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探析

时间:2022-10-29 07:03:05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探析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在促进高校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束缚了社团的纵深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文章提出通过改革学生社团组织结构,正确处理课程和活动关系、定位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多元的社团评价体系等措施,科学、合理地进行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

[关键词]社团活动 课程化

[作者简介]彭巧胤(1980- ),女,四川乐山人,乐山师范学院团委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张科(1975- ),男,四川资阳人,乐山师范学院文新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乐山 61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2013年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资助立项项目“活动课程理念下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SZ110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179-02

高校学生社团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在党委宣传部或者学生工作部备案,学校团委统一管理,由有共同兴趣爱好或者特长的学生组成的团体组织。高校学生社团实践是贯彻落实学校的育人方略,丰富和提升校园文化品质,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

一、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背景和含义

1.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时代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①。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积极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大力促进学生社团发展;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管理,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②。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集中表现为社团类型更加丰富多样,功能更加完善,组织结构更加科学,活动影响力更加深远。但是,由于政策、环境、定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学生社团仍然存在着行政指导过强而科学化管理水平不高;社团活动内容丰富,但组织管理混乱;社团活动形式娱乐性过大,内涵不足;学生社团对于高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意义仍然缺乏统一评价标准等问题。

2.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含义。社团活动课程化基于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理念,将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社团活动视为课程,科学设计其活动目标、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并进行记录换算,最终将社团活动体现为学生学分的一种运作模式。本质就是利用课程的理念对活动项目进行规划、实施、管理和评价,并正式将其作为高校育人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社团活动课程化分析

1.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高校育人事业的发展。第一,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学校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社团活动课程化不仅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校教育理念,更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一个有力举措,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通过社团活动课程化,学校主动介入社团活动的组织运行,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既有积极扶持,又有规范运作,在机制的建设上促进社团健康可持续发展。社团活动课程化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整体方案中的一部分,可以直接体现本校育人的理念和特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学校教育有效性和针对性,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校园教育的重要补充,扩大了学校的教育阵地。

第二,有利于实现学生成长环境的最优化。高校社团活动课程化是新形势下配置优质资源,开展学校教育的具体形式。学校顶层的主动介入,势必集中全校的智力优势和财力资本参与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准确定位社团的育人作用、地位和功能。科学的定位为社团健康良好发展提供了保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强大的财力支持,让社团不再捉襟见肘,而是一片养分充足的沃土,供学生自由发挥;人力资本的巨大投入,社团活动的专家库的形成,有利于指导团引领时尚、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营造出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第三,有利于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性。高校社团活动课程化是新形势下以人为本,开展学校教育的实际体现。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培养目标清晰地描绘出未来学生的成长轨迹,具备详细的完成时间和完成步骤;社团活动课程化着眼于设计开放式的活动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需要,充分自主、合理科学地进行选择;社团活动课程化培养形式非常灵活,用明确的理论指导重复性的技能实践,同时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增添实践操作,突出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社团的纵深发展。第一,社团活动趋于行政化。学生社团活动本身就是学校育人工作系统的一部分,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实施强化了学校的支持和干预,让社团活动的运行组织更加贴近学校的育人目标,逐步从简单的兴趣爱好发展为凸显“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规范化运作,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而相对缺乏自由、自主、自足的元素。再者,组织的行政化是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必然产物。全面有效地推行活动课程化需要有力的组织保障,领导机构、指导队伍、实施队伍、监督单位都应运而生,设置健全,制度完善。学生社团摇身一变,如同一个独立完备的政府机构或者企事业机关,进行金字塔管理系统一样的程序化运作,社团干部也相应得享受组织赋予的学生干部身份和待遇。还有,在社团活动课程化过程中,学校的行政机关自上而下的发号施令,参与过多,手段行政化。手段行政化是对社团管理过度的一种方式,容易因为规划过细而造成社团活动的单向、刚性、简单,进而造成社团活力不足,动力缺乏。

第二,社团活动的管理缺位。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项学校系统工程,其实施内涵包括各种制度规定、硬件配套、财力保障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执行和落实。理论上的“全体学生”和实际上的“全体学生”是有较大差距的,社团活动课程化面向全体学生,实施起来不亚于第一课堂管理体系的人力和物力资本。但是,实际上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在第一课堂充分使用过后留给社团要完成活动课程化的资源往往是不够的,这样便造成了场地、设施、师资的严重欠缺,加上由于主与次的地位差异,凡是两者有冲突的时候,社团活动毫无悬念地要给前者让路而造成现实的时间保证不足。因此,面向全体学生需求的活动规模与现实人力、物力、财力保障是远远不成比例的,最后就造成了活动的管理缺位,监管不力,活动混乱。

第三,社团活动的评价体系单一。高校学生社团主要分为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兴趣爱好型、社会公益型四类,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涉及人的道德情感、知识素质、能力水平等多方面,学生唯有通过学习体验、操作实践、总结内化才能有效促进自身成人成才,所以不同的社团的组织运作和表现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而社团活动课程化中,用以作为社团之间的评比依据为社团活动的效果、成员的认可程度、对校园文化发展的贡献三个维度,貌似科学合理,事实上却模糊了不同社团之间的差异。统一的、外显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很难为多样化的社团搭建一个平等的平台,简单的评比、硬性的指标只会造成社团评价的不全面。评价的不对等往往造成了社团发展强弱失衡,表现力强的文艺类兴趣爱好社团“门庭若市”,而有的安静类理论学习社团则“惨淡经营”。

三、科学引导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

1.进一步改革学生社团组织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高校的逐步改革,扁平化组织管理理论越来越为现代大学接受。这一理论是针对目前高校管理层级过多,管理信息流程长,管理成本大,外部变化适应能力弱等问题而提出的,核心内容是通过破除组织金字塔结构,减少管理层,增加管理幅度,精简管理队伍来建立一种紧凑的横向组织,实现组织灵活、敏捷、富有柔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它强调系统、管理层次的简化、管理幅度的增加与分权。活动课程化过程中的社团管理层级增多,管理队伍庞大,信息传递不对称等特点越来越成为其良性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将扁平化管理理论引入社团的组织建设势在必行。在社团实施扁平化管理主要是明确唯一的管理机构,消除多头管理;精简机构设置,省去中间可有可无的管理环节;抓好“两会”,即指导委员会和社团联合会,建立矩阵管理模式,达到纵横相济的目的。实施扁平化管理还要注意管理机构决策的科学性,提高管理层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稳定而具体的控制标准,才能真正建立起扁平化组织管理格局。

2.正确处理课程和活动的关系。社团活动课程化主要是强调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和计划性,着力解决社团活动的随意、质量不高、成员知识欠缺、能力弱等问题。课程化的实施主要落脚在社团功能定位、合理计划活动,有效培训成员三个方面。课程化可以让社团管理逐步有序,具备实际内容,打破年级和专业限制的壁垒,尽可能地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将教育公平理念逐步延伸。社团活动真正成为课程的有效补充,解决了理论和实际联系的问题,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研习,从而把书本知识逐渐转变成内在能力。社团活动让社团真正成为社团,是社团的标志性特点,不能被替代和改变。处理好课程和活动的关系必须正确认识课程和活动的作用和地位,两者各司其职,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没有课程的社团仅仅是自娱自乐,不会有高层次;没有活动的社团就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气。社团课程和活动要区别对待,统一规划,分散实施,不同类型的社团课程和活动的比重设置是不一样的,但是要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来规划制定并落实,特别是要考虑课程和活动的可操作性,避免举行太大规模的课程和活动,从而削减了社团活动的功能和效果。

3.准确定位教师和学生角色。社团活动课程化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学生是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相互独立,但又不能分割。社团的教师是指导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有效的形式提升社团的层次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在社团活动中除了担任顾问以外还要亲自参与到活动计划的制订、课程的策划、活动的组织,以及社团的发展定位中来,并且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共同推动社团的健康发展。评估社团指导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其学历多高,职称多高,能力多强,是否天天和社团在一起,管理学生多严格,而是在于是否以及如何为社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要坚持是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来提高自己的社团经营水平。由于社团的特殊性和发展性,对指导教师的要求较高,所以在选拔和配备指导教师时要采取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坚持“校内外结合、长短期相济、固定和流动补充”的原则,打造一支水平高,影响力强,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学生是社团活动的主人,是受益者、参与者和维护者,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参与到课程和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和知识水平,激发内在的主人翁意识,进而主动参与到活动组织、秩序维护以及社团未来谋划等工作中来,而不是简单地被安排,被参与。学生在社团活动课程化过程中,通过体验和学习,增强了自我认同感,一部分有潜质的学生通过额外的培训指导成为骨干和社团的核心,协助教师参与到简单的社团指导工作中,成为 “小老师”,带动社团,带活社团。

4.建立多元的社团评价体系。社团活动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找出社团活动课程实施结果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调整课程结构,完善活动课程,培养高质量人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是课程评价的依据。评价目标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全面发展和全体发展”为目的,应着重以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社会认可度、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指标。其内容不仅要针对课程本身,而且要对课程实施、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课程组织实施载体等的进行全方位评价。制定科学的、严格的、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课程评价的核心。根据社团活动课程的特点和内涵,一个多元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目标指标、条件指标、过程评价、效果评价四位一体。目标指标是对课程教学大纲的评价,主要围绕课程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及结构体系,明确质量要求,进而确定课程需要完成的任务。大纲评价的依据是专业培养目标,即这门课程是否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是否有助于学生特殊能力的发展。条件指标是对师资、教材、场地以及设备等硬件条件方面的评价,其目的在于课程实施是否有必要的条件,以及过程中是否充分利用了这些条件。其中教师水平在条件评价中尤为重要,根据社团活动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规格,应把侧重点放在教师实践能力上。教学条件是课程实施的保证,这一评价指标对课程目标实现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过程评价的目的是考核课程管理水平(如教学文件、教学制度、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教师教学水平(如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这一评价中应重视管理水平,既要加强教学文件、教学制度的建设,又要符合教改形势,而且主要看其实施状况。教师的授课水平是影响活动课程质量的直接因素,在指标中应占较大的分量。过程评价中要侧重教师是否能够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等元素。效果评价是活动课程的总结性评价,它对课程质量作出全面的检查,主要从学校、社会、学生以及社团等几个维度来评价。四位一体评价因素的选取侧重于课程之间的共性,这些因素基本可以反映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特征。在具体评价某一活动课程时,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将上述因素具体化,且合理取舍,从而建立该课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5号)[Z].2005-01-13.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参考文献]

[1]董宏志.扁平化管理理论对我国高校组织结构改革的启示与借鉴[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

[2]王占军.高校学生社团运作及功能研究述评[J].江苏高教,2006(5).

[3]谢相勋.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浅论高校美术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下一篇:以校园文化品牌为依托的学生情商提升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