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字形题取消后的错别字再思考

时间:2022-10-30 06:27:40

高考语文字形题取消后的错别字再思考

摘 要:辽宁高考语文试题取消字形题考查已历数年,从改革思路看,字形题的取消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师生负担,同时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书写能力不作要求。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几年学生的识字率和书写能力在逐年下降,作文中的错别字越来越多。经过多年的实践后,我们应该认真地总结和反思这次改革。

关键词:高考语文 字形题 错别字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7-0013-02

作者简介:孙丽群(1968―),女,辽宁盘锦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辽宁盘锦市盘山县高级中学教务处主任,辽宁省骨干教师,辽宁省新课改先进个人,辽宁省优秀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近年来,辽宁高考语文试题取消了字形题。字形题的取消从根本上减轻了师生的负担,然而字形题的取消,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书写能力不作要求。比如,在考试说明的作文评分中出现了这样一条标准:“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不计,扣满五分为止。”把考查学生的字形掌握能力放到写作这种具体的语言应用中去,既实现了测试内容和学生实际使用情况的统一,又能反映出考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掌握能力。应该说,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并贯彻这一理念,那学生的书写能力就会有质的飞跃。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几年学生的识字率和书写能力在逐年下降,作文中的错别字越来越多。笔者曾在所任教城市的6所高中对100多位语文老师做过调查,95%的教师认为学生的书写能力明显下降。笔者在所任教学校高二年级的一次考试中做了一次抽样调查,随机抽取试卷180份,全卷没有错别字的仅4份,错别字6个(不计重复)以上的超过131份,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用十年的时间学习语文,却有半数不过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多元化对学生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学生对母语的轻慢态度越来越严重,而外来语和网络用语对学生的语言认知和使用影响尤甚。

二、应试教育的功利追求

学生写错别字,与教学方法有关,更与教育指导思想有关。多年来,舆论没少抨击应试教育,但应试教育主宰着学生的命运、老师的待遇、学校的声誉,要想走出其控制可以说困难重重。事实上,包括家长在内,各方力量都在向考试“靠拢”。在高考取消字形题的考查后,错别字不过是个“副产品”,错多少也不会影响考试成绩。如此,谁会重视错别字问题?

三、高考作文扣分并没有引起师生的重视

对字形的考查虽然体现在作文中,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学生并不是每天都写作文,为了不写错别字,学生避重就轻,选最容易的词语入文,对此教师也无从要求。长此以往,学生的书写能力下降是自然的。高考作文的评分也很笼统,有限的时间、流水线式的阅卷方式本就有可能造成粗线条式的阅卷,学生很难知道自己作文的错别字扣了几分,不能形成指向性的评判,最终作文的错别字扣分成了一笔糊涂帐。因此,字形题考查的转向实质上并没有引起师生的重视。

四、社会对此现象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非常严重,滥用繁体字、异体字、简化字,街头牌匾、建筑物名称、商标品牌、广告用语等也很不规范,而报纸、杂志、影视屏幕中错别字也频频出现。《咬文嚼字》杂志设有“追踪荧屏”栏目,专门刊登影视上的语文差错。仅2006年一年,《咬文嚼字》认定的3551条差错中就有2238条是影视节目中的,占总数的63%。

笔者认为,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就在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活动范围很小,追求目标很明确,社会对其影响相对小一些。字形题的取消及师生对此的认识淡薄直接导致学生书写能力的下降,而其背后的应试教育和功利思想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写几个错别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己的母语缺乏敬畏之心。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很多高中教师认为,经过小学、初中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应该养成了良好的识字写字能力。其实不然。3000个常用汉字掌握起来并不容易,高中阶段需要继续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良好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汉字的严谨态度。一切草率、忽视、游戏及功利心态都是错误的,要让学生明白他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他们有责任将汉字写好、用好。其次,要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在字形题没取消之前,大部分高中生还有查字典的习惯,但取消之后,很少有学生有意识地去查字典,甚至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字典。所以,必须让学生抛弃功利之心,养成查字典的良好习惯。教师应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字典。第三,让学生养成阅读和积累的好习惯。书读多了,认识的字就多了;认识的字多了,理解能力就提高了。

二、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规范书写汉字责无旁贷。首先,教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不得不承认,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的下降,和教师的意识淡薄紧密相关。字形题取消后,教师从功利角度出发,放松了对学生书写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学生书写水平的下降。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板书要端正,用字要规范。第三,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教师可以从汉字本身的特点出发,可以从学生自身的思维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快速、准确地记忆和使用文字。第四,加强检查和训练。字形题取消后,对字形题的训练已经大打折扣,甚至取消,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作为语文教师,不能完全跟着高考指挥棒走,为考而教,要重拾字形题取消前的精神,为母语的纯洁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对高考字形题的考查方式进行深入思考

把书写放到作文中考查的初衷是好的,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但现在看来,并没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学生书写水平总体上在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即使高考作文不出现错别字,也不能说明学生书写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提高,更何况,错别字的现象目前看来已经非常严重。简单地取消字形题,不能不说有矫枉过正之嫌,如何在语文高考中有效地考查学生掌握和应用汉字的基本能力,还需要我们进行更全面和深入的思考。事实上,有些语文教师已经对高考语文字形题的考查方式进行了很深入的思考。比如,从字形题本身的设置来进行改革:“看来用这种错误信息多的命题方式去考查错别字是不行的,语文老师用这种题型、这种方式去训练学生,自然也是得不偿失的。那高考是不是就不考字形题,学生就不用训练字形题呢?自然不是。因学生要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是高考语文大纲的要求,只是目前这种考查方式不利于学生正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因为每一道字形考试题里,设置的错别字较多,错误的信息越多对学生越不利。在试题里应该尽量减少错别字,尽可能让错误的信息越少越好。”[1]

综上所述,熟练掌握和正确应用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环节。而任由错别字泛滥,不仅影响到学生学识的积淀和今后的成长,而且不利于文化的传承。而辽宁取消高考语文字形题以来,事实证明,虽然减轻了师生负担,但却使错别字现象更为突出。显然,关于高考语文字形题,不能简单定存废,而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重视。

参考文献:

[1]晏燕.错别字多,谁之过[J].新课程学习(中),2011,(6).

上一篇: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下一篇: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