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时间:2022-06-09 02:44:31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部署,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再次重申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学校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在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利益分配的调整,新旧体制的冲突和中西文化的碰撞,社会上出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信仰迷失、道德滑坡和思想混乱等现象,高校内部各种观念也出现了相互碰撞。在这种背景下,构建新的大学文化并运用好这一文化载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在建立与发展和谐大学文化理念中,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成为当前亟须进一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1.关注社会变迁带来的新挑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运用与普及,使高校学生受到来自社会上和国际上的负面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育产业化和后勤社会化的出现,改变了原来高校学生上学不用缴费、毕业不愁分配的思想观念,致使学生思想和心理压力增大,导致一些学生难以适应新的变化,出现认识上的模糊,行动上的茫然,产生忧虑、焦躁、不安心理,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高校改革的不断发展,就业岗位和就业渠道多样化,必然引起人们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一系列的变化。社会上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及不良风气更直接、深刻地冲击着当代青年的心灵,使部分青年学生迷茫、困惑,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

2.关注高等教育自身新变化带来的影响与挑战。改革开放以后,封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被打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迅速向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新模式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由传承型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转变;实现了由模本教育向个性化教育的转变;实现了由灌输式教育向辨析式教育的转变;实现了由封闭型教育向开放型教育的转变;实现了由应试教育向自主型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的转变。在这种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下,高校却未能紧跟时展而明确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目标。虽然思想政治课时和活动不少,但实际效果欠佳,难以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大学和谐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1.以和谐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向人们传输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以及相应的法律、道德规范等,以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向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以大学和谐文化为载体,为解决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答案。大学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大学文化建设之中,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动活泼,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为师生所接受;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就能更好地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内容的熏染。

和谐优美的育人环境是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的“硬件”系统,布局合理的校园规划;朴实、素雅、大气、简洁的建筑风格;优雅的校园绿化和人文景观;干净整洁的整体环境;功能齐全的教育教学设施等等,这些和谐优美环境的构建,可以影响到每一个人,能催人奋进,助人自律,陶冶学生的性情,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此外,学校成员对和谐的大学文化能够高度认同,其中的是非标准、运行规则等便会自然而然地拥有强力的约束和激励功能,对师生的动力系统产生激励、对师生的行为系统产生约束和规范,从而体现了大学文化的约束和激励功能。

2.以和谐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文化载体为实现这一目的提供有效途径。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既包括科学知识、专业技能的影响,又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影响,两者的影响相互交融、密切联系在一起。将大学和谐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这种全面影响,即学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活动,培育宽容的学术研究环境、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及和谐共进的人际环境。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行为过程,它不仅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更能充分发挥文化所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此去潜移默化地感染人、影响人,陶冶情操、磨炼学风、提高素质,从而促进师生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

(三)协调凝聚功能

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条件下,价值观的多元化是不争的事实,不是所有的价值取向都符合社会和谐的要求,有些价值取向甚至与社会和谐要求完全相悖,这就需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凝聚、整合作用,引导各种价值追求不偏离主流社会和谐价值的方向,在异中求同,消除各种不和谐的因素,确保社会和谐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凝聚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经济方面:既表现于宏观层面――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经济道德,也表现在作用于社会成员个体的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道德品质、精神力量、需求层面;政治方面既表现在引导人们对政治目标作出正确的选择,也表现在社会成员在政治行动中的参与意识和政治活动能力;文化方面既表现在以一种理性的主体意识去继承、弘扬文化传统,也表现在实现其对受教育者的文化控制,从而发挥对社会文化的控制力;环境方面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形成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善与恶,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功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作用于社会、群体、个体。多种功能之间越和谐,其作用也就越充分。若轻视甚至忽视其他功能,其效果必然受损甚至适得其反。如果对和谐社会的具体内涵做进一步的分析,就会更加清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协调凝聚作用。首先,和谐社会应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要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而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赖以存在的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更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其次,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够得到妥善协调的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要求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也要靠思想政治教育来疏导。再次,和谐社会应是社会建设和管理不断得到加强,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得到健全的社会。党、政、群和社团等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仅在校园内,其影响力可以辐射整个社会。高校本身也是和谐社会的子系统,建设和谐校园理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建设和谐校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民主法制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明礼诚信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典范。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有利于学校的和谐稳定,更有利于全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1.追本溯源,走近思想政治教育本意,从本源上廓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社会道德要求和政治观念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的教育活动。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的政治、思想进行教育。更是对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廓清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2.回归生活,重新确立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重新定位:即尊重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内心发展需要,回归学生真实、自然的现实生活,培养他们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基本道德规范,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并驾驭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3.结合实际,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积极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文明的品行、高雅的品位、高尚的品格,尤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与学生日常生存能力有关的训练以及危机状态下紧急干预知识的学习,使他们成为自理、自立的人。

4.创新网络载体,走入学生心灵,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作为现代科技革命杰出代表的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也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创新网络载体,注重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信息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使网站成为集舆论宣传、思想交流、提供服务、提升素质于一体,具有较强互动功能的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

5.善工利器,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化发展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实现专业化,就要定期组织思想教育工作者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从而更好地把握现代教育改革前沿信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工作的“高科技”含量。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艺术修养,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形象与品位,为思想教育工作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

“以人为本”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大学生为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它的关键在于以大学生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了解大学生,并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同时,围绕这一中心,完善各种相关因素,最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教育学院)

上一篇:复合图书馆问题探讨 下一篇:对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