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家访策略初探

时间:2022-10-30 09:18:27

有效家访策略初探

家访是班主任为了解学生而寻求家长配合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现实教学中,我们班主任一般是在学生犯错误时才想起需要家访,这很容易使家访的性质变成教师向家长的投诉,从而成为部分家长惩罚孩子的导火索,造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误会。这使家访工作不能有效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为了有效规避家访的副作用,我们要分清不同家访形式的特点与效果。通常电话家访意味着告知信息的紧急;短信表示是一般信息的告知与提醒;QQ交流随意自由,交谈范围广;请家长到校比较庄重,暗示问题较为棘手;到学生家中显得较为亲切周到,容易引起学生及家长的重视。我们只有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预测后期可能出现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家访形式;根据学生家庭状况,家长的性格特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最佳家访时机,才能把家访工作真正做好。笔者结合自身家访实践,整理了三类有效家访的策略。

一、 进步中:定时家访,巩固战果,持续发展

有一类学生,他们不良的行为习惯在教师教育下有所改观,但是过了一个阶段后,又“旧病复发”。这类学生往往既有容易犯小毛病的缺点,又有在他人指出后及时纠正的优点,但由于自制力差,缺少一个持久的自我监督,很容易原地踏步。我们如果对之不加以及时纠正,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有性格缺陷。

对待这类学生,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把“门槛”降低,适当地降低目标和难度,一点点地让他们接受。每当他们有些许进步时,我们要及时予以肯定、表扬和奖励。然后,我们逐渐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将外部的不断激励转变为内部的强烈需要。这样就可以把一些看似难以实现的大目标,分割成无数个小目标,实现起来也就不是难事了。而且这种间隔性奖励不能单靠教师完成,要充分利用家访,发挥家长的作用,使学校与家庭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

对这类学生的第一次进步,我们不能随便表扬几句了事,而是要用比较隆重的方式引起他们的重视。不仅要让他们对自己的进步行为进行充分总结,而且要造成一个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氛围。所以,我们到学生家里的首次家访很有必要。一则表明我们对学生进步的重视,这种方式对学生和家长都是极大的鼓励;二是我们可以从家庭的角度了解学生进步的原因,与家长有效商讨保持这种进步的良策。接下来,我们要综合分析这个学生重犯毛病的周期,在周期的临界点定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时,短信联系或QQ交流就可以了,交流内容可以是学生在校与在家的情况、学生所取得的进步,以此取得家长对学生的长期关注与鼓励,并巩固战果,让学生持续进步。

二、 小毛病:及时家访,扼杀萌芽,成就明天

学生在平常学习或班级活动中的小毛病,有时可能是他们阶段性思想状况的不经意流露。我们如果抓住了这些机会,并多方面地加以调查、分析,就能准确判断这次小毛病是偶然表现还是大错误的前期预兆,进而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让学生健康成长。

在平时的班级工作中,我们要善于甄别小缺陷的不同特点,依类而治。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缺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固有缺陷的再现,它暗示着某些学生的毛病不是一次性就能解决的,而是一个反复发生与不断纠正的斗争过程,而正是学生这种品质纠正效果的动态呈现,让我们可以不断地调整家访的策略,并予以相应的纠正措施;另一类是学生新增缺陷的再现,这种缺陷是由外界因素作用于学生身上所产生的反映,如果学生自己能排除外界的干扰,这种缺陷就表现为一种偶然性的反映,相反,若学生继续接受这种外界因素的刺激,就会逐步演变为确定的缺陷。学生的这些缺陷是我们关注的对象。我们需要及时家访,洞悉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从而根治这些问题。

因此,我们不能疏忽或迁就学生的这些小毛病,而是要对这些小毛病进行仔细诊断,并确定其是哪类毛病。如果是原有缺陷的再现,我们家访时的重点则是调犯的客观诱因;如果是新增缺陷,我们则要对学生这一阶段在校时的表现作综合分析,还要从学生的父母亲那里了解一些重要情况。但是无论是哪种缺陷,其具有的隐蔽性与渐进性的特点都决定我们的家访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全面的调查。因此,这类家访可以采用到学生家里或是QQ交流比较合适。跟家长接触时,先不要告诉家长这一阶段孩子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而是要采用拉家常的形式,仔细询问学生这一阶段在家里的种种表现。例如,学生在家的学习状况、看电视与上网情况、所接触的一些人、饭桌所聊的一些话题、双休日外出情况,等等;然后,再将学生这一阶段的表现告诉家长,让家长仔细分析。这样既可以验证之前的判断,又可以补充自己疏忽的地方。然后,再与家长商量对策,分清校方与家庭的责任界限,家校合力,有效根除毛病。

三、 大错误:适时家访,稳定情绪,解决问题

我们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偶尔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其中有一些学生所犯的错误较为严重。我们在处理这类事件时,首先考虑的往往是让其父母到学校或是我们亲自登门家访。这两种做法的本意是想尽快解决问题,但潜意识里我们是有对学生行为的不满意。这种情绪容易感染学生家长,家长在不冷静时又很难有理智的处理方法,有时还会有一些过激的行为。这样既不能有效解决问题,而且有可能成为学生怨恨教师的理由。

对于上述这类问题,首先,我们要稳住自己的情绪,客观冷静地分析,以控制事态的发展,并采用有效的方式解决眼前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学生,向家长发泄不满情绪。其次,我们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如果学生性格内向,心理承受压力不是很好,我们就要采取比较委婉、曲折的方式加以解决,如选择延时家访;如果学生性格外向,逆反心理不太强,可以采用及时家访,直面问题的实质。最后,我们要分析学生在家庭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如溺爱孩子的家长,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学生错误的严重性,对问题的处理往往采用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对于这类家长,我们应采用家长到校的方式,使家长正视学生问题的实质,采取积极的态度与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对那些管教孩子比较严厉的家长,由于其望子成才的迫切心情,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难免有些急躁,而且家长与孩子之间往往不能有效沟通,我们应到学生家里家访,避免家长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帮助家长与孩子有效沟通,促成学生、家长与教师三方达成共识。

家长的性格特点也是我们在家访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的:对脾气比较暴躁、文化层次不太高的家长,我们要采用冷处理的方法,话语分量要适度,我们家访的主要工作是让他们冷静理智地对待问题,并在教师的引领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而对性格沉稳、文化层次较高的家长,我们要更多地呈现问题的种种表现,虚心听取家长的建议,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达成家校共识。

总之,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种种表现,综合分析家庭因素,选择最恰当的家访时机与形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家访的作用。

上一篇:校长校内督导艺术初探 下一篇:学习错误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