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模块化教学模式与职业道德课程设计

时间:2022-10-29 06:54:42

高职旅游模块化教学模式与职业道德课程设计

摘 要:本文依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构建了高职旅游职业道德模块化教学模式,按其模式把教学内容整合为理论、体验和实践三大模块,采取合作学习、生活情境体验、全程服务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突出知信行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旅游 模块化教学模式 职业道德 课程设计

一、 模块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是高职旅游模块化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最早提出建构主义的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识既不起因于主体,也不起因于客体,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儿童是在周围环境影响下,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卡茨、维果茨基等在认知结构的理论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二) 教育理念

高职旅游模块化教学模式构建的理念是英特尔未来教育,主张教师培训课程由十个模块组成,每一个模块独立成章,但又互相关联,每位参加培训的学科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他们目前在教的或将来要教的单元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整合各个模块,实现模块化教学。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向广大教师灌输一种理念,只有达到师生的完全互动才是成功的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三) 模式结构

依据上述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针对高职旅游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目标,我们结合我院高职旅游教学实际,构建了旅游职业道德模块化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二、 课程内容模块的设计

正是按照高职旅游职业道德模块化教学模式,我们将旅游职业道德课程原体系的内容进行增删,去掉部分陈旧落后的知识和减少重复,添加新的旅游职业道德知识,把教学内容整合为三大模块:理论模块、体验模块和实践模块。

(一)理论课程内容模块设计

这一模块课程内容是以理论知识为主,重点突出对学生“知”的培养。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职业道德的含义、特点和作用,理解旅游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掌握旅游职业道德核心、规范和修养方法,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提高认知判断力。具体课程内容的设计见表1。

(二)体验课程内容模块设计

这一模块课程内容是以情感体验为主,重点突出对学生“信”的培养。通过本模块课程项目的体验,要求学生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旅游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旅游职业道德的责任感、荣誉感和正义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旅游者服务的职业道德信念。具体课程内容的设计见表2。

(三)实践课程内容模块设计

这一模块课程内容是以职业训练为主,重点突出对学生“行”的培养。通过本模块课程项目的训练,学生能够从事旅游全程服务和各种特殊服务,正确处理旅游服务过程出现的突发事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及综合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具体课程内容的设计见表3。

可见,课程内容模块的设计具有创新之处。首先,打破了传统的旅游职业道德课程内容体系,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创新,符合课程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根本,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与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紧密联系。其次,大胆设计了与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相适应的三个课程内容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又分若干个子模块,体现了“三个相结合”, 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第三,增大了实践教学课时数的比例。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我院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状况进行调查,51%的学生认为实践课的作用要超过理论课的学习,40%的学生认为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学习同等重要,9%的学生认为理论课的学习重于实践教学。因此,旅游职业实践学时为32,占总学时(72学时)的44.4%,其中岗位实践教学学时为16,占总学时的22.2%,这种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

(一)理论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理论课程内容模块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了解模块内容提示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提高认知水平。让学生了解每个子模块内容的提示部分,教师根据提示设计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掌握旅游职业道德理论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子模块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有:(1)合作学习:阅读材料,选择与教学知识点相一致的内容阅读,或者阅读由教师收集的资料;观看图片,要求学生用大脑去思考问题,关注每一个情景的感受,获得旅游职业道德素材;提出问题,选题要体现教学重点,设计有一定深度的、值得探讨的问题;划分小组,根据高职学生的性别、性格、成绩等差异进行分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表见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共同探索,小组成员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设想,在组内进行交流、质疑,然后组与组之间进行提问、答疑、教师小结。(2)案例教学:展示案例,将精心设计的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展示出来,给学生一个身临其境的情景和多向思维的空间,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讨论案例,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对案例进行讨论、探索,提高学生的旅游职业道德素质和能力;归纳提炼,教师进行分析、释疑、梳理,归纳概括出规律性的知识。

(二)体验课程教学方设计

体验课程内容模块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创设具体情境指导情感体验内化道德规范。要纯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信念,教师应创设形式多样的具体情境,指导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等情境中自我体验、自我教育,经由认知判断,达到知情统一。子模块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有:(1)角色换位体验:通过学生的角色定位,体验角色的责任与义务。如一人为宾馆服务员,另一人为客人,进入情景之中进行仿作。学生经过入情、动情、移情、抒情几个层次的体验,加深了对旅游职业的情感,进而内化为旅游职业道德规范。(2)交往移情体验:通过人际交往活动、推己及人的移情效应,引导学生对旅游职业道德情感体验。校方邀请旅行社、酒店、景区、度假村等企业人员与学生对旅游职业道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企业人员把自己内心的情感移给对方让对方与自己一起感受,而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体验对方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创新意识、文明礼貌之情,实现职业道德内化。

(三)实践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实践课程内容模块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安排实践活动指导职业实践养成行为习惯。教师要精心安排职业实践活动,落实旅游职业道德实践教育的场地,研究制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旅游企业人员,与学校教师一起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参与各种形式的旅游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职业实践中训练和强化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子模块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有:(1)全程服务训练,与企业联系(旅行社)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人员指导(首站接站服务、饭店内服务、核定日程、各站服务、离站服务、转移服务、末站送站服务及善后服务)学生真实训练(学生边学边练,独立操作,直至熟练)总结评价(企业人员、教师、学生)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和培养综合应用能力。(2)特殊服务训练,让学生先跟班熟悉旅游企业对游客在餐饮、住宿、娱乐、购物方面个别要求的处理以及其他方面个别要求的处理,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处理方法,然后顶岗真实特殊服务训练,在企业人员指导下,学生边学边练,学做结合。在训练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处理个别要求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服务态度、质量和效率。

总之,模块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从纯理论说教向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转变;二是从课内教学向课内外教育转变;三是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和个性化教学模式转变;四是从单向灌输式职业道德教育向多方合作互动式职业道德教育转变。

参考文献:

[1]缪鸿孺.高职旅游三阶段校企合作职业道德教育模式[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5).

[2]顾炎强.英特尔未来教育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J].上海电教,2003,(1).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职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模式探讨与研究》(编号:05JY232)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提高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关于选课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