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编排创作研究

时间:2022-11-26 11:26:50

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编排创作研究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业余时间参加自己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需求。同时,人们也更多地关注起自身的健康,将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与锻炼需求相融合,选择舞蹈作为自己的生活娱乐模式,利用舞蹈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自身身体健康[1]。由于群众自发性组织开展的舞蹈娱乐活动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我国文化事业机构的基层文化馆应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引领群众开展舞蹈娱乐活动,在有效解决群众舞蹈娱乐活动所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升群众娱乐活动的质量。基层文化馆在开展舞蹈娱乐活动时应重视舞蹈的编排创作,保证编排创作后的舞蹈能够适合各年龄阶段的群众参与,满足人们对提升自身健康程度的需求。

群众舞蹈的含义

群众舞蹈的含义是指参与舞蹈艺术形式的人群为人民群众,并且是群众自娱自乐开展的舞蹈活动,群众应用自身掌握的舞蹈艺术形式进行舞蹈娱乐,并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利用舞蹈动作表达出来[2]。目前,群众舞蹈被分为民间舞蹈、校园舞蹈、社交舞蹈、儿童舞蹈等多样化的门类。

群众舞蹈具有的文化特征

群众舞蹈具有的文化特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群众性特征。参与群众舞蹈的表演者并非是专业的舞蹈艺术家,他们来自于各行各业,只是因为喜爱舞蹈,因兴趣聚集在一起,通过舞蹈演绎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身体的健康程度不断提升[3]。可见,群众舞蹈表现出群众性的文化特征。二是场地随意化特征。群众舞蹈演绎的过程与专业舞蹈艺术家的舞蹈演绎过程存在着多种区别,表现在:专业舞蹈艺术家的表演区域需要拥有舞台,并且还需要有观众观赏。而群众舞蹈则不需要专业的舞台,对演绎的场地没有过多的要求,只需要场地可容纳舞蹈参与者即可,可以是小区内的广场,也可以是城市中的各类主题公园[4]。同时,舞蹈演绎是为44CULTUREINDUSTRY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了满足舞蹈者自身的各项需求而开展的舞蹈活动,整个过程并不需要观众。三是多样化特征。群众舞蹈所表现出来的多样化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舞蹈者职业多样化。参与群众舞蹈的人士来自我国各个领域,因为对舞蹈的喜爱而参与到群众舞蹈中,比如医生、军人、教师等。其次,舞蹈种类多样化。只要是当前存在的舞蹈类型都可以成为群众舞蹈的舞蹈内容,比如现代舞、宗教舞、国际舞等。最后,风格多样化。群众舞蹈中可以将各类风格的舞蹈引入演绎中,比如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等。四是民间性特征。群众舞蹈开展的舞蹈活动大部分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舞蹈模式,是通过口头形式进行传承的舞蹈活动,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五是普及性特征。群众舞蹈中的舞蹈动作较为简单,并且是根据群众自身的思想与情感编排的动作,具有随意性的特点,未接受过专门舞蹈训练的人士也可以学会,能够满足自身娱乐与健康的需求。因此,群众舞蹈适合各年龄段的人群参与,舞蹈短小精悍,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而快速掌握舞蹈动作。舞蹈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开展具有的重要性分析满足人们娱乐及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生活产生较为强烈的需求。因此,人们在业余生活中选择自己喜爱的文化活动,在满足自己精神层面的同时达到娱乐的需求。人们在观看电视节目时,舞蹈艺术所展示出来的美感也在人们的内心种下了期望自己也能够演绎美丽舞姿的种子。当社会上产生舞蹈娱乐活动,并且在年龄、专业方面不受限制时,人们会积极地参与其中,满足自己在娱乐与精神层面的需求。同时,人民群众在每日参与的过程中利用舞蹈动作抒发自身的情感,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的同时也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情感抒发并获得丰厚的友谊舞蹈艺术的展现是利用各种肢体动作来表现的,并且每一个动作都表达的是舞者所具有的情感。因此,舞蹈是抒发人类情感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舞蹈的表演过程会将其拥有的情感传达给在场的每一个人,观众可以通过演绎者的各种动作了解舞蹈所具有的情感,并且受到其情感的感染而拥有相同的情感。可见,舞蹈具有传感作用。另外,舞蹈文化属于非语言文字的文化模式,其可以突破语言与文字的障碍、民族与国度的限制,利用舞蹈增进与他人的距离,进而获得珍贵的友谊。提升体质实现身体健康舞蹈艺术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的,人们可以通过舞蹈来锻炼自身机体,进而促进每个机体部分都能够健康。同时,舞蹈艺术运动模式是人们较为喜爱的运动方式,人们可以在舞蹈运动中聆听优美的音乐,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编排舞蹈动作,还可以将自己所具有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

基层文化馆编排与创作群众舞蹈的技巧

观察群众生活实现了解群众

基层文化馆在编排与创作群众舞蹈时,应明确群众舞蹈编排与创作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娱乐需求、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要适合群众开展,并能够让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快速掌握舞蹈动作,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在编排和创作时需要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进行,需要掌握人民群众的生活特点及人民群众的需求,可以通过观察群众生活达到了解群众的目的。舞蹈编排与创作人员应走入群众的生活中,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及身体素质水平,在编排与创作舞蹈时将群众的生活习惯、简单的舞蹈动作融入其中,进而满足人民群众掌握舞蹈动作、引入群众喜爱的舞蹈类型的要求,从而吸引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舞蹈活动中来,在充分发挥出基层文化馆作用的同时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掌握人民群众的特点及拥有的舞蹈艺术能力舞蹈是由一连串的动作构成的,并且每个动作之间相互联系,在设计舞蹈动作时需要保证设计出的每个动作达到相关的要求。由于群众舞蹈参与的人群并非舞蹈专业出身,在设计舞蹈动作时要求参与人员将互相联系的动作标准地展现出来,这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基层文化馆在编排与创作舞蹈动作时,应站在非专业人士的角度进行设计,根据人民群众的舞蹈能力编排舞蹈,可将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融入舞蹈动作设计中,并且要保证每个动作都简单、不复杂,避免人民群众因非舞蹈专业而无法有效掌握舞蹈动作,进而降低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失去了群众舞蹈编排与创作的意义。同时,为了验证编排与创作的舞蹈是否能够快速地被人们掌握,可以在编排与创作完成后,选择年龄较大的群众进行教学与练习,通过观察了解编排与创作的舞蹈是否符合群众的舞蹈艺术能力,若不符合则及时调整,保证舞蹈动作适合人民群众。选择简洁活泼的乐曲增强群众参与积极性基层文化馆在编排与创作群众舞蹈时,应重视音乐的选择,选择的音乐能够让人民群众感觉到快乐、放松,使大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舞蹈排练当中,进而充分发挥出群众舞蹈编排与创作的作用。因此,在选择音乐时应采取简洁明朗、曲调灵动的音乐,利用音乐来感染人民群众。同时,工作人员在选择音乐时还应避免选择结构复杂、内涵深刻的音乐。因为部分人民群众文化素养不高,若选择这样的音乐会让他们无法理解,从而降低了参与的兴趣,不能突显出群众舞蹈具有的群众性、民间性特点,也未能满足人民群众在娱乐与精神层面的需求。

创建积极向上的主题促进群众舞蹈可持续发展

在完成音乐选择这一环节后,应进入到舞蹈编排与创作的过程中。在编排与创作时需要确定融入的情感。可以说,情感融入是编排与创作的核心。因此,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在编排与创作舞蹈动作时,应先明确主题,围绕主题融入情感可保证编排与创作达到目标。在确定主题时应选择积极向上且人民群众较为喜爱的主题,这样可以提高人们学习舞蹈的积极性,进而参与到群众舞蹈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工作人员在编排与创作时还应保证舞蹈结构具有逻辑性及结构清晰性,能够让人民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完整地完成舞蹈动作,并从中感受到舞蹈具有的魅力。积极引入布景及道具并降低舞蹈难度布景与道具在群众舞蹈中同样占据着较高的地位。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在编排与创作群众舞蹈动作时,应注重布景与道具的应用,从而实现主题鲜明并降低舞蹈难度的目的。比如,在引入民族舞蹈时,可以根据选择的民族舞蹈,将此民族拥有的舞蹈道具引入舞蹈当中,让人民群众通过实际的参与,真实地感受到此民族具有的文化底蕴。在增强人民群众参与欲望的同时也提高了群众演绎的效果。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应用布景与道具时需要与舞蹈的主题有效结合,原因是道具的应用是为了达到深化主题的效果,将舞蹈内容更直观的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突出民族文化及其精神价值每个民族都拥有自身的民族文化特性,并且是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特定的文化在不断发展并不断地传承,与人民群众的文化价值观具有统一性。因此,在编排与创作群众舞蹈时应把握中华民族具有的独特文化特性,即使将其进行调整,也需要将民族文化特性作为根基,原因是人民群众对自身的民族文化非常熟悉,如果在编排与创作中将民族文化特性剔除,会因人民群众不熟悉、不认同而失去了群众基础。因此,在编排与创作群众舞蹈时应将其作品作为民族文化与其精神价值的载体,将当下与过去的民族文化进行动态式的连接,实现民族文化有效传承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人民群众更好地成长与发展。首先,工作人员应深刻地把握群众舞蹈的本质,充分了解各地域所具有的精神价值观,并将掌握的这些信息融入舞蹈动作中、服饰中、表情中。而这些内容正是人民群众所熟知的,在学习群众舞蹈时能够准确地展示出动作与表情,进而提升人民群众舞蹈展示的效果。其次,了解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并融入舞蹈动作创作中。每个地区都在历史长河发展中留下各种历史文化,工作人员应掌握优秀历史文化,并将其融入群众舞蹈的编排与创作中,进而体现出当地的历史文化并增强人民群众对家乡的热爱,并在参与群众舞蹈时将自己的情感利用舞蹈动作表达出来。基层文化馆创设的目的是丰富当地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针对舞蹈进行有效的编排与创作,特别是要根据人民群众的特点及需求进行编排与创作,进而在满足人民群众娱乐与精神层面需求的同时,充分发挥出基层文化馆的作用,在满足和谐社会构建要求的同时推动社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馨.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J].戏剧之家,2019(08):235.

[2]曹芳.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分析[J].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02):250-251.

[3]唐荧.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9,(01):P.297-297.

[4]尚智灵.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浅谈[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04):265.

作者:常娜 单位:许昌市魏都区文化馆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 下一篇:服饰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