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交流贵在真――“教学反思”之反思

时间:2022-10-29 08:44:38

情感交流贵在真――“教学反思”之反思

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特别是课改过程中的课堂教学活动,正像一座座崇山峻岭,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道道看不够,赏不尽的风景,而对于同一个课堂细节,如果我们变换角度去审视、去反思,也将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早年教学王勃的《腾王阁序》,课堂上为帮助学生准确识记“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一句中“叨(读tāo)”字的读音,编了几句顺口溜:“谦义‘承受’应读‘tāo’,叨光叨扰与叨教。幼年不解父苦心,错把‘叨(tāo)教’当‘唠叨(dāo)’”。在解释后两句内容时,少年丧父的我,忆及父亲生前耳提面命的教诲,情不自禁的掉下了眼泪。想不到我这不经意的失态竟然使听课的一位同学失声痛哭,后来才了解到这位同学也是少年丧父,是我的讲解引起了他的心酸回忆,而我感情的失控无疑直接感染了他。一时间,全班大多数同学都为之愕然。我当时赶忙转换话题,引导大家转入下一步的学习。随堂检测表明,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准确把握“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一句涉及的典故的含义,并能正确解读作者远道省亲、路逢盛友的感激情怀,特别是对多音字“叨”的不同读音及相关组词的含义把握十分到位。课堂上这一小小的“失常”真的让同学们加深了记忆,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于是,我在“教后记”中把这个细节做为“教学一得”记录下来。

过了若干年,我在学习“用系统论指导教育教学”的教育理论后,对上述教学现象作出了一些回顾和审视,写了一篇反思文章,剖析了这节课及其细节的不当之处:一是重点把握不准,不应为一个多音字花费大量的时间,违背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收益”的原则;二是教学方法不妥,没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体验”,让学生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去揣摩和改进,而是传统的“告知式”;三是教学情境不美,教师的感情失控,学生的行为失态而出现的课堂双边活动是“一失”而不是“一得”,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何况是站在圣神的讲台之上、承担“传道受业解惑”大任的男教师呢?。

当年的“教后记”和这篇“反思”一直摆在我的书柜里,更是一直装在我的脑海里。这几年我和当时听课的同学相逢时,常常顺便询问他们,对这节课的情形是否有所记忆,当时的感受和过后的评价如何。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大家对这节课的情形和内容居然记忆犹新,对“叨(tāo)”的读音、组词准确无误。在学生的眼中,当时在课堂上教师潸然泪下是内心情感的正常流露,并非“失控”之态;同学的痛哭流涕更是令人同情,并非异常之举,当时课上课下也无人对他责怪或嘲笑。倒是这些课堂罕见的情境帮助大家加深了文句的理解和记忆。我还特意走访了当时在课堂上失声痛哭的那位同学,已是一个五口之家的栋梁柱的他,上有慈母,下有儿女,一家三代过着和美快乐的生活,提起十多年前这节终生难忘的课,他感慨颇深,他说:“老师当时在回忆父辈教诲时,感情是那样投入,语言是那样恳切,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更教会了我们做人。我从您的课堂上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感恩。”在接下来的交谈中,他欣喜地告诉我:“高中毕业后十多年,我一直铭记着老师的教导,把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恩之情,落实在对母亲的精心照料上,我还要把这种感恩之情作为良好的家风,让儿女们一代代学好传好。”看到这样的情形,听到这样的陈述,我在内心深处油然升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自豪感。

基于上述的反馈信息,我对几年前的“反思”文章换一个角度再做反思,有了全新的体验。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层面、多境界的综合性活动,如果用“真、善、美”为尺度来衡量教学活动的得失,那么这一节课,从教学方法的层面看也许算不上“善”,从情景设置(或称教学艺术)的层面看更谈不到“美”;但是,从师生情感交流的层面看,可贵之处就是“真”。在语文课堂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一种常态,文本的个性化阅读、习作的优劣探讨等活动,都要求师生在积极有效的情感交流中顺利完成。很多时候,情感交流的具体情境无法预先设定,方式方法也不可能追求完美,但是,只要把握住“真诚”这个大原则,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就会有可喜的效果。在学生面前,教师的喜怒哀乐,只要是积极健康的真情实感,用不着装模作样,用不着存心掩饰,用不着拿捏腔调,用不着把握分寸。如果把“教书育人”看做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真诚地表达感情,学生自然的受到熏陶,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这正是我们应用“系统化”理论指导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作为教师,对以往的教学活动进行回顾和反思,是为了探讨教学情境和教学效果的优劣高下,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探求更加有效的途径。以上论述,不仅是对原来“反思”文章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纠偏,更是因为对学生跟踪调查之事实与当时在“教后记”中的感受高度吻合,在当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课改模式下,这节课是可以为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提供有益借鉴的。仿用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的结句:此情可待成追“悔”,只是当时已“了”然。

上一篇:让学生幸福 下一篇:“愉快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