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贸易模式结构研究

时间:2022-05-16 06:03:08

我国服务贸易模式结构研究

[摘要] 世界经济正在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以及国民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本文从模式结构的角度研究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在分析我国服务贸易模式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服务贸易模式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 我国服务贸易模式结构产业内贸易

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以及国民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发展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各国关注和竞争的焦点,也是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提高竞争能力的一项新举措,全面深入地研究服务贸易并促进其快速发展,有利于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有利于我国服务贸易企业在对外开放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获得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对我国未来发展意义重大。然而,我国对于服务贸易的研究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从结构的角度来说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服务贸易的商品结构、区域结构,对于服务贸易的模式结构问题鲜有论及。从专门研究模式结构问题的角度来看,以往对于模式结构的研究也主要局限于货物贸易方面,因此,本文试图在服务贸易模式结构这个问题上做一有益的尝试。

一、我国服务贸易模式结构的特点

首先对于服务贸易同一“产业”的界定有待讨论。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无法按照SITC或HS进行标准分类,根据联合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类方法,服务贸易大体上可以分为10类,即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专有权利使用、其他商业服务以及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BOP中同一类看作是同一个产业。但是这种分法比较粗略,可能会与实际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误差。另外,在10大类项下是否可以继续细分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例如,运输产业下面可以细分为陆路运输、海洋运输、管道运输、航空运输等等。

笔者在计算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时仍沿用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简称G-L指数)计算公式为:

Bi = 1-|Xi - Mi|/(Xi + Mi)(1)

式中:Bi表示第i类产品一定时期的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Xi和Mi分别代表第i类服务贸易的出口值和进口值;Bi的取值为:0

产业内贸易指数的高低对一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是由于自产品种减少,一国可以在更大规模上从事该种服务产品的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二是产业内贸易是同类产品。同等技术含量产品的贸易有利于学习对方在产业组织、技术促进和产品多样化等方面的创新;三是产业内贸易是另一种交易双方相互需求并相互满足的贸易,产业内贸易的高度发展可以扩大双方的相互依赖程度;四是产业内贸易是一国实现比较优势递进的有效途径。

根据联合国数据库 提供数据,笔者得出了中国服务贸易各项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参见表1)。

表12000~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各项产业内贸易指数

资料来源:联合国数据库。stats.省略/Handbook/TableViewer/tableView.aspx

注:数值为笔者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模式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中国服务贸易主要以产业内贸易模式为主。

在10类产业中,产业内贸易指数平均数大于0.5的产业数为8个,占总数的80%。

第二,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两项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低,贸易模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我国保险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始终在0.16之下,最高年份为2007年,达到0.16,并且表现为入超型的产业间贸易。主要是因为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国际竞争力不强,保险服务出口额较低,进口量较大。专有权利使用费这一项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也处于较低的水平,最高年份为2000年,产业内贸易仅为0.12。专有权利使用服务是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中服务项下的最主要项目之一,也是我国的国际收支仅次于运输服务和保险服务的三大逆差来源项目之一。从总差额的情况看,近年来我国专有权利使用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同保险服务一样,均表现为入超型的产业间贸易。

第三,旅游服务和建筑服务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贸易模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当今世界各国公认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从国际旅游贸易进口方面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未来出境旅游的人数将大增。我国不仅作为旅游目的地成为世人注目的焦点,而且也正成为别国和地区重要的客源地。旅游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0.8以上,最高年份达到0.93,产业内贸易指数平均数达到0.87,并且实现大量顺差。

2000年以来,我国建筑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平均数达到0.86,产业内贸易指数最高的年份达到0.99,但近几年有下降趋势,2007年建筑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仅为0.70

第四,金融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上下波动幅度较大。

2000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89,2002年下降为0.72,此后持续走高,2005年达到0.95,2006年产业内贸易指数突然下降为0.28,2000年以来,产业内贸易指数平均值为0.7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我国金融服务产业内贸易指数波动性较大,但我国金融服务业整体竞争力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有关理论研究表明,决定金融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资本(包括人力资本)、信息技术、规模经济以及经济体制。影响我国金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经济体制因素。金融业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映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跌至0.28,主要原因在于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2006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进口猛增,进口额是上年的5.6倍。2004年以来,我国逐渐放宽了外资银行的准入标准,2006年年底,我国金融业按照入世承诺,对外完全开放,外资银行蜂拥而至。外资银行的优势在于资产保值、增值以及银行的服务水平,另外还有信誉等品牌因素。国内银行在管理方面与外资银行有一定差距,这种管理差距直接导致服务水平的差距,中资银行应尽快完善体制及管理人才队伍,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运输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逐年提高,但平均水平不高。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2000年仅为0.52,此后持续增加,2007年达到0.84,但产业内贸易指数平均仅为0.66,运输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较低。中国在货物贸易如此发达的条件下,运输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却不高,原因在于近些年运输服务逐渐成为一项资本密集型的服务项目,而中国通常只能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上显示出竞争优势。

二、服务贸易模式结构的发展趋势

1.我国服务贸易模式结构的未来发展将继续延续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运输、旅游、通讯、建筑、金融、计算机和信息、其他商业服务以及个人、文化、娱乐服务等项目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将稳中有升。

2.保险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将会有较大幅度提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深度和密度属于比较低的水平,未来发展空间比较大;另外,我国对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上的限制逐步放松,在投资股票和海外投资上可能会有比较大的突破;再加上国家政策加大了支持力度,在人寿保险市场上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成熟与发展,我国保险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势必有所提高。

3. 从长期来看,专有权利使用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将有所提高。2000年以来,我国专有权利使用服务贸易逆差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是仅次于运输服务、保险服务的第三大服务贸易逆差部门。但是,“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中国将面临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为“十一五”时期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营造了大环境:“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作为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的同时,也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了大舞台。

在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将不断加大对科学技术研发的投入,技术实力以及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将不断提高。但同时,由于国家之间科技经济水平不同,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上的优势将长期存在,知识产权不平衡状况将加剧,知识产权竞争将更加激烈,以知识产权作为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因而对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较长时间内,中国专有权利交易仍将处于进口大于出口的状态。

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对知识产权管理利用的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将逐步实现由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到制定国际规则的负责任、建设性的参与者的转变,由被动应对知识产权国际规则调整,转向积极主动地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调整并朝着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中国专有权利使用服务贸易的逆差状态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其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也将有所提高。

上一篇:甘再项目资金风险分析及防范预案 下一篇: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和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