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交接班模式的创新与应用体会

时间:2022-10-28 06:14:50

护理交接班模式的创新与应用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新模式护理交接班制度临床应用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2014年5月起创新规范交接班内容与形式,实施创新规范前患者出院250例,实施创新规范后共出院252例,比较实施前后各科室护理交接班质量。结果:实施创新规范护理交接班制度后护理交接班质量均显著高于实施创新规范前的护理交接班质量,缩短了护理工作时间,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 我科通过规范交接班内容与形式,创新性使用“电子化交班表”进行书面交班,使各班工作交得清楚、接得明白,凸显护理高危因素提示作用,促进和完善了护理工作,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使工作更有序,患者更满意。

关键词:规范;创新;护理交接班

护理交班是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改革护理交班的形式与内容是护理工作发展的趋势。护理工作及患者病情变化的连续性,以及护理人员经常倒班的工作模式,使得交接班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交接班只重视特殊危重患者,内容形式单一,交接班时间长,交班重点不突出,交与接含混,晨间交接人员思想难以集中,无法真正体现交接班意义,存在护理安全隐患[2]。为保障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我科从2013年8月起实施创新规范交接班内容与形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护理排班实行三班制(APN)连续排班[3],推行整体化护理的护理管床制,病房患者分成4组,每组有2-3个管床护士,每个管床护士管6-8个患者。本次研究将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按照传统交接班模式进行护理交接班的设为对照组,共250例;2014年5月至2014年8月按照创新交班模式进行交接班的设为实验组,共252例。

1.2方法

1.2.1 传统交接班模式

护士按照上班时间准时到岗,与夜班护士一起到床边交接,交接的依据为上一班护士口头交接的内容。

1.2.2 创新交接班模式

规范的交接班指引可以帮助护士掌握交接班要点,减少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差异[4],故我科在2014年5月制定我科的护理交接班指引,规定护士提前到岗要求。具体到岗时间根据护士个人观察、收集资料的能力、对病情的掌握程度等决定。一般要求提前15min到岗,年轻护士、个人收集资料的能力比较差的护士或者休假后对所分管患者的病情缺乏了解时,要求提前30min到岗。接班护士利用提前到岗时间来到患者床边热情地打招呼,主动向患者介绍接班护士的信息,还要对所管病房进行管控,包括病房空调使用情况、室温调控、床单位清洁卫生、陪人清理等,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并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1.2.2.1 规范护理交接班内容,利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交接班质量评价》内容规范交接内容,并创新性使用“电子化交班表”进行书面交班。

1.2.2.1.1 利用护理交班量化评价表指引,明确交班的顺序与内容,以避免交班条理不清晰,重点不突出现象[5]。《护理交接班质量评价》分交接护士、接班护士、一般要求、护士长点评4个维度共21项内容,要求我科护士对照此内容完成交接班工作。

1.2.2.1.2 根据科室专科情况设计“电子化交班表”,Excel文档形式,内容上包括患者姓名、诊断、既往病史、主要病情、目前主要阳性检查结果、主要治疗、手术名称、主要用药情况、护理措施及要点、睡眠饮食排泄、心理状况等基本情况,使本组所管的全部患者情况交得清楚、接得明白。还在“电子化交班表”内设立专栏列出“跌倒高风险”、“压疮高风险”、“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护理高危因素,更好地凸显护理高危因素,加强提示作用;设置特殊检查专栏,注明患者特殊检查的时间,便于质控检查。每组患者独立一张交班表,每班护士下班前必须更新电脑内的“电子化交班表”内容,避免重复书写,缩短交接班时间,同时避免口头交接的口误,是一种很好的交接班依据。

1.2.2.2 规范护理交接班形式

1.2.2.2.1 护士床边交接 病房分成4组,接班护士提前到岗后跟夜班护士口头交接“电子化交班表”内容后到床边交接。交接内容包括:了解前一班内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当天手术准备情况、术后护理质量执行情况、特殊用药、特殊检查、心理需要、需护患沟通事项等,从而让管床护士对当天的护理工作重点及难点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在稍后的护士集体总结会上反馈。

1.2.2.2.2 护士集中总结 护士床边交接后集中护士站总结交接班情况。首先每组接班护士依次汇报分管患者的总体情况:一级病人人数、跌倒高风险及压疮高风险患者;接着汇报一级护理患者及跌倒高风险、压疮高风险患者的病情,包括评估结果、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主要治疗、反馈情况、注意事项、家属要求、护理重点及难点等。接着全体护上参与讨论,为接班护士的难点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提高工作预见性,防患于未然,杜绝医疗纠纷。最后由护理组长或护士长进行总结及点评,点评的内容包括各项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列举当天的工作重点、重点患者及重点需要关注的细节,引导大家讨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与之相关的护理前沿资讯、新技术传授给护士。通过护士集中总结使各管床护士不但对本组所管患者有更深刻的认识及了解,还提高了其对本组以外的特殊患者、特殊情况的护理能力,同时也能促使低年资护士掌握更多专科知识、更快成长。

1.2.3 持续交接班质量效果评价

建立PDCA管理体系,科室设立专责护士负责护理交接班质量管理工作,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调查管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度。规范要求科室层面每天检查、每月抽查两种形式总结交接班质量效果,并书写分析报告,每月组织护士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议,提出存在问题及整改意见,从而达到持续质量改进。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方式录入Excel,数据处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样本均数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分别计算交接班日均时间及交接班准确度,分别向护士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结果如下:

2.2患者病情知晓度 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调查两组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度。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诊断、病情、治疗和专科护理等11项指标,总分100分。对照组发放250份,实验组发放252份,回收有效问卷250份,有效回收率100.00%。

2.3 结论

实行创新性护理交接班模式后,实验组护士在交接班日均时间、自身满意度、对患者病情知晓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交接班制度是确保临床护理工作连续、高效、安全运转的护理核心制度之一。规范的护理交接班模式是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如果接班护士对患者病情不了解或交接不清、交接遗漏,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我们规范交接班模式,增加了人性化的创新内容,严格控制交接班过程中的质量,定期进行交接班质量反馈,不断提高护理交接班质量。

3.2 规范护理交接班时间,能让管床护士根据自身专业水平更好交接,也通过同患者打招呼、介绍管床护士等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来接受不同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规范护理交接班形式,通过护士床边交接和护理集中总结会两种形式,让大家对当天护理工作重点及难点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还可以检查夜间、晨间护理质量,培训护士和专科知识,激发护士运用循证思维及前瞻性、预见性的工作[7],从而使整个护理团队共同提升专业水平。规范的护理交接班内容是保证交接班质量的前提,创新性地采用电子化交班不但帮助护士掌握交接班要点及护理高风险因素,避免交接班口误发生,也可以缩短交接班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3.3 实施持续交接班质量效果评价,能动态、科学规范科室管理。在交接班质量评价中,科室层面设立专人管理、定期对护理交接班质量评价、分析,护理部层面有计划地参加科室的晨会和床边交接班,检查交接班过程的质量,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与护士长沟通,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并检查整改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景莲.黄满金.床边护理集体交班的实施与效果[J].全科护理,2007.5(12C):37―38.

[2]王映华,李涛.新形式床头交接班的科学化管理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lO,26(5A):70―71.

[3]肖继荣.韩利荣.贾晓宇.等.规范护士床边交班的做法及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8(13):1644

[4]张莉红.胡迎春,龚文妍.护理组长负责制交接班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791・792.

[5]赵莺柳,芦雅琳.梁耀携.等.护理交班量化评价方法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2):868―869.

[6]许日波.晨交接班后讨论和护士长点评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23):2127-2128.

上一篇:助产护理干预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下一篇: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临床护理...