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与前瞻

时间:2022-10-30 10:08:55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与前瞻

摘 要:农村金融体系的缺陷已经成为制约金融服务“三农”经济的障碍。农村金融体系的缺陷主要在于体制设计不合理和市场功能定位不准确。因此,应对现行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变更和创新,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幅射全面、互补互助的农村金融体系,以此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组织体系;农业保险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6)10-0051-03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萎缩,与农村金融需求不相匹配

近年来县以下农村金融机构、人员大量缩减,农村金融边缘化倾向十分明显,限制了金融业服务功能的发挥。以山西省忻州市为例,据统计,从1996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至今10年间,忻州市有233个金融机构撤离农村区域,加上深入到村的储蓄代办网点,机构网点80%已被撤并,目前农村金融服务重任实际上由农村信用社一家承担,而农村信用社自身的机构也在不断萎缩,一些偏远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出现了“真空”。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单薄、效率不高,农业风险金融补偿产品缺乏

一是农村领域的金融产品较少,金融服务种类较单调。调查显示,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品种仅限于粮棉油流通环节,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限于小额质押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等,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小规模、家庭经济及传统经济的需求。二是农村金融人才缺乏,服务水平较低。据调查显示,2005年末,忻州市辖14个农村信用联社在职人员中第一学历为大专的占比只有2.9%?鸦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比为15.8%。人员素质、业务技能较低,限制了金融服务水平提高。三是农村金融风险补偿产品较少,机制不健全。目前全国仅有几家成立不久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尚不足全国财险保费收入的1%,仅占农业增加值比重的0.043%,而县域没有农业保险公司,保险这一经济补偿机制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对金融的需求。

(三)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相对活跃,“草根”特性明显

农村金融市场缺位为民间融资活动提供了发展空间。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一直是长期并存的,农民的大量借贷活动是通过民间借贷和个人信用来进行的。但由于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相对不成熟,民间借贷成为“草根金融”,民间融资在利率定价、资金运作等方面,受亲缘关系、生意往来额度、个人诚信程度、资金用途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从目前看,民间融资的机制性缺陷限制了其融资功能,对农村经济的支持有较大局限性。

(四)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制度缺陷

一是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不全。由于政策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主要是支持粮棉油等农产品流通各环节的营运需要,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完成,基层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已延伸到一定规模的种植业、养殖业,以 及涉农项目化肥储备方面,但支持农业发展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国有商业银行逐渐失去支农职责。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受国家产业政策和各行信贷管理制度的约束和限制,贷款权限上收,不能自主决定和从事支农活动,事实上放弃了支农活动。

三是农村信用社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虽为支农主力军,但大部分农村信用社以小额贷款为主,大额贷款受到严格限制,无法满足农业结构调整的规模资金需求。同时,农村信用社出于自身财务上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很大一部分资金流向相对收益较高的非农部门。

四是结算手段落后。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电子化基本上还是空白,导致资金周转慢、效率低,尤其是农业银行的基层网点撤销后这种问题更加明显。

(五)农村资金投入量小、外流严重

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支行的贷款权被上收后,只是作为单纯的存款机构,吸收的存款大多通过上存其上级行流向城市。二是遍布于农村各乡镇的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只存不贷,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的失衡。三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信用社资金也有流向城市的倾向。总之,农村现有的金融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从农村获取净储蓄的机制,农村资金“非农化”,加大了农村资金供求矛盾,动摇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根基。

(六)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严重不足。

由于缺乏竞争机制,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市场上占据了准垄断地位,由于缺乏竞争机制,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产品是单一的卖方市场,农村信用社缺少来自市场竞争的生存压力,为“三农”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是难以做到的。

二、构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基本思路

构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应借鉴农村金融的经验教训和国际上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实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目标是:以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银行为主,辅之以商业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地方银行、民间金融组织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

(一)构建新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找准定位,探索农村金融机构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以“三农”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共生、共存关系和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观念,来重新认识和确定改革的方向。

(二)构建有特色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制度设计

1.努力发挥政策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作用。农业的高风险性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现状,决定了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难问题,不能把城市金融的发展模式简单地移植到农村,而是必须把金融的市场调节和政策扶持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银行应重新定位,并将其营业网点延伸到中心乡镇,从组织机构上贴近农村。同时,要扩大服务对象,拓宽其业务范围,向支持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管的综合化政策性银行转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将开发性金融推进到县域经济、“三农”和中小企业领域,使开发性金融更多地参与农村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资源开发项目的投资。

2.提高商业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贡献率。国家可通过税收等政策引导从农村吸收存款的商业银行把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业,特别是要扭转农业银行近年来出现的“离农”倾向。农业银行应发展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主要力量,将农业银行进行再定位:立足农村和县域企业、以优质法人客户为对象,以效益为中心,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发展。

3.深化改革,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一是加快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关系,积极引入集团资本、民间资本,真正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实行多元化服务,满足农户多层次金融需求;三是控制改革后的新风险,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4.积极推进邮政储蓄在农村的市场化运作。将其机构深入到县、乡,按照市场化的要求从事存贷业务,实现邮政储蓄业务独立经营、自主发展,做到取之于农,用之于农。

5.引导规范民间金融组织的健康发展。一是要适应农村经济主体需求小型与个性化特点,发展区域性民营小型金融机构。如对温饱户、小规模的个体工商户以及微型农企,可以通过发展小额信贷组织、股份有限责任信贷公司、农村典当业来满足他们的要求。二是适应农村组织化与合作化需要,实现农村弱势群体微小资金的自联合,将其培育为合作金融组织,更好地服务“三农”弱势群体。要将民间金融组织纳入可控范围,以减少金融风险。

6.着力打造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一是加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使农民的收入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发挥对农业经济的补偿作用。二是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经营的农村保险体系,鼓励发展农业保险业务。目前适应农村条件的值得探讨和尝试的农业保险模式可以有四种:(1)在经营农业保险基础较好的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2)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3)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4)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

7.推进农村金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行适度的城乡差别利率,实现金融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

8.设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一是修改完善《担保法》,实行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办法;二是由政府出资兴办农业担保机构?鸦三是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由政府、农村企业、农户多方出资,建立农村互助担保基金,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担保难的实际问题?鸦四是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如积极发展社会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完善中小企业和农户信用评级体系。

课题组组长:朱维平

课题组成员:张中民 周丽萍 高建伟

上一篇: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研究 下一篇:产权制衡下的汇率制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