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码头应急堆场建设方案

时间:2022-01-17 10:37:25

煤炭码头应急堆场建设方案

摘要:本文以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码头应急堆场为例,对煤炭码头应急堆场的布置形式进行优劣势比较,以经济性和实用性为主要因素,研究煤炭码头应急堆场最合适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煤炭;堆场;煤棚;气膜;防风抑尘网;环保

1.工程概况

1.1项目概况

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码头应急堆场于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西北部、惠州港荃湾港区海域、纯洲岛(目前为孤岛)边。一期工程建设2个7万吨级煤炭卸船泊位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码头岸线长550m,陆域纵深1050m,水工结构按靠泊15万吨级散货船设计。

1.2现场工况

风况:工作状态最大设计风速20m/s,非工作状态最大设计风速60m/s,本地区常风向NNE,次常风向SE。气温:0.5~38.9℃,按-5~50℃考虑。相对湿度:最大相对湿度接近100%,年平均相对湿度82%。环境:雾气大,海洋性气候侵蚀严重,作业环境粉尘污染较重,雷暴多。地震烈度:本区抗震设防烈度VI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考虑到工程的重要性,抗震设防烈度VII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取0.1g。

1.3项目建设可行性

(1)堆场面积:现阶段计划启用应急堆场部分为岛内1#煤仓与2#煤仓之间的堆场范围,面积约为5万㎡;(2)占地组成为开山区与回填区;(3)目前应急堆场区域内有雨水排水井,如启动堆场,需进行改造,防止煤污水外排(东侧:南北新增污水沟,引入东侧含煤污水集水沟;西侧:堆场西侧边缘因距离码头西侧煤污水沟约250m,修沟成本较高,拟修建集水井,通过潜水泵方式将含煤污水进行收集)。

2.煤炭码头应急堆场的布置形式及优劣势比较

2.1方案一:气膜式煤棚+中堤设备

2.1.1设计方案煤场规划气膜煤棚尺寸(长×宽×高)500×100×40米,气膜覆盖面积50000平方米,坐落于3m高的底部钢筋混凝土围墙上,顶部离地面高度43m;设置4个汽车通道,2个推煤机通道(汽车通道也可作为推煤机通道使用)2个旋转门、8个应急门。内部有2台斗轮机。煤场配有自动水炮消防系统、通风和控制系统等。2.1.2方案优劣势比较优点:在满足生产需求前提下解决煤炭储存的污染问题。气膜式储煤场,充气后矗立地面,放气后可以折叠存放,搬运方便。满足后期堆场长期使用的需求。建筑膜材耐各种强酸强碱腐蚀,难燃烧,耐老化,在25年使用期内零维护。缺点:前期投资相对较高,依据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储煤棚类别归为丙类,耐火等级暂定二级。本工程为储煤建筑,受结构形式制约均无法进行防火分区的分隔。充气膜结构为新型材料结构,如何界定其耐火等级目前没有明确的规范规定,需与相关部门先期协商沟通。由于现行规范不明确,需与相关部门协商沟通,组织专门的消防专家审查会,出具专家审查意见,以满足将来煤场封闭工程的报备和验收要求。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单位封闭煤仓增大5万平方米,前期环评、安全预验收、消防验收等是否需重新开展,存在不确定因素。另因上方无通风口,需考虑增加通风设备及防爆技术。

2.2方案二:新建防风抑尘网+中堤设备

2.2.1设计方案根据图纸和现场测量,应急堆场如启用需在东、西两侧新建防风抑尘网。2.2.2方案优劣势比较优点:前期投资相对适中,为丙类工程建筑,设计使用年限较长为50年。缺点:此方案为露天敞开式堆场,堆煤受雨水条件影响大,目前此堆场仅有的雨水排水系统需整改,防止雨季含煤污水流入雨水排水系统造成环保事故,多风天气还易造成空气污染。

2.3方案三:新建防风抑尘网

2.3.1设计方案此方案与方案二类同,前期启动防风抑尘网工程后,采用流机作业方式由1#煤仓2号堆场内转堆作业形式储煤。2.3.2方案优劣势比较优点:本方案节约前期中堤设备的投资,前期节省设备投资成本约4500万元。缺点:机器转运造成的环境污染相对增加,作业时间加长,效率降低。

3.结论

通过以上三种方案对比,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码头应急堆场的建设应选采用第三种方案建设。一是降低了建设成本,为建设单位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是达到了保护环境的要求,降低了空气污染和水环境污染,将环境影响降到了最低;三是符合《广东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炭码头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评审意见和《广东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炭码头一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作者:张茂同 单位:惠州港引航站

上一篇: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区生态建设规划路径 下一篇:人与自然互动关系对乡村振兴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