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研究

时间:2022-05-10 02:20:41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研究

摘 要:农村金融制度是指农村金融具体的组织体系分工、产权和治理模式、行业监管方式等。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政策和操作层面,对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已经明确了方向。但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制度构架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继续采取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安排无疑是次优的选择。农村金融制度创新需要从我国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现状出发,充分考虑目前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环境条件进行改进和探索。

关键词:农村金融;新农村建设;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6)10-0045-02

一、西部农村地区金融制度安排的缺陷

(一)金融资源分布不均,农村金融服务缺位

一是机构网点呈明显的收缩态势。二是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在空间分布上多集中于县城,除了农村信用社外其它机构几乎都是只吸存而不放款。其它商业性保险、证券、担保等业务在县以下地区基本上处于空白。三是服务内容不足。面向农村的信用社只有最基本的存款贷款业务,很少开办代销国债、基金、银行卡等科技含量稍高的中间业务。存贷款业务中,以传统业务居多,且贷款的额度偏小,期限偏短,利率最大化上调,“一浮到顶”,不能依据已经变化了的农村金融需求而创新金融产品。

(二)金融机构的定位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农业发展银行基层机构仅承担粮、棉、油收储贷款业务,根本不与农民和其他涉农企业发生信贷业务关系。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性调整,无意在农村金融领域拓展业务,其农村地区分支机构的信贷功能严重削弱。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中市场定位 “半遮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农信社向盈利水平较高的领域发展,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向了城镇非农领域,出现了去农化的现象。邮政储蓄吸存的刚性定位,抽走了大量农村资金。曾经开办过的商业性农业保险业务,因赔付率高而与农村市场渐去渐远,西部农村地区的农业灾害损失主要依靠民政部门实施的政府农业灾害救济。

(三)民间融资缺乏法律制度规范

在西部广大的农村牧区,民间借贷占有相当的比重。民间借贷活动在现阶段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国家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规范,而放款人又无法像银行一样调查借款人的条件,其潜在的风险也较大。高利贷、非法集资等现象时有出现,引发民间纠纷和违法犯罪,不利于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

(四)农业担保体系、农业保险制度和农贷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金融支农的安全性与农业生产风险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缺乏相应的保障等制度安排,金融部门对那些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农业产业化企业贷款持谨慎态度,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农民“贷款难”和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的矛盾。

二、西部农村金融制度重建的基础

(一)稳定的政治、经济基础

一定程度的政治、经济透明度、法律秩序、自主意识和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是建立农村金融机构的治理和约束机制不可缺少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和公共管理改革取得了可喜的进步,除了已经建立的村级行政选举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外,还逐步建立农村地区的各种协会和政务公开制度,农村民主气氛和农民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为推动建立农村金融制度奠定了政治基础。

金融制度建设和适应性更多地取决于经济基础。现阶段我国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率不断提高,经营方式正在转变。农村投入的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刺激了农村市场,创造了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为农村金融制度建设奠定了现实经济基础。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农村的公共投入将不断增加,义务教育、养老、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改善,以供给推动需求的农村金融制度建设和创新将会不断深化。

(二)有利的的财政、金融支持环境

2004年国家财政对亏损农村信用社因执行国家宏观政策开办保值储蓄而多支付保值贴补息给予补贴并从2003年1月1日起至2005年底对西部地区试点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一律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除此之外,实施了“多予不取”的农业休养生息政策,对农民实行“一免三补”,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有效的财政政策支持。

在金融扶持方面,当前中央银行正在实施“资金换机制”支持政策,用“真金白银”置换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不良贷款。允许在民间借贷比较活跃的地方实行灵活的利率政策。全国首家小额信贷公司挂牌营业,各地推广工作如火如茶。年内全国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系统体系开通,并把农村金融机构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小额支付体系。

(三)宽松的外部监管条件

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国家放松监管限制,承认符合经济原则的自我持续发展的制度和组织创新,允许成立民间资本为主的商业信贷组织和小额信贷组织,促进市场内生金融机构的形成。降低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门槛,在改造现有金融机构的同时,培育市场化的金融机构,并允许合规的市场并购、跨地区经营行为的出现。承认民间借贷的补充作用。

三、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制度重建和创新方向

(一)建立健全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

政策性金融是指直接体现政府意图,并由财政付息支持的金融活动。要严格界定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边界,凡是商业性金融涉足的领域,政策性金融不介入,避免形成交叉竞争。

首先,要发挥好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目前服务于“三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发挥已有功能的基础上,要扩充政策,有效增加政策性资金的投入。一是要扩大农发行的业务经营范围,把业务向生产领域延伸,对具有较好收入现金流、能够还本付息的农业产业化和高技术项目给予积极扶持。允许其发放农业产业化贷款、城乡基础设施贷款、城镇化建设项目贷款和农村消费性贷款。二是接受县域服务对象的存款,保持同农村地区其他金融机构筹资的适度竞争。三是要转换农发行的经营机制,引入市场化管理手段。自上而下推行严格的授信授权机制、信贷责任机制、项目库储备机制、成本效益机制,彻底转变官商经营机制。

其次,开办覆盖面广泛的农业政策性基本保险业务。尽快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机构,作为商业保险机构的补充。同时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按照商业原则在农村地区开办商业保险业务,尽可能覆盖灾害风险。允许生产者建立互助的保险机制,作为以上制度安排的补充,自发地分担灾害风险,财政给予免税负的优惠措施。遵循低保障广覆盖的原则,逐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

第三,建立农村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主要解决贫困农户生活生产资金需求问题。担保基金来源于财政的扶贫资金。担保基金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比例担保,担保后农户贷款利率不得上浮,以督促金融机构多发放商业贷款。

第四,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税收支持。对金融机构发放的涉农贷款利息收入可在营业税和所得税方面给予优惠,金融机构能否享受税收优惠要与其对当地的贷款占存款的比例挂钩。

(二)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配套改革

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的总体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一是在股金结构上实行股权适当集中,鼓励民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有实力农村个体户入大股;允许经营管理者提高入股额,逐步培养一批大股东社员,增强股东关注信用社发展的责任感,提高其参与信用社管理的积极性。二是创新营销观念,拓宽信贷领域。结合西部地区实际,将农村信用社信贷市场划分为农村市场和城区市场。三是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建立存量信贷客户精细化分类管理体系,通过全程动态管理,使信贷客户日常监管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推行信贷人员奖惩激励制度,对信贷人员实行等级管理,绩效挂钩,奖罚分明,严格考核,有效调动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创新服务手段,提供优质服务。开办、代办等中间业务,增加科技投入,畅通结算渠道,为 “三农”发展提供不同金融需求的支付结算服务。

(三)培育农业银行农村市场新的利润增长点

农业银行要在细分市场中确立竞争优势,继续发挥支持农业、服务农村的作用。一是发现优良客户,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提高贷款营销能力。二是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要兼顾自身效益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营销激励约束机制。三是农业银行要充分利用资金价格-利率进行风险定价,通过差别利率来覆盖农村贷款风险。

(四)以市场化选择催生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组织的发展和制度创新

农村各经营阶层因收入和经济规模的差异必然要求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机构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应该开放符合监管条件的各类民间、社区信贷组织的市场准入,以市场化方式推动新兴金融组织的产生和成长。一是保护和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二是积极推动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探索农村小额信贷的多种实现途径,促使民间信用健康有序地发展。重点满足农村小规模的个体工商户以及涉农小企业的资金要求。三是发展和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发能够规避因自然灾害等导致的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金融衍生产品,熨平农民收入的波动性,对冲自然因素所带来的农业经营风险。四是推动农村银行卡业务的延伸和发展。开发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农畜产品流通、农村人口转移等需求的信用卡品种。

总之,要使金融在支持“三农”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对农村金融制度进行重新调整,着眼于构建一个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除了国家各方面政策扶持外,西部地区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放宽民间资金进入金融业的限制,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功能,推助商业金融可持续发展,逐步回流农村资金,培育和活跃农村金融市场,以有效的金融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推动新农村建设。

课题组主持人:田文丽

课题组成员:孙美宗 王海生

执 笔 人 :孙美宗 王海生

上一篇: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向对审慎银行监管的影响 下一篇: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与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