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动因和趋势

时间:2022-10-29 11:11:21

我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动因和趋势

一、引言

转轨中的中国经济具有独特性,经济结构的演变在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走出了一条独特轨迹。这种轨迹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很难解释,也是别的发展中国家很难模仿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在不断调整和不断演进过程中,经济结构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些变化集中表现为:市场结构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产权结构的变化,单一产权结构向多元产权结构转变;供需结构的变化,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向供大于求的“过剩经济”转变;逐渐形成的外向型经济结构,封闭型经济结构向开放型经济结构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向多元经济结构转变;企业组织结构由政企合一的直线制等级模式向现代公司制转变。循着这些变化的轨迹,本文的写作思路是,首先深刻分析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因:需求和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制度变迁、技术进步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中国经济结构演进的过程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在上述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趋势将会呈现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次级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行业集中度渐强;产权结构向多元化转化的态势将会延续。

二、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动因

(一)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一需求和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1,需求结构的转变和需求量的增强是经济结构演变的诱导性动因

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的整体结构发生变化。由以前主要以消费食品和底端物品向消费服务和高端物品、奢侈品和耐用消费品转变,所以产业结构也向高科技行业和服务业进一步转化。投资结构一直不合理,重复建设和水平化低效益投资过多,导致投资收益一直维持在低水平,并造成了能源和资源浪费。正因为如此国家采取节能减排措施。让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化工业逐渐向科技行业和低污染低耗能行业转移。需求的因素具有决定性,引导了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业转移。

2,供给结构不合理反过来抑制了需求,加剧了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转变

我国是一个正在迈向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对于能源等原材料的需求旺盛,但是市场的供给是缺乏弹性并且像石油和煤等工业原材料的供给是逐渐减少的,所以由于资源的缺乏导致了供需不平衡,这样一些依赖原油等资源的行业将会受到限制,所以供给结构不合理尤其是能源结构不合理反过来抑制了需求。我国资源的紧张局面可以在每一次上调电价和油价的措施中找到答案。因为资源的严重缺乏将使我国的经济结构进一步向低耗能行业演变。

事实上在中国经济的现实中,需求和供给之间既有量的矛盾又有结构的矛盾,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供需总量的不平衡也是经济结构的动因(总量不平衡是常态,但是可以通过市场调节),但是相对来说扭曲的供需结构矛盾却是主要因素,显然正式供需结构化的矛盾成为了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的主要根本动因。

(二)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最显著动因一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

中国的经济发展最初就是从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开始,因为是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制度变迁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从而进一步对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产生影响。中国的制度变迁是从诱致性制度变迁开始,随后以强制性制度变迁引领的两种模式交互作用的过程。发端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自发承包集体土地分散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中国式经典案例。随后从农村向城市扩展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政府主导下的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的制度演进过程。

(三)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进程是由政府主导的

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过程中。非国有经济性质的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发展至关重要。而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与西方国家的市场化进程的根本区别在于:西方国家是从自然经济直接过渡到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而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中除了传统的自然经济以外。还经历了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从制度层面上看。我国的市场化进程还涉及到市场体制如何与公有制相结合的问题[参考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第252页。]。因此,我国的非国有经济主体从开始就具有独立于传统计划体制的“体制外”发育的特征。“体制外”市场主体借助两种发展形式:国内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而采取这两种形式发展的前提是制度创新。

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关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法律规范的制订和实施过程可以看出。制度变迁是个体私营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而且这种“制度”一开始就表现为一种最高的正式规则的形式。个体私营经济、集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是“内源型”市场经济,而包括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是“输入型”市场经济。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如果没有国家提供法律层次上的制度供给,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是不可能的。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而这一改革过程始终是由制度创新推动的。迄今为止,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78-1986年是第一阶段,主要是改革政府与企业的各种关系。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1987-1991年是第二阶段,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自。1 992-1 997年是第三阶段,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1997年以来是第四阶段,在“抓大放小”、“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下,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重组。同时,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1,产业结构演变中政府的主导作用逐次渐强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也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过程,并且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政府主导的渐进式制度变迁越发重要。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四次大调整。第一次是纠正严重失调的“农、轻、重”比例关系,第二次是认真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和提高”。第三次是扭转产业结构“轻型化”倾向,第四次调整集中体现在“十五”计划时期。是基于经济“存量”的全局性战略调整,它以调整国民经济的总体布局为核心。主要涉及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因而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更强。

2,政府的改革方案促成了市场结构变化

市场结构的变化以制度供给型价格结构演进为核心。自80年代初到90

年代中期,我国不少商品和要素的价格采取“双轨制”这种渐进的制度变迁形式。直到1 997年,中国的价格双轨制在渐进变革的方式中终于基本完成了市场化的转轨任务。有学者认为,计划内价格与计划外价格并存的“双轨制”是当时中国利益格局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制度选择。国家财政收入的约束、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压力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寻租需求”是这种选择的主要原因[参考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第135-144页。]。据估计。价格“双轨制”(紧缺物资平市差价、汇率差价等)所导致的“寻租”,在1 987年和1 988年分别达到2000亿元和3500亿元,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0%-25%[参考胡和立:《腐败:货币与权力的交换》,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第36-43页。]。也有人认为,双重体制在国有部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在一开始就以一种渐进式推进和局部扩展的价格自由化构筑了“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理想框架,与当时改革决策层对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的认识与理解是一致的[参考安东建,《中国经济改革的结构与未来方向思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检,2004,第318-319页。]。然而,价格“双轨制”确实为非国有企业能够在计划配置资源的体制下生存和发展,做出了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

(四)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最基础动因一技术进步

1,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演变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经济结构演变归根到底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技术进步就成为经济结构演变的又一主要动因。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主要反映在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生产结构、要素禀赋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技术进步有多种形式。一是自主的技术创新,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进步。例如专利技术、商标以及专有技术。二是通过技术引进(技术贸易)取得的技术进步。当前。技术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三大内容之一,而且技术引进已经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三是通过技术扩散(技术外溢)和“干中学”而获得技术进步。在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对外投资以及经济技术合作过程中。技术的外溢效应广泛存在。

2,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演变的最基础动因

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通过直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利用外资等形式改造传统工业和农业。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国内传统工业设备与引进设备之间的技术差距平均在30-50年。为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我国进口贸易的指导方针一直是: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确保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及基础设施的重点建设:扶持机械、轻纺和交通设备制造等加工工业的技术改造:积极支持电子、信息、航天、生物工程和新能源、新材料等先导产业的发展:认真组织重点建设物资、农用物资和“以进养出”物资的进口。因此,进口贸易的各个方面都包含着直接的技术引进和间接的技术扩散。

技术进步还推动我国一些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最基础的助推因素。最为典型的是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在我国是伴随着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在“干中学”的过程中诞生和发展壮大的。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产品的信息产业。不断生产和更新技术本身,正是这些技术产品不断改造和更新着其他产业,因而从整体上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创造了一些新的生产制造系统。这些新的生产制造系统和管理模式改变了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生产结构,并通过企业间横向和纵向的连锁效应形成新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网络。除了信息产业之外。航天工业、新能源新材料工业、环保产业、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从产业结构方面考察,技术进步的另一重要作用是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和产业梯度转移。由于生产设备和供应的专门化、共同生产要素的形成与使用、技术的外溢效果、生产的协同性和需求的互补性以及信息成本的降低。会形成某一产业及相关产业在特定的区域聚集成长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空间组织。同时,生产相同产品且具有正式和非正式互补关系的大量企业出现地理集聚,这便是产业的集群化。知识溢出、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之间存在互动的作用过程,即发生在空间距离接近的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产业集群发展又反过来强化企业间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外溢效应。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基于技术梯度的垄断竞争格局。少数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总是企图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维持垄断优势。并通过前向连锁和后向连锁将相关企业通过技术纽带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网络。

3,技术进步也是区域经济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因之一

如同技术革命推动国际产业发生梯度转移一样,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逐步形成一种基于资源禀赋和技术差异的梯度分工格局。受技术进步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技术层次较低的产业正在逐渐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再向西部地区转移。所以,产业梯度转移过程实际上是以技术为核心的生产要素的一揽子转移过程。

4,技术进步还通过改变要素禀赋结构对经济结构产生影响

首先,技术进步可以增加要素供给的数量,也可以提高要素的质量。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从而增加资本积累:新技术的采用有助于开发新的自然资源,并以人工合成的新材料替代天然原料:通过教育投资和科技培训I可以增加熟练劳动力(人力资本)的供给。人力资本的技术水平和物质资本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会改善要素供给的质量。其次,技术进步会在既定的产出水平上减少要素投入,相对增加要素的供给量。技术进步往往并不是“希克斯中性”的,大多是节约资本型或是节约劳动型或是节约资源型的。无论哪种类型的技术进步都会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

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要素供给数量和质量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要素投入比例的变化,会改变一国既定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根据H―0―V模型,要素供给结构的变化会改变部门和整个经济的产出向量。这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林毅夫等人认为。技术结构内生于要素投入结构,某项技术的实施,需要通过相应的要素投入结构(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来实现。而投入品的相对价格是由经济体系内部的禀赋结构决定的。在技术扩散的过程中,极

小化应用成本是选择适宜技术结构的关键,其基本原则在于保持技术结构与禀赋结构之间的一致性。

5,技术进步还会引起市场结构变化

首先。技术创新会带来同质产品的水平差异和异质产品的垂直差异,从而构成垄断的市场基础。基于技术创新的内部规模经济和基于技术外溢的外部规模经济使技术领先的企业能够比同类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租金”而具有更强的技术垄断愿望和技术创新动力。因此。技术进步会使市场结构演化为“垄断竞争”格局。其次,行业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活动(R&D)需要高级的人力资本投入和巨额的物质资本投入,这会给许多企业造成对关键技术进行研发的进入障碍同时也增大了技术研发的风险。行业内的一般中小型企业由于研发实力不足。只能居于以垄断企业的核心技术开发为中心环节的技术创新链条的低端。巨额的初始投资和研发费用形成了较高的行业进入障碍。这种进入障碍会加强具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的垄断地位。最后。技术创新还会导致新的市场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的产生。

(五)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外部因素一国际分工格局

随着中国经济外向型特征的逐渐显现,目前中国超过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是中国经济融入国际分工格局的标志。源于新技术革命的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所引起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推动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演进,由于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在分工形式上,国际分工从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分工的边界是生产要素,是价值链上具有劳动要素密集、资本要素密集、技术要素密集或其他要素密集性质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分工。由于分工层次的细化和深化,迂回生产各个环节的投入要素的异质性增强。并由此导致中间产品也越来越表现出要素的性质。从而强化了分工的要素“边界”特征。

国际分工同时导致了我国外贸结构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变,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中国企业要增强竞争力,必须在国内转变产业结构,对外就是体现为贸易结构的演变,这种演变的要求是客观的,不仅是由外部传导的,而是内外部相互作用的。同时国际分工引导我国市场结构的演变,主要原因在于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调整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应该不断进行的,公司组织结构不断演变的结果是大企业领导的行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演变,最终将促使市场结构演变。

从国际分工的主导力量来看,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宰。传统的以国家为界限的分工已明显弱化,跨国公司经营的企业内国际分工、跨国公司之间的国际分工、地区经贸集团所组织的国际分工以及协议性国际分工,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主流。因此。国际分工已经从国家层次向企业层次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受制于同一分工体系。由于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流动性增强,原先以比较成本和要素禀赋为基础的国际产品间分工和贸易逐渐让位于基于要素可流动的产业内贸易、垂直专业化贸易和公司内贸易。而实现这种转变的主体是跨国公司。而我国像联想华为这样的公司已经参与了国际竞争,同时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等已经是代表性的跨国公司,正在逐渐扮演国际分工主体的角色。

三、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趋势

在上述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趋势将会呈现出: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次级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结构变动,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演变。由于大量滞留农村的劳动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非农化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的可能性较小。农业劳动力将持续向其他产业转移,同时,绝大多数农产品需求弹性较低,其消费的比重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而有所降低,工业对原料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也将随着产品加工程度的提高而不断降低,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第一产业的快速增长,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将明显降低。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增强,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比重会有所增加。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在第二产业内部,一些传统产业比重将下降,相反。一些高技术含量大的制造业比重将大幅提高,从而进一步实现以高技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而实现经济的腾飞。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就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尽快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以适应海外市场的不断变化。同时还应该有计划地逐步放开资本市场,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应变能力,减少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

在次级产业结构内部第三产业的比重在逐渐增加,由于对服务和高附加值的商品的需求增加,以金融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将会发展到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工商银行以650亿元的年利润位居世界第一,说明我们服务业已经初具规模。

(二)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趋于合理,行业集中度渐强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后过渡阶段,市场结构既不同于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又不同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有自己的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内市场结构也在发生演变。这个时候一些大企业的规模已经形成,垄断竞争的格局正在逐渐加强。市场既有活力和竞争力也有一些企业做大作强并走出国门成为跨国公司。目前像一些自然垄断行业如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等大公司的重组已经完成,行业的集中度更高,企业组织结构更加合理,企业更有竞争力。

(三)产权结构向多元化转化的态势将会延续

我国的产权结构从一元向多元转变的速度正在加强,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畸形,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设置了障碍。从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只有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才能使产权清晰,使企业充满活力,使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得到转变。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资本的机制缺位是产权结构单一化的根源,而现代企业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产权结构多元化,这也是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必要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转变,一方面国家已没有足够的财力来维持对企业的单一资本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无足够的资金支撑企业生产、经营、扩张的资金需求。所以引进外部资金以股权形式持股,为企业融资和增强风险承受能力,企业产权多元化的要求就越发明显,现在为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我们的产权改革正在逐渐走向不可逆转的多元化方向。

四、结束语

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具有独特性,所以经济结构的演变也具有不同的轨迹,探寻经济结构演变的规律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经济结构演进的过程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制度变迁的过程,因此需要揭示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规律,为解决经济结构的矛盾和各种经济结构问题提供理论证据。

上一篇:内生增长理论及其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下一篇:从比较优势理论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