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时间:2022-07-21 08:42:35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根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六部委《关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批复》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试点思路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从当前农村乡村治理体系中薄弱环节入手,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主攻方向,逐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

二、试点目标

到2021年底,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基本形成,乡村治理的体系更加完善,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更为科学规范,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有机结合,人民群众更加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在乡村治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探索新路子、创造新模式。

三、试点内容

(一)加强党的建设,筑牢乡村治理堡垒。一是大力实施“引擎工程”。出台《关于实施“引擎工程”争做基层党建示范的意见》,以“组织引航,党建强村;科技引领,人才兴村;政策引路,产业富村;宣传引动,文化活村;制度引导,依规治村”为主要内容,压实乡镇党委主体责任和县直单位帮扶责任,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二是拓宽村干部成长空间。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大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实行县委组织部直管村书记制度,每年按照10%左右比例,择优评选直管村书记,挂任所在乡镇党委委员,享受副科级待遇,实行一年一考核、动态调整;开展从优秀村级后备干部中公开比选村党组织书记助理,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储备人才。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公开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力度,每年调剂编制名额,定向用于从优秀村干部中公开招录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施村党组织书记“三年提升”行动,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农村致富能手等群体到村任职,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村干部,比照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工资水平确定报酬。三是推深做实“四联四帮”工程。将“四联四帮”(生产联手,帮扶产业发展;就业联动,帮带劳力务工;经常联系,帮解生活难题;思想联络,帮提精神状态)工程作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统揽性工程,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整合基层党建为民服务全程、“双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六大载体”,“一揽子”安排、一体化推进。丰富“联帮”内容。在参与主体上,除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外,吸收致富能手、外出创业有成人士、乡村教师(医生)、村内企业主等群体广泛参与联帮,在联帮项目上,除建档立卡贫因户外,将需要帮扶的群众以及脱贫攻坚、社会治理、乡风文明等具体工作或事务,均纳入帮扶内容,引导参与主体根据自身能力和特长,主动联帮,切实发挥“四联四帮”工程更大效用。四是推进实施“能人回归”工程。出台意见,按照“管好一个村、盘活一个村”的原则,吸引产业致富带头人、外出创业有成人士担任村名誉书记(主任)、创福公司董事长,签订任职协议,赋予职责权利。对优秀回归能人,优先作为县委组织部直管村书记推荐人选,挂任所在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享受副科级干部待遇,划拨办公经费,实行县领导联系、县直单位联合包帮,优先给予项目扶持,支持带头兴办经济实体、推广致富技术、解决剩余劳力、兴建公益设施、倡树文明新风,全面加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步伐。五是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创建试点。将信用村建设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组织力的重要抓手,通过实施党建引领,努力把农民、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项目组织起来,动员各方力量参与信用村建设,营造党员带头、干部示范、人人守诚信、村村讲信用的良好氛围。在农村金融改革基础上,选择两个基层党建较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诚信氛围较浓的乡镇先行试点,通过开展信用户、信用村评定,大力弘扬“诚实、厚道、守信、担当”的诚信文化理念,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六是进一步完善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工作。推行清单小微权力管理,让小微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有效,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和各项合法权益。

(二)加强自治建设,夯实乡村治理基础。一是厘清基层自治职责。依法确定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权责边界,促进基层政府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有效衔接、良性互动。建立村级工作事项准入机制,理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事项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将村需要依法履行的事项进行精简,不断扩大村民自治工作覆盖面,更多从经济事务向社会事务延伸。二是加强自治制度建设。完善建立“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管理制度,让老百姓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群团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村级治理体系。积极培育扶持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等社会组织推动行业自治。尝试建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完善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路长制、园长制。三是构筑民主协商平台。在党组织领导下,搭建基层群众参与重大决策、公共事务的平台。积极推动村规民约大体检,确保有利于实现自治、促进法治、善于德治。推进全县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四是规范自治议事程序。规范完善“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事务议事决策机制、监督机制,提高党员和农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法治建设,规范乡村治理保障。一是强化法治保障。推进基层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培育一批“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加大资金投入打造一批具有特色和专业性行业性民事调解组织,建立法治宣教馆、法治广场等一批法治文化示范点。健全乡村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广车载法庭、背包法庭等巡回审判方式。二是筑牢安全治理防线。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开展防火、防盗、防诈骗、防安全事故宣传,倡导和组织群众开展治安巡逻等群防群治活动。建立“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三是有效化解矛盾。建立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完善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依法调解机制,人民调解组织延伸至基层。健全人民调解员队伍,成立调解、协调等多元化矛盾化解途径。四是完善法律服务。整合法学专家、律师、政法干警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资源,健全乡村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法律工作者在乡村治理工作中的法治作用。

(四)加强德治建设,激发乡村治理活力。一是深化文明德治引领。深入宣传学习道德模范,形成全社会崇德尚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营造良好的诚信社会环境。扎实推进文明餐桌、文明旅游工作,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开展网络文明建设,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依托县、乡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根据群众点单和需求摸底,及时派单给相关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接受服务需求人和广大群众的评价和意见,让实践活动接地气、有人气,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完善婚丧事办理引导性、约束性标准,强化“一约四会”职能,发挥老党员、老村干、新乡贤等作用,推动村级婚丧喜庆事宜集中办事场所建设和婚丧喜庆事宜办理监管,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新风正气。二是强化振风超市激励作用。通过县、乡镇、村三级配套和争取社会组织捐赠,每年投入资金1000-2000万元,利用乡村闲置房屋或依托乡村民营超市,通过政府搭台、村民参与、积分引导、物品奖励等形式,每月开展以勤劳致富、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环保卫生、遵纪守法、热心公益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新风评比活动,引导农户参与评比实践,获得积分,兑换商品。各村普遍组建由老党员、老教师、新乡贤等参加的文明新风评比委员会,所有文明新风评比过程全程公开,确保“振风超市”运营透明、群众信赖。三是推行“红黑榜”奖惩机制。在各村普遍设立“红黑榜”,对在各项评创活动中受表彰的农户上“红榜”,发放积分券奖励,获得不诚信户、不孝儿女、卫生不整洁户等负面评定的上“黑榜”曝光,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持续保持“红黑榜”评选比例,确保全年覆盖面达到全村农户数的60%以上。强化“红榜”人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注重对“黑榜”人员的教育转化,让更多的人争上“红榜”、减少“黑榜”。强化“红黑榜”结果运用,逐步探索乡村“红黑榜”与个人征信、职业准入等挂钩机制。四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统筹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整合文化服务场所数字资源,构建全县文化信息数字平台。积极推进图书总分馆一体化建设,构建以县图书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农家书屋为服务点、县直单位图书室、流动图书车为补充的公共图书服务“一张网”。规范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文化乐园免费正常开放,充实农民文化乐园管理员和辅导员,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推进文化下乡和进基层志愿文化服务,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用先进文化引领农村德治新风。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启动阶段(2019年9月-12月)。县成立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按照试点方案批复,制定详细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分工等。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0年1月-2021年10月)。召开动员会议,广泛宣传发动,认真组织实施,全面完成试点任务。2020年12月开展一次中期评估。

(三)总结完善阶段(2021年11月-2021年12月)。总结试点成果,为乡村治理体系提供模式。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组,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有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文旅体育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统一负责试点各项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承担日常工作,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动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强协调配合。试点工作由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县建立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适时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研究和会商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关部门要围绕试点工作职责,按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内容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细化工作任务,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确保试点工作有效衔接、落实到位。

(三)注重示范引领。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发挥好试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及时宣传政策、征求意见、争取支持、报道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更好地激励全社会投身试点工作的热情和干劲。

(四)加强督查调度。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督查和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县委督查办跟踪督查问效,确保按时完成试点任务。

上一篇:交通局安全生产执法监督计划 下一篇: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