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2-10-29 06:09:26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场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主渠道,而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认真思考21世纪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总体上把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走向,是摆在广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需要做深入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222-03

过去的20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世纪,其中好多时间都可以用狄更斯《双城记》的开头语来形容: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而21世纪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满含希望、富有机遇、面临挑战的世纪。随着改革的全面深人,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社会民众的思维模式将继续改变,我们曾习惯的“熟人社会”已大变样,越来越像很多社会学家所形容的“陌生人社会”,这无疑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和挑战。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面临许多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场所,因此,认真思考21世纪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总体上把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走向,进一步调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授课方法和模式,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摆在广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教材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综观高职院校的现行招生渠道,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通过普通高考录取,通过学院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录取、通过普通中专对口升学录取、通过与中专学校合作采取“三二连读”模式录取。这些学生不管是从基础知识还是学习能力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不管从高中阶段课程类型的设置还是从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的确定来看,普通高中的学生与普通中专的学生,存在很大差异。不管是从学生的理论水平还是从思维方式来看,同样存在不小差距。普通高中阶段以高考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培养。普通中专阶段,更侧重学习的实用性和服务性。而学生在升入高职院校后,使用的是同一版式和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这样情况,不管是对于学习者还是对于授课者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普通高中的学生,高中阶段经过了较为系统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与训练,政治学习能力较强,对教材的学习和把握能力都比较强。而普通中专的学生,在这些方面则较为薄弱。

2.学生热情低,实践环节缺乏。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缺乏学习动力。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要通过严格的考勤才能维持。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甚至还做着与课堂无关的事,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没有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热情,而授课老师只能以附加诸多条件为代价来实施教育。求知者没有求知欲望,教育者只能采取灌输式教育,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半成了捆绑式教育,违背了开设该课程的初衷。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基本是以课堂学习为主,由于受现实条件的制约,但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学生走出课堂、直面各种实践环节的机会较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公共必修课,参与学习的学生涵盖全部专业的所有在校生,受师资、实践场所等方面的影响,思想政治课的实践很难做到系统化安排。

3.师资队伍不稳定,缺乏专业性和长效性。在我国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一支非常独特的师资队伍,他们不仅担负着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还要承担高职院校的新特点所赋予的时代新任务。高职院校将为社会发展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大多以工科类为主,普遍地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公共理论课而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认识存在欠缺。迫于上级的压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给予满足,而实践教学却面临缺乏时间保证、经费不到位及师资不足的尴尬境地。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机构设置未能充分落实、教师待遇与专业课教师有一定差距等问题,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的地位普遍不高,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此外,还存在着师资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足、缺乏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教学科研组织亟待规范等问题。由此而导致思想政治课师资队伍不稳定,缺乏专业性和长效性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

二、改革

1.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正如有学者所说:“大学之为大学,全在于一个‘大’字。所谓‘大’,不仅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更重要的是指心灵自由的无限性,即那种‘至大无边’的生命自由状态。大学的本质与其说是传授知识,创造知识,还不如说是创造自由的心灵。所以,大学精神本身是一种人文精神,大学教育首先就是关于人文精神的教育。”因此,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应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目标。20世纪末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物质欲望急剧膨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体现为数字化,我们更多地习惯于用各种数字来衡量和评价社会的发展,各种指标和指数应运而生。重科学轻人文的现象,没有减轻,似乎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以至于很多人达成这样一种共识:现在社会已丧失了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奠定了它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承认的,古代的中国文明即使在今天的世界,也“有着他们自己稳定的立足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立足于本土,发掘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精神内涵,结合时代特色,因势利导,并且结合学生们的专业特色,开发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堂教学素材和课堂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课不再流于形式。

2.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花朵。教育是育人,哲学是人学,没有争论就没有发展,教育需要思考,需要论争,没有审问和明辨的教育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理想教育。柏拉图很早就提出教育的最高形式是哲学,教育作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必须走向哲学。理想,是一个美丽而又奢侈的词汇,每代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正因为理想的存在,正因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社会才得以发展和进步。如此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应做出相应的挑战,应把重点放在如何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上,而不是单纯的说教。“授人以鱼,不如受人以渔”。应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判断、如何分析、如何选择,而不是单纯的告诉学生应该是什么。尤其是对于大多数的“90后”而言,极具个性的青年一代,单纯的灌输已收效甚微。而思辨能力的提升需要深厚的哲学底蕴,纵观中外历史,无数的学术大家,首先是哲学大家。所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应适当的开设哲学课程,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3.加强“三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主要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技高,更要品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三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所谓“三师型”师资队伍,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不仅要具备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专业素养,还具备一定的专业课知识素养,另外还要具备相当的职业指导师的素养。

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领导,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地位,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中,作为学校重点课程进行建设并且保证相关资金投入到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以此保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其次,需要加大投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培训学习,积极培养学科骨干带头人。加强对外交流,聆听社会的声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内容能紧抓时代脉搏。

上一篇:数学物理方法教学改革 下一篇:素质教育呼唤教学管理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