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分析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10-29 12:38:21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分析及防治措施

[摘要]: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加快,在各大城市房屋的建筑也在快速的发展,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扩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也不断的产生,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目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麻面、蜂窝等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通病,本文结合作者的多年实践经验就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通病进行分析,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 质量 通病 分析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渐升温和城市市政建设项目的逐渐增加,混凝土施工是当前建筑行业普遍采用的施工方式,混凝土施工具有快速、整体结构等特点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但是由于目前承建商的资质参差不齐,在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配备不能到位,不能按照施工图纸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造成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众多质量问题已,已经成为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通病。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质量和安全隐患,不能满足业主的质量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的使用年限。因此,要求承建商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从而保证工程能达到合格要求,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度。以下是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的分析。

二、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造成质量问题的大多数原因是由于未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项目设计或在施工过程中未依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目前遭混凝土工程中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是麻面、孔洞、蜂窝等表面问题。下面就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

1、蜂窝产生的原因

蜂窝顾名思义就是在混凝土凝固后产生像马蜂窝一样的缺陷,造成这种缺陷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任何一项不规范的操作都能产生此类缺陷。产生此类缺陷的主要原因是水泥和骨料没有进行很好的凝固。首先是在施工过程中骨料和水泥的使用比例不准确,骨料多,水泥少造成在凝固过程中水泥不能有效的填充到骨料之间的缝隙内,从而产生蜂窝。其次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振动棒的功率、震动时间较短、为按规定要求调整震动距离等原因造成的振捣不实,造成混凝土的密实度降低,从而产生蜂窝状的质量缺陷。第三是由于原料的质量不合格和设计的不合理产生蜂窝状的缺陷,在施工过程中未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对骨料的力度和水泥的型号进行选择,使用的骨料粒度过大或水泥的型号过小造成混凝土的和易性差,不能进行很好的凝固。项目设计时未周密的考虑,造成结构中钢筋的密度过大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振捣的密实度从而产生蜂窝状的缺陷。

2、麻面产生的原因

麻面是混凝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表面质量缺陷,虽然不会影响到建筑项目的内部质量,但是,这是人们最易发现的质量缺陷。麻面属于表面缺陷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表面未能进行良好凝固造成的。首先未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和涂刷隔离剂极易造成混凝土在脱模过程中出现表面麻点,其次,没有对混凝土进行捣实或水泥的型号过小,混凝土的密实度不够,脱模后出现麻点。

3、孔洞产生的原因

孔洞的出现在混凝土工程属于较大的质量问题,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孔洞的出现会影响混凝土浇筑的整体性。产生孔洞的原因比较具体,就是混凝土未填充的位置即出现孔洞。混凝土不能及时的流动到相应的位置或此位置有阻碍物都会造成孔洞的产生。钢筋的密度过大、混凝土的配比不合理、未能有效的震动捣实都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孔洞的产生。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原料的质量,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有大块的杂物进入,在浇筑的过程中也未能及时大发现,进入到混凝土的凝固过程中,待凝固完成后就会有孔洞的出现。

4、露筋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内部主副筋和箍筋在结构构件表面。导致钢筋与混凝土不能进行有效的结合,产生应力中断,对建筑的整体结构有严重的影响。是建筑项目的重大安全隐患。露筋主要的表现就是混凝土没有对钢筋形成包裹,致使钢筋外露。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钢筋和混凝土不能进行有效的结合,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钢筋表面有油污,钢筋和混凝土的结合力较弱,水泥的型号较小在拆模的过程中出现剥落现象,在出现孔洞的地方产生露筋缺陷。原料质量的不合格,出现大块的骨料卡在钢筋之间,不能使砂石浆有效的对钢筋进行包裹造成钢筋的外露。

5、裂缝产生的原因

在施工结束后由于施工质量和养生质量的不到位就会出现表面的裂缝,虽然不会影响到建筑的内部质量,到也也影响工程的交付使用。产生裂缝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前期的施工质量较差,由于收缩的不均匀产生表面裂缝。另一种原因是在后期的养护过程中,由于不能及时的进行水分的补充造成在干燥的过程不能进行均匀的凝固从而产生表面裂纹。

6、夹层产生的原因

夹层的产生是在混凝土的凝固过程中两层的混凝土不能进行同步的凝固。影响混凝土的整体结构。造成这种缺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有其他杂质的进入或在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不能进行连续浇注或一次浇注的混凝土较多,造成混凝土的凝固出现不同步现象。

7、表面不平整

表面不平整是由于在施工结束后为及时对表面进行刮平处理或施工未达到技术标准要求,这两种原因都能造成表面的不平整。

三、技术层面防止措施

1、蜂窝的防治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各种物料的配比,保证原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在搅拌站进行混凝土搅拌时要保证搅拌的质量,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在浇注过程中要执行分层下料和振动捣实,对于下料高度超过2米的要设置溜槽;在浇注的过程中艳随时检验模板缝的严密性,防止漏浆现象的出现。

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小的蜂窝可以用水泥砂浆抹平后再进行压实操作;对于出现的较大蜂窝,应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麻面的预防措施

在施工浇注前必须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3、孔洞的预防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分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并防止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对易产生孔洞的局部部位,提前采用高强度的细石混凝土进行局部浇筑,并辅助采用细振捣棒和侧面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密实。

4、露筋的预防措施

在浇筑的过程中,保护层厚度以及钢筋的位置符合要求,若钢筋过密,则采用相应粒径的石子,确保混凝土配合比达到要求,若灌注高度在2M 以上,则下料时要采用溜槽,以避免产生离析的问题。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保护层的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使钢筋下垂挠度减小。砼振捣时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并及时调整直正;拆模时间不宜太早,避免碰坏棱角。

5、裂缝的预防措施

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骨料,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避免出现水灰比过大而形成的裂缝;避免混凝土搅拌很长时间以后使用;提高模板的施工质量,避免由于支架的下沉,脱模过早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进行充分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加强养生工作。

上一篇:新时期节能建筑设计与创新技术研究 下一篇:沥青路面基层透层沥青的选择与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