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强化资产管理的方案探究

时间:2023-01-31 08:38:30

医院强化资产管理的方案探究

摘要:公立医院作为中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责任。而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成为促进公立医院有序发展的必然内容。在实践中,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固定资产存在浪费情况、无形资产计量困难、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等。2019年,《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公立医院的资产核算、账务处理和日常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阐述了公立医院和资产管理的概念,公立医院加强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公立医院在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公立医院强化资产管理的方案。

关键词: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方案研究

资产是维持公立医院正常运行的必要前提,不仅帮助公立医院树立了良好的公益形象,同时为医院的业务运行提供了充足的现金流。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要健全医院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而在实践中,由于缺乏对资产管理的监督,很多资产都存在损耗严重、流失金额较高、公益职能发挥不足的情况。而这些问题都成为阻碍资产管理有效性发挥的消极因素。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开展公立医院强化资产管理方案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相关概念介绍

(一)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是特殊的市场主体。通常而言,公立医院是由政府主体举办的以发挥社会效益为主的医疗服务机构,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其重要特点就是非营利性。公立医院能用相对低廉的价格向社会提供服务。其作为医疗体系的主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公立医院具有公益属性。公立医院能在意外情况发生时,提供公共医疗服务,保障医疗救助的及时进行。公立医院能够合理分配资源,为不发达地区的弱势群体提供医疗服务。第二,分级性。公立医院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型。而不同类型医院所承担的职能、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资产管理

当下,存在大量关于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研究内容。有研究认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指的是针对资产从购入到处置的全流程管理活动[3],其管理的内容包括资产的配置、资产的评估以及资产盘点和资产清查等。而资产管理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完善资产的各项管理制度。将资产管理制度化、文件化,实现资产管理有规可循,有法可依。第二,优化资产的配置效率。公立医院有关资产的管理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购置资产,并且要提高资产配给的精准性,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4]。第三,提高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公立医院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医院业务开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杜绝意外事件的发生[5]。

二、公立医院强化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公立医院强化资产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强化资产管理是落实国家公立医院发展政策的必然需要。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强调公立医院应加强临床专科建设、推进医学技术创新、强化信息化支撑的作用。而要想满足上述三个方面的需求,必须要有科学的资产管理制度和优质的资产作为前提。就临床专科建设而言,公立医院需要购入大量先进的精密仪器,并加强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就医学技术创新而言,公立医院需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不仅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同时还应有效地计量各种专利技术,推动无形资产的成果转化;就信息化支撑而言,无论是药品追溯,还是互联网诊疗,都需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的引入,都要求公立医院具有较强的资产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强化资产管理是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必然。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和“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应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风险评估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而加强资产管理是内控体系的重要内容,贯彻到公立医院的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在单位层面,公立医院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建立规范的资产管理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在业务层面,公立医院会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岗位设计、严格回避制度、强化合同管理、建立资产管理的考核制度。而这些都从资产管理层面对内控制度进行了梳理和重构,有利于防范内外部风险,提高内控管理水平。

三、公立医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意识较低

公立医院在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资产管理意识较低,这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部分公立医院存在资产被闲置、资产流失和资产被侵吞的情况。如果强化资产管理,势必会对所有的资产进行梳理,会不可避免地触碰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起来相当棘手。因此,部分领导者对全面强化资产管理存在抵触情绪。其次,对于公立医院而言,提升科研水平和服务质量,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强化资产管理制度、开展流程重塑无疑会耗费公立医院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短期内可能无法提升公立医院的运行质量,反而会发现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可能引发管理问题,因此,很多部门对资产管理存在消极情绪。最后,医院基层员工尚未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不注重对资产的维护和保养。单位整体也缺乏资产管理的文化氛围。

(二)预算控制有效性不足

全面预算管理能实现对资产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而在实践中,部分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不足。首先,公立医院的各个部门提供的预算数据并不准确,并未从单位科室的实际资产需求出发,仅以往年的预算数据作为依据来请购资产。这种资产请购的不准确很容易造成资金的浪费情况。其次,对于部分大型、高价值的采购设备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部分医学仪器比较精密,对运输条件和外部储存环境的要求较高,然而实际上,部分公立医院在大型设备采购方面存在盲目的情况,可行性论证不严密,不完整,导致大型设备同医院的实际情况不符合,无法进行有效利用,容易造成预算采购的浪费。最后,预算监督力度不足。部分科室的预算编制准确率较差,存在事后调整的情况,而公立医院对预算执行监督的力度不足,致使部门忽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三)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公立医院的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基于《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公立医院的会计工作要实现“双基础、双报告和双功能”,要基于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基础开展会计核算,分别出具财务报告和预算报告。而很多会计人员对《政府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掌握得不够全面,在关于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方面容易发生错误。其次,对于购入的固定资产,会计人员应当及时确认,开展账务处理,很多人员并未遵照及时入账的会计规定,甚至会发生固定资产账务遗漏的情况。最后,公立医院应根据自身业务运行的实际情况,选用科学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而部分医院盲目采取直线法计提折旧,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反应是不准确的。

(四)资产管理内控制度缺乏有效性

设计合理的内控制度,如果能得到严格地执行,那么就能够控制公立医院资产管理上存在的风险。而实际上,医院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缺乏有效性。首先,缺乏科学的资产盘点制度。很多公立医院重视定期盘点,倾向在资产负债表日末对各个科室的资产使用状况进行盘点,判断账实、账证和账簿是否相符,却忽略了对资产的不定期盘点。其次,关于资产管理的责任制度不明确。部分公立医院尚未确立“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各个部门的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还不明确。财务部门虽然承担对其他部门的资产进行盘点的责任,而本部门的资产管理却缺乏有效监督。最后,缺乏资产管理的责任考核机制建设。部分公立医院为了盘活闲置资产往往将资产出租牟利,然而有些资产的出租缺乏必要的审批程序,增加了资产流失的概率。

四、公立医院强化资产管理的方案

(一)优化资产管理目标

首先,公立医院必须扭转资产管理的思想,实现由单一资产管理向内控管理的转变,要丰富资产管理的内涵,突出资产分权管理,强调公立医院资产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降低管理成本,确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其次,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要加强统筹,要坚持“三化一统筹”的管理模式,即资产配置标准化、会计核算精准化、资产处置程序化,同时要加强同预算管理的结合。同时,要从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盘活资产存量,又要适当配置增量,完善资源配置,推动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分类管理和制度管理的融合。最后,在制度设计方面,公立医院一定要加强制度创新,在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资产管理环境,同时要加强工作统筹,做到对资产管理活动的实时监控、降低资产管理成本,发挥资产的公益服务职能。

(二)完善资产预算控制

首先,公立医院一定要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的观念,加强预算管理的合规性、智能性和权威性,将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和非固定资产纳入统一的预算管理体系中,加强预算约束刚性。其次,加强资产预算编制工作。公立医院应结合资产管理的目的,选择适宜的资产预算编制方法,比如为了提高资产编制的精准性,可以选择零基预算法,为了实现对预算的动态调整,可以选择滚动预算方式。同时,要强化资产预测分析,准确掌握公立医院各个部门的业务数据。最后,要严格控制预算。关于资产管理的预算,公立医院必须从三个方面严格控制预算活动,第一是加强预算审核。预算审批机关对于财务部门递交的预算申请,要结合各个部门的往年数据对资产的使用、购入、余量等进行核查和统计,进行适当删减。第二要加大预算执行的力度。从源头上防范超标准、超范围和资产浪费的情况的发生。第三要提高资产采购招标活动的透明度,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专家评审工作。

(三)加强资产编配标准化建设

对各种资产进行统一和标准化的编码是建立现代化资产管理制度的必要,也是加速资产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打造资产的标准体系。公立医院应该结合资产的性质、特征和价值高低,确定编码的标准,并能有效执行标准,逐渐实现采购有标准、配置有标准、管理有标准和处理有标准的制度规范。其次,要做好协调配套工作。在明确了资产的编码标准之后,公立医院还应该充分调动各个科室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各个科室在资产管理中的“互动、互连和互补”机制,实现资产日常维护、保养和配置的紧密配合。最后,要为资产配置标准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第一,公立医院要根据各个科室的工作特点和业务规模,确定资产配置的数量,并将资产分门别类,设定资产配置的数量限额。第二,公立医院还应根据资产的不同功能和需求开展资产价值限额控制。基于对医疗事故和各种突发事件的防范,公立医院还应确定资产的补充标准,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完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

公立医院必须从单位和业务层面两个角度去完善内控制度。首先,就单位层面而言,公立医院应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制度建设,根据各个岗位职责,分配资产的使用权、监督权和处置权;要制定资产管理的规则文件,出台具体的工作条例,细化职责分工;建立资产报表制度,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就资产的使用、盘点情况进行汇报。其次,就业务层面而言,公立医院应明确各工作岗位的职责权限,加强岗位制约,落实岗位回避制度;强化资产管理监督,建立“财务部门、内部审计、纪检监察”三位一体的资产监控制度,堵塞资产管理舞弊漏洞;加强资产盘点、重视不定期盘点制度、保证账实、账证和账簿相符;在资产采购招标、出租、出借、转让活动中应公开、公正、透明;制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考核机制,明确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细化奖惩制度,以遏制“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从而真正让资产管理有章可循。

结语

公立医院是医疗制度改革中的主体,同时也肩负着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对于医院而言,如何盘活存量资产、管理好增量资产、完善资产内控制度关系到医院未来的发展质量。在实践中,部分公立医院在资产管理上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资产管理的意识较低、预算控制有效性不足、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资产管理内控制度缺乏有效性等。文章认为只有明确创新目标、搞好资产配置标准化建设、完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才能真正堵塞资产管理漏洞。期望文章的研究能为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汪丹梅,汪怡衡,王玉,王争争,沈红.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绩效评价问题与对策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22,39(04):83-86.

[2]李小芳.智慧医院背景下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分析[J].现代医院,2021,21(04):589-593.

[3]肖洁.大数据云平台下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探究—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7):3-6.

[4]刘彦茜.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08):58-61.

[5]修永新,李平,邓盼,郑函,郭娟娟,王学霏,戴力辉.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7,30(01):44-46+50.

作者:李静

上一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的策略 下一篇:美术类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