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体育兴趣教学

时间:2022-10-29 09:54:31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体育兴趣教学

体育课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教与活动,它不同于其它课程容易组织管理。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对课堂的组织管理非常重要。当前把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它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是提高中学生体育素质的主要手段。下面我结合近二十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体育兴趣教学的体会和看法。

一、体育教学与兴趣之间的关系

学生是否对体育有兴趣,必定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因为学习是一种行为动机,不管什么人,凡是能使他感兴趣的事,他都会想方设法地了解,这是一种不需要外界压力而产生的自觉行动。比如对体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运动欲望,渴求掌握更多的体育技术和技能,不仅使自己个性和意识在活动中表现出来,而且很乐意在运动中实现自己的才华和运动能力。除此以外,更为突出的是上课全神贯注地听讲,认真刻苦地钻研技术,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形成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积极态度。学生处在这种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才能调动起积极的心理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反之,一个对体育毫无兴趣的学生,则表现为另一种态度:无论是什么项目都无法引起兴趣,始终是一种冷漠的态度,更谈不上专心听课、认真思考、积极锻炼。在这种被动的状态学习,动力定型就很迟缓。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配合,单靠教师的努力是不可能的。因为兴趣是事业成就的基础,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发明家无一不对自己的事业充满强烈的兴趣。兴趣是激励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也是获得成功的巨大的推动力,所以学习兴趣程度的深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兴趣培养

1.合理安排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和自身价值。

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完全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中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为主的单一化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使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创造自己。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授课,可以消除体育课的枯燥乏味,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更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此,我确定了激发引导兴趣―学习运动技能―体验成功乐趣―形成体育价值观这一知识与技能全方位融合的心理教学过程。当学生有了参与热情后就转入正常的课堂教学,从动作由易到难的示范模仿,到学生整体自主地接受,结合富有亲切感的生活情景类游戏和比赛性练习,使学生情绪更加高涨,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挥。例如:学习复杂或较难动作时,我有意识地利用动画或多媒体进行启发性辅助教学,用音乐渲染、动作表演附加语言描述情境的方式增加动作的直观性,使动作简单化,迎合学生的心理爱好;对跑类内容我采用定时跑、定量跑、定时定量跑相结合或走跑等形式,或采用迎面接力跑、十字传递、追逐跑比赛,抑或结合一些奔跑类小游戏(蛇形跑、交替跑等),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自觉地在比赛中边动边学边领悟要点。当学生的运动技能达到了预定水平后,再开展各种形式的深化和放松练习,用4―5分钟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小组交流,互相纠错和总结,共同体验和感受运动带来的成功与失败、身体疲劳与心理快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考虑性别、体型和认知等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在不同的练习阶段调整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平等对话的互动过程。对学生来说,营造友好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改变他们紧张压抑的情绪,容易高度集中注意力,树立起自信心,最大限度地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如果课堂上师生关系平等、情感交流信息畅通,就容易产生共鸣效应,在这种松而不懈的气氛中,学生情绪高昂并乐于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示范,积极主动练习,技术要领掌握效果较佳,动作准确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很高。相反,学生通常会紧张拘谨,注意力分散,不愿意接受教师的示范指导,甚至不能充分发挥自我表现能力动地参与练习,也就谈不上课堂效果。要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课前及时调整好情绪,课上做好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课中以优美生动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感染学生;要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仪表、行为;要善于根据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开展多层次教学,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师生之间做到以心换心、以情换情的情感交流,就可以使学生在情感的碰撞中不断掀起教学高潮,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优化体育器材设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环境、场地、器材、教学手法安排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外部环境的变化、新鲜事物的刺激常常会使学生乐此不疲,意犹未尽。因此,课上充分合理利用场地、器材,选配适当的音乐或舞蹈,运用无意注意的心理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也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一点。只有教师不断地改善体育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提供不同的运动项目,同时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和技术水平,探索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吸引学生在体验性活动中不断提升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提高体育知识。值得一提的是,体育兴趣的培养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也可以在教学形式上采用集体参与竞争的方式,如成立校运动队、或者举办中小型运动会,都能更直观、更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体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起到直接的、显著的作用。

总之,实行兴趣教学,教师根据新的《课程标准》选择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以及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使他们自主地学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充分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得到增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关于用iBATIS和数据字典建立数据持久层的研究 下一篇:关于体育课堂的教学评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