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素质

时间:2022-10-29 04:19:28

改革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素质

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教学内容作了一定的更新,于是数学课程改革也随之提出。新课程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迎面扑来,让人为之一振,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改精神。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和探索,促使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在这种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新课程赋予我们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面对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实现“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让每一个人的天赋都得以充分的发挥。人的天赋有差异,每个人将来的成就也会不同。但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就是一个事业的成功者。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使他们每一个人通过学习获得提高,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课堂上不能偏爱优秀的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以平等的充分的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面对全体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活跃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空间,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主动的获得知识,促进良好素质的形成。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让学生动手画、折平行四边形,观察、比较、思考,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又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通过具体形象初步认识分数,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重点理解为什么要引进分数,分数是怎样的数,采用学生动手折纸、画图、均分实物等多种活动形象地认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素质。

二、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注意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数学来源于实践,数学的内容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数学的许多题目与祖国的建设、科技的发展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注意思想品德教育。如某特级教师上四年级“认识年、月、日”的观摩课时,问学生:“1997年7月1日是什么节日?”学生齐答:“香港回归的祖国!”“这意味着什么呢?”老师这一问,把学生引向了沉默,思考,启发再思考,终于一个女同学朗声回答:“祖国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稚声稚气而又饱含爱国激情,使得听课的老师心潮澎湃。我们要学习这位老师的教学艺术,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学习圆周率,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数学领域的辉煌成就,学冲之的科学精神。学习加减法,乘除法的关系,可以进行辩证法的启蒙教育等。

数学科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能够保持持续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适应外界变化,发挥自身潜力,创造性地工作和学习。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一定数量的难题作为讨论思考题,可以让学生经过困难之后更加体会成功的不易,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冷静地寻找错误的原因。计算的繁杂,思维的艰辛,推理的严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加强动手操作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起手、眼、口、脑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容易唤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让学生动手折各种大小的角,让学生制作活动角。通过操作、比较,学生就会想:“角的大小为什么不同呢?”带着疑问进一步思考,分析,从而明白“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张得越小,角就越小”的道理。学生动手动脑,在操作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在思考中学会抓本质特征,解决问题,学生“会学”的本领就在不断的学习中培养起来了。教师要创造情景,达到什么效果,都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决定的。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后创设了一个情景:把3个白球,4个红球,2个花球放在一个集合圈里,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白球占总个数的几分之几,然后在圈子里添上一个花球,这时白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接着又把一个花球换成白球,这时白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学生在这种充满游戏性的情景中领悟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变化与发展的关系。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变化,教学情景的设计和应用,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其最终目的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实用、有效,能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

四、重视数学意识的培养,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意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予以重视的。数学的概念简洁、准确,让学生学习简洁、准确地描述事物的本领。数学研究数量关系,让学生学会认识事物能从数量上加以考虑。数学的推理严密,思路灵活,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进用上推理的方法,能全面地分析复杂的事物。数学意识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如学习计算法则时渗透集合的思想,小数乘除法渗透转化的观念,分析应用题时可以学习多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经常出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例如,这几年新盖的房子真不少,学校、街道、有些学生家里都在盖新房子,让学生讨论盖房子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哪些应该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很高,有的说要计算占地面积,有的说要计算新挖地基的土方数量,有的说要计算门窗面积,有的说要计算工钱等等,教师都给予充分的鼓励,根据讨论出一些实际题目让学生解答。这样,学生切实感到数学对生活,生产的巨大作用,更加喜欢数学,喜欢用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教学就会获得更好的效果。五、整合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例如,在教统计的意义时,我就放弃了书上的例题,而是在班上搞了一个小调查。班里的同学喜欢哪些运动项目,把人数统计出来。顿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灵活,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除了灵活运用教材以外,也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各方面寻找素材,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也可让学生走出校门,使学生能从广阔的大千世界中学习知识。

上一篇:渗透情感因素,构建情知互促型课堂 下一篇:莫让浮云遮望眼审视题旨最深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