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图书馆问题探讨

时间:2022-10-28 12:45:20

复合图书馆问题探讨

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生共存的一种图书馆存在形式,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图书馆管理新模式。未来图书馆模式,不是数字图书馆完全取代了传统图书馆,而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共存互补的复合图书馆新模式。随着我国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字图书馆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诞生并发展起来,并以其存储密度大、占用空间小、资源更新及时、形式灵活多变等优势博得了业内人士的青睐。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复合图书馆将是图书馆的主体形态,并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前进。考虑到国情和世界图书馆发展的进程,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的“复合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定位。

一、复合图书馆的特征及优势

1.特征。复合图书馆要同时承担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传统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主要是收集各种出版物,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这是图书馆亘古不变的使命。在当今时代这些功能将继续保留下去。除此之外,图书馆还成为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中心,具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获取、保存、传播和使用信息等功能,具有自身特有的运行规律和服务功能,而复合性是它的基本特征。复合图书馆的特征可归纳为五个方面:文献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包括传统的文献信息实体馆藏和电子期刊及虚拟馆藏;传统业务与现代业务并存,保留传统图书馆基本业务的同时也广泛开展电子阅览、远程检索、数据库建设等业务;人员结构和人员素质的复合化,复合型人才既要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基本技能,又要有现代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基础;图书馆内部机构的重组,保留图书馆原有部门的同时增加电子阅览部、网络资源建设部、联机检索部等;体制和功能的一致性,复合图书馆本身的特征与功能统一于图书馆这一整体,遵循的是一致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机制。

2.复合图书馆的优势。与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相比,复合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传统图书馆的不足,汲取了数字图书馆的精华,是二者的优势互补完美结合,不仅有效地弥补了二者的缺陷,而且功能更全面、更完善,适应了图书馆事业未来发展的整体需要。具体来说:复合图书馆既有物理场所,又有网络信息空间;既有虚拟信息资源,又有实体文献,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多彩,来源渠道更多,品种更齐全,而且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可供读者任意选择,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与选择,所以更有竞争力和吸引力。复合图书馆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时空限制,不分区域、不分远近都可以进行信息资源的存储与传播,其服务范围更宽更广,读者更多,资源利用率更高,社会效益更好。复合图书馆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传统图书馆时代的信息资源共享,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实现。复合图书馆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使资源共享变成现实。

在复合图书馆环境下,信息资源、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服务手段都具有复合性和多样性。信息资源的复合性与多样性要求复合图书馆必须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使用户用最少的步骤,就能获得其所需要的多种分散服务。

二、网络环境:新型复合图书馆的核心系统

复合图书馆,其形态是物理场所与信息空间混合,实体与虚拟混合;其技术方法是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混合。信息网络是构建这样一个混合空间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同时,网络环境的多样化也带来了复合图书馆性质的多样化。图书馆的内部结构多样,文献载体多样,信息存储、传播的形式、渠道及手段多样,用户群同样也有多样化的趋势。在这样的网络中,复合图书馆呈现出与网络基础相似的环境特征:有实,又有虚;既是物理场所,又是信息空间;既受时空限制,又不受时空限制;既采用最新技术与手段,又保留传统技术与设施。同时,复合图书馆是一种社会福利设施,供全社会免费共同使用,具有公益性、公共性。这一点也类似于网络环境。但它的某些项目或某些部分可实行有偿服务,如上网查询、数据库利用等可收取一定费用。通过网络,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得以传播和表达。

三、复合图书馆的复合型人才

复合图书馆对馆员的要求也应该是复合型的,馆员除具备传统图书馆的业务技能外,还应具备开发、利用、及时提供信息服务的技能,最好是能够扮演信息咨询顾问的角色。馆员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坚持不懈地勤奋努力,才能真正架起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密切联系的桥梁,为用户创造最佳的信息空间。在复合图书馆中,由于技术的广泛渗透,导致了图书馆员的重组。因此,其对专业人员的要求也是复合型的,即每一个图书馆的信息人员都需要是复合型人才,既要具备传统图书馆员的技能,还要具备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服务的技能。美国学者托兰特提出了创建和管理数字图书馆馆藏和服务的9项技能―――即镜像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标识语言、编目和元数据、标引和数据库技术、用户界面设计、程序编制、网络技术、项目管理,这些都是为了满足复合图书馆对用户服务的需要和优化自身结构的需要而作为馆员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核心技能。适应复合图书馆的发展需要,也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四、复合图书馆服务渠道的拓宽

在复合图书馆环境下,图书馆除了要保持传统的流通、阅览、参考服务之外,更应着重发展数字化的服务,把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网络上,致力于形成传统与网络服务并存的服务模式,建立或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分析、组织、获取、控制等服务,开辟网上借书、阅览、查询、检索、培训等业务,打破地域限制,拓宽服务渠道,尽可能地采用多媒体加工技术、数字化技术,使复合图书馆的服务更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公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利用网络功能,提供信息服务。如利用WWW应用平台上的链接方式为用户提供一个除本馆馆藏外的虚拟图书馆馆藏;利用Ariel等原文文献网上的全文传递服务,从合作馆获取原文文献;利用E-mail进行馆际互借、传递用户提问、回答咨询、免费阅读网上报刊、数据库及下载软件;通过远程通信网络(Telnet)访问和检索OCLC,DIALOG,ORBIT,Datastar等联机数据库,查询联机公用图书馆目录(OPAC)等;通过文件传输(FTP)方式在远程主机上登陆后套录存储在主机上的数据并传送到用户的主机上,利用Archie软件工具用关键词查找文件,传送服务器上的信息资料等等。

2.建立和完善图书馆计算机公共检索系统。包括建立馆藏书目信息数据库、读者数据库和流通数据库,把数据转移到Web应用平台,实现馆藏资源共享,并建立和不断更新丰富万维网页;在网页上设置帮助信息,建立导航系统等,使用户通过图书馆的万维网页,了解并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跨越时空界限,实现对本馆馆藏书目文献及文献流通情况的查询,并通过联机方式办理预约、借阅等手段,扫除用户利用图书馆存在的时空障碍,提高服务效率。

3.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网络特定资源的整序、开发、利用。因特网的信息量浩如烟海,同时又无序泛滥,给读者对因特网的有效利用带来很大难题。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对文献信息的有序化、系统化采集、加工、组织,并提供有效的传播和开发利用服务优势,抓住机遇,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手段,针对特定的用户群,将各种载体、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进行合理采集、规划、布局,对其进行内涵、外延的描述(标引)、整序,将有关的外文资料编译成中文,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网上信息服务,帮助用户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

4.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文献信息的深层次开发服务,为用户提供个人化和增值性的服务。例如,除利用本馆资源和网上资源,为用户提供定题服务、跟踪服务外,还可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为用户提供科技查新服务、科研产出能力评价服务、引文检索服务、科研项目背景分析、学术期刊评价检索服务等。

(作者单位:安阳工学院)

上一篇:远程教育中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交互性探索 下一篇: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