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分层教学法初探

时间:2022-10-30 11:31:58

初中分层教学法初探

〔关键词〕 分层教学法;学生;施

教;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9—0056—01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因材施教原则,依照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把他们分为若干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尊重和开发。近年来,本人在初中课堂中对分层教学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下面就初中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模式谈几点看法。

1.学生分层

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的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根据情况采取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的办法。显性分层由学生协商、自选,是一种动态分层;隐性分层则由教师掌握,并把它作为编排座位、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的依据。将学习兴趣高、成绩好、学习主动、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划分为A层;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但较勤奋的学生划分为B层;学习成绩较差,学习难度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划分为C层。分层后可按纵向同质或横向异质集中编排,以便教师辅导和同学间相互帮助,有效地开展学习合作。对学生的分层,教师应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防止优生自满、差生自卑,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2.施教分层

分层施教是分层递进教学中最关键、最难操作、最富有创造性的环节,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异步达标”。

(1)分层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对象有充分了解,使教学的目标让学生能通过努力可以达到,让学生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C层学生要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保证C层学生“吃得了”;B层学生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B层学生“吃得饱”;A层学生要求在B层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有良好的数学素质,满足A层学生“吃得好”。

(2)分层讲课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对于A层学生,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多关心、多鼓励、多面批、多提问、多板演、多巡视,让他们在基础概念和运算方面都能过关。对于C层学生要加强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适时适度地让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启发,让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配合老师对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帮一辅导。运用梯度例题、设计变式训练以及一题多解、一例多练等教学方法。

(3)评价分层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起点为标准作相应评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自信心。对后进生采取表扬评价的方式,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品尝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对中等生,针对成绩采取激励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取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在阶段考查、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等级进行必要的组别调整,建立动态的分等定级机制。这样做不但可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而且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陷,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3.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学生分层次,是对优秀学生的肯定,可同时也是对落后学生的伤害,分层教学对一些学生有鞭策作用,对另一些学生是严重的打击。所以分层次教学也需要考虑一下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应该选择一些合适的课程实施分层教学,在分层教学中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首先在教学时,我们不能整齐划一,一味强求同一标准。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教学的应用,可以加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能力,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日有所进。“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法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很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学生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快乐,学习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其次对作业分层布置,运用的是阶梯原理,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步骤,只有分层布置作业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前面已取得的学习成果。分层辅导学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各层次学生可以利用教师辅导的机会及时解决问题。

上一篇:渗透情感教育 提高教学效率 下一篇: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