:“产生这三种文学流派的社会背景分别是什么?”这个问题便是这节历史课的教学重点――梳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历史课堂进行美育,教师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渗透性原则。历史课的美育属于德育范畴,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重要方面。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寓美育于历史中”,而不是直接说教。其次是准确性原则。历史教师要善于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科学地把握好历史素材所蕴含的各种美育内容。最后是适合性原则。历史教师应是在把握学科本质的基础上,挖掘教材内容中能够进行美育的素材,结合教学实际,适当地实施美育,使之与历史学科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三、提高教师的美育素养和审美能力,确保美育的有效性

教师是审美教育的实行者和主导者,应在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努力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教师的美育素质既有内在的,又有外在的。前者主要包括教师完美的人格、广博的知识以及较高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后者包括仪表美、语言美等。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美育素养,首先要丰富自己的内涵。第一,要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青年学生对教师是“亲其师,信其道”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给学生以表率。第二,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历史学科包罗万象,充满着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诸多内容,是极好的美育素材。这就为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美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历史教师对这些美育素材要能够精准把握,对文学、艺术、建筑、绘画、雕塑、思想、科技等领域所蕴含的美育内容,要能够充分认识与理解,并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需要不断学习,拥有丰富而广博的知识储备。第三,要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教师的审美能力包括充分感受美的能力、深刻鉴赏美的能力、真实表达美的能力等。所以,教师要时时注意加强自己的美学修养,重视审美实践和形成审美习惯。在工作中,历史教师不仅要多学习,还应多听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的课,加强与这些学科教师的交流,丰富自己的美学知识。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提升生活品位。

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形象修养。教师是美的代表,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应仪态大方,服饰得体、端庄,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最后,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倡以真为美、以善为美、以纯朴为美的审美观念。

总之,历史学科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历史教师只有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全面的审美知识和卓越的审美能力,才能从学科知识中发掘各种美育因素,并把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优秀的教师,总是能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丰富的知识、美的语言、美的情境、美的事物,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激励他们的求知欲,使其在发展理性的同时,丰富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巴黎圣母院赏析篇5

关键词:分类整理、专题播放、高效;节能。

【中图分类号】G633.955

偶然在网络视频上看到一段搞笑版《太油菜了:世界名画你认识几个?》让我眼球一亮,27幅世界名画以音乐,绘画,搞笑的形式展示在观者面前,我从网上下载并以课前插曲的形式,播放在上课前的准备阶段,同学们异常兴奋地观赏,并多次要求课前播放,不自觉中,同学问我这是来自哪位画家的哪一幅画,主动的提问让我回味思量: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人们要以视觉为导向,的贯穿下去?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教育改革,高中美术学科开设了五大模块教学,其中高中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作为必修课程,学生修18学时得到1个学分,并且成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查科目。作为美术教师,我们的任务是先在课堂上认识一张好画,一架雕塑、一幢建筑,一件工艺品,然后才是带动学生能独立的去认识美,有选择的接受新的观念,进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享受艺术,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在我所任教的高中美术欣赏课上,做了以下尝试:

1整理从文艺复兴开始到二十世纪诸流派世界知名绘画近百幅:从波提切利的《春》到普桑的《阿尔卡迪的牧人》;从伦勃朗的《夜巡》到委拉斯贵支的《宫娥》;从布歇的《蓬巴杜夫人》到大卫的《马拉之死》;从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到康斯泰勃尔的《干草车》;从米勒的《拾穗者》到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从凡高的《星月夜》到毕加索《格尔尼卡》;从埃舍尔《手画手》到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双联画》......

2整理中国画八十余幅: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最早的《人物龙凤帛画》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从展子虔的《游春图》到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从张萱的《捣练图》到唐寅的《秋风纨扇图》;从阎立本的《步辇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从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到齐白石的《虾》;从黄胄的《驴》到徐悲鸿的《马》;从傅小石《琵琶行》到范曾的《竹林七贤》......

3整理世界著名古迹五十幅:从中国的秦陵、莫高窟到柬埔寨吴哥窟;从古埃及金字塔到英格兰斯通亨治巨石栏;从希腊的雅典卫城到秘鲁的马丘比丘城堡;从土耳其圣索菲亚大教堂到日本的京都清水寺;从荷兰鹿特丹金德代克村风车群到俄罗斯的圣瓦西里大教堂;从英国的伦敦桥到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

4整理世界知名建筑六十幢:从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到巴黎凯旋门;从中国北京故宫到日本的姬路城堡;从意大利比萨斜塔到印度的泰姬陵;从法国的朗香教堂到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从美国纽约世贸双子塔到今天的世界最高建筑--828米的迪拜塔......

5整理世界著名雕塑作品六十余幅:从奥地利的《维林多夫的裸女》到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从涅菲尔蒂王后像到美国拉什莫尔公园的四总统像;从拉奥孔到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从复活岛的摩埃到墨西哥奥尔梅克人的巨型人像;从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到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救世主耶稣雕像,从罗丹的《思想者》到马约尔的《地中海》到布尔德尔的《射箭的赫拉克勒斯》......

6整理二十世纪美术流派:20世纪上半叶主要现代艺术流派: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表现派、达达派;20世纪下半叶的主要艺术倾向和流派:抽象表现主义、

波普艺术、欧普艺术、行为艺术、超级写实艺术......

当然鉴赏课也决不是认识几幅世界名画和知名建筑,上课时要先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个充分的了解,比如我也整理小专题:巴比松画派,其中有被誉为"风景画中的贝多芬"的杜勃莱,有专画橡树"精神气质"的卢梭,有在"画船"上描写河上的天光水色的杜比尼。有专画乡村土地上的牛羊群的特罗扬,以及表现大自然诗意的柯罗和表现农村风情朴素美的米勒等画家作品,除了对作品进行分析时,还要融入社会背景,画家的思想和为人,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历史知识方面的内容和思想品质的教育。要知道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千古流芳,不仅仅只有外表的美,而更重要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米勒的《晚钟》里,描绘了一对正在地里劳动的农民夫妇,听到远外教堂传来晚祷的钟声,便放下手里的农活,低头默默祷告。黄昏时温暖的色调,静谧虔诚的气氛,朦胧而深远的笔触,彰显着人性中宁静的尊严,勾勒出人生中最优美的心灵弧线和天国的圣洁......米勒自己说:"我是一个农民,我愿意到死也是一个农民",从1849年起到1875年在巴比松逝世,他都定居在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与当地农民一样,从事农田耕作,每天收工回来后作画。他被称为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纯朴深邃的个性以及对法兰西劳动人民的热爱和衷情,都使他的画作流动着一种大地般慈母的情怀。他的绘画语言是亲切的劳动人民的语言,他创作的源泉来自于田间的最底层劳作者。美术课上应该要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觉到这种美的力量。

整理的内容是主要是从网上搜索、下载清晰、高分变率的图片,然后制成PPT形式、一图一页并配乐。每节课利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播放自己整理的高中美术鉴赏内容,一个专题连续播放,或有多个专题同时播放,往返播放、讲解播放,慢速播放,快速播放,记忆比拼,半学期就能掌握近千个片段、要素。学生拓展了视野,从中获得了审美的喜悦。洗牌一般打乱了教材的顺序,知识点的涵盖却纵横对比、延伸,当我们再回归到课本讲解其中的章节,则是记忆深刻,熟悉而亲切,课堂教学就变得驾轻就熟,即学生们手握一颗颗珠粒,为师的只管穿针连缀,一串特色的珠玑自然成串。可谓--眼熟而后能"享"。

巴黎圣母院赏析篇6

论文摘 要:中西方审美意识和创作思想的根本差异,形成了中西文学创作在写景方法上的明显区别:西方偏重精确再现外界的自然景物呈现于人眼而被感觉到的客观“形象”,主客双方无须通过审美活动达到某种交流或契合;中国文学注重表现自我所感所识,力图将景物人格化,追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文学是人学,以表现人为最高目的。中西方文学创作在对这一原则达成默契的同时,并没有漠视写景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义,人与自然景物的现实关系在文学创作中受到尊重。只是因为中西方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两大文化传统的差异,而使得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对自然景物的掌握、认知方式,必然贯穿于整个社会意识形态而形成不同的体系。其中,直接间接地影响作用于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及美学思想,区别尤为明显,对写景在中西方文学创作中的种种差异的认识把握都由此而生。

首先,从审美意识上来分析,“写景”在中西方文学创作中因审美意识的不同而在艺术态势上呈现不同的走向。

在人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在审美意识上所表现的基本区别在于:西方一般总的倾向,往往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景处于相待状态,主体(人)对客体(景)进行欣赏,因而人与景的双方事实上处于互相分立和对峙的关系中。中国一般总的倾向则与之有别:主体没入客体,客体融于主体,人与景的双方暂忘彼我,达到互相契合的一种和谐默契境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等等佳句中描述的都是这样一种境界,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正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所在。

这种审美意识的差异,取决于中西方美学思想的侧重点不同:中国向来是重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重再现、摹仿、写实。

正是由于这种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根本差异,形成了中西方文学创作在写景方法上的明显区别,从而发生了艺术态势的内倾和外倾的两种走向的分野。大致说来,西方因尚“进取”,而在写景艺术上表现出一种“浮士德精神”,即多向外探索。这种明显的外倾态势导致了西方写景艺术上的偏重“描物——描写(再现)外界的自然景物呈现于人眼而被感觉到的客观“形象”。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对巴黎圣母院的大段大段精确细致的描绘,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对战争场面的呕心沥血的雕刻等等,都是西方文学所擅长的写景方法。而中国因较“安分”而偏于内向,总是喜欢到内心去搜寻情感的表达方法,故而表现出一种中国文学独特的“老庄精神”,在写景艺术上呈现明显的内倾态势。它注重“表现”自我所感及所识,也就是情景交融、物我相渗、主客同一的景与人双方内在生命律动的“气韵”。人与景在审美机制中构成了“双向同构”关系,自然景物取得了人物感情的同化,因而也产生了情。这里人与景的双向同构的主导方面是人。一旦无人,情消逝了,景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阐发的。

其次,从创作思想上来分析,中国文学的写景目的与西方文学也是不一样的。中国文学传统讲究:“写景就是写我”。景物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是作为一种主体意识的投射和外化。景与人要求达到主客同构,合为一体。景物总是被心灵化、情态化、主观化、审美化,一句话,就是努力将景物因素人格化,所谓“情景交融”成为中国文学中写景艺术的最高境界。在西方,一向有把景物作为对象进行欣赏的习惯,面对景物,以景物为对象,由“我”观“物”,而重在写其眼前所见的景色。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出现的一种追求很能说明这一问题。与中国文学竭力将景物因素人格化的努力相反,现代派文学努力从景物因素中排除人的因素,如法国“新小说派”,他们写景,不是使客观外物与主观情感相交融合——造成一种境界氛围,而是竭力将主观思想、情感、情绪掩藏起来,以摄影机似的冷眼来对待。同样,在“意象派”诗歌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要求在对待自然景物时做到“绝对精确地呈现,不要冗词赘语”。庞德在给“意象”下定义时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他认为,在人的观照下的自然景物本身就是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因此,人的理智和情感与物的理智和情感应始终处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之内,主客双方无须通过审美活动达到某种交流或契合。

曾有人说:“西方艺术太象自然,中国艺术太象艺术”,在写景这个问题上更是如此。中国文学中的写景艺术,就其“艺术性”而论,与西方相比较,无疑更高、更丰富一些。中国的写景艺术从来不是消极、被动地只求“再现”自然之美,却是更多地重在“表现”人与景相默契和对景物之美的领悟,并且积极、主动地致力于大大高出“自然之美”的一种艺术之美的“创造”。

参考文献

巴黎圣母院赏析篇7

关键词:鉴赏 名著 方法

什么是名著呢?名著是一本这样的书——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瞬间,都能让你从中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名著是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书,是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为从中得到特别启迪而阅读的书。但是我们应该怎样去欣赏名著呢?

一、我们应该关注情节

鉴赏故事情节应以事见人,将人物性格与情节联系起来分析。以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为例,文中的一系列对孔乙己的描写,惟妙惟肖地呈现了孔乙己这一封建呆板的形象,文中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周围的人嘲笑他,与他争辩的情节,正是要表现孔乙己迂腐的形象。孔乙己教“我”写“茴”字的四种写法和分豆给孩子们吃的情节,又是为了表现孔乙己的自傲和善良的品性。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后爬着到酒店喝酒,又谎称腿是跌断的,这些情节都表现他受欺凌的悲惨命运和爱面子的弱点。因此,把握故事情节,能够让我们更容易读懂这篇名文。

一般来说,故事情节从前到后都有着某种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也就是贯穿整部作品的情节线索。找到了这条贯穿整部作品的线索,便相当于把握了整个故事。这对鉴赏情节来说,是关键的首要任务。例如宝黛相见时,两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一个是寄人篱下,一个是混世魔王;一个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一个是率性而为,心直口快,因此尽管彼此感觉相同,但一个选择的是深隐内心,而另一个却是裸地表达出来。这样的描写,使情节和人物均达到了完美的融合,也为“木石前盟”的巧妙安排做了铺垫。

二、分析人物也是关键,它与情节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在《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他的身上。但是,雨果塑造的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丑八怪”,他赋予了卡西莫多一种独特的“美丽”,一种隐含的内在美。虽然卡西莫多的外貌丑陋,但是他的内心却是高尚的。他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虎口”中救出了艾丝美拉达,用“圣殿避难”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在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无微不至地照顾艾丝美拉达。这种无私的奉献和副主教膨胀的私欲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雨果通过这样对比,使主人公截然相反的两种性格更加凸显,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同时,这种“表里不一”的缺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着的不足——卡西莫多的“美丽”根本不为人所认识。难怪卡西莫多会在钟楼上绝望地疾呼“天厌弃啊!人就只应该外表好看啊”。又如,巴金笔下《家》里面的人物之一——觉新,他作为高家的长房长孙,以其特殊的身份地位,成就了他在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性格特征。他思想进步,行为陈旧,既是封建秩序的“帮凶”,又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觉新生长在这样的封建大家庭中,首先受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觉新的性格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造就了他的悲哀。同时,他也是软弱的,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虽然他有接受先进的文化思潮,但在复杂的家庭背景下,作为长子的他不得不遵循封建传统思想所框定的原则——以孝为先。也正是由于这一点,酿成了一出出的惨剧,造成他痛苦的一生。两大文学家的笔墨下,赋予了人物以独特的个性。可见,人物的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人物的性格也为命运做了一个假设,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阅读。

三、把握作品的主题

《红楼梦》这本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那个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在19世纪,巴尔扎克曾写下了一部旷世名作——《欧也妮·葛朗台》,文中描写的是一个既充满罪恶又充满活力,既腐败而又正在向前发展的社会。但是随着资产阶级得势而席卷整个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潮,已严重扭曲人类的灵魂,成为当代社会的痼疾。因此,当我们了解了主题之后,对于名著的鉴赏就更得心应手了,便能有一个新的认识。

四、阅读名著时,要特别注意各个情节的环境描写

在《家》一书中,开篇便是肆虐的风雪夹着寒意逼来,巴金以一幅日暮风雪图振起全文,用大写意的笔法奠定了这个家族悲剧故事的苍凉基调。那些风雪仿佛就是专横冷酷、狂妄自大、任意摆弄弱小者的封建专制势力的化身,给人一种不祥的感觉。对于高公馆的描写也似乎给人物的命运抹上了一层色彩,昭示了人物的结局。而在《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文章中,从“渐渐地,人越来越多,挤满了小客厅。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这一环境描写反衬出福楼拜这一文学家对于当时人们的吸引,包括福楼拜高深的文字造诣,通过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文章的气氛,又可以起到暗喻的作用。由此可见,环境描写所起的重要作用。

所以,阅读名著时,我们应该学会理清思路,从领悟名著的逼真之美、丰厚之美、认识之美中领悟名著的真正内涵,从阅读名著中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可以从名著阅读中得到乐趣。我相信,一部名著,一旦我们真正地读进去了,它就会把我们带到更高的境界中去。

参考文献:

[1]李维鼎.语文教材别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3]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李海林.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几点思考.中学语文教学,2003(6).

[5]李儒大.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目标研究综述.当代教育论坛,2007(7).

[6]徐志平.把握好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辩证关系.语文教学之友,2006(7).

巴黎圣母院赏析篇8

一、欣赏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师要跨越界限,联系其他学科的教材,将美术教育延伸到其他学科,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

例如,在欣赏三年制初中美术教科书第二册中的中国花鸟画部分吴昌硕的《荷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语文课本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对荷花的优美描写,这对于没有见过荷花的北方学生欣赏这幅画很有帮助。在学习美术教材中的《云水画法》时,不妨让学生打开语文第七册教材,看一下彩图《黄河?壶口瀑布》,在欣赏黄河雄伟气势的同时观察水纹的变化,这对于学生学习水的画法有很大的帮助。

二、传承美,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孔仲武《宗伯集》卷一《东坡居士画怪石赋》:“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苏轼《东坡提拔》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些都说明美术和文字是密不可分的艺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融入文字欣赏,使美术课程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唐朝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无疑是一幅宁静、优美的乡村风景画。再如,在学习《对称与均衡》以及《基础图案》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画出一些小说中对古代人物服饰进行描写时经常出现的刺绣图案,例如饕餮纹、鱼龙纹、龙凤纹、牡丹纹和荷花纹等。在进行动物写生之前让学生阅读法国动物学家布封的科学小品文《马》、《蝉》,无疑会对学生准确掌握动物的特性有所帮助。

三、升华美,以美的原则修身

美术课的内容应该充分突出美感教学,充分运用各种形式美感的内容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进而主动选择美。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美的原则去选择知识和信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美术课堂上应该引领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样的心灵是真正美丽的心灵?什么样的生命是真正美丽的生命?在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埃斯梅拉达显然是美的化身,那么形象丑陋的卡西莫多就不美了么?他的心灵是否很美?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介绍以及对美的探讨,学生很容易会在艺术的熏陶之下明白:是心灵而不是外表决定着一个人是否美丽,只有拥有一颗高尚、正直、善良心灵的人才是美丽的人。

上一篇:假如我是语文老师范文 下一篇:以感恩为话题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