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思考

时间:2022-10-29 06:12:49

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思考

【摘要】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衡量管理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的产生和运用,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发展到管理的各个领域,成为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的再生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研究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入手,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内部控制的内容及方法等内容的阐述,较为全面地论证了内部控制制度的特征。其次,结合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现阶段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提出了完善投资管理制度、对医院实施全过程监控等建议。希望能够以此促使医院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效率,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审计 预算控制 风险管理

一、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一个经济单位,不论其规模大小和业务繁简,都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高效率的、相对低成本的组织指挥机构和先进有效的管理体系。内部控制制度就是这个先进有效的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

(二)内部控制的内容

内部控制大概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一是授权、分权控制。由于现代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环节日益增多、业务纷繁,领导不可能事必躬亲,包揽一切事务。因此,必须将事、权进行合理划分,对下级授权、分权,规定各级人员处理某些事务的权力。在授权、分权范围内,授权者或分权者有权处理有关事务;未经批准和授权,不得处理有关的经济业务。这样,把各项经济业务在其发生之际就加以控制,使各级业务人员都能在其位、谋其政。“权”和“责”是相互联系的,建立内部控制系统时,必须将每个部门或个人按其所授权力或所分权力的责任相联系,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应予履行的任务及其应负的责任,并定期进行检查,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从而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控制。如一项经济业务从发生至结束的整个过程中,谁核算、谁经办、谁复核、谁验收、谁审批等都应在制度中予以充分说明,做到分工负责,权责分明。二是业务程序标准化控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行科学化管理,一般可将每一项业务活动,都划分为六个步骤:授权、主办、核准、执行、记录和复核。这种按照客观要求建立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不仅有利于实际业务活动按照事先规定的轨道进行,而且对实际业务活动做到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这种标准化处理程序,可用成文的制度表示,如各种管理制度;也可以绘成流程图,如各种业务处理程序图。采取这种方式控制,不仅经办人员有章可循,能按照科学的程序办事,而且可以避免发生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的现象。

(三)内部控制的主要方法

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则是适应性原则。各个单位的情况不尽相同,内部控制的制定也应该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通常来讲,内部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是否达到。内部审计的内容十分广泛。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营管理审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二是预算控制。预算控制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等内容构成。预算控制的内容可以涵盖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等诸多方面。许多成功公司都很重视预算控制制度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大的跨国公司,都把经过批准的预算当作公司或公司的法令来执行,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单位如完不成预算,将要受到处罚。在实际的工作中,预算编制不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其决策权都应在内部管理的最高层。由这一权威层次进行决策、指挥、协调。预算的执行层由各预算单位组织实施,并辅之以对等的责、权、利关系。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通过预算的编制和实施,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比较分析内部各单位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

二、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上内控观念淡薄

医院内部控制环境是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有效执行的基础,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医院以及卫生系统普遍存在内控环境薄弱的问题。有的医院把内部控制理解为汇总各种规章制度;有的医院在处理内控与管理、内控与风险、内控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时认识上有偏差,把加强内部控制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有的医院虽然建立了规章制度,但制度没有随着业务发展和客观环境的改变而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有些制度侧重于法律约束,缺乏必要的程序控制,有些制度缺乏必要的奖罚措施,更多的则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制度但缺乏严格的监督检查。出现这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医院的管理在思想上对内控不够重视。

(二)经营上内控机制缺失

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要正常运行需建立严密的控制程序,而每一个程序的执行都需要付出一定的运行成本。一般来说,内部控制系统设置的环节多,运行的效果可能就好,控制目的就容易达到,但也增加了运行成本。正因为如此,各个医院往往不愿意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内部控制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三)监督上内控落实不了

虽然财政部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但这个规范仅适用于企业,确切的说还只是处于企业试行阶段,而目前关于医院的内部控制评价监督体系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因此缺乏一个统一的评价体系。如对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原则,制衡机制不健全,缺乏对决策层的约束监督,缺乏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相互制衡。可见,缺乏应有的监督机制,任何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都难以发挥其作用。

上一篇:面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中国宏观审慎监管 下一篇: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