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儒家美学思想构建当代大学生审美涵养

时间:2022-10-29 12:40:44

用儒家美学思想构建当代大学生审美涵养

摘 要:当代部分大学生流行逃避思想、调侃正义、及时行乐的犬儒主义,缺乏高远的理想信念和超脱物质名利的精神追求,失去了作为主体最根本的主动性、超越性、道德性和自由性。而儒家优秀审美文化崇尚伦理道德、注重人文理性、倡导“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突出“关心社稷”的爱国精操,通过“仁”之人生境域内修心灵之美,以及用“和”的理念体验“天地与我并生”从而外修人际之美这两个角度构建大学生的审美涵养。

关键词:大学生;“仁”;“天人合一”;审美涵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74-02

在中国,大学学子历来被看作是国家的栋梁、社会改革的先锋、民族振兴的希望。他们不仅会妙手著文章,更会铁肩担道义。他们思想纯净,理想高远,学习勤奋,工作热诚,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准则,他们有一股咄咄逼人的锋芒,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为社会、为理想献身的精神,成为社会进步的精英和骄傲。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开始发生悄然变化,进入所谓的犬儒主义时代:逃避思想、调侃正义、及时行乐、追求物质享受、追求短期效益。他们普遍缺乏高远的理想信念和超脱俗世、俗物的精神追求。相反,更多的大学生津津乐道于物质享受,沉迷于物质追求,甘心成为“物质”的俘虏并沾沾自喜。在对物的追求中,他们消解崇高、瓦解传统价值体系、追求片面而低俗的感官刺激、满足当下欲望,削平了审美空间、泯灭了对崇高和永恒的追求,消蚀了人性的丰富内涵,把自己变成了失却深度的“单面人”。其本应独立的主体人格在“物”的指挥棒下被异化和肢解。

一、当代大学生审美涵养现状

据调查,在理想信念上,当代大学生有近一半的人把理想定为做“新四有新人”,即有房、有车、有钱、有闲。因此,他们一方面贪图享乐,害怕吃苦,不能耐劳,一方面又把关注点和精力都放在能为其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事情上。在学习上,他们热衷于学习为社会所急需的、能为其带来好工作的科目;对于“直接效益”不那么明显的科目,他们在上课时往往自顾聊天、吃巧克力、听随身听、化妆、呼呼大睡、半搂半抱着谈情说爱、打手机,旁若无人。在交往中,他们缺乏诚信,往往为小利舍大义。具体到在与老师的交往中,他们喜欢在课堂上讲故事、在考试时能让他们轻松“过关”的老师。平时对老师不尊敬不看重,缺乏应有的礼貌,但在面临升考研的时候,他们就围着教师团团转,借书、提问、要资料,一旦事过境迁,不但不归还所借的书籍、资料,面对面擦身而过也不会打招呼。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他们喜欢结交有“实力”(包括能力、职位、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等)的同学。在价值取向上,他们在追求个性张扬的同时崇尚标新立异与“快餐文化”,追求奇装异服和奇形怪状的发型,对事物的美丑缺乏应有的判断力,在崇高与低俗之间更乐道于低俗享受。

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之骄子,作为民族和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这种过分受制于“物”和感官刺激而无法超脱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令人担忧。要能成为民族和国家的栋梁,他们首先要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和远大理想的人,成为一个对真理、理想、公平、正义、诚信、健康有着执着追求的、能自主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体。按照马克思的话说,即是要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然而,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落入俗物的窠臼,跪拜在金钱物质的面前匍匐生存,将自己的精神束缚于物欲和感官刺激中不能自拔,失却了作为主体最根本的主动性、超越性、道德性和自由性。

二、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和提升大学生审美涵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程积淀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地域风貌的灿烂文化,它崇尚伦理道德、注重人文理性、倡导“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突出“关心社稷”的爱国精操。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塑造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审美境界、培育高远的道德理想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使生命获得一种从容、一种豁达,一种通过超越有限而进入的人生自由境界,从而使人能够在精神与物质之间、自我与社会之间、生命与宇宙之间、崇高与低俗之间保持着一种张力的平衡,一种完美的和谐。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美学文化中,儒家美学文化无疑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佼佼者。儒家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它始终把探寻人生意义、人生理想、人生态度作为旨归,它必将对提高大学生审美涵养有极大裨益。

(一)用“仁”之人生境域内修心灵之美

“仁”在儒家思想里是人的一种本质规定性,它是人的自身力量和道德自由。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表明“仁”的境界是可以通过主体的自我控制、自我完善来实现的,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对于实现人生的审美追求是非常重要的,正如皮朝纲所言:“极高审美境域的活动是指在实现人生的价值与追求生命的意义的过程中,主体对自身的终极价值的实现。”[1]引导大学生追求“仁”的境界,可以使其在积极把握自身前途和命运的同时,养成荡然的胸怀,形成与天地宇宙同流的伟大人格境域,也就是后儒提倡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2]。这样的人格境域促使大学生将无执的通感与开放的仁爱精神达到充盈状态,在这种状态中,道德愉悦和审美愉悦达到了统一,从而也使人达到了自由。这种充盈之美境有助于大学生摒弃趋名逐利的短浅追求,从而使其自身从内在心灵求得生存的勇气、信心和希望。具有这种仁爱力量的大学生更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可以更融洽地融入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现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极高道德境域。

儒家关注人生美德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十分注重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凸显个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对个人的人生行为和生命存在加以确证。比如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能站在自己好恶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地看待他人的好恶,何愁人际关系不和谐呢?孔子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五者”即“恭、宽、信、敏、惠”。现在的部分大学生对人对事都缺乏恭敬之心、宽厚之心,狂妄自大,蔑视崇高、蔑视规范,缺乏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叩问,对父母的馈赠不感恩,对朋友的帮助不言谢,对老师的教诲不用心,稍不如意就愤世嫉俗、大发牢骚,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好像周围的人都亏欠他。所以,有必要引导大学生经过长期修炼把握“仁”之“五者”,把仁变为自身自然而然的行为――克服和控制,处理好己与人、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由内及外,由己及人,通过“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美好情愫体验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从个人内心的自省和自律,外达于和他人的仁爱相处,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再认识自我和提高自我,以拓宽自己的心量。

(二)用“和”的理念体验“天地与我并生”之审美境域

“和为贵”是儒家思想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倡导一种与人、与物、与天地的和谐共荣,是一种大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也认为“美是和谐”。“和谐论美学界定美的本质的特殊方法,是将人类所有审美活动与审美感受都视为一种关系的产物,包括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社会与个体的关系,理性与感性的关系,等等。并且从这样一些关系中总结人类审美活动与审美感受中存在的规律。”[3]儒家的“和为贵”正好体现了这一审美主旨。它首先用“和”的理念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贵和持中,和谐中庸,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从人格的建构来讲,“和”指性情的适中,不偏不倚。提倡“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它将“和同”与快乐联姻,鄙视独吃独占和自我炫耀,提倡分享、付出与奉献。它是中国人生美学所极力追求的一种审美境域。一种较高的综合素养与精神境界,一种比较达观的生活态度与待人处事方式。现在的一些大学生看不到这种“得”与“失”之间的辩证关系,成天患得患失,斤斤计较,过分强调个体的权利,锱铢计较于所付与所得之间的平衡,凡事都力争自己多获益一些、多占便宜一些、多得一些,这样的心态,即便是“为乐”众多,恐怕也难以获得持久的心灵愉悦。其次,儒家用“和”的理念消除人与天地与自然的隔阂,提倡“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在儒家看来,天地宇宙的构建以及自然万物的相依相存都是依靠“和”的规律。“万物各得其和而生”(《荀子・天论》),和是万物得以生成的依凭,是万物间普遍存在着的和谐统一关系。这一思想要求人们爱护自然,不肆意破坏自然,顺应自然,善待动物,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人与自然天地之间的和谐协调,是审美的最高境域。儒家的这种“与天地万物共生”的“和合”美德在环境日益恶化、资源逐渐紧张的今天,对于大学生塑造世界观和宇宙观极为重要。现代工业涸泽而渔、杀鸡取卵似地开发突进,对自然对物种对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蓝天白云不见了,众多物种濒危甚至灭绝了,雾霭日子增多了,极端天气成了常客了,这些人为造成的恶果都是缺乏与天地共生的“合和”观念造成的。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脊梁,他们是否具有“天人合一”、“天人协调”、“取物以时”、“仁爱万物”的观念,直接影响到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总之,大学生审美涵养的建构离不开中国博大精深的美学传统,儒家人生美学在天与人、心与物、人与人诸关系的整体把握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和独到的见解。它强调主体的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强调心灵的抒发,强调要在现实人生中达到一种精神解脱和超越,以追求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的完满统一。用儒家人生美学思想构建和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涵养,使其养成意气风发、诗意盎然的精神风貌,深化大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正确认识,引导其明辨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超越现实物质的诱惑,追求生命的真正价值。只有饱含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精神、散发着智慧馨香和人性光辉的大学生才能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皮朝纲,等.审美与生存――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蕴及其现代意义[M].成都:巴蜀书社,1999:51.

[2]李翔海.生生和谐――重读孔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117.

[3]杜秀玲.“和、合”的美学元素分析[J].包装工程,2010,(10):143.

上一篇:试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探索 下一篇:胡适的“教育救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