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他对待人生的态度

时间:2022-10-30 03:12:50

在我的家庭教育培训班,很多家长和我谈到孩子的时候,往往会抱怨孩子太内向、太软弱或者太任性了。总之就是三个字:不听话。这些家长觉得,对于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很难想象他将来能有什么作为。

“我讲的道理他不听,我让他做的事他不做,偏偏跟我对着干,总犯错。算了,我对他不抱什么希望了,这辈子他就这样了……”这是一位家长的气话,因为孩子对自己的态度不端正,他认为“这小子”没什么出息了。

还有一位刘女士对我说,她的孩子龙龙现在有6岁了,正在读一年级。龙龙很聪明,但是他不喜欢做作业,也不好好地吃饭,他偏食、任性、固执……逼急了,他就会大吵大闹,甚至有一次还撕碎了课本。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这个小孩的“态度极不端正”。这让望子成龙的刘女士伤透了脑筋,感觉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纠正孩子身上的这些缺点。

其实,家长所看重的“态度”,在家庭教育中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并非我们简单的对小孩期待的那样。正确的、健康的态度是什么呢?它应该包括诚恳、正直、勇敢、友善、进取、努力、自信、自勉、温和、热忱、专注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可以总结为两个词:积极、乐观。但是,小孩子对于枯燥的说教没有倾听的兴趣。那么我们怎么样纠正他们不端正的“态度”?尤其重要的是,有些态度还直接会影响他们的人生走向,对其成长来说非常重要,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家长要给予重视。

和许多孩子一样,夏辉也曾经存在那样的问题。在3岁之前,夏辉都是由一个小保姆在家照顾。我们因为工作特别忙,很难有固定的时间陪伴他,所以只能出此下策。小保姆对孩子关心得无微不至,但这样对他的独立性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夏辉满3岁时,他的妈妈把他送到了幼儿园。从来没有脱离过大人呵护的夏辉一时很不适应,午餐不好好吃,甚至上完厕所擦屁股这样的事都做不好。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他却独自在一边,感觉孤独和无助,第二天就闹着不想再去了。

晚上,妻子不无忧虑地说:“也许是孩子太小了,还不适合进幼儿园。要不我们就缓一年再送他去?”我说:“当然不可以。”从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来说,3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交流条件,他们需要更多地与同龄的孩子进行交往,并在集体中获得更多在家里所没有的锻炼机会,这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我和妻子及时与幼儿园老师进行了全面的沟通。

第二天,我们鼓励夏辉再去一次幼儿园,如果再感觉不好,以后可以不去。但是晚上回来之后,夏辉满脸兴奋,双手举着一张划有100分的图画纸,纸上是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很显然,这个100分是他的惊喜。而且他还说,交到了很多很好的小朋友。

原来,按照我们的约定,今天老师特别地把夏辉介绍给其他的小朋友,还说夏辉在入园前画画就很好,把他的优点大大地表扬了一番,然后希望大家以后互相帮助,还请孩子们多向夏辉学习美术技能。下了课,老师又让几个大点的同学主动和夏辉交朋友,然后一起玩积木,一起结伴吃饭。夏辉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于展示自己的强项充满了兴趣,他在幼儿园度过了开心的一天。

在放学前,老师把他今天的作业——那张打了一百分的画交给他,说:“拿回去给爸爸妈妈看看,他们会为你骄傲的!” 以后,他再也没有出现过拒绝上学的情况。

由此看来,温和的关爱、鼓励与尊重和巧妙的引导(也不排除偶尔耍一点小小的伎俩),可以让孩子从困惑和抵触走向积极和快乐。鼓励和欣赏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看淡得失也会让他意识到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这样的信念融入潜意识,会造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坚强与乐观的性格。

相反,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是什么决定了孩子的态度,他们在抱怨孩子这样那样的毛病,苦恼不堪甚至大发脾气的时候,其实他们的浮躁和沮丧情绪已经对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长此以往,没有快乐的积累,没有积极的引导,没有家庭之爱的滋润与对孩子脆弱心灵的精心呵护,“积极”、“乐观”将离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远。

我和本节开头提到的那位刘女士,就她儿子龙龙的教育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沟通,将其中道理做了透彻的分析,她如梦初醒,深刻反思了自己在家庭教育的误区:比如,她总以为孩子小,所以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在家里无意中的言行对于孩子的影响,有时和丈夫吵架也没有顾忌孩子的感受;她和丈夫很少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和做游戏,缺乏足够的平等的交流;对学习也只是局限于监督做作业,很少主动辅导;对于孩子的一些天真的要求,只用“不行”作答,以为这样可以直接解决问题,很少给孩子尝试的机会;面对孩子的缺点,操之过急,简单粗暴,缺乏耐心,造成了孩子的逆反情绪……

找到了病根在何处,解决起来也就相对容易些了。过了几个月,我再见到刘女士的时候,提及儿子的教育,她的脸上顿时展开了笑容,她说,经过她和老公的努力,改变了教育孩子的方法,龙龙现在好多了,作业基本能够按时完成,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孩子明显比原来开朗了不少,也喜欢跟同学交流和玩耍了,而且还得了一个“进步奖”证书。虽然孩子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进步也是很明显的,只要教育方法正确,一定会越来越好,这让她和丈夫都对孩子再次充满了信心。

那些正处于纠结中的父母也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对孩子不良“态度”的纠正不能仅靠抽象的说教,而是要借助外部环境的耳濡目染。这里所说的外界环境并不仅仅局限于金钱,很多时候金钱并不能让孩子得到真正的自信与快乐,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这个世界是充满阳光和希望的,即使出现挫折和困难也是暂时的,只要积极地努力,一切付出都会有好的回报,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2008年的某月,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华尔街一家金融投资公司的高管布拉沃失业了,他被迫卖掉豪车和妻子的首饰来还银行的高额房贷,生活日渐窘迫。但当10岁的小儿子保罗问家里的汽车怎么不见了的时候,他蹲下身子抱住儿子的肩膀微笑着说:“因为我和你妈妈决定以后骑自行车减肥,那样对健康很有好处。还有一点,就是我失业了,我们得集中力量保住我们的房子。当然,失业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我一定还会有一份新的工作,而且以后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会更多了,以前爸爸忙,在家吃饭的时间很少,你喜欢我们一家人以后每天在一起吃晚饭,然后一起出去散步吗?”

保罗笑了,高兴地使劲点了点头。在温暖的拥抱和意外的欣喜中,保罗了解到了家庭面临的困境,但他丝毫没有感觉到绝望。并且,他变得更懂事了,学习成绩很稳定,放学后主动帮助爸爸修剪草坪,帮助妈妈做家务,一家人过着物质匮乏的“贫穷”的日子,但其乐融融。

不久之后,布拉沃在一家超市找到了一份收银员的工作,过起了普通工薪阶层的生活。他很满意,他说,这次变迁让他体会到了生活的真滋味,也充分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而且,我相信这对于保罗的成长非常有好处”,布拉沃欣慰地说,“他在面对困难时的从容和自信让我感到骄傲。”其实,孩子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正是来自父母的鼓励和影响吗?

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有时会试探大人的态度,这其实是一种探索和学习。教育界已经通过研究证明,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也是他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父母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不同程度地投射在孩子的心里,这些观念积累后深入灵魂,就像金子一样在孩子的内心闪闪发光,成为孩子理性人格的一部分,也造就了孩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摘自夏末《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同心出版社,2013年。

作者简介

夏末,旅美华人,教育心理学专家,常年从事青少年教育的咨询工作。1993年当上了爸爸,6年后又有了一个女儿。儿子在18岁那年成为剑桥大学特优录取生,同年女儿成为“音乐天才少女”。回顾一双儿女的成长经历,夏末感慨万端,于是决定把这个过程和一些经验与人分享。

上一篇:教育部重磅出击:完善学籍制度并出台减负规定 下一篇:蔬菜竖式栽培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